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31784U - 一种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31784U
CN213131784U CN202021741854.2U CN202021741854U CN213131784U CN 213131784 U CN213131784 U CN 213131784U CN 202021741854 U CN202021741854 U CN 202021741854U CN 213131784 U CN213131784 U CN 213131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band
massag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ot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418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远丽
周兰岛
蒙向明
廖秋姣
农慧姣
杨慧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ffiliated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ffiliated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ffiliated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ffiliated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17418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31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31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31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包括固定件、脚部套件及弹力带,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脚部套件分别设于所述弹力带的相对两端,其能够辅助卧床的患者进行弹力带抗阻运动。

Description

一种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
背景技术
随着快速康复理念开始运用于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柔性抗阻运动成为加速康复的重要环节,尤其是针对进行骨科手术后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弹力带由于经济安全,训练方式多样,不受场地限制,已被广泛应用于体能训练和临床康复领域。在借助弹力带进行柔性抗阻运动时,减少了神经疲劳,不容易发生危险,能涉及全身大部分肌群,训练效果佳,其在缓解疼痛、改善运动功能、恢复肌肉本体感觉方面能够取得一定的康复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弹力带仅适用于健康人群,脊柱骨折导致全瘫或截瘫的患者以及骨科手术后需要长期卧床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使用起来存在不便,从而导致患者由于疼痛、依从性差、知识缺乏等原因不能进行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比如锻炼的次数不达标、锻炼的方法不正确等。此外,长期卧床的患者腿部容易产生水肿、麻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症状,增加了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此需要定期被动地进行腿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而现有技术中的弹力带并不具备该功能,这便需要看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定期按摩护理,增加了看护人员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其能够辅助卧床的患者进行弹力带抗阻运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包括固定件、脚部套件及弹力带,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脚部套件分别设于所述弹力带的相对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还包括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设有按摩球,所述按摩球设于所述弹力带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脚部套件之间,所述按摩球能够与患者的腿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按摩组件包括两个卡持环及一调节带,两个所述卡持环分别固定于所述弹力带相对的两个侧边;所述调节带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调节段及连接两个所述调节段的连接段,两个所述调节段分别活动穿设两个所述卡持环且两个所述卡持环分别对两个所述调节段进行卡持;所述按摩球设于所述连接段朝向所述弹力带的一侧且位于两个所述卡持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还包括绳卡,所述绳卡位于所述弹力带背离所述按摩球的一侧,两个所述调节段背离所述卡持环的自由端均活动地穿设所述绳卡,以使所述绳卡对两个所述调节段的自由端加以限位以及收紧。
进一步地,所述按摩组件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按摩组件沿所述弹力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还包括若干定型条,一所述定型条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按摩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脚部套件包括脚套、连接条及指套,所述脚套与所述弹力带背离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条的一端与所述脚套连接,所述指套与所述连接条背离所述脚套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还包括计数器,所述计数器设于所述弹力带上。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上述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适用于骨科手术后需要长期卧床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通过固定件将弹力带的一端固定于床体上,通过脚部套件将弹力带的另一端可拆固定于患者的脚部,患者躺于床上时,利用脚部力量将弹力带朝远离固定件的方向拉伸,以起到对脚部以及腿部的锻炼,可见,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能够辅助卧床的患者进行弹力带抗阻运动。
2、按摩组件设有按摩球且按摩球能够与患者的腿部接触,当患者对弹力带进行拉伸时,按摩球能够随弹力带的拉伸而在腿部进行滑动,从而起到对腿部起到按摩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实施方式中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固定件、2-脚部套件、21-脚套、22-连接条、23-指套、3-弹力带、4-按摩组件、41-按摩球、42-卡持环、43-调节带、44-定性条、45-连接带、5-绳卡、6-计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适用于骨科手术后需要长期卧床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进行弹力带抗阻运动。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包括固定件1、脚部套件2及弹力带3。固定件1与脚部套件2分别设于弹力带3的相对两端,具体的,固定件1包括尼龙织带及一日字扣,尼龙织带的一端与日字扣均固定于弹力带3的同一端,尼龙织带的另一端可拆地穿入日字扣,以使尼龙织带形成一可拆的环套;脚部套件2固定于弹力带3背离尼龙织带的一端。
上述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通过固定件1将弹力带3的一端固定于床体上,通过脚部套件2将弹力带3的另一端可拆固定于患者的脚部,患者躺于床上时,利用脚部力量将弹力带3朝远离固定件1的方向拉伸,以起到对脚部以及腿部的锻炼,可见,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能够辅助卧床的患者进行弹力带抗阻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还包括按摩组件4,具体的,按摩组件4的数量为若干个,为使按摩组件4的按摩作用更有针对性,本实施方式中,若干个按摩组件4分为两组,一组位于小腿部,另一组位于大腿部,每组中的若干个按摩组件4沿弹力带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按摩组件4设有按摩球41,按摩球41的材质为硅胶,按摩球41设于弹力带3的一侧且位于固定件1与脚部套件2之间,按摩球41能够与患者的腿部接触,具体的,每一按摩组件4包括两个卡持环42及一调节带43,两个卡持环42分别固定于弹力带3相对的两个侧边;调节带4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调节段及连接两个调节段的连接段,两个调节段分别活动穿设两个卡持环42且两个卡持环42分别对两个调节段进行卡持,连接段与弹力带3形成一套环;按摩球41设于连接段朝向弹力带3的一侧且位于两个卡持环42之间。在使用时,患者的腿部穿过由调节带43与弹力带3形成套环,根据腿部的大小分别拉紧两个调节段,以按摩球41与患者的腿部接触乃至抵压为宜,卡持环42对调节段的卡持作用能够使按摩球41保持与患者的腿部接触乃至抵压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还包括绳卡5,具体的,绳卡5的数量为两个,每一组按摩组件4配置一绳卡5。每一绳卡5位于若干弹力带3背离按摩球41的一侧,每一按摩组件4的两个调节段背离卡持环42的自由端均活动地穿设绳卡5,以使绳卡5对两个调节段的自由端加以限位以及收紧。绳卡5的设置能够对每组按摩组件4中的调节带43的自由端加以归置且绳卡5对调节带43自由端的收紧作用能够进一步避免自由端朝绳卡5朝向弹力带3的方向滑脱。在使用时,一手抓住对应组别的调节段的自由端,一手握住绳卡5,再根据腿部的大小一齐对调节带43的大小进行调节。绳卡5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为省略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还包括若干定型条44,每组按摩组件4中设有若干定性条44,一定型条44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按摩组件4,具体的,一定型条44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按摩组件4中的调节带43。定型条44的材质为塑料,定型条44的设置能够使若干组按摩组件4的调节带43大致呈一筒状,在弹力带3拉伸时,定型条44能够在两组按摩组件4的调节带43之前起到拉扯的作用,从而避免按摩球41被腿部肌肉卡于某一位置,加强按摩球41对腿部按摩的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每组按摩组件4相对两端的调节带43还通过一连接带45与弹力带3的侧边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脚部套件2包括脚套21、连接条22及指套23,脚套21与弹力带3背离固定件1的一端连接,连接条22的一端与脚套21连接,指套23与连接条22背离脚套21的一端连接。脚套21由脚部尼龙织带以及脚部日字扣组成,脚部尼龙织带与弹力带3背离固定件1的一端连接,脚部日字扣固定于脚部尼龙织带的一端,脚套21通过脚部尼龙织带以及脚部日字扣能够可拆卸地套设于脚板或者脚踝,具体为,使脚部尼龙织带环绕脚板或者脚踝,然后将脚部尼龙织带的自由末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日字扣上。连接条22及指套23的材质为松紧带。指套23能够套住脚趾,以防止脚套21朝腿腹方向滑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还包括计数器6,计数器6设于弹力带3上,具体的,计数器6包括若干拉压力传感器和计数器,若干传感器均匀分布在弹力带3内,计数器位于弹力带3表面并耦接拉压力传感器。计数器6的设置以及计数功能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当卧床的患者需要进行腿部锻炼时,看护人员通过固定件1将弹力带3的一端固定于床体上,使腿部依次穿过若干个按摩组件4的调节带43;将脚套21套于患者的脚板处,将指套23套于患者的脚趾处;一手抓住按摩组件4的调节段的自由端,一手握住绳卡5,将调节段的自由端朝远离弹力带3的方向拉动,当按摩球41与患者的腿部接触乃至抵压时结束对调节段的自由端的拉动,再根据需要调节个别按摩球41与腿部抵压程度,即完成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的穿戴,患者利用脚部力量将弹力带3朝远离固定件1的方向拉伸,以起到对脚部以及腿部的锻炼,在这个过程中,按摩球41随弹力带3的拉伸而在腿部进行滑动,从而起到对腿部起到按摩的作用。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适用于骨科手术后需要长期卧床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进行弹力带抗阻运动。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包括固定件1、脚部套件2及弹力带3。固定件1与脚部套件2分别设于弹力带3的相对两端,具体的,固定件1包括尼龙织带及一日字扣,尼龙织带的一端与日字扣均固定于弹力带3的同一端,尼龙织带的另一端可拆地穿入日字扣,以使尼龙织带形成一可拆的环套;脚部套件2固定于弹力带3背离尼龙织带的一端。
上述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通过固定件1将弹力带3的一端固定于床体上,通过脚部套件2将弹力带3的另一端可拆固定于患者的脚部,患者躺于床上时,利用脚部力量将弹力带3朝远离固定件1的方向拉伸,以起到对脚部以及腿部的锻炼,可见,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能够辅助卧床的患者进行弹力带抗阻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脚部套件2包括脚套21、连接条22及指套23,脚套21与弹力带3背离固定件1的一端连接,连接条22的一端与脚套21连接,指套23与连接条22背离脚套21的一端连接。脚套21由脚部尼龙织带以及脚部日字扣组成,脚部尼龙织带与弹力带3背离固定件1的一端连接,脚部日字扣固定于脚部尼龙织带的一端,脚套21通过脚部尼龙织带以及脚部日字扣能够卡拆地套设于脚板或者脚踝。连接条22及指套23的材质为松紧带。指套23能够套住脚趾,以防止脚套21朝腿腹方向滑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还包括计数器6,计数器6设于弹力带3上,具体的,计数器6包括若干拉压力传感器和计数器,若干传感器均匀分布在弹力带3内,计数器位于弹力带3表面并耦接拉压力传感器。计数器6的计数功能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6)

1.一种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1)、脚部套件(2)、弹力带(3)及按摩组件(4),所述固定件(1)与所述脚部套件(2)分别设于所述弹力带(3)的相对两端,所述按摩组件(4)设有按摩球(41),所述按摩球(41)设于所述弹力带(3)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固定件(1)与所述脚部套件(2)之间,所述按摩球(41)能够与患者的腿部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4)包括两个卡持环(42)及一调节带(43),两个所述卡持环(42)分别固定于所述弹力带(3)相对的两个侧边;所述调节带(4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调节段及连接两个所述调节段的连接段,两个所述调节段分别活动穿设两个所述卡持环(42)且两个所述卡持环(42)分别对两个所述调节段进行卡持;所述按摩球(41)设于所述连接段朝向所述弹力带(3)的一侧且位于两个所述卡持环(42)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还包括绳卡(5),所述绳卡(5)位于所述弹力带(3)背离所述按摩球(41)的一侧,两个所述调节段背离所述卡持环(42)的自由端均活动地穿设所述绳卡(5),以使所述绳卡(5)对两个所述调节段的自由端加以限位以及收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4)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按摩组件(4)沿所述弹力带(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还包括若干定型条(44),一所述定型条(44)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按摩组件(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套件(2)包括脚套(21)、连接条(22)及指套(23),所述脚套(21)与所述弹力带(3)背离所述固定件(1)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条(22)的一端与所述脚套(21)连接,所述指套(23)与所述连接条(22)背离所述脚套(21)的一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还包括计数器(6),所述计数器(6)设于所述弹力带(3)上。
CN202021741854.2U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 Active CN213131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1854.2U CN213131784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1854.2U CN213131784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31784U true CN213131784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39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41854.2U Active CN213131784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317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90031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pressure to a mammalian limb
KR970010541B1 (ko) 자세 및 운동 기능의 장애 환자의 치료를 위한 장치
RU2165752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лечения больных с последствиями поражения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нервной системы и с повреждением опорно-двиг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US2006018360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tretching and strengthening exercises
US20150073317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pressure to a mammalian limb
US5588941A (en) Spine theraphy and exercise device
US9914004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assive flexibility training
US20190343670A1 (en) Wearable Mobility Assisting Apparatus
US20190343205A1 (en) Self-Adjustment Belt with Bumps
US20200197743A1 (en) Stretc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tretching
JP2008104872A (ja) 身体補装具
US5228458A (en) Relaxation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contractures of the paravertebral muscles
CN213131784U (zh) 一种骨科康复训练弹力带
CN210302222U (zh) 一种膝关节锻炼器材
RU21511U1 (ru) Костюм для лечения детского церебрального паралича
CN206198244U (zh) 一种改良式下肢训练带
WO2019169463A1 (pt) Órtese com tensionamento ativo para membros superiores
JP3124329U (ja) 下肢の筋と腱を支持することによる簡易な歩行補助具
RU2799125C1 (ru) Способы выравнивания таза, укрепления брюшной стенки, выравнивания позвоночника, выравнивания плеч, лечения сколиоза, а также средства для продавливания квадратной мышцы поясницы и подвздошно-поясничной мышцы
CN218451844U (zh) 指腕康复训练器材
CA2850861C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assive flexibility training
Kumar et al.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pneumatic compression therapy (PCT), lymphatic drainage exercises (LDE) and control group in patient with lower limb lymph edema
CN209770609U (zh) 一种适于儿童用的多功能下肢矫形装置
KR102160634B1 (ko) 운동용 타이츠
KR102160635B1 (ko) 운동용 타이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