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93000U - 一种体温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体温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93000U
CN220193000U CN202321839946.8U CN202321839946U CN220193000U CN 220193000 U CN220193000 U CN 220193000U CN 202321839946 U CN202321839946 U CN 202321839946U CN 220193000 U CN220193000 U CN 220193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b
light
light transmission
temperature measuring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399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富
穆允翔
李辉
焦彦明
郭文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ming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ming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ming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ming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3994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93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93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93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体温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壳体是一种环形结构,所述壳体的中部开设有测试通道,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容置腔;透光部,所述透光部包括透光通孔和透光件;测温单元,所述测温单元包括红外测温传感器和PCB板,所述PCB板对应透光通孔的开设位置分布在容置腔的内壁上,所述PCB板上电性连接有红外测温传感器。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体温检测装置,通过壳体的环状封闭式结构,可以对待测人员的手腕进行单独测温,避免其他人过于靠近测温装置而导致测温数据不准确的现象发生,提高测温数据的准确性,且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体温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体温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体温测量是诊断疾病时常用的检查方法,常用于临床疾病的预防和诊断。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体温检测的设备或装置类型也逐渐增多,人们对于体温检测数据精准度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目前的手持式测温仪的基本原理是将物体发射的红外线具有的辐射能转变成电信号,由于红外线辐射能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温度相对应,因此根据转变成电信号大小,就可以确定物体的温度,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对人体温有要求的公共场合或工业场所中。
但现有技术中测温仪的测温形式大多是在用户的身体靠近测温仪后,测温仪通过红外测得人体的温度,当待测的人员比较多,且用户之间的间隔距离较小时,会容易导致测温仪误判,不能精准地得到每个用户的体温,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体温检测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温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体温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壳体是一种环形结构,所述壳体的中部开设有用于供手臂通过的测试通道,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容置腔;
透光部,所述透光部包括透光通孔和透光件,所述透光通孔分布开设在容置腔上靠近测试通道的内壁上,且所述透光通孔内安装有透光件;
测温单元,所述测温单元包括红外测温传感器和PCB板,所述PCB板对应透光通孔的开设位置分布在容置腔的内壁上,所述PCB板上电性连接有红外测温传感器,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通过与透光件配合的方式对待测物反射的红外光进行检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包括架本体和支撑板,所述架本体上滑动安装有两组支撑板,两组所述支撑板之间安装有壳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一侧还分布有电源导通部,所述电源导通部的一端延伸至容置腔内并且与红外测温传感器和PCB板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包括热电堆组件、热敏电阻和处理器组件,所述热电堆组件、热敏电阻和处理器组件相互电性连接,且所述处理器组件与PCB板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容置腔内远离支撑架的一端依次设置有显示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的一端延伸至与壳体的外圈齐平,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分别与显示单元和测温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用于将测温单元检测的数据传递至显示单元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测试通道,可以方便待测人员将其手腕伸入壳体内,通过设置的透光部、电源导通部和测温单元,可以对待测人员的体温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输送至显示单元内,且通过壳体的环状封闭式结构,可以避免其他人过于靠近测温装置而导致测温数据不准确的现象发生,提高测温数据的准确性,且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体温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体温检测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壳体结构侧视的放大图。
图4为图3中壳体结构剖视的正视图。
图5为图2中测温单元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0-壳体,11-容置腔,12-测试通道,13-透光部,131-透光通孔,133-透光件,15-电源导通部,30-支撑架,31-架本体,33-支撑板,50-测温单元,51-红外测温传感器,511-热电堆组件,513-热敏电阻,515-处理器组件,53-PCB板,70-无线通信单元,90-显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体温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3,还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撑架3上,所述壳体10是一种环形结构,所述壳体10的中部开设有用于供手臂通过的测试通道12,所述壳体10内部开设有容置腔11;
透光部13,所述透光部13包括透光通孔131和透光件133,所述透光通孔131分布开设在容置腔11上靠近测试通道12的内壁上,且所述透光通孔131内安装有透光件131;
测温单元50,所述测温单元50包括红外测温传感器51和PCB板53,所述PCB板53对应透光通孔131的开设位置分布在容置腔11的内壁上,所述PCB板53上电性连接有红外测温传感器51,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51通过与透光件133配合的方式对待测物反射的红外光进行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壳体10的环状封闭式结构,可以对待测人员的手腕进行单独测温,避免其他人过于靠近测温装置而导致测温数据不准确的现象发生,提高测温数据的准确性,且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支撑架3包括架本体31和支撑板33,所述架本体31上滑动安装有两组支撑板33,两组所述支撑板33之间安装有壳体10。
如图1至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壳体10的一侧还分布有电源导通部15,所述电源导通部15的一端延伸至容置腔11内并且与红外测温传感器51和PCB板53电性连接。
如图2和图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51包括热电堆组件511、热敏电阻512和处理器组件515,所述热电堆组件511、热敏电阻512和处理器组件515相互电性连接,且所述处理器组件515与PCB板53电性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容置腔11内远离支撑架3的一端依次设置有显示单元90和无线通信单元70,所述显示单元90的一端延伸至与壳体10的外圈齐平,所述无线通信单元70分别与显示单元90和测温单元50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通信单元70用于将测温单元50检测的数据传递至显示单元90内。
在本实施例中,待测人员将手腕经测试通道12伸入壳体10内,待测物的红外光或红外辐射透过透光件133进入容置腔11内,并照射在红外测温传感器51上,红外测温传感器51可以获取待测人员的测温数据,并将测温数据通过无线通信单元70传输至显示单元90或其他终端设备中,方便工作人员对测温数据的检查和监控,且通过壳体10的环状封闭式结构,可以避免其他人过于靠近测温装置而导致测温数据不准确的现象发生,提高测温数据的准确性,且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体温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壳体是一种环形结构,所述壳体的中部开设有用于供手臂通过的测试通道,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容置腔;
透光部,所述透光部包括透光通孔和透光件,所述透光通孔分布开设在容置腔上靠近测试通道的内壁上,且所述透光通孔内安装有透光件;
测温单元,所述测温单元包括红外测温传感器和PCB板,所述PCB板对应透光通孔的开设位置分布在容置腔的内壁上,所述PCB板上电性连接有红外测温传感器,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通过与透光件配合的方式对待测物反射的红外光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架本体和支撑板,所述架本体上滑动安装有两组支撑板,两组所述支撑板之间安装有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侧还分布有电源导通部,所述电源导通部的一端延伸至容置腔内并且与红外测温传感器和PCB板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包括热电堆组件、热敏电阻和处理器组件,所述热电堆组件、热敏电阻和处理器组件相互电性连接,且所述处理器组件与PCB板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内远离支撑架的一端依次设置有显示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的一端延伸至与壳体的外圈齐平,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分别与显示单元和测温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用于将测温单元检测的数据传递至显示单元内。
CN202321839946.8U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体温检测装置 Active CN220193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39946.8U CN220193000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体温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39946.8U CN220193000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体温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93000U true CN220193000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52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39946.8U Active CN220193000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体温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930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76783B2 (en) Assembly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an electronic clinical thermometer
US7293915B2 (en) Assembly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an electronic clinical thermometer
WO2006009585A8 (en) Medical body core thermometer
CN203745084U (zh) 一种红外测温装置
CN220193000U (zh) 一种体温检测装置
CN211014024U (zh) 便携式血糖测量仪
CN215128488U (zh) 一种手持式人体健康指标检测仪
CN112617826A (zh) 血氧体温检测仪及血氧体温检测系统
CN202235335U (zh) 一种脉率腕表
KR20110082282A (ko) 적외선 체온 측정기에서의 중심 온도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
EP1643228B1 (en) Electronic clinical thermometer with a detachable probe
CN210375426U (zh) 红外体温计
CN211626693U (zh) 一种接近式红外自动测温仪
WO2021080271A1 (ko) 비접촉식 음주측정기
CN1329717C (zh) 定位式非接触红外体温检测仪器和体温检测方法
JP4250790B2 (ja) 耳孔式体温計
CN216349147U (zh) 一种高精度多功能的阵列式红外测温仪
CN2304113Y (zh) 红外辐射式体温计
CN111486958A (zh) 扫描式非接触红外体温检测仪及体温检测方法
CN209296173U (zh) 一种体温测量装置
CN215811315U (zh) 一种蓝牙双系统测温手环
CN211668643U (zh) 一种测温仪
CN214748499U (zh) 一种便于更换检测探头的电子体温计
US20100046579A1 (en) Rechargeable Ear Thermometer
CN113390518B (zh) 一种测量准确度高的耳温仪及其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