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24860U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24860U
CN213124860U CN202021782024.4U CN202021782024U CN213124860U CN 213124860 U CN213124860 U CN 213124860U CN 202021782024 U CN202021782024 U CN 202021782024U CN 213124860 U CN213124860 U CN 2131248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new energy
alternating current
energy automobile
current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820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志成
员汝娜
邹忠月
赵娴
赵旭阳
黄瑞生
陈小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Suda Electric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Suda Electric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Suda Electric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Suda Electric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8202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248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248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248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交流电输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主要用于安装在相应的交流电输出装置上,便于对外载电器进行充电,充分发挥了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储能站的作用,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实用性;设置三孔和/或两孔的插座安装盘,便于直接对接外载电器的插头,解决了用户需自备转换接头才能充电的不便;同时,在插座本体上设置环状排水槽、排水孔,能够有效避免插座安装盘表面的积水大量涌入至空腔内部,及时排出积水。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交流电输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走进千家万户。然而电动汽车并不是完美的,一方面,当人们短距离郊游时,或者与亲戚朋友在郊外野炊时,如果带有用电器,可以将用电器直接插在电动汽车上取电,将大大提高电动汽车的实用性。另一方面,如果其他电动汽车抛锚,带有交流电输出接口的电动汽车可以作为移动电源进行救援,直接给抛锚的电动汽车充电和给救援工具供电。第三方面,在有些不方便从电网取电的场合,比如某些户外作业现场或者工厂突然停电等场合,电动汽车拥有的大量电能将很方便地解决用电问题。为了充分发挥电动汽车最为移动储能站的作用,授权公告号为CN103187772B的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及电动汽车向外供电的系统,包括动力电池、充放电插座、双向DC/DC模块、充放电模块等,该专利文献提供的技术方案增加了电动汽车的功能,使得电动汽车能够对外接负载进行充电,使人们可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用电。
另一方便,授权公告号为CN202965995U的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汽车的交流电输出装置,包括车载电池组、逆变器、插接件,该插接件为三孔插座或者双孔插座,该专利文献提供的技术方案虽然能够便于对外载装置进行充电,但是没有公开具体结构,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交流电输出领域属于研发技术的前沿领域,在设计相应零配件时需要整体考虑结构合理性、防水防尘性能、连接稳定性能等。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交流电输出的输出接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交流电输出装置缺乏专用接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安装在新能源汽车相应的交流电输出装置上,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具有空腔的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的外侧壁周向位置处设有用于与相应电动汽车连接的安装部,所述插座本体于所述安装部的一端设有具有三孔和/或两孔的插座安装盘,所述插座本体上于所述插座安装盘的周向位置处设有的环状排水槽,所述插座本体的侧壁外侧设有用于将环状排水槽中的积水排出的排水孔,所述插座本体于所述安装部的另一端为端面具有开口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侧壁外侧设有用于在相应内部导线和接触铜片插入所述连接端时进行锁紧的倒扣。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本体上铰接设有用于开启和关闭所述插座安装盘的防护盖、与所述防护盖卡扣配合的扳机。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盖与所述插座本体之间的铰接轴上穿装有第一扭簧,所述防护盖在开启时能够受到第一扭簧收缩力的作用受到一个朝向开启方向旋转的力矩。
进一步地,所述扳机铰接设置在所述插座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扳机与所述插座本体之间的铰接轴上穿装有第二扭簧,所述扳机在所述第二扭簧的弹性收缩力作用下受到一个向所述插座安装盘所在方形旋转的力矩。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穿装相应螺栓进而实现与相应电动汽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本体最薄处不少于2mm,最厚处不大于5mm。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本体为铝合金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主要用于安装在相应的交流电输出装置上,便于对外载电器进行充电,充分发挥了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储能站的作用,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实用性;设置三孔和/或两孔的插座安装盘,便于直接对接外载电器的插头,解决了用户需自备转换接头才能充电的不便;同时,在插座本体上设置环状排水槽、排水孔,能够有效避免插座安装盘表面的积水大量涌入至空腔内部,及时排出积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的防护盖与扳机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的主视图;
图6为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
1、插座本体,2、空腔,3、安装部,4、插座安装盘,5、环状排水槽,6、排水孔,7、倒扣,8、防护盖,9、扳机,10、三孔,11、卡口,12、固定孔,13、第一铰接轴,14、第二铰接轴;15、销孔,16、第二扭转弹簧安装处,16、第一扭转弹簧,17、第二扭转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基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达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安装在新能源汽车相应的交流电输出装置上,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具有空腔2的插座本体1,插座本体1的外侧壁周向位置处设有用于与相应电动汽车连接的安装部3,插座本体1于安装部3的一端设有具有三孔10的插座安装盘4,插座本体1上于插座安装盘4的周向位置处设有的环状排水槽5,插座本体1的侧壁外侧设有用于将环状排水槽5中的积水排出的排水孔6,插座本体1于安装部3的另一端为端面具有开口的连接端,连接端的侧壁外侧设有用于在相应内部导线和接触铜片插入连接端时进行锁紧的倒扣7。
为了使本实施例中的插座本体1具有更佳的防尘、防水效果,插座本体1上铰接设有用于开启和关闭插座安装盘4的防护盖8、与防护盖8卡扣配合的扳机9,具体来讲,本实施中的扳机9及防护盖8均铰接在安装部3上,防护盖8通过第一铰接轴13铰接安装在安装部3上。
为了使防护盖8具有开启方便的优点,防护盖8与插座本体1之间的铰接轴上穿装有第一扭簧,具体来讲,防护盖8在开启时能够受到第一扭簧收缩力的作用受到一个朝向开启方向旋转的力矩。
更近一步地,扳机9铰接设置在插座本体1上。具体来讲,扳机9通过第二铰接轴14铰接安装在安装部3上,扳机9与插座本体1之间的铰接轴上穿装有第二扭簧,扳机9在第二扭簧的弹性收缩力作用下受到一个向插座安装盘4所在方形旋转的力矩。扳机9上具有用于与防护盖8卡扣配合的卡口11,在使用时,先将扳机9朝向远离插座安装盘4的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再将防护盖8旋转至与插座安装盘4贴合的状态,并按压保持,松开扳机9,扳机9的卡口11位置与防护盖8贴靠,进而实现卡扣。
为了便于将本实施例提供的输出接口与新能源汽车安装,安装部3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的固定孔12,固定孔12用于穿装相应螺栓进而实现与相应电动汽车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孔12为4个。插座安装盘4的三孔为10A插孔标准尺寸,插座安装盘4的横向尺寸为78毫米,竖向尺寸也为78毫米,四个固定孔12为直径7毫米的光孔,通过螺栓可将插座固定于车上,固定时与车身之间垫上垫片。
为了保证本实施例提供的输出接口具有稳定的使用寿命,插座本体1最薄处不少于2mm,最厚处不大于5mm。进一步地,插座本体1为铝合金材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插座安装盘上的三孔可以是两个;安装部的外周可以是矩形的,也可以是圆形的;安装部可以通过螺钉与相应的新能源汽车连接,也可以在安装部的周向设置外螺纹实现连接;插座安装盘可以是与插座本体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卡扣或螺纹连接的可拆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新能源汽车相应的交流电输出装置上,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具有空腔的插座本体,所述插座本体的外侧壁周向位置处设有用于与相应电动汽车连接的安装部,所述插座本体于所述安装部的一端设有具有三孔和/或两孔的插座安装盘,所述插座本体上于所述插座安装盘的周向位置处设有的环状排水槽,所述插座本体的侧壁外侧设有用于将环状排水槽中的积水排出的排水孔,所述插座本体于所述安装部的另一端为端面具有开口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侧壁外侧设有用于在相应内部导线和接触铜片插入所述连接端时进行锁紧的倒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本体上铰接设有用于开启和关闭所述插座安装盘的防护盖、与所述防护盖卡扣配合的扳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与所述插座本体之间的铰接轴上穿装有第一扭簧,所述防护盖在开启时能够受到第一扭簧收缩力的作用受到一个朝向开启方向旋转的力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机铰接设置在所述插座本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机与所述插座本体之间的铰接轴上穿装有第二扭簧,所述扳机在所述第二扭簧的弹性收缩力作用下受到一个向所述插座安装盘所在方形旋转的力矩。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穿装相应螺栓进而实现与相应电动汽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本体最薄处不少于2mm,最厚处不大于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本体为铝合金材质。
CN202021782024.4U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 Active CN2131248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82024.4U CN213124860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82024.4U CN213124860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24860U true CN213124860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57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82024.4U Active CN213124860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248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75869U (zh) 一种带有检修功能的电动汽车电池包
CN213124860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交流电输出接口
CN213212575U (zh) 一种电动旋转多功能插座
CN210111234U (zh) 无线缆式取电枪
CN202142894U (zh) 多功能太阳能手机电池充电器
CN212008753U (zh) 一种小电阻及绝缘电阻自动测试装置
CN208263979U (zh) 一种车载终端的自动断电装置
CN208682630U (zh) 一种智能电动车电池充电口结构
CN220122633U (zh) 一种支持直流充电功能的放电枪
CN219144352U (zh) 一种新型电池系统承载装置
CN211075571U (zh) 一种电动汽车蓄电池充电装置
CN216597794U (zh) 一种大功率便携式洗车水枪用防水锂电池包
CN212517661U (zh) 一种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直流输出电动车两芯插座
CN220066234U (zh) 一种拖线板
CN213845764U (zh) 一种带usb充电接口的防老化插板
CN219457941U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快换连接器
CN211350731U (zh) 一种带有多功能护套的电动叉车电池箱
CN219554616U (zh) 电池通用逆变器
CN20981374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车载移动充电装置
CN214267390U (zh) 一种具有对充电口进行安全防护的充电机外形结构
CN212257502U (zh) 一种ups电池盖板
CN216185668U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器尾箱
CN215897359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太阳能充电器
CN209466222U (zh) 一种带充电器功能的电动工具工具箱
CN201518378U (zh) 带手机万能充电器的交流插座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