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16585U - 泵芯组件及电磁泵 - Google Patents

泵芯组件及电磁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16585U
CN213116585U CN202021552544.6U CN202021552544U CN213116585U CN 213116585 U CN213116585 U CN 213116585U CN 202021552544 U CN202021552544 U CN 202021552544U CN 213116585 U CN213116585 U CN 213116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core
pump
accommodating cavity
core
che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5254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锋
丁书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ayin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iayin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iayin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iayin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5254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16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16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16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ic Pump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泵芯组件及电磁泵,所述泵芯组件包括:泵芯止回头以及与所述泵芯止回头连接的泵芯内复位件;所述泵芯止回头包括泵芯连接部以及与所述泵芯连接部连接的泵芯止回部;所述泵芯内复位件包括复位件本体,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复位件本体的两端的拉钩部和限位部;所述拉钩部与泵芯连接部连接,所述泵芯止回部的侧壁为弧形壁面。本实用新型的泵芯组件考虑到小型零部件加工的难度和精度,从而改进泵芯内复位件的结构、与其他零部件的配合方式以及泵芯止回头的结构,不仅降低了加工难度,还保证了电磁泵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泵芯组件及电磁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泵芯组件及电磁泵。
背景技术
电磁泵是一种使处于磁场中的泵芯组件在电磁力作用下向来回往复运动,而实现抽水的装置;可运用于小家电产品,例如电熨斗、蒸汽地拖、咖啡机即清洁剂等需要供水输液的电器,而运用于这些小家电产品中的电磁泵属于小型电磁泵,由于尺寸规格的缩小,导致部分零部件的加工难度加大,且对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也更高,而现有的加工技术无法较好地满足上述的加工难度和精度,故而导致电磁泵制作出来后的稳定性不好,或者造成加工成本大幅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小型电磁泵由于尺寸规格的缩小,导致部分零部件的加工难度加大,且对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也更高,而现有的加工技术无法较好地满足上述的加工难度和精度,故而导致电磁泵制作出来后的稳定性不好,或者造成加工成本大幅提升的不足,提供一种泵芯组件及电磁泵。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泵芯组件,包括:泵芯止回头以及与所述泵芯止回头连接的泵芯内复位件;所述泵芯止回头包括泵芯连接部以及与所述泵芯连接部连接的泵芯止回部;所述泵芯内复位件包括复位件本体,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复位件本体的两端的拉钩部和限位部;所述拉钩部与泵芯连接部连接,所述泵芯止回部的侧壁为弧形壁面。
本技术方案的泵芯组件考虑到小型零部件加工的难度和精度,从而改进泵芯内复位件的结构、与其他零部件的配合方式以及泵芯止回头的结构,不仅降低了加工难度,还保证了电磁泵的稳定性。
传统的泵芯内复位件通常是通过套接的技术手段完成与泵芯止回头的连接,从而当电磁泵的尺寸缩小后,泵芯内复位件难以加工,且套接稳定性不强,故而导致电磁泵的压力与流量的稳定性差,无法满足客户工作性能稳定的要求。本技术方案的泵芯内复位件通过设置拉钩部与泵芯止回头连接,即通过在泵芯连接部上设置通孔,拉钩部钩住通孔即可完成泵芯内复位件与泵芯连接部的固定连接,不仅加工简单,而且连接稳定性高。并且,本技术方案的泵芯止回部的侧壁为弧形壁面,从而当泵芯止回部与泵芯本体配合时,可通过弧形壁面更好地封堵泵芯本体的端口,并且也为泵芯止回部与泵芯本体之间的碰撞起到一定的缓冲和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电磁泵运行过程的稳定性,且减少噪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泵芯组件还包括设有第一容纳腔的泵芯本体,所述泵芯连接部伸入所述第一容纳腔中,且所述泵芯止回部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一端的开口抵接,并用于封堵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一端的开口;所述限位部与泵芯本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二端的开口抵接或卡接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二端为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一端相对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本体为复位弹簧,所述限位部、所述拉钩部与所述复位弹簧一体成型。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电磁泵,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泵芯组件以及与所述泵芯组件插接配合的隔磁管;所述泵芯本体远离所述泵芯止回头的一端插接于所述隔磁管内;所述隔磁管包括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本技术方案的泵芯组件考虑到小型零部件加工的难度和精度,从而改进泵芯内复位件的结构、与其他零部件的配合方式以及泵芯止回头的结构,不仅降低了加工难度,还保证了电磁泵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磁管靠近所述泵芯止回头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台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磁管为塑料隔磁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磁泵还包括与所述泵芯组件配合的泵芯座;所述泵芯座包括第二容纳腔和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出水口,所述泵芯本体靠近所述泵芯止回头的一端以及所述泵芯止回头均插接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中,且所述泵芯止回部与所述泵芯座的出水口之间设有压液腔;所述泵芯座与所述第一定位台阶抵接配合,且所述泵芯座与所述第一定位台阶之间设有泵芯垫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磁泵还包括设有止回头的泵体,所述泵体套设于所述泵芯座外,且所述止回头与所述泵芯座的出水口抵接配合且封堵所述泵芯座的出水口;所述泵体的内壁靠近所述隔磁管的一端包括第二定位台阶,在所述第二定位台阶处,所述泵体的内壁与所述隔磁管的端部之间,以及所述泵体的内壁与所述泵芯座的外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泵芯座的外壁包括与所述第二定位台阶相对设置的第三定位台阶,所述第三定位台阶的高度与所述隔磁管的端部平齐;所述密封圈的截面呈矩形。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泵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实施例所述的电磁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磁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泵芯止回头;11、泵芯连接部;12、泵芯止回部;20、泵芯内复位件;21、复位件本体;22、拉钩部;23、限位部;30、泵芯本体;31、第一容纳腔;40、隔磁管;41、进水通道;42、抵接部;43、泵芯弹簧;44、第一定位台阶;50、泵芯垫圈;60、泵芯座;61、出水口;62、压液腔;63、第三定位台阶;70、泵体;71、止回头;72、第二定位台阶;73、止回头弹簧;74、出水通道;80、密封圈;90、隔磁套;100、导磁套;110、线圈;120、导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的一种泵芯组件,包括:泵芯止回头10以及与所述泵芯止回头10连接的泵芯内复位件20;所述泵芯止回头10包括泵芯连接部11以及与所述泵芯连接部11连接的泵芯止回部12;所述泵芯内复位件20包括复位件本体21,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复位件本体21的两端的拉钩部22和限位部23;所述拉钩部22与泵芯连接部11连接,所述泵芯止回部12的侧壁为弧形壁面。
本实施方式的泵芯组件考虑到小型零部件加工的难度和精度,从而改进泵芯内复位件20的结构、与其他零部件的配合方式以及泵芯止回头10的结构,不仅降低了加工难度,还保证了电磁泵的稳定性。
传统的泵芯内复位件20通常是通过套接的技术手段完成与泵芯止回头10的连接,从而当电磁泵的尺寸缩小后,泵芯内复位件20难以加工,且套接稳定性不强,故而导致电磁泵的压力与流量的稳定性差,无法满足客户工作性能稳定的要求。本技术方案的泵芯内复位件20通过设置拉钩部22与泵芯止回头10连接,即通过在泵芯连接部11上设置通孔,拉钩部22钩住通孔即可完成泵芯内复位件20与泵芯连接部11的固定连接,不仅加工简单,而且连接稳定性高。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泵芯止回部12的侧壁为弧形壁面,从而当泵芯止回部12与泵芯本体30配合时,可通过弧形壁面更好地封堵泵芯本体30的端口,并且也为泵芯止回部12与泵芯本体30之间的碰撞起到一定的缓冲和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电磁泵运行过程的稳定性,且减少噪音。
本实施方式所述泵芯组件还包括设有第一容纳腔31的泵芯本体30,所述泵芯连接部11伸入所述第一容纳腔31中,且所述泵芯止回部12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容纳腔31的第一端的开口抵接,并用于封堵所述第一容纳腔31的第一端的开口;所述限位部23与泵芯本体30连接。当泵芯本体30在隔磁管40内往复运动时,复位件本体21会发生形变并复位,通过限位部23与泵芯本体30连接,实现限位部23跟随泵芯本体30运动。以图示为例,当泵芯本体30向下运动时,由于运动的滞后性,泵芯止回部12与第一容纳腔31的第一端的开口将短暂脱离,从而使液体通过第一容纳腔31进入至位于泵芯止回部12上方的压液腔62中。而由于处于交变磁场当中,故当泵芯本体30向上运动时,泵芯止回部12的侧壁封堵第一容纳腔31的第一端的开口,即泵芯止回头10关闭,实现液体的截流。
本实施方式的所述限位部23与所述第一容纳腔31的第二端的开口抵接或卡接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容纳腔31的第二端为与所述第一容纳腔31的第一端相对的一端。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限位部23与第一容纳腔31的第二端的开口抵接,通过将限位部23制作为与复位件本体21呈台阶设置,即限位部23的外径大于复位件本体21的外径以及第一容纳腔31的内径,从而限位部23在第二端的开口处可与泵芯本体30的外壁抵接。
考虑到加工的难易程度以及整个泵芯内复位件20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实施方式所述复位件本体21为复位弹簧,所述限位部23、所述拉钩部22与所述复位弹簧一体成型。即拉钩部22为从复位弹簧的一端延伸出来的弯钩,而限位部23为将复位弹簧远离拉钩部22的一端扭成更大直径的圆台。通过上述实施方式,不仅加工简单方便,并且由于限位部23也为中空的弹簧结构,故而限位部23即使抵接在第二端的开口处,也仍然不影响液体从此开口进入,不影响第一容纳腔31的正常导通。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电磁泵,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泵芯组件以及与所述泵芯组件插接配合的隔磁管40;所述泵芯本体30远离所述泵芯止回头10的一端插接于所述隔磁管40内;所述隔磁管40包括进水通道41,所述进水通道41与所述第一容纳腔31连通,液体通过进水通道41进入至第一容纳腔31以及压液腔62中。本实施方式的泵芯组件考虑到小型零部件加工的难度和精度,从而改进泵芯内复位件20的结构、与其他零部件的配合方式以及泵芯止回头10的结构,不仅降低了加工难度,还保证了电磁泵的稳定性。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隔磁管40的内壁设有抵接部42,泵芯本体30与抵接部42之间设有泵芯弹簧43,从而当泵芯本体30在隔磁管40内往复运动时,泵芯弹簧43对泵芯本体30的往复运动起到缓冲以及助推的作用。
本实施方式所述隔磁管40靠近所述泵芯止回头10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台阶44。通过设置第一定位台阶44,从而便于泵芯垫圈50的安装定位,做好泵芯本体30、泵芯座60与隔磁管40三者之间的密封,而泵芯垫圈50则用于固定O型密封圈,通过在所述泵芯垫圈50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一个O型密封圈,保证密封效果。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所述隔磁管40为塑料隔磁管40,从而第一定位台阶44在隔磁管40制作时可直接一体成型。而传统的紫铜隔磁管40无法直接形成台阶,只能通过铆压垫片的方式形成台阶,而隔磁管40铆压后会产生变形,导致水泵压力、流量稳定性差。并且传统的紫铜隔磁管40在长期放置或长期使用后会产生铜绿,铜绿将会卡住泵芯本体30的动作,导致电磁泵无法正常运行。本实施方式通过将隔磁管40设置为塑料隔磁管40,解决了上述问题。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电磁泵还包括与所述泵芯组件配合的泵芯座60;所述泵芯座60包括第二容纳腔和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出水口61,所述泵芯本体30靠近所述泵芯止回头10的一端以及所述泵芯止回头10均插接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中,且所述泵芯止回部12与所述泵芯座60的出水口61之间设有压液腔62;所述泵芯座60与所述第一定位台阶44抵接配合,且所述泵芯座60与所述第一定位台阶44之间设有泵芯垫圈50。即泵芯座60通过泵芯垫圈50与第一定位台阶44抵接配合,并且所述泵芯垫圈50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一个O型密封圈,更进一步保证密封效果。当电磁泵工作时,液体通过进水通道41进入至第一容纳腔31,且当泵芯止回部12脱离泵芯本体30时,液体从第一容纳腔31的第一端的开口流入至压液腔62中。
本实施方式所述电磁泵还包括设有止回头71和出水通道74的泵体70,所述泵体70套设于所述泵芯座60外,且所述止回头71与所述泵芯座60的出水口61抵接配合且封堵所述泵芯座60的出水口61,所述出水通道74与所述出水口61分别设于所述止回头71的两侧,即通过止回头71的设置,实现出水口61与出水通道74的堵疏;所述泵体70的内壁靠近所述隔磁管40的一端包括第二定位台阶72,在所述第二定位台阶72处,所述泵体70的内壁与所述隔磁管40的端部之间,以及所述泵体70的内壁与所述泵芯座60的外壁之间设有密封圈80,即通过密封圈80的设置,实现泵体70、泵芯座60与隔磁管40三者之间的密封。具体地,所述止回头71通过止回头弹簧73与泵体70的内壁连接,便于止回头71与出水口61配合关系的复位。初始位置时,止回头与出水口61抵接,即止回头封堵出水口61,通过止回头71与出水口61的抵接配合,实现压液腔62内的液体增压,当压液腔62内的液体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将止回头71顶起,从而液体通过出水口61流出至泵体70,最终通过泵体70的出水通道74流出。
本实施方式所述泵芯座60的外壁包括与所述第二定位台阶72相对设置的第三定位台阶63,所述第三定位台阶63的高度与所述隔磁管40的端部平齐;即泵芯座60、泵体70与隔磁管40三者之间形成一个矩形空间,而密封圈80的截面呈矩形,与该矩形空间匹配,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实现一个密封圈80就能密封多个面,不仅节约了密封圈的数量,且免除了传统设计中为实现密封而使用多个O型密封圈并开设相应密封槽的设计,降低加工难度,减少产品成本。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泵还包括套设于隔磁管40外的隔磁套90、导磁套100,以及绕设于所述隔磁套90、导磁套100外的线圈110与导磁体120,相关结构与现有电磁泵的结构和原理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方式的电磁泵的工作流程如下:初始位置时,泵芯止回头10封堵第一容纳腔31的第一开口,止回头71封堵出水口61,液体从进水通道41进入至第一容纳腔31,当泵芯本体30在交变磁场中向下运动,由于运动的滞后性,泵芯止回部12与第一容纳腔31的第一端的开口将短暂脱离,从而使液体通过第一容纳腔31进入至位于泵芯止回部12上方的压液腔62中而由于处于交变磁场当中,故当泵芯本体30向上运动时,泵芯止回部12的侧壁封堵第一容纳腔31的第一端的开口,压液腔62中的液体被压缩,压力增大,当压液腔62中的液体的压力足够大时,则将止回头71顶起,液体从出水通道74流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泵芯止回头以及与所述泵芯止回头连接的泵芯内复位件;所述泵芯止回头包括泵芯连接部以及与所述泵芯连接部连接的泵芯止回部;所述泵芯内复位件包括复位件本体,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复位件本体的两端的拉钩部和限位部;所述拉钩部与泵芯连接部连接,所述泵芯止回部的侧壁为弧形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芯组件还包括设有第一容纳腔的泵芯本体,所述泵芯连接部伸入所述第一容纳腔中,且所述泵芯止回部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一端的开口抵接,并用于封堵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一端的开口;所述限位部与泵芯本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二端的开口抵接或卡接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二端为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第一端相对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本体为复位弹簧,所述限位部、所述拉钩部与所述复位弹簧一体成型。
5.一种电磁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泵芯组件以及与所述泵芯组件插接配合的隔磁管;所述泵芯本体远离所述泵芯止回头的一端插接于所述隔磁管内;所述隔磁管包括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管靠近所述泵芯止回头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台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管为塑料隔磁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泵还包括与所述泵芯组件配合的泵芯座;所述泵芯座包括第二容纳腔和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出水口,所述泵芯本体靠近所述泵芯止回头的一端以及所述泵芯止回头均插接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中,且所述泵芯止回部与所述泵芯座的出水口之间设有压液腔;所述泵芯座与所述第一定位台阶抵接配合,且所述泵芯座与所述第一定位台阶之间设有泵芯垫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泵还包括设有止回头的泵体,所述泵体套设于所述泵芯座外,且所述止回头与所述泵芯座的出水口抵接配合且封堵所述泵芯座的出水口;所述泵体的内壁靠近所述隔磁管的一端包括第二定位台阶,在所述第二定位台阶处,所述泵体的内壁与所述隔磁管的端部之间,以及所述泵体的内壁与所述泵芯座的外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芯座的外壁包括与所述第二定位台阶相对设置的第三定位台阶,所述第三定位台阶的高度与所述隔磁管的端部平齐;所述密封圈的截面呈矩形。
CN202021552544.6U 2020-07-30 2020-07-30 泵芯组件及电磁泵 Active CN213116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2544.6U CN213116585U (zh) 2020-07-30 2020-07-30 泵芯组件及电磁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2544.6U CN213116585U (zh) 2020-07-30 2020-07-30 泵芯组件及电磁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16585U true CN213116585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81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52544.6U Active CN213116585U (zh) 2020-07-30 2020-07-30 泵芯组件及电磁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165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71562B (zh) 一种微小型带压插拔流体连接器
CN107816432B (zh) 一种柱塞泵
CN208589582U (zh) 母连接器、公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3116585U (zh) 泵芯组件及电磁泵
US20230358452A1 (en) Liquid accumulator and refrigerating system having same
CN210623700U (zh) 一种快接式单向阀
CN106523767B (zh) 一种双向电磁阀
CN208153794U (zh) 过流阀
CN211145707U (zh) 一种啤酒酒头和主桶快速接插的装置
CN204783404U (zh) 一种缸内直喷高压燃油泵
CN217462381U (zh) 一种高压油泵
CN214533498U (zh) 一种新型柱塞泵
CN220118254U (zh) 一种微型电磁水泵
CN219809455U (zh) 单向阀
CN214425166U (zh) 电磁阀
CN215980976U (zh) 阀芯组件、单向阀及气液分离器
CN221858898U (zh) 一种储液器的防回流结构
CN210716145U (zh) 清洗系统及单向阀
CN216111238U (zh) 柱塞泵及具有其的清洗机
CN212928882U (zh) 一种新型自动补水阀
CN210770461U (zh) 改进型直通式单向阀
CN217951322U (zh) 出油口单向阀及hcu本体
CN213655754U (zh) 一种具有新型内阀套的ocv阀
CN218118790U (zh) 一种常开放水电磁阀
CN219119921U (zh) 阀芯组件及电磁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