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25842U - 一种基于开关电源的emi滤波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开关电源的emi滤波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25842U
CN213125842U CN202021698837.5U CN202021698837U CN213125842U CN 213125842 U CN213125842 U CN 213125842U CN 202021698837 U CN202021698837 U CN 202021698837U CN 213125842 U CN213125842 U CN 213125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on
mode
interference
mode capacitor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988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辉
吴丹
董永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ke Lep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ke Lep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ke Lep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ke Lep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988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25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25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25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s And Equa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开关电源的EMI滤波电路,包括:突波吸收单元,用于将交流输入端的火线和零线接收的共模干扰信号通过第一接地节点泄放至地线,并对交流输入端的火线和零线接收的信号的电位进行钳位,以抑制火线和零线接收的瞬态尖峰干扰信号;第一干扰抑制单元用于抑制突波吸收单元输出的信号中的共模干扰信号和差模干扰信号;第二干扰抑制单元用于抑制第一干扰抑制单元输出的信号中的共模干扰信号和差模干扰信号。由于突波吸收单元抑制了火线和零线所接收的瞬态尖峰干扰信号,再通过第一干扰抑制单元和第二干扰抑制单元对共模干扰信号和差模干扰信号进行两级互感耦合抑制,提升了开关电源的抗干扰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开关电源的EMI滤波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干扰滤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开关电源的 EMI滤波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的大多数电子产品均通过开关电源将交流电源中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来进行供电,然而在交-直流转换过程中,开关电源中的晶体管需反复工作在截止和导通状态,继而导致晶体管PN结中不断形成di/dt及du/dt的电荷量叠加积汇,若这些电荷量不及时释放,会形成回路和空间电磁场波,产生电磁干扰(EMI)信号,特别是在一定频率范围内超出的EMI信号,会影响整个电子产品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开关电源中的电磁干扰信号进行有效抑制。
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开关电源的EMI滤波电路,包括:
突波吸收单元,包括第一突波吸收单元和第二突波吸收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突波吸收单元连接在交流输入端的火线和地线之间,用于将交流输入端的火线接收的共模干扰信号通过第一接地节点泄放至地线,并对交流输入端的火线接收的信号的电位进行钳位,以抑制火线接收的瞬态尖峰干扰信号;
所述第二突波吸收单元连接在交流输入端的零线和地线之间,用于将交流输入端的零线接收的共模干扰信号通过第一接地节点泄放至地线,并对交流输入端的零线接收的信号的电位进行钳位,以抑制零线接收的瞬态尖峰干扰信号;
第一干扰抑制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突波吸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抑制所述突波吸收单元输出的信号中的共模干扰信号和差模干扰信号;
第二干扰抑制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干扰抑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抑制第一干扰抑制单元输出的信号中的共模干扰信号和差模干扰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突波吸收单元包括第一突波吸收器、第一子互感电感、第一共模电容和第三共模电容;
其中,所述第一子互感电感的一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端的火线连接,所述第一子互感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突波吸收器的一端和第一共模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突波吸收器的另一端与第一接地节点连接,所述第一共模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三共模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三共模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接地节点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突波吸收器用于对交流输入端的火线接收的信号的电位进行钳位;
所述第二突波吸收单元包括第二突波吸收器、第二子互感电感和第二共模电容;
其中,所述第二子互感电感的一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端的零线连接,所述第二子互感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突波吸收器的一端和第二共模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突波吸收器的另一端与第一接地节点连接,所述第二共模电容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共模电容与第一接地节点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突波吸收器用于对交流输入端的零线接收的信号的电位进行钳位;
所述第一子互感电感(TR1)和第二子互感电感(TR2)之间互感。
进一步地,还包括:
第一电感,其连接在所述第一接地节点与地线之间,用于抑制所述地线上接收的高频干扰信号干扰所述突波吸收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干扰抑制单元包括:
第一共模抑制单元,用于对所述突波吸收单元输出的信号中的共模干扰信号进行抑制,并通过第二接地节点将共模干扰信号泄放至地线;
第一差模抑制单元,用于对所述突波吸收单元输出的信号中的差模干扰信号进行抑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共模抑制单元包括第四共模电容、第五共模电容、第六共模电容和第三互感电感;
所述第三互感电感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突波吸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互感电感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突波吸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互感电感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四共模电容的一端连接,第四共模电容的另一端通过第六共模电容与第二接地节点连接;所述第三互感电感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五共模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五共模电容的另一端通过第六共模电容与第二接地节点连接;
所述第一差模抑制单元包括第一差模电容,所述第一差模电容连接在第三互感电感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互感电感包括两个同向环绕在绕组上且具有相同匝数的线圈,其用于衰减共模干扰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干扰抑制单元还包括第一释放电阻和第二释放电阻,第一释放电阻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差模电容的一端,第一释放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释放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释放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差模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用于释放第一差模电容中的电荷。
进一步地,还包括:
第二电感,其连接在第一接地节点与第二接地节点之间,用于抑制所述地线上接收的高频干扰信号干扰所述第一干扰抑制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干扰抑制单元包括:
第二共模抑制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干扰抑制单元输出的信号中的共模干扰信号进行抑制,并通过第三接地节点将共模干扰信号泄放至地线;
第二差模抑制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干扰抑制单元输出的信号中的差模干扰信号进行抑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共模抑制单元包括第七共模电容、第八共模电容、第九共模电容和第四互感电感,所述第四互感电感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干扰抑制单元对应火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互感电感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干扰抑制单元对应零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互感电感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七共模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七共模电容的另一端通过第九共模电容与第三接地节点连接,所述第四互感电感的第二输出端与第八共模电容的一端连接,第八共模电容的另一端通过第九共模电容与第三接地节点连接;
所述第二差模抑制单元包括第二差模电容,所述第二差模电容连接在第四互感电感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
其中,所述第四互感电感包括两个同向环绕在绕组上且具有相同匝数的线圈,其用于衰减共模干扰信号。
进一步地,还包括:
第三电感,其连接在第二接地节点和第三接地节点之间,用于抑制所述地线上接收的高频干扰信号干扰所述第二干扰抑制单元。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基于开关电源的EMI滤波电路,先通过突波吸收单元分别对交流输入端的火线和零线上接收的信号中的共模干扰信号进行初步抑制,再对火线和零线上接收的信号的电位进行钳位,以抑制火线和零线所接收的瞬态尖峰干扰信号,然后依次通过第一干扰抑制单元和第二干扰抑制单元对突波吸收单元输出的信号中的共模干扰信号和差模干扰信号进行两级抑制,使得开关电源对EMI信号进行有效抑制,提升了开关电源的抗干扰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基于开关电源的EMI滤波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2为一种实施例的基于开关电源的EMI滤波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未加入EMI滤波电路和加入EMI滤波电路的开关电源接收/输出的信号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开关电源是一种无源双向网络,其交流输入端与交流电源连接,其输出端与负载连接,交流输入端接收的信号先经过EMI滤波,再通过整流电路转换为直流信号通过输出端输出至负载。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突波吸收单元对火线L和零线N上接收的信号的电位进行钳位,以抑制火线L和零线N所接收的瞬态尖峰干扰信号,然后依次通过第一干扰抑制单元和第二干扰抑制单元对突波吸收单元输出的信号中的共模干扰信号和差模干扰信号进行两级抑制,提升了开关电源的抗干扰能力。
请参考图1,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基于开关电源的EMI滤波电路的结构框图,其包括突波吸收单元101、第一干扰抑制单元102和第二干扰抑制单元103。
所述的突波吸收单元101包括第一突波吸收单元1011和第二突波吸收单元1012,其中第一突波吸收单元1011连接在交流输入端的火线L和地线G之间,用于将交流输入端的火线L接收的共模干扰信号通过第一接地节点G1泄放至地线G,并对交流输入端的火线L接收的信号的电位进行钳位,以抑制火线L接收的瞬态尖峰干扰信号。
第二突波吸收单元1012连接在交流输入端的零线N和地线G之间,用于将交流输入端的零线N接收的共模干扰信号通过第一接地节点G1泄放至地线 G,并对交流输入端的零线N接收的信号的电位进行钳位,以抑制零线N接收的瞬态尖峰干扰信号。
第一干扰抑制单元102的输入端与突波吸收单元101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抑制突波吸收单元输出的信号中的共模干扰信号和差模干扰信号。
第二干扰抑制单元103的输入端与第一干扰抑制单元102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抑制第一干扰抑制单元输出的信号中的共模干扰信号和差模干扰信号。
本实施例中,交流输入端的火线L和零线N上所接收的信号中的电磁干扰 (EMI)信号包括共模干扰信号和差模干扰信号,其中共模干扰信号是指火线L (零线N)与地线G之间传输的电磁干扰信号,差模干扰信号是指火线L和零线N之间传输的电磁干扰信号。本实施例通过突波吸收单元101分别对火线L 和零线N上的共模干扰信号进行了初步抑制,交流输入端由于干扰的存在,还有可能接收到瞬态尖峰干扰信号,也就是浪涌干扰信号,因此突波吸收单元101 通过对接收的信号的电位进行钳位的方式,抑制了接收的瞬态尖峰干扰信号,突波吸收单元101只是对交流输入端接收的信号中的电磁干扰信号进行了初步抑制,再通过后续的第一干扰抑制单元102和第二干扰抑制单元103分别对电磁干扰信号中的共模干扰信号和差模干扰信号进行两级抑制,提升了开关电源的抗干扰能力。
请参考图2,图2为一种实施例的基于开关电源的EMI滤波电路的电路图,所述的第一突波吸收单元1011包括第一突波吸收器MOV1、第一子互感电感 TR1、第一共模电容C1和第三共模电容C3;其中,第一子互感电感TR1的一端与交流输入端的火线L连接,第一子互感电感TR1的另一端与第一突波吸收器MOV1的一端和第一共模电容C1的一端连接,第一突波吸收器MOV1的另一端与第一接地节点G1连接,第一共模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三共模电容C3的一端连接,第三共模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一接地节点G1连接;其中,第一突波吸收器MOV1用于对交流输入端的火线L接收的信号的电位进行钳位。
所述的第二突波吸收单元1012包括第二突波吸收器MOV2、第二子互感电感TR2和第二共模电容C2;其中,第二子互感电感TR2的一端与交流输入端的零线N连接,第二子互感电感TR2的另一端与第二突波吸收器MOV2的一端和第二共模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二突波吸收器MOV2的另一端与第一接地节点G1连接,第二共模电容C2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共模电容C3与第一接地节点G1连接;其中,第二突波吸收器MOV2用于对交流输入端的零线N接收的信号的电位进行钳位。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突波吸收单元101中,第一子互感电感TR1、第一共模电容C1和第三共模电容C3构成火线L对地线G之间的低通滤波器,可以衰减火线L上存在的共模干扰信号。同理,在第二突波吸收单元102中,第一子互感电感TR2、第二共模电容C2和第三共模电容C3构成零线N对地线G之间的低通滤波器,可以衰减零线N上存在的共模干扰信号。由于第一子互感电感TR1 和第二子互感电感TR2之间互感,分别为两个同向环绕在相同绕组上且具有相同匝数的线圈,因此对于火线L和零线N上存在的差模干扰信号没有任何作用,其只对火线L和零线N上的共模干扰信号具有抑制作用。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子互感电感TR1和第二子互感电感TR2的差模干扰信号可能具有瞬态尖峰电压,因此本实施例在第一互关电感TR1和第二子互感电感TR2的后端和地线G之间分别跨接有第一突波吸收器MOV1和第二突波吸收器MOV2,其中第一突波吸收器MOV1和第二突波吸收器MOV2具有吸收瞬态峰值电压的作用,其可以为一压敏电阻,其对电压具有非线性的电阻变化,并且能对线路上的异常电压反应,吸收掉大部分的突波/浪涌能量,同时把异常电压抑制到安全范围内,以抑制火线L和零线N上接收的瞬态尖峰干扰信号,方便后一级电路对差模干扰信号进行抑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干扰抑制单元201包括:第一共模抑制单元和第一差模抑制单元,其中第一共模抑制单元用于对突波吸收单元101输出的信号中的共模干扰信号进行抑制,并通过第二接地节点G2将共模干扰信号泄放至地线G;第一差模抑制单元用于对突波吸收单元101输出的信号中的差模干扰信号进行抑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共模抑制单元包括第四共模电容C4、第五共模电容C5、第六共模电容C6和第三互感电感TR3;第三互感电感TR3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突波吸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三互感电感TR3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突波吸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三互感电感TR3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四共模电容C4的一端连接,第四共模电容C4的另一端通过第六共模电容C6与第二接地节点G2 连接;第三互感电感TR3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五共模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五共模电容C5的另一端通过第六共模电容C6与第二接地节点G2连接。
第一差模抑制单元包括第一差模电容X1,第一差模电容X1连接在第三互感电感TR3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其中,第三互感电感TR3用于衰减共模干扰信号。
在本实施例的第一干扰抑制单元201中,第三互感电感TR3具有两个同向环绕在同一绕组且具有相同匝数的线圈,每个线圈的电感量约为1-9mH,其中第三互感电感TR3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对应于一个线圈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其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对应于另一个线圈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也就是第三互感电感TR3中一个线圈对应流过火线L上的信号,另一个线圈对应流过零线N上的信号,由于共模干扰信号在火线L和零线N上的传输方向和大小是相同的,因此火线L和零线N上的共模干扰信号在第三互感电感TR3中两个线圈产生的磁场是同方向的,其表现出较大的阻抗,从而对共模干扰信号起到衰减抑制的作用,并分别通过第四共模电容C4、第五共模电容C5、第六共模电容 C6将火线L和零线N上的共模干扰信号通过第二接地节点G2泄放至地线G;由于差模干扰信号在火线L和零线N上的传输方向是相反的,且大小相同,因此第三互感电感TR3中两个线圈产生的磁场相同抵消,因此第三互感电感TR3 对差模干扰信号没有抑制作用。由于第三互感电感TR3会产生漏感,差模干扰信号通过该漏感与第一差模电容X1形成低通滤波器,对差模干扰信号进行滤波。
由于第一差模电容X1中可能会积累很多电荷,影响对差模干扰信号的干扰,因此第一干扰抑制单元201还包括第一释放电阻R1和第二释放电阻R2,第一释放电阻R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差模电容X1的一端,第一释放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释放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释放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差模电容X1的另一端连接,用于释放第一差模电容X1中的电荷。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干扰抑制单元202包括:第二共模抑制单元和第二差模抑制单元,其中第二共模抑制单元用于对第一干扰抑制单元201输出的信号中的共模干扰信号进行抑制,并通过第三接地节点G3将共模干扰信号泄放至地线G;第二差模抑制单元用于对第一干扰抑制单元201输出的信号中的差模干扰信号进行抑制。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共模抑制单元包括第七共模电容C7、第八共模电容C8、第九共模电容C9和第四互感电感TR4,第四互感电感TR4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干扰抑制单元对应火线的输出端连接,第四互感电感TR4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一干扰抑制单元对应零线的输出端连接,第四互感电感TR4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七共模电容C7的一端连接,第七共模电容C7的另一端通过第九共模电容C9 与第三接地节点G3连接,第四互感电感TR4的第二输出端与第八共模电容C8 的一端连接,第八共模电容C8的另一端通过第九共模电容C9与第三接地节点G3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差模抑制单元包括第二差模电容X2,第二差模电容(X2) 连接在第四互感电感TR4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其中,第四互感电感TR4用于衰减共模干扰信号。
第二干扰抑制单元202与第一干扰抑制单元201对共模干扰信号和差模干扰信号的抑制原理相同,其中第四互感电感TR4与第三互感电感TR3相同,其具有两个同向环绕在同一绕组且具有相同匝数的线圈,每个线圈的电感量约为 1-9mH,其中第四互感电感TR4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对应于一个线圈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其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对应于另一个线圈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也就是第四互感电感TR4中一个线圈对应流过火线L上的信号,另一个线圈对应流过零线N上的信号,由于共模干扰信号在火线L和零线N上的传输方向和大小是相同的,因此火线L和零线N上的共模干扰信号在第四互感TR4 中两个线圈产生的磁场是同方向的,其表现出较大的阻抗,从而对共模干扰信号起到衰减抑制的作用,并分别通过第七共模电容C7、第八共模电容C8、第九共模电容C9将火线L和零线N上的共模干扰信号通过第三接地节点G3泄放至地线G;由于差模干扰信号在火线L和零线N上的传输方向是相反的,且大小相同,因此第四互感电感TR4中两个线圈产生的磁场相同抵消,因此第四互感 TR4对差模干扰信号没有抑制作用。由于第四互感电感TR4会产生漏感,差模干扰信号通过该漏感与第二差模电容X2形成低通滤波器,对差模干扰信号进行滤波。
本实施例中的共模电容C1-C7均为Y电容,差模电容X1和X2为X电容,其电容量取值在20nF-90nF之间。本实施例中的互感电感TR1-TR4中每个线圈的绕组均为铁氧体环型绕组。
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和第三电感L3,其中第一电感 L1连接在第一接地节点G1与地线G之间,用于抑制所述地线G上接收的高频干扰信号干扰所述突波吸收单元;第二电感L2连接在第一接地节点G1与第二接地节点G2之间,用于抑制地线G上接收的高频干扰信号干扰所述第一干扰抑制单元;第三电感L3连接在第二接地节点G2和第三接地节点G3之间,用于抑制地线G上接收的高频干扰信号干扰第二干扰抑制单元。
请参考图3,图3为未加入EMI滤波电路和加入EMI滤波电路的开关电源接收/输出的信号对比图,图3中的(a)为未加入EMI滤波电路的开关电源接收/输出的信号对比图,图3中的(b)为加入EMI滤波电路的开关电源接收/输出的信号对比图,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火线L和零线N上接收的信号相同的情况下,加入EMI滤波电路后,开关电源火线L和零线N上输出的信号更加平稳,有效抑制了电磁干扰信号对输出信号的影响,从而达到安规要求,符合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能够用于超声设备和3C电子产品。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开关电源的EMI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突波吸收单元,包括第一突波吸收单元和第二突波吸收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突波吸收单元连接在交流输入端的火线(L)和地线(G)之间,用于将交流输入端的火线(L)接收的共模干扰信号通过第一接地节点(G1)泄放至地线(G),并对交流输入端的火线(L)接收的信号的电位进行钳位,以抑制火线(L)接收的瞬态尖峰干扰信号;
所述第二突波吸收单元连接在交流输入端的零线(N)和地线(G)之间,用于将交流输入端的零线(N)接收的共模干扰信号通过第一接地节点(G1)泄放至地线(G),并对交流输入端的零线(N)接收的信号的电位进行钳位,以抑制零线(N)接收的瞬态尖峰干扰信号;
第一干扰抑制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突波吸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抑制所述突波吸收单元输出的信号中的共模干扰信号和差模干扰信号;
第二干扰抑制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干扰抑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抑制第一干扰抑制单元输出的信号中的共模干扰信号和差模干扰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MI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波吸收单元包括第一突波吸收器(MOV1)、第一子互感电感(TR1)、第一共模电容(C1)和第三共模电容(C3);
其中,所述第一子互感电感(TR1)的一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端的火线(L)连接,所述第一子互感电感(TR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突波吸收器(MOV1)的一端和第一共模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突波吸收器(MOV1)的另一端与第一接地节点(G1)连接,所述第一共模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三共模电容(C3)的一端连接,第三共模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一接地节点(G1)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突波吸收器(MOV1)用于对交流输入端的火线(L)接收的信号的电位进行钳位;
所述第二突波吸收单元包括第二突波吸收器(MOV2)、第二子互感电感(TR2)和第二共模电容(C2);
其中,所述第二子互感电感(TR2)的一端与所述交流输入端的零线(N)连接,所述第二子互感电感(TR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突波吸收器(MOV2)的一端和第二共模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突波吸收器(MOV2)的另一端与第一接地节点(G1)连接,所述第二共模电容(C2)的另一端通过第三共模电容(C3)与第一接地节点(G1)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突波吸收器(MOV2)用于对交流输入端的零线(N)接收的信号的电位进行钳位;
所述第一子互感电感(TR1)和第二子互感电感(TR2)之间互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MI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电感(L1),其连接在所述第一接地节点(G1)与地线(G)之间,用于抑制所述地线(G)上接收的高频干扰信号干扰所述突波吸收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MI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扰抑制单元包括:
第一共模抑制单元,用于对所述突波吸收单元输出的信号中的共模干扰信号进行抑制,并通过第二接地节点(G2)将共模干扰信号泄放至地线(G);
第一差模抑制单元,用于对所述突波吸收单元输出的信号中的差模干扰信号进行抑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EMI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共模抑制单元包括第四共模电容(C4)、第五共模电容(C5)、第六共模电容(C6)和第三互感电感(TR3);
所述第三互感电感(TR3)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突波吸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互感电感(TR3)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突波吸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互感电感(TR3)的第一输出端与第四共模电容(C4)的一端连接,第四共模电容(C4)的另一端通过第六共模电容(C6)与第二接地节点(G2)连接;所述第三互感电感(TR3)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五共模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五共模电容(C5)的另一端通过第六共模电容(C6)与第二接地节点(G2)连接;
所述第一差模抑制单元包括第一差模电容(X1),所述第一差模电容(X1)连接在第三互感电感(TR3)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互感电感(TR3)包括两个同向环绕在绕组上且具有相同匝数的线圈,其用于衰减共模干扰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EMI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扰抑制单元还包括第一释放电阻(R1)和第二释放电阻(R2),第一释放电阻(R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差模电容(X1)的一端,第一释放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释放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释放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差模电容(X1)的另一端连接,用于释放第一差模电容(X1)中的电荷。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EMI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电感(L2),其连接在第一接地节点(G1)与第二接地节点(G2)之间,用于抑制所述地线(G)上接收的高频干扰信号干扰所述第一干扰抑制单元。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EMI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干扰抑制单元包括:
第二共模抑制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干扰抑制单元输出的信号中的共模干扰信号进行抑制,并通过第三接地节点(G3)将共模干扰信号泄放至地线(G);
第二差模抑制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干扰抑制单元输出的信号中的差模干扰信号进行抑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EMI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共模抑制单元包括第七共模电容(C7)、第八共模电容(C8)、第九共模电容(C9)和第四互感电感(TR4),所述第四互感电感(TR4)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干扰抑制单元对应火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互感电感(TR4)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干扰抑制单元对应零线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互感电感(TR4)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七共模电容(C7)的一端连接,第七共模电容(C7)的另一端通过第九共模电容(C9)与第三接地节点(G3)连接,所述第四互感电感(TR4)的第二输出端与第八共模电容(C8)的一端连接,第八共模电容(C8)的另一端通过第九共模电容(C9)与第三接地节点(G3)连接;
所述第二差模抑制单元包括第二差模电容(X2),所述第二差模电容(X2)连接在第四互感电感(TR4)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
其中,所述第四互感电感(TR4)包括两个同向环绕在绕组上且具有相同匝数的线圈,其用于衰减共模干扰信号。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EMI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电感(L3),其连接在第二接地节点(G2)和第三接地节点(G3)之间,用于抑制所述地线(G)上接收的高频干扰信号干扰所述第二干扰抑制单元。
CN202021698837.5U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基于开关电源的emi滤波电路 Active CN213125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98837.5U CN213125842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基于开关电源的emi滤波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98837.5U CN213125842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基于开关电源的emi滤波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25842U true CN213125842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53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98837.5U Active CN213125842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基于开关电源的emi滤波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2584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2241A (zh) * 2021-06-17 2021-09-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共模干扰抑制装置及变频电器
CN113746320A (zh) * 2021-08-04 2021-12-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滤波电路、电源电路及用电设备
WO2022017049A1 (zh) * 2020-07-22 2022-01-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抗电力环境抑制电路、触控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17049A1 (zh) * 2020-07-22 2022-01-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抗电力环境抑制电路、触控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3452241A (zh) * 2021-06-17 2021-09-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共模干扰抑制装置及变频电器
CN113452241B (zh) * 2021-06-17 2022-08-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共模干扰抑制装置及变频电器
CN113746320A (zh) * 2021-08-04 2021-12-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滤波电路、电源电路及用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25842U (zh) 一种基于开关电源的emi滤波电路
CN105099165B (zh) 一种高压电源的emc防护和滤波装置及方法
US20080246459A1 (en) Common-Mode Surge Suppression
CN112019039A (zh) 一种高等级浪涌防护高emi性能的电源接口电路
CN112769136B (zh) 一种滤波电路、电源设备及供电系统
CN110311647B (zh) 一种高低频段滤波装置、电器设备及其高低频段滤波方法
CN107134916B (zh) 一种交流电源传导电磁信息泄漏防护装置及方法
CA1259381A (en) Power line filter
CN101202150B (zh) 一种emc滤波电感
CN115149515A (zh) 一种低压电源供电滤波电路及电机控制器
CN210041770U (zh) 一种高低频段滤波装置及电器设备
CN217486380U (zh) 一种消除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的滤波装置
CN212850432U (zh) 一种高插损无源emi滤波器
CN220896528U (zh) 一种emc滤波电路
CN209692718U (zh) 滤波装置和电气设备
CN220822912U (zh) 一种emc滤波电路
CN210899098U (zh) 一种满足电磁兼容要求的电源滤波电路
CN210490474U (zh) 一种三相四线通用滤波器的设计电路
US7362162B2 (en) Line filter
CN208971133U (zh) 一种防浪涌电路及稳压设备
CN117220495A (zh) 一种emc滤波电路及控制方法
CN210578249U (zh) 一种改进的低功耗滤波器
US5739732A (en) AC noise spike suppression circuit with parallel back-to-back fast diodes
CN220775654U (zh) 一种微型逆变器电路
CN217037045U (zh) 一种大功率电源滤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