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57478U - 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57478U
CN213157478U CN202021359128.4U CN202021359128U CN213157478U CN 213157478 U CN213157478 U CN 213157478U CN 202021359128 U CN202021359128 U CN 202021359128U CN 213157478 U CN213157478 U CN 213157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fixing part
shank
rotating shaft
knee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591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ngbo Rehabilitation Aid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ngbo Rehabilitation Aid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ngbo Rehabilitation Aid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ngbo Rehabilitation Aid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591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57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57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574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疗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包括大腿固定部、小腿固定部、连接大腿固定部与小腿固定部的转动轴,所述小腿固定部以转动轴为轴线相对于大腿固定部转动,还包括驱动小腿固定部相对于大腿固定部运动的弹簧、调整弹簧舒张或压缩的调节装置,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小腿固定部上,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在转动轴上;所述调节装置连接在转动轴上,本申请具有可以双侧复健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膝关节损伤,在医院进行治疗一段时间后,常需要对膝部位进行复健。复健,就是利用运动、徒手治疗、以及不同的物理治疗仪器来帮助运动伤害的恢复。
授权公告号为CN21043391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骨科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包括底座、气缸、底板、大腿放置板、小腿放置板和脚部放置板,所述气缸固定在底座上端,且气缸上安装有伸缩杆,所述底板固定在伸缩杆顶端,且伸缩杆上端一侧安装有升降杆,所述大腿放置板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小腿放置板右端通过转轴安装在大腿放置板左端,所述脚部放置板底部固定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安装在条形槽内部。该实用新型中通过主动性来进行膝关节的康复训练,提高康复效率,在小腿放置板和缓冲板之间设有弹簧,可以提高腿部的拉力,便于患者进行膝关节的康复训练,而且缓冲板上的缓冲垫降低了撞击产生的噪音。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患者可能想要向前复健运动,也有可能想要向后复健运动,但在目前的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中,患者无法进行双侧复健,从而不能起到更好的复健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膝关节辅助设备可以在复健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双侧复健,以达到更好的复健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包括大腿固定部、小腿固定部、连接大腿固定部与小腿固定部的转动轴,所述小腿固定部以转动轴为轴线相对于大腿固定部转动,还包括驱动小腿固定部相对于大腿固定部运动的弹簧、调整弹簧舒张或压缩的调节装置,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小腿固定部上,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在转动轴上;所述调节装置连接在转动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患者佩戴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时,例如,当患者小腿想要向前运动复健时,调整调节装置,弹簧提供一个向前的推力,推动着患者小腿向前运动复健;当患者想要向后运动复健,调整调节装置,弹簧提供一个向后的推力,推动着患者小腿向后运动复健;弹簧与调节装置的设置,给患者小腿提供了一个向前或向后的推力,使患者在复健过程中达到更好的复健效果。
优选的,所述小腿固定部上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设于小腿固定部朝向大腿固定部一侧,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转动板,所述转动板设于连接槽内且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槽内设有第一凸块、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第二凸块呈对称设置且位于所述转动板两侧,所述弹簧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连接在转动板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凸块上,所述第二弹簧一端连接在转动板一端上,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凸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连接转动板一端和第一凸块、第二弹簧连接转动板另一端和第二凸块,当患者小腿想要向前运动复健时,旋转转动轴,转动轴带动着转动板转动,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给患者小腿提供一个向前的推力,使患者的小腿向前运动;当患者小腿想要向后运动复健,旋转转动轴,转动轴带动着转动板转动,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给患者提供一个向后的推力,使患者的小腿向后运动,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与转动板、第一凸块、第二凸块的配合使用使患者达到更好的复健效果。
优选的,当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凸块所连接形成的直线,与转动板所在平面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患者佩戴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时,患者小腿想要向前运动时,弹簧压缩;患者小腿想要向后运动时,弹簧舒张,转动板所在平面与第一凸块、第二凸块所连直线垂直的设置,使患者小腿无论是想要向前运动还是向后运动,弹簧压缩与弹簧舒张的最大弹性变量相同,从而使调节的范围更合理,进而达到更好的复健效果。
优选的,所述小腿固定部远离大腿固定部一侧上设有限位板,所述转动轴穿过转动板、小腿固定部,所述转动轴穿出端连接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小腿固定部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患者佩戴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时,固定板的设置,为了防止当患者旋转转动轴时,转动轴带动小腿固定部运动,出现小腿固定部脱落的情况,从而影响患者复健效果。
优选的,所述小腿固定部上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连接在小腿固定部上的固定卡扣、限制固定卡扣在小腿固定部上滑动的限位槽、限制转动轴转动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槽朝转动轴方向延伸,所述固定卡扣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当固定卡扣抵紧于限位槽朝向转动轴一端时,所述限位杆与所述转动轴相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患者佩戴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当患者想要进行运动复健,弹簧提供推力使患者小腿向前或向后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痛点,在痛点出现时,固定卡扣向限位槽朝向转动轴一端滑动,固定卡扣滑动的同时,限位杆与转动轴相抵紧,限制小腿固定部相对于大腿固定部的运动,使患者长时间适应痛点,从而达到复健运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锁紧固定卡扣的卡槽,所述卡槽设于小腿固定部上且位于限位槽朝向转动轴的一端;所述固定卡扣包括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的底座、与底座转动连接的施力板,所述底座与施力板转动连接处还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底座,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所述施力板,所述施力板朝向所述转动轴一端抵紧于所述限位槽底部,当固定卡扣抵紧于限位槽朝向转动轴的一端时,所述施力板插入卡槽内,此时扭簧处于原始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患者在佩戴复健辅助设备运动时会出现痛点,当痛点出现时,固定卡扣滑到限位槽朝向转动轴一端,固定卡扣上的施力板卡在卡槽内,从而锁定小腿固定部相对于大腿固定部运动,使患者更好适应运动复健时的痛点,当适应痛点后,按压施力板,在扭簧的作用下施力板恢复初始状态,施力板离开卡槽,固定卡扣远离转动轴滑动,从而使限位杆与转动轴远离,进而使小腿固定部继续运动。
优选的,所述大腿固定部包括第一束缚带,所述第一束缚带一端上设有魔术粘扣贴,所述第一束缚带另一端设有与魔术粘扣贴相配合的魔术粘扣布、与魔术粘扣布连接的连接条,所述第一束缚带上靠近魔术粘扣贴一侧设有固定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患者佩戴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时,魔术粘扣贴与魔术粘扣布的配合使用将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固定在患者腿上,当魔术粘扣贴与魔术粘扣布粘贴完毕后,连接条绕过固定环后,粘贴在魔术粘扣布上,对患者佩戴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进行了再一次的固定,避免运动复健时,膝关节复健设备脱落,导致膝关节受到二次伤害,从而没有起到复健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大腿固定部还包括第二束缚带,所述第一束缚带、第二束缚带上设有多个透气孔,多个所述透气孔均匀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患者在佩戴膝关节辅助设备进行复健活动时,会大量出汗,透气孔的设置使患者在佩戴时,佩戴处可以有很好的透气效果,避免大量出汗而引起佩戴不适,同时透气孔的设置,增大了第一束缚带、第二束缚带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进而减小了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在佩戴时脱落的几率,达到了很好的复健效果。
优选的,所述大腿固定部还包括连接第一束缚带与第二束缚带的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和套设于第一伸缩杆外的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远离第二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束缚带,所述第二伸缩杆远离第一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束缚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患者在佩戴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时,患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第一束缚带与第二束缚带在腿部捆绑的位置,当患者想要调节位置时,患者将第二伸缩杆朝向远离转动轴方向拉出,从而延长了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间的间距,进而延长第一束缚带和第二束缚带的相对位置,使患者佩戴更舒适,从而达到更好的复健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患者佩戴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当患者小腿想要向前运动时,调整调节装置,弹簧提供一个向前的推力,推动着患者小腿向前运动;当患者小腿想要进行向后运动时,调整调节装置,弹簧提供一个向后的拉力,拉着患者小腿向后运动,从而达到双侧复健的效果。
2.当患者在复健运动的过程中,患者出现痛点后,固定卡扣滑动靠近转动轴一端的限位槽内,施力板卡接在卡槽内,控制限位杆与转动轴的的相对转动,使患者很好的适应痛点,从而达到复健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的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所示的调节装置的部分零件图。
图5是图1所示的B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所示的C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伸缩组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大腿固定部;11、第一束缚带;111、魔术粘扣布;112、固定环;113、连接条;114、透气孔;115、魔术粘扣贴;12、第二束缚带;2、小腿固定部;21、第三束缚带;22、第四束缚带;3、调节装置;31、转动板;32、固定螺母;33、第二凸块;34、第一凸块;35、连接槽;36、限位杆;4、转动轴;41、限位板;42、第二弹簧;43、第一弹簧;5、固定装置;51、底座;52、施力板;53、限位槽;54、连接轴;55、扭簧;56、卡槽;6、伸缩组件;61、第一伸缩杆;62、第二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参照图1,包括大腿固定部1、小腿固定部2、连接大腿固定部1与小腿固定部2的转动轴4、驱动小腿固定部2相对于大腿固定部1运动的弹簧以及调整弹簧舒张或压缩的调节装置3。
如图1所示,转动轴4的一端连接在大腿固定部1上,转动轴4的另一端固定在小腿固定部2上,小腿固定部2以转动轴4为轴线相对于大腿固定部1转动,弹簧一端连接在小腿固定部2上,另一端连接在大腿固定部1上。
转动轴4的设置将大腿固定部1与小腿固定部2连接起来,小腿固定部2相对大腿固定部1可以相对转动,调节装置3设于转动轴4上。
患者佩戴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时,当患者小腿想要向前运动,调整调节装置3,弹簧给患者小腿向前的推力,带动着患者向前运动,当患者小腿想要向后运动,调整调节装置3,弹簧给患者小腿一个向后的拉力,使患者在整个膝关节复健过程中,弹簧给患者膝关节运动的两侧都能提供施力,从而起到更好的复健效果。
如图2、图3所示,调节装置3包括转动板31、锁定大腿固定部1与转动轴4相对位置的固定螺母32,转动轴4依次穿过固定螺母32、大腿固定部1,且穿出端与转动板31固定连接,固定螺母32与转动轴4螺纹连接,所述大腿固定部1夹持于固定螺母32与转动板31之间;小腿固定部2上设有连接槽35,连接槽35设于小腿固定部2朝向大腿固定部1一侧,转动板31设于连接槽35内。
转动板31与调节装置3的设置,当患者旋转转动轴4时,转动轴4带动转动板31转动,通过调整固定螺母32来调整转动板31与大腿固定部1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大腿固定部1被转动板31、固定螺母32相夹紧,减少在小腿固定部2运动的同时,大腿固定部1也跟着小腿固定部2一起转动的几率。
连接槽35上设有与小腿固定部2相连的第一凸块34、第二凸块33,第一凸块34与第二凸块33对称设置在连接槽35内,第一凸块34、第二凸块33设置于转动板31的两侧,弹簧包括第一弹簧43、第二弹簧42,第一弹簧43一端与转动板31一端连接,第一弹簧43另一端与第一凸块34连接,第二弹簧42一端与转动板31另一端连接,第二弹簧42另一端与第二凸块33连接。
第一弹簧43与转动板31一端、第一凸块34相连接,第二弹簧42与转动板31另一端、第二凸快相连接,第一弹簧43与第二弹簧42一起作用且形变量相同,既第一弹簧43同时压缩或同时舒张。
患者佩戴上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进行运动复健时,患者小腿想要向前运动,旋转转动轴4,转动轴4带动转动板31运动,由于第一弹簧43与第二弹簧42与转动板31都相连接,同时第一弹簧43与第一凸块34、第二弹簧42与第二凸块33也相连接,转动板31的转动使第一弹簧43、第二弹簧42同时压缩,第一弹簧43、第二弹簧42给患者小腿一个向前的推力,带动着患者小腿向前进行运动复健。
当患者想要向后运动时,旋转转动轴4,转动轴4带动着转动板31运动,同时转动板31带动着第一弹簧43、第二弹簧42舒张,第一弹簧43、第二弹簧42的舒张,给患者小腿一个向后的拉力,带动着患者小腿向后进行运动复健。
当第一弹簧43、第二弹簧42处于自然状态时,第一凸块34、第二凸块33所连直线与转动板31所在平面垂直。
患者佩戴膝关节辅助设备,患者还没有运动复健时,转动板31一端与第一凸块34、转动板31另一端与第二凸块33间的间距相同,同时第一弹簧43与转动板31、第二弹簧42与转动板31之间的距离也相同,从而第一弹簧43、第二弹簧42的初始状态也相同,当患者小腿想要向前复健运动还是想要向后复健运动,第一弹簧43与第二弹簧42的舒张、压缩的最大形变量也相同,使调节范围更合理。
小腿固定部2远离大腿固定一侧上设有限位板41,转动轴4依次穿过转动板31、小腿固定部2,转动轴4穿出端连接限位板41,限位板41与小腿固定部2相抵接。
当患者佩戴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时,旋转转动轴4,调整想要运动方向时,小腿固定部2由于转动轴4的转动,从而出现脱落的情况,限位板41的设置,避免了此现象的发生,进而不影响患者复健的效果。
如图4、图5所示,小腿固定部2上设有固定装置5,固定装置5包括连接在小腿固定部2上的固定卡扣、限制固定卡扣在小腿固定部2上滑动的限位槽53、与固定卡扣相连接的限位杆36,患者佩戴膝关节辅助设备,当患者想要向前或向后复健运动,旋转转动轴4,第一弹簧43、第二弹簧42给患者小腿一个向前或向后得力,使患者小腿运动,但在运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痛点,限位槽53沿小腿固定部2沿大腿固定部1方向开设,使固定卡扣在限位槽53内滑动,使固定卡扣滑动到朝向转动轴4一端的限位槽53处,与此同时与固定卡扣相连接的限位杆36与转动轴4相抵紧,控制转动轴4的转动。
固定装置5还包括开设在限位槽53上方的卡槽56,卡槽56设于限位槽53底部,固定卡扣包括在滑动槽内滑动的底座51、和连接在底座51上方的施力板52、连接轴54,底座51与施力板52通过连接轴54转动连接,在连接轴54外周壁设有扭簧55,扭簧55的一端连接底座51,扭簧55的另一端连接在施力板52上。
扭簧55初始状态时,施力板52一端抵紧于限位槽53底部,患者佩戴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当患者复健运动时可能会出现痛点,当患者小腿出现痛点时,底座51在限位槽53内朝向转动轴4滑动,当滑动到限位槽53最大限度时,按压施力板52,施力板52一端插入卡槽56内,锁定限位杆36与转动杆的运动,从而锁定小腿固定部2相对于大腿固定部1的运动。
当患者适应了痛点之后,按压施力板52,施力板52离开卡槽56,底座51在限位槽53内远离转动轴4运动,限位杆36离开转动杆,从而使患者继续进行复健运动。
如图6所示,大腿固定部1包括第一束缚带11、第二束缚带12、第一束缚一端上设有魔术粘扣贴115,第一束缚带11另一端设有与魔术粘扣贴115相配合的魔术粘扣布111、与魔术粘扣布111相连的连接条113,第一束缚带11靠近魔术粘扣贴115一端设有固定环112。
小腿固定部2设有第三束缚带21、第四束缚带22,第三束缚带21、第四束缚带22上设有魔术粘扣贴115、魔术粘扣布111、连接条113和固定环112,且魔术粘扣贴115、魔术粘扣布111、连接条113和固定环112与第一束缚带11连接方式相同。
患者佩戴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魔术粘扣贴115与魔术粘扣布111的相互配合使用,将膝关节辅助设备固定在患者腿上,魔术粘扣布111粘贴完毕后,连接条113绕过固定环112,粘贴在魔术粘扣布111上,连接条113与固定环112的配合使用,将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再一次固定在患者腿部,避免辅助设备脱落,造成二次伤害。
第一束缚带11、第二束缚带12、第三束缚带21、第四束缚带22上设有多个透气孔114,且多个透气孔114均匀设置。
患者在进行复健运动时,会大量出汗,透气孔114的设置,可以使患者在佩戴时更加舒适,避免大量出汗而引起腿部的不适,同时透气孔114的设置,增大了束缚带与患者腿部的接触面积,减小了辅助设备运动时脱落的几率,从而达到复健的效果。
如图7所示,大腿固定部1还包括伸缩组件6,伸缩组件6一端连接第一束缚带11、伸缩组件6另一端连接第二束缚带12,伸缩组件6包括第一伸缩杆61和套设于第一伸缩杆61的第二伸缩杆62,第一伸缩杆61远离第二伸缩杆62的一端连接第一束缚带11,第二伸缩杆62远离第一伸缩杆61的一端连接第二束缚带12,小腿固定部2设有同样的伸缩组件6连接第三束缚带21与第四束缚带22。
患者佩戴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时,可能会调整第一束缚带11相对于第二束缚带12、第三束缚带21相对于第四束缚带22的相对位置,患者将第一伸缩杆61向施力方向拉出,即可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的实施原理为:患者使用魔术粘扣贴115与魔术粘扣布111将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佩戴在患者腿部,连接条113绕过固定环112粘贴在魔术粘扣布111上,通过调整第一伸缩杆61、第二伸缩杆62调整第一束缚带11、第二束缚带12、第三束缚带21、第四束缚带22的位置,当患者小腿想要向前或向后运动,旋转转动轴4,从而调整转动板31,带动第一弹簧43、第二弹簧42压缩或舒张,第一弹簧43、第二弹簧42给患者小腿一个向前或向后的推力,使患者小腿向前或向后运动。
在第一弹簧43、第二弹簧42的推力作用下,可能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痛点,在出现痛点时,滑动固定卡扣,固定卡扣的底座51在限位槽53内滑动,当滑动到限位槽53内靠近转动轴4最接近的一端,按下施力板52,将施力板52卡在卡槽56内,限位杆36与转动轴4相抵紧,从而控制小腿固定部2相对于大腿固定部1相对运动,当患者适应痛点后,按压施力板52,施力板52离开卡槽56,从而底座51向远离转动轴4方向的限位槽53滑去,从而使限位杆36与转动轴4分离,转动轴4继续运动,使患者小腿继续复健运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腿固定部(1)、小腿固定部(2)、连接大腿固定部(1)与小腿固定部(2)的转动轴(4),所述小腿固定部(2)以转动轴(4)为轴线相对于大腿固定部(1)转动,还包括驱动小腿固定部(2)相对于大腿固定部(1)运动的弹簧、调整弹簧舒张或压缩的调节装置(3),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小腿固定部(2)上,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在转动轴(4)上;所述调节装置(3)连接在转动轴(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固定部(2)上设有连接槽(35),所述连接槽(35)设于小腿固定部(2)朝向大腿固定部(1)一侧,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转动板(31),所述转动板(31)设于连接槽(35)内且与所述转动轴(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槽(35)内设有第一凸块(34)、第二凸块(33),所述第一凸块(34)、第二凸块(33)呈对称设置且位于所述转动板(31)两侧,所述弹簧包括第一弹簧(43)、第二弹簧(42),所述第一弹簧(43)一端连接在转动板(31)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弹簧(43)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凸块(34)上,所述第二弹簧(42)一端连接在转动板(31)一端上,所述第二弹簧(42)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凸块(3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当第一弹簧(43)与第二弹簧(42)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凸块(34)与所述第二凸块(33)所连接形成的直线,与转动板(31)所在平面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固定部(2)远离大腿固定部(1)一侧上设有限位板(41),所述转动轴(4)穿过转动板(31)、小腿固定部(2),所述转动轴(4)穿出端连接限位板(41),所述限位板(41)与所述小腿固定部(2)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固定部(2)上设有固定装置(5),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连接在小腿固定部(2)上的固定卡扣、限制固定卡扣在小腿固定部(2)上滑动的限位槽(53)、限制转动轴(4)转动的限位杆(36),所述限位槽(53)朝转动轴(4)方向延伸,所述固定卡扣滑动连接在限位槽(53)内;当固定卡扣抵紧于限位槽(53)朝向转动轴(4)一端时,所述限位杆(36)与所述转动轴(4)相抵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5)还包括锁紧固定卡扣的卡槽(56),所述卡槽(56)设于小腿固定部(2)上且位于限位槽(53)朝向转动轴(4)的一端;所述固定卡扣包括滑动连接在限位槽(53)内的底座(51)、与底座(51)转动连接的施力板(52),所述底座(51)与施力板(52)转动连接处还设有扭簧(55),所述扭簧(55)一端连接底座(51),所述扭簧(55)另一端连接所述施力板(52),所述施力板(52)朝向所述转动轴(4)一端抵紧于所述限位槽(53)底部,当固定卡扣抵紧于限位槽(53)朝向转动轴(4)的一端时,所述施力板(52)插入卡槽(56)内,此时扭簧(55)处于原始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固定部(1)包括第一束缚带(11),所述第一束缚带(11)一端上设有魔术粘扣贴(115),所述第一束缚带(11)另一端设有与魔术粘扣贴(115)相配合的魔术粘扣布(111)、与魔术粘扣布(111)连接的连接条(113),所述第一束缚带(11)上靠近魔术粘扣贴(115)一侧设有固定环(1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固定部(1)还包括第二束缚带(12),所述第一束缚带(11)、第二束缚带(12)上设有多个透气孔(114),多个所述透气孔(114)均匀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固定部(1)还包括连接第一束缚带(11)与第二束缚带(12)的伸缩组件(6),所述伸缩组件(6)包括第一伸缩杆(61)和套设于第一伸缩杆(61)外的第二伸缩杆(62),所述第一伸缩杆(61)远离第二伸缩杆(6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束缚带(11),所述第二伸缩杆(62)远离第一伸缩杆(6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束缚带(12)。
CN202021359128.4U 2020-07-11 2020-07-11 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 Active CN213157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9128.4U CN213157478U (zh) 2020-07-11 2020-07-11 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9128.4U CN213157478U (zh) 2020-07-11 2020-07-11 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57478U true CN213157478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92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59128.4U Active CN213157478U (zh) 2020-07-11 2020-07-11 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574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16130B2 (en) Support device
US20070060853A1 (en) Knee brace with mechanical advantage closure system
DE69932091T2 (de) Orthese und verfahren zu ihrem gebrauch
CN112973018A (zh) 一种骨科关节固定辅助训练装置
CN213157478U (zh) 一种膝关节复健辅助设备
US20070073207A1 (en) Ankle brace with mechanical advantage closure system
CN213076135U (zh) 一种防止足下垂的丁字靴
CN212282106U (zh)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辅助踝泵锻炼器
CN215916374U (zh) 一种心内科病人恢复用术后调理装置
CN210121314U (zh) 一种用于膝关节活动度训练的康复器
CN210903941U (zh) 一种踝关节运动仪
CN115501081A (zh) 一种调节锁紧机构、膝关节康复运动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
JP2576473Y2 (ja) 腰痛帯
CN208943365U (zh) 一种足踝运动装置
KR200301191Y1 (ko) 척추 수직 견인용 조끼
CN208838288U (zh) 小儿骨科用的固定装置
CN112006897A (zh)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辅助踝泵锻炼器及使用方法
CN217472334U (zh) 一种踝关节运动训练器
CN220967641U (zh) 一种康复运动器械
CN205569644U (zh) 一种腿部功能锻炼装置
CN219207598U (zh) 一种膝部矫形装置
CN214762068U (zh) 一种骨科临床康复训练设备
CN218220504U (zh) 一种术后下肢固定装置
CN218045305U (zh) 一种用于胫腓骨骨折治疗的外固定架
CN213285534U (zh) 一种踝泵运动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