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19256U - 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19256U
CN213119256U CN202021310771.8U CN202021310771U CN213119256U CN 213119256 U CN213119256 U CN 213119256U CN 202021310771 U CN202021310771 U CN 202021310771U CN 213119256 U CN213119256 U CN 213119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ource
water
heat source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1077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金和
刘蒙
王井超
朱海江
白雪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r Mongolia Ruite Optimiz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or Mongolia Ruite Optimiz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r Mongolia Ruite Optimiz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or Mongolia Ruite Optimiz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1077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19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19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192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包括并行运行的至少两个热源设备;每一热源设备包括热源系统循环管路、与热源系统循环管路连通的热水水箱,热水水箱通过一次网循环水泵连通换热器;换热器通过二次网循环水泵与分集水器连通;分集水器包括分水器和集水器;分集水器与用户侧连通;还包括定压补水管路,分别与每一热源设备的热源系统循环管路、热水水箱、换热器,以及,分集水器连通;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热水水箱的电磁阀以及定压补水管路的电磁阀通过电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结合多种清洁能源热源,依托控制器实现多种热源的相互切换、互为补充,解决了单一清洁热源能量不稳定持续性不强供热效率低等问题。

Description

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清洁能源供暖是指利用天然气、电、地热、生物质、太阳能、工业余热、清洁化燃煤(超低排放)、核能等清洁化能源,通过高效用能系统实现低排放、低能耗的取暖方式,包含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为目的取暖全过程,涉及清洁热源、高效输配管网(热网)、节能建筑(热用户)等环节。
由于技术、经济、现场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清洁能源的实际应用往往受到一定限制,在同一个项目上,单一清洁能源的应用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有时甚至满足不了负荷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单一清洁热源能量不稳定、持续性不强以及供热效率低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包括:并行运行的至少两个热源设备;所述每一热源设备包括热源系统循环管路、与所述热源系统循环管路连通的热水水箱,所述热水水箱通过一次网循环水泵连通换热器;所述换热器通过二次网循环水泵与分集水器连通;所述分集水器包括分水器和集水器;所述分集水器与用户侧连通;所述热源系统循环管路包括热源和热源循环泵;并且,所述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还包括定压补水管路,所述定压补水管路包括定压罐和补水管路,所述定压罐通过所述补水管路分别与每一热源设备的热源系统循环管路、所述热水水箱、所述换热器,以及,所述分集水器连通;所述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热水水箱的电磁阀以及所述定压补水管路的电磁阀通过电信号连接,通过热水水箱内的水温、一次网或二次网的压力大小控制电磁阀的启闭。
进一步地,上述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中,所述热源设备包括:空气式太阳能热源设备、空气源热源设备、地源热源设备,以及,电锅炉热源设备。
进一步地,上述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中,所述空气式太阳能热源设备中的热水水箱连接70°-60°分集水器。
进一步地,上述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中,所述空气源热源设备中的所述热水水箱分别连接70°-60°分集水器的循环管路,以及,50°-40°分集水器的循环管路。
进一步地,上述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中,所述地源热源设备中的热水水箱分别连接70°-60°分集水器循环管路,以及,50°-40°分集水器循环管路。
进一步地,上述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中,所述电锅炉热源设备分别连接70°-60°分集水器的循环管路、50°-40°分集水器循环管路,以及,45°-35°分集水器循环管路。
进一步地,上述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中,所述70°-60°分集水器循环管路连接用户侧铸铁散热器或铜铝散热器;所述50°-40°分集水器循环管路连接用户侧地热辐射散热器;所述45°-35°分集水器循环管路连接用户侧风机盘管。
进一步地,上述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中,所述控制器为PLC。
进一步地,上述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中,还包括:上位机系统和云数据库系统,所述云数据库系统与所述上位机系统通过电信号连接;所述上位机系统还与所述PLC通过电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中,还包括:近地触屏系统和/或移动终端;所述近地触屏系统和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上位机系统通过电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合多种清洁能源热源,依托控制器实现多种热源的相互切换、互为补充,解决了单一清洁热源能量不稳定持续性不强供热效率低等问题,与传统供热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节能至少百分之三十,经济实用,易于推广。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实施例中,并行的多个热源设备中,每一个热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1为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热源设备的结构框图。
本实施例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包括:并行运行的至少两个热源设备。
其中,每一热源设备的结构参照图1所示,包括热源系统循环管路、与热源系统循环管路连通的热水水箱300,热水水箱300通过一次网循环水泵400连通换热器500;换热器500通过二次网循环水泵600与分集水器700连通。分集水器700包括分水器和集水器;分集水器700与用户侧800连通。其中,热源系统循环管路包括:热源1和热循环泵2。
并且,所述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还包括定压补水管路900,定压补水管路900包括定压罐和补水管路,定压罐通过补水管路分别与每一热源设备的热源系统循环管路、热水水箱、换热器,以及,分集水器连通。
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器1000,控制器1000与热水水箱300的电磁阀(未示出)以及定压补水管路900的电磁阀(未示出)通过电信号连接,通过热水水箱300内的水温、一次网或二次网的压力大小控制电磁阀的启闭。
下面结合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包括空气式太阳能热源设备、空气源热源设备、地源热源设备、电锅炉热源设备、定压补水管路,一次网、换热器、二次网、分集水器、控制器与用户侧的散热系统。
其中,空气式太阳能热源设备、空气源热源设备、地源热源设备和电锅炉热源设备均包括集热器、热源循环泵和管路。用户侧的散热系统包括铸铁式散热器、铜铝式散热器、地热辐射与风机盘管。
空气式太阳能热源设备中的热源为空气式太阳能集热器1,其热源循环泵81连接热水水箱122,热水水箱122分别连接换热器71、换热器72和换热器73,以及,70°-60°分集水器131的循环管路。
空气源热源设备中的热源为空气源热泵机组2,其热源循环泵82连接热水水箱123,热水水箱123分别连接换热器74,70°-60°分集水器31与50°-40°分集水器132的循环管路。
地源热源设备中的热源为地源热泵机组3,其热源循环泵83连接热水水箱124,热水水箱124分别连接换热器75、70°-60°分集水器与50°-40°分集水器的循环管路。
电热水锅炉设备中的热源为电热水锅炉4,其连接热水水箱12/2、热水水箱123、热水水箱124和热水水箱125。并且,热水水箱125连接70°-60°分集水器的循环管路、50°-40°分集水器的循环管路、45°-35°分集水器的循环管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70°-60°分集水器131的循环管路连接用户侧铸铁散热器或铜铝散热器;50°-40°分集水器132的循环管路连接用户侧地热辐射散热器;45°-35°分集水器133的循环管路连接用户侧风机盘管。
该实施例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还包括定压补水管路,定压补水管路包括定压罐5、补水泵和补水管路,定压罐5、补水泵通过补水管路分别与每一热源设备的热源系统循环管路、热水水箱、换热器,以及,分集水器连通。
具体来说,该定压补水管路中的定压罐5分别连接:空气式太阳能集热器1的热源循环泵81、空气源热泵机组2的热源循环泵82、地源热泵机组3的热源循环泵83、热水水箱122、热水水箱123、热水水箱124、热水水箱125,以及换热器71、换热器72、换热器73、换热器74、换热器75、70°-60°分集水器131的循环管路、50°-40°分集水器132的循环管路和45°-35°分集水器133的循环管路。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控制原理。
为防止空气源热源设备在寒冷时被冻坏,空气源热源设备供回水管内的温度低于5°时,开启热水箱123的电磁阀,运行空气源热泵机组2的热源循环泵82,直至回水管内的温度等于15°时,关闭热水箱123的电磁阀,同时关闭空气源热泵机组2的热源循环泵82。
空气式太阳能热源设备、空气源热源设备、地源热源设备为各末端用户服务时,若各自的热水水箱内水温低于45°时,则开启对应热水水箱的电磁阀,同时开启对应的热源端循环泵,使得设备运行。
当空气式太阳能热源设备内的水温直至达到设计温度60°或地源热源设备的泵系统直至达到设计温度55°,关闭对应热水水箱的电磁阀,同时关闭空气式太阳能热源设备和地源热源设备的热源端循环泵。
空气式太阳能热源设备处于二次网的压力低于50Kpa时,开启定压补水管路中补水管路的电磁阀,同时开启补水泵,至压力高于180Kpa,关闭补水管路的电磁阀,同时关闭补水泵;当空气式太阳能热源设备一次网压力低于50Kpa时,开启定压补水管路中补水管路的电磁阀,同时开启补水泵,至压力高于180Kpa,关闭补水管路的电磁阀,同时关闭补水泵。
空气源热源设备二次网压力低于50Kpa时,开启定压补水管路中补水管路的电磁阀,同时开启补水泵,至压力高于180Kpa,关闭补水管路的电磁阀,同时关闭补水泵;空气源系统一次热网压力低于50Kpa时,开启定压补水管路中补水管路的电磁阀,同时开启补水泵,至压力高于180Kpa,关闭补水管路的电磁阀,同时关闭补水泵。
地源热源设备二次网压力低于50Kpa时,开启定压补水管路中补水管路的电磁阀,同时开启补水泵,至压力高于180Kpa,关闭补水管路的电磁阀,同时关闭补水泵;地源热源设备一次网压力低于50Kpa时,开启定压补水管路中补水管路的电磁阀,同时开启补水泵,关闭补水管路的电磁阀,同时关闭补水泵。
当空气式太阳能热源设备中的热水水箱122内的水温低于75°时,直接供给散热器末端用户,当低于50°高于40°时,直接供给风机盘管末端用户,当低于45°高于35°时,直接供给地热辐射末端用户。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空气源热源设备供给散热器末端时,设置自力式流量调节阀旁路,采用自力式流量调节阀时开启;空气源热源设备供给风机盘管末端时设置静态平衡阀旁路,采用自置静态平衡阀时开启;空气源热源设备供给地热辐射末端时设置自力压差阀旁路,采用自置自力压差阀时开启。
地源热源设备供给散热器末端时,设置自力式流量调节阀旁路,采用自力式流量调节阀时开启;空气源热源设备供给风机盘管末端时设置静态平衡阀旁路,采用自置静态平衡阀时开启;地源热源设备供给地热辐射末端时设置自力压差阀旁路,采用自置自力压差阀时开启。各个不同的热源端、换热器端、用户末端分别设置自动热计量表与自动流量表。
在具体实施时,通过PLC控制器进行上述控制,同时,还可以配置上位机系统和云数据库系统,云数据库系统与所述上位机系统通过电信号连接;上位机系统还与PLC通过电信号连接。此外,系统还可以通过近地触屏系统和/或移动终端进行控制,近地触屏系统和所述移动终端与上位机系统通过数据交互实现控制。
本实施例结合空气式太阳能、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电热水锅炉四种清洁能源热源,基于控制器、上位机和近地触屏系统或移动终端进行上述四种形式的组合供热,使得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电辅热等多种热源可以实现相互切换、互为补充。由此,解决了单一清洁热源能量不稳定持续性不强供热效率低等问题,同时,结合云数据库系统实现了远程参数检测与远程设备控制。与传统供热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节能至少百分之三十,经济实用,易于推广。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并行运行的至少两个热源设备;
所述每一热源设备包括热源系统循环管路、与所述热源系统循环管路连通的热水水箱,所述热水水箱通过一次网循环水泵连通换热器;所述换热器通过二次网循环水泵与分集水器连通;所述分集水器包括分水器和集水器;所述分集水器与用户侧连通;所述热源系统循环管路包括热源和热源循环泵;并且,
所述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还包括定压补水管路,所述定压补水管路包括定压罐和补水管路,所述定压罐通过所述补水管路分别与每一热源设备的热源系统循环管路、所述热水水箱、所述换热器,以及,所述分集水器连通;
所述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热水水箱的电磁阀以及所述定压补水管路的电磁阀通过电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设备包括:
空气式太阳能热源设备;
空气源热源设备;
地源热源设备;以及
电锅炉热源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式太阳能热源设备中的热水水箱连接70°-60°分集水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源热源设备中的所述热水水箱分别连接70°-60°分集水器的循环管路,以及,50°-40°分集水器的循环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源热源设备中的热水水箱分别连接70°-60°分集水器循环管路,以及,50°-40°分集水器循环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锅炉热源设备分别连接70°-60°分集水器的循环管路、50°-40°分集水器循环管路,以及,45°-35°分集水器循环管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70°-60°分集水器循环管路连接用户侧铸铁散热器或铜铝散热器;
所述50°-40°分集水器循环管路连接用户侧地热辐射散热器;
所述45°-35°分集水器循环管路连接用户侧风机盘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为PLC。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位机系统和云数据库系统,
所述云数据库系统与所述上位机系统通过电信号连接;
所述上位机系统还与所述PLC通过电信号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近地触屏系统和/或移动终端;
所述近地触屏系统和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上位机系统通过电信号连接。
CN202021310771.8U 2020-07-07 2020-07-07 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 Active CN213119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10771.8U CN213119256U (zh) 2020-07-07 2020-07-07 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10771.8U CN213119256U (zh) 2020-07-07 2020-07-07 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19256U true CN213119256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76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10771.8U Active CN213119256U (zh) 2020-07-07 2020-07-07 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192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19399B1 (en) * 2021-09-22 2023-04-04 William H. Whit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rect use of solar energy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19399B1 (en) * 2021-09-22 2023-04-04 William H. Whit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rect use of solar energy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64008A (zh) 一种大型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调度方法
CN106055773B (zh) 结合热网模型的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配置模型的建立方法
CN103778485B (zh) 一种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及其优化方法
CN211008973U (zh) 一种地热能梯级利用系统
CN111189232A (zh) 一种严寒地区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复合供热系统
CN115046236B (zh) 一种风光互补的换热站大温差清洁供热系统及方法
CN213119256U (zh) 多热源清洁能源供热系统
CN111207437A (zh) 一种多类热力单元蓄能互联系统及自动蓄能供暖控制方法
CN219454050U (zh) 一种燃气锅炉和空气源热泵的耦合供热系统
CN211176992U (zh) 一种空气能地源热泵补热采暖系统
CN203657048U (zh) 分户空气能地暖集中供热系统
CN110397979B (zh) 一种冷、热、电三联供新能源储能供能及调峰系统
CN203719239U (zh) 一种制冷机组的冷凝热回收系统
CN208091014U (zh) 一种相变储热式多能耦合智能供热供冷系统
CN102359732A (zh) 供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365153U (zh) 采暖换热站的管网及系统
CN111853909A (zh) 一种家用经济型便捷环保自动供暖系统
CN213931119U (zh) 一种分布式多点热量提取再利用系统
CN220793265U (zh) 一种浅层地热能耦合空气能、太阳能的高效供热系统
CN219868059U (zh) 一种分布式模块组合型供热系统
CN209726305U (zh) 一种关于烟气余热利用的厂区供热系统
CN212511813U (zh) 具有混合加热动力的油田相变加热炉
CN213237700U (zh) 一种利用空气源热泵调峰的冷热源系统
CN211876138U (zh) 一种多类热力单元蓄能互联系统
CN115654555B (zh) 变压器余热储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010000 room 1010, block a, Yindu building, No. 9 Xilin South Road, Huimin District, Hohhot,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Ruite Optimiz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10020 room 1010, block A, Yin Du building, 9 Xilin Road, Hui man District, Hohhot,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INNOR MONGOLIA RUITE OPTIMIZ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010030 room 1010, block a, Yindu building, No.9 Xilin South Road, Huimin District, Hohhot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INNOR MONGOLIA RUITE OPTIMIZ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010000 room 1010, block a, Yindu building, No. 9 Xilin South Road, Huimin District, Hohhot,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Ruite Optimiz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