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41230U - 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41230U
CN213141230U CN202021472039.0U CN202021472039U CN213141230U CN 213141230 U CN213141230 U CN 213141230U CN 202021472039 U CN202021472039 U CN 202021472039U CN 213141230 U CN213141230 U CN 213141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over
gasket
vertical roller
novel full
automatic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720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志辉
李忠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YINGXIN SHIPP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YINGXIN SHIPP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YINGXIN SHIPP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YINGXIN SHIPP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720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41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41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412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wind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包括发动机与第二端盖,所述发动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端壳,所述第一端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端盖,所述第三端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垫片,所述第三端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口垫圈,所述第三端盖的另一侧设置有油封圈,所述油封圈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三端盖的外侧设置有键槽,所述第二端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中间滑动连接有第二轴衬,所述第二轴衬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垫圈,所述第一开口垫圈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端盖,所述第四端盖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垫片,所述第四端盖的另一侧设置有螺旋轴。本实用新型中,适用于任意直径缆绳的排缆,具有全自动排缆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缆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
背景技术
排缆器作为一种辅助装置,帮助绞车将缆绳有序地缠绕到卷筒上,以保证绞车足够的容绳量,同时避免由于排绳不规则造成的缆绳损坏。我们的产品——变频驱动全自动排缆器,不但具有全自动排缆功能,还打破了以往排缆器只适用于单一绳径和固定法兰间距的问题。此排缆器适用于任意直径缆绳的排缆,适用法兰间距还可在一定范围内根据需求随意调整。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排缆器需要人员进行调试,自动化程度不高,只能对一定的直径缆绳进行工作,法兰之间的距离不能直接调节,所以对于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的更新是非常重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包括发动机与第二端盖,所述发动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端壳,所述第一端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端盖,所述第三端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垫片,所述第三端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口垫圈,所述第三端盖的另一侧设置有油封圈,所述油封圈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三端盖的外侧设置有键槽,所述第二端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中间滑动连接有第二轴衬,所述第二轴衬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垫圈,所述第一开口垫圈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端盖,所述第四端盖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垫片,所述第四端盖的另一侧设置有螺旋轴,所述螺旋轴的一端下方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一侧设置有油封板,所述螺旋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垫片,所述螺旋轴的中部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垂直辊,所述第一垂直辊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端盖,所述盖板的上方另一侧设置有立棍轴,所述第一垂直辊的顶部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一垂直辊的上方设置有调节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调节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调节器的中间设置有第一止推垫圈,所述第一止推垫圈的一侧设置有锁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调节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轴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导向柱的左侧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端壳,所述调节器的一端下方设置有端部托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导向柱的两端底部设置有基座,所述导向柱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三连接杆的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一盘板,所述第一盘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盘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导向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垂直辊,所述第二垂直辊的内部设置有立式滚子轴,所述立式滚子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止推垫圈。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不但具有全自动排缆功能,还打破了以往排缆器只适用于单一绳径和固定法兰间距的问题,此排缆器适用于任意直径缆绳的排缆,适用法兰间距还可在一定范围内根据需求随意调整。
2、本实用新型中,变频驱动,节能环保;适用缆绳直径范围广;多重反馈,排缆精确度高;全自动排缆,无需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操作简单,应用广泛,通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的局部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的局部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的局部俯视图。
图例说明:
1、导向柱;2、螺旋轴;3、第一端壳;4、第二端壳;5、端部托架;6、第一螺母;7、第一轴衬;8、第二轴衬;9、第二螺母;10、调节器;11、第一止推垫圈;12、第一垫片;13、第一垂直辊;14、第一端盖;15、立棍轴; 16、第二垂直辊;17、立式滚子轴;18、第二止推垫圈;19、锁板;20、盖板;21、第二端盖;22、键槽;23、第一开口垫圈;24、第二开口垫圈;25、第三端盖;26、第四端盖;27、第二垫片;28、第三垫片;29、第四垫片; 30、弹簧;31、第一盘板;32、第一连接杆;33、第二连接杆;34、第三连接杆;35、第二盘板;36、基座;37、油封板;38、第一轴承;39、油封圈;40、第二轴承;41、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包括发动机41与第二端盖21,所述发动机4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端壳3,所述第一端壳3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端盖25,所述第三端盖25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垫片28,所述第三端盖2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口垫圈24,所述第三端盖25的另一侧设置有油封圈39,所述油封圈3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轴承40,所述第三端盖25的外侧设置有键槽22,所述第二端盖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柱1,导向柱1可以提供导向的作用,所述导向柱1的中间滑动连接有第二轴衬 8,所述第二轴衬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母9,所述导向柱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垫圈23,所述第一开口垫圈23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端盖26,所述第四端盖26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垫片29,所述第四端盖26的另一侧设置有螺旋轴2,所述螺旋轴2的一端下方设置有第一轴承38,所述第一轴承38的一侧设置有油封板37,所述螺旋轴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垫片27,所述螺旋轴 2的中部上方设置有盖板20,所述盖板20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垂直辊13,所述第一垂直辊1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端盖14,所述盖板20的上方另一侧设置有立棍轴15,所述第一垂直辊13的顶部设置有弹簧30,所述第一垂直辊13的上方设置有调节器10。
所述调节器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母6,所述调节器10的中间设置有第一止推垫圈11,所述第一止推垫圈11的一侧设置有锁板19,所述调节器1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垫片12,所述第一垫片1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轴衬7,所述导向柱1的左侧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端壳4,所述调节器10的一端下方设置有端部托架5,所述导向柱1的两端底部设置有基座36,基座36可以支撑装置,使得装置工作更加平稳,所述导向柱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杆33,所述第二连接杆33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杆34,所述第三连接杆34的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一盘板31,所述第一盘板3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32,所述第一连接杆3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盘板35,所述导向柱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垂直辊16,所述第二垂直辊16的内部设置有立式滚子轴17,所述立式滚子轴1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止推垫圈18。
工作原理:针对不同绞车,需要通过滑动体上两根螺杆来调整导向立柱间隙,以适用于不同的直径缆绳。还需调整左右两端限位传感器的间距即可适应不同的法兰间距。同时需要将缆绳直径通过变频控制柜上的人机交互界面输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LC系统会自动调整控制参数。当系统开始运行时,绞车编码器会测量卷筒转速并输入变频控制柜中的PLC。PLC根据卷筒转速和缆绳直径计算出滑动体所需的移动速度,以及对应的丝杠转速和变频电机所需的驱动频率并发送指令给变频器。变频器按照指令输出相应频率来驱动变频电机以规定速度旋转。丝杠编码器测量丝杠实际转速并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对比丝杠实际转速与所需转速来调整变频器输出频率,使丝杠实际转速满足要求。当滑动体移动到极限位置,触发限位传感器后,控制器会发出控制电机反转从而驱动滑动体换向移动。缆绳偏角测量装置作为一个位置反馈装置,是用来测量缆绳相对于卷筒中线的偏角的,当缆绳偏角过大时,控制器会控制滑动体移动速度从而使缆绳与卷筒中线平行,从而达到有序排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包括发动机(41)与第二端盖(2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4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端壳(3),所述第一端壳(3)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端盖(25),所述第三端盖(25)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垫片(28),所述第三端盖(2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口垫圈(24),所述第三端盖(25)的另一侧设置有油封圈(39),所述油封圈(3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轴承(40),所述第三端盖(25)的外侧设置有键槽(22),所述第二端盖(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柱(1),所述导向柱(1)的中间滑动连接有第二轴衬(8),所述第二轴衬(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母(9),所述导向柱(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垫圈(23),所述第一开口垫圈(23)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端盖(26),所述第四端盖(26)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垫片(29),所述第四端盖(26)的另一侧设置有螺旋轴(2),所述螺旋轴(2)的一端下方设置有第一轴承(38),所述第一轴承(38)的一侧设置有油封板(37),所述螺旋轴(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垫片(27),所述螺旋轴(2)的中部上方设置有盖板(20),所述盖板(20)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垂直辊(13),所述第一垂直辊(13)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端盖(14),所述盖板(20)的上方另一侧设置有立棍轴(15),所述第一垂直辊(13)的顶部设置有弹簧(30),所述第一垂直辊(13)的上方设置有调节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母(6),所述调节器(10)的中间设置有第一止推垫圈(11),所述第一止推垫圈(11)的一侧设置有锁板(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1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垫片(12),所述第一垫片(1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轴衬(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1)的左侧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端壳(4),所述调节器(10)的一端下方设置有端部托架(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1)的两端底部设置有基座(36),所述导向柱(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杆(33),所述第二连接杆(33)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杆(3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杆(34)的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一盘板(31),所述第一盘板(3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32),所述第一连接杆(3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盘板(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垂直辊(16),所述第二垂直辊(16)的内部设置有立式滚子轴(17),所述立式滚子轴(1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止推垫圈(18)。
CN202021472039.0U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 Active CN213141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2039.0U CN213141230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2039.0U CN213141230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41230U true CN213141230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33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72039.0U Active CN213141230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412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5699A (zh) * 2022-01-07 2022-04-05 海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人值守可变缆径式水下电动绞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5699A (zh) * 2022-01-07 2022-04-05 海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人值守可变缆径式水下电动绞车
CN114275699B (zh) * 2022-01-07 2023-07-07 海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人值守可变缆径式水下电动绞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41230U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排缆器
CN103171760A (zh) 垂直升降陆空两用车螺旋桨变距装置
CN205294729U (zh) 液压机滑块行程精确调节装置
CN210833772U (zh) 一种用于大型轴流转桨式机组的水位测控系统
CN208200226U (zh) 一种吊挂装置
CN208732336U (zh) 储线架用电位计组件
CN112357714A (zh) 一种矿井提升机的天轮及箕斗监测装置
CN210735473U (zh) 一种医疗线缆加工缠绕装置
CN201809066U (zh) 起重机用高度传感器
CN208994848U (zh) 一种送线联动盘线装置
CN209009810U (zh) 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放线架
CN209115718U (zh) 一种流量控制装置
CN208856809U (zh) 一种起重机钢丝绳取力装置
CN112008646A (zh) 内置式控制棒驱动线弹簧箱安装引导工具
CN205257855U (zh) 一种船舶绞车用高速排缆装置
CN109941780A (zh) 采用变频转矩控制的粉体物料散装机及其计算方法
CN213933242U (zh) 一种用于食品检验的采样装置
CN209295846U (zh) 一种带有排线功能的拉线位移测量装置
CN220043166U (zh) 内置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电缸
CN2393909Y (zh) 门式启闭机双吊点同步调整装置
CN110606428A (zh) 一种电梯曳引机编码器
CN217143962U (zh) 一种升降轮式巡检机器人
CN215722523U (zh) 一种带有监测功能的加工用压力容器
CN216827945U (zh) 一种钢丝加工用拉线辊
CN216830885U (zh) 一种机械臂多位面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