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46433U - 一种照明装置以及车灯照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照明装置以及车灯照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46433U
CN213146433U CN202022446135.4U CN202022446135U CN213146433U CN 213146433 U CN213146433 U CN 213146433U CN 202022446135 U CN202022446135 U CN 202022446135U CN 213146433 U CN213146433 U CN 2131464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ser
module
lens
emit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461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虎
李秀斌
陈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uang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uang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uang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uang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461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464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464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464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照明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照明装置以及车灯照明系统。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散热器、基板、激光模组、第一发光体、波长转换装置、光引导模组以及透镜模组;激光模组发出的激光被光引导模组引导到透镜模组上并被透镜模组聚焦到波长转换装置上形成受激光,所述受激光穿过透镜模组形成平行光;所述第一发光体发出的第一光线一部分在波长转换装置上产生受激光,另一部分直接发出,所述受激光与直接发出的另一部分第一光线混合后,照射在透镜模组上形成平行光;所述平行光形成中心照明。平行光在照明装置的中心区域形成,起到了补充中心照明光,增强中心照明度,集中光束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照明装置以及车灯照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照明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照明装置以及车灯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头灯有卤素灯、氙气灯和LED灯几种。卤素灯价格较低,但是能耗高、亮度较差、发热量大,而且大多发出黄光,照明度不高,且容易老化。氙气灯(HID)拥有比卤素灯高三倍的光照强度,耗能却仅为其三分之二;氙气灯采用与日光近乎相同的光色,为驾驶者创造出更佳的视觉条件,并且使用寿命更长久。但是氙气灯价格较高,装配复杂且聚光性较差,而且氙气灯虽然发热量比卤素灯小,但也不算低。LED灯是新兴绿色照明高科技产业,尤其是LED-COB光源具有绿色环保、亮度高、高效节能特点,而且LED灯作为冷光源,其温度要低很多,延长了使用寿命,在车灯领域已深受各车灯生产厂商和广大车主的青睐。
然而在照明时,由于受到当前LED光源亮度的限制,照明的光束通常存在中心照明度不够以及光束不集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照明装置以及车灯照明系统,用于解决照明时中心照明度不够、光束不集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散热器、基板、激光模组、第一发光体、波长转换装置、光引导模组、透镜模组、反光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发光体;所述基板设置在反光杯中心区域;所述散热器设置于基板一端部上;所述第一发光体设置在基板远离散热器的另一端部上,所述波长转换装置设置在第一发光体上;所述透镜模组设置在波长转换装置前;所述激光模组设置在基板一侧上方,激光模组发出激光的方向与反光杯开口方向一致;所述光引导模组设置在激光路径上,用于将激光引导到透镜模组上;激光模组发出的激光被光引导模组引导到透镜模组上并被透镜模组聚焦到波长转换装置上形成受激光,所述受激光经由透镜模组形成平行光;所述第一发光体发出的第一光线一部分在波长转换装置上产生受激光,另一部分直接发出,所述受激光与直接发出的另一部分第一光线混合后,经由透镜模组形成平行光;所述平行光形成中心照明。
所述第二发光体设置于基板至少一侧面上;所述反光杯设置在第二发光体后,反光杯开口方向与所述平行光方向一致;第二发光体发出的第二光线射入反光杯中并被反光杯反射形成第二照明。
波长转换装置上带有荧光材料,荧光材料被激光以及第一发光体所发出的第一光线照射后会产生受激光。第一发光体发出的一部分第一光线从波长转换装置底部射入,形成受激光,所述受激光以透射的方式从波长转换装置顶部射出;同时,激光器所发出的激光被透镜模组聚焦到波长转换装置顶部,形成受激光,所述受激光以反射的方式从波长转换装置顶部射出。
激光模组与第一发光体可以同时开启,也可以单独开启。同时开启时,中心照明包括了两部分的平行光,其中一部分由激光模组所发出的激光形成,另一部分由第一发光体所发出的第一光线形成。
激光模组发出的激光射向前面的光引导模组,被光引导模组引导到透镜模组上,透镜模组再将激光聚焦到波长转换装置上并形成受激光,受激光再经过透镜模组准直形成第一部分的平行光。激光模组应与散热器连接,或者激光模组上应设置散热装置,及时将激光模组产生的热量散出,保证激光模组的正常使用。
透镜模组能够将来自点光源的比较发散的光线变成平行的光线,使用透镜模组将受激光以及第一光线变成平行光,有利于照明装置的照明范围更加集中,提高中心照明度。
第一发光体所发出的第一光线部分穿过设置在第一发光体上的波长转换装置并形成受激光,另一部分没有穿过波长转换装置而直接发出,由部分第一光线形成的受激光与另一部分没有形成受激光的第一光线混合后形成混合光,混合光照射在透镜模组上,透镜模组将混合光准直成第二部分的平行光。
两部分的平行光都是在反光杯的中心区域形成并一起混合成中心照明,起到了补充中心照明光,增强中心照明度,集中光束的作用。
激光模组与第一发光体其中之一单独开启时,中心照明仅包括了一部分的平行光,所述平行光由激光或者第一光线形成。
第二照明的光束由第二发光体形成,将反光杯设置在第二发光体后,保证更好地收集到第二发光体发出的第二光线并将收集到的第二光线反射到反光杯开口方向。
中心照明与第二照明可以单独发出,也可以同时发出。中心照明与第二照明同时开启时,中心照明对第二照明起到了中心区域补光的作用,提高照明装置的中心照明度。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杯中心区域设置有开孔,用于使激光模组发出的激光通过反光杯,所述基板穿过所述开孔与散热器连接。反光杯安装于第二发光体与激光模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模组包括激光器,激光器安装于基板一侧上方,发出激光,激光方向与第一发光体发光方向一致。
激光器与散热器或散热装置相连接,激光器所发出的激光是一种高能量的光线,激光器会产生大量热量,故而需要与激光器相连的散热器或散热装置对其进行散热,才能保证照明装置的正常使用。
激光射入波长转换装置后能够形成受激光,受激光再经由透镜模组形成中心照明,起到补充中心照明度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透镜模组包括准直透镜与透镜,所述透镜设置在准直透镜前面,透镜以及准直透镜用于将第一光线、受激光准直,形成平行光。
准直透镜能够将射入其中的光线准直成平行光。
准直透镜还用于将射入的激光聚焦到波长转换装置上,使激光形成受激光。透镜模组设置在照明装置的中心区域,使得形成的平行光能够补充照明装置所发出的光的中心,集中光束,提高中心照明度。
进一步地,所述光引导模组包括若干个光引导体,用于将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引导到准直透镜中。
若干个光引导体将激光引导到准直透镜中,光引导体的位置以及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为荧光复合陶瓷片或玻璃荧光片。
波长转换装置应该为透明材料,便于第一发光体所发出的第一光线能够通过波长装换装置。波长转换装置的材料具有高导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光体为LED芯片,其发光波长为400nm到480nm之间。
优选地,所述LED芯片发出蓝光时,一部分的蓝光经由波长转换装置形成黄光,黄光与另一部分直接发出的蓝光混合形成白光,白光再经由准直透镜形成所述平行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灯系统,包括所述的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与一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照明装置形成中心照明和/或第二照明。
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照明需求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照明装置所发出的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所发出的光束集中,中心照明度足够高,能够形成中心照明和/或第二照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发光体与波长转换装置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照明系统图。
具体附图说明:散热器1、基板2、激光模组3、激光器31、第一发光体4、波长转换装置5、光引导模组6、第一光引导体61、第二光引导体62、透镜模组7、准直透镜72、透镜71、反光杯8、第二发光体9、激光30、平行光40、第二光线9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照明装置,包括散热器1、基板2、激光模组3、第一发光体4、波长转换装置5、光引导模组6、透镜模组7、反光杯8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发光体9;所述基板2设置在反光杯8中心区域;所述散热器1设置于基板一端部上;所述第一发光体4设置在基板远离散热器1的另一端部上,所述波长转换装置5设置在第一发光体4上;所述透镜模组7设置在波长转换装置5前;所述激光模组3设置在基板一侧上方,激光模组3发出激光30的方向与第一发光体4发光方向一致;所述光引导模组 6设置在激光路径上,用于将激光30引导到透镜模组7上;激光模组3发出的激光被光引导模组6引导到透镜模组7上并被透镜模组7聚焦到波长转换装置5上形成受激光,所述受激光经由透镜模组7形成平行光40;所述第一发光体4发出的第一光线一部分在波长转换装置 5上产生受激光,另一部分直接发出,所述受激光与直接发出的另一部分第一光线混合后,经由透镜模组7形成平行光40;所述平行光40形成中心照明。
所述第二发光体9设置于基板2至少一侧面上;所述反光杯8设置在第二发光体9与激光模组3之间,反光杯8开口方向与所述平行光40方向一致;第二发光体9发出的第二光线90射入反光杯8中并被反射形成第二照明。
优选地,激光模组3、第一发光体4、第二发光体9可以同时开启,可以单独开启,也可以两两开启。例如,可以只开启第一发光体4与第二发光体9,也可以只开启激光模组3与第二发光体9等。中心照明与第二照明可以单独发出,也可以同时发出。
波长转换装置5上带有荧光材料,荧光材料被激光30以及第一发光体4所发出的第一光线照射后会产生受激光。优选地,波长转换装置5可以设置在第一发光体4前端。第一发光体4发出的一部分第一光线从波长转换装置5底部射入,形成受激光,所述受激光以透射的方式从波长转换装置5顶部射出;同时,激光器31所发出的激光30被透镜模组7聚焦到波长转换装置5顶部,形成受激光,所述受激光以反射的方式从波长转换装置5顶部射出。
当激光模组3与第一发光体4以及第二发光体9同时开启时,中心照明包括了两部分的平行光40,其中一部分由激光模组3所发出的激光30形成,另一部分由第一发光体4所发出的第一光线形成。
激光模组3发出的激光30射向前面的光引导模组6,被光引导模组6引导到透镜模组7 上,透镜模组7再将激光30聚焦到波长转换装置5上并形成受激光,受激光再经过透镜模组 7准直形成第一部分的平行光40。激光模组3应与散热器1连接,或者激光模组3上应设置散热装置,及时将激光模组5产生的热量散出,保证激光模组的正常使用。
透镜模组7能够将来自点光源的比较发散的光线变成平行的光线,使用透镜模组7将受激光以及第一光线变成平行光,有利于照明装置的照明范围更加集中。
第一发光体4所发出的第一光线部分穿过设置在第一发光体4上的波长转换装置5并形成受激光,另一部分没有穿过波长转换装置5而直接发出,由部分第一光线形成的受激光与另一部分没有形成受激光的第一光线混合后形成混合光,混合光照射在透镜模组7上,透镜模组7将混合光准直成第二部分的平行光40。
两部分的平行光40都是在照明装置的中心区域形成并一起混合成中心照明。
第二照明的光束由第二发光体9形成,将反光杯8设置在第二发光体9后,保证更好地收集到第二发光体9发出的第二光线90并将收集到的第二光线90反射到反光杯8开口方向。
中心照明与第二照明同时开启时,中心照明对第二照明起到了中心区域补光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照明装置的中心照明度。
第二发光体9的数量以及在基板2上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当要求照明装置的照明亮度比较大时,可以安装较多的第二发光体9到基板2的上下两个侧面上,例如安装十个甚至二十个以上数量的第二发光体9到基板2侧面;当要求照明装置的照明亮度比较小时,可以安装较少的第二发光体9到基板2的上下两个侧面,例如仅安装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等较少数量的第二发光体9到基板2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杯8中心区域设置有开孔,用于使激光模组3发出的激光30通过反光杯8,基板2穿过所述开孔与散热器1连接。
优选地,反光杯应该安装在基板上所有的第二发光体9后端,保证第二发光体9所发出的光线能够全部被反光杯反射到反光杯开口方向。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反光杯可以安装在散热器后端,也可以安装在激光模组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模组3包括激光器31,激光器31安装于基板一侧上方,发出激光 30,激光方向与第一发光体4发光方向一致。
激光器31与散热器1或散热装置相连接,激光器31所发出的激光30是一种高能量的光线,激光器31会产生大量热量,故而需要与激光器31相连的散热器1对其进行散热,才能保证照明装置的正常使用。
激光30经过波长转换装置5后能够形成受激光,起到很好地补充中心照明度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透镜模组7包括准直透镜72与透镜71,所述透镜71设置在准直透镜72前面,透镜71以及准直透镜72用于将第一光线、受激光准直,形成平行光40。
准直透镜72能够将射入其中的光线准直成平行光。优选地,透镜模组8包括至少一片光学透镜,如准直透镜72或者透镜71。
准直透镜72还用于将射入的激光30聚焦到波长转换装置5上,使激光30形成受激光。透镜模组7设置在照明装置的中心区域,使得形成的平行光40能够补充照明装置所发出的光的中心,集中光束,提高中心照明度。
优选地,准直透镜72和/或透镜71的材料可以是PMMA、PC、玻璃或石英等光学透明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光引导模组6包括若干个光引导体,用于将激光器31发出的激光30引导到准直透镜72中。
若干个光引导体将激光30引导到准直透镜72中,光引导体的位置以及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
优选地,所述光引导模组6可以包括第一光引导体61、第二光引导体62,所述第一光引导体61设置在激光路径上,用于将激光30引导到第二光引导体62上;所述第二光引导体 62设置在透镜71与准直透镜72之间,用于把激光30引导到准直透镜72上。
优选地,所述光引导模组6还可以包括第一光引导体61、第二光引导体62以及第三光引导体,第一光引导体61设置在激光路径上,将激光器31所发出的激光30引导到第二光引导体62上,第二光引导体62再将激光30引导到设置在透镜71与准直透镜72之间的第三光引导体上,第三光引导体将激光30引导到准直透镜72上。
进一步地,所述波长转换装置5为荧光复合陶瓷片或玻璃荧光片。
波长转换装置5应该为透明材料,便于第一发光体4所发出的第一光线能够通过波长装换装置,同时,波长转换装置5的材料具有高导热效果。
优选地,波长转换装置5可以使用透明胶水粘贴到第一发光体4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光体4为LED芯片,其发光波长为400nm到480nm之间。优选地,所述LED芯片发出蓝光,一部分的蓝光经由波长转换装置形成黄光,黄光与另一部分直接发出的蓝光混合形成白光,白光再经由准直透镜72形成所述平行光40。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灯照明系统,包括所述的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与一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照明装置形成中心照明和/或第二照明。
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照明需求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照明装置所发出的光。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基板、激光模组、第一发光体、波长转换装置、光引导模组、透镜模组、反光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发光体;
所述基板设置在反光杯中心区域;所述散热器设置于基板一端部上;所述第一发光体设置在基板远离散热器的另一端部上,所述波长转换装置设置在第一发光体上;所述透镜模组设置在波长转换装置前;所述激光模组设置在基板一侧上方,激光模组发出激光的方向与反光杯开口方向一致;所述光引导模组设置在激光路径上,用于将激光引导到透镜模组上;
激光模组发出的激光被光引导模组引导到透镜模组上并被透镜模组聚焦到波长转换装置上形成受激光,所述受激光经由透镜模组形成平行光;
所述第一发光体发出的第一光线一部分在波长转换装置上产生受激光,另一部分直接发出,所述受激光与直接发出的另一部分第一光线混合后,经由透镜模组形成平行光;所述平行光形成中心照明;
所述第二发光体设置于基板至少一侧面上;所述反光杯设置在第二发光体后,反光杯开口方向与所述平行光方向一致;第二发光体发出的第二光线射入反光杯中并被反光杯反射形成第二照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中心区域设置有开孔,用于使激光模组发出的激光通过反光杯,所述基板穿过所述开孔与散热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模组包括激光器,激光器安装于基板一侧上方,发出激光,激光方向与第一发光体发光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透镜模组包括准直透镜与透镜,所述透镜设置在准直透镜前面,透镜以及准直透镜用于将第一光线、受激光准直,形成平行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导模组包括若干个光引导体,用于将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引导到准直透镜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导模组包括第一光引导体、第二光引导体,
所述第一光引导体设置在激光路径上,用于将激光引导到第二光引导体上;
所述第二光引导体设置在透镜与准直透镜之间,用于把激光引导到准直透镜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装置为荧光复合陶瓷片或玻璃荧光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体为LED芯片,其发光波长为400nm到480nm之间。
9.一种车灯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到8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与一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照明装置形成中心照明和/或第二照明。
CN202022446135.4U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照明装置以及车灯照明系统 Active CN2131464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46135.4U CN213146433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照明装置以及车灯照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46135.4U CN213146433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照明装置以及车灯照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46433U true CN213146433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21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46135.4U Active CN213146433U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照明装置以及车灯照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464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88732A1 (zh) * 2020-10-28 2022-05-05 广州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装置及车灯照明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88732A1 (zh) * 2020-10-28 2022-05-05 广州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装置及车灯照明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34411B1 (en) Lamp comprising a phosphor, radiation source, optical system and heatsink
CN102537717A (zh) 发光装置
KR20070102937A (ko) 차량용 등구
JP6072902B2 (ja) 車両用灯具
CN109027944A (zh) 混合式前照灯系统和方法
CN107270151B (zh) 一种发光装置及激光照明灯
WO2021068408A1 (zh) 一种远近光一体的照明灯
US10139067B2 (en) Laser car lamp
CN111765429A (zh) 远近光一体的激光照明灯
CN213146433U (zh) 一种照明装置以及车灯照明系统
WO2022198721A1 (zh) 车灯光学组件、照明光学装置和车辆
US10371337B2 (en) Light-emitting apparatus and light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s including the same
WO2022088732A1 (zh) 一种照明装置及车灯照明系统
CN213146437U (zh) 一种照明装置及照明系统
CN209839955U (zh) 车灯模组及车灯
CN201344430Y (zh) 一种led工矿灯
KR20160036907A (ko) 헤드램프용 레이저 광학계
CN210601443U (zh) 一种汽车前照灯
CN216346023U (zh) 一种照明灯及照明系统
CN208687632U (zh) 一种照明装置
KR20110103106A (ko) 차량용 엘이디 전조등
CN201302123Y (zh) 照明模组结构
CN110925700A (zh) 远近光一体的车辆前照灯
CN220647907U (zh) 混合光源
CN219198985U (zh) 一种激光发白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