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94490U - 耳机主板测试工装 - Google Patents

耳机主板测试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94490U
CN213094490U CN202021968129.9U CN202021968129U CN213094490U CN 213094490 U CN213094490 U CN 213094490U CN 202021968129 U CN202021968129 U CN 202021968129U CN 213094490 U CN213094490 U CN 213094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positioning
seat
main board
pro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6812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6812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94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94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94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机主板测试工装,涉及测试工装技术领域。包括定位装置和压紧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安装座,用于与测试机电连接的探针,以及用于对耳机主板进行定位的定位座,所述探针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定位座弹性浮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定位座对应所述探针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探针穿过的通孔;所述压紧装置包括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的压头,当所述压头与所述定位座相配合压紧耳机主板时,所述探针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耳机主板上的测试触点相接触。本实用新型耳机主板测试工装不仅操作简单,提高了测试效率,而且提高了测试准确率,降低了复测率。

Description

耳机主板测试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机主板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TWS耳机的耳机主板安装有两个用于检测用户佩戴的接近传感器,耳机壳体对应两个接近传感器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检测孔,耳机壳体内对应两个检测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用于密封接近传感器的耳屏感应窗和外耳感应窗,两个接近传感器中的一个接近传感器透过耳屏感应窗和检测孔来检测人耳的耳屏,另一个接近传感器透过外耳感应窗和检测孔来检测人耳的外耳,以实现TWS耳机入耳或出耳的检测。
在TWS耳机组装前,需要测试两个接近传感器安装于耳机主板后整个耳机主板的性能,发现不良后将其拦截,以保证TWS耳机的成品率。
目前,常用的耳机主板测试方式是人工测试,先将耳屏感应窗和外耳感应窗固定在放置板上,然后使耳机主板上的两个接近传感器分别与相应的感应窗相对应并将耳机主板固定在放置板的固定位置,模拟组装后,再通过测试机测试耳机主板的性能。
上述测试方式虽然能够满足耳机主板的测试需求,但是,该测试方式只能通过人工作业,作业时间较长,操作复杂,且由于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太多,如传感器感应窗与耳机主板的贴合松紧度、位置等,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复测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主板测试工装,该耳机主板测试工装不仅操作简单,提高了测试效率,而且提高了测试准确率,降低了复测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耳机主板测试工装,包括定位装置和压紧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安装座,用于与测试机电连接的探针,以及用于对耳机主板进行定位的定位座,所述探针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定位座弹性浮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定位座对应所述探针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探针穿过的通孔;所述压紧装置包括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的压头,当所述压头与所述定位座相配合压紧耳机主板时,所述探针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耳机主板上的测试触点相接触。
其中,所述定位座设置有用于模拟耳机内耳屏感应窗的第一感应窗,所述第一感应窗与所述耳机主板上用于感应耳屏的第一接近传感器相对应;所述压头设置有用于模拟所述耳机内外耳感应窗的第二感应窗,所述第二感应窗与所述耳机主板上用于感应外耳的第二接近传感器相对应。
其中,所述定位座设置有与所述耳机主板上的定位孔相适配的定位销。
其中,所述定位座设置有与所述耳机主板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定位槽内。
其中,所述定位座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弹性件,且所述定位座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置有浮动导向结构。
其中,所述浮动导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座上的导向柱和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内的直线轴承,所述导向柱滑动设置于所述直线轴承内。
其中,所述安装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直线轴承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柱并位于所述直线轴承与所述定位座之间。
其中,所述耳机主板测试工装还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架,所述安装座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架。
其中,所述支撑架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座移动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部。
其中,所述底座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直线导轨上。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主板测试工装,通过定位装置的定位座对耳机主板进行定位,通过压紧装置的压头与定位座相配合压紧耳机主板,然后通过安装座上的探针电连接测试机和耳机主板以对耳机主板的性能进行测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耳机主板测试工装不仅提高了自动化程度,简化了测试工序,提高了测试效率,而且在测试的过程中,耳机主板的放置位置一致,压头与耳机主板的贴合松紧度一致,减少了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提高了测试准确率,降低了复测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耳机主板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压头与定位座相配合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定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座,11-直线轴承,2-探针,3-定位座,31-第一感应窗,32-第一定位槽,33-定位销,34-导向柱,35-通孔,4-第一动力装置,5-压头,51-第二感应窗,52-第二定位槽,6-耳机主板,7-弹性件,8-底座,9-支撑架,10-第二动力装置,12-直线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中,为了表述清楚,本实施例中的方位上和下均为图示方位,并不构成对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至图4共同所示,耳机主板测试工装,包括定位装置和压紧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安装座1,用于与测试机(图中未示出)电连接的探针2,以及用于对耳机主板6进行定位的定位座3,探针2固定设置于安装座1,定位座3弹性浮动设置于安装座1,定位座3对应探针2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供探针2穿过的通孔35;压紧装置包括由第一动力装置4驱动的压头5,当压头5与定位座3相配合压紧耳机主板6时,探针2穿过通孔35与耳机主板6上的测试触点相接触。
为了提高测试准确率和测试数据的一致性,本实施例在定位座3上设置了用于模拟耳机内耳屏感应窗的第一感应窗31,第一感应窗31与耳机主板6上用于感应耳屏的第一接近传感器相对应;在压头5上设置了用于模拟耳机内外耳感应窗的第二感应窗51,第二感应窗51与耳机主板6上用于感应外耳的第二接近传感器相对应。
为了提高耳机主板6放置位置的准确性,本实施例在定位座3上设置了与耳机主板6相适配的第一定位槽32,以对耳机主板6进行粗定位,且在第一定位槽32内设置了用于对耳机主板6进行精定位的定位销33,定位销33与耳机主板6上的定位孔相适配。
其中,定位销33优选为圆柱销,且定位销33设置有两个,本实施例中的两个定位销33的端部均为具有导向作用的锥形结构,当耳机主板6放置于定位座3上时,即便耳机主板6与定位销33的位置有一点偏差,在锥形结构的导向作用下,耳机主板6的定位孔也能够很顺利的套设于定位销33上,快速的实现耳机主板6的精准定位。
为了提高压头5下压的准确性,本实施例在压头5上设置了第二定位槽52,当压头5下压定位座3并与定位座3相配合压紧耳机主板6时,耳机主板位于第一定位槽32和第二定位槽52之间。
为了实现定位座3的弹性浮动安装,本实施例在定位座3与安装座1之间设置了弹性件7,且在定位座3与安装座1之间设置了浮动导向结构,通过设置浮动导向结构,提高了探针2与通孔35的对位准确性,避免了压头5在下压定位座3的过程中,定位座3将探针2压坏,延长了整个工装的使用寿命。
其中,浮动导向结构包括设置于定位座3上的导向柱34和设置于安装座1内的直线轴承11,导向柱34滑动设置于直线轴承11内。通过设置直线轴承11,提高了定位座3上下浮动的直线性。
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设置有安装孔(图中未示出),直线轴承11设置于安装孔内,弹性件7套设于导向柱34并位于直线轴承11与定位座3之间,其中,直线轴承11位于安装孔的下部,弹性件7的一端位于安装孔内。
由于弹簧具有较好的弹性复位能力,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7优选为弹簧。
本实施例中的耳机主板测试工装还包括底座8和设置于底座8上的支撑架9,安装座1滑动设置于底座8,第一动力装置4固定设置于支撑架9。
由于气缸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动力装置4优选为气缸,压头5设置于气缸的活塞杆上,实际应用中,第一动力装置4也可以采用电缸或液压缸,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支撑架9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座1移动的第二动力装置10,安装座1固定设置于第二动力装置10的动力输出部。
由于笔形气缸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活塞杆导向精度高,导向轴承无需另加润滑油,且缸径小,反应快,可适用于较高频率的工作环境等优点,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动力装置10优选为笔形气缸。
为了提高安装座1移动的直线性,保证压头5下压位置的准确性,本实施例在底座8上设置了直线导轨12,安装座3设置于直线导轨12上。
本实施例中的耳机主板测试工装,主要测试两个接近传感器安装于耳机主板6后,耳机主板6的整体性能。
使用时,先将耳机主板6安装于定位座3并通过第一定位槽32和两个定位销33进行精准定位,并由第二动力装置10驱动安装座1移动至压头5的下方,然后由第一动力装置4驱动压头5向下移动直至压头5下压定位座3并与定位座3相配合压紧耳机主板6,此时探针2穿过定位座3上的通孔35与耳机主板6上的测试触点相接触,由于探针2与测试机电连接,此时测试机对耳机主板6的性能进行测试,如果通过耳机主板6的电流在设定的阈值范围内,则耳机主板6合格;如果通过耳机主板6的电流不在设定的阈值范围内,则耳机主板6不合格,对其进行拦截。
本实用新型耳机主板测试工装不仅提高了自动化程度,简化了测试工序,提高了测试效率,而且在测试的过程中,耳机主板6的放置位置一致,压头5与耳机主板6的贴合松紧度一致,减少了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提高了测试准确率,降低了复测率。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耳机主板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装置和压紧装置,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安装座,用于与测试机电连接的探针,以及用于对耳机主板进行定位的定位座,所述探针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定位座弹性浮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定位座对应所述探针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探针穿过的通孔;
所述压紧装置包括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的压头,当所述压头与所述定位座相配合压紧耳机主板时,所述探针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耳机主板上的测试触点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主板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设置有用于模拟耳机内耳屏感应窗的第一感应窗,所述第一感应窗与所述耳机主板上用于感应耳屏的第一接近传感器相对应;所述压头设置有用于模拟所述耳机内外耳感应窗的第二感应窗,所述第二感应窗与所述耳机主板上用于感应外耳的第二接近传感器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主板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设置有与所述耳机主板上的定位孔相适配的定位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主板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设置有与所述耳机主板相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定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主板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弹性件,且所述定位座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置有浮动导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主板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导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定位座上的导向柱和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内的直线轴承,所述导向柱滑动设置于所述直线轴承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主板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直线轴承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柱并位于所述直线轴承与所述定位座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耳机主板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板测试工装还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架,所述安装座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主板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座移动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主板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直线导轨上。
CN202021968129.9U 2020-09-09 2020-09-09 耳机主板测试工装 Active CN213094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8129.9U CN213094490U (zh) 2020-09-09 2020-09-09 耳机主板测试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8129.9U CN213094490U (zh) 2020-09-09 2020-09-09 耳机主板测试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94490U true CN213094490U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34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68129.9U Active CN213094490U (zh) 2020-09-09 2020-09-09 耳机主板测试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944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0551B (zh) 一种电池极片阻抗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8168488A (zh) 一种接触式制孔质量的检测装置
CN208155291U (zh) 一种接触式制孔质量的检测装置
CN110031748A (zh) 集成电路元件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13094490U (zh) 耳机主板测试工装
CN205957845U (zh) 汽车转向节综合检具
CN207541156U (zh) 自动电阻抗测试器
CN215116636U (zh) 一种方便固定的pcba板测试设备
CN104251686A (zh) 平面度测试机
CN215930730U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部件的检具结构
CN106197795B (zh) 弹簧触指压变形量与弹力值测量方法及测量工装
CN205643633U (zh) Pcb板斜针式测试架
CN213149157U (zh) 一种高精度微型芯片测试治具
CN213543444U (zh) 一种同轴度检具
CN210834754U (zh) 一种震动平板电极连接器
CN208140882U (zh) 一种治具
CN107328539B (zh) 一种用于振动测试的测力系统
CN213210376U (zh) 一种阀门连接器线路板性能测试用治具
CN218885974U (zh) 一种压制块
CN218240105U (zh) 用于pcba的测试针板
CN214621010U (zh) 一种模拟组装状态的平面度量测治具
CN213842570U (zh) 一种弹簧试验机校准装置
CN216523524U (zh) 综合检具
CN212008814U (zh) 一种三极管检测工装
CN209446633U (zh) 压合测试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