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57520U - 按摩仪 - Google Patents

按摩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57520U
CN213157520U CN202020307647.XU CN202020307647U CN213157520U CN 213157520 U CN213157520 U CN 213157520U CN 202020307647 U CN202020307647 U CN 202020307647U CN 213157520 U CN213157520 U CN 213157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assembly
magnetic
cylinder
cylind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0764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璁搁弓
许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Zhenw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Zhenw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Zhenw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Zhenw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0764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575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57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575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仪。该按摩仪包括电源组件、驱动组件和按摩组件,电源组件与驱动组件电性连接并为其供电,按摩组件与驱动组件固定连接,驱动组件包括两个同轴间隔设置的线圈和磁性柱体,磁性柱体的一端贯穿于两个线圈中,按摩组件与磁性柱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两个线圈在供电的情况下可对磁性柱体产生推拉的力使磁性柱体在两个线圈的轴向方向做往复运动,同时磁性柱体带着按摩组件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按摩仪可用于人体手部、颈部、腿部、脚部、脸部等部位进行按摩,所述按摩仪具有噪音小的优点。

Description

按摩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按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摩仪。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按摩器具的研发也是越来越精进,从人体大面积部位的按摩逐渐到对人体的某个特定部位的按摩,例如人体脸部、手部、腿部、脚部等部位的按摩,且其按摩的效果也是越来越符合人们对其的需求。
虽然市面上大多数的按摩器具的按摩效果在提高,但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效果,且在使用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的问题,给人们的日常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如何提高按摩效果且能消减噪音也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按摩仪在使用时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摩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按摩仪,用于对使用者的颈部、手部、腿部、脚部、脸部提供按摩,其包括电源组件、驱动组件和按摩组件,电源组件与驱动组件电性连接并为其供电,按摩组件与驱动组件固定连接,驱动组件包括两个同轴间隔设置的线圈和磁性柱体,磁性柱体的一端贯穿于两个线圈中,按摩组件与磁性柱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两个线圈在供电的情况下可对磁性柱体产生推拉的力使磁性柱体在两个线圈的轴向方向做往复运动,同时磁性柱体带着按摩组件往复运动。
优选地,两个所述线圈在供电情况下电流方向相反,所述磁性柱体包括磁钢及与所述磁钢一端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远离所述磁钢的一端与按摩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磁钢沿两个线圈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对应为N极及S极,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线圈支架;所述线圈支架用于限定两个线圈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按摩仪还包括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内设有收容空间,所述驱动组件、所述电源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均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中。
优选地,所述按摩仪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性连接的开关和控制装置,通过所述开关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不同的电信号以调节磁性柱体在线圈的作用下往复运动的频率。
优选地,所述按摩组件包括缸体和第一缸套,所述缸体沿磁性柱体的轴向方向设置且缸体的底部离磁性柱体较近,第一缸套套设于缸体外侧并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缸套与所述磁性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缸体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垂直于缸体内壁的硅胶柱。
优选地,所述按摩组件还包括压力感应模块,所述压力感应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及主控单元,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缸体与所述第一缸套之间,以感应所述缸体受到的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将感应的数值发送至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按摩仪还包括活动支架及与所述活动支架套接的活动导轨,其中,所述外壳组件内壁设有支撑位,所述活动导轨与所述支撑位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活动导轨沿磁性柱体轴向方向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组件的内壁,所述活动支架与所述第一缸套固定连接,所述磁性柱体可依次带动所述活动支架、所述第一缸套沿所述活动导轨往复运行。
优选地,所述按摩仪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将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气体排出,在所述外壳组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单向阀的气路贯通的进气孔。
优选地,所述按摩组件包括一硅胶体,所述硅胶体靠近所述磁性柱体的一端设有可容置及固定所述磁性柱体的自由端的柔性固定件;所述硅胶体在所述磁性柱体的驱动下产生形变;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硅胶体与所述第一外壳的相接处设有弹性褶皱,所述弹性褶皱在所述磁性柱体伸出时延展,所述弹性褶皱在所述磁性柱体收回时折叠;所述硅胶体内也可设置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可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硅胶体受压后变形,设置在所述硅胶体内的所述压力感应器受压而感应到的数值发送至所述控制组件。
优选地,所述按摩仪还包括振动组件及用于吸气的单向阀,所述振动组件包括外套、内设于所述外套之内的振动马达及开设于所述外套表面出气孔,所述振动马达与所述电源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单向阀与所述出气孔之间通过气路贯通。
优选地,在所述磁性柱体与所述按摩组件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磁性柱体穿设于所述弹簧之内,所述弹簧为所述磁性柱体提供支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按摩仪包括驱动组件、电源组件和按摩组件,通过电源组件可为驱动组件提供电能源,驱动组件可进一步带动按摩组件以对使用者的颈部、手部、腿部、脚部、脸部等部位提供按摩。驱动组件包括两个同轴间隔设置的线圈和磁性柱体,两个线圈在通电的时候可推动磁性柱体往复运动,噪音小的优点。
双线圈的设置,还进一步可提高所述按摩仪的按摩力度大小,从而提升按摩效果。将两个所述线圈在供电情况下电流方向设置为相反方向,可实现对两个所述线圈的电流方向及频率进行编程,从而实现对磁钢的往复运动进行有效控制,以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按摩方式,如按摩力度、按摩频次等等。
本实用新型的按摩仪中线圈支架的设置,可提高所述线圈的稳定性,从而可提高所述按摩仪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按摩仪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可以调节不同的频率使磁性柱体在线圈的作用下往复运动的频率可调,使用者可自行调节需要的按摩力度及按摩频率以达到满意的按摩效果。
本实用新型按摩仪的按摩组件包括缸体和第一缸套,第一缸套起到固定缸体并与驱动组件固定连接达到与驱动组件一起往复运动的效果,缸体内部用于给使用者按摩。
本实用新型的缸体内壁和底壁上设置有若干硅胶柱,优选位于内壁上的硅胶柱垂直于缸体内壁,硅胶柱能很好地增加对人体部位的按摩舒适度,较规则排布的硅胶柱也可提高按摩效果。
本实用新型按摩仪的所述按摩仪还包括活动支架及与所述活动导轨,所述活动导轨与所述支撑位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活动导轨沿磁性柱体轴向方向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组件的内壁,所述活动支架与所述第一缸套固定连接,所述磁性柱体可依次带动所述活动支架、所述第一缸套沿所述活动导轨往复运行,将按摩组件的运动方向严格限制为与驱动组件的运动方向一致,既有利于减小电的消耗,也有利于提高按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按摩仪设置的活动导轨,活动导轨优选为软质材质,既能有效防止导轨杆脱离导轨管,又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使得缸体组件与导轨管之间不会产生刚性碰撞,有效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按摩仪设置的与所述磁性柱体一端固定的硅胶体,通过柔性固定件进行固定,可使所述硅胶体在所述磁性柱体的驱动下产生形变。柔性固定件可使所述硅胶体与所述驱动组件固定连接,以达到所述硅胶体与驱动组件一起往复运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按摩仪中所述硅胶体与所述外壳组件的相接处设有弹性褶皱,所述弹性褶皱在所述磁性柱体伸出时延展,所述弹性褶皱在所述磁性柱体收回时折叠。这样的设置可提高所述硅胶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按摩仪中还包括振动组件及用于抽吸气体的单向阀。所述振动组件包括外套、内设于所述外套之内的振动马达及开设于所述外套表面出气孔,所述振动马达与所述电源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单向阀与所述出气孔之间通过气路贯通。具体地,吹出的气体可为热气,可提高按摩部位的肌肉放松程度,以达到更好的按摩效果,此外,通过针对性的吹气,还可对特定的人体穴位进行局部吹气处理,以达到穴位按摩保健的作用。振动组件中振动马达与出气孔的设置,其可与按摩组件同时工作,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整体按摩保健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按摩仪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缸体与所述第一缸套之间的压力传感器,此外,压力传感器可与一主控单元连接,并可将感应的缸体受到压力的感应的数值发送至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可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基于不同的压力感应数值,可以匹配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从而可提高产品的适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按摩仪中,在所述硅胶体内也可设置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可与控制组件27电性连接,所述硅胶体受压后变形,设置在所述硅胶体内的所述压力感应器受压而感应到的数值发送至所述控制组件,以获得不同的控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按摩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A是图1中所示按摩仪的剖面示意图。
图2B是图2A中所示按摩仪的变化状态的示意图。
图3A是图2A中所示按摩仪中驱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图3A中所示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C是图3A中所示线圈与磁性柱体通电状态的运动示意图之一。
图3D是图3A中所示线圈与磁性柱体通电状态的运动示意图之二。
图3E是图2A中所示按摩仪中控制组件与驱动组件的电性连接的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按摩仪另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按摩仪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按摩仪;11、驱动组件;111、线圈;1111、第一线圈;1112、第二线圈;112、磁性柱体;1121、磁钢; 1122、传动轴;113、套筒;12、外壳组件;121、支撑位; 13、按摩组件;131、缸体;1311、硅胶柱;132、第一缸套;15、电源组件;17、控制组件;171、开关;1711、按键;172、控制装置;191、活动支架;192、活动导轨; 193、单向阀;194、进气孔;90、线圈外壳;94、导向口; 92、线圈支架;93、限位垫;
20、按摩仪;212、磁性柱体;22、外壳组件;221、第一外壳;222、第二外壳;23、按摩组件;214、弹簧; 231、硅胶体;232、柔性固定件;2321、弹性挡片;25、电源组件;26、弹性褶皱;28、振动组件;281、外套; 282、振动马达;283、出气孔;29、单向阀;2001、气路; 27、控制组件;271、开关;272、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A,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摩仪10,其包括外壳组件12、按摩组件13、驱动组件11、控制组件 17和电源组件15。其中,所述外壳组件12内设有一空间,所述驱动组件11、所述电源组件15、所述按摩组件13均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中。所述外壳组件12的外表面为平滑过渡。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按摩仪10可用于对人体的手部进行按摩,尤其是对于长期使用键盘鼠标、手机产品的使用者,由于手部长期保持一个姿势,易造成肌肉酸痛等问题,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所述按摩仪10可为使用者提供手指按摩,以缓解长期固定姿势而使手指出现的疼痛和肌肉酸痛的问题。
如图2A中所示,电源组件15与控制组件17、驱动组件11电性连接,为所述控制组件17和所述驱动组件11供电。所述电源组件15可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可为蓄电池、干电池、纽扣电池、软包电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驱动组件11连接于按摩组件13,其带动按摩组件 13运动以实现对人体的按摩。控制组件17用于调节驱动组件11带动按摩组件13运动的方式及频率,比如针对使用者的大拇指和小拇指则最好可匹配不同的按摩方式,以供使用者根据需要选择。
请进一步结合图1及图2A中所示,所述驱动组件11包括两个同轴间隔设置的线圈111和磁性柱体112,磁性柱体 112的一端贯穿于两个线圈111中,按摩组件13与磁性柱体1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两个线圈111在供电的情况下可对磁性柱体112产生推拉的力使磁性柱体112在两个线圈111 的轴向方向做往复运动,同时磁性柱体112带着按摩组件13往复运动。具体地,在通电时线圈111可产生对磁性柱体112吸斥的力使磁性柱体112沿线圈111的轴向方向往复运动,磁性柱体112可以为磁铁、磁石、磁钢等具有磁性的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驱动组件11中包括两个线圈 111的磁泵,其可为所述按摩组件13提供更大的力度,从而使所述按摩仪10具有更大的按摩力度;所述驱动组件11 还可为所述按摩组件13提供可调控的多级动力,以获得不同的按摩力度。
结合图2A及图2B中所示,所述线圈111内侧与所述磁性柱体112之间设有一套筒113,所述套筒113的中心轴与所述磁性柱体的中心轴重叠,所述磁性柱体112可在所述套筒113之内往复运动。
请继续参阅图2A及图2B,在所述按摩仪10中,所述按摩组件13包括缸体131和第一缸套132,所述缸体131沿磁性柱体112的轴向方向设置且缸体131的底部离磁性柱体112较近,第一缸套132套设于缸体131外侧并与缸体131 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缸套132与所述磁性柱体 112的一端固定连接;这样就可以在磁性柱体112作往复运动的同时带动按摩组件13往复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缸体131采用软性材质制作,优选为硅胶。如图2A及图2B中所示,缸体131还包括若干硅胶柱1311,硅胶柱1311设置在缸体131的内壁上和底壁上,优选地,硅胶柱1311为规则排布。为了不影响硅胶柱 1311的按摩效果,硅胶柱1311之间不接触。优选地,位于缸体131内壁上的硅胶柱1311垂直于缸体131内壁分布,优选为均匀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按摩组件13 还包括压力感应模块(图未示),所述压力感应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图未示)及主控单元(图未示),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缸体与所述第一缸套之间,以感应所述缸体受到的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将感应的数值发送至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可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基于不同的压力感应数值,可以匹配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从而可提高产品的适用性。
可以理解,所述压力传感器可以为半导体压电阻传感器或弹簧压力传感器,所述主控单元将所述压力传感器的阻抗变化转换为对应的压力值并传输至外部设备。当所述压力传感器受到所述缸体131的压力后变形,进而产生压电阻抗效果,从而使阻抗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以传输至所述主控单元。
继续如图2A及图2B中所示,所述按摩仪10还包括活动支架191及与所述活动支架191套接的所述活动导轨 192。
所述外壳组件12的内壁设有支撑位121,所述活动导轨192与所述支撑位121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活动导轨192 沿所述磁性柱体112轴向方向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组件12 内壁,所述活动支架191与所述第一缸套132固定连接,所述磁性柱体112可依次带动所述活动支架191、所述第一缸套132沿所述活动导轨192往复运行。这样的结构设置,可提高所述磁性柱体112在作往复运动的稳定性。
结合图1及图2A中所示所述按摩仪10还包括单向阀 193,所述单向阀193将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气体排出,在所述外壳组件12上开设有与所述单向阀193的贯通的进气孔 194。这样的设置可使所述外壳组件12的收容空间内气压维持在平衡状态。可在进行手部按摩时,不会因为收容空间内气压不平衡而导致不适。
请参阅图3A,所述按摩仪10还包括控制组件17,所述控制组件17包括电性连接的开关171和控制装置172,通过所述开关171向所述控制装置172发送不同的电信号以调节磁性柱体112在线圈111的作用下往复运动的频率。
进一步如图3B、图3C及图3D中所示,为了使磁性柱体112在通电状态下更稳定进行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线圈外壳90,所述线圈外壳90将两个所述线圈111及部分所述磁性柱体112收容于其中,所述线圈外壳90朝向所述按摩组件13的一端开设有使部分所述磁性柱体112外露的导向口94,所述导向口94的设置具有导向定位作用,可减少磁性柱体112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晃动。
更进一步地,如图3B中所示,所述驱动组件11还包括线圈支架92,所述线圈支架92用于限定两个所述线圈 111的位置。在所述磁性柱体112在沿所述线圈111轴向方向上与所述线圈外壳90的相邻处设有限位垫93,所述限位垫93的设置可限制所述磁性柱体112在最佳行程内运动,所述限位垫93的材质可为硅胶、弹簧或反向磁铁等。
继续如图3B中所示,所述磁性柱体112进一步包括磁钢1121及与所述磁钢1121一端连接的传动轴1122,所述传动轴1122远离所述磁钢1121的一端与按摩组件13固定连接,所述磁钢1121沿两个线圈111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对应为N极及S极。其中,所述限位垫93具体可限制所述磁钢 1121在最佳行程内往复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线圈外壳90、限位垫93、线圈支架92及导向口94 中的一个或多个是可以省略的。上述列举的实施例仅作为说明,不作为限定。
进一步如图3C与图3D中所示,所述线圈可分为第一线圈1111及第二线圈1112。
当所述第一线圈1111接通正向电流时,而第二线圈 1112接通反向电流时,如图3C中所示,根据右手定则所述第一线圈1111产生左S右N磁力方向,第二线圈1112产生左 N右S磁力方向,根据磁力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特性,此时线圈支架92内磁铁将受到第一线圈1111的同性往右斥力和第二线圈1112的往右异性吸力,使磁钢1121受力往右运动,也即所述磁钢1121向第二线圈1112方向运动。
同样的道理,当第二线圈1112接通正向电流时,而第一线圈1111接通反向电流时,根据右手定则所述第二线圈 1112产生左S右N磁力方向,第一线圈1111产生左N右S磁力方向,此时线圈支架92内磁铁将受到第二线圈1112的同性往左斥力和第一线圈1111的往左异性吸力,使磁钢1121 受力往左运动,即磁钢1121向第一线圈1111方向运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处所述的“正向”、“反向、”“左”、“右”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进行的描述,其仅作为解释说明,而不作为本实用新型方位的限定。
基于上述原理,因此通过控制组件17中控制装置172 的芯片或驱动电路对所述第一线圈1111、第二线圈1112 的电流方向及频率进行编程,因此,可以很容易的对磁钢的往复运动进行有效控制。
如图3E中所示,所述控制装置172可为电路板或IC芯片,所述控制装置172可接受所述开关171发出的控制电信号,如图3中所示,所述开关171具有三个按键1711,所述三个按键1711分别对应三种工作模式,而通过按下不同的按键1711,相应的电信号会传递给控制装置172,所述控制装置172可基于不同的电信号以实现对所述磁性柱体 112的控制。
当使用按摩仪10时,按下开关171,此时按摩仪10开始工作,驱动组件11在沿轴向方向作往复运动的同时带动按摩组件13做往复运动,按摩组件13内的硅胶柱1311由按摩组件13的带动也会往复,与待按摩部位摩擦即产生按摩效果,当使用者需要不同的驱动组件11往复运动频率时,按开关171以调节运动频率,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运动频率以达到所需的按摩力度大小。
请参阅图4及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按摩仪20,所述按摩仪20与上述按摩仪10的区别在于:所述按摩仪20 中的按摩组件23包括一硅胶体231,所述硅胶体231靠近磁性柱体212的一端设有可容置及固定磁性柱体212的自由端的柔性固定件232。具体如图5中所示,所述柔性固定件 232可为一弹性挡片2321,所述弹性挡片2321可使所述硅胶体231在所述磁性柱体212的带动下实现伸缩。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固定件232还可为其它类型的固定结构,在此仅作为示例说明,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所述硅胶体231内也可设置压力感应器(图未示),所述压力感应器可与控制组件27电性连接,所述硅胶体 231受压后变形,设置在所述硅胶体231内的所述压力感应器受压而感应到的数值发送至所述控制组件27,以获得不同的控制效果。
进一步地,在所述磁性柱体212与所述按摩组件23之间设有弹簧214,所述磁性柱体212穿设于所述弹簧214之内,供电的情况下,所述磁性柱体212可在套筒213与所述弹簧214之内往复运动。所述弹簧214的设置可为所述磁性柱体212提供支撑,以提高所述磁性柱体212往复运动的稳定性。如图5中所示,所述外壳组件22包括第一外壳221 及第二外壳222,其中,所述第一外壳221内设有一收容空间(未标号),所述收容空间可收容按摩组件23、电源组件25及控制组件27,所述第二外壳222即为所述硅胶体231 的一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按摩仪20可用于使用者的颈部、手部、腿部、脚部或脸部等部位的按摩。在按摩过程中,使用者可自行手握所述第一外壳221,并将所述硅胶体231可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并进行按摩,通过所述硅胶体231的伸缩以实现按摩功能。
所述硅胶体231在磁性柱体212的驱动下产生形变,具体地,所述硅胶体231与第一外壳221的相接处设有弹性褶皱26,所述弹性褶皱26在所述磁性柱体212伸出时延展,所述弹性褶皱26在所述磁性柱体212收回时折叠,这样的设置,可提高所述硅胶体231在所述磁性柱体212的带动下往复运动的流畅度,且可提高所述按摩仪2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如图5中所示,所述按摩仪20还包括振动组件 28及用于吸气的单向阀29,所述振动组件28包括外套281,所述振动组件28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套281内的振动马达282及开设于所述外套281表面出气孔283。所述振动马达 282与电源组件(图未示)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组件可为所述振动马达282提供电能源。所述单向阀29与所述出气孔283之间通过气路2001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按摩仪20还包括控制组件27,所述控制组件27包括控制装置272及开关271,所述控制组件27 可与电源组件(图未示)、单向阀29进行电性连接,即可通过所述开关271向所述控制装置272发送不同的电信号以调节振动马达282的振动频率及出气孔283的出气量。
当使用按摩仪20时,按下开关271,此时按摩仪20工作,磁性柱体212在沿轴向方向作往复运动的同时带动按摩组件23做往复运动,按摩组件23的硅胶体231可根据设定的频率伸缩,再次按下不同的开关271,可以调节运动频率,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运动频率以达到使其满意的按摩效果。所述单向阀29进气,而出气孔283出气吹到人体按摩部位。具体地,吹出的气体可为热气,可提高按摩部位的肌肉放松程度,以达到更好的按摩效果,此外,通过针对性的吹气,还可对特定的人体穴位进行局部吹气处理,以达到穴位按摩保健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按摩仪包括驱动组件、电源组件和按摩组件,通过电源组件可为驱动组件提供电能源,驱动组件可进一步带动按摩组件以对使用者的颈部、手部、腿部、脚部、脸部等部位提供按摩。驱动组件包括两个同轴间隔设置的线圈和磁性柱体,两个线圈在通电的时候可推动磁性柱体往复运动,噪音小的优点。
双线圈的设置,还进一步可提高所述按摩仪的按摩力度大小,从而提升按摩效果。将两个所述线圈在供电情况下电流方向设置为相反反向,可实现对两个所述线圈的电流方向及频率进行编程,从而实现对磁钢的往复运动进行有效控制,以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按摩方式,如按摩力度、按摩频次等等。
本实用新型的按摩仪中线圈支架的设置,可提高所述线圈的稳定性,从而可提高所述按摩仪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按摩仪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可以调节不同的频率使磁性柱体在线圈的作用下往复运动的频率可调,使用者可自行调节需要的按摩力度及按摩频率以达到满意的按摩效果。
本实用新型按摩仪的按摩组件包括缸体和第一缸套,第一缸套起到固定缸体并与驱动组件固定连接达到与驱动组件一起往复运动的效果,缸体内部用于给使用者按摩。
本实用新型的缸体内壁和底壁上设置有若干硅胶柱,优选位于内壁上的硅胶柱垂直于缸体内壁,硅胶柱能很好地增加对人体部位的按摩舒适度,较规则排布的硅胶柱也可提高按摩效果。本实用新型按摩仪的所述按摩仪还包括活动支架及与所述活动导轨,所述活动导轨与所述支撑位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活动导轨沿磁性柱体轴向方向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组件的内壁,所述活动支架与所述第一缸套固定连接,所述磁性柱体可依次带动所述活动支架、所述第一缸套沿所述活动导轨往复运行,将按摩组件的运动方向严格限制为与驱动组件的运动方向一致,既有利于减小电的消耗,也有利于提高按摩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按摩仪设置的活动导轨,活动导轨优选为软质材质,既能有效防止导轨杆脱离导轨管,又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使得缸体组件与导轨管之间不会产生刚性碰撞,有效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按摩仪设置的与所述磁性柱体一端固定的硅胶体,通过柔性固定件进行固定,可使所述硅胶体在所述磁性柱体的驱动下产生形变。柔性固定件可使所述硅胶体与所述驱动组件固定连接,以达到所述硅胶体与驱动组件一起往复运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按摩仪中所述硅胶体与所述外壳组件的相接处设有弹性褶皱,所述弹性褶皱在所述磁性柱体伸出时延展,所述弹性褶皱在所述磁性柱体收回时折叠。这样的设置可提高所述硅胶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按摩仪中还包括振动组件及用于抽吸气体的单向阀。所述振动组件包括外套、内设于所述外套之内的振动马达及开设于所述外套表面出气孔,所述振动马达与所述电源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单向阀与所述出气孔之间通过气路贯通。具体地,吹出的气体可为热气,可提高按摩部位的肌肉放松程度,以达到更好的按摩效果,此外,通过针对性的吹气,还可对特定的人体穴位进行局部吹气处理,以达到穴位按摩保健的作用。振动组件中振动马达与出气孔的设置,其可与按摩组件同时工作,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整体按摩保健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按摩仪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缸体与所述第一缸套之间的压力传感器,此外,压力传感器可与一主控单元连接,并可将感应的缸体受到压力的感应的数值发送至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可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基于不同的压力感应数值,可以匹配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从而可提高产品的适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按摩仪中,在所述硅胶体内也可设置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可与控制组件27电性连接,所述硅胶体受压后变形,设置在所述硅胶体内的所述压力感应器受压而感应到的数值发送至所述控制组件,以获得不同的控制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按摩仪,用于对使用者的颈部、手部、腿部、脚部、脸部提供按摩,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仪包括电源组件、驱动组件和按摩组件,电源组件与驱动组件电性连接并为其供电,按摩组件与驱动组件固定连接,驱动组件包括两个同轴间隔设置的线圈和磁性柱体,磁性柱体的一端贯穿于两个线圈中,按摩组件与磁性柱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两个线圈在供电的情况下可对磁性柱体产生推拉的力使磁性柱体在两个线圈的轴向方向做往复运动,同时磁性柱体带着按摩组件往复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线圈在供电情况下电流方向相反,所述磁性柱体包括磁钢及与所述磁钢一端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远离所述磁钢的一端与按摩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磁钢沿两个线圈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对应为N极及S极;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线圈支架,所述线圈支架用于限定两个线圈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仪还包括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内设有收容空间,所述驱动组件、所述电源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均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仪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性连接的开关和控制装置,通过所述开关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不同的电信号以调节磁性柱体在线圈的作用下往复运动的频率。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包括缸体和第一缸套,所述缸体沿磁性柱体的轴向方向设置且缸体的底部离磁性柱体较近,第一缸套套设于缸体外侧并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缸套与所述磁性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缸体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垂直于缸体内壁的硅胶柱。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还包括压力感应模块,所述压力感应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及主控单元,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缸体与所述第一缸套之间,以感应所述缸体受到的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将感应的数值发送至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仪还包括活动支架及与所述活动支架套接的活动导轨,其中,所述外壳组件内壁设有支撑位,所述活动导轨与所述支撑位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活动导轨沿磁性柱体轴向方向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组件的内壁,所述活动支架与所述第一缸套固定连接,所述磁性柱体可依次带动所述活动支架、所述第一缸套沿所述活动导轨往复运行。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仪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将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气体排出,在所述外壳组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单向阀的气路贯通的进气孔。
9.如权利要求3或4中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包括一硅胶体,所述硅胶体靠近所述磁性柱体的一端设有可容置及固定所述磁性柱体的自由端的柔性固定件;所述硅胶体在所述磁性柱体的驱动下产生形变;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硅胶体与所述第一外壳的相接处设有弹性褶皱,所述弹性褶皱在所述磁性柱体伸出时延展,所述弹性褶皱在所述磁性柱体收回时折叠;所述硅胶体内也可设置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可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硅胶体受压后变形,设置在所述硅胶体内的所述压力感应器受压而感应到的数值发送至所述控制组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仪还包括振动组件及用于吸气的单向阀,所述振动组件包括外套、内设于所述外套之内的振动马达及开设于所述外套表面出气孔,所述振动马达与所述电源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单向阀与所述出气孔之间通过气路贯通;和/或在所述磁性柱体与所述按摩组件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磁性柱体穿设于所述弹簧之内,所述弹簧为所述磁性柱体提供支撑。
CN202020307647.XU 2020-03-12 2020-03-12 按摩仪 Active CN2131575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07647.XU CN213157520U (zh) 2020-03-12 2020-03-12 按摩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07647.XU CN213157520U (zh) 2020-03-12 2020-03-12 按摩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57520U true CN213157520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65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07647.XU Active CN213157520U (zh) 2020-03-12 2020-03-12 按摩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575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083354A1 (en) Massage device for pressure wave massage
JP2015091341A (ja) 柔軟な下部構造を有するマッサージ装置
US20020177796A1 (en) Back-mountable massage device
US20020183665A1 (en) Back-mountable massage device
CN213157520U (zh) 按摩仪
US20020183666A1 (en) Back-mountable massage device
US20060058713A1 (en) Massage cushion
KR101783361B1 (ko) 사용자 체형 맞춤형 다리 마사지 장치
KR102422734B1 (ko) 손 마사지 장치
CN210408971U (zh) 按摩设备
CN210785308U (zh) 一种腰部按摩器
CN203874070U (zh) 按摩仪
CN2493204Y (zh) 健眼按摩器
KR100948341B1 (ko) 머리 안마기
CN103948494A (zh) 按摩仪
KR20050095018A (ko) 다용도 마사지기
CN219878615U (zh) 一种保健按摩装置
CN213589005U (zh) 一种通过变频驱动的线性震动装置
KR102280627B1 (ko) 음파 진동을 이용한 저소음 휴대용 핸드마사지기
CN219517099U (zh) 眼部按摩仪
CN215584784U (zh) 一种手部腹部一体按摩器
CN217853815U (zh) 一种多功能筋膜枪
KR200318278Y1 (ko) 착용식안마기
KR20180001751U (ko) 성생활 보조기구
KR102494115B1 (ko) 펄스 전자기장을 제공하는 마사지 장치 및 마사지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