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24906U - 电连接器插拔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插拔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24906U
CN213124906U CN202021422603.8U CN202021422603U CN213124906U CN 213124906 U CN213124906 U CN 213124906U CN 202021422603 U CN202021422603 U CN 202021422603U CN 213124906 U CN213124906 U CN 213124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electrical connector
plugging mechanism
link
connector plug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2260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亚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ue Valley Smart Beij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lue Valley Smart Beij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lue Valley Smart Beij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lue Valley Smart Beij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2260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24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24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249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插拔机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包括:底座;致动部,致动部包括由多个连杆交叉形成的传动组件,致动部通过传动组件支撑在底座上方;电连接装置,电连接装置通过传动组件支撑在致动部上方,致动部受到外力作用下在竖直方向朝向底座运动且驱动传动组件带动电连接装置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相对底座运动以与电池包电连接。由此,通过底座、致动部和电连接装置配合,能够使电池包与电连接装置快速、准确地对接在一起,可以缩短电池包的充电时间,从而可以提升电池包的充电效率,并且,也可以实现自动对电池包充电的工作目的。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插拔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插拔机构。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动汽车开进换电站进行更换动力电池,动力电池从车身拆卸下来后,将动力电池放置在换电站内的电池架上,动力电池在电池架上进行充电。
但是,需要用户手动将动力电池与电连接装置对接,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动力电池不能快速、准确地与电连接装置连接,导致动力电池的充电时间延长,从而影响动力电池的充电效率,并且,也会浪费用户体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电连接器插拔机构,该电连接器插拔机构,能够使电池包与电连接装置快速、准确地对接在一起,可以缩短电池包的充电时间,从而可以提升电池包的充电效率,并且,也可以实现自动对电池包充电的工作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包括:底座;致动部,所述致动部包括由多个连杆交叉形成的传动组件,所述致动部通过所述传动组件支撑在所述底座上方;电连接装置,所述电连接装置通过所述传动组件支撑在所述致动部上方,所述致动部受到外力作用下在竖直方向朝向所述底座运动且驱动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电连接装置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相对所述底座运动以与电池包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通过底座、致动部和电连接装置配合,能够使电池包与电连接装置快速、准确地对接在一起,可以缩短电池包的充电时间,从而可以提升电池包的充电效率,并且,也可以实现自动对电池包充电的工作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致动部还包括弹性件,在所述外力移除后,所述弹性件促使所述致动部复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外力是电池包的施加在所述致动部上的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可枢转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所述电连接装置可枢转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致动部的支撑件可枢转连接,另一端相对所述底座可在所述水平方向上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连杆倾斜连接在所述底座和所述电连接装置之间;所述第二连杆倾斜连接在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底座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底座和所述电连接装置均设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通过枢转轴分别与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连接座、所述电连接装置的所述第一连接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设有相对所述底座可在所述水平方向运动的第三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所述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三连杆且相对所述第三连杆可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三连杆的端部设有行走轮,所述第二连接座具有长圆孔,所述行走轮设于所述长圆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连杆通过中间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从所述电连接器插拔机构的侧向方向上看,所述致动部、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以及所述底座形成一个非静定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安装柱,所述致动部的支撑件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安装柱,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柱和所述第二安装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支撑件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且与所述电连接装置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致动部的支撑件设有第一滑动件,所述电连接装置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动件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滑动件设置为滑轨和滑块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滑动件设置为所述滑轨和所述滑块中的另一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支撑件设有支撑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还包括: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用于检测所述电连接装置是否到位。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电连接器插拔机构在电池架上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
底座701;第一安装柱7011;
支撑件702;支撑块7021;第二安装柱7022;安装孔7023;第一滑动件7072;
致动部706;
传动组件703;第一连杆7031;弹性件7033;第二连杆7034;中间连接轴7035;枢转轴7036;
电连接装置704;电连接器安装框架7041;电连接器7042;
到位行程开关705;第一连接座708;第二滑动件7082;
第二连接座709;第三连杆7091;行走轮7092;长圆孔7093;
电池包10;电池架6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包括:底座701、致动部706和电连接装置704。致动部706包括由多个连杆交叉形成的传动组件703,致动部706通过传动组件703支撑在底座701上方,也可以理解为,致动部706设置在底座701上方,需要说明的是,致动部706通过多个连杆的配合活动支撑在底座701上方。传动组件703支撑在底座701和致动部706之间。电连接装置704用于对电池包10充电,电连接装置704通过传动组件703支撑在致动部706上方,致动部706受到外力作用下,例如:致动部706受到向下的外力作用下,致动部706在竖直方向Ⅰ朝向底座701运动而接近底座701以与电池包10电连接,并且致动部706驱动传动组件703带动电连接装置704在竖直方向Ⅰ和水平方向Ⅱ上相对底座701运动而接近底座701。需要说明的是,致动部706还包括弹性件7033,弹性件7033可以设置为弹簧,在外力从致动部706上移除后,弹性件7033促使致动部706复位。在弹性件7033的作用下,致动部706带动传动组件703朝向远离底座701的方向运动,同时,传动组件703带动电连接装置704在竖直方向Ⅰ和水平方向Ⅱ上相对底座701运动而远离底座701,即致动部706可以运动至初始位置,电连接装置704也可以运动至初始位置。需要说明的是,竖直方向Ⅰ是指图1中的上下方向,水平方向Ⅱ是指与图1中的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力是电池包10的施加在致动部706上的力。
其中,电动汽车开进换电站进行更换电池包10时,换电移动装置将动力电池(即电池包10)从车身上拆卸下来后,换电移动装置将电池包10输送给电池转运装置,然后电池转运装置将电池包10放置在电池架601上,电池包10在电池架601上进行充电。具体地,如图4所示,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设置在电池架601上,电池转运装置将动力电池放置在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的致动部706上,在电池包10的重力作用下,致动部706在竖直方向Ⅰ朝向底座701运动而接近底座701,弹性件7033被压缩,在致动部706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致动部706驱动传动组件703带动电连接装置704在竖直方向Ⅰ和水平方向Ⅱ上相对底座701运动而接近底座701,同时在水平方向Ⅱ上电连接装置704朝向电池包10运动,电连接装置704就会与电池包10对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对电池包10充电的工作目的。这样设置能够使电池包10与电连接装置704快速、准确地对接在一起,可以缩短电池包10的充电时间,从而可以提升电池包10的充电效率,并且,也可以省去用户手动对接电池包10和电连接装置704的工作步骤,从而可以节省用户体力,进而可以实现自动对电池包10充电的工作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包10从致动部706上移出后,即电池包10与致动部706分离后,此时电池包10的重力不作用在致动部706上,在弹性件7033的弹力作用下,致动部706带动传动组件703朝向远离底座701的方向运动,促使致动部706复位,同时,传动组件703带动电连接装置704在竖直方向Ⅰ和水平方向Ⅱ上相对底座701运动而远离底座701,使电连接装置704运动至初始位置。
由此,通过底座701、致动部706和电连接装置704配合,能够使电池包10与电连接装置704快速、准确地对接在一起,可以缩短电池包10的充电时间,从而可以提升电池包10的充电效率,并且,也可以实现自动对电池包10充电的工作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传动组件703可以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连杆7031和第二连杆7034,第一连杆7031和第二连杆7034可枢转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杆7031和第二连杆7034的连接处可枢转连接,第一连杆7031位于第二连杆7034的外侧,第一连杆7031的两端分别与底座701、电连接装置704可枢转连接,优选地,第一连杆7031的上端与电连接装置704可枢转连接,第一连杆7031的下端与底座701可枢转连接。第二连杆7034的一端与致动部706的支撑件702可枢转连接,第二连杆7034的另一端相对底座701可在水平方向Ⅱ上运动,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连杆7034的上端与致动部706的支撑件702可枢转连接,第二连杆7034的下端相对底座701可在底座701的前后方向运动,并且,第二连杆7034的下端相对底座701可转动。
其中,如图1所示,电池包10放置在支撑件702上后,在电池包10的重力作用下,支撑件702朝向底座701向下运动,支撑件702向下运动时,第二连杆7034的上端相对支撑件702转动,支撑件702驱动第二连杆7034的下端向前运动,同时,第一连杆7031的下端相对底座701向前转动,第一连杆7031的上端带动电连接装置704向下方和向前方运动,使电连接装置704与电池包10对接充电。当电池包10从支撑件702上移出后,在弹性件7033的弹力作用下驱动支撑件702向上运动,支撑件702向上运动时,第二连杆7034的上端相对支撑件702转动,支撑件702驱动第二连杆7034的下端向后运动,同时,第一连杆7031的下端相对底座701向后转动,第一连杆7031的上端带动电连接装置704向上方和向后方运动,从而实现电连接装置704和致动部706的复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连杆7031倾斜连接在底座701和电连接装置704之间,第二连杆7034倾斜连接在支撑件702和底座701之间。需要解释的是,如图3所示,在从上至下的方向,第一连杆7031从前向后延伸设置,第二连杆7034从后向前延伸设置,这样设置能够便于使第一连杆7031和第二连杆7034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可以避免第一连杆7031和第二连杆7034之间出现卡滞现象,从而可以使致动部706运动更加灵活。电池包10放置到致动部706的支撑件702上后,能够保证电连接装置704同时在竖直方向Ⅰ和水平方向Ⅱ上相对底座701运动,可以保证电连接装置704能与电池包10对接,从而可以保证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的工作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701和电连接装置704均可以设置有第一连接座708,第一连杆7031的两端通过枢转轴7036分别与底座701的第一连接座708、电连接装置704的第一连接座708连接。需要解释的是,如图1所示,第一连杆7031的下端通过枢转轴7036与底座701上的第一连接座708安装在一起,实现第一连杆7031的下端相对底座701可枢转的工作目的,第一连杆7031的上端通过枢转轴7036与电连接装置704下方的第一连接座708安装在一起,实现第一连杆7031的上端相对电连接装置704可枢转的工作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底座701的上表面可以设置有第二连接座709,第二连接座709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座708的前方,并且,在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的前后方向,第二连接座709与第一连接座708间隔开布置,第二连接座709上可以设置有相对底座701可在水平方向Ⅱ运动的第三连杆7091,优选地,第三连杆7091相对底座701可在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的前后方向运动。第二连杆7034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三连杆7091且相对第三连杆7091可转动。其中,支撑件702上也可以设置有第一连接座708,第二连杆7034的上端通过枢转轴7036与支撑件702上的第一连接座708连接,实现第二连杆7034的上端相对支撑件702可枢转的工作目的。
电池包10放置在支撑件702上后,支撑件702向下运动时,第二连杆7034的上端绕枢转轴7036转动,支撑件702驱动第二连杆7034推动第三连杆7091相对第二连接座709向前运动,同时,第一连杆7031的下端相对底座701向前转动,第一连杆7031的上端带动电连接装置704向下方和向前方运动,使电连接装置704与电池包10对接充电。当电池包10从支撑件702上移出后,在弹性件7033的弹力作用下驱动支撑件702向上运动,支撑件702向上运动时,第二连杆7034的上端相对支撑件702转动,第二连杆7034拉动第三连杆7091向后运动,同时,第一连杆7031的下端相对底座701向后转动,第一连杆7031的上端带动电连接装置704向上方和向后方运动,从而实现电连接装置704和致动部706的复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三连杆7091的端部可以设置有行走轮7092,第二连接座709的竖直板上可以具有长圆孔7093,长圆孔7093沿着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的前后方向延伸布置,行走轮7092设置于长圆孔7093内,行走轮7092可以在长圆孔7093的延伸方向运动。其中,行走轮7092在长圆孔7093内运动时,长圆孔7093能够在上下、左右方向对行走轮7092进行限位,可以保证行走轮7092只在长圆孔7093的延伸方向运动,从而可以保证致动部706和电连接装置704在预定轨迹上往复运动,进而可以保证电连接装置704能与电池包10对接。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行走轮7092可以由轴承替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杆7031可以通过中间连接轴7035与第二连杆7034枢转连接,从而实现第一连杆7031和第二连杆7034的转动连接。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连杆7031和第二连杆7034均可以设置为两个,一个第一连杆7031和一个第二连杆7034形成一组传动组件703,两组传动组件703在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的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一组传动组件703的中间连接轴7035和另一组传动组件703的中间连接轴7035可以设置为一体成型件,这样设置能够使一根中间连接轴7035同时支撑两组传动组件703,可以省去一根中间连接轴7035的布置,从而可以简化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的结构。并且,通过将一根中间连接轴7035连接在两组传动组件703之间,能够提升两组传动组件703的结构强度,可以使两组传动组件703可靠地支撑电连接装置704和支撑件70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从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的侧向方向上看,致动部706、第一连杆7031、第二连杆7034以及底座701形成一个非静定结构。非静定结构指的是在外力作用下会运动的结构,例如向下压致动部706的支撑件702时,致动部706、第一连杆7031、第二连杆7034相对于底座701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底座701的上表面可以设置有第一安装柱7011,致动部706的支撑件702的下表面可以设置有第二安装柱7022,第一安装柱7011和第二安装柱7022在上下方向正对设置,弹性件7033的两端分别套设于第一安装柱7011和第二安装柱7022,这样设置能够将弹性件7033可靠地设置在支撑件702和底座701之间,可以避免弹性件7033与支撑件702、底座701分离。其中,第一安装柱7011、第二安装柱7022、弹性件7033均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安装柱7011、多个第二安装柱7022、多个弹性件7033一一对应,优选地,第一安装柱7011、第二安装柱7022、弹性件7033均可以设置为两个,一个第一安装柱7011、一个第二安装柱7022和一个弹性件7033对应设置,支撑件702向下运动后,多个弹性件7033被压缩具有足够的弹力,在外力移除后,可以保证致动部706能复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件702可以设置有安装孔7023,安装孔7023在支撑件702的厚度方向贯穿支撑件702,第一连杆7031的上端可以穿过安装孔7023且与电连接装置704下方的第一连接座708连接,如此设置能够将第一连杆7031的上端和电连接装置704装配在一起,可以实现第一连杆7031驱动电连接装置704在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的前后方向运动的工作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致动部706的支撑件702的上表面可以设置有第一滑动件7072,电连接装置704可以设置有与第一滑动件7072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动件7082。
进一步地,第一滑动件7072可以设置为滑轨和滑块中的一个,第二滑动件7082可以设置为滑轨和滑块中的另一个,优选地,第一滑动件7072设置为滑轨,第二滑动件7082设置为滑块,滑轨在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的前后方向延伸布置。其中,电池包10放置在支撑件702上后,在电池包10的重力作用下,支撑件702朝向底座701向下运动,支撑件702驱动第二连杆7034的下端向前运动,并且,第一连杆7031的下端相对底座701向前转动,第一连杆7031的上端带动电连接装置704向下方和向前方运动,需要说明的是,电连接装置704向前方运动时通过滑块在滑轨上滑动,能够使电连接装置704相对支撑件702向前运动,可以使电连接装置704与电池包10对接。当电池包10从支撑件702上移出后,在弹性件7033的弹力作用下驱动支撑件702向上运动,支撑件702向上运动时,第一连杆7031的上端带动电连接装置704向上方和向后方运动,同时滑块沿着滑轨向后滑动,从而使电连接装置704复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还可以包括:到位行程开关705,到位行程开关705可以用于检测电连接装置704是否到位。其中,到位行程开关705可以设置在底座701且位于底座701的一侧,在致动部706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当到位行程开关705被触发时,例如:到位行程开关705与致动部706的支撑件702接触时被触发,到位行程开关705检测电连接装置704与电池包10对接到位,工控机控制电连接装置704开始对电池包10进行充电。当到位行程开关705未被触发时,例如:到位行程开关705705与致动部706的支撑件702未接触时,到位行程开关705检测电连接装置704与电池包10未对接到位,致动部706继续向下运动,直到到位行程开关705被触发时,致动部706停止继续向下运动,工控机控制电连接装置704开始对电池包10进行充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件702可以设置有支撑块7021,优选地,支撑块7021设置在支撑件702的上表面,其中,电池包10压在支撑块7021上,支撑块7021用于支撑电池包10,支撑块7021能够防止电池包10的下表面与支撑件702接触,可以降低电池包10的下表面与支撑件702接触磨损,从而可以延长电池包10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设置支撑块7021,能够调整电池包10的充电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连接装置704可以包括:电连接器安装框架7041和电连接器7042,电连接器安装框架7041通过滑轨和滑块与支撑件702连接,同时,电连接器安装框架7041通过第一连接座708与第一连杆7031连接,电连接器7042可以设置于电连接器安装框架7041上,而且电连接器7042适于与电池包10对接。其中,电连接器安装框架7041的前端可以设置有安装孔7023,电连接器7042安装在电连接器安装框架7041内且部分结构从安装孔7023伸出,这样设置能够使电连接器7042从电连接器安装框架7041内露出,可以保证电连接器7042能与电池包10对接,从而可以保证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能对电池包10充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装置704同时在竖直方向Ⅰ和水平方向Ⅱ上运动以与电池包10电连接。外力施加在致动部706上后,电连接装置704同时沿竖直方向Ⅰ和水平方向Ⅱ运动,以使电连接器7042靠近电池包10并与电池包10电连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6)

1.一种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701);
致动部(706),所述致动部(706)包括由多个连杆交叉形成的传动组件(703),所述致动部(706)通过所述传动组件(703)支撑在所述底座(701)上方;
电连接装置(704),所述电连接装置(704)通过所述传动组件(703)支撑在所述致动部(706)上方,所述致动部(706)受到外力作用下在竖直方向(Ⅰ)朝向所述底座(701)运动且驱动所述传动组件(703)带动所述电连接装置(704)在竖直方向(Ⅰ)和水平方向(Ⅱ)上相对所述底座(701)运动以与电池包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所述致动部(706)还包括弹性件(7033),在所述外力移除后,所述弹性件(7033)促使所述致动部(706)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力是所述电池包的施加在所述致动部(706)上的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703)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连杆(7031)和第二连杆(7034),所述第一连杆(7031)和所述第二连杆(7034)可枢转连接,所述第一连杆(70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701)、所述电连接装置(704)可枢转连接;
所述第二连杆(7034)的一端与所述致动部(706)的支撑件(702)可枢转连接,另一端相对所述底座(701)可在所述水平方向(Ⅱ)上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7031)倾斜连接在所述底座(701)和所述电连接装置(704)之间;
所述第二连杆(7034)倾斜连接在所述支撑件(702)和所述底座(70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01)和所述电连接装置(704)均设有第一连接座(708),所述第一连杆(7031)的两端通过枢转轴(7036)分别与所述底座(701)的所述第一连接座(708)、所述电连接装置(704)的所述第一连接座(708)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01)的上表面设有第二连接座(709),所述第二连接座(709)设有相对所述底座(701)可在所述水平方向(Ⅱ)运动的第三连杆(7091);
所述第二连杆(7034)的所述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三连杆(7091)且相对所述第三连杆(7091)可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7091)的端部设有行走轮(7092),所述第二连接座(709)具有长圆孔(7093),所述行走轮(7092)设于所述长圆孔(7093)内。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7031)通过中间连接轴(7035)与所述第二连杆(7034)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的侧向方向上看,所述致动部(706)、所述第一连杆(7031)、所述第二连杆(7034)以及所述底座(701)形成一个非静定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01)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安装柱(7011),所述致动部(706)的支撑件(702)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安装柱(7022),所述弹性件(7033)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柱(7011)和所述第二安装柱(7022)。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702)设有安装孔(7023),所述第一连杆(7031)的上端穿过所述安装孔(7023)且与所述电连接装置(704)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部(706)的支撑件(702)设有第一滑动件(7072),所述电连接装置(704)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动件(7072)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动件(708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件(7072)设置为滑轨和滑块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滑动件(7082)设置为所述滑轨和所述滑块中的另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4或11所述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702)设有支撑块(7021)。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7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动开关(705),所述微动开关(705)用于检测所述电连接装置(704)是否到位。
CN202021422603.8U 2020-07-17 2020-07-17 电连接器插拔机构 Active CN213124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22603.8U CN213124906U (zh) 2020-07-17 2020-07-17 电连接器插拔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22603.8U CN213124906U (zh) 2020-07-17 2020-07-17 电连接器插拔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24906U true CN213124906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78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22603.8U Active CN213124906U (zh) 2020-07-17 2020-07-17 电连接器插拔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249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22147B (zh) 一种直连式双车道换电站
CN111769403B (zh) 电连接器插拔机构
CN111786237B (zh) 联动机构以及电连接器插拔机构
JP2014134079A (ja) 機械式駐車装置
CN213124906U (zh) 电连接器插拔机构
CN111769405B (zh) 电连接器插拔机构
CN111769404A (zh) 电连接器插拔机构
CN213151238U (zh) 联动机构以及电连接器插拔机构
CN213151239U (zh) 电连接器插拔机构
CN213043146U (zh) 电连接器插拔机构
CN111786191B (zh) 电连接器插拔机构及电连接器插拔机构的到位检测方法
CN212258508U (zh) 一种接触式的充电结构和巡检机器人装置
CN215360954U (zh) 充电装置、充电总成以及换电站
JP6212607B2 (ja) 機械式駐車装置
CN111231684B (zh) 受流器及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
CN210707338U (zh) 一种双车道式换电站
CN210707337U (zh) 一种直连式双车道换电站
CN213546683U (zh) 电连接器插拔机构
CN211139281U (zh) 一种快速插拔式充电仓及换电站
CN114555412A (zh) 用于对机动车传导充电的系统
CN111231682A (zh) 充电系统
CN217574922U (zh) 充电接头装置、充电架及包括其的换电站
CN211879689U (zh) 电池插拔机构
CN218021228U (zh) 充电插座和换电站
CN114103649B (zh) 集电靴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