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28060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28060U
CN218128060U CN202222539537.8U CN202222539537U CN218128060U CN 218128060 U CN218128060 U CN 218128060U CN 202222539537 U CN202222539537 U CN 202222539537U CN 218128060 U CN218128060 U CN 218128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ob
groove
cooking appliance
appliance according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395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强
余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395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28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28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28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该烹饪器具包括烹饪底座、电机盒和旋钮卡合组件,所述旋钮卡合组件设置在所述电机盒上;所述烹饪底座设置有插接槽,所述电机盒设置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可拆卸的插接在所述插接槽中;所述插接槽中设置有配合部,至少部分所述旋钮卡合组件与所述配合部卡合或脱离卡合。该烹饪器具的电机盒和烹饪底座的拆装过程比较省力,从而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炒菜机是一台可以实现自动化烹饪过程的智能化设备。不仅具有炒菜的功能,而且可以实现煎、炸、烹、煮、炖等功能。轻松实现了做饭过程的自动化和趣味化。
炒菜机一般包括烹饪底座、电机盒、锅具组件和搅拌组件。电机盒和烹饪底座组装在一起,锅具组件设置在烹饪底座上,搅拌组件的一端伸入锅具组件内部,搅拌组件的另一端与电机盒传动连接。具体应用时,炒菜机通电,烹饪底座加热锅具组件,电机盒带动搅拌组件搅拌锅具内的食材,从而无需人工翻搅食材,避免炒菜期间的汤汁飞溅向用户,从而给用户轻松、安全的感觉。
然而,上述炒菜机的电机盒和烹饪底座的拆装过程比较费力,用户体验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的电机盒和烹饪底座的拆装过程比较省力,从而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烹饪底座、电机盒和旋钮卡合组件,所述旋钮卡合组件设置在所述电机盒上;所述烹饪底座设置有插接槽,所述电机盒设置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可拆卸的插接在所述插接槽中;所述插接槽中设置有配合部,至少部分所述旋钮卡合组件与所述配合部卡合或脱离卡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烹饪底座、电机盒和旋钮卡合组件。通过在烹饪底座上设置插接槽,在电机盒上设置插接件,并使插接件可拆卸的插接在插接槽中,从而使烹饪底座和电机盒之间的拆装方便快捷,进而不仅使烹饪底座比较小巧轻便,方便单独使用、单独收纳;而且便于对电机盒进行维修和更换。
同时,通过将旋钮卡合组件设置在电机盒上,并在插接槽中设置配合部,使至少部分旋钮卡合组件与配合部卡合或脱离卡合,一方面,通过转动旋钮卡合组件至第一预设位置,可以使至少部分旋钮卡合组件与配合部保持卡合的状态,从而可以保证电机盒和烹饪底座组装在一起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转动旋钮卡合组件至第二预设位置,可以使旋钮卡合组件与配合部保持脱离卡合的状态,以便轻松拆下电机盒,从而使电机盒和烹饪底座的拆装过程比较省力,进而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旋钮卡合组件包括连接件、传动件和旋钮触发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传动件的第一端,所述旋钮触发件和所述传动件的第二端活动连接;所述旋钮触发件通过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配合部卡合或脱离卡合。
通过将连接件设置在传动件的第一端,将旋钮触发件和传动件的第二端活动连接,并使旋钮触发件通过传动件带动连接件与配合部卡合或脱离卡合,从而不仅可以保证电机盒和烹饪底座组装在一起的可靠性,而且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旋钮触发件包括触发部和操作部;所述触发部的第一端与所述传动件的第二端活动连接,所述触发部的第二端与所述操作部连接;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电机盒外部,所述操作部通过所述触发部带动所述传动件活动。
通过设置旋钮触发件包括触发部和操作部,使操作部通过触发部带动传动件活动,且操作部位于电机盒外部,从而便于用户旋转操作部,使连接件与配合部卡合或脱离卡合,操作方便快捷,进而实现电机盒和烹饪底座的可靠组装和轻松拆卸。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触发部包括椭圆凸轮和凸轮轴;所述椭圆凸轮连接在所述凸轮轴的第一端,所述凸轮轴的第二端与所述操作部连接;所述传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椭圆凸轮的周向侧壁抵接。
通过设置触发部包括椭圆凸轮和凸轮轴,使传动件的第二端与椭圆凸轮的周向侧壁抵接,以在凸轮轴带动椭圆凸轮转动时,椭圆凸轮可以通过自身周向侧壁与传动部的抵接带动连接件与配合部卡合或脱离卡合,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椭圆凸轮沿长轴方向的两端侧壁设置有限位抵接面,所述传动件的第二端设置有限位配合面;所述限位抵接面和所述限位配合面对应抵接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配合部脱离卡合。
通过在椭圆凸轮沿长轴方向的两端侧壁设置限位抵接面,在传动件的第二端设置限位配合面,从而使限位抵接面和限位配合面可以可靠抵接,以使连接件与配合部保持可靠的脱离卡合状态,进而可以轻松省力的将电机盒拆卸下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传动件对称设置在所述椭圆凸轮的相对两侧。
通过将两个传动件对称设置在椭圆凸轮的相对两侧,从而使旋钮卡合组件可以从相对两侧与插接槽的配合部卡合,以更好的避免插接件从插接槽中脱出,进而可以进一步保证插接件和插接槽插接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机盒包括上壳和下盖,所述下盖盖合在所述上壳的底部;所述下盖朝向所述上壳的一面设置有安装部,所述旋钮卡合组件和所述安装部活动连接。
通过设置电机盒包括上壳和下盖,下盖盖合在上壳的底部,从而使上壳和下盖可以将电机围合起来,以对电机形成保护。通过在下盖朝向上壳的一面设置安装部,使旋钮卡合组件和安装部活动连接,从而不仅便于旋钮卡合组件的安装,而且使上壳和下盖将旋钮卡合组件围合起来,以对旋钮卡合组件形成保护。同时有利于提高烹饪器具的美观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部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凸轮轴容置在所述容置槽中;所述传动件的第一端和所述传动件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转动连接部,所述转动连接部和所述安装部转动连接。
通过将凸轮轴容置在安装部的容置槽中,从而使安装部可以对凸轮轴进行限位,以保证旋钮触发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将传动件的两端之间的转动连接部和安装部转动连接,从而使传动件的两端可以绕转动连接部转动,进而使旋钮触发件通过触发传动件的第二端,使传动件的第一端的连接件可以与配合部卡合或脱离卡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旋钮卡合组件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容置槽相对设置,并共同围合所述凸轮轴。
通过设置旋钮卡合组件还包括限位板,使限位板与容置槽相对设置,并共同围合凸轮轴,从而可以更好的对凸轮轴进行限位,以进一步保证旋钮触发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板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凸轮轴的周向延伸;所述凸轮轴设置有定位凸点,所述定位凸点容置在所述限位槽中,且所述定位凸点沿所述限位槽移动;所述限位槽的两端与所述定位凸点抵接,并分别限位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配合部的卡合状态和脱离卡合状态。
通过在限位板上设置限位槽,在凸轮轴上设置定位凸点,使定位凸点沿限位槽移动;同时设置限位槽的两端与定位凸点抵接,并分别限位连接件与配合部的卡合状态和脱离卡合状态,从而使用户更容易掌控连接件和配合部的卡合状态和脱离卡合状态,进而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凸点在所述限位槽内转动的最大角度范围为80°至100°。
通过设置定位凸点在限位槽内转动的最大角度范围为80°至100°,从而可以将旋钮触发件的转动范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进而不仅可以保证连接件和配合部的顺利卡合和脱离卡合,而且可以避免转动角度太大,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旋钮卡合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传动件与所述安装部之间,所述弹性件具有推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配合部卡合的趋势。
通过在传动件与安装部之间设置弹性件,并使弹性件具有推动连接件与配合部卡合的趋势,从而在椭圆凸轮转动至沿短轴方向的两端侧壁与传动件的第二端相对时,连接件可以自动复位至与配合部卡合时的状态,以保证电机盒和烹饪底座组装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件包括螺旋弹簧;所述传动件朝向所述安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所述弹性件靠近所述传动件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柱上;和/或,所述安装部朝向所述传动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弹性件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定位柱上。
通过在传动件朝向安装部的一侧设置第一定位柱,使弹性件靠近传动件的一端套设在第一定位柱上;和/或,在安装部朝向传动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柱,使弹性件靠近安装部的一端套设在第二定位柱上,从而不仅便于弹性件的安装和定位,而且可以对弹性件的力进行导向,以保证弹性件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操作部包括旋钮帽和旋钮安装部,所述旋钮安装部设置在所述旋钮帽和所述凸轮轴的第二端之间;所述旋钮帽的外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和/或,所述旋钮安装部朝向所述凸轮轴的一面和所述凸轮轴的第二端中的一者设置有防滑筋,另一者设置有防滑槽,所述防滑筋容置在所述防滑槽中;所述防滑筋和所述防滑槽均沿所述凸轮轴的轴向延伸;和/或,所述旋钮安装部朝向所述凸轮轴的一面和所述凸轮轴的第二端中的一者设置有卡凸,另一者设置有卡凹,所述卡凸与所述卡凹卡合。
通过设置操作部包括旋钮帽和旋钮安装部,以便旋钮安装部将旋钮帽和凸轮轴的第二端连接。通过在旋钮帽的外周面设置防滑结构,以便用户转动旋钮帽,防止手指打滑。通过在旋钮安装部朝向凸轮轴的一面和凸轮轴的第二端中的一者上设置防滑筋,在另一者上设置防滑槽,使防滑筋容置在防滑槽中,从而保证操作部可以带动凸轮轴转动。通过在旋钮安装部朝向凸轮轴的一面和凸轮轴的第二端中的一者上设置卡凸,在另一者上设置卡凹,使卡凸与卡凹卡合,从而不仅保证操作部可以带动凸轮轴转动,而且可以保证操作部连接在凸轮轴上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接件的内腔和所述电机盒的内腔连通,至少部分所述旋钮卡合组件设置在所述插接件和所述电机盒的内腔中;所述插接件的侧壁设置有卡扣避让孔,所述连接件穿设在所述卡扣避让孔中。
通过将至少部分旋钮卡合组件设置在插接件和电机盒的内腔中,并在插接件的侧壁设置卡扣避让孔,使连接件穿设在卡扣避让孔中,从而便于通过转动旋钮触发件来控制连接件伸出卡扣避让孔或缩回卡扣避让孔,以实现控制连接件和配合部的卡合状态的目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接槽的至少一侧槽壁设置有弹性凸点;所述插接件的至少一侧侧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插接件和所述插接槽的插接方向延伸;所述弹性凸点与所述滑槽相对;所述滑槽的两端之间设置有限位筋;所述插接件插接在所述插接槽中时,所述弹性凸点容置在所述限位筋远离所述烹饪底座的一侧的所述滑槽中。
通过在插接槽的至少一侧槽壁设置弹性凸点,在插接件的至少一侧侧壁设置滑槽,滑槽的两端之间设置有限位筋。当插接件插接在插接槽中时,弹性凸点容置在限位筋远离烹饪底座的一侧的滑槽中,限位筋可以对弹性凸点进行限位,从而可以防止插接件从插接槽中脱出,进而有利于进一步保证插接件和插接槽插接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合部和所述弹性凸点位于所述插接槽的同一侧槽壁上;和/或,所述配合部和所述弹性凸点分别位于所述插接槽的不同侧槽壁上。
通过设置配合部和弹性凸点位于插接槽的同一侧槽壁上;和/或,设置配合部和弹性凸点分别位于插接槽的不同侧槽壁上,从而不仅可以提高设置的灵活性,而且可以保证插接件和插接槽插接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接槽中设置有第一耦合器,所述插接件上设置有第二耦合器;所述插接件插接在所述插接槽中时,所述第一耦合器和所述第二耦合器耦合连接。
通过在插接槽中设置第一耦合器,在插接件上设置第二耦合器,从而在插接件和插接槽插接时,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耦合连接,以实现电机盒和烹饪底座的电连接;在插接件和插接槽脱离时,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即脱离耦合,以使电机盒和烹饪底座实现断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锅具组件和搅拌组件;所述锅具组件放置在所述烹饪底座上,所述搅拌组件的第一端容置在所述锅具组件中,所述搅拌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机盒传动连接。
通过将锅具组件放置在烹饪底座上,从而使烹饪底座可以对锅具组件进行加热。另外,通过将搅拌组件的第一端容置在锅具组件中,将搅拌组件的第二端与电机盒传动连接,从而使电机盒带动搅拌组件对锅具内的食材进行翻搅,进而无需人工翻搅食材,避免炒菜期间的汤汁飞溅向用户,给用户轻松、安全的感觉。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剖视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盒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3中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触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图3中触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图3中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3中操作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3中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与配合部卡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与配合部脱离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底座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烹饪底座;110-插接槽;111-配合部;112-弹性凸点;120-第一耦合器;
200-电机盒;210-上壳;211-插接件;2111-卡扣避让孔;2112-滑槽;2113-限位筋;220-下盖;221-安装部;2211-容置槽;2212-转动连接柱;2213-第二定位柱;230-第二耦合器;240-电机;
300-旋钮卡合组件;310-连接件;320-传动件;321-转动连接部;322-第一定位柱;330-旋钮触发件;331-触发部;3311-椭圆凸轮;3312-凸轮轴;3313-定位凸点;3314-防滑槽;3315-卡凹;332-操作部;3321-旋钮帽;3322-防滑结构;3323-旋钮安装部;3324-防滑筋;3325-卡凸;340-限位板;341-限位槽;350-弹性件;
400-锅具组件;410-锅体;420-锅盖;
500-搅拌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中,炒菜机的烹饪底座和电机盒通过活动按键可拆卸的组装在一起,当活动按键被按下时,电机盒的卡扣与烹饪底座的卡槽脱离卡合。用户在拆卸电机盒的过程中,需要一直按下活动按键直到电机盒从烹饪底座上拆下。在该过程中,如果用户松开活动按键,卡扣就会与烹饪底座发生干涉,导致电机盒拆下比较费力,而且容易损坏卡扣。同时,一直按压活动按键不仅比较费力,而且用户体验不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烹饪底座、电机盒和旋钮卡合组件。通过在烹饪底座上设置插接槽,在电机盒上设置插接件,并使插接件可拆卸的插接在插接槽中,从而使烹饪底座和电机盒之间的拆装方便快捷,进而不仅使烹饪底座比较小巧轻便,方便单独使用、单独收纳;而且便于对电机盒进行维修和更换。
同时,通过将旋钮卡合组件设置在电机盒上,并在插接槽中设置配合部,使至少部分旋钮卡合组件与配合部卡合或脱离卡合,一方面,通过转动旋钮卡合组件至第一预设位置,可以使至少部分旋钮卡合组件与配合部保持卡合的状态,从而可以保证电机盒和烹饪底座组装在一起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转动旋钮卡合组件至第二预设位置,可以使旋钮卡合组件与配合部保持脱离卡合的状态,以便轻松拆下电机盒,从而无需用户一直出力来保持旋钮卡合组件和配合部的脱离卡合状态,以使电机盒和烹饪底座的拆装过程比较省力,进而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剖视示意图一;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盒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图3中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触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是图3中触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二;图7是图3中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3中操作部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3中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与配合部卡合状态的剖视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与配合部脱离状态的剖视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盒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底座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但不限于炒菜机,本实施例主要以炒菜机为例进行说明。
该烹饪器具包括烹饪底座100、电机盒200和旋钮卡合组件300。示例性的,烹饪底座100内部可以设置感应线圈,以使烹饪底座100具有电磁感应加热功能;或者,烹饪底座100内部可以设置加热丝,以使烹饪底座100具有加热功能。电机盒200内部设置有电机240,电机盒200可以对电机240形成保护。
烹饪底座100设置有插接槽110,电机盒200设置有插接件211,插接件211可拆卸的插接在插接槽110中,从而使烹饪底座100和电机盒200之间的拆装方便快捷,进而不仅使烹饪底座100比较小巧轻便,方便单独使用、单独收纳;而且便于对电机盒200进行维修和更换。示例性的,插接槽110可以设置在烹饪底座100的侧面,并可以沿水平方向延伸;插接件211可以设置在电机盒200的侧面,并可以沿水平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烹饪器具通常放置在操作平面上使用,操作平面的延伸方向即为水平方向。
旋钮卡合组件300设置在电机盒200上,插接槽110中设置有配合部111,至少部分旋钮卡合组件300与配合部111卡合或脱离卡合。示例性的,配合部111为设置在插接槽110的内槽壁上的卡槽,与配合部111卡合或脱离卡合的至少部分旋钮卡合组件300为卡勾。一方面,通过转动旋钮卡合组件300至第一预设位置,可以使至少部分旋钮卡合组件300与配合部111保持卡合的状态,从而可以保证电机盒200和烹饪底座100组装在一起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转动旋钮卡合组件300至第二预设位置,可以使旋钮卡合组件300与配合部111保持脱离卡合的状态,以便轻松拆下电机盒200,从而使电机盒200和烹饪底座100的拆装过程比较省力,进而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的,旋钮卡合组件300包括连接件310、传动件320和旋钮触发件330。其中,连接件310设置在传动件320的第一端。示例性的,连接件310和传动件320可以为一体成型的一体件,或者连接件310和传动件320可以分体设置并安装在一起;连接件310可以朝向传动件320的一侧延伸并形成卡勾状。
旋钮触发件330和传动件320的第二端活动连接,示例性的,旋钮触发件330可以与传动件320的第二端活动抵接。旋钮触发件330通过传动件320带动连接件310与配合部111卡合或脱离卡合。从而不仅可以保证电机盒200和烹饪底座100的可靠组装,和,顺利拆卸,而且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可选的,旋钮触发件330包括触发部331和操作部332。其中,触发部331的第一端与传动件320的第二端活动连接,示例性的,触发部331的第一端与传动件320的第二端活动抵接。触发部331的第二端与操作部332连接,操作部332位于电机盒200外部,示例性的,电机盒200的盒壁上可以设置避让孔,触发部331的第二端可以穿过避让孔与操作部332连接,或者操作部332的部分可以穿过避让孔与触发部331的第二端连接,从而便于用户旋转操作部332,操作部332带动触发部331,触发部331带动传动件320,传动件320带动连接件310与配合部111卡合或脱离卡合,操作方便快捷,进而实现电机盒200和烹饪底座100的可靠组装和轻松拆卸。
可选的,触发部331包括椭圆凸轮3311和凸轮轴3312。其中,椭圆凸轮3311连接在凸轮轴3312的第一端,凸轮轴3312的第二端与操作部332连接,示例性的,凸轮轴3312的第二端与操作部332可以卡接、粘接或者通过螺钉紧固连接。传动件320的第二端与椭圆凸轮3311的周向侧壁抵接,示例性的,传动件320的第二端背离连接件310的一侧与椭圆凸轮3311的周向侧壁抵接。在凸轮轴3312带动椭圆凸轮3311转动时,当椭圆凸轮3311沿长轴方向的两端与传动件320的第二端抵接时,传动件320的第一端的连接件310与配合部111卡合,当椭圆凸轮3311沿短轴方向的两端与传动件320的第二端抵接时,传动件320的第一端的连接件310与配合部111脱离卡合,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如图6、图10和图11所示,椭圆凸轮3311的长轴尺寸可以为W1,短轴尺寸可以为W2,∠α的取值范围为80°至100°,连接件310卡合在配合部111中的长度为H1,通过设置W2-W1>2*H1,从而在连接件310和配合部111脱离卡合后,插接件211可以从插接槽110中顺利脱出,进而不仅省力,而且可以防止连接件310碰坏。
可选的,椭圆凸轮3311沿长轴方向的两端侧壁设置有限位抵接面,传动件320的第二端设置有限位配合面。示例性的,限位抵接面可以为平面,限位配合面也为平面;或者,限位抵接面可以为凸面,限位配合面可以为凹面;或者,限位抵接面可以为凹面,限位配合面可以为凸面。
限位抵接面和限位配合面对应抵接时,连接件310与配合部111脱离卡合。从而使限位抵接面和限位配合面可以可靠抵接,以使连接件310与配合部111保持可靠的脱离卡合状态,进而可以轻松省力的将电机盒200拆卸下来。
可选的,传动件320包括两个,两个传动件320对称设置在椭圆凸轮3311的相对两侧。配合部111也包括两个,两个配合部111分别设置在插接槽110的相对两侧内槽壁上,两个传动件320的连接件310一一对应于两个配合部111卡合或脱离卡合。从而使旋钮卡合组件300可以从相对两侧与插接槽110的配合部111卡合,以更好的避免插接件211从插接槽110中脱出,进而可以进一步保证插接件211和插接槽110插接的可靠性。
可选的,电机盒200包括上壳210和下盖220,下盖220盖合在上壳210的底部,示例性的,下盖220和上壳210可以卡接、粘接或者通过螺钉紧固连接,从而使上壳210和下盖220可以将电机240围合起来,以对电机240形成保护。
下盖220朝向上壳210的一面设置有安装部221,旋钮卡合组件300和安装部221活动连接。从而不仅便于旋钮卡合组件300的安装,而且使上壳210和下盖220将旋钮卡合组件300围合起来,以对旋钮卡合组件300形成保护。同时有利于提高烹饪器具的美观度。
可选的,安装部221设置有容置槽2211,凸轮轴3312容置在容置槽2211中,可以理解的是,容置槽2211的槽底为与凸轮轴3312匹配的弧形,从而使容置槽2211不仅可以对凸轮轴3312进行限位,而且不会影响凸轮轴3312的转动,进而可以保证旋钮触发件33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传动件320的第一端和传动件320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转动连接部321,安装部221上可以设置转动连接柱2212,转动连接部321和安装部221的转动连接柱2212转动连接。从而使传动件320的两端可以绕转动连接部321转动,进而使旋钮触发件330通过触发传动件320的第二端,使传动件320的第一端的连接件310可以与配合部111卡合或脱离卡合。
可选的,旋钮卡合组件300还包括限位板340,限位板340与容置槽2211相对设置,并共同围合凸轮轴3312。示例性的,限位板340朝向容置槽2211的一侧可以形成与凸轮轴3312匹配的弧形槽,弧形槽与容置槽2211共同围合凸轮轴3312,从而可以更好的对凸轮轴3312进行限位,以进一步保证旋钮触发件33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限位板340的两端可以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在安装部221上。
可选的,限位板340设置有限位槽341,限位槽341沿凸轮轴3312的周向延伸。凸轮轴3312设置有定位凸点3313,定位凸点3313容置在限位槽341中,且定位凸点3313沿限位槽341移动。限位槽341的两端与定位凸点3313抵接,并分别限位连接件310与配合部111的卡合状态和脱离卡合状态。示例性的,可以设置定位凸点3313转动至与限位槽341的第一端抵接时,连接件310与配合部111为卡合状态,设置定位凸点3313转动至与限位槽341的第二端抵接时,连接件310与配合部111为脱离卡合状态,从而使用户更容易掌控连接件310和配合部111的卡合状态和脱离卡合状态,进而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的,定位凸点3313在限位槽341内转动的最大角度范围为80°至100°,可以理解的是,定位凸点3313在限位槽341内转动的最大角度范围与椭圆凸轮3311的∠α匹配。从而可以将旋钮触发件330的转动范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进而不仅可以保证连接件310和配合部111的顺利卡合和脱离卡合,而且可以避免转动角度太大,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的,旋钮卡合组件300还包括弹性件350,弹性件350设置在传动件320与安装部221之间,弹性件350具有推动连接件310与配合部111卡合的趋势。示例性的,弹性件350包括但不限于弹性橡胶、螺旋弹簧、扭簧等;弹性件350可以设置在传动件320的第一端背离连接件310的一侧和安装部221之间,或者,弹性件350可以设置在传动件320的第二端朝向连接件310的一侧和安装部221之间。从而在椭圆凸轮3311转动至沿短轴方向的两端侧壁与传动件320的第二端相对时,连接件310可以自动复位至与配合部111卡合时的状态,以保证电机盒200和烹饪底座100组装的可靠性。
可选的,弹性件350可以包括螺旋弹簧,螺旋弹簧可以设置在传动件320的第一端背离连接件310的一侧和安装部221之间。
第一种实现方式中,传动件320朝向安装部2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柱322,弹性件350靠近传动件320的一端套设在第一定位柱322上。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安装部221朝向传动件3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柱2213,弹性件350靠近安装部221的一端套设在第二定位柱2213上。第三种实现方式中,传动件320朝向安装部2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柱322,同时,安装部221朝向传动件3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柱2213,弹性件350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定位柱322和第二定位柱2213上。从而不仅便于弹性件350的安装和定位,而且可以对弹性件350的力进行导向,以保证弹性件350的可靠性。
可选的,操作部332包括旋钮帽3321和旋钮安装部3323,旋钮安装部3323设置在旋钮帽3321和凸轮轴3312的第二端之间,示例性的,旋钮帽3321和旋钮安装部3323为一体成型的一体件,从而不仅便于操作部332与凸轮轴3312的连接,而且加工方便,容易实现。
旋钮帽3321的外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3322,示例性的,防滑结构3322包括但不限于防滑凹槽、防滑凸点和防滑凸筋等,从而可以防止手指打滑,以便在用户手指有水或油时依然可以转动旋钮帽3321,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的,旋钮安装部3323朝向凸轮轴3312的一面和凸轮轴3312的第二端中的一者设置有防滑筋3324,另一者设置有防滑槽3314,防滑筋3324容置在防滑槽3314中,且防滑筋3324和防滑槽3314均沿凸轮轴3312的轴向延伸,从而保证操作部332可以带动凸轮轴3312转动,防止操作部332相对于凸轮轴3312滑动。防滑槽3314和防滑筋3324的数量、位置、尺寸、间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制。
可选的,旋钮安装部3323朝向凸轮轴3312的一面和凸轮轴3312的第二端中的一者设置有卡凸3325,另一者设置有卡凹3315,卡凸3325与卡凹3315卡合,从而不仅保证操作部332可以带动凸轮轴3312转动,而且可以保证操作部332连接在凸轮轴3312上的可靠性。卡凸3325与卡凹3315的数量、位置、尺寸、间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制。
可选的,插接件211的内腔和电机盒200的内腔连通,示例性的,插接件211和上壳210为一体成型的一体件。至少部分旋钮卡合组件300设置在插接件211和电机盒200的内腔中。插接件211的侧壁设置有卡扣避让孔2111,连接件310穿设在卡扣避让孔2111中。可以理解的是,当传动件320包括两个,两个传动件320分别设置在椭圆凸轮3311的相对两侧时,插接件211的相对两侧壁均设置有卡扣避让孔2111,两个传动件320的连接件310分别容置在插接件211的相对两侧的卡扣避让孔2111中。从而便于通过转动旋钮触发件330来控制连接件310伸出卡扣避让孔2111或缩回卡扣避让孔2111,以实现控制连接件310和配合部111的卡合状态的目的。
可选的,插接槽110的至少一侧槽壁设置有弹性凸点112,示例性的,插接槽110的槽壁上可以设置悬臂梁,弹性凸点112位于悬臂梁的自由端,从而使弹性凸点112可以弹性移动。插接件211的至少一侧侧壁设置有滑槽2112,滑槽2112沿插接件211和插接槽110的插接方向延伸。弹性凸点112与滑槽2112相对,滑槽2112的两端之间设置有限位筋2113。当插接件211插接在插接槽110中时,弹性凸点112容置在限位筋2113远离烹饪底座100的一侧的滑槽2112中,以使限位筋2113对弹性凸点112进行限位,从而可以防止插接件211从插接槽110中脱出,进而有利于进一步保证插接件211和插接槽110插接的可靠性。
示例性的,弹性凸点112可以设置在插接槽110靠近烹饪底座100的上盖的一侧槽壁上,或者,弹性凸点112可以设置在插接槽110远离烹饪底座100的上盖的一侧槽壁上,或者,弹性凸点112可以设置在插接槽110的侧槽壁上。相应的,滑槽2112设置在插接件211的顶面、底面或侧面并与弹性凸点112相对。弹性凸点112和滑槽2112的数量、位置、尺寸、间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配合部111和弹性凸点112位于插接槽110的同一侧槽壁上;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配合部111和弹性凸点112分别位于插接槽110的不同侧槽壁上。从而不仅可以提高设置的灵活性,而且可以保证插接件211和插接槽110插接的可靠性。
可选的,插接槽110中设置有第一耦合器120,插接件211上设置有第二耦合器230,当插接件211插接在插接槽110中时,第一耦合器120和第二耦合器230耦合连接。
示例性的,第一耦合器120和第二耦合器230中的一者为公头耦合器,另一者为母头耦合器,公头耦合器和母头耦合器相互插接。第一耦合器120可以设置在烹饪底座100的内腔中,并经由插接槽110的槽底的开口显露出来;第二耦合器230可以设置在插接件211的内腔中,并经由插接件211的顶面的开口显露出来,以便在插接件211和插接槽110插接时,第一耦合器120和第二耦合器230耦合插接。
第一耦合器120可以与烹饪底座100中的电路板电连接,第二耦合器230可以与电机盒200中的电机240电连接。当插接件211和插接槽110插接时,第一耦合器120和第二耦合器230插接,烹饪底座100中的电路板可以向电机盒200内的电机240供电。当插接件211和插接槽110脱离时,第一耦合器120和第二耦合器230脱离,以使电机240组件和烹饪底座100实现断电。
可选的,烹饪器具还包括锅具组件400和搅拌组件500,锅具组件400放置在烹饪底座100上,搅拌组件500的第一端容置在锅具组件400中,搅拌组件500的第二端与电机盒200传动连接。从而使电机盒200带动搅拌组件500对锅具内的食材进行翻搅,进而无需人工翻搅食材,避免炒菜期间的汤汁飞溅向用户,给用户轻松、安全的感觉。
示例性的,锅具组件400可以包括锅体410和锅盖420,搅拌组件500的第一端可以位于锅体410和锅盖420之间,锅盖420可以在搅拌组件500翻搅锅体410内的食材时,防止汤汁溅出,安全且卫生。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为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使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烹饪底座(100)、电机盒(200)和旋钮卡合组件(300),所述旋钮卡合组件(300)设置在所述电机盒(200)上;
所述烹饪底座(100)设置有插接槽(110),所述电机盒(200)设置有插接件(211),所述插接件(211)可拆卸的插接在所述插接槽(110)中;
所述插接槽(110)中设置有配合部(111),至少部分所述旋钮卡合组件(300)与所述配合部(111)卡合或脱离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卡合组件(300)包括连接件(310)、传动件(320)和旋钮触发件(330);所述连接件(310)设置在所述传动件(320)的第一端,所述旋钮触发件(330)和所述传动件(320)的第二端活动连接;
所述旋钮触发件(330)通过所述传动件(320)带动所述连接件(310)与所述配合部(111)卡合或脱离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触发件(330)包括触发部(331)和操作部(332);所述触发部(331)的第一端与所述传动件(320)的第二端活动连接,所述触发部(331)的第二端与所述操作部(332)连接;
所述操作部(332)位于所述电机盒(200)外部,所述操作部(332)通过所述触发部(331)带动所述传动件(320)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331)包括椭圆凸轮(3311)和凸轮轴(3312);所述椭圆凸轮(3311)连接在所述凸轮轴(3312)的第一端,所述凸轮轴(3312)的第二端与所述操作部(332)连接;
所述传动件(320)的第二端与所述椭圆凸轮(3311)的周向侧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凸轮(3311)沿长轴方向的两端侧壁设置有限位抵接面,所述传动件(320)的第二端设置有限位配合面;所述限位抵接面和所述限位配合面对应抵接时,所述连接件(310)与所述配合部(111)脱离卡合;和/或,
所述传动件(320)包括两个,两个所述传动件(320)对称设置在所述椭圆凸轮(3311)的相对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盒(200)包括上壳(210)和下盖(220),所述下盖(220)盖合在所述上壳(210)的底部;
所述下盖(220)朝向所述上壳(210)的一面设置有安装部(221),所述旋钮卡合组件(300)和所述安装部(221)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21)设置有容置槽(2211),所述凸轮轴(3312)容置在所述容置槽(2211)中;
所述传动件(320)的第一端和所述传动件(320)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转动连接部(321),所述转动连接部(321)和所述安装部(221)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卡合组件(300)还包括限位板(340),所述限位板(340)与所述容置槽(2211)相对设置,并共同围合所述凸轮轴(33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40)设置有限位槽(341),所述限位槽(341)沿所述凸轮轴(3312)的周向延伸;
所述凸轮轴(3312)设置有定位凸点(3313),所述定位凸点(3313)容置在所述限位槽(341)中,且所述定位凸点(3313)沿所述限位槽(341)移动;
所述限位槽(341)的两端与所述定位凸点(3313)抵接,并分别限位所述连接件(310)与所述配合部(111)的卡合状态和脱离卡合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点(3313)在所述限位槽(341)内转动的最大角度范围为80°至100°。
11.根据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卡合组件(300)还包括弹性件(350),所述弹性件(350)设置在所述传动件(320)与所述安装部(221)之间,所述弹性件(350)具有推动所述连接件(310)与所述配合部(111)卡合的趋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50)包括螺旋弹簧;
所述传动件(320)朝向所述安装部(2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柱(322),所述弹性件(350)靠近所述传动件(320)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定位柱(322)上;和/或,
所述安装部(221)朝向所述传动件(3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柱(2213),所述弹性件(350)靠近所述安装部(221)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定位柱(2213)上。
13.根据权利要求4-10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332)包括旋钮帽(3321)和旋钮安装部(3323),所述旋钮安装部(3323)设置在所述旋钮帽(3321)和所述凸轮轴(3312)的第二端之间;
所述旋钮帽(3321)的外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3322);和/或,
所述旋钮安装部(3323)朝向所述凸轮轴(3312)的一面和所述凸轮轴(3312)的第二端中的一者设置有防滑筋(3324),另一者设置有防滑槽(3314),所述防滑筋(3324)容置在所述防滑槽(3314)中;所述防滑筋(3324)和所述防滑槽(3314)均沿所述凸轮轴(3312)的轴向延伸;和/或,
所述旋钮安装部(3323)朝向所述凸轮轴(3312)的一面和所述凸轮轴(3312)的第二端中的一者设置有卡凸(3325),另一者设置有卡凹(3315),所述卡凸(3325)与所述卡凹(3315)卡合。
14.根据权利要求2-10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211)的内腔和所述电机盒(200)的内腔连通,至少部分所述旋钮卡合组件(300)设置在所述插接件(211)和所述电机盒(200)的内腔中;
所述插接件(211)的侧壁设置有卡扣避让孔(2111),所述连接件(310)穿设在所述卡扣避让孔(2111)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110)的至少一侧槽壁设置有弹性凸点(112);所述插接件(211)的至少一侧侧壁设置有滑槽(2112),所述滑槽(2112)沿所述插接件(211)和所述插接槽(110)的插接方向延伸;所述弹性凸点(112)与所述滑槽(2112)相对;
所述滑槽(2112)的两端之间设置有限位筋(2113);
所述插接件(211)插接在所述插接槽(110)中时,所述弹性凸点(112)容置在所述限位筋(2113)远离所述烹饪底座(100)的一侧的所述滑槽(2112)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111)和所述弹性凸点(112)位于所述插接槽(110)的同一侧槽壁上;和/或,
所述配合部(111)和所述弹性凸点(112)分别位于所述插接槽(110)的不同侧槽壁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110)中设置有第一耦合器(120),所述插接件(211)上设置有第二耦合器(230);
所述插接件(211)插接在所述插接槽(110)中时,所述第一耦合器(120)和所述第二耦合器(230)耦合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锅具组件(400)和搅拌组件(500);
所述锅具组件(400)放置在所述烹饪底座(100)上,所述搅拌组件(500)的第一端容置在所述锅具组件(400)中,所述搅拌组件(500)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机盒(200)传动连接。
CN202222539537.8U 2022-09-20 2022-09-20 烹饪器具 Active CN218128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9537.8U CN218128060U (zh) 2022-09-20 2022-09-20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9537.8U CN218128060U (zh) 2022-09-20 2022-09-20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28060U true CN218128060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64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39537.8U Active CN218128060U (zh) 2022-09-20 2022-09-20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280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57287B2 (en) Electric-motor kitchen appliance comprising a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control
CN211408560U (zh) 烹饪器具
CN218128060U (zh) 烹饪器具
CN110013162B (zh) 一种炒菜机
WO2023221459A1 (zh) 厨房电器
CN218074485U (zh) 烹饪器具
CN112471907A (zh) 含可拆卸锅盖的烹饪器具
KR101429702B1 (ko) 조리기 겸용 믹서기
CN218500468U (zh) 烹饪器具
CN110960062B (zh) 烹饪器具及其电源耦合器、超声波振子组件、锅盖
CN212037221U (zh) 烹饪器具
CN211582585U (zh) 烹饪器具
CN217408563U (zh) 烹饪器具
CN217959734U (zh) 烹饪器具
CN218899242U (zh) 料理机
CN100525691C (zh) 家用烹调加工电器
CN212912754U (zh) 烹饪器具
CN113974439A (zh) 电器部件、烹饪设备、盖体和锅体
CN217744136U (zh) 一种手柄及烹饪器具
CN212912755U (zh) 烹饪器具
CN214964878U (zh) 一种食品加工器具
CN217285522U (zh) 搅拌杯组件以及料理机
CN219920916U (zh) 一种可拆卸的手柄组件、锅体组件及其空气炸锅
CN213757735U (zh) 炒菜锅
CN218832593U (zh) 料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