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13051U - 遮热板、遮热组件及电弧熔制炉 - Google Patents

遮热板、遮热组件及电弧熔制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13051U
CN213113051U CN202020924263.2U CN202020924263U CN213113051U CN 213113051 U CN213113051 U CN 213113051U CN 202020924263 U CN202020924263 U CN 202020924263U CN 213113051 U CN213113051 U CN 2131130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hield
hole
airflow channel
airflow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242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东
刘阳
郭华盈
张龙龙
王征
任伟康
周俊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242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130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13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130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遮热板、遮热组件及电弧熔制炉,所述遮热板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纳冷却介质的容纳腔,所述壳体中还设有供加热电极穿过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热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管道壁以及由所述管道壁围合形成的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从所述通孔的孔壁延伸至所述壳体的侧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所述遮热板与电弧熔制炉配合使用的情况下,二氧化硅挥发物和粉尘等废气物质可以通过所述气流通道排出,避免所述废气物质在所述加热电极上形成沉积物落入所述电弧熔制炉中,从而提高石英坩埚的品质。

Description

遮热板、遮热组件及电弧熔制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遮热板、遮热组件及电弧熔制炉。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技术的发展,单晶硅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相应的,用于生产单晶硅的石英坩埚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电弧熔制炉生产石英坩埚。
在采用电弧熔制炉生产石英坩埚的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石墨电极对电弧熔制炉内的石英砂进行加热,以使石英砂熔化。由于石墨电极的加热温度较高,为了生产安全,在石墨电极的周围通常需要进行隔热处理。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电弧熔制炉上安装遮热板,遮热板的中间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套接在石墨电极外。
然而,遮热板开孔较小、热量较高,排风系统距离遮热板较远,在熔制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二氧化硅挥发物和粉尘等废气物质不能及时排出,导致石墨电极表面容易附着二氧化硅等沉积物,而沉积物落入电弧熔制炉中容易在石英坩埚内壁形成白斑、附着物及气泡群,从而影响石英坩埚的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遮热板、遮热组件及电弧熔制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遮热板,所述遮热板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纳冷却介质的容纳腔,所述壳体中还设有供加热电极穿过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热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管道壁以及由所述管道壁围合形成的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从所述通孔的孔壁延伸至所述壳体的侧面。
可选地,所述气流通道的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孔壁上,所述气流通道的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面上;
所述气流通道的第一开口的截面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气流通道的第二开口的截面面积。
可选地,在所述气流通道的第一开口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气流通道的第二开口的截面面积的情况下;
所述气流通道的截面面积沿所述第一开口至所述第二开口的方向逐渐递减。
可选地,所述气流通道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气流通道环绕所述通孔的中心分布。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气流通道围绕所述通孔的中心等角度均匀分布。
可选地,在所述通孔的轴线方向,所述气流通道的高度等于或者小于所述容纳腔的高度。
可选地,在所述气流通道的高度小于所述容纳腔的高度的情况下,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可选地,在所述气流通道的高度等于所述容纳腔的高度,且所述气流通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所述管道壁的顶部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重合,所述管道壁的底部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重合,所述气流通道将所述容纳腔分割成多个子容纳腔,每个所述子容纳腔均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一种遮热组件,所述遮热组件包括:遮热板和风机;其中,
所述风机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遮热板的气流通道。
可选地,所述风机连接的所述气流通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风机为排风机,所述风机用于排出所述气流通道中的流动介质。
可选地,所述风机连接的所述气流通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风机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风机的数量与所述气流通道的数量对应,一个所述风机连接一个所述气流通道,所述至少两个风机包括至少一个排风机和至少一个送风机,所述送风机用于向所述气流通道中送风,所述排风机用于排出所述气流通道中的流动介质。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了一种电弧熔制炉,包括:遮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遮热板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纳冷却介质的容纳腔,所述壳体中还设有供加热电极穿过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热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管道壁以及由所述管道壁围合形成的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从所述通孔的孔壁延伸至所述壳体的侧面。这样,在所述遮热板与电弧熔制炉配合使用的情况下,所述通孔可以用于容纳加热电极,所述加热电极穿过所述通孔插入所述电弧熔制炉中,进行电弧熔制石英坩埚。一方面,由于所述气流通道从所述通孔的孔壁延伸至所述壳体的侧面,因此,熔制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硅挥发物和粉尘等废气物质可以及时通过所述通孔的孔壁进入所述气流通道,并从所述壳体的侧面排出,避免所述废气物质沉积在所述加热电极上,并落入所述遮热板下的电弧熔制炉中导致制备的石英坩埚内壁形成白斑、附着物及气泡群的缺陷,提高了石英坩埚的品质。另一方面,由于所述容纳腔可以容纳冷却介质,可以及时对所述遮热板进行冷却降温,提高所述遮热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备石英坩埚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遮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遮热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遮热板的剖面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遮热板的剖面图之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遮热板的剖面图之三;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遮热板的剖面图之四;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遮热板的剖面图之五;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遮热板的剖面图之六;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遮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遮热板,101-通孔,1011-通孔的孔壁,102-气流通道,1021-第一开口,1022-第二开口,103-壳体,1031-壳体的侧面,201-送风机,202-排风机, 40-电弧熔制炉,30-加热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遮热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以所述遮热板与电弧熔制炉配合使用的一种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应用场合参照执行即可。
参照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备石英坩埚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遮热板10、加热电极30以及电弧熔制炉40。遮热板10设置在电弧熔制炉40的上方,加热电极30可以为石墨电极,加热电极30通过遮热板10的通孔101放入到电弧熔制炉40内,在电弧熔制炉40内进行电弧放电,以融化电弧熔制炉40内壁附着的石英砂,进行电弧熔制石英坩埚。由于遮热板10设置在电弧熔制炉40的上方,可以使得电弧熔制炉40内部上下区域的温度保持一致,从而使电弧熔制炉40内的石英砂较为均匀地熔化,以使得经电弧熔制得到的石英坩埚的透明层的厚度较为均匀、气泡含量较低,品质较高。
在实际应用中,遮热板10可以选择采用不锈钢结构或者石英板结构,遮热板1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多边形、或正多边形及其变形组合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限定。
参照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遮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壳体103,壳体103内设有用于容纳冷却介质的容纳腔104(未在图中显示),壳体103还设有供加热电极30穿过的通孔101,遮热板10还包括:设置在容纳腔104内的气流通道102,气流通道102包括管道壁以及由所述管道壁围合形成的通道,气流通道102从通孔101的孔壁1011延伸至壳体 103的侧面103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遮热板10可以包括壳体103,并可以在壳体103 内设置用于容纳冷却介质的容纳腔104,以及在壳体103上设置供加热电极 30穿过的通孔101,遮热板1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容纳腔104内的气流通道 102,气流通道102可以从通孔101的孔壁1011延伸至壳体103的侧面1031。这样,在遮热板10与电弧熔制炉40配合使用的情况下,通孔101可以用于容纳加热电极30,加热电极30可以穿过通孔101插入电弧熔制炉40中,进行电弧熔制石英坩埚。由于气流通道102从通孔101的孔壁1011延伸至壳体103的侧面1031,因此,在高温熔制过程中,二氧化硅挥发物和粉尘等废气物质可以通过通孔101的孔壁1011进入气流通道102,并从壳体103的侧面1031排出,避免所述废气物质沉积在所述加热电极30上,并落入遮热板 10下的电弧熔制炉40中导致制备的石英坩埚内壁形成白斑、附着物及气泡群等缺陷,提高了石英坩埚的品质。
再者,容纳腔104可以通过容纳的冷却介质及时对遮热板10进行冷却降温,并且在气流通道102将所述废气物质排出的过程中,也可以带出一部分热量,降低通孔101处的温度,从而避免遮热板10在通孔101处发生开裂漏水的现象,进而延长遮热板1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气流通道102的第一开口1021可以设置在通孔101的孔壁1011上,气流通道102的第二开口1022可以设置在壳体103的侧面1031上;气流通道102的第一开口1021的截面面积可以大于或者等于气流通道102的第二开口1022的截面面积。
具体地,可以在通孔101的孔壁1011上设置气流通道102的第一开口 1021,在壳体103的侧面1031上设置第二开口1022。通过第一开口1021 可以将熔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物质导入气流通道102,然后再通过第二开口 1022将所述废气物质排出气流通道102。
可选地,气流通道102的第一开口1021的截面面积可以等于气流通道 102的第二开口1022的截面面积,以使得气流通道102的结构相对简单,方便设计和制造,降低遮热板10的制造成本。
可选地,气流通道102的第一开口1021的截面面积还可以大于气流通道102的第二开口1022的截面面积。具体地,在第一开口1021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开口1022的截面面积的情况下,可以使得气流通道102具有较好的引流效果。这样,在遮热板10与电弧熔制炉40配合使用的情况下,气流通道102可以较为容易的将熔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物质从第一开口1021引流至第二开口1022,提高引流效率,这样,就可以提高气流通道102排出所述废气物质的效率,进一步提升得到的石英坩埚的品质。
可选地,在气流通道102的第一开口1021的截面面积大于气流通道102 的第二开口1022的截面面积的情况下,气流通道102的截面面积沿第一开口1021至第二开口1022的方向可以逐渐递减。
具体地,在气流通道102的截面面积沿第一开口1021至第二开口1022 的方向逐渐递减的情况下,第一开口1021处的截面面积较大,引流效果较好,可以持续将废气物质从第一开口1021引入气流通道102,进一步的,沿第一开口1021至第二开口1022的方向,气流通道102内的气压逐渐升高,可以达到持续引流的效果,从而将所述废气物质从第二开口1022排出气流通道102。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气流通道102具备持续引流的能力,这样,电弧熔制炉40在熔制石英坩埚的过程中,气流通道102可以持续将熔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物质从第一开口1021引流至第二开口1022,使得气流通道102将所述废气物质排出的速度加快,进一步提升得到的石英坩埚的品质。
在实际应用中,气流通道10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至少两个,当气流通道10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至少两个气流通道102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图2、图3仅示出了遮热板10中的气流通道10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气流通道102的结构相同的情况,而在实际应用中,遮热板 10中的气流通道102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的值。例如,气流通道102的数量可以为3个、4个或者6个等,且各气流通道102的结构可以相同或者不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遮热板10中的气流通道102的数量和具体结构可以不做限定。
可选地,在气流通道10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至少两个气流通道102可以环绕通孔101的中心分布。这样,在遮热板10与电弧熔制炉40 配合使用的情况下,至少两个气流通道102皆可以用于将熔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物质排出气流通道102,使得将所述废气物质的排出速度加快,从而减少废气物质停留在炉内的时间,进而降低所述废气物质落入电弧熔制炉40 内的几率,进一步提高石英坩埚的品质。
如图2、图3所示,至少两个气流通道102可以围绕通孔101的中心相对设置。具体的,将至少两个气流通道102围绕通孔101的中心相对设置,可以使至少两个气流通道102之间形成对流,在遮热板10与电弧熔制炉40 配合使用的情况下,至少两个气流通道102可以加速将所述废气物质排出气流通道102,从而减少废气物质停留在炉内的时间,降低所述废气物质落入电弧熔制炉40内的几率,进一步提高石英坩埚的品质。
可选地,至少两个气流通道102可以围绕通孔101的中心等角度均匀分布,以使得遮热板10上的应力分布较为均匀,且结构更加稳固,避免出现应力集中导致的遮热板10开裂的现象,从而延长遮热板10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可以使得熔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物质从均匀分布的气流通道102中均匀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通孔101的轴线方向,气流通道102的高度可以等于或者小于容纳腔104的高度。可选地,在气流通道102的高度小于容纳腔104的高度的情况下,可以在壳体103的侧面1031设置与容纳腔104 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具体地,容纳腔104可由通孔101的孔壁1011、气流通道102的管道壁、壳体103的侧面1031、壳体103的上下表面围合而成。在壳体103的侧面 1031上设置容纳腔104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可以与容纳腔104 连通,用于将所述冷却介质导入容纳腔104内,冷却介质在容纳腔104中环绕通孔101一周后,可以从与容纳腔104连通的出水口排出容纳腔104,加快遮热板10的散热速度,避免通孔101处开裂漏水,还可以延长遮热板10 的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可以设置在通孔101同一侧的壳体103的侧面1031上,以使得所述冷却介质可以从所述进水口进入容纳腔104,在环绕通孔101一周后从所述出水口排出,提高对遮热板10的冷却效果。相应的,冷却介质可以为水、盐水等具有冷却作用的介质,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可选地,在气流通道102的高度等于容纳腔104的高度,且气流通道102 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所述管道壁的顶部与壳体103的上表面重合,所述管道壁的底部与壳体103的下表面重合,气流通道102将容纳腔104分割成多个子容纳腔,每个所述子容纳腔均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具体地,在气流通道102的高度等于容纳腔104的高度,气流通道102 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气流通道102可以将容纳腔104分割成多个子容纳腔,可以在壳体103的侧面1031上设置多组对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并分别与每个所述子容纳腔连通。这样,每个所述子容纳腔均连通有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可以同时向多个所述子容纳腔导入冷却介质,从而加快对遮热板10的冷却速度。
可选地,气流通道102沿通孔101的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可以为第一形状,所述第一形状可以包括矩形、锥形、以及喇叭形中的至少一种。
参照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遮热板的剖面图之一,参照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遮热板的剖面图之二,如图4和5所示,气流通道 102沿通孔101的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在实际应用中,当气流通道102的第一开口1021的截面面积等于第二开口1022的截面面积时,气流通道102可以采用图4和图5所示的技术方案。由于图4和图5所示的气流通道102的结构较为简单,便于生产加工,采用图4和图5所示的气流通道102可以使得遮热板10生产成本较低。
参照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遮热板的剖面图之三,参照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遮热板的剖面图之四,如图6和7所示,气流通道 102沿通孔101的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为锥形。参照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遮热板的剖面图之五,参照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遮热板的剖面图之六,如图8和图9所示,气流通道102沿通孔101的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喇叭形。
具体地,当气流通道102的第一开口1021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开口1022 的截面面积时,气流通道102沿通孔101的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图6、图7所示的锥形或图8、图9所示的喇叭形。
具体的,气流通道102的结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气流通道102 沿通孔101的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也可以对应呈现。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遮热板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遮热板包括设置有通孔的壳体,所述通孔贯穿于所述壳体的中心位置;还包括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从所述通孔的孔壁延伸至所述壳体的侧面。这样,在所述遮热板与电弧熔制炉配合使用的情况下,所述通孔可以用于容纳加热电极,所述加热电极穿过所述通孔插入所述电弧熔制炉中,进行电弧熔制石英坩埚。一方面,由于所述气流通道从所述通孔的孔壁延伸至所述壳体的侧面,因此,熔制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硅挥发物和粉尘等废气物质可以及时通过所述通孔的孔壁进入所述气流通道,并从所述壳体的侧面排出,避免所述废气物质沉积在所述加热电极上,并落入所述遮热板下的电弧熔制炉中导致制备的石英坩埚内壁形成白斑、附着物及气泡群的缺陷,提高了石英坩埚的品质。另一方面,由于所述容纳腔可以容纳冷却介质,可以及时对所述遮热板进行冷却降温,提高所述遮热板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遮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遮热组件具体可以包括:遮热板10和风机20,风机20可以通过管路连接至遮热板10的气流通道10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遮热组件包括遮热板10和风机20,通过在遮热板10上设置气流通道102,可以将熔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物质排出,并且,所述遮热组件还包括风机20,风机20可以通过管路连接至遮热板10的气流通道102。这样,在所述遮热板组件与电弧熔制炉40配合使用的情况下,风机20可以使得气流通道102内的气体流动速度加快,加快将所述废气物质排出的速度,降低所述废气物质落入电弧熔制炉40中的几率,进一步提高石英坩埚的品质。
具体地,可以将风机20通过管路连接至气流通道102的第二开口1022 处,使得风机20可以直接通过管路连接至气流通道102,使得气流通道102 中的气体流动速度加快。
可选地,风机20连接的气流通道10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风机20可以为排风机202,排风机202用于排出气流通道102中的流动介质。
在实际应用中,流动介质可以为流动空气,或者在熔制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二氧化硅挥发物和粉尘等废气物质。
具体地,在气流通道102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在气流通道102的第二开口1022处设置一个排风机202,排风机202可以为抽风机,用于将气流通道102中的流动介质抽出气流通道102。这样,在所述遮热板组件与电弧熔制炉40配合使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借助排风机202将所述废气物质排出气流通道102的速度加快,从而降低所述废气物质落入电弧熔制炉40中的几率,提高石英坩埚的品质。
可选地,风机20连接的气流通道10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风机20的数量与气流通道102的数量对应,风机20的数量也可以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风机20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排风机202和至少一个送风机201。
实际应用中,所述管路的一端可以与气流通道102的第二开口1022相连,另一端与风机20相连,进一步的,可以设置与送风机201相连的为第一管路,与排风机202相连的为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用于向气流通道102 送风,第二管路用于将流动介质排出气流通道102。
具体地,可以将至少两个风机20围绕通孔101设置。这样,在所述遮热板组件与电弧熔制炉40配合使用的情况下,送风机201可以通过第一管路向气流通道102送风,同时排风机202通过第二管路将气流通道102中的流动介质排出,使得气流通道102中的气体流动速度加快,以加快所述废气物质排出气流通道102的速度,降低所述废气物质落入电弧熔制炉40中的几率,进一步提高石英坩埚的品质。而且,在将所述废气物质排出的过程中,还可以带出一部分热量,降低通孔101处的温度,从而避免遮热板10在通孔101处发生开裂漏水的现象,进而延长遮热板10的使用寿命。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遮热组件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遮热组件包括遮热板和风机,通过在所述遮热板上设置气流通道,可以将熔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物质排出所述气流通道,并且,所述遮热组件还可以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可以通过管路连接至遮热板的气流通道。这样,在所述遮热板组件与电弧熔制炉配合使用的情况下,风机可以使得所述气流通道中的气体流动速度加快,加快将所述废气物质排出所述气流通道的速度,降低所述废气物质落入所述电弧熔制炉中的几率,提高石英坩埚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弧熔制炉,所述电弧熔制炉具体可以包括上述遮热组件。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遮热板、遮热组件及电弧熔制炉,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遮热板,所述遮热板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纳冷却介质的容纳腔,所述壳体中还设有供加热电极穿过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热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管道壁以及由所述管道壁围合形成的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从所述通孔的孔壁延伸至所述壳体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热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通道的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孔壁上,所述气流通道的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面上;
所述气流通道的第一开口的截面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气流通道的第二开口的截面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热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气流通道的第一开口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气流通道的第二开口的截面面积的情况下;
所述气流通道的截面面积沿所述第一开口至所述第二开口的方向逐渐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遮热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通道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气流通道环绕所述通孔的中心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遮热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气流通道围绕所述通孔的中心等角度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热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孔的轴线方向,所述气流通道的高度等于或者小于所述容纳腔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遮热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气流通道的高度小于所述容纳腔的高度的情况下,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遮热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气流通道的高度等于所述容纳腔的高度,且所述气流通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所述管道壁的顶部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重合,所述管道壁的底部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重合,所述气流通道将所述容纳腔分割成多个子容纳腔,每个所述子容纳腔均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9.一种遮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热组件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遮热板和风机;其中,
所述风机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遮热板的气流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遮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机连接的所述气流通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风机为排风机,所述风机用于排出所述气流通道中的流动介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遮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机连接的所述气流通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风机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风机的数量与所述气流通道的数量对应,一个所述风机连接一个所述气流通道,所述至少两个风机包括至少一个排风机和至少一个送风机,所述送风机用于向所述气流通道中送风,所述排风机用于排出所述气流通道中的流动介质。
12.一种电弧熔制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遮热组件。
CN202020924263.2U 2020-05-27 2020-05-27 遮热板、遮热组件及电弧熔制炉 Active CN2131130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4263.2U CN213113051U (zh) 2020-05-27 2020-05-27 遮热板、遮热组件及电弧熔制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4263.2U CN213113051U (zh) 2020-05-27 2020-05-27 遮热板、遮热组件及电弧熔制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13051U true CN213113051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69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24263.2U Active CN213113051U (zh) 2020-05-27 2020-05-27 遮热板、遮热组件及电弧熔制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130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35333B2 (en) Heat treatment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wafers,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olar battery, and heat treatment device
CN112941626B (zh) 工艺腔室的进气组件、进气装置及半导体加工设备
US9587822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burner
CN110822894B (zh) 一种炉膛温度均匀的辊道烧结炉
CN213113051U (zh) 遮热板、遮热组件及电弧熔制炉
CN110760935B (zh) 单晶炉
CN109112636A (zh) 扩散炉管及扩散炉
CN214065715U (zh) 一种带热风循环的气氛排胶炉
CN101959807B (zh) 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装置
CN218860955U (zh) 一种能够防止反应气进入热场内的半导体成膜装置
CN115261823B (zh) 工艺腔室的进气装置、半导体工艺设备及半导体加工工艺
CN113151806A (zh) 一种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炉进气装置
CN212833440U (zh) 一种用于高硼硅4.0玻璃成型的锡槽装置
CN214529235U (zh) 一种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炉进气装置
CN102408192B (zh) 光纤母材制造装置以及光纤母材制造方法
CN117305972B (zh) 一种单晶炉
CN112629252A (zh) 一种窑炉
CN217628615U (zh) 一种反应腔底板、散热装置及mpcvd设备
CN217383763U (zh) 一种高精度实验炉
CN216408959U (zh) 一种多孔介质燃烧器
CN220624872U (zh) 加热烧结炉装置
CN220567854U (zh) 匀流片、卧式高温炉
CN114349008B (zh) 用于多晶硅还原炉的底盘、底盘组件和还原炉
CN214244672U (zh) 一种扩散炉的保温结构
CN210429732U (zh) 一种pcb等离子体处理用的平面电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