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55480U - 把手组件、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 Google Patents

把手组件、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55480U
CN213155480U CN202021371369.0U CN202021371369U CN213155480U CN 213155480 U CN213155480 U CN 213155480U CN 202021371369 U CN202021371369 U CN 202021371369U CN 213155480 U CN213155480 U CN 213155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plate body
inner cavity
handle assembly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7136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谷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7136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55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55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554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把手组件、烤盘组件及煎烤机,该把手组件中,由于卡勾部与限位插孔的插接配合,握持部与连接件在每种相对位置关系下,均可以保持相对位置的稳定,从而使得握持部在每种使用状态下稳定性均较佳。

Description

把手组件、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用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把手组件、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背景技术
相关现有技术中披露的煎烤机,一般包括上烤盘组件和下烤盘组件,两者之间可转动连接,当上下烤盘组件扣合时,两者之间形成用于放置食材的煎烤腔。出于移动或者清理下烤盘的需要,下烤盘上往往配置有把手,以用于提起下烤盘,同时,为了便于煎烤机的收纳,往往配置有把手收纳结构。
但是,这类把手收纳结构在考虑收纳便捷性的同时,往往无法兼顾把手在每个使用状态下的稳定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把手组件、烤盘组件及煎烤机,该把手组件中,由于卡勾部与限位插孔的插接配合,握持部与连接件在每种相对位置关系下,均可以保持相对位置的稳定,从而使得握持部在每种使用状态下稳定性均较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把手组件,包括连接件以及把手,其中:
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外部固定位置;
所述把手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件另一端的握持部,以及设置于所述握持部上的锁定机构;
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多个限位插孔,且多个所述限位插孔沿所述握持部的转动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弹性件以及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具有卡勾部,当所述握持部带动所述锁定件相对于所述连接件转动至不同的预设角度时,所述卡勾部能够在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插入不同的所述限位插孔,以锁定所述握持部使其相对于所述连接件静止在不同位置。
如此设置,连接件的一端连接至一外部固定位置,而握持部转动连接于连接件上,因此,握持部能够相对于该外部固定位置转动,沿握持部的转动方向,连接件上设置的多个限位插孔,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使得锁定件的卡勾部配合插入不同的限位插孔时,握持部能够通过卡勾部与限位插孔的插接配合而被可靠锁定于该位置,这样,握持部与连接件所固定的外部固定位置被锁定于不同的角度,握持部获得不同的使用状态,由于卡勾部与连接件的限位插孔之间为插接配合,因此,握持部可以被可靠锁定于该使用状态,例如,当握持部展开于使用位置时,用户需要通过握持部提起连接件固定安装处的某个温度较高的零部件,此时,由于握持部被可靠锁定,因此,以该握持部作为把手提起该零部件的过程也相对平稳,不会由于握持部锁定不牢而意外发生转动,导致用户烫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具有内腔,所述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连接件自所述握持部一端的开口伸入所述内腔以与所述握持部转动连接。
如此设置,锁定机构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于握持部的内腔中,可以避免外部的水汽、杂质等影响锁定机构的结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方向垂直于所述握持部转动所在的平面。
如此设置,弹性件的弹性力可以可靠地保持卡勾部与限位插孔的插接状态,从而使得握持部被可靠保持于一稳定的使用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件包括与所述握持部连接的本体,所述卡勾部固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卡勾部位于所述本体靠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所述卡勾部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本体、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能够插入所述限位插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腔内具有由所述握持部的侧壁朝向内腔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二板体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限位插孔沿所述第二板体插入的方向贯通所述连接件,当所述第二板体插入所述限位插孔时,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约束所述连接件的限位空间。
如此设置,第一侧壁与第二板体之间形成限位空间,当第二板体插入限位插孔时,由于限位插孔沿第二板体插入的方向贯通连接件,因此,限位插孔与连接件边缘之间的部分被约束于限位空间内,如此,该限位空间能够避免握持部相对于连接部发生过大的形变或位置改变,从而使得握持部与连接件之间的相位位置关系更加可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具有容纳所述弹性件一端伸入的凹腔;及,所述内腔中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设置为板状零件,且所述板状零件的部分板体朝向背离导向柱的一侧凸起,以在靠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形成所述凹腔。
如此设置,弹性件的一端伸入本体上的凹腔内,其另一端套接于导向柱上,使得弹性件受到导向柱的导向而具有较为确定的弹性力方向,如此可以进一步使得卡勾部与限位插孔的插接配合更加稳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上开设有过孔,且,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按压件,所述按压件的部分结构位于所述内腔内并抵压所述锁定件的凸起处,所述按压件还具有自所述过孔伸出至所述内腔外的按钮部。
如此设置,构成锁定件的本体的板状零件向内腔外凸起,而按压件的部分结构抵压该凸起处,且按压件的另一端自握持部上的过孔伸出内腔,这样,用户自握持部外按压所述按压件时,按压件位于内腔中的部分抵触本体的凸起,如此,用户只需轻轻较小的力按压所述按压件,即可触发锁定件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向下移动,使卡勾部退出与限位插孔的插接配合关系,接触握持部转动的锁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腔内设置有一对相互平行的第二侧壁,所述锁定件设置于一对所述第二侧壁之间,以使所述锁定件的两侧受一对所述第二侧壁的导向而带动所述卡勾部插入或退出所述限位插孔。
如此设置,一对所述第二侧壁对锁定件的移动进行导向,从而使得锁定件上的卡勾部可以精确地插入或退出限位插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按压件,所述按压件的一端伸出所述内腔,以在外部驱动力作用下带动所述锁定件克服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并退出所述限位插孔。
如此设置,按压件的一端伸出握持部的内腔,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在握持部以外通过按压所述按压部的方式驱动锁定件运动,进而实现锁定机构的解锁。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烤盘组件,包括烤盘,以及上述的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中的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烤盘的侧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插孔有三个,所述卡勾部插入不同的所述限位插孔,能够使所述握持部能够分别被锁定于贴靠所述烤盘侧部的第一收纳状态和第二收纳状态,以及末端相对远离所述烤盘侧部的展开状态。
如此设置,当将上述把手组件用在烤盘组件中时,三个限位插孔能够使握持部具有三个使用状态:贴靠烤盘侧部的两个收纳状态和末端远离烤盘侧部的展开状态,这样,当用户需要收纳煎烤机时,可以依据需要将握持部转动至第一收纳状态或第二收纳状态,而当用户需要通过握持部提起烤盘时,可以将握持部转动至展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煎烤机,所述煎烤机包括上述的烤盘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烤盘组件还包括底壳组件,所述烤盘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底壳组件内。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把手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所示把手组件的剖面图;
图3为图1中所示把手组件移除上壳后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在图3的基础上进一步移除连接件后的把手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烤盘组件的结构图,其中:握持部处于第一收纳状态;
图6为图5中的烤盘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其中:握持部处于第一收纳状态;
图7为图5中的烤盘组件又一视角的结构图,其中:握持部处于展开状态;
图8为一种实施方式的锁定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9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煎烤机的爆炸图。
1、连接件;10a、10b、10c、限位插孔;
2、握持部;20、上壳;200、过孔;21、下壳;210、第一侧壁;211、第二侧壁;212、导向柱;22、内腔;23、开口;
3、锁定机构;30、弹性件;31、锁定件;310、本体;3100、凹腔;311、卡勾部;3110、第一板体;3111、第二板体;32、限位空间;33、按压件;330、按钮部;
4、烤盘;40、接油嘴;
5、底壳组件;
6、上烤盘组件;
7、转轴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图1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把手组件,包括连接件1以及把手,其中:连接件1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外部任一固定位置,把手转动连接于该连接件1的另一端上,并能够相对于连接件1转动,如此,把手能够转动至任一使用位置或收纳位置,以满足用户提握或收纳的需要,例如,当连接件1安装于一锅体上时,把手可以转动至相对于锅体展开的位置,以用于提起锅体;或者转动至贴靠锅体侧部的位置,以便于与锅体一同收纳。
把手包括转动连接于连接件1的握持部2,以及至少部分结构设置于握持部2内的锁定机构3,其中,握持部2构成为把手的主体部分,锁定机构3用于锁定握持部2于一使用或收纳位置,还以前述的将把手安装于锅体的实施方式为例,握持部2相当于普通锅体的把手的作用,而锁定机构3则用于锁定握持部2于展开状态或贴靠锅体侧部的收纳状态,以便于用户稳定地通过握持部2提起锅体,或可靠保持握持部2与锅体于相互贴靠的收纳状态。
参考图3中所示,连接件1上开设有多个限位插孔,以图示的设置有三个限位插孔10a、10b、10c的实施方式为例,三个限位插孔10a、10b、10c沿握持部2转动的周向间隔布置。锁定机构3包括弹性件30,以及与该弹性件30接触并受该弹性件30弹性力作用的锁定件31,锁定件31具有能够插入不同限位插孔10a、10b、10c的卡勾部311,并且,在弹性件30的弹性力作用下,当卡勾部311卡入限位插孔10a或10b或10c时,能够锁定握持部2于该位置。
以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为例:当握持部2相对于连接件1转动至卡勾部311插入限位插孔10a或限位插孔10c时,握持部2与连接件1保持于图示的位置,此时,握持部2的延伸方向与连接件1的延伸方向之间互呈近似90°的夹角,此时,当连接件1连接于某一零件的侧部时,握持部2可以被可靠锁定于贴靠该零件侧部的状态;当握持部2相对于连接件1转动至卡勾部311插入限位插孔10b时,握持部2的延伸方向与连接件1的延伸方向之间互呈近似0°的夹角,此时,握持部2的末端相对远离连接件1所固定的零件,此时,握持部2可用于提起该零件。由于握持部2的转动限位,是通过锁定件31的卡勾部311插入限位插孔10a、10b、10c实现的,因此,除非卡勾部311被扭断,否则,握持部2无法相对于连接件1转动,这种锁定方式更加稳固可靠。
结合图2至图4所示,握持部2包括上壳20和下壳21,两者通过卡接或螺栓等连接件连接固定,连接后的上下壳之间形成有内腔22,锁定机构3设置于内腔22中,这样,在安装时,可以首先将锁定机构3正确装配至下壳21或上壳20上,并保证锁定机构3与连接件1正确连接,然后再将上下壳相对固定。
为了将锁定机构3与连接件1正确安装,图2所示握持部2的右端侧开设有开口23,连接件1的一端自该开口23伸入内腔22中,以使连接件1上开设有限位插孔10a、10b、10c的部分位于内腔22内,如此,锁定件31上的卡勾部311能够在内腔22中与连接件1上的限位插孔10a、10b、10c插接配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握持部2的转动限位,卡勾部311沿垂直于握持部2转动所在平面的方向插入限位插孔10a、10b、10c,此时,弹性件30的弹性力方向与之同向,以通过弹性件30保持卡勾部311的插入状态,参考图2和图3中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0设置为压缩状态的弹簧,由于弹簧具有弹性伸长的趋势,因此,弹簧的弹性力向上抵持锁定件31,以保持卡勾部311向上牢固地插入限位插孔10a、10b、10c中的一者内。
参考图3、图4及图8中所示,锁定件31包括本体310,卡勾部311固定设置于本体310的一端,并包括与本体310固定连接的第一板体3110,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一板体3110的第二板体3111,其中:第二板体3111用于配合连接件1上的限位插孔10a、10b、10c。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体310及卡勾部311为一个整体的五金件,其可以由一块金属板折弯形成,或者通过铸造等成型方式制成。本体310上朝向弹性件30抵压的一侧设置有凹腔3100,当锁定件31由一体的板状材料制成时,本体310的部分板体向内腔22外凸起,以在朝向弹性件30的一侧形成该凹腔3100。
参考图2和图8中所示,下壳21上还设置有位于内腔22中的导向柱212,凹腔3100的开口朝向该导向柱212的上端,如此,弹性件30的下端套接于导向柱212上、上端伸入该凹腔3100内并弹性抵持本体310的下侧表面,以向上弹性推压锁定件31。锁定件31上的第二板体3111自下而上插入限位插孔10a、10b、10c中的一者,并在弹性力作用下保持于该插入状态,此时,锁定机构3工作于锁定状态,握持部2无法相对于连接件1转动;当外力作用于锁定件31上时,该外力克服弹性件30的弹性力而使得锁定件31向下运动,第二板体3111向下退出限位插孔10a、10b、10c,此时,锁定机构3工作于解锁状态,握持部2能够相对于连接件1自由转动,直至外力去除且第二板体3111对准某一限位插孔10a、10b、10c并正确插入。
参考图3和图4中所示,下壳21上朝向内腔22的一侧面上还设置有第一侧壁210,该第一侧壁210可以为图示的两个相互独立的板体,或者一个板体上开有容第一板体3110穿过的槽口。第一侧壁210平行于第二板体3111设置,并且,在两者之间形成限位空间32,第一板体3110自两个第一侧壁210之间的间隙或者一个第一侧壁210上的槽口伸出至第一侧壁210的另一侧,这样,当第二板体3111插入某一限位插孔时,连接件1的部分结构被约束于该限位空间32内,这样,当握持部2受外部的提握力而发生一定的形变时,限位空间32可以起到一定的限制和约束作用,以使第二板体3111与限位插孔的插接配合更稳固。当然,由于连接件1和握持部2通过转轴螺钉7转动连接,因此,该转轴螺钉7的枢转连接处也可以在一定会程度上限制握持部2的受力变形或发生用户不期望的位移。
参考图1和图2中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用户在握持部2的外部操控锁定件31,锁定机构3还可以包括按压件33,上壳20的相应位置处开设有过孔200。按压件33具有按钮部330,该按钮部330自过孔200伸出至上壳20以外,按压件33的另外一部分位于内腔22中,并与锁定件31联动。当锁定件31上以板件折弯方式形成有向内腔22外凸起的结构时,按压件33位于内腔22的部分可以抵压连接于该锁定件31的凸起处,两者之间可以通过螺钉等连接件进行连接,以保证两者之间可以可靠联动。当需要将锁定机构3由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时,用户可以在握持部2外按压该按钮部330,从而通过按压件33与锁定件31的联动,带动锁定件31克服弹性力的作用而向按压力方移动,当第二板体3111退出限位插孔时,锁定机构3进入解锁状态。
参考图3和图4中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壳21上位于内腔22的一侧面上还设置有一对第二侧壁211,一对第二侧壁211间隔设置,锁定件31设置于该一对第二侧壁211之间,较佳地,按压件33的部分也位于该一对第二侧壁211之间,这样,锁定件31可以在一对第二侧壁211之间上下滑动,从而带动卡勾部311以相对确定的方位插入或退出限位插孔10a、10b、10c。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下壳21上形成有一个适配于锁定件31边缘轮廓形状的矩形框体结构,该框体的部分侧壁为第一侧壁210、部分侧壁为第二侧壁211,锁定件31及部分按压件33在该矩形框体内上下滑动,并受其导向。
参考图5至图7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烤盘组件,包括烤盘4以及一个或两个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把手组件。其中:把手组件中的连接件1固定连接至烤盘4的侧部。当设置有两个把手组件时,两个连接件1可以间隔180°设置于烤盘4周向的两侧上,以便利于用户通过两个把手组件平稳地提起烤盘4。当然,也可以仅在一侧设置把手组件,以简化烤盘组件的装配并减小整体的尺寸。
连接件1上的限位插孔有三个,卡勾部311插入不同的限位插孔10a、10b、10c,能够分别被锁定于不同的状态。参考烤盘4上的接油嘴40的位置,当卡勾部311插入限位插孔10a中时,握持部2贴靠烤盘4的侧部处于第一收纳状态,即图6中所示的第一收纳状态,握持部2的末端远离接油嘴40的设置位置;当卡勾部311插入限位插孔10c中时,握持部2贴靠烤盘4的侧部处于第二收纳状态,握持部2的末端靠近接油嘴40的设置位置;参考图7中所示,当卡勾部311插入限位插孔10b中时,握持部2的末端远离烤盘4的侧部而处于展开状态,此时用户可以通过提握该握持部2提起烤盘4。
参考图9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煎烤机,该煎烤机包括前述的烤盘组件,且该烤盘组件用作煎烤机的下烤盘组件。烤盘组件进一步包括底壳组件5,烤盘4可拆卸嵌装于底壳组件5中。煎烤机还包括与烤盘组件配合的上烤盘组件6,该上烤盘组件6与烤盘组件转动连接。
上烤盘组件6中的油液可以通过接油嘴40导入烤盘4,而清理烤盘4时,用户可以将握持部2转动并锁定至展开状态,然后提起烤盘4以使其脱离与底壳组件5的嵌装关系,从而单独对烤盘4进行清理。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1)以及把手,其中:
所述连接件(1)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外部固定位置;
所述把手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件(1)另一端的握持部(2),以及设置于所述握持部(2)上的锁定机构(3);
所述连接件(1)上开设有多个限位插孔(10a,10b,10c),且多个所述限位插孔(10a,10b,10c)沿所述握持部(2)的转动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锁定机构(3)包括弹性件(30)以及锁定件(31),所述锁定件(31)具有卡勾部(311),当所述握持部(2)带动所述锁定件相对于所述连接件(1)转动至不同的预设角度时,所述卡勾部(311)能够在弹性件(30)的弹性力作用下插入不同的所述限位插孔(10a,10b,10c),以锁定所述握持部(2)使其相对于所述连接件(1)静止在不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2)具有内腔(22),所述锁定机构(3)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于所述内腔(22),所述连接件(1)自所述握持部(2)一端的开口(23)伸入所述内腔(22)以与所述握持部(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0)的弹性力方向垂直于所述握持部(2)转动所在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件(31)包括与所述握持部连接的本体(310),所述卡勾部(311)固设于所述本体(310)上,所述卡勾部(311)位于所述本体(310)靠近所述连接件(1)的一侧;
所述卡勾部(311)包括第一板体(3110)和第二板体(3111),所述第一板体(311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本体(310)、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板体(3111),所述第二板体(3111)能够插入所述限位插孔(10a,10b,10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内具有由所述握持部的侧壁朝向内腔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210),所述第二板体(3111)平行于所述第一侧壁(210),所述限位插孔(10a,10b,10c)沿所述第二板体(3111)插入的方向贯通所述连接件(1),当所述第二板体(3111)插入所述限位插孔(10a,10b,10c)时,所述第二板体(3111)与所述第一侧壁(210)之间形成约束所述连接件(1)的限位空间(3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310)具有容纳所述弹性件(30)一端伸入的凹腔(3100);及,
所述内腔(22)中设置有导向柱(212),所述弹性件(30)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导向柱(2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310)设置为板状零件,且所述板状零件的部分板体朝向背离导向柱的一侧凸起,以在靠近所述弹性件(30)的一侧形成所述凹腔(31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2)上开设有过孔(200),且,
所述锁定机构(3)还包括按压件(33),所述按压件(33)的部分结构位于所述内腔(22)内并抵压所述锁定件(31)的凸起处,所述按压件(33)还具有自所述过孔(200)伸出至所述内腔(22)外的按钮部(330)。
9.一种烤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烤盘(4),以及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中的所述连接件(1)固定连接于所述烤盘(4)的侧部。
10.一种煎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煎烤机包括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烤盘组件。
CN202021371369.0U 2020-07-13 2020-07-13 把手组件、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Active CN213155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71369.0U CN213155480U (zh) 2020-07-13 2020-07-13 把手组件、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71369.0U CN213155480U (zh) 2020-07-13 2020-07-13 把手组件、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55480U true CN213155480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92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71369.0U Active CN213155480U (zh) 2020-07-13 2020-07-13 把手组件、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554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7080B (zh) 用于将手柄连接到用具的可拆卸耦合装置
CN213155480U (zh) 把手组件、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CN115054130A (zh) 空气煎烤机
CN213786948U (zh) 食物料理设备
CN212281084U (zh) 一种带有把手的煎烤机
CN114052519A (zh) 食物料理设备
CN213786947U (zh) 食物料理设备
CN217959734U (zh) 烹饪器具
CN213787036U (zh) 食物料理设备
CN217471759U (zh) 一种具有分离式把手的炸篮组件及空气炸锅
CN216675573U (zh) 一种食物夹
CN212281060U (zh) 一种煎烤器
CN215959502U (zh) 锅柄与锅具
CN221013023U (zh) 一种手柄组件及烹饪容器
CN221012971U (zh) 空气炸锅
CN112914384B (zh) 把手组件、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CN216628248U (zh) 搅拌机构及自动炒菜机
CN217488388U (zh) 料理杯及料理机
CN217309830U (zh) 削皮器
CN211722864U (zh) 煎烤机
CN216317221U (zh) 杯座组件、料理杯及料理机
CN218128060U (zh) 烹饪器具
CN214073010U (zh) 上烤盘组件及煎烤机
CN114052520B (zh) 食物料理设备
CN211704320U (zh) 锅具的壳体组件及锅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