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74105U - 一种市政井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井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74105U
CN213174105U CN202021755470.6U CN202021755470U CN213174105U CN 213174105 U CN213174105 U CN 213174105U CN 202021755470 U CN202021755470 U CN 202021755470U CN 213174105 U CN213174105 U CN 213174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lid
lifting rod
square disc
collecting cavity
cl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554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洁晶
林锦钊
戴炳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b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b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b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b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554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74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74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7410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市政井盖,属于井盖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多个开设于井盖本体上的通水孔;开设于井盖本体内且通过靠近顶部的开口与通水孔相连通的集水空腔;设于井盖本体内位于集水空腔与通水孔之间的挡板;设于井盖本体内靠近通水孔顶部开口处且一侧底部铰接于挡板顶部的方形盘,所述方形盘厚度等于集水空腔靠近顶部开口的高度;开设于井盖本体上与集水空腔靠近底部的开口相连通的进水孔;设于井盖本体内且位于集水空腔内的浮球;以及设于浮球与方形盘之间用于驱动方形盘转动的驱动组件。本申请具有提高井盖排水能力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井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井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井盖。
背景技术
井盖能够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井盖按用途来划分主要包括有用于修管道、清通管道时供工人上下用的检查井盖以及用于城市排水的排水井盖。
排水井盖常常安装在机动车道路边道牙附近,排水井盖往往开设有许许多多的孔,便于排水。而检查井盖,特别是在市区的路政方面,一般的检查井盖都是采用圆形,因为圆形的井盖不易倾斜,能够较好的保护好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同时,此类井盖为了能够抵挡下水道散发的废气臭气,一般设计的较为严密,只留有两个小孔,而那两个小孔的设计是连通器原理,利于保证下水道与外界气压相等,减少里边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可能性,还有一个就是便于维修,留孔方便拿下井盖,便于疏通下水道。
目前,由于我国的雨水管道是延用当初苏联专家援助时期教的做法,是以满流设计的,所以当暴雨超过管道承受能力和雨水口的排水能力的时候,马路就被淹了,这时候为了增加排水能力,工人需要去打开检查井盖板,加强道路路面的排水能力,但打开井盖又可能会在对路人造成意外,提高了危险系数。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现有路面的井盖如果被水淹没,由于排水孔比较小,不能及时把路面的水排掉,井盖的排水功能弱,排水量小,导致马路被淹存在安全隐患,对此有待进一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井盖在不开设多孔以及不被打开的前提下,井盖的排水能力弱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井盖。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井盖,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井盖,包括多个开设于井盖本体上的通水孔;开设于井盖本体内且通过靠近顶部的开口与通水孔相连通的集水空腔;设于井盖本体内位于集水空腔与通水孔之间的挡板;设于井盖本体内靠近通水孔顶部开口处且一侧底部铰接于挡板顶部的方形盘,所述方形盘厚度等于集水空腔靠近顶部开口的高度;开设于井盖本体上与集水空腔靠近底部的开口相连通的进水孔;设于井盖本体内且位于集水空腔内的浮球;以及设于浮球与方形盘之间用于驱动方形盘转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方形盘厚度等于集水空腔靠近顶部的开口高度,能够保证方形盘置于挡板顶部上,设置的进水孔与集水空腔相互连通,能够使得马路上的积水通过进水孔流入集水空腔内,从而对浮球进行抬升,而设置的驱动组件在浮球的浮力作用下,驱动方形盘进行转动,方形盘一但产生转动偏移,水流会对方形盘产生向下的压力,从而使得方形盘底部贴合与挡板一侧,进而使得通水孔处于完全打开的状态,增强了井盖的排水能力,此外,设置的通水孔也能够便于维修,方便取出井盖。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方形盘底部铰接处且位于集水空腔内、延伸方向垂直于方形盘的转动块;安装在转动块远离方形盘一端且延伸方向垂直于转动块延伸方向的抬升杆;以及预定转动铰接于抬升杆远离转动块一端位于集水空腔内、与浮球相连接的提拉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马路上的积水通过进水口流入集水空腔内并逐渐抬升浮球后,浮球会带动提拉杆进行抬升,提拉杆以铰接处为轴心进行预定角度的抬升后,从而对抬升杆进行抬升,抬升杆进而带动转动块以挡板铰接处为轴心进行转动,当转动到转动块与挡板相抵触时,与转动块相连接的方形盘也贴合于挡板一侧,进而使得通水孔处于打开的状态,此方案结构简单,且无电力源驱动通水孔顶部开口的开合,达到安全节能环保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提拉杆靠铰接处一端沿着提拉杆延伸方向上设有第一凸块,所述提拉杆靠铰接处一端垂直于提拉杆延伸方向上设有第二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一凸块是在提拉杆带动抬升杆进行抬升的时候,限制了提拉杆的转动角度,使得提拉杆与抬升杆保持水平,从而保证提拉杆能够对抬升杆进行抬升,设置的第二凸块是在集水空腔的水排出去时,提拉杆在浮球的重力作用向下运动,第二凸块起到一个支点作用,使得浮球能够撬动抬升杆使得方形盘恢复到闭合通水孔顶部开口的位置,进一步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提拉杆长度大于抬升杆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合杠杆原理,长度较长的提拉杆能够更加便捷的撬动抬升杆,增强浮球对方形盘的作用力,进而进一步保证方形盘能够稳定地保持转动后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井盖本体靠近底部一侧开设有出水孔,所述通水孔以及进水孔通过出水孔实现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出水孔能够在积水量不大时处理积水,使得井盖本体具有一定的排水能力,出水孔与进水孔之间存在有一个折弯,有效的阻碍了下水道废气臭气的散发。
优选的,所述方形盘的重量小于浮球的重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证在马路不积水的情况下方形盘能够稳定地被浮球的重力限制,保持通水孔顶部开口闭合。
优选的,所述方形盘四侧为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弧面能够进一步保证方形盘实现转动。
优选的,井盖本体内靠近集水空腔一侧开设有与浮球顶部相适配的半圆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半圆槽能够让与浮球固定连接的提拉杆在抬升为最稳定的状态后以后保持水平,且与第二凸块相抵触,当水流出去以后,便很方便的对方形盘进行复位。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设置的进水孔与出水孔使得井盖拥有一定的排水能力,当超过该排水作业量时,进水孔里的水一部分将会流往集水空腔内,利用浮力使得浮球进行抬升,进而带动驱动组件驱动方形盘进行转动,方形盘一但产生轻微的偏移,水流随着缝隙涌入通水孔中,此时,水流会对方形盘产生向下的压力,从而加快方形盘贴合于挡板,使得通水孔处于打开的状态,进一步增强井盖的排水能力,加快对积水进行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井盖本体处于初始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井盖本体处于排水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井盖本体;2、通水孔;3、集水空腔;30、挡板;4、方形盘;5、进水孔;6、浮球;60、半圆槽;7、转动块;70、抬升杆;71、提拉杆;710、第一凸块;711、第二凸块;8、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市政井盖。参照图1与图2,在井盖本体1上开设有多个通水孔2,通水孔2开口位于井盖本体1顶部以及底部,在本实施例中,通水孔2优选为四个,在井盖本体1上靠近每个通水孔2一侧开设有进水孔5,进水孔5的横截面积小于通水孔2的横截面积,在井盖本体1内位于进水孔5与通水孔2之间还开设有集水空腔3,集水空腔3靠近顶部的开口与通水孔2相连通,集水空腔3靠近底部的开口与进水孔5相连通,此外,井盖本体1还包括挡板30,方形盘4,浮球6以及驱动组件。
参照图2与图3,挡板30安装在井盖本体1内且位于集水空腔3与通水孔2之间,挡板30的延伸方向与通水孔2的延伸方向相一致,且挡板30的顶部中间处铰接有方形盘4,方形盘4位于井盖本体1内部靠近通水孔2顶部开口处,挡板30宽度与方形盘4宽度相同,挡板30顶部为集水空腔3与通水孔2连通的开口,此开口的高度与方形盘4的厚度相等,使得方形盘能够通过转动置于挡板30顶部上,方形盘4优选为空心的不锈钢板,不易生锈,方形盘4的形状与通水孔2相适配,此外,方形盘4的面积大于通水孔2开口面积,以此来保证方形盘4能够紧密的贴合通水孔2的顶部开口内壁上,方形盘4的顶部面积小于底部面积,四侧皆为外凸的弧面,保证方形盘4能够发生转动,使得方形盘4在位于集水空腔3内的浮球6与驱动组件的相互配合下能够朝着井盖本体1底部发生转动,达到打开通水孔2顶部开口或者闭合通水孔2顶部开口的效果。
参照图2与图4,井盖本体1在马路不积水的情况下,通水孔2顶部开口闭合,所处状态为初始状态,而在马路积水的情况下,通水孔2顶部开口打开,所处状态为排水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浮球6为空心不锈钢浮球,浮球6的重量大于方形盘4的重量,以此保证在初始状态时,浮球6能够利用自身重力稳定方形盘4的水平放置,从而保持通水孔2顶部开口处于闭合状态。
参照图2与图3,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设于方形盘4与浮球6之间,其中,驱动组件包括:转动块7,抬升杆70以及提拉杆71,转动块7安装在方形盘4底部铰接处一侧,转动块7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方形盘4,转动块7位于集水空腔3内,抬升杆70安装在转动块7远离方形盘4一端,抬升杆70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转动块7的延伸方向,集水空腔3能够容纳抬升杆70的转动,在集水空腔3内,提拉杆71与抬升杆70远离转动块7一端相铰接,同时,提拉杆71远离抬升杆70一端与浮球6固定连接,提拉杆71的长度大于抬升杆70的长度,结合杠杆原理,以此来增强浮球6对方形盘的作用力效果,提拉杆71靠近铰接处一端安装有两个凸块,分别为第一凸块710以及第二凸块711,第一凸块710是在提拉杆71的端部沿着提拉杆71的延长线上安装,而第二凸块711是在靠近铰接处一侧垂直于提拉杆71 的延伸方向上安装,第一凸块710以及第二凸块711能够限制提拉杆71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至90°。
此外,在井盖本体1内部靠近集水空腔3顶部一侧开设有与浮球6相适配的半圆槽60,使得在需要增强排水量时,半圆槽60能够容纳部分浮球6体积,参照图5,当抬升杆70能够与第二凸块711相抵触后,提拉杆71处于持平状态,此时,方形盘4底部与挡板30刚好贴合,同时,在井盖本体1靠近底部一侧开设有出水孔8,出水孔8与进水孔5相连通,此外,出水孔8同时还与通水孔2相连通,使得井盖本体1具备一定的排水能力。
本市政井盖的工作原理:当积水量超出井盖本体1当前具备的排水能力后,进水孔5的水流将会逐渐上升流入到集水空腔3内,并对浮球6进行抬升,从而带动提拉杆71进行抬升至第一凸块710抵压住抬升杆70的位置,进而带动抬升杆70向上抬升,抬升杆70的抬升使得转动块7以挡板30顶部铰接处为轴心进行转动,使得方形盘4逐渐转动远离通水孔2的顶部开口,同时,在水流的压力作用下,加快了方形盘4的转动速度,从而完成打开通水孔2顶部开口,增加井盖本体1的排水量,此时,浮球6处于半圆槽60内,提拉杆71与第二凸块711相抵触,提拉杆71处于持平状态,当马路上的积水逐渐完成排放以后,集水空腔3内的水将从进水孔5流出,浮球6随着水位逐渐下降,提拉杆71以第二凸块711为支点,利浮球6的重力逐渐翘起抬升杆70,从而带动转动块7以及方形盘4进行转动,最终使得转动块7与挡板30相抵触,方形盘4重新靠近通水孔2顶部开口处,达到闭合通水孔2顶部开口的效果,使得井盖本体1恢复至初始状态。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市政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开设于井盖本体(1)上的通水孔(2);开设于井盖本体(1)内且通过靠近顶部的开口与通水孔(2)相连通的集水空腔(3);设于井盖本体(1)内位于集水空腔(3)与通水孔(2)之间的挡板(30);设于井盖本体(1)内靠近通水孔(2)顶部开口处且一侧底部铰接于挡板(30)顶部的方形盘(4),所述方形盘(4)厚度等于集水空腔(3)靠近顶部开口的高度;开设于井盖本体(1)上与集水空腔(3)靠近底部的开口相连通的进水孔(5);设于井盖本体(1)内且位于集水空腔(3)内的浮球(6);以及设于浮球(6)与方形盘(4)之间用于驱动方形盘(4)转动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方形盘(4)底部铰接处且位于集水空腔(3)内、延伸方向垂直于方形盘(4)的转动块(7);安装在转动块(7)远离方形盘(4)一端且延伸方向垂直于转动块(7)延伸方向的抬升杆(70);以及呈预定转动角度铰接于抬升杆(70)远离转动块(7)一端且位于集水空腔(3)内与浮球(6)相连接的提拉杆(7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杆(71)靠铰接处一端沿着提拉杆(71)延伸方向上设有第一凸块(710),所述提拉杆(71)靠铰接处一端垂直于提拉杆(71)延伸方向上设有第二凸块(7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杆(71)长度大于抬升杆(70)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本体(1)靠近底部一侧开设有出水孔(8),所述通水孔(2)以及进水孔(5)通过出水孔(8)实现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盘(4)重量小于浮球(6)的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盘(4)四侧为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本体(1)内靠近集水空腔(3)一侧开设有与浮球(6)顶部相适配的半圆槽(60)。
CN202021755470.6U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市政井盖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174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55470.6U CN213174105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市政井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55470.6U CN213174105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市政井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74105U true CN213174105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66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5547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174105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市政井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741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25383B (zh) 一种市政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13047401B (zh) 一种市政道路的排水结构
CN210177656U (zh) 一种用于城市排水的水流量控制系统
CN210421376U (zh) 一种基于环境治理的市政交通下水井清淤设备
CN202440933U (zh) 排水管防倒灌拍门
CN213174105U (zh) 一种市政井盖
CN107524219A (zh) 市政道路智能排水系统
CN209323665U (zh) 一种市政排水井盖
CN108824394B (zh) 一种用于河道浅水滩缓坡水动力漂浮垃圾的清理装置
CN211340277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206184286U (zh) 用于污水处理的重力型搅拌系统
CN207024703U (zh) 一种餐饮用手动油水分离机
CN211200644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分流装置
CN213977058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中收集设备
CN208785932U (zh) 一种排水系统
CN201426321Y (zh) 甲鱼养殖池
CN211200637U (zh)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检查井
CN211899310U (zh) 一种具有防堵塞功能的建筑用排水口
CN202054357U (zh) 垃圾压缩车全自动排污箱
CN217128316U (zh) 一种不锈钢井盖防盗装置
CN217439144U (zh) 一种雨水提升泵站
CN212534225U (zh)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检查井
CN214994522U (zh) 一种室内防止积水的装置
CN201746822U (zh) 水库取出水口排沙与淤泥扰动装置
CN216108904U (zh) 海绵城市治理用防溢流下水井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