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71929U - 一种用于脱氮工艺的生物滤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脱氮工艺的生物滤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71929U
CN213171929U CN202020964464.5U CN202020964464U CN213171929U CN 213171929 U CN213171929 U CN 213171929U CN 202020964464 U CN202020964464 U CN 202020964464U CN 213171929 U CN213171929 U CN 2131719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tank
sedimentation tank
aeration tank
primary sedi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644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永森
王晓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Shangyu Qiangs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Shangyu Qiangs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Shangyu Qiangs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Shangyu Qiangs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644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719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719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719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脱氮工艺的生物滤池,涉及污水处理,旨在生物滤池容易堵塞,而影响污水处理效率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依次相连的初级沉淀池、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初级沉淀池的截面呈V形,初级沉淀池内设有溢流板,溢流板用以分隔初级沉淀池的内腔形成沉淀区和溢流区,溢流区通过连接管连接于曝气池的底端,曝气池内设有生物过滤组件,曝气池的底端连接有反冲洗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溢流板对污水中的沉淀物进行格挡,减小流入曝气池内的杂质,并且通过反冲洗装置以及回流管,方便人们的清洁操作,且通过扩散板和曝气管,增大污水中的含氧量,促进微生物繁殖,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脱氮工艺的生物滤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脱氮工艺的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生物滤池法是利用需氧微生物对污水或有有机性废水进行生物氧化处理的方法。以淬石、焦炭、矿渣或人工滤衬等作为先填层,然后将污水以点滴状喷洒在上面,并充分供给氧气和营养,此时在滤材表面生成一层凝胶状生物膜(细菌类、原生动物、藻类、茵类等),当污水沿此膜流下时,污水中的可溶性、胶性和悬浮性物质吸附在生物膜上而被微生物氮化分解。
生物滤池法对进水的水质要求很高,尤其是水质中的悬浮物(SuspendedSubstance,SS),一旦进水的悬浮物含量过高,曝气生物滤池的滤头及滤层容易堵塞,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脱氮工艺的生物滤池,通过溢流板对污水中的沉淀物进行格挡,减小流入曝气池内的杂质,并且通过反冲洗装置以及回流管,能在清洗生物过滤组件时,方便人们的清洁操作,且通过扩散板和曝气管,增大污水中的含氧量,促进微生物繁殖,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脱氮工艺的生物滤池,包括依次相连的初级沉淀池、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所述初级沉淀池的截面呈V形,所述初级沉淀池内设有溢流板,所述溢流板用以分隔初级沉淀池的内腔形成沉淀区和溢流区,所述溢流区通过连接管连接于曝气池的底端,所述曝气池内设有生物过滤组件,所述曝气池的底端连接有反冲洗装置,所述曝气池的上端通过回流管与初级沉淀池的进水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初级沉淀池中的溢流板,使得污水经初级沉淀池的进水口进入初级沉淀池内时,使污水中大颗粒的杂质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在沉淀区内,在溢流板的格挡作用下,使污水溢流至溢流区内,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处理,减小流至曝气池内的杂质,解决滤头与滤层容易堵塞的问题,并且曝气池内设置生物过滤组件,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处理,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和洁净度,并且通过位于曝气池底端的反冲洗装置,能对生物过滤组件进行冲洗,并且使冲洗后的污水经回流管回流至初级沉淀池内,便于人们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溢流板包括竖直部和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最高点与竖直部的底端连接,所述竖直部和倾斜部的两侧分别与初级沉淀池的两侧壁连接,所述竖直部顶面的水平高度高于沉淀池的进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倾斜部和竖直部组成溢流板,能通过竖直部对杂质进行格挡,使得大颗粒的杂质在竖直部的格挡作用以及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格挡在沉淀区内,通过倾斜部,使得溢流区的底端呈倾斜设置,能增大溢流区的体积,且对位于沉淀区内的沉淀物进行格挡,使沉淀物在倾斜部的作用下限位于沉淀区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曝气池内设有用于支撑生物过滤组件的支撑格栅,所述支撑格栅距曝气池的底端之间形成有馈水腔,所述生物过滤组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承托层和生物填料层,所述承托层内有曝气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格栅的设置,对生物过滤组件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并且支撑格栅和曝气池的底端之间形成馈水腔,能使对进入曝气池内的污水进行缓冲,使得污水在曝气池内向其顶端均匀的位移,并通过自下而上设置的承托部和生物填料层对污水起到生物净化的作用,通过承托部内的曝气装置,对经过承托部以及生物填料层的污水进行曝气处理,增加污水以及生物填料层内的含氧量,提高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托层由若干卵石堆叠而成,相邻所述卵石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所述曝气管贯穿曝气池位于承托层内,所述曝气管位于曝气池外的一端连接有空压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卵石堆叠形成承托部,使得承托部内形成间隙,便于污水以及曝气管排出的空气经过承托部,提高污水中的含氧量,进而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曝气装置还包括扩散板,所述扩散板位于生物填料层和承托层之间,所述承托层的上方设有滤头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承托部和生物填料层之间设置扩散板,在曝气管形成的气泡上升至扩散板处,使气泡随着污水的增压作用下压至生物填充层内,使得气泡在扩散板的作用下,减小气泡的大小,提高空气与污水以及生物填料层之间的接触,提高生物填料层中的好氧菌的繁殖,进而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头组件包括撑板和过滤头,所述撑板与生物填料形成有空腔,所述过滤头位于撑板下方的一端大于其另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撑板对过滤头进行支撑,并且对曝气池的内腔进行分隔,使得处理后的污水能均匀的流至曝气池的顶端,且过滤头位于撑板下方的一端大于其另一端,便于过滤头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引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流管与曝气池连接的一端位于滤头组件的上方,所述回流管上设有用于驱动曝气池内废水回流至初级沉淀池的回流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回流水泵与在反冲洗装置对曝气池进行冲洗时,使冲洗后的废水回流至初级沉淀池中,节约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初级沉淀池的顶端开设有加药口,所述二次沉淀池的底端与初级沉淀池的底端共同连接有排污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初级沉淀池的顶端设置加药口,便于人们进行加药操作,使沉淀区内的污水在药剂的作用下形成沉淀,减少流入溢流区以及曝气管内的沉淀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初级沉淀池中的溢流板,使得污水经初级沉淀池的进水口进入初级沉淀池内时,使污水中大颗粒的杂质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在沉淀区内,在溢流板的格挡作用下,使污水溢流至溢流区内,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处理,减小流至曝气池内的杂质,解决滤头与滤层容易堵塞的问题,并且曝气池内设置生物过滤组件,对污水进行生物净化处理,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和洁净度,并且通过位于曝气池底端的反冲洗装置,能对生物过滤组件进行冲洗,并且使冲洗后的污水经回流管回流至初级沉淀池内,便于人们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初级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曝气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初级沉淀池;2、曝气池;3、二次沉淀池;4、溢流板;5、沉淀区;6、溢流区;7、反冲洗装置;8、回流管;9、竖直部;10、倾斜部;11、支撑格栅;12、馈水腔;13、承托层;14、生物填料层;15、曝气管;16、扩散板;17、撑板;18、过滤头;19、回流水泵;20、排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用于脱氮工艺的生物滤池,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依次相连的初级沉淀池1、曝气池2和二次沉淀池3,在初级沉淀池1、曝气池2以及二次沉淀池3之间设置有截止阀,初级沉淀池1和二次沉淀池3的截面呈V形,初级沉淀池1内固定连接有溢流板4,溢流板4用以分隔初级沉淀池1的内腔形成沉淀区5和溢流区6,初级沉淀池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沉淀区5和溢流区6,并且溢流区6通过连接管连接于曝气池2的底端,曝气池2内安装有生物过滤组件,曝气池2的底端连接有反冲洗装置7,曝气池2的上端通过回流管8与初级沉淀池1的进水口连通。
如图2所示,溢流板4包括竖直部9和倾斜部10,倾斜部10的最高点与竖直部9的底端连接,竖直部9和倾斜部10的两侧分别与初级沉淀池1的两侧壁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竖直部9顶面的水平高度高于沉淀池的进水口,且竖直部9的最高点至沉淀池的顶端之间留有空隙。
如图3所示,曝气池2内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生物过滤组件的支撑格栅11,支撑格栅11距曝气池2的底端之间形成有馈水腔12,生物过滤组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承托层13和生物填料层14,承托层13由若干卵石堆叠而成,相邻卵石之间形成有间隙,并且承托层13内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15和扩散板16,其中曝气管15贯穿曝气池2位于承托层13内,曝气管15位于曝气池2外的一端连接有空压机,实现外界的空气通过空压机输送至曝气管15以及曝气池2内,扩散板16放置在生物填料层14和承托层1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扩散板16为PE材质制成的窝蜂板,承托层13的上方安装有滤头组件,其中滤头组件包括撑板17和过滤头18,撑板17与生物填料形成有空腔,并且过滤头18位于撑板17下方的一端大于其另一端。
如图1所示,回流管8与曝气池2连接的一端位于滤头组件的上方,回流管8上连接有回流水泵19和截止阀,回流水泵19作为动力源驱动曝气池2内顶端的废水回流至初级沉淀池1,并且初级沉淀池1的顶端开设有加药口,加药口位于沉淀区5的正上方,二次沉淀池3的底端与初级沉淀池1的底端共同连接有排污管20。
在本实施例中,反冲洗装置7包括位于馈水腔12内的冲水管,并且冲水管位于曝气池2外的一端外接有外接水源。
工作过程:通过加药口将絮凝剂倒入至沉淀区5内,然后使污水经进水口流至初级沉淀池1内的沉淀区5,通过溢流板4对污水进行格挡,且污水在絮凝剂的作用下形成絮状的沉淀物沉淀在沉淀区5内,使得大颗粒的沉淀物被溢流板4的竖直部9格挡在沉淀区5内,且使污水经过竖直部9的顶端溢流至溢流区6内,由于倾斜部10的设置,使得不慎溢流至溢流区6的小颗粒物质内沉积在倾斜部10,然后通过连接管,使溢流区6内的污水流至曝气池2内的馈水腔12内,然后待馈水腔12充满时,逐渐向其顶端满溢,使得污水依次经过支撑格栅11、承托部、扩散板16、生物填料层14至曝气池2的上端,通过支撑格栅11对承托部以及生物填料层14进行支撑,且通过格栅的结构,便于污水流过,由于承托部由卵石堆叠而成,使得承托部内形成空隙,且曝气管15位于承托部内,在污水流经承托部时,能与曝气管15输出的空气有效的接触,并且通过扩散板16对体积大的气泡进行格挡,在污水的冲击作用下,使得气泡随着污水穿过扩散板16,形成均匀的小气泡,增大污水、生物填料层14内填料与气泡的接触,进而增加污水中的含氧量,促进生物填料层14内的好氧微生物的繁殖,进而提高生物对污水中有机成分的分解效率,并且通过撑板17对曝气池2进行分隔,对经生物填料层14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截留,并通过过滤头18使得污水喷流至曝气管15的顶端,并流至二次沉淀池3中,进行后续的处理,在清理曝气池2时,关闭连接管以及曝气池2与二次沉淀池3之间的截止阀,若将含氯的水通过反冲洗装置7输送至馈水腔12内,使得污水以及清洗用的水向曝气池2的顶端位移,对承托部、生物填料层14等部件进行冲洗,并通过回流管8回流至初级沉淀池1内进行净化处理,便于人们对曝气池2的清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脱氮工艺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初级沉淀池(1)、曝气池(2)和二次沉淀池(3),所述初级沉淀池(1)的截面呈V形,所述初级沉淀池(1)内设有溢流板(4),所述溢流板(4)用以分隔初级沉淀池(1)的内腔形成沉淀区(5)和溢流区(6),所述溢流区(6)通过连接管连接于曝气池(2)的底端,所述曝气池(2)内设有生物过滤组件,所述曝气池(2)的底端连接有反冲洗装置(7),所述曝气池(2)的上端通过回流管(8)与初级沉淀池(1)的进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脱氮工艺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板(4)包括竖直部(9)和倾斜部(10),所述倾斜部(10)的最高点与竖直部(9)的底端连接,所述竖直部(9)和倾斜部(10)的两侧分别与初级沉淀池(1)的两侧壁连接,所述竖直部(9)顶面的水平高度高于沉淀池的进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脱氮工艺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2)内设有用于支撑生物过滤组件的支撑格栅(11),所述支撑格栅(11)距曝气池(2)的底端之间形成有馈水腔(12),所述生物过滤组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承托层(13)和生物填料层(14),所述承托层(13)内有曝气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脱氮工艺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层(13)由若干卵石堆叠而成,相邻所述卵石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15),所述曝气管(15)贯穿曝气池(2)位于承托层(13)内,所述曝气管(15)位于曝气池(2)外的一端连接有空压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脱氮工艺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还包括扩散板(16),所述扩散板(16)位于生物填料层(14)和承托层(13)之间,所述承托层(13)的上方设有滤头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脱氮工艺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头组件包括撑板(17)和过滤头(18),所述撑板(17)与生物填料形成有空腔,所述过滤头(18)位于撑板(17)下方的一端大于其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脱氮工艺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8)与曝气池(2)连接的一端位于滤头组件的上方,所述回流管(8)上设有用于驱动曝气池(2)内废水回流至初级沉淀池(1)的回流水泵(1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脱氮工艺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沉淀池(1)的顶端开设有加药口,所述二次沉淀池(3)的底端与初级沉淀池(1)的底端共同连接有排污管(20)。
CN202020964464.5U 2020-05-30 2020-05-30 一种用于脱氮工艺的生物滤池 Active CN2131719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64464.5U CN213171929U (zh) 2020-05-30 2020-05-30 一种用于脱氮工艺的生物滤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64464.5U CN213171929U (zh) 2020-05-30 2020-05-30 一种用于脱氮工艺的生物滤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71929U true CN213171929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86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64464.5U Active CN213171929U (zh) 2020-05-30 2020-05-30 一种用于脱氮工艺的生物滤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719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5109B (zh) 厌氧法处理化纤废水装置
CN208791419U (zh) 一体化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3613071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01292263Y (zh) 竖流式好气浮滤池
CN100484886C (zh) 废纸造纸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14057352A (zh) 一种循环生物滤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CN201024120Y (zh) 一体化高效生物反应器
CN209797712U (zh) 一种中高浓度综合污水脱氮除磷处理系统
CN109775936B (zh) 一种低能耗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9161794U (zh) 一种用于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CN213171929U (zh) 一种用于脱氮工艺的生物滤池
CN208802968U (zh) 一种改良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1154935Y (zh) 化纤废水处理装置
CN203307185U (zh) 一种污水生物膜处理系统
CN212425783U (zh) 高浓度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3295093U (zh) 污水高效净化生化池
CN204999766U (zh) Mbr一体化设备
CN211521968U (zh) 臭氧接触与活性炭滤池集成式净水系统
CN210885506U (zh) 一种内循环高效反硝化生物脱氮滤池
CN210176666U (zh) 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高效处理一体机
CN114014492A (zh) 一种低碳氮比污水处理系统
CN209226681U (zh) 一体化生物滤床脱氮a-o-a-o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5439382A (zh) 高浓度有机物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05953641U (zh) 一种炼油轻度污染废水处理系统
CN201272715Y (zh) 一体化膜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