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44921U - 一种可调阻尼液压缸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阻尼液压缸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144921U CN213144921U CN202020997792.5U CN202020997792U CN213144921U CN 213144921 U CN213144921 U CN 213144921U CN 202020997792 U CN202020997792 U CN 202020997792U CN 213144921 U CN213144921 U CN 2131449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damping
- oil return
- way
- pa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阻尼液压缸,包括:后端盖上设有后进油油路和后回油油路;导向套上设有前进油油路和前回油油路;内套筒和外套筒的两端均分别与后端盖和导向套密封连接,并形成储油腔;滑动插在内套筒内的阻尼活塞上设有阻尼小孔;活塞杆的固定在阻尼活塞上且滑动插在导向套上;后进油单向阀安装在后进油油路上,且与储油腔相通;后回油单向阀安装在后回油油路上;前进油单向阀安装在前进油油路上且与储油腔相通;前回油单向阀安装在前回油油路上;溢流阀的进油口分别与前回油油路和后回油油路相通,溢流阀的出油口分别与前进油油路和后进油油路相通。该液压缸可以调节阻尼力,吸收外载荷缓冲效果好,不产生撞击声,结构紧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缸,尤其是一种可调阻尼液压缸。
背景技术
阻尼器液压缸是一种安装在机械设备或管道上的装置,用来防止装置或管道由于干扰外力所引起的破坏。在发生外部干扰力时,阻尼器吸收冲击力,并减少由于冲击所产生的振动。而在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阻尼器允许其自由运行,以适应设备和管道热胀冷缩的要求。液压阻尼器在石油、建筑、桥梁、铁路等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但是现有的阻尼液压缸不能调节阻尼力大小,吸收外在缓冲效果差,会产生撞击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调整阻尼力大小,吸收缓冲效果好,不产生撞击声的一种可调阻尼液压缸,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调阻尼液压缸,包括:后端盖,所述后端盖上设有后进油油路和后回油油路;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上设有前进油油路和前回油油路;内套筒,所述内套筒的两端分别与后端盖和导向套密封连接;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密封固定在所述后端盖与所述导向套之间,且所述内套筒位于所述外套筒的内部,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外套筒之间形成储油腔;阻尼活塞,所述阻尼活塞上设有阻尼小孔,所述阻尼活塞滑动插在所述内套筒内;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阻尼活塞上,所述活塞杆滑动插在所述导向套上;后进油单向阀,所述后进油单向阀安装在所述后进油油路上,所述后进油油路与所述储油腔相通;后回油单向阀,所述后回油单向阀安装在所述后回油油路上;前进油单向阀,所述前进油单向阀安装在所述前进油油路上,所述前进油油路与所述储油腔相通;前回油单向阀,所述前回油单向阀安装在所述前回油油路上;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分别与所述前回油油路和所述后回油油路相通,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分别与所述前进油油路和所述后进油油路相通;所述阻尼活塞与后端盖之间为无杆腔,所述阻尼活塞与所述导向套之间为有杆腔,所述后进油油路和后回油油路均与所述无杆腔相通,所述前进油油路和前回油油路均与所述有杆腔相通,所述阻尼小孔分别与所述有杆腔和所述无杆腔相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溢流阀在回油时控制压力,从而实现阻尼力的调整。
由于溢流阀控制了回油压力,能够使阻尼活塞缓慢移动,能够提高吸收外在缓冲的效果,不会产生撞击声。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小孔包括第一阻尼孔和第二阻尼孔;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安装在第一阻尼孔上;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安装在第二阻尼孔上,且所述第二单向阀与第一单向阀的安装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向阀打开需要压力,因此在活塞杆初期受力时,能够提供很好的阻尼力,即阻尼活塞在受力初期是封闭的,无杆腔与有杆腔是不相通的,因此阻尼力较大,能够大大提高缓冲效果,同时不会造成阻尼压力过大导致柔性缓冲变成硬缓冲。
进一步的,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与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相通,用于检测阻尼压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表能够直观的看到设定的压力,便于检测和准确的调整阻尼压力。
进一步的,还包括数显式压力传感器,所述数显式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相通,用于检测阻尼压力;所述溢流阀为电磁比例溢流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数显式压力传感器为输出模拟信号。溢流阀的开启压力大小通过电流或者电压信号设置,从而直观、方便的调节阻尼力的大小,能够实现自动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阀和压力表均安装在所述导向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溢流阀和压力表集成在导向套上使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不受狭小空间限制。
进一步的,还包括回油管,所述回油管分别与所述前回油油路、所述后回油油路和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阻尼液压缸可以根据外载荷力变化灵活调节阻尼力的大小,适用范围广,吸收外载荷缓冲效果好,不产生撞击声和噪音,并且结构紧凑、体积小,不受狭小空间限制,安装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液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调阻尼液压缸,包括:后端盖1,后端盖1上设有后进油油路11和后回油油路12;导向套7,导向套7上设有前进油油路71和前回油油路72;内套筒2,内套筒2的两端分别与后端盖1和导向套7密封连接;外套筒3,外套筒3密封固定在后端盖1与导向套7之间,且内套筒2位于外套筒3的内部,内套筒2与外套筒3之间形成储油腔43;阻尼活塞5,阻尼活塞5 上设有阻尼小孔,阻尼活塞5滑动插在内套筒2内;活塞杆4,活塞杆4的一端固定在阻尼活塞5上,活塞杆4滑动插在导向套7上;后进油单向阀81,后进油单向阀81安装在后进油回路上,后进油油路11与储油腔43相通,后进油单向阀81用于控制无杆腔42进油;后回油单向阀82,后回油单向阀82安装在后回油油路12上,用于控制无杆腔42回油;前进油单向阀83,前进油单向阀83 安装在前进油油路71上,前进油油路71与储油腔43相通,前进油单向阀83 用于控制有杆腔41进油;前回油单向阀84,前回油单向阀84安装在前回油油路72上,溢流阀91,溢流阀91的进油口P分别与前回油油路72和后回油油路 12相通,溢流阀91的出油口T分别与前进油油路71和后进油油路11相通;阻尼活塞5与后端盖1之间为无杆腔42,阻尼活塞5与导向套7之间为有杆腔41,后进油回路和后回油回路均与无杆腔42相通,前进油回路和前回油回路均与有杆腔41相通,阻尼小孔分别与有杆腔41和无杆腔42相通。
溢流阀91在回油时控制压力,从而实现阻尼力的调整。
由于溢流阀91控制了回油压力,能够使阻尼活塞5缓慢移动,能够提高吸收外在缓冲的效果,不会产生撞击声。
储油腔43对无杆腔42和有杆腔41补偿液压油。
活塞杆4在初受到外载荷力时,阻尼小孔平衡有杆腔41和无杆腔42的液压力,吸收外载荷冲击。
具体的,还包括回油管6,回油管6分别与前回油油路72、后回油油路12 和溢流阀91的进油口P连接。
工作时,当活塞杆4受外载荷力被拉伸时,有杆腔41内的液压油受外力形成液压力,起初在液压力的作用下有杆腔41的液压油通过阻尼活塞5的阻尼小孔进入到无杆腔42,活塞杆4开始缓慢的伸出,同时液压油也打开前回油单向阀84,当有杆腔41的液压力达到溢流阀91设定的压力时,溢流阀91被打开,有杆腔41的液压油通过后进油单向阀81进入无杆腔42,无杆腔42内不足的液压油由储油腔43补给,活塞杆4克服有杆腔41的液压阻力伸出。
当活塞杆4受外载荷力被压缩时,无杆腔42内的液压油形成液压力,起初在液压力的作用下无杆腔42的液压油通过活塞上阻尼小孔进入有杆腔41,活塞杆4开始缓慢的缩回,随着液压力逐渐增大液压油也打开后回油单向阀82,当无杆腔42的液压力达到溢流阀91设定的压力时,溢流阀91被打开,无杆腔42 的液压油通过前进油单向阀83流向有杆腔41,无杆腔42内多余的液压油又储存在储油腔43中,活塞杆4克服无杆腔42的液压阻力缩回。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阻尼小孔包括第一阻尼孔53和第二阻尼孔54;还包括:第一单向阀51,第一单向阀51安装在第一阻尼孔53上;第二单向阀 52,第二单向阀52安装在第二阻尼孔54上,且第二单向阀52与第一单向阀51 的安装方向相反。
单向阀打开需要压力,因此在活塞杆4初期受力时,能够提供很好的阻尼力,即阻尼活塞5在受力初期是封闭的,无杆腔42与有杆腔41是不相通的,因此阻尼力较大,能够大大提高缓冲效果,同时不会造成阻尼压力过大导致柔性缓冲变成硬缓冲。
两个单向阀分别控制拉伸阻尼和压缩阻尼的阻尼力。
工作时,当阻尼活塞5被压缩时,无杆腔42的液压油通过第二阻尼孔54 推开第二单向阀52进入有杆腔41,第一单向阀51关闭,当阻尼活塞5被拉伸时,有杆腔41的液压油通过第一阻尼孔53推开第一单向阀51进入无杆腔42,第二单向阀52关闭,第一单向阀51和第二单向阀52实现单向导通,从而保证阻尼力的增大。
实施例三
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压力表,压力表与溢流阀91的进油口P相通,用于检测阻尼压力。
压力表能够直观的看到设定的压力,便于检测和准确的调整阻尼压力。
实施例四
在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二的基础上,还包括数显式压力传感器92,数显式压力传感器92与所述溢流阀91的进油口相通,用于检测阻尼压力;所述溢流阀91为电磁比例溢流阀。
数显式压力传感器92输出模拟量,溢流阀91的开启压力大小通过电流或者电压信号设置,从而直观、方便的调节阻尼力的大小,能够实现自动化调整。
活塞杆4伸缩液压阻力通过溢流阀91调节限制;溢流阀91的开启压力大小通过电流或者电压设置从而方便的调节阻尼力的大小。
实施例五
在上述实施例三或四的基础上,溢流阀91、数显式压力传感器92或压力表均安装在导向套7上。溢流阀91和数显式压力传感器92集成在导向套7上使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不受狭小空间限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阻尼液压缸可以根据外载荷力变化灵活调节阻尼力的大小,适用范围广,吸收外载荷缓冲效果好,不产生撞击声和噪音,并且结构紧凑、体积小,不受狭小空间限制,安装简单。
Claims (6)
1.一种可调阻尼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端盖(1),所述后端盖(1)上设有后进油油路(11)和后回油油路(12);
导向套(7),所述导向套(7)上设有前进油油路(71)和前回油油路(72);
内套筒(2),所述内套筒(2)的两端分别与后端盖(1)和导向套(7)密封连接;
外套筒(3),所述外套筒(3)密封固定在所述后端盖(1)与所述导向套(7)之间,且所述内套筒(2)位于所述外套筒(3)的内部,所述内套筒(2)与所述外套筒(3)之间形成储油腔(43);
阻尼活塞(5),所述阻尼活塞(5)上设有阻尼小孔,所述阻尼活塞(5)滑动插在所述内套筒(2)内;
活塞杆(4),所述活塞杆(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阻尼活塞(5)上,所述活塞杆(4)滑动插在所述导向套(7)上;
后进油单向阀(81),所述后进油单向阀(81)安装在所述后进油油路(11)上,所述后进油油路(11)与所述储油腔(43)相通;
后回油单向阀(82),所述后回油单向阀(82)安装在所述后回油油路(12)上;
前进油单向阀(83),所述前进油单向阀(83)安装在所述前进油油路(71)上,所述前进油油路(71)与所述储油腔(43)相通;
前回油单向阀(84),所述前回油单向阀(84)安装在所述前回油油路(72)上;
溢流阀(91),所述溢流阀(91)的进油口分别与所述前回油油路(72)和所述后回油油路(12)相通,所述溢流阀(91)的出油口分别与所述前进油油路(71)和所述后进油油路(11)相通;
所述阻尼活塞(5)与后端盖(1)之间为无杆腔(42),所述阻尼活塞(5)与所述导向套(7)之间为有杆腔(41),所述后进油油路(11)和后回油油路(12)均与所述无杆腔(42)相通,所述前进油油路(71)和前回油油路(72)均与所述有杆腔(41)相通,所述阻尼小孔分别与所述有杆腔(41)和所述无杆腔(42)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阻尼液压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小孔包括第一阻尼孔(53)和第二阻尼孔(54);
还包括:
第一单向阀(51),所述第一单向阀(51)安装在第一阻尼孔(53)上;
第二单向阀(52),所述第二单向阀(52)安装在第二阻尼孔(54)上,且所述第二单向阀(52)与第一单向阀(51)的安装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阻尼液压缸,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与所述溢流阀(91)的进油口相通,用于检测阻尼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阻尼液压缸,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数显式压力传感器(92),所述数显式压力传感器(92)与所述溢流阀(91)的进油口相通,用于检测阻尼压力;所述溢流阀(91)为电磁比例溢流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阻尼液压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溢流阀(91)和数显式压力传感器(92)均安装在所述导向套(7)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阻尼液压缸,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回油管(6),所述回油管(6)分别与所述前回油油路(72)、所述后回油油路(12)和所述溢流阀(91)的进油口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97792.5U CN213144921U (zh) | 2020-06-03 | 2020-06-03 | 一种可调阻尼液压缸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97792.5U CN213144921U (zh) | 2020-06-03 | 2020-06-03 | 一种可调阻尼液压缸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144921U true CN213144921U (zh) | 2021-05-07 |
Family
ID=75724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997792.5U Active CN213144921U (zh) | 2020-06-03 | 2020-06-03 | 一种可调阻尼液压缸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144921U (zh) |
-
2020
- 2020-06-03 CN CN202020997792.5U patent/CN21314492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938372B2 (en) | Pneumatically-powered mine door installation with hydraulic checking system | |
US10738802B2 (en) | Hydraulic buffer and cylinder combined with the same | |
KR101453090B1 (ko) | 감쇠력 조정식 유체압 완충기 | |
US6213261B1 (en) | Hydropneumatic spring | |
KR101653475B1 (ko) | 댐퍼 | |
US20090277734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 sensitive suspension dampening | |
KR102068350B1 (ko) | 등속 구조의 쇽업소버 기구 | |
BR0304212B1 (pt) | mola de pressço com comprimento ajustÁvel. | |
KR20080094538A (ko) | 유체압 완충기 | |
US4887515A (en) | Hydraulic cylinder apparatus | |
US8641022B2 (en) | Front fork | |
JP2011058561A (ja) | 減衰バルブ | |
US6322058B1 (en) | Air suspension apparatus | |
CN111503086A (zh) | 一种可调阻尼液压缸 | |
CN213144921U (zh) | 一种可调阻尼液压缸 | |
CN109312808B (zh) | 缓冲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8223472A (zh) | 一种回转缓冲阀 | |
CN102305309B (zh) | 用于阀门的液压缓冲装置 | |
CN108644434B (zh) | 一种螺纹插装式缓冲限压阀 | |
KR100211201B1 (ko) | 감쇠력 조정식 유압 완충기 | |
CN109751440B (zh) | 流量平衡阀 | |
US3963225A (en) | Telescopic gas springs | |
CN214578526U (zh) | 一种液压阻尼式双向固定型速度控制器 | |
US11384811B2 (en) | Shock absorber | |
EP0677679B1 (en) |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with self-adjusting reac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