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00663U - 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00663U
CN213100663U CN202022184983.2U CN202022184983U CN213100663U CN 213100663 U CN213100663 U CN 213100663U CN 202022184983 U CN202022184983 U CN 202022184983U CN 213100663 U CN213100663 U CN 213100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training devic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pr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8498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祉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Wogelaish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Wogelaish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Wogelaish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Wogelaish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8498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006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00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006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从左至右依次包括立柱、座椅和腿部训练器,立柱的上端可升降地设有顶部架,顶部架的下侧连接有手臂训练器,且手臂训练器位于座椅的上方,底板上横向设有滑槽,腿部训练器与滑槽滑动相连,且腿部训练器与滑槽之间设有滑动锁紧装置。解决目前的神经内科康复训练器康复训练手段单一的问题。

Description

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
目前的神经内科康复训练器主要包括有手臂康复训练器和腿部康复训练器,二者均为单一功能的进行康复训练,缺乏综合性的能同时满足手臂康复训练和腿部康复训练的设备,因此需要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来满足多样化的康复训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解决目前的神经内科康复训练器康复训练手段单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从左至右依次包括立柱、座椅和腿部训练器,所述立柱的上端可升降地设有顶部架,所述顶部架的下侧连接有手臂训练器,且手臂训练器位于座椅的上方;
所述底板上横向设有滑槽,所述腿部训练器与滑槽滑动相连,且腿部训练器与滑槽之间设有滑动锁紧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立柱内竖向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底部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竖向设置,且上端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上端穿出调节槽并且与所述顶部架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座椅包括背靠板、椅座板和伸缩支撑柱,所述背靠板的一侧与立柱相连,椅座板与背靠板的另一侧竖向滑动相连,所述伸缩支撑柱设置于椅座板的下侧,所述伸缩支撑柱的伸缩调节以使椅座板沿背靠板竖向滑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背靠板在与椅座板相连的一侧竖向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在槽口的两侧均设有挡板,两个挡板之间留设有间隙,所述椅座板上连接有滑动限位块,所述滑动限位块呈“T”字形,包括一体成型的限位部和连接部,所述限位部滑动设置于限位槽内,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限位部相连,另一端从间隙穿出滑动,并且与椅座板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手臂训练器包括第一弹性构件和把手,所述第一弹性构件的上端与顶部架相连,下端与把手相连;
所述腿部训练器包括踏板、第二弹性构件和支撑座,所述踏板倾斜设置,踏板的一侧为脚踏侧,另一侧通过第二弹性构件与支撑座相连,所述支撑座的下侧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均包括第一弹簧以及套设在第一弹簧内的内杆和外筒杆,所述外筒杆内部中空形成弹簧腔,所述外筒杆的上侧设有与弹簧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宽度小于弹簧腔的腔径;
所述弹簧腔内设有第二弹簧和横板,所述横板的宽度大于通孔的宽度,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弹簧腔的底部相连,另一端与横板的下板面相连,所述内杆的下端与横板的上板面相连,上端从通孔穿出弹簧腔。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滑块的上端设有滑动板,所述支撑座下侧的一端通过铰接座与滑动板转动相连,支撑座下侧的另一端转动设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倾斜设置,且第二伸缩杆的下端与滑动板转动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滑动锁紧装置包括锁紧螺栓、设置于底板上的锁紧槽和设置于滑动板上的锁紧孔,所述锁紧槽设置于滑动板,所述锁紧槽内设有内螺纹,所述锁紧孔与锁紧槽对齐,并通过所述锁紧螺栓相互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底板用于固定立柱、座椅和腿部训练器,患者在座椅上坐好后,通过调节顶部架的位置使手臂训练器的高度得以调节,进而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通过腿部训练器在滑槽内的滑动调节腿部训练器与座椅之间的间距,进而适应不同腿长的患者,在本科康复训练装置中同时设置有手臂训练器和腿部训练器,便可使其康复训练的手段更加多样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立柱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背靠板在限位槽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弹性构件或第二弹性构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的局部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标:1-底板,2-立柱,3-座椅,4-腿部训练器,5-顶部架,6-手臂训练器,7-滑槽,8-调节槽,9-第一伸缩杆,10-调节杆,11-背靠板,12-椅座板,13-伸缩支撑柱,14-限位槽,15-挡板,16-间隙,17-滑动限位块,18-限位部,19-连接部,20-第一弹性构件,21-把手,22-踏板,23-第二弹性构件,24-支撑座,25-第一弹簧,26-内杆,27-外筒杆,28-弹簧腔,29-通孔,30-第二弹簧,31-横板,32-滑动板,33-铰接座,34-第二伸缩杆,35-锁紧螺栓,36-锁紧槽,37-锁紧孔,38-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具体包括底板1,底板1上从左至右依次包括立柱2、座椅3和腿部训练器4,立柱2的上端可升降地设有顶部架5,顶部架5的下侧连接有手臂训练器6,且手臂训练器6位于座椅3的上方,底板1上横向设有滑槽7,腿部训练器4与滑槽7滑动相连,且腿部训练器4与滑槽7之间设有滑动锁紧装置。
底板1用于固定立柱2、座椅3和腿部训练器4,患者在座椅3上坐好后,通过调节顶部架5的位置使手臂训练器6的高度得以调节,进而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通过腿部训练器4在滑槽7内的滑动调节腿部训练器4与座椅3之间的间距,进而适应不同腿长的患者,在本科康复训练装置中同时设置有手臂训练器6和腿部训练器4,便可使其康复训练的手段更加多样化。
滑动锁紧装置对位置调节后的腿部训练器4进行锁紧,以使腿部康复得以正常进行。
立柱2内竖向设有调节槽8,调节槽8的底部设有第一伸缩杆9,第一伸缩杆9竖向设置,且上端连接有调节杆10,调节杆10的上端穿出调节槽8并且与顶部架5相连。
通过第一伸缩杆9在调节槽8内的竖向伸缩运动,来使调节杆10伸出调节槽8的长度发生改变,进而使顶部架5的高度得以调节,以使手臂训练器6能适应不同身高体型的患者。
座椅3包括背靠板11、椅座板12和伸缩支撑柱13,背靠板11的一侧与立柱2相连,椅座板12与背靠板11的另一侧竖向滑动相连,伸缩支撑柱13设置于椅座板12的下侧,伸缩支撑柱13的伸缩调节以使椅座板12沿背靠板11竖向滑动。
通过伸缩支撑柱13的竖向伸缩调节使椅座板12沿背靠板11竖向滑动,以使椅座板12的高度得以调节,进而使座椅3能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
背靠板11在与椅座板12相连的一侧竖向设有限位槽14,限位槽14在槽口的两侧均设有挡板15,两个挡板15之间留设有间隙16,椅座板12上连接有滑动限位块17,滑动限位块17呈“T”字形,包括一体成型的限位部18和连接部19,限位部18滑动设置于限位槽14内,连接部19的一端与限位部18相连,另一端从间隙16穿出滑动,并且与椅座板12相连。
通过限位槽14的设置便可对椅座板12滑动的方向进行限制,使椅座板12仅能沿着限位槽14的槽向进行滑动,挡板15用于对限位部18进行遮挡,避免限位部18滑出限位槽14,间隙16用于容纳连接部19,以使限位部18能通过连接部19与椅座板12相连。
手臂训练器6包括第一弹性构件20和把手21,第一弹性构件20的上端与顶部架5相连,下端与把手21相连,腿部训练器4包括踏板22、第二弹性构件23和支撑座24,踏板22倾斜设置,踏板22的一侧为脚踏侧,另一侧通过第二弹性构件23与支撑座24相连,支撑座24的下侧通过滑块38与滑槽7滑动相连。
通过向下拉动把手21,利用第一弹性构件20的伸缩回复,使患者不断地进行手臂康复训练,通过用脚下蹬踏板22,通过第二弹性构件23的伸缩回复,使患者不断地进行腿部康复训练,支撑座24起到固定踏板22和第二弹性构件23位置的作用,支撑座24的下侧通过滑块38与滑槽7滑动相连,以实现腿部训练器4与滑槽7之间的滑动连接。
第一弹性构件20和第二弹性构件23均包括第一弹簧25以及套设在第一弹簧25内的内杆26和外筒杆27,外筒杆27内部中空形成弹簧腔28,外筒杆27的上侧设有与弹簧腔28相连通的通孔29,通孔29的宽度小于弹簧腔28的腔径,弹簧腔28内设有第二弹簧30和横板31,横板31的宽度大于通孔29的宽度,第二弹簧30的一端与弹簧腔28的底部相连,另一端与横板31的下板面相连,内杆26的下端与横板31的上板面相连,上端从通孔29穿出弹簧腔28。
第一弹性构件20上的内杆26的上端与顶部架5固定相连,外筒杆27的下端与把手21固定相连,第一弹簧25的两端分别与顶部架5和把手21固定相连,在做手臂康复训练时,向下拉动把手21会带动外筒杆27向下运动,进而使第一弹簧25伸长,第二弹簧30伸长,起到手臂康复训练的效果,而后通过第一弹簧25和第二弹簧30的自动回复效果,使把手21进行复位,进而实现连续化的手臂康复训练。
第二弹性构件23上的内杆26的上端与踏板22相连,外筒杆27的下端与支撑座24相连,第一弹簧25的两端分别与踏板22和支撑座24固定相连,在做腿部康复训练时,用脚下蹬踏板22会带动内杆26在外筒杆27内向下运动,进而使第一缩短,第二弹簧30缩短,起到腿部康复训练的效果,而后通过第一弹簧25和第二弹簧30的自动回复效果,使踏板22进行复位,进而实现连续化的腿部康复训练。
内杆26在外筒杆27的弹簧腔28内进行相对运动使,由于横板31的宽度大于通孔29的宽度,横板31便可起到限位效果,进而避免内杆26被完全拉出。
滑块38的上端设有滑动板32,支撑座24下侧的一端通过铰接座33与滑动板32转动相连,支撑座24下侧的另一端转动设有第二伸缩杆34,第二伸缩杆34倾斜设置,且第二伸缩杆34的下端与滑动板32转动相连。
通过第二伸缩杆34的伸缩运动带动支撑座24在滑动板32的上侧进行倾斜的转动,进而调节踏板22的倾斜角度,以适应不同的患者。
前述的第一伸缩杆9、第二伸缩杆34和伸缩支撑柱13均采用电动控制的伸缩杆件,通过电动控制来调节伸长或缩短。
滑动锁紧装置包括锁紧螺栓35、设置于底板1上的锁紧槽36和设置于滑动板32上的锁紧孔37,锁紧槽36设置于滑动板32,锁紧槽36内设有内螺纹,锁紧孔37与锁紧槽36对齐,并通过锁紧螺栓35相互定位。以实现滑动板32在底板1上侧滑动后位置的稳固,以使腿部康复训练能正常进行。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8)

1.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从左至右依次包括立柱(2)、座椅(3)和腿部训练器(4),所述立柱(2)的上端可升降地设有顶部架(5),所述顶部架(5)的下侧连接有手臂训练器(6),且手臂训练器(6)位于座椅(3)的上方;
所述底板(1)上横向设有滑槽(7),所述腿部训练器(4)与滑槽(7)滑动相连,且腿部训练器(4)与滑槽(7)之间设有滑动锁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内竖向设有调节槽(8),所述调节槽(8)的底部设有第一伸缩杆(9),所述第一伸缩杆(9)竖向设置,且上端连接有调节杆(10),所述调节杆(10)的上端穿出调节槽(8)并且与所述顶部架(5)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3)包括背靠板(11)、椅座板(12)和伸缩支撑柱(13),所述背靠板(11)的一侧与立柱(2)相连,椅座板(12)与背靠板(11)的另一侧竖向滑动相连,所述伸缩支撑柱(13)设置于椅座板(12)的下侧,所述伸缩支撑柱(13)的伸缩调节以使椅座板(12)沿背靠板(11)竖向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板(11)在与椅座板(12)相连的一侧竖向设有限位槽(14),所述限位槽(14)在槽口的两侧均设有挡板(15),两个挡板(15)之间留设有间隙(16),所述椅座板(12)上连接有滑动限位块(17),所述滑动限位块(17)呈“T”字形,包括一体成型的限位部(18)和连接部(19),所述限位部(18)滑动设置于限位槽(14)内,所述连接部(19)的一端与限位部(18)相连,另一端从间隙(16)穿出滑动,并且与椅座板(1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训练器(6)包括第一弹性构件(20)和把手(21),所述第一弹性构件(20)的上端与顶部架(5)相连,下端与把手(21)相连;
所述腿部训练器(4)包括踏板(22)、第二弹性构件(23)和支撑座(24),所述踏板(22)倾斜设置,踏板(22)的一侧为脚踏侧,另一侧通过第二弹性构件(23)与支撑座(24)相连,所述支撑座(24)的下侧通过滑块(38)与滑槽(7)滑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构件(20)和第二弹性构件(23)均包括第一弹簧(25)以及套设在第一弹簧(25)内的内杆(26)和外筒杆(27),所述外筒杆(27)内部中空形成弹簧腔(28),所述外筒杆(27)的上侧设有与弹簧腔(28)相连通的通孔(29),所述通孔(29)的宽度小于弹簧腔(28)的腔径;
所述弹簧腔(28)内设有第二弹簧(30)和横板(31),所述横板(31)的宽度大于通孔(29)的宽度,所述第二弹簧(30)的一端与弹簧腔(28)的底部相连,另一端与横板(31)的下板面相连,所述内杆(26)的下端与横板(31)的上板面相连,上端从通孔(29)穿出弹簧腔(2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8)的上端设有滑动板(32),所述支撑座(24)下侧的一端通过铰接座(33)与滑动板(32)转动相连,支撑座(24)下侧的另一端转动设有第二伸缩杆(34),所述第二伸缩杆(34)倾斜设置,且第二伸缩杆(34)的下端与滑动板(32)转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锁紧装置包括锁紧螺栓(35)、设置于底板(1)上的锁紧槽(36)和设置于滑动板(32)上的锁紧孔(37),所述锁紧槽(36)设置于滑动板(32),所述锁紧槽(36)内设有内螺纹,所述锁紧孔(37)与锁紧槽(36)对齐,并通过所述锁紧螺栓(35)相互定位。
CN202022184983.2U 2020-09-29 2020-09-29 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Active CN213100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84983.2U CN213100663U (zh) 2020-09-29 2020-09-29 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84983.2U CN213100663U (zh) 2020-09-29 2020-09-29 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00663U true CN213100663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65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84983.2U Active CN213100663U (zh) 2020-09-29 2020-09-29 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006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00663U (zh) 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CN113521648B (zh) 一种方便调节配重的杠铃架
CN111202655A (zh) 一种计算机显示屏显示升降台高度的下肢训练仪
CN220778950U (zh) 一种锻炼装置
CN214633752U (zh) 一种体育体能综合训练装置
CN110694231B (zh) 一种训练肌肉力量的体育器械
CN210992821U (zh) 一种体育用多功能辅助训练装置
CN209790704U (zh) 一种双杠距离可调的安全稳固单双杠健身支架
CN209933944U (zh) 一种新型健身动感单车座椅高度调节机构
CN214550940U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
CN207462551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多功能脚踏骑马健身器
CN217246553U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锻炼装置
CN213912156U (zh) 多功能拉筋器
CN215691344U (zh) 体育健身用拉伸器
CN220090369U (zh) 一种立柱可调节的健身自行车
CN210991564U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CN114681871B (zh) 一种基于神经内科运动障碍训练设备
CN103170100B (zh) 起伏运动健身器
CN219595770U (zh) 一种背肌训练器
CN212067577U (zh) 一种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CN211935372U (zh) 一种体育器械康复踩踏装置
CN217448840U (zh) 一种颈部肌肉练习器
CN213852971U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
CN220257064U (zh) 一种卒中病人移动式肢体训练器
CN219558624U (zh) 一种肌肉康复训练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