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69647U - 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69647U
CN213169647U CN202021798024.3U CN202021798024U CN213169647U CN 213169647 U CN213169647 U CN 213169647U CN 202021798024 U CN202021798024 U CN 202021798024U CN 213169647 U CN213169647 U CN 213169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groove
box
recycling device
hi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9802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Hanxing Renewable Resour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Hanxing Renewable Resour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Hanxing Renewable Resour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Hanxing Renewable Resour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9802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69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69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696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垃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通槽、固定孔、合页和固定座,所述通槽位于与所述箱体的正前方,所述固定孔位于所述通槽的右侧,所述合页的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箱体内部的中下方,所述合页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门板,所述门板上设置有蝴蝶螺栓,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限位孔和垃圾桶。本实用新型加快了操作人员在清理垃圾桶内部垃圾时的速度,节省了垃圾桶在清理时的时间,降低了操作人员在拆装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时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拆装时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垃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专利201721057228.X可知,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池,收集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柱,两个支撑柱的外壁均活动套接有套筒两个套筒外壁相对应的一侧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漏水孔,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震动电机,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垃圾桶,垃圾桶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该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通过固定座、漏水孔、震动电机、垃圾桶以及出水口之间的配合,保证建筑垃圾在建筑垃圾回收装置内部不易腐蚀,避免垃圾腐蚀后产生刺鼻的臭味,降低垃圾的污染性,加强建筑垃圾回收装置的环保效果。
目前,现有的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不方便对垃圾桶内部垃圾进行清理,增加了垃圾桶在清理时的时间,提高了操作人员在拆装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时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拆装时的便捷性。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通槽、固定孔、合页和固定座,所述通槽位于与所述箱体的正前方,所述固定孔位于所述通槽的右侧,所述合页的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箱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箱体内部的中下方,所述合页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门板,所述门板上设置有蝴蝶螺栓,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限位孔和垃圾桶,所述限位孔位于所述固定座的拐角处,所述垃圾桶位于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所述垃圾桶的右侧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螺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槽的底部与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且与所述垃圾桶的大小相吻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蝴蝶螺栓穿过所述门板的内部,并且通过螺纹与所述固定孔的内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环的左端焊接于所述垃圾桶的右下方,并且与所述限位孔的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螺杆穿过所述连接环的内部,并且通过螺纹与所述限位孔的内部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通槽、固定孔、合页、门板、蝴蝶螺栓、限位孔、连接环和限位螺杆的结合,当垃圾桶需要清理的时候,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将蝴蝶螺栓从固定孔的内部拧出,然后再让门板通过合页在箱体外部转动,以至于让门板打开,然后再将限位螺杆从限位孔的内部拧出,接着再将垃圾桶通过通槽从固定座(固定座的具体结构在对比文件中已经明确的描述)上移出,再对垃圾桶内部的垃圾进行清理,有效的加快了操作人员在清理垃圾桶内部垃圾时的速度,节省了垃圾桶在清理时的时间,降低了操作人员在拆装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时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拆装时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的箱体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的箱体剖视图。
图中:箱体1、通槽2、固定孔3、合页4、固定座5、门板6、蝴蝶螺栓7、限位孔8、垃圾桶9、连接环10、限位螺杆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是参考,可以通过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通槽2、固定孔3、合页4和固定座5,所述通槽2位于与所述箱体1的正前方,所述固定孔3位于所述通槽2的右侧,所述合页4的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箱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5位于所述箱体1内部的中下方,所述合页4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门板6,所述门板6上设置有蝴蝶螺栓7,所述固定座5上设置有限位孔8和垃圾桶9,所述限位孔8位于所述固定座5的拐角处,所述垃圾桶9位于所述固定座5的上表面,所述垃圾桶9的右侧设置有连接环10,所述连接环10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螺杆11,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通槽2、固定孔3、合页4、门板6、蝴蝶螺栓7、限位孔8、连接环10和限位螺杆11的结合,当垃圾桶9需要清理的时候,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将蝴蝶螺栓7从固定孔3的内部拧出,然后再让门板6通过合页4在箱体1外部转动,以至于让门板6打开,然后再将限位螺杆11从限位孔8的内部拧出,接着再将垃圾桶9通过通槽2从固定座5(固定座的具体结构在对比文件中已经明确的描述)上移出,再对垃圾桶9内部的垃圾进行清理,有效的加快了操作人员在清理垃圾桶9内部垃圾时的速度,节省了垃圾桶9在清理时的时间,降低了操作人员在拆装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时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拆装时的便捷性。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通槽2的底部与所述固定座5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且与所述垃圾桶9的大小相吻合,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方便让垃圾桶9从通槽2的内部移出。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蝴蝶螺栓7穿过所述门板6的内部,并且通过螺纹与所述固定孔3的内部相连接,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让蝴蝶螺栓7穿过门板6的内部,并且拧紧在固定孔3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连接环10的左端焊接于所述垃圾桶9的右下方,并且与所述限位孔8的位置相对应,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提高了连接环10与垃圾桶9之间的牢固性。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限位螺杆11穿过所述连接环10的内部,并且通过螺纹与所述限位孔8的内部相连接,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提高了限位螺杆11拆装时的便捷性。
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箱体1、通槽2、固定孔3、合页4、固定座5、门板6、蝴蝶螺栓7、限位孔8、垃圾桶9、连接环10、限位螺杆11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在本装置空闲处,将上述中所有电器件,其指代动力元件、电器件以及适配的监控电脑和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具体连接手段,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器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再对电气控制做说明,在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使用的时候,通过通槽2、固定孔3、合页4、门板6、蝴蝶螺栓7、限位孔8、连接环10和限位螺杆11的结合,当垃圾桶9需要清理的时候,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将蝴蝶螺栓7从固定孔3的内部拧出,然后再让门板6通过合页4在箱体1外部转动,以至于让门板6打开,然后再将限位螺杆11从限位孔8的内部拧出,接着再将垃圾桶9通过通槽2从固定座5(固定座的具体结构在对比文件中已经明确的描述)上移出,再对垃圾桶9内部的垃圾进行清理,有效的加快了操作人员在清理垃圾桶9内部垃圾时的速度,节省了垃圾桶9在清理时的时间,降低了操作人员在拆装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时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拆装时的便捷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通槽(2)、固定孔(3)、合页(4)和固定座(5),所述通槽(2)位于与所述箱体(1)的正前方,所述固定孔(3)位于所述通槽(2)的右侧,所述合页(4)的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箱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5)位于所述箱体(1)内部的中下方,所述合页(4)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门板(6),所述门板(6)上设置有蝴蝶螺栓(7),所述固定座(5)上设置有限位孔(8)和垃圾桶(9),所述限位孔(8)位于所述固定座(5)的拐角处,所述垃圾桶(9)位于所述固定座(5)的上表面,所述垃圾桶(9)的右侧设置有连接环(10),所述连接环(10)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螺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2)的底部与所述固定座(5)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且与所述垃圾桶(9)的大小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蝴蝶螺栓(7)穿过所述门板(6)的内部,并且通过螺纹与所述固定孔(3)的内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10)的左端焊接于所述垃圾桶(9)的右下方,并且与所述限位孔(8)的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杆(11)穿过所述连接环(10)的内部,并且通过螺纹与所述限位孔(8)的内部相连接。
CN202021798024.3U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 Active CN213169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98024.3U CN213169647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98024.3U CN213169647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69647U true CN213169647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67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98024.3U Active CN213169647U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696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69647U (zh) 一种具有分类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11436562U (zh) 一种带分类功能的垃圾回收装置
CN213223355U (zh) 一种电梯控制箱清洁装置
CN209438741U (zh) 一种固废处理用剪切式破碎机
CN208945683U (zh) 一种便于清除废渣的气动治具组件
CN209579499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便捷式工具箱
CN213258985U (zh) 一种抛丸机出口清扫装置
CN209349547U (zh) 一种可自动清理碎屑的智能自动化钻孔机
CN213827969U (zh) 一种金属零部件加工用快速夹持装置
CN214835309U (zh) 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建筑施工用移动式防护围挡
CN220838548U (zh) 一种镁合金结构件焊接装置
CN220006045U (zh) 一种精密部件用的孔加工高精定位装置
CN213257741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切割加工的碎屑回收装置
CN213266341U (zh) 一种医药制造废弃乙醇的回收装置
CN216575656U (zh) 精密金属零件一体加工装置
CN220335271U (zh) 一种从有色冶炼烟气中回收砷的装置
CN216900634U (zh) 一种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在线检测装置散热结构
CN112247651B (zh) 一种通过添加回收功能提升其可靠性的数控机床
CN210994538U (zh) 一种报废汽车线束粉碎回收装置
CN220840542U (zh) 一种压射头生产用钻孔装置
CN214428974U (zh) 一种低压开关柜盖板
CN220575364U (zh) 一种智能家居安装的钻孔设备
CN219854656U (zh) 一种防止转动部进入灰尘的机械手
CN214987745U (zh) 一种方便清洗的垃圾回收箱
CN212018432U (zh) 一种筛网便于清洁的筛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