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95643U - 堤坝白蚁监控灭杀装置 - Google Patents

堤坝白蚁监控灭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95643U
CN213095643U CN202021401410.4U CN202021401410U CN213095643U CN 213095643 U CN213095643 U CN 213095643U CN 202021401410 U CN202021401410 U CN 202021401410U CN 213095643 U CN213095643 U CN 213095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x body
mounting
baffl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014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庭庭
李�杰
李国亮
张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Special Economic Zone Termite Prevention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Special Economic Zone Termite Prevention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Special Economic Zone Termite Prevention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filed Critical Zhuhai Special Economic Zone Termite Prevention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Priority to CN20202140141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95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95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9564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堤坝白蚁监控灭杀装置,包括圆筒、监测器、蓄电池和太阳能板,所述圆筒内部安装有监测器,所述圆筒正上方安装有内部具有收容空间的盒体,所述盒体正上方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盒体内部分别设有蓄电池、隔板、支撑杆、连接杆、安装板、导热板和散热片,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散热扇的安装孔;所述隔板将盒体内部分隔为上下两组相对独立的安装空间,所述支撑杆至少具有四组,所述支撑杆顶端与隔板下端面垂直焊接,所述支撑杆底端与盒体底端内壁垂直焊接,所述盒体底端中心位置开设有换气孔。该堤坝白蚁监控灭杀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便于散热的优点。

Description

堤坝白蚁监控灭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白蚁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堤坝白蚁监控灭杀装置。
背景技术
白蚁危害所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这些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农作物的危害。2、对树木的危害。3、对房屋建筑的破坏。4、对江河堤坝的危害。目前,白蚁防治主要依靠化学药物防治,而药物防治会给环境产生污染,特别是对地下水的污染。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CN208144270U,专利名称:一种白蚁监控灭杀装置,公开有圆筒、太阳能板、蓄电池和监测器,该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对白蚁进行监测,同时还能够将白蚁杀死,从而降低白蚁对环境的危害。但是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太阳能板缺少防护组件,太阳能板容易出现误碰现象,进而会缩短太阳能板的使用寿命,蓄电池仅仅依靠自身散热,缺少散热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堤坝白蚁监控灭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堤坝白蚁监控灭杀装置,包括圆筒、监测器、蓄电池和太阳能板,所述圆筒内部安装有监测器,所述圆筒正上方安装有内部具有收容空间的盒体,所述盒体正上方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
所述盒体内部分别设有蓄电池、隔板、支撑杆、连接杆、安装板、导热板和散热片,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散热扇的安装孔;
所述隔板将盒体内部分隔为上下两组相对独立的安装空间,所述支撑杆至少具有四组,所述支撑杆顶端与隔板下端面垂直焊接,所述支撑杆底端与盒体底端内壁垂直焊接,所述盒体底端中心位置开设有换气孔;
所述顶板通过安装件与为矩形板状结构的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套置在太阳能板上的隔网,所述隔网顶端固定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挡板与隔网之间呈直角结构布置,所述挡板与限位板相对平行设置,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挡板为透明板。
优选的,所述安装件、隔网均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限位板下端面与顶板上端面接触,所述限位板、安装件与顶板卡接。
优选的,所述隔板外缘固定连接有呈矩形框架结构布置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远离隔板的一侧与盒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上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隔板下端面位于蓄电池所在位置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片,所述导热板、散热片均位于四组所述支撑杆之间。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位于蓄电池的正上方,所述安装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定所述安装板位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与盒体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内还安装有与所述散热扇电性连接的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堤坝白蚁监控灭杀装置,隔网和挡板能够在太阳能板的周围形成一个保护空间,进而能够避免外界的东西直接碰到太阳能板,挡板具体可为亚克力板,便于太阳能板对太阳光的吸收,同时也能够对太阳能板起到保护的作用,散热扇朝着蓄电池吹风,从而能够加快盒体内的空气流动,导热板能够将蓄电池上的热量导入到散热片上,通过相邻两组散热片之间的散热通道,进而便于散热片进行散热,从而实现蓄电池散热的目的,散热片和导热板均为金属材质,金属材质具有导热效果好的优点,该堤坝白蚁监控灭杀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便于散热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件立体图。
图中:1圆筒、2监测器、3蓄电池、4盒体、5顶板、6太阳能板、7隔板、8散热板、9支撑杆、10连接杆、11安装板、12电源、13安装孔、14散热扇、15导热板、16换气孔、17散热片、18限位板、19隔网、20挡板、21安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堤坝白蚁监控灭杀装置,包括圆筒1、监测器2、蓄电池3和太阳能板6,所述圆筒1内部安装有监测器2,所述圆筒1正上方安装有内部具有收容空间的盒体4,所述盒体4正上方安装有顶板5,所述顶板5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6;
所述盒体4内部分别设有蓄电池3、隔板7、支撑杆9、连接杆10、安装板11、导热板15和散热片17,所述安装板1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散热扇14的安装孔13,安装孔13与盒体4内部连通,散热扇14朝着蓄电池3吹风;
所述隔板7将盒体4内部分隔为上下两组相对独立的安装空间,所述支撑杆9至少具有四组,所述支撑杆9顶端与隔板7下端面垂直焊接,所述支撑杆9底端与盒体4底端内壁垂直焊接,所述盒体4底端中心位置开设有换气孔16,换气孔16内也镶嵌安装有隔网19;
所述顶板5通过安装件21与为矩形板状结构的限位板18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18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套置在太阳能板6上的隔网19,所述隔网19顶端固定有挡板20,挡板20具体可为亚克力板,便于太阳能板6对太阳光的吸收,同时也能够对太阳能板6起到保护的作用。
具体的,所述挡板20与隔网19之间呈直角结构布置,所述挡板20与限位板18相对平行设置,所述限位板18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挡板20为透明板。
具体的,所述安装件21、隔网19均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限位板18下端面与顶板5上端面接触,所述限位板18、安装件21与顶板5卡接,安装件21与限位板18上的通孔连通,安装件21通过螺栓与顶板5固定连接,进而便于安装件21与限位板18在顶板5上的安装与拆卸。
具体的,所述隔板7外缘固定连接有呈矩形框架结构布置的散热板8,所述散热板8远离隔板7的一侧与盒体4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7上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蓄电池3,蓄电池3与电源12电性连接。
具体的,所述隔板7下端面位于蓄电池3所在位置固定连接有导热板15,所述导热板15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片17,所述导热板15、散热片17均位于四组所述支撑杆9之间,散热片17等距设有多组,相邻两组散热片17之间设有散热通道,散热通道与散热片17间隔设置,散热通道与盒体4内部连通,散热片17和导热板15均为金属材质,金属材质具有导热效果好的优点。
具体的,所述安装板11位于蓄电池3的正上方,所述安装板1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定所述安装板11位置的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远离安装板11的一端与盒体4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1内还安装有与所述散热扇14电性连接的电源12。
工作原理:该堤坝白蚁监控灭杀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连接有安装件21、隔网19的限位板18从上而下扣合在顶板5上,且安装件21、限位板18和隔网19均套置在太阳能板6上,然后将挡板20固定安装在隔网19上,且挡板20位于太阳能板6的正上方,隔网19和挡板20能够太阳能板6的周围形成一个保护空间,当该装置开始工作时,位于安装板11内的散热扇14也开始工作,散热扇14朝着蓄电池3吹风,从而能够加快盒体4内的空气流动,导热板15能够将蓄电池3上的热量导入到散热片17上,通过相邻两组散热片17之间的散热通道,进而便于散热片17进行散热,从而实现蓄电池3散热的目的,该堤坝白蚁监控灭杀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便于散热的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堤坝白蚁监控灭杀装置,包括圆筒(1)、监测器(2)、蓄电池(3)和太阳能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1)内部安装有监测器(2),所述圆筒(1)正上方安装有内部具有收容空间的盒体(4),所述盒体(4)正上方安装有顶板(5),所述顶板(5)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6);
所述盒体(4)内部分别设有蓄电池(3)、隔板(7)、支撑杆(9)、连接杆(10)、安装板(11)、导热板(15)和散热片(17),所述安装板(1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散热扇(14)的安装孔(13);
所述隔板(7)将盒体(4)内部分隔为上下两组相对独立的安装空间,所述支撑杆(9)至少具有四组,所述支撑杆(9)顶端与隔板(7)下端面垂直焊接,所述支撑杆(9)底端与盒体(4)底端内壁垂直焊接,所述盒体(4)底端中心位置开设有换气孔(16);
所述顶板(5)通过安装件(21)与为矩形板状结构的限位板(18)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18)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套置在太阳能板(6)上的隔网(19),所述隔网(19)顶端固定有挡板(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坝白蚁监控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0)与隔网(19)之间呈直角结构布置,所述挡板(20)与限位板(18)相对平行设置,所述限位板(18)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挡板(20)为透明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坝白蚁监控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21)、隔网(19)均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限位板(18)下端面与顶板(5)上端面接触,所述限位板(18)、安装件(21)与顶板(5)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坝白蚁监控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外缘固定连接有呈矩形框架结构布置的散热板(8),所述散热板(8)远离隔板(7)的一侧与盒体(4)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7)上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蓄电池(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坝白蚁监控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下端面位于蓄电池(3)所在位置固定连接有导热板(15),所述导热板(15)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片(17),所述导热板(15)、散热片(17)均位于四组所述支撑杆(9)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堤坝白蚁监控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位于蓄电池(3)的正上方,所述安装板(1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定所述安装板(11)位置的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远离安装板(11)的一端与盒体(4)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1)内还安装有与所述散热扇(14)电性连接的电源(12)。
CN202021401410.4U 2020-07-16 2020-07-16 堤坝白蚁监控灭杀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095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01410.4U CN213095643U (zh) 2020-07-16 2020-07-16 堤坝白蚁监控灭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01410.4U CN213095643U (zh) 2020-07-16 2020-07-16 堤坝白蚁监控灭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95643U true CN213095643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77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0141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095643U (zh) 2020-07-16 2020-07-16 堤坝白蚁监控灭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956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38686U (zh) 一种储能电池模组
CN210443643U (zh) 一种锂电池组空气冷却结构
CN107275716B (zh) 一种高散热效率的风冷电池包
CN213095643U (zh) 堤坝白蚁监控灭杀装置
CN206259402U (zh) 一种汽车锂电池组外壳
CN208915001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
CN216698495U (zh) 一种大型光伏新能源蓄电池散热装置
CN209261746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机舱散热装置
CN108590256B (zh) 具有降温除湿功能的配电室
CN11235002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防护结构
CN213755440U (zh) 一种机柜
CN211456428U (zh) 一种散热防潮功能的智能高压柜
CN213454325U (zh) 一种太阳能光热互补系统
CN111725585B (zh) 一种5v锂电池降温机构
CN217087197U (zh) 一种户外环网柜防潮组件
CN218242044U (zh) 一种高性能锂电池组散热装置
CN215377555U (zh) 一种便于新能源电池组安装的存储装置
CN215451550U (zh) 一种高功率锂离子电池智能温控设备
CN217719764U (zh) 一种新型的电池模组散热结构
CN213124635U (zh) 一种电池模组钣金结构
CN216750721U (zh) 一种临时用电配电箱
CN219660286U (zh) 水泵用背包式控制箱
CN219264549U (zh) 一种便于拆装清理的空调风力导流板
CN220359479U (zh) 分布式光伏电站智能运维装置
CN211720088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配电控制开关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