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96510U - 表带链节、表带、手表及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表带链节、表带、手表及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96510U
CN213096510U CN202021323456.9U CN202021323456U CN213096510U CN 213096510 U CN213096510 U CN 213096510U CN 202021323456 U CN202021323456 U CN 202021323456U CN 213096510 U CN213096510 U CN 213096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chband
link
band
groove
lin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234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胜蓝
张斌
程天宇
丁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234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96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96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96510U/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4996 priority patent/WO2022007843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2Link constru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2Link constructions
    • A44C5/10Link constructions not extensible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表带链节、表带、手表及可穿戴设备,表带链节包括链节本体、限位部和调节部,链节本体设置有凹槽、与凹槽连通的腔室、与腔室连通的孔,当调节部位于锁紧位置时,限位部向腔室外的凹槽伸出,当调节部位于解锁位置时,限位部向腔室缩入,当两个表带链节链接时,通过其中一个表带链节设置的凹槽与另一个表带链节设置的凸柱的配合实现链接。本申请不需要使用专用的表带拆装工具,仅通过拨动表带链节的调节部便能实现两个表带链节之间的快速拆装,从而实现表带长度的快速调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拆装过程中易导致螺钉失效以及易丢失螺钉、表带拆装工具的问题,提高了表带链节长期使用时的高可靠性。

Description

表带链节、表带、手表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表带链节、表带、手表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智能设备便携化的要求,智能穿戴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实时监测身体状况的智能穿戴设备也逐渐增多。目前,智能穿戴设备上的表带的调节方式,通常由用户根据自身手腕的粗细主动调节表带的长度进行佩戴。
如图1~图2所示,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上的表带100通常包括依次链接的多个表带链节101,相邻的两个表带链节101之间通过螺钉102锁紧,以限制两个表带链节101之间在垂直于表带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即限制两个表带链节之间在表带的横向上的相对移动。当用户需要调节表带的长度时,需要通过专门的表带拆装工具103(如:螺丝批)将螺钉拧开,将不需要的表带链节101卸下,然后再将分离的两个表带链节101组装,组装时,需将分离的两个表带链节101预固定,再放上螺钉102,使用表带拆装工具将螺钉拧紧,锁住两个表带链节,实现组装。采用这种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1)拆装繁琐,对用户的动手能力有一定要求;
(2)拆装过程中螺钉容易丢失,一旦丢失,就难以在市面上找到适配的螺钉;
(3)拆装过程中螺钉表面容易拧花,甚至崩牙(钉面或螺牙),导致螺钉失效;
(4)表带拆装工具如果丢失,表带长短便无法调节。
因此,现有智能穿戴设备中表带的长度调节需要借助专用的表带拆装工具,操作难度高,使用不便,且在拆装过程中易导致螺钉失效以及易丢失螺钉、表带拆装工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智能穿戴设备中表带的长度调节需要借助专用的表带拆装工具,操作难度高,使用不便,且在拆装过程中易导致螺钉失效以及易丢失螺钉、表带拆装工具的问题。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表带链节、表带、手表及可穿戴设备,不需要使用专用的表带拆装工具,仅通过拨动表带链节的调节部便能实现两个表带链节之间的快速拆装,从而实现表带长度的快速调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拆装过程中易导致螺钉失效以及易丢失螺钉、表带拆装工具的问题,提高了表带链节长期使用时的高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表带链节,包括链节本体,链节本体的一侧面设有朝向链节本体内凹陷的凹槽,凹槽沿第一方向延伸,链节本体的内部设有与凹槽连通的腔室,链节本体的下表面或上表面设有与腔室连通的孔;
表带链节还包括限位部和调节部,限位部滑设于腔室,调节部固定于限位部,并能够在孔中沿孔的口平面滑动,以使调节部能够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当调节部位于锁紧位置时,限位部向腔室外的凹槽伸出,当调节部位于解锁位置时,限位部向腔室缩入。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表带链节中设置凹槽、限位部和调节部,当用户需要调节表带的长度时,无需专门的表带拆装工具,仅通过拨动表带链节的调节部至解锁位置,联动限位部向腔室缩入脱离相邻的设置有凸柱的表带链节的缺口,此时,设置有凸柱的表带链节的凸柱能够从相邻的表带链节的凹槽内拔出,从而能够将不需要的表带链节卸下。当需要将分离的两个表带链节组装时,将其中一个表带链节的调节部拨至解锁位置,另一个表带链节的凸柱从其中一个表带链节的凹槽的一端插进凹槽内,直至插入至与其中一个表带链节需链接的位置处时,将调节部滑动至锁紧位置,使其中一个表带链节的伸出凹槽内的限位部的部分卡设于缺口,实现两个表带链节之间的组装。这样仅需通过拨动表带链节的调节部便能实现两个表带链节之间的快速拆装,从而实现表带长度的快速调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大幅提升拆装/调节表带长短的效率,且在拆装过程中无需将调节部和限位部从表带链节中拆卸下来,且仅需拨动调节部的位置,无需用专门的表带拆装工具拧调节部或限位部,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拆装过程中易导致螺钉失效以及易丢失螺钉、表带拆装工具的问题,提高了表带链节长期使用时的高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链节本体的与一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设有朝向链节本体外部凸出的凸柱,且凸柱沿第一方向延伸,凸柱的对应限位部的位置处设有缺口。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当两个表带链节链接时,两个表带链节之间是通过其中一个表带链节设置的凹槽、限位部和调节部与另一个表带链节设置的凸柱的配合实现链接;其中,
当其中一个表带链节的调节部位于解锁位置时,限位部向腔室缩入,使得另一个表带链节的凸柱能够从其中一个表带链节的凹槽的一端插进凹槽内,直至插入至与其中一个表带链节需链接的位置处时,将调节部滑动至锁紧位置,使其中一个表带链节的伸出凹槽内的限位部的部分卡设于缺口,以限制其中一个表带链节与另一个表带链节之间在第一方向(即垂直于表带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且通过其中一个表带链节的凹槽与另一个表带链节的凸柱的配合,使得其中一个表带链节与另一个表带链节之间在沿第二方向(即表带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被限制,并使得其中一个表带链节能够相对于另一个表带链节绕凸柱的轴线方向朝向表带的下表面方向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表带链节还包括弹性部件,弹性部件位于腔室中,弹性部件的一端抵靠于限位部,弹性部件的另一端抵靠于腔室的远离凹槽的内端面,使得调节部在大于预定力的外力作用下可推动至解锁位置,弹性部件被压缩,且在外力消失后能够通过弹性部件的回复力使得调节部自动切换至锁紧位置。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弹性部件,在其中一个表带链节的调节部位于解锁位置时,弹性部件被压缩,另一个表带链节的凸柱从其中一个表带链节的凹槽的一端插进凹槽内,直至插入至与其中一个表带链节需链接的位置处(即其中一个表带链节的限位部与另一个表带链节的缺口对应的位置)时,通过弹性部件的回复力使得调节部自动切换至锁紧位置,使其中一个表带链节的伸出凹槽内的限位部的部分卡设于缺口,实现两个表带链节之间的组装,操作方便、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的另一端设有沿限位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孔,弹性部件的一端抵靠于限位部的导向孔内的底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链节本体设置有凹槽结构时,凹槽采用圆弧形结构,且凹槽的槽口的上下间距小于凹槽的直径;
当链节本体设置有凸柱结构时,凸柱采用圆弧形结构,且凸柱的根部的厚度小于凸柱的直径。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更好地限制相邻两个表带链节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从而避免相邻两个表带链节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相互滑出而脱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部穿过孔并伸至孔外。这样便于用户拨动该调节部,更加方便地使调节部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从而能够更加快速、便捷地实现表带链节的拆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部的位于孔外的部分的高度为1mm~5mm。这样在保证用户便于拨动调节部的同时,提高表带佩戴在用户手腕时的贴合度,从而提高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部的背离限位部的一端的端面为平面。这样能够提高调节部与用户手腕贴合的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部的背离限位部的一端的端面设有向内凹的条形槽。通过设置条形槽,在前期表带链节的装配过程中或后期售后服务过程中,便于通过专用工具旋进条形槽中将调节部固定于限位部或将调节部从限位部中拆卸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轴线方向与限位部的长度方向垂直,调节部与连接孔过盈配合或螺纹连接。
在本方案中,调节部与连接孔通过螺纹连接,在后期售后服务过程中便于将调节部从限位部上拆卸下,从而便于调节部、限位部的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孔采用长形孔;当调节部位于锁紧位置时,调节部抵靠于长形孔的一端;当调节部位于解锁位置时,调节部抵靠于长形孔的另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的用于与缺口配合的一端的外壁面具有圆台形导向面,且圆台形导向面的直径沿限位部伸出腔室的方向逐渐减小。这样能够对限位部卡合至缺口的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能够更可靠地实现表带链节的组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链节本体的材质采用金属材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表带,其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上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表带链节。这样无需专门的表带拆装工具便能够快速、可靠地实现表带链节的拆装,从而调节表带的长度,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多个以上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表带链节沿第二方向(即表带的长度方向)依次链接,任意相邻两个表带链节之间是通过其中一个表带链节设置的凹槽、限位部、调节部与另一个表带链节设置的凸柱的配合实现链接;其中,
当其中一个表带链节的调节部位于锁紧位置时,其中一个表带链节的伸出凹槽内的限位部的部分卡设于另一个表带链节的凸柱上的缺口,以限制其中一个表带链节与另一个表带链节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且通过其中一个表带链节的凹槽与另一个表带链节的凸柱的配合,使得其中一个表带链节与另一个表带链节之间在沿第二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被限制,并使得其中一个表带链节能够相对于另一个表带链节绕凸柱的轴线方向朝向表带的下表面方向旋转;
当其中一个表带链节的调节部从锁紧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时,限位部向腔室缩入并滑出另一个表带链节的凸柱上的缺口,使得另一个表带链节的凸柱能够从其中一个表带链节的凹槽内沿第一方向滑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相邻两个表带链节的其中一个表带链节的链节本体的一侧面位于凹槽下方的部分与另一个表带链节的链节本体的另一侧面位于凸柱下方的部分之间具有间距,使得两个表带链节之间能够朝向链节本体的下表面上间距缩小的方向旋转。这样能够确保相邻的表带链节之间能够产生朝向表带的下表面方向的相对旋转,以调节表带链节之间形成的相对角度,便于表带更好地佩戴于不同用户的手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手表,包括表带和手表本体,表带采用以上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表带,表带的两端分别与手表本体的两端连接。这样无需专门的表带拆装工具便能够快速、可靠地实现表带链节的拆装,从而调节表带的长度,在佩戴时,用户根据自身手腕的粗细主动调节手表的表带的长度,提高了手表的使用方便性以及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表带一端的表带链节为设有凹槽、限位部、调节部和凸柱的表带链节;
手表本体的用于与表带一端连接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表带链节的凸柱配合的凹槽,凹槽朝向手表本体内凹陷,且凹槽沿第一方向延伸,手表本体的内部设有与凹槽连通的腔室,手表本体的下表面或上表面设有与腔室连通的孔;手表本体还设置有限位部和调节部,限位部滑设于腔室,调节部固定于限位部,并能够在孔中沿孔的口平面滑动,以使调节部能够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当手表本体的调节部位于锁紧位置时,手表本体的限位部向腔室外的凹槽伸出,并卡设于对应的表带链节的凸柱上的缺口,以限制表带链节与手表本体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且通过手表本体的凹槽与表带链节的凸柱的配合,使得手表本体与表带链节之间在沿第二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被限制,并使得表带链节能够相对于手表本体绕凸柱的轴线方向朝向表带的下表面方向旋转;
当手表本体的调节部从锁紧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时,手表本体的限位部向腔室缩入并滑出表带链节的凸柱上的缺口,使得表带链节的凸柱能够从手表本体的凹槽内沿第一方向滑出。
在本方案中,位于表带一端的表带链节与对应的手表本体一端之间是通过表带链节设置的凸柱与手表本体的一端设置的凹槽、限位部和调节部的配合实现链接,这样便于实现手表本体与相邻的表带链节之间的拆装。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当手表本体的调节部位于解锁位置时,限位部向腔室缩入,使得表带链节的凸柱能够从手表本体的凹槽的一端插进凹槽内,直至插入至与手表本体需链接的位置处时,将调节部滑动至锁紧位置,使手表本体的伸出凹槽内的限位部的部分卡设于缺口,以限制表带链节与手表本体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且通过手表本体的凹槽与表带链节的凸柱的配合,使得手表本体与表带链节之间在沿第二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被限制,并使得表带链节能够相对于手表本体绕凸柱的轴线方向朝向表带的下表面方向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表带两端的表带链节均为设有凹槽、限位部、调节部和凸柱的表带链节,手表本体的用于分别与表带两端连接的两端均设有用于与表带链节的凸柱配合的凹槽、限位部和调节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表带和设备本体,表带采用以上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表带,表带的两端分别与设备本体的两端连接。这样无需专门的表带拆装工具便能够快速、可靠地实现表带链节的拆装,从而调节表带的长度,在佩戴时,用户根据自身手腕的粗细主动调节可穿戴设备的表带的长度,提高了可穿戴设备的使用方便性以及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表带一端的表带链节为设有凹槽、限位部、调节部和凸柱的表带链节;
设备本体的用于与表带一端连接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表带链节的凸柱配合的凹槽,凹槽朝向设备本体内凹陷,且凹槽沿第一方向延伸,设备本体的内部设有与凹槽连通的腔室,设备本体的下表面或上表面设有与腔室连通的孔;设备本体还设置有限位部和调节部,限位部滑设于腔室,调节部固定于限位部,并能够在孔中沿孔的口平面滑动,以使调节部能够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当设备本体的调节部位于锁紧位置时,设备本体的限位部向腔室外的凹槽伸出,并卡设于对应的表带链节的凸柱上的缺口,以限制表带链节与设备本体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且通过设备本体的凹槽与表带链节的凸柱的配合,使得设备本体与表带链节之间在沿第二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被限制,并使得表带链节能够相对于设备本体绕凸柱的轴线方向朝向表带的下表面方向旋转;
当设备本体的调节部从锁紧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时,设备本体的限位部向腔室缩入并滑出表带链节的凸柱上的缺口,使得表带链节的凸柱能够从设备本体的凹槽内沿第一方向滑出。
在本方案中,位于表带一端的表带链节与对应的设备本体一端之间是通过表带链节设置的凸柱与设备本体的一端设置的凹槽、限位部和调节部的配合实现链接,这样便于实现设备本体与相邻的表带链节之间的拆装。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当设备本体的调节部位于解锁位置时,限位部向腔室缩入,使得表带链节的凸柱能够从设备本体的凹槽的一端插进凹槽内,直至插入至与设备本体需链接的位置处时,将调节部滑动至锁紧位置,使设备本体的伸出凹槽内的限位部的部分卡设于缺口,以限制表带链节与设备本体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且通过设备本体的凹槽与表带链节的凸柱的配合,使得设备本体与表带链节之间在沿第二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被限制,并使得表带链节能够相对于设备本体绕凸柱的轴线方向朝向表带的下表面方向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表带两端的表带链节均为设有凹槽、限位部、调节部和凸柱的表带链节,设备本体的用于分别与表带两端连接的两端均设有用于与表带链节的凸柱配合的凹槽、限位部和调节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上的表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上的表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表带链节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表带链节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表带链节的一实施方式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表带链节的一实施方式的装配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表带链节的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表带链节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表带链节的再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表带链节在组装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表带链节在组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表带链节之间链接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表带链节之间链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c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表带链节之间在表带的长度方向(即第二方向)上剖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表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该视角为朝向表带的下表面方向;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表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该视角为朝向表带的上表面方向;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表带的多个表带链节链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表带的多个表带链节链接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手表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手表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现有技术:
100:表带;
101:表带链节;
102:螺钉;
103:表带拆装工具。
本申请:
100:手表;
200:手表本体;210:凹槽结构;220:凹槽;230:腔室;240:孔;250:限位部;260:调节部;270:弹性部件;
300:表带;
500、500A、500B:表带链节;
600、600A、600B:链节本体;610、610A:一侧面;620、620B:另一侧面;630、630A:下表面;640:上表面;
700、700A:凹槽结构;710、710A:凹槽;711、711A:槽口;720、720A:腔室;730、730A:孔;740、740A:限位部;741:导向孔;742:圆台形导向面;743:连接孔;750、750A:调节部;751:条形槽;760、760A:弹性部件;
800、800B:凸柱结构;810、810B:凸柱;811、811B:根部;820、820B:缺口;
900:间距;
500':表带链节;600':链节本体;700':凹槽结构;710':凹槽;730':孔;740':限位部;750':调节部;800':凸台;810':轴孔;
500'':表带链节;600'':链节本体;800'':凸柱结构;
L:表带的纵向;
W:表带的横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申请的描述将结合一些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申请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申请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申请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申请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申请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3~图5,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表带链节500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a示出了该表带链节500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b示出了设有凹槽结构700和凸柱结构800的表带链节500的在调节部750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图4c示出了设有凹槽结构700和凸柱结构800的表带链节500的在调节部750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该表带链节5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该表带链节500可应用于手表的表带或可穿戴设备的表带等。
如图3~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表带链节500,其包括链节本体600,链节本体600的一侧面设有朝向链节本体600内凹陷的凹槽710,凹槽710沿垂直于表带的长度方向延伸,即凹槽710沿表带的横向W(即表带的宽度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表带的长度方向(即为第二方向)即为表带的纵向L,垂直于表带的长度方向即为第一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链节本体600的材质采用金属材质。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可替代的其它实施方式中,链节本体600的材质也采用其它材质,比如塑胶。
如图4a和图4c所示,链节本体600的内部设有与凹槽710连通的腔室720,链节本体600的下表面630设有与腔室720连通的孔730。腔室720设置于链节本体600的内部,并与凹槽710连通。孔730设置于链节本体600的下表面630,并与腔室720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可替代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孔730也可以设置于链节本体600的上表面640。
需要说明的是,链节本体600的下表面630指的是手表或可穿戴设备佩戴在用户的手腕上时,表带的链节本体600中朝向用户手腕的皮肤的表面,即表带的链节本体600中贴合用户手腕的表面;链节本体600的上表面640指的是手表或可穿戴设备佩戴在用户的手腕上时,表带的链节本体600中背离用户手腕的皮肤的表面。
进一步地,表带链节500还包括限位部740和调节部750。限位部740滑设于腔室720。具体地,限位部740呈圆柱形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限位部740可以为销钉。
如图3~图5所示,调节部750固定于限位部740,并能够在孔730中沿孔730的口平面(即沿孔730的口径方向)滑动,以使调节部750能够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当调节部750位于锁紧位置时,限位部740向腔室720外的凹槽710伸出,当调节部750位于解锁位置时,限位部740向腔室720缩入。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节部750采用拨杆。
如图3~图4c所示,链节本体600的与一侧面610相对的另一侧面620设有朝向链节本体600外部凸出的凸柱810。凸柱810沿垂直于表带的长度方向延伸,即凸柱810沿表带的横向W(即表带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凸柱810的对应限位部740的位置处设有缺口820。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凸柱810和缺口820的总成定义为凸柱结构800。
如图4a、图4c和图5所示,表带链节500还包括弹性部件760,弹性部件760位于腔室720中,限位部740的另一端设有沿限位部74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孔741,弹性部件760的一端抵靠于限位部740的导向孔741内的底面,弹性部件760的另一端抵靠于腔室720的远离凹槽710的内端面,使得调节部750在大于预定力的外力作用下可推动至解锁位置,弹性部件760被压缩,且在外力消失后能够通过弹性部件760的回复力使得调节部750自动切换至锁紧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可替代的其它实施方式中,限位部740的另一端也可以不设置导向孔741,弹性部件760的一端直接抵靠于限位部740的另一端的端面,在此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产生限定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弹性部件760,结合图4c和图8a~图9c予以理解,在其中一个表带链节500A的调节部750A位于解锁位置时,弹性部件760A被压缩,另一个表带链节500B的凸柱810B从其中一个表带链节500A的凹槽710A的一端插进凹槽710A内,直至插入至与其中一个表带链节500A需链接的位置处(即其中一个表带链节500A的限位部740A与另一个表带链节500B的缺口820B对应的位置)时,通过弹性部件760A的回复力使得调节部750A自动切换至锁紧位置,使其中一个表带链节500A的伸出凹槽710A内的限位部740A的部分卡设于缺口820B,实现两个表带链节500A和500B之间的组装,操作方便、可靠。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a、图4c和图5所示,弹性部件760采用弹簧。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可替代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件760也可以采用具有弹性作用力的其它部件,比如弹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预定力”的大小与调节部750处于锁紧位置时弹簧的弹性力相关。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可替代的其它实施方式中,表带链节500中也可以不设置弹性部件760,采取其它的结构形式使得调节部750在锁紧位置处能够实现可靠的定位,比如,将孔730设置成8字形孔,此时,调节部750可以在8字形孔的两个位置(即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实现自由切换,且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均能实现可靠地定位,从而确保限位部740在调节部750处于锁紧位置时能够可靠地定位于相邻的表带链节的凸柱上的缺口。
如图4b~图4c所示,在装配表带链节500时,先将限位部740和弹性部件760放置于链节本体600的腔室720内,然后将调节部750插入并固定于限位部740中,从而完成表带链节500的装配。
在本实施方式中,表带链节500中的凹槽710、腔室720、孔730、限位部740、调节部750和弹性部件760的总成定义为凹槽结构70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可替代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当表带链节500中未设置有弹性部件760时,表带链节500中的凹槽710、腔室720、孔730、限位部740和调节部750的总成定义为凹槽结构700。
如图4c所示,限位部740的用于与相邻的表带链节的缺口配合的一端的外壁面具有圆台形导向面742,且圆台形导向面742的直径沿限位部740伸出腔室720的方向逐渐减小。这样能够对限位部740卡合至缺口820的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能够更可靠地实现表带链节500的组装。
结合图4c所示,限位部740设有连接孔743,连接孔743的轴线方向与限位部740的长度方向垂直。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节部750与连接孔743螺纹连接。这样在后期售后服务过程中便于将调节部750从限位部740上拆卸下,从而便于调节部750、限位部740的更换。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可替代的其它实施方式中,调节部750与连接孔743之间也可以采用过盈配合。
如图4c所示,调节部750穿过孔730并伸至孔730外。这样便于用户拨动该调节部750,更加方便地使调节部750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从而能够更加快速、便捷地实现表带链节500的拆装。
进一步地,调节部750的位于孔730外的部分的高度为1mm~5mm。这样在保证用户便于拨动调节部750的同时,提高表带佩戴在用户手腕时的贴合度,从而提高舒适性。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可替代的其它实施方式中,调节部750的位于孔730外的部分的高度也可以采用其它合适的高度,在此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产生限定作用。
更进一步地,调节部750的背离限位部740的一端的端面为平面。这样能够提高调节部750与用户手腕贴合的舒适度。
另外,调节部750的背离限位部740的一端的端面设有向内凹的条形槽751。通过设置条形槽751,在前期表带链节500的装配过程中或后期售后服务过程中,便于通过专用工具旋进条形槽751中将调节部750固定于限位部740或将调节部750从限位部740中拆卸下。
此外,孔730采用长形孔。当调节部750位于锁紧位置时,调节部750抵靠于长形孔的一端。当调节部750位于解锁位置时,调节部750抵靠于长形孔的另一端。
请参见图6,图6示出了表带链节500'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与图3~图5所示出的表带链节500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比,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表带链节500'的链节本体600'的一侧面设有凹槽710',链节本体600'的内部设有与凹槽710'连通的腔室(图中未示出),链节本体600'的下表面设有与腔室连通的孔730'。表带链节500'还包括限位部740'、调节部750'和弹性部件(图中未示出)。限位部740'滑设于腔室720'。调节部750'固定于限位部740',并能够在孔730'中沿孔730'的口平面滑动。链节本体600'的另一侧面并未设置凸柱。弹性部件的一端抵靠于限位部740',弹性部件的另一端抵靠于腔室的远离凹槽710'的内端面。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表带链节500'设置有凹槽结构700',但未设置凸柱结构800。其中,凹槽结构700'与以上实施方式所提供表带链节500的凹槽结构700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链节本体600'的另一侧面设有向外凸出的两个凸台800',其中,两个凸台800'在垂直于表带的长度方向上位于链节本体600'的两端,并间隔设置。两个凸台800'均设有轴孔810',以供转轴(图中未示出)穿过,使得该表带链节500'与相邻的表带链节链接。
请参见图7,图7示出了表带链节5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与图3~图5所示出的表带链节500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比,表带链节500''的链节本体600''设置有凸柱结构800'',但未设置凹槽结构。其中,凸柱结构800''与以上实施方式所提供表带链节500的凸柱结构800相同。
请参见8a~图9c,图8a示出了分离的两个表带链节500A、500B之间在组装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8b示出了分离的两个表带链节500A、500B之间在组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a示出了两个表带链节500A、500B之间链接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b示出了表带链节500A、500B之间链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c示出了表带链节500A、500B之间沿表带的长度方向上(即在表带的纵向L上的限位)剖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8a~图9c所示,当两个表带链节500A、500B链接时,两个表带链节500A、500B之间是通过其中一个表带链节500A设置的凹槽结构700A与另一个表带链节500B设置的凸柱结构800B的配合实现链接。
如图8a~图9c所示,当其中一个表带链节500A的调节部750A位于解锁位置(将图8a和图9c中所示的其中一个表带链节500A的调节部750A从锁紧位置拨动至解锁位置,使得调节部750A从锁紧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时,限位部740A向腔室720A缩入,使得另一个表带链节500B的凸柱810B能够从其中一个表带链节500A的凹槽710A的一端插进凹槽710A内,直至插入至与其中一个表带链节500A需链接的位置处时,将调节部750A滑动至锁紧位置,使其中一个表带链节500A的伸出凹槽710A内的限位部740A的部分卡设于缺口820B,以限制其中一个表带链节500A与另一个表带链节500B之间在垂直于表带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即限制其中一个表带链节500A与另一个表带链节500B之间在表带的横向W上的相对移动),且通过其中一个表带链节500A的凹槽710A与另一个表带链节500B的凸柱810B的配合,使得其中一个表带链节500A与另一个表带链节500B之间在沿表带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被限制(即使得其中一个表带链节500A与另一个表带链节500B之间在表带的纵向L上的相对移动被限制),并使得其中一个表带链节500A能够相对于另一个表带链节500B绕凸柱810B的轴线方向朝向表带的下表面方向旋转。
通过在表带链节500A中设置凹槽结构700A,当用户需要调节表带的长度时,无需专门的表带拆装工具,仅通过拨动设置有凹槽结构700A的表带链节500A的调节部750A至解锁位置,联动限位部740A向腔室720A缩入脱离相邻的设置有凸柱结构800B的表带链节500B的缺口820B,此时,设置有凸柱结构800B的表带链节500B的凸柱810B能够从相邻的表带链节500A的凹槽710A内拔出,从而能够将表带链节500A或500B卸下。
当需要将分离的两个表带链节500A、500B组装时,将其中一个表带链节500A的调节部750A拨至解锁位置,另一个表带链节500B的凸柱810B从其中一个表带链节500A的凹槽710A的一端插进凹槽710A内,直至插入至与其中一个表带链节500A需链接的位置处时,将调节部750A滑动至锁紧位置,使其中一个表带链节500A的伸出凹槽710A内的限位部740A的部分卡设于缺口820B,实现两个表带链节500A、500B之间的组装。
这样仅需通过拨动表带链节500A的调节部750A便能实现两个表带链节500A、500B之间的快速拆装,从而实现表带长度的快速调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大幅提升拆装/调节表带长短的效率,且在拆装过程中无需将调节部750A和限位部740A从表带链节500A中拆卸下来,且仅需拨动调节部750A的位置,无需用专门的表带拆装工具拧调节部750A或限位部740A,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拆装过程中易导致螺钉失效以及易丢失螺钉、表带拆装工具的问题,提高了表带链节500长期使用时的高可靠性。
如图9a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两个表带链节500A、500B链接时,其中一个表带链节500A的链节本体600A的一侧面610A位于凹槽710A下方的部分与另一个表带链节500B的链节本体600B的另一侧面620B位于凸柱810B下方的部分之间具有间距900,使得两个表带链节500A、500B之间能够朝向链节本体600A的下表面630A上间距900缩小的方向旋转。这样能够确保相邻的表带链节500A、500B之间能够产生朝向表带的下表面方向的相对旋转,以调节表带链节500A、500B之间形成的相对角度,便于表带更好地佩戴于不同用户的手腕。
另外,如图4a和图9a所示,凹槽710、710A采用圆弧形结构,且凹槽710、710A的槽口711、711A的上下间距小于凹槽710、710A的直径。凸柱810、810B也采用圆弧形结构,凸柱810B用于与凹槽710A配合,且凸柱810、810B的根部811、811B的厚度小于凸柱810的直径。这样能够更好地限制相邻两个表带链节500A、500B之间在表带的长度方向上(即表带的纵向L)的相对移动,从而避免相邻两个表带链节500A、500B之间在表带的长度方向(即表带的纵向L)上相互滑出而脱离。
请参见图10~图13,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表带3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视角为朝向表带300的下表面方向,即图中示出了表带300的表带链节500的下表面630的结构。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表带3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视角为朝向表带300的上表面方向,即图中示出了表带300的表带链节500的上表面640的结构。图12和图13示出了表带的多个表带链节500、500'、500''之间链接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0~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表带300,其包括沿表带的长度方向依次链接的多个以上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表带链节500、500',任意相邻两个表带链节之间是通过其中一个表带链节设置的凹槽、限位部、调节部与另一个表带链节设置的凸柱的配合实现链接,也就是说,任意相邻两个表带链节500、500'之间(包括两个表带链节500之间,两个表带链节500、500'之间)是通过其中一个表带链节设置的凹槽结构与另一个表带链节设置的凸柱结构的配合实现链接。
这样无需专门的表带拆装工具便能够快速、可靠地实现表带链节500的拆装,从而调节表带300的长度,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具体地,表带300还包括表带链节500'',表带链节500''的凸柱结构800''与多个表带链节500、500'中位于一端的表带链节配合。其中,位于一端的表带链节采用以上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同时设有凹槽结构700和凸柱结构800的表带链节500,表带链节500''的凸柱结构800''与表带链节500的凹槽结构700配合。多个表带链节500、500'中位于另一端的表带链节采用以上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设置有凹槽结构700',但未设置有凸柱结构的表带链节500',其余表带链节采用以上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同时设有凹槽结构700和凸柱结构800的表带链节500。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可替代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多个表带链节也可以均采用以上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同时设有凹槽结构700和凸柱结构800的表带链节500;或者,位于其中一端的表带链节采用以上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设置有凸柱结构800'',但未设置有凹槽结构的表带链节500'',其余表带链节均采用以上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同时设有凹槽结构700和凸柱结构800的表带链节500;或者,位于其中一端的表带链节采用以上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设置有凹槽结构700',但未设置有凸柱结构的表带链节500',其余表带链节均采用以上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同时设有凹槽结构700和凸柱结构800的表带链节500。
在本实施方式中,表带300的表带链节的一部分采用以上任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表带链节500、50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可替代的其它实施方式中,表带300的表带链节整体也采用以上任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表带链节500、500'。
请参见图14~图15,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手表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手表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4~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手表100,包括表带300和手表本体200,表带300采用以上任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表带300,表带300的两端分别与手表本体200的两端连接。这样无需专门的表带拆装工具便能够快速、可靠地实现表带链节500的拆装,从而调节表带300的长度,在佩戴时,用户根据自身手腕的粗细主动调节手表的表带300的长度,提高了手表的使用方便性以及可靠性。
进一步地,位于表带300一端的表带链节为设有凹槽结构700和凸柱结构800的表带链节500,手表本体200的用于与表带300一端连接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表带链节500的凸柱结构800配合的凹槽结构210。在本实施方式中,手表本体200的凹槽结构210可以采用以上任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表带链节500上的凹槽结构700相同的结构,其不同之处在于,手表本体200的凹槽结构210设置于手表本体200上。
如图15所示,手表本体200的凹槽结构210包括凹槽220、腔室230、孔240、限位部250和调节部260。凹槽220设置于手表本体200的一侧面,并朝向手表本体200内凹陷。且凹槽220沿垂直于表带300的长度方向延伸。腔室230设置于手表本体200的内部,并与凹槽220连通。孔240设置于手表本体200的下表面或上表面,并与腔室230连通,限位部250滑设于腔室230,调节部260固定于限位部250,并能够在孔240中沿孔240的口平面滑动,以使调节部260能够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当调节部260位于锁紧位置时,限位部250向腔室230外的凹槽220伸出,当调节部260位于解锁位置时,限位部250向腔室230缩入。
位于表带300一端的表带链节500与对应的手表本体200一端之间是通过表带链节500设置的凸柱结构800与手表本体200的一端设置的凹槽结构210的配合实现链接。
当手表本体200的调节部260位于锁紧位置时,手表本体200的限位部250向腔室230外的凹槽220伸出,并卡设于对应的表带链节500的凸柱810上的缺口820,以限制表带链节500与手表本体200之间在垂直于表带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且通过手表本体200的凹槽220与表带链节500的凸柱810的配合,使得手表本体200与表带链节500之间在沿表带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被限制,并使得表带链节500能够相对于手表本体200绕凸柱810的轴线方向朝向表带的下表面方向旋转。
当手表本体200的调节部260从锁紧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时,手表本体200的限位部250向腔室230缩入并滑出表带链节500的凸柱810上的缺口820,使得表带链节500的凸柱810能够从手表本体200的凹槽220内沿垂直于表带的长度方向滑出。
并且,在安装时,当手表本体200的调节部260位于解锁位置时,限位部250向腔室230缩入,使得表带链节500的凸柱810能够从手表本体200的凹槽220的一端插进凹槽220内,直至插入至与手表本体200需链接的位置处时,将调节部260滑动至锁紧位置,使手表本体200的伸出凹槽220内的限位部250的部分卡设于缺口820,以限制表带链节500与手表本体200之间在垂直于表带300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且通过手表本体200的凹槽220与表带链节500的凸柱810的配合,使得手表本体200与表带链节500之间在沿表带300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被限制,并使得表带链节500能够相对于手表本体200绕凸柱810的轴线方向朝向表带300的下表面方向旋转。
位于表带300一端的表带链节500与对应的手表本体200一端之间是通过表带链节500设置的凸柱结构800与手表本体200的一端设置的凹槽结构210的配合实现链接,这样便于实现手表本体200与相邻的表带链节500之间的拆装。
更进一步地,位于表带300两端的表带链节500均为设有凹槽结构700和凸柱结构800的表带链节500,手表本体200的用于分别与表带300两端连接的两端均设有用于与表带链节500的凸柱结构800配合的凹槽结构210。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可替代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仅手表本体200的一端与相邻的表带链节500之间通过表带链节500设置的凸柱结构800与手表本体200的一端设置的凹槽结构210的配合实现链接,手表本体200的另一端与相邻的表带链节500之间采用现有的连接方式实现链接;或者,手表本体200的两端与相邻的表带链节500之间均采用现有的连接方式实现链接;或者,与手表本体200连接的表带链节采用现有的表带链节。
如图15所示,手表本体200上的凹槽结构210还包括弹性部件270,弹性部件270的一端抵靠于限位部250,弹性部件270的另一端抵靠于腔室230的远离凹槽220的内端面,使得调节部260在大于预定力的外力作用下可推动至解锁位置,弹性部件270被压缩,且在外力消失后能够通过弹性部件270的回复力使得调节部260自动切换至锁紧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图中未示出),表带和设备本体(图中未示出),表带采用以上任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表带300(参见图10~图13),表带300的两端分别与设备本体的两端连接。这样无需专门的表带拆装工具便能够快速、可靠地实现表带链节的拆装,从而调节表带的长度,在佩戴时,用户根据自身手腕的粗细主动调节可穿戴设备的表带的长度,提高了可穿戴设备的使用方便性以及可靠性。
另外,结合图4c予以理解,位于表带一端的表带链节为设有凹槽结构700和凸柱结构800的表带链节500。设备本体的用于与表带一端连接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表带链节500的凸柱结构800配合的凹槽结构(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备本体的凹槽结构可以采用以上任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表带链节500上的凹槽结构700相同的结构,其不同之处在于,设备本体的凹槽结构设置于设备本体上。设备本体与相邻的表带链节之间配合的结构也可以参考图14~图15予以理解,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在可穿戴设备中,设备本体的凹槽结构设置于设备本体上,而在手表中,手表本体200的凹槽结构210设置于手表本体200上。
其中,设备本体的凹槽结构包括凹槽、腔室、孔、限位部和调节部。凹槽设置于设备本体的一侧面,并朝向设备本体内凹陷。且凹槽沿垂直于表带的长度方向延伸,腔室设置于设备本体的内部,并与凹槽连通。孔设置于设备本体的下表面或上表面,并与腔室连通,限位部滑设于腔室,调节部固定于限位部,并能够在孔中沿孔的口平面滑动,以使调节部能够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当调节部位于锁紧位置时,限位部向腔室外的凹槽伸出,当调节部位于解锁位置时,限位部向腔室缩入。
位于表带一端的表带链节与对应的设备本体一端之间是通过表带链节设置的凸柱结构与设备本体的一端设置的凹槽结构的配合实现链接。
当设备本体的调节部位于锁紧位置时,设备本体的限位部向腔室外的凹槽伸出,并卡设于对应的表带链节的凸柱上的缺口,以限制表带链节与设备本体之间在垂直于表带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且通过设备本体的凹槽与表带链节的凸柱的配合,使得设备本体与表带链节之间在沿表带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被限制,并使得表带链节能够相对于设备本体绕凸柱的轴线方向朝向表带的下表面方向旋转;
当设备本体的调节部从锁紧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时,设备本体的限位部向腔室缩入并滑出表带链节的凸柱上的缺口,使得表带链节的凸柱能够从设备本体的凹槽内沿垂直于表带的长度方向滑出。
并且,在安装时,当设备本体的调节部位于解锁位置时,限位部向腔室缩入,使得表带链节的凸柱能够从设备本体的凹槽的一端插进凹槽内,直至插入至与设备本体需链接的位置处时,将调节部滑动至锁紧位置,使设备本体的伸出凹槽内的限位部的部分卡设于缺口,以限制表带链节与设备本体之间在垂直于表带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且通过设备本体的凹槽与表带链节的凸柱的配合,使得设备本体与表带链节之间在沿表带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被限制,并使得表带链节能够相对于设备本体绕凸柱的轴线方向朝向表带的下表面方向旋转。
位于表带一端的表带链节与对应的设备本体一端之间是通过表带链节设置的凸柱结构与设备本体的一端设置的凹槽结构的配合实现链接,这样便于实现设备本体与相邻的表带链节之间的拆装。
更进一步地,位于表带两端的表带链节均为设有凹槽结构和凸柱结构的表带链节,设备本体的用于分别与表带两端连接的两端均设有用于与表带链节的凸柱结构配合的凹槽结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可替代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仅设备本体的一端与相邻的表带链节之间通过表带链节设置的凸柱结构与设备本体的一端设置的凹槽结构的配合实现链接,设备本体的另一端与相邻的表带链节之间采用现有的连接方式实现链接;或者,设备本体的两端与相邻的表带链节之间均采用现有的连接方式实现链接;或者,与设备本体连接的表带链节采用现有的表带链节。
另外,设备本体上的凹槽结构还包括弹性部件,弹性部件的一端抵靠于限位部,弹性部件的另一端抵靠于腔室的远离凹槽的内端面,使得调节部在大于预定力的外力作用下可推动至解锁位置,弹性部件被压缩,且在外力消失后能够通过弹性部件的回复力使得调节部自动切换至锁紧位置。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表带链节,包括链节本体,所述链节本体的一侧面设有朝向所述链节本体内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沿第一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节本体的内部设有与所述凹槽连通的腔室,所述链节本体的下表面或上表面设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孔;
所述表带链节还包括:
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滑设于所述腔室;
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固定于所述限位部,并能够在所述孔中沿所述孔的口平面滑动,以使所述调节部能够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当所述调节部位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限位部向所述腔室外的所述凹槽伸出,当所述调节部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限位部向所述腔室缩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链节,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节本体的与所述一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设有朝向所述链节本体外部凸出的凸柱,且所述凸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凸柱的对应所述限位部的位置处设有缺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带链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链节还包括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位于所述腔室中,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抵靠于所述限位部,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腔室的远离凹槽的内端面,使得所述调节部可推动至所述解锁位置,所述弹性部件被压缩,且在外力消失后能够通过所述弹性部件的回复力使得所述调节部自动切换至所述锁紧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带链节,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的另一端设有沿所述限位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孔,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抵靠于所述限位部的所述导向孔内的底面。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带链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穿过所述孔并伸至所述孔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带链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的位于所述孔外的部分的高度为1mm~5mm。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带链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的背离所述限位部的一端的端面为平面。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带链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的背离所述限位部的一端的端面设有向内凹的条形槽。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带链节,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限位部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调节部与所述连接孔过盈配合或螺纹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带链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采用长形孔;
当所述调节部位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调节部抵靠于所述长形孔的一端;当所述调节部位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调节部抵靠于所述长形孔的另一端。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带链节,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节本体的材质采用金属材质。
12.一种表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表带链节。
13.一种手表,包括表带和手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采用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表带,所述表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手表本体的两端连接。
14.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表带和设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采用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表带,所述表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设备本体的两端连接。
CN202021323456.9U 2020-07-08 2020-07-08 表带链节、表带、手表及可穿戴设备 Active CN213096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3456.9U CN213096510U (zh) 2020-07-08 2020-07-08 表带链节、表带、手表及可穿戴设备
PCT/CN2021/104996 WO2022007843A1 (zh) 2020-07-08 2021-07-07 表带链节、表带、手表及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3456.9U CN213096510U (zh) 2020-07-08 2020-07-08 表带链节、表带、手表及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96510U true CN213096510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75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23456.9U Active CN213096510U (zh) 2020-07-08 2020-07-08 表带链节、表带、手表及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96510U (zh)
WO (1) WO202200784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7843A1 (zh) * 2020-07-08 2022-0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表带链节、表带、手表及可穿戴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38357Y (zh) * 2000-08-31 2001-07-11 高文新 手镯或手链连接用锁扣
CN201153608Y (zh) * 2008-01-25 2008-11-26 陈其宗 手戴饰品
CN203563778U (zh) * 2013-11-13 2014-04-30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连接机构、带体、带扣和穿戴产品
CN206354568U (zh) * 2017-01-09 2017-07-28 欧阳波 一种弹簧锁牙连接结构
CN213096510U (zh) * 2020-07-08 2021-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表带链节、表带、手表及可穿戴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7843A1 (zh) * 2020-07-08 2022-0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表带链节、表带、手表及可穿戴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07843A1 (zh) 2022-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67584B2 (en) Wearable device and main body of wearable device
US20170181510A1 (en) Watch straps
EP1732414B1 (en) Slide and snap clamp
US7249398B2 (en) Device for fixing a watchband to a watch container
JP3593044B2 (ja) 時計ストラップを時計ケーシングに取り付けるための取付装置
CN213096510U (zh) 表带链节、表带、手表及可穿戴设备
US7293332B2 (en) Device for fastening an extremity of a link to an object
US20150150341A1 (en) Field replaceable buckle with reinstallable cross bar
US20020040573A1 (en) Bracelet comprising removable links
CA2012941A1 (en) Combination hinge and clasp for jewelry
EP3394664B1 (en) Hinge for eyeglasses
US5517723A (en) Hinge pin with insertion tool
CN109404376B (zh) 面板紧固机构以及面板安装方法
CN209436420U (zh) 腕戴设备
CN210227149U (zh) 一种具有防拆压扣的识别腕带
US4105305A (en) Spectacle frame with angularly adjustable temples and means for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ing same
US20060137152A1 (en) Engagement mechanism
US2015018173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ing structure and assembling method
CN220557531U (zh) 表带和佩戴设备
CN216019504U (zh) 快拆装置及手环
CN220987858U (zh) 方便更换配件的表带生耳结构
CN209975647U (zh) 一种马桶水箱把手易调节结构
CN209975648U (zh) 一种马桶水箱把手结构
CN216165679U (zh) 一种快拆机构及可穿戴设备
CN214207420U (zh) 一种生耳及腕带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