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20852U - 一种非接触式测温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接触式测温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20852U
CN213120852U CN202021346612.3U CN202021346612U CN213120852U CN 213120852 U CN213120852 U CN 213120852U CN 202021346612 U CN202021346612 U CN 202021346612U CN 213120852 U CN213120852 U CN 2131208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nce
infrared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ing
temperatur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4661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映彪
刘风磊
高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airui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Tongda Aut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airui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Tongda Aut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airui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Tongda Aut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ai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4661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208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208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208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非接触式测温仪,该测温仪包括:壳体,其前端为测量端;红外测温模块,其用于采集待测目标的温度信息;红外测温模块包括固设于壳体内的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和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相对于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接近测量端设置;测距模块,其用于采集待测目标至测距模块之间的间距信息;处理模块,红外测温模块、测距模块分别与处理模块电连接;处理模块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器用于接收温度信息和间距信息,存储器用于预存合格测量间距;间距合格提示模块,其与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提示模块用于发出声音提示信号或灯光提示信号。该非接触式测温仪测温准确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非接触式测温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测温仪。
背景技术
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通过待测目标(如人体)表面所辐射的红外能量来确定表面温度,其在应用时,无需触碰被测目标,即可完成温度检测。非接触式测温仪在地铁、公交车、小区等防疫体温检测点,或在医院内用于体温检测时,可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但是,非接触式测温仪在使用时,测温结果容易受到测量距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测温不准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测温仪,其能够提高测温结果的准确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接触式测温仪,包括:
壳体,其前端为测量端;
红外测温模块,其用于采集待测目标的温度信息;所述红外测温模块包括固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和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相对于所述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接近所述测量端设置;
测距模块,其用于采集待测目标至所述测距模块之间的间距信息;
处理模块,所述红外测温模块、所述测距模块分别与所述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信息和所述间距信息,所述存储器用于预存合格测量间距;
间距合格提示模块,其与所述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提示模块用于发出声音提示信号或灯光提示信号。
作为优选,所述测距模块包括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为红外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齐平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之间的间距为1cm~3cm。
作为优选,还包括红外滤光片;所述壳体内具有入射通道,所述红外测温模块安装于所述入射通道的后端;所述红外滤光片设于所述入射通道的前端,所述入射通道的前端相对于后端接近所述测量端。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套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壳的内部通道提供所述入射通道;所述非接触式测温仪还包括聚光套,所述聚光套为两端开口的聚光套,所述聚光套一端的开口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的开口的直径,所述聚光套开口较小的一端套接于所述内壳的前端端部。
作为优选,所述内壳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聚光套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测距模块包括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连通,以提供测距通道,由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光,能够通过所述测距通道射出所述外壳。
作为优选,在所述内壳的周向间隔地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若干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至所述测量端的间距相同。
作为优选,还包括NTC热敏电阻,所述NTC热敏电阻与所述处理模块电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Z型安装架,所述Z型安装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内壳,所述Z型安装架具有两个安装部,两个所述安装部距离所述测量端的间距不同;所述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于不同的所述安装部。
作为优选,还包括防护盖,所述防护盖铰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所述防护盖设有卡接块;所述防护盖具有封盖所述测量端的第一位置和翻转至与所述壳体的外壁抵接的第二位置;所述卡接块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槽时,所述防护盖保持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卡接块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槽时,所述防护盖保持于所述第二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非接触式测温仪能够提高测温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非接触式测温仪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非接触式测温仪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非接触式测温仪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非接触式测温仪模块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中:10、壳体;11、外壳;12、内壳;101、前腔;102、后腔;103、测量端;21、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22、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30、距离传感器; 40、提示模块;50、聚光套;60、Z型安装架;70、防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非接触式测温仪,其测温准确性得到提高。
如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测温仪的一实施例中,该测温仪包括:
壳体10,其前端为测量端103;
红外测温模块,其用于采集待测目标的温度信息;所述红外测温模块包括固设于所述壳体10内的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21和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22,所述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21相对于所述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22接近所述测量端103设置;
测距模块,其用于采集待测目标至所述测距模块之间的间距信息;
处理模块,所述红外测温模块、所述测距模块分别与所述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信息和所述间距信息,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处理所述温度信息以得到待测目标的温度,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处理所述间距信息以得到实际测量间距;所述存储器用于预存合格测量间距;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向所述提示模块40发送实际测量间距合格的信号;
间距合格提示模块40,其与所述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提示模块40用于在接收到实际测量间距合格的信号后,作出提示响应,提示响应包括发出声音提示信号或灯光提示信号。
具体地,还包括电源,电源用于给处理模块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包括处理电路、运算放大器、模数转换模块、数据输送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21和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22为热电堆红外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的数据输送模块电连接的温度显示模块电连接,所述温度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最终测量温度结果。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测温仪,通过提供了两个在入射方向上间隔设置红外温度传感器,具体为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21和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22,以使两个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实际测温距离(红外温度传感器至待测目标之间的距离) 不同,从而使由所述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21测得的第一温度,能够与由所述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22测得的第二温度,相互补偿,该测温仪在应用时,能够通过处理模块处理,得到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平均值,以作为最终测量温度值;本实用新型的测温仪,可以避免由于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21距离待测目标物太近,或由于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22距离待测目标物太远对测温结果造成的影响,以降低测温距离对测温结果的影响系数,以提高测温结果准确性。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测温仪,通过增加设置测距模块,通过测距模块的测量,以及处理模块对间距信息的处理,可以得到该测温仪在使用时,待测目标至所述测距模块之间的间距;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该测温仪在应用时,可以通过所述测距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的配合,监控待测目标与测温仪之间的间距,当待测目标与测距模块之间的间距达到合格测量间距时,所述提示模块40发出到位提示音或发出到位提示灯光,此时,保持待测目标与测温仪之间的间距,即可开始进行温度测量,如此,可以有效保证待测目标与测温仪之间的科学测量间距,避免测温仪距离待测目标物太近或太远导致的测温不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测温仪,通过所述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21、所述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22、所述测距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和所述提示模块40的配合,可以提高测温准确性;其在应用时,对于不认真执行测温操作的测温员,或对于对合格测量间距不明确的待测人员,可以通过提示模块40提醒测温员或待测人员进行提示,以督促他们规范地进行测温操作,以提升测温结果的准确率;另外,若由于待测人员配合度不高导致测温间距稍有偏差,也可以通过第一红外测温传感器与第二红外测温传感器之间的相互补偿,以降低测温间距稍有偏差对测温结果造成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测温仪在应用时,测温准确率得到提升。
具体地,经过实验得知,在实际测量间距值与合格测量间距的差值占合格测量间距的15%之内时,本实用新型的测温仪相对于常规的仅设有一个红外测温传感器的测温仪而言,测温准确率可以提升40%~65%。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测温仪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测距模块包括距离传感器30,所述距离传感器30为红外距离传感器30,所述距离传感器30与所述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21齐平设置,也即,是距离传感器30的红外发射端与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21的感光面齐平设置。如此设置,有利于技术人员对合格测量间距进行预设。
具体地,当本实施例的测温仪的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21、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22的最佳测量间距为xcm~ycm,所述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22与所述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21之间的间距为zcm时,所述测温仪的合格测量间距,被配置为 xcm~(z-y)cm,如此,可以保证在合格测量间距内时,所述提示模块40进行测量间距到位提示时,所述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21、所述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 22至待测目标之间的间距均落入最佳测量间距内,以保证测量精度。
具体地,不同测温仪由于其采用的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不同,由于有些测温仪前端设置的光学组件不同,不同的测温仪的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最佳测量间距不同,但是,在x、y、z设定好的前提下,将距离传感器30与所述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21齐平设置,均有利于技术人员对合格测量间距进行预设。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22与所述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21之间的间距为1cm~3c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21、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22的最佳测量间距为3cm~7cm,所述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22与所述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21之间的间距为1.5cm,则所述测温仪的合格测量间距,被配置为3cm~5.5cm。
进一步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测温仪前端设置了透镜,可将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最佳测量间距提升50cm。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测温仪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消除其他波段的杂光辐射的干扰,以避免杂光对测量结果的干扰,在测温仪内设置红外滤光片。
具体地,所述壳体10内具有入射通道,所述红外测温模块安装于所述入射通道的后端;所述红外滤光片设于所述入射通道的前端,所述入射通道的前端相对于后端接近所述测量端103。如此,红外滤波片可以将除红外光之外的光吸收或反射,从而提高测温结果准确性;所述滤波片还起到防尘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0包括内壳12和外壳11,所述内壳12套设于所述外壳11内,所述内壳12的内部通道提供所述入射通道;所述非接触式测温仪还包括聚光套50,所述聚光套50为两端开口的碗形聚光套50,所述聚光套50一端的开口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的开口的直径,所述聚光套50的内壁为抛物面,所述聚光套50开口较小的一端套接于所述内壳12的前端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聚光套50的内壁镀有银层或铜层。
具体地,通过在滤光片的前端设置聚光套50,可有效收集由待测目标的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以提高红外辐射的传播效率,从而提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滤波片与所述内壳12之间设有密封圈,以提高防尘密封性。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12的还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隔断板,所述隔断板与所述外壳11连接,以将所述外壳11分为前腔101和后腔102,所述处理模块、所述提示模块40设于所述后腔102。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所述聚光套50或所述滤光片阻碍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的测距工作;所述内壳12的外壁与所述外壳11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聚光套50的外壁与所述外壳11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测距模块包括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连通,以提供测距通道,由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光,能够直接地通过所述测距通道射出所述外壳11。
进一步地,由于测温仪在使用时,待测目标不一定正对准测温仪的测温端,为了提高测距准确性,在所述内壳12的周向间隔地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若干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至所述测量端103的间距相同;如此,通过处理模块将多个红外测距传感器测得的距离数据进行平均,即可得到相对准确的测量间距值。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测温仪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地提升所述测温仪的测量准确性,还包括NTC热敏电阻,所述NTC热敏电阻与所述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NTC热敏电阻用于感应环境温度信息,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信息对最终温度测量结果进行补偿,以补偿由于外部温度过高或过低对人体体温造成的影响。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测温仪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实现将所述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21、所述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22固定于所述壳体 10内的不同位置,采用Z型安装架60,所述Z型安装架6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内壳12,所述Z型安装架60具有两个安装部,两个所述安装部距离所述测量端103的间距不同;所述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21和所述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 22分别安装于不同的所述安装部。
进一步地,所述Z型安装架60还用于与所述隔断板配合,以将所述壳体10 分为所述前腔101和所述后腔102,以保证所述后腔102的防水防尘,以保证所述处理模块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非接触式测温仪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护盖70,所述防护盖70铰接于所述壳体10,所述壳体10设有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所述防护盖70设有卡接块;所述防护盖70具有封盖所述测量端103 的第一位置(如图2所示)和翻转至与所述壳体10的外壁抵接的第二位置(如图一所示);所述卡接块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槽时,所述防护盖70保持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卡接块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槽时,所述防护盖70保持于所述第二位置;通过设置防护盖70,可以在所述测温仪不使用时,防止灰尘落入所述聚光套50、所述测距通道或落至所述滤光片上,以避免影响所述红外测温模块或所述测距模块的工作可靠性。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非接触式测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前端为测量端;
红外测温模块,其用于采集待测目标的温度信息;所述红外测温模块包括固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和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相对于所述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接近所述测量端设置;
测距模块,其用于采集待测目标至所述测距模块之间的间距信息;
处理模块,所述红外测温模块、所述测距模块分别与所述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信息和所述间距信息,所述存储器用于预存合格测量间距;
间距合格提示模块,其与所述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提示模块用于发出声音提示信号或灯光提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模块包括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为红外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齐平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式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之间的间距为1cm~3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测温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红外滤光片;
所述壳体内具有入射通道,所述红外测温模块安装于所述入射通道的后端;所述红外滤光片设于所述入射通道的前端,所述入射通道的前端相对于后端接近所述测量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接触式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套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壳的内部通道提供所述入射通道;所述非接触式测温仪还包括聚光套,所述聚光套为两端开口的聚光套,所述聚光套一端的开口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的开口的直径,所述聚光套开口较小的一端套接于所述内壳的前端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接触式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聚光套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测距模块包括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连通,以提供测距通道,由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光,能够通过所述测距通道射出所述外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接触式测温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壳的周向间隔地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若干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至所述测量端的间距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接触式测温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TC热敏电阻,所述NTC热敏电阻与所述处理模块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式测温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Z型安装架,所述Z型安装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内壳,所述Z型安装架具有两个安装部,两个所述安装部距离所述测量端的间距不同;所述第一红外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红外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于不同的所述安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式测温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为柔性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所述防护盖设有卡接块;所述防护盖具有封盖所述测量端的第一位置和翻转至与所述壳体的外壁抵接的第二位置;所述卡接块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槽时,所述防护盖保持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卡接块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槽时,所述防护盖保持于所述第二位置。
CN202021346612.3U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非接触式测温仪 Active CN2131208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6612.3U CN213120852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非接触式测温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6612.3U CN213120852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非接触式测温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20852U true CN213120852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76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46612.3U Active CN213120852U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非接触式测温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208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098313A1 (en) Infrared thermometer utilizing calibration mapping
CN210093355U (zh) 成像装置及无人机
CN212844010U (zh) 温度测量装置以及温度测量系统
US20070211783A1 (en) Infrared thermometer
CN111623885B (zh) 红外测温装置及红外测温方法
CN213120852U (zh) 一种非接触式测温仪
CN210604854U (zh) 一种热局放仪
CN209639834U (zh) 一种红外体温计
CN210142069U (zh) 一种气体检测单元及红外燃气报警器
CN210720725U (zh) 一种建筑装饰用测距装置
CN215991162U (zh) 一种体温检测耳机
CN214225943U (zh) 基于环境温度校准的人脸识别测温装置
CN212229795U (zh) 一种耳塞式红外体温计及其监测预警系统
CN208269762U (zh) 附带激光测距功能的卷尺
CN214843632U (zh) 一种体温测量配件
CN220193000U (zh) 一种体温检测装置
CN213932849U (zh) 一种精准定位红外体温测试仪
CN111998950A (zh) 一种额温枪
JP7388266B2 (ja) 耳式体温計
CN220085052U (zh) 声学成像仪
US20100046579A1 (en) Rechargeable Ear Thermometer
CN218847410U (zh) 一种多位转换检测头的红外测温仪
CN112763070B (zh) 一种测温探头、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及温度补偿方法
CN219609456U (zh) 一种手表主体及手表
JP4181270B2 (ja) 耳孔式体温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