CN213176347U - 一种超硬合金复合耐磨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硬合金复合耐磨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76347U
CN213176347U CN202021418537.7U CN202021418537U CN213176347U CN 213176347 U CN213176347 U CN 213176347U CN 202021418537 U CN202021418537 U CN 202021418537U CN 213176347 U CN213176347 U CN 213176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ear
connecting plate
resistant
alloy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185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解东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uozh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huozh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huozh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huozh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185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76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76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763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磨钢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硬合金复合耐磨钢板,包括阀体、阀盖和球体,阀盖通过螺栓安装在阀体底部,阀体内设置有内腔,球体设置在内腔内,内腔的内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阀座,球体卡设在阀座内,阀体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填料阀盖,内腔和填料阀盖内设置有通槽,通槽内通过转动轴安装有阀杆,阀杆一端安装在球体顶部,通槽内粘合有止推垫,止推垫套设在阀杆上,填料阀盖内设置有填料,本实用新型使用者可将粘合剂涂抹在齿纹一和齿纹二上,齿纹一与齿纹二啮合后可增大连接板一与耐磨板一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可增大连接板一与耐磨板一之间的粘合效果,从而可提高该实用新型的使用时长。

Description

一种超硬合金复合耐磨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磨钢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硬合金复合耐磨钢板。
背景技术
复合钢板就是指,单一或多种钢材以上的钢材通过,如:不锈钢复合钢板是采用爆炸、轧制或爆炸轧制等工艺,将不锈钢板与普通钢板复合而成的钢板,它同时具有两种不同钢种的特性,既有不锈钢的耐蚀性,又有普通钢价格低廉、刚度好等优点,复合钢板是为了保护普通钢板免遭锈蚀,可用电镀、粘黏和喷涂的方法,在钢板的表面罩上一层防护“外衣”,形成复合钢板,但是,现有的耐磨钢板在使用时钢材之间的连接并不紧密,在使用时承接较大的冲击后容易出现分离的情况,使用时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硬合金复合耐磨钢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耐磨钢板在使用时钢材之间的连接并不紧密,在使用时承接较大的冲击后容易出现分离的情况,使用时较为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硬合金复合耐磨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槽一,所述基板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二,所述安装槽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一,所述安装槽二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二,连接板一的顶部和所述连接板二的底部均设置有齿纹一,所述基板的顶部设置有耐磨板一,所述基板的底部设置有耐磨板二,所述耐磨板一的底部和所述耐磨板二的顶部均设置有齿纹二,所述连接板一与所述耐磨板一的连接区域和所述连接板二与所述耐磨板二的连接区域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基板上设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上设置有外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耐磨板一粘合在所述连接板一的顶部,所述耐磨板一底部的所述齿纹二与所述连接板一顶部的所述齿纹一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耐磨板一具有加好的耐磨效果,可大大的增加该实用新型的耐磨性,所述齿纹一与所述齿纹二啮合后可增大所述连接板一与所述耐磨板一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可增大所述连接板一与所述耐磨板一之间的粘合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耐磨板二粘合在所述连接板二的底部,所述耐磨板二顶部的所述齿纹二与所述连接板二底部的所述齿纹一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磨板二具有加好的耐磨效果,可大大的增加该实用新型的耐磨性,齿纹一与齿纹二啮合后可增大连接板二与耐磨板二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可增大连接板二与耐磨板二之间的粘合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一、所述基板和所述连接板二均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可将连接板一、基板和连接板二连接为一个整体,进而可大大的增加连接板一、基板和连接板二之间的连接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一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腔一,所述内腔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加强板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一可增大连接板一的强度,进而可大大的延长该实用新型的实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二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腔二,所述内腔二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加强板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二可增大连接板二的强度,进而可大大的延长该实用新型的实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螺杆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的相互配合固定安装在所述螺纹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螺杆安可增大连接板一与耐磨板一和连接板二和耐磨板二之间的连接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用者可将粘合剂涂抹在齿纹一和齿纹二上,齿纹一与齿纹二啮合后可增大连接板一与耐磨板一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可增大连接板一与耐磨板一之间的粘合效果,从而可提高该实用新型的使用时长;固定螺杆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相互配合固定安装在螺纹孔内,固定螺杆安可增大连接板一与耐磨板一和连接板二和耐磨板二之间的连接效果,当使用者需要对耐磨板一和耐磨板二进行更换时,使用者可对固定螺杆进行转动,进而可将固定螺杆从螺纹孔内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一的剖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一与耐磨板一的剖面视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基板;2、连接板一;3、连接板二;4、齿纹一;5、耐磨板一;6、耐磨板二;7、固定螺杆;8、连接杆;9、加强板一;10、齿纹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超硬合金复合耐磨钢板,如图2和图4所示,包括基板1,基板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槽一,基板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二,安装槽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一2,安装槽二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二3,连接板一2的顶部和连接板二3的底部均设置有齿纹一4,基板1的顶部设置有耐磨板一5,基板1的底部设置有耐磨板二6,耐磨板一5的底部和耐磨板二6的顶部均设置有齿纹二10,连接板一2与耐磨板一5的连接区域和连接板二3与耐磨板二6的连接区域均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基板1上设有固定螺杆7,固定螺杆7上设置有外螺纹。
需要补充的是,如图2所示,耐磨板一5粘合在连接板一2的顶部,耐磨板一5底部的齿纹二10与连接板一2顶部的齿纹一4相啮合,耐磨板一5具有加好的耐磨效果,可大大的增加该实用新型的耐磨性,齿纹一4与齿纹二10啮合后可增大连接板一2与耐磨板一5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可增大连接板一2与耐磨板一5之间的粘合效果。
具体设计过程中,如图2所示,耐磨板二6粘合在连接板二3的底部,耐磨板二6顶部的齿纹二10与连接板二3底部的齿纹一4相啮合,述耐磨板二6具有加好的耐磨效果,可大大的增加该实用新型的耐磨性,齿纹一4与齿纹二10啮合后可增大连接板二3与耐磨板二6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可增大连接板二3与耐磨板二6之间的粘合效果。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连接板一2、基板1和连接板二3均是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8,连接杆8可将连接板一2、基板1和连接板二3连接为一个整体,进而可大大的增加连接板一2、基板1和连接板二3之间的连接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连接板一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腔一,内腔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加强板一9,加强板一9可增大连接板一2的强度,进而可大大的延长该实用新型的实用寿命。
值得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连接板二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腔二,内腔二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加强板二,加强板二可增大连接板二3的强度,进而可大大的延长该实用新型的实用寿命。
具体设计过程中,如图4所示,固定螺杆7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相互配合固定安装在螺纹孔内,固定螺杆7安可增大连接板一2与耐磨板一5和连接板二3和耐磨板二6之间的连接效果。
本实施例的超硬合金复合耐磨钢板在使用时,使用者可先检查该实新型上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善,使用者可将粘合剂涂抹在齿纹一4和齿纹二10上,齿纹一4与齿纹二10啮合后可增大连接板一2与耐磨板一5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可增大连接板一2与耐磨板一5之间的粘合效果,从而可提高该实用新型的使用时长,固定螺杆7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相互配合固定安装在螺纹孔内,固定螺杆7安可增大连接板一2与耐磨板一5和连接板二3和耐磨板二6之间的连接效果,当使用者需要对耐磨板一5和耐磨板二6进行更换时,使用者可对固定螺杆7进行转动,进而可将固定螺杆7从螺纹孔内取出,连接板一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腔一,内腔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加强板一9,加强板一9可增大连接板一2的强度,进而可大大的延长该实用新型的实用寿命,连接板二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腔二,内腔二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加强板二,加强板二可增大连接板二3的强度,进而可大大的延长该实用新型的实用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超硬合金复合耐磨钢板,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槽一,所述基板(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二,所述安装槽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一(2),所述安装槽二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二(3),连接板一(2)的顶部和所述连接板二(3)的底部均设置有齿纹一(4),所述基板(1)的顶部设置有耐磨板一(5),所述基板(1)的底部设置有耐磨板二(6),所述耐磨板一(5)的底部和所述耐磨板二(6)的顶部均设置有齿纹二(10),所述连接板一(2)与所述耐磨板一(5)的连接区域和所述连接板二(3)与所述耐磨板二(6)的连接区域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基板(1)上设有固定螺杆(7),所述固定螺杆(7)上设置有外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硬合金复合耐磨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板一(5)粘合在所述连接板一(2)的顶部,所述耐磨板一(5)底部的所述齿纹二(10)与所述连接板一(2)顶部的所述齿纹一(4)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硬合金复合耐磨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板二(6)粘合在所述连接板二(3)的底部,所述耐磨板二(6)顶部的所述齿纹二(10)与所述连接板二(3)底部的所述齿纹一(4)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硬合金复合耐磨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一(2)、所述基板(1)和所述连接板二(3)均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硬合金复合耐磨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一(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腔一,所述内腔一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加强板一(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硬合金复合耐磨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二(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腔二,所述内腔二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加强板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硬合金复合耐磨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杆(7)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的相互配合固定安装在所述螺纹孔内。
CN202021418537.7U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超硬合金复合耐磨钢板 Active CN213176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8537.7U CN213176347U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超硬合金复合耐磨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18537.7U CN213176347U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超硬合金复合耐磨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76347U true CN213176347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93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18537.7U Active CN213176347U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超硬合金复合耐磨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763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76347U (zh) 一种超硬合金复合耐磨钢板
CN215109965U (zh) 一种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
CN212878499U (zh) 一种抗撞击高稳固铝合金压铸椅脚
CN218177678U (zh) 一种不锈钢螺栓
CN212657131U (zh) 一种自润滑新型铜套
CN217258272U (zh) 一种高强度抗冲击合金螺杆
CN217421811U (zh) 一种钢板弹簧u型螺栓螺母套筒
CN213575063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六角螺母
CN218054753U (zh) 一种具有防腐蚀功能的气室垫板
CN213019507U (zh) 一种耐腐蚀高强度的车灯支撑块
CN213768681U (zh) 一种方便更换的小车把手座
CN221609129U (zh) 一种具有防腐涂层的钢结构
CN213511462U (zh) 一种高硬度镀铬液压活塞杆
CN221857267U (zh) 一种具备耐腐蚀性的螺母
CN217628624U (zh) 一种具有梯度结构的高硬度硬质合金圆棒
CN213360774U (zh) 一种高强度耐候性能好的螺母
CN212479440U (zh) 一种提高供油压力的喷油泵凸轮结构
CN215704711U (zh) 一种汽车配件组装式扁铁块
CN219587932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不锈钢螺栓
CN214465455U (zh) 一种耐腐蚀抗耐磨螺丝螺母
CN220743258U (zh) 一种具有刚性结构的摩托车联板
CN218510659U (zh) 一种强度高耐推拉的铝型材
CN214888360U (zh) 一种增压器桃形沟球轴承
CN218818133U (zh) 一种抗压效果好的多层防污耐磨硅胶密封件
CN219056492U (zh) 高刚性耐冲击电动车车架轻量化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