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92692U - 光学模组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光学模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92692U
CN213092692U CN202021578573.XU CN202021578573U CN213092692U CN 213092692 U CN213092692 U CN 213092692U CN 202021578573 U CN202021578573 U CN 202021578573U CN 213092692 U CN213092692 U CN 213092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light
optical module
module structure
oi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7857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春光
李渊维
孙耀民
时均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7857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92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92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92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学模组结构,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上表面用于显示影像;透光板,其下表面与所述显示屏的上表面对应设置,用于保护所述显示屏避免划伤;以及光油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透光板之间,所述光油层的厚度小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透光板间的间隔空间的厚度,用于防止所述显示屏与所述透光板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显示屏和透光板间设置光油层,用于防止所述显示屏与所述透光板接触,避免发生薄膜干涉,消除了牛顿环现象,从而提高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光学模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为保证显示器的视觉显示效果,显示器的显示屏和透光板之间采用全贴合的结合方式,以防止光线在显示屏和透光板之间发生反射而影响显示器的视觉显示效果。然而,全贴合工艺的工艺流程复杂,操作难度高,导致显示器产品的良率较低。
但显示屏和透光板间留有空隙会存在显示屏弯曲变形与透光板接触,从而产生牛顿环现象,影响显示效果。
有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光学模组结构,用于防止所述显示屏与所述透光板接触,避免发生薄膜干涉,消除了牛顿环现象,从而提高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光学模组结构,减小光波传递过程中折射率急剧变化所造成的反射现象,从而达到提高对比度,提高光波的透过率和防反射率的作用,进而提高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光学模组结构,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上表面用于显示影像;透光板,其下表面与所述显示屏的上表面对应设置,用于保护所述显示屏避免划伤;以及光油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透光板之间,所述光油层的厚度小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透光板间的间隔空间的厚度,用于防止所述显示屏与所述透光板接触。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光学模组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屏的上表面粘贴有第一蛾眼膜,所述透光板的下表面粘贴有第二蛾眼膜,减小了光波传递过程中折射率急剧变化所造成的反射现象,从而达到提高对比度,提高光波的透过率和防反射率的作用,进而提高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光油层丝印在所述第二蛾眼膜的下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光油层由呈多排多列均匀间隔排布的透明油墨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两个相邻的所述透明油墨间的间距为L,满足10mm≤L≤2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透明油墨的高度为H,直径为D,满足0mm<H≤0.3mm,0mm<D≤0.1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光油层设置于所述间隔空间的中部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屏和所述透光板间设置有胶粘层,所述胶粘层环绕所述光油层设置,用于胶粘连接所述显示屏和所述透光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胶粘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光油层的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光板为玻璃板。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光学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显示屏下垂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模组结构的显示屏下垂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模组结构的光油层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模组结构的蛾眼膜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截面a的截面图;
图8为图6中截面b的截面图;
图9为图6中截面c的截面图。
以上各图中:1、显示屏;2、透光板;3、光油层;31、透明油墨; 4、第一蛾眼膜;5、第二蛾眼膜;51、透明基材薄膜;52、表面膜层; 6、胶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图9,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光学模组结构,具体为应用于医学的光学模组结构,本实用新型光学模组结构包括:显示屏1、透光板2和光油层3。
由于显示屏1用于影像的最终呈现,保证影像质量,提高画质显示效果则是显示屏1在研发中需不断追求的目标。本实施例的显示屏 1为应用于手术室中的内窥显示器中,因为手术室中无尘环境的要求,需要经常用酒精擦拭,为保护显示屏1免受损伤,需要在液晶面板外侧贴合一层透光板2,从而起到防水防尘和防止显示屏1刮伤的作用。本实施例的透光板2采用玻璃材质的玻璃板以提高透光效果,进而提高画质显示效果。
显示屏1的上表面用于显示影像,透光板2设置在显示屏1的上方,透光板2的下表面与显示屏1的上表面对应设置,用于保护显示屏1避免划伤。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屏1采用液晶屏。
显示屏1活动连接有吊臂以便于调整观看角度,当显示屏1悬挂于吊臂上使用时,显示屏1旋转到一定角度,会受自身重力作用出现波浪式弯曲现象,其中间部位下垂从而造成显示屏1与透光板2接触,由于光的薄膜干涉,中间接触部位会产生间隔不等的彩色环状纹路,从而产生牛顿环现象,大大影响了显示屏1的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光油层3设置于显示屏1和透光板2间的间隔空间的中部区域,胶粘层6环绕光油层3设置在显示屏1的边缘,胶粘层6 的上表面与透光板2的下表面接触,胶粘层6的下表面与显示屏1的上表面接触,显示屏1和透光板2通过胶粘层6实现胶粘连接。具体的,胶粘层6的采用双面胶作为胶粘材料,光油层3的厚度小于显示屏1和透光板2间的间隔空间的厚度,即光油层3的厚度小于胶粘层 6的厚度,使得显示屏1和透光板2之间仍具有空气间隔,避免光油层3和胶粘层6较厚影响显示屏1的显示效果,减小对成像时色差的影响。
具体参见图4-图9,本实施例在显示屏1受重力作用出现波浪式弯曲现象时,显示屏1的中间部位受重力下垂,中间区域的光油层3 能起到阻隔透光板2与显示屏1的接触,从而消除了牛顿环现象,避免了牛顿环现象的发生。
光油层3由呈多排多列均匀间隔排布的透明油墨31构成,两个相邻的透明油墨31间的间距为L,满足10mm≤L≤25mm。本实施例选用 L=20mm,即光油层3的透明油墨31间隔20mm×20mm设置,此间隔密度使得透明油墨31既能阻隔透光板2与显示屏1接触,又能在此密度下保证透光性,从而提高显示屏1的显示效果。
每个透明油墨31的高度为H,直径为D,满足0mm<H≤0.3mm,0mm<D≤0.1mm。本实施例选用H=0.1mm,D=0.07mm,通过多次试验,有利于将每个透明油墨31的尺寸控制在不影响显示效果的范围内,透明油墨31呈多排多列均匀间隔排布,使得显示屏1平面内的各区域成像效果相同。
由于显示屏1与透光板2间存在间隔空间,光线在通过间隔空间时会发生折射,降低了光线的透过性和亮度,极大的影响了显示屏1 画质的显示效果。
由此,本实施例在显示屏1的上表面粘贴有第一蛾眼膜4,在透光板2的下表面粘贴有第二蛾眼膜5,这样光线从显示屏1的上表面的发出,经过第一蛾眼膜4达到空气间隔,再由间隔空间到达第二蛾眼膜5,进而进入透光板2,可极大的降低整个光线传播过程中的光线损失,使得光线的透光率高达99%,极大地提高了显示屏1的显示效果。
将光油结构丝印在第二蛾眼膜5的下表面,以消除牛顿环现象。具体为,按照工艺要求制作丝印网版,通过丝印网版将透明油墨31 印刷在第二蛾眼膜5上,然后通过UV灯照射固化以形成光油结构。
参见图6-图9,其中,蛾眼膜为一种基于蛾眼结构制作的表面呈纳米级结构的仿生膜,当光波通过蛾眼膜微观材料时,材料表面的纳米级结构尺度小于光波长,将使得光波无法辨认该微结构,于是在材料表面的折射率沿深度方向(即依次通过界面a、b、c)呈连续变化,可减小折射率急剧变化所造成的反射现象,从而达到提高对比度,提高光波的透过率和防反射率的作用。
第一蛾眼膜4和第二蛾眼膜5均包括透明基材薄膜51和表面膜层 52,透明基材薄膜51的表面形成纳米级凸起起阵列的表面膜层52,表面膜层52的材料可以采用光硬化树脂。贴合时,第一蛾眼膜4和第二蛾眼膜5上具有凸起阵列的一面均朝向空气一侧,可以避免空气在贴合面处折射率的急剧变化,使得光线在贴合面处的反射率降低,从而使得触摸屏呈现良好的视觉显示效果。
本实施例中,表面膜层52上相邻的纳米级凸起的中心间距为s,采用s=100nm,纳米级凸起的厚度设置为h,采用h=200nm,以便于更好地降低光波的反射率,提高显示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光学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上表面用于显示影像;
透光板,其下表面与所述显示屏的上表面对应设置,用于保护所述显示屏避免划伤;以及
光油层,设置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透光板之间,所述光油层的厚度小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透光板间的间隔空间的厚度,用于防止所述显示屏与所述透光板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屏的上表面粘贴有第一蛾眼膜,所述透光板的下表面粘贴有第二蛾眼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学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油层丝印在所述第二蛾眼膜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油层由呈多排多列均匀间隔排布的透明油墨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学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
两个相邻的所述透明油墨间的间距为L,满足10mm≤L≤25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学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透明油墨的高度为H,直径为D,满足0mm<H≤0.3mm,0mm<D≤0.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油层设置于所述间隔空间的中部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光学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屏和所述透光板间设置有胶粘层,所述胶粘层环绕所述光油层设置,用于胶粘连接所述显示屏和所述透光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学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粘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光油层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板为玻璃板。
CN202021578573.XU 2020-07-31 2020-07-31 光学模组结构 Active CN213092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8573.XU CN213092692U (zh) 2020-07-31 2020-07-31 光学模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8573.XU CN213092692U (zh) 2020-07-31 2020-07-31 光学模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92692U true CN213092692U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28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78573.XU Active CN213092692U (zh) 2020-07-31 2020-07-31 光学模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926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0186A (zh) * 2021-10-25 2022-01-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0186A (zh) * 2021-10-25 2022-01-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990186B (zh) * 2021-10-25 2023-11-0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31623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3339666B (zh) 多显示系统及其所用的透光性罩
CN106022325A (zh) 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
US7106495B2 (en) Mask, substrate with light reflection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light reflection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20170072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9582177B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8363235B (zh) 减反膜及其制备方法、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KR100662957B1 (ko) 마스크, 광 반사막 부착 기판,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CN212181213U (zh) 背光模组、显示屏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JP3733923B2 (ja) マスク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13581654U (zh) 一种宽视角膜、显示面板与显示设备
CN213092692U (zh) 光学模组结构
CN111766737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821115A (zh) 防漏光的触控显示设备
JP2000284275A (ja)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CN203909434U (zh) 显示装置
CN114973980B (zh) 显示面板
KR10058292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니트
CN110346962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14137763A (zh) 一种显示屏组件及显示装置
CN213092064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0222424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376898B (zh) 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18273014U (zh) 反射型显示设备
CN216083330U (zh) 透光盖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