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90028U - 一种新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90028U
CN213090028U CN202020656917.8U CN202020656917U CN213090028U CN 213090028 U CN213090028 U CN 213090028U CN 202020656917 U CN202020656917 U CN 202020656917U CN 213090028 U CN213090028 U CN 213090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exhaust
air
controller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569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6569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90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90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900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涉及新风系统技术领域。该新风系统包括新风机、排风管道、新风管道和控制器。新风机分别与新风管道和排风管道连接。新风机包括换热模块,排风和新风能够在换热模块进行热交换。新风管道和排风管道连通多个换风区域,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每个换风区域对应的排风管道和新风管道的开闭或风量。通过设置带有换热模块的新风机,使得排风和新风进行热交换。通过控制器关闭未使用的换风区域的排风管道和新风管道,防止未使用区域的高(低)温空气混合进排风管道,改变排风管道内的排风温度,进而改变新风的温度。该新风系统能够节省自身电能、对应区域空调能耗,并使新风更接近使用中的换风区域的温度,提高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新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相关技术中,新风换气设备比较通用的是带热回收的新风换气机,此类设备带热交换芯,在排出室内空气同时引入室外新鲜空气。新风机设备在运行时,室外引入的新鲜空气和室内排出的污浊空气在经过热交换芯时发生冷热传递,通过热传递方式把室外引入的新鲜空气加热或降温,以降低空调负荷,节省能源。但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室内有一部分区域是不使用的,不使用的区域未开启空调,温度较高(夏天时)或较低(冬天时)。但是该区域同样参加排风和进风,导致该新风设备失去或降低热交换功能,其他正在使用的区域的新风温度升高(夏天时)或降低(冬天时),空调能耗增加和降低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系统,其旨在改善相关技术中新风系统的未使用区域参加排风和进风导致其他正在使用的区域的新风温度升高(夏天时)或降低(冬天时),空调能耗增加及舒适度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该新风系统包括新风机、排风管道、新风管道和控制器。新风机分别与新风管道和排风管道连接。新风机包括换热模块,排风和新风能够在换热模块进行热交换。新风管道和排风管道连通多个换风区域,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每个换风区域对应的排风管道和新风管道的开闭或风量。
通过设置带有换热模块的新风机,在新风机的作用下,换风区域内的污浊空气经过排风管道在换热模块与新风换热后排出,新风在换热模块换热后经过新风管道进入换风区域。控制器能够控制每个换风区域对应的排风管道和新风管道的开闭,也就是说,当某些换风区域不使用时,可以通过控制器将该换风区域对应的排风管道和新风管道关闭,防止该换风区域的高(低)温空气混合进排风管道,改变排风管道内的排风温度,进而改变新风的温度。该新风系统能够节省电能,并使新风更接近使用中的换风区域的温度,舒适度较好。当某些换风区域污染比较严重时,也可以通过控制器增大该区域对应的排风管道和新风管道的风量,改善该区域的空气质量。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排风管道包括排风主管和多个排风支管。排风主管与新风机连接,多个排风支管分别连接多个换风区域和排风主管。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每个排风支管的开闭或排风量。通过设置排风主管,便于与新风机连接。通过设置多个排风支管,便于多个不同的换风区域排风。控制器直接控制排风支管的开闭,使得某一换风区域未使用时,控制器能够直接关闭该换风区域的排风支管,而不影响其他换风区域换风。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排风支管上连接有排风阀门,控制器与排风阀门连接。当控制器控制排风阀门关闭时,排风支管所对应的换风区域停止排风。当控制器调节排风阀门的开度时,排风支管对应的换风区域的排风量增大或缩小。通过在排风支管上设置排风阀门,便于控制器通过排风阀门来控制排风支管的开闭。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排风阀门为定风量阀或可开闭的调节阀。将排风阀门设置为定风量阀,有利于控制排风量。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新风管道包括新风主管和多个新风支管。新风主管与新风机连接,多个新风支管分别连接多个换风区域和新风主管。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每个新风支管的开闭或进风量。通过设置新风主管,便于与新风机连接。通过设置多个新风支管,便于多个不同的换风区域进风。控制器直接控制新风支管的开闭,使得某一换风区域未使用时,控制器能够直接关闭该换风区域的新风支管,而不影响其他换风区域进风。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新风支管上连接有新风阀门,控制器与新风阀门连接。当控制器控制新风阀门关闭时,新风支管所对应的换风区域停止进风。当控制器调节新风阀门的开度时,新风支管对应的换风区域的进风量增大或缩小。通过在新风支管上设置新风阀门,便于控制器通过新风阀门来控制新风支管的开闭。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新风阀门为定风量阀。将新风阀门设置为定风量阀,有利于控制进风量。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新风机包括变频电机。通过设置变频电机为新风机提供动力,使得控制器在关闭一些排气管道和进气管道时,变频电机能够降频省电。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控制器与变频电机电连接。当控制器控制换风区域对应的排风管道和新风管道的关闭时,控制器控制变频电机降频。当控制器控制换风区域对应的排风管道和新风管道的开启时,控制器控制变频电机升频。当控制器控制排风管道和新风管道增大风量时,控制器控制变频电机升频。当控制器控制排风管道和新风管道减小风量时,控制器控制变频电机降频。控制器在控制排风管道和新风管道开闭的同时,控制变频电机的升降频,更加省电。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新风系统包括多个空调,多个空调分别为多个换风区域进行热交换。控制器与空调电连接。当空调关闭时,控制器控制排风管道和新风管道关闭。空调关闭时,表示该换风区域未在使用,此时,控制器控制排风管道和新风管道关闭,防止该换风区域的高(低)温空气混合进排风管道,改变排风管道内的温度,进而改变新风的温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新风机;200-排风管道;210-排风主管;220-排风支管;221-排风阀门;300-新风管道;310-新风主管;320-新风支管;321-新风阀门;400-空调;500-换风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目前相关技术中,新风换气设备比较通用的是带热回收的新风换气机,此类设备带热交换芯,在排出室内空气同时引入室外新鲜空气。新风机设备在运行时,室外引入的新鲜空气和室内排出的污浊空气在经过热交换芯时发生冷热传递,通过热传递方式把室外引入的新鲜空气加热或降温,以降低空调负荷,节省能源。但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室内有一部分区域是不使用的,不使用的区域未开启空调,温度较高(夏天时)或较低(冬天时)。相关技术中的排风管道和新风管道的阀门无法关闭,使得该区域同样参加排风和进风,导致其他正在使用的区域的新风温度升高(夏天时)或降低(冬天时),空调能耗增加。
夏天时,假设室外温度为40℃,室内温度为20℃,共有两个换风区域。采用相关技术中的新风系统时,若一个换风区域不使用,不使用的换风区域未开启空调,则不使用的换风区域的温度与室外温度大致相同,认为是40℃。此时,新风换风机正常工作,未使用的换风区域的排风(温度为40℃)与使用中的换风区域的排风(温度为20℃)在排风管道内混合,混合后的排风温度为30℃。30℃的混合排风和室外的新风经过换风机内的热交换芯换热后,排出室外的排风温度为35℃,进入室内的新风的温度也为35℃。可以看出,随着未使用的换风区域所占总换风区域的比例的增大,进入室内的新风的温度也会越来越靠近室外温度。这样空调需要将新风重新调整为20℃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冬天的情况与夏天的情况相类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针对上述情况,申请人在经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风系统。该新风系统通过设置带有换热模块的新风机,使得排风和新风进行热交换。通过控制器关闭未使用的换风区域的排风管道和新风管道,防止未使用区域的高(低)温空气混合进排风管道,改变排风管道内的温度,进而改变新风的温度。该新风系统能够节省电能,并使新风更接近使用中的换风区域的温度,舒适度较好。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该新风系统包括新风机100、排风管道200、新风管道300和控制器。新风机100分别与新风管道300和排风管道200连接。新风机100包括换热模块,排风和新风能够在换热模块进行热交换。新风管道300和排风管道200连通多个换风区域500,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每个换风区域500对应的排风管道200和新风管道300的开闭或风量。
通过设置带有换热模块的新风机100,在新风机100的作用下,换风区域500内的污浊空气经过排风管道200在换热模块与新风换热后排出,新风在换热模块换热后经过新风管道300进入换风区域500。控制器能够控制每个换风区域500对应的排风管道200和新风管道300的开闭,也就是说,当某些换风区域500不使用时,可以通过控制器将该换风区域500对应的排风管道200和新风管道300关闭,防止该换风区域500的高(低)温空气混合进排风管道200,改变排风管道200内的温度,进而改变新风的温度。该新风系统能够节省电能,并使新风更接近使用中的换风区域500的温度,舒适度较好。当某些换风区域500污染比较严重时,也可以通过控制器增大该区域对应的排风管道200和新风管道300的风量,改善该区域的空气质量。
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排风管道200包括排风主管210和多个排风支管220。排风主管210与新风机100连接,多个排风支管220分别连接多个换风区域500和排风主管210。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每个排风支管220的开闭或排风量。通过设置排风主管210,便于与新风机100连接。通过设置多个排风支管220,便于多个不同的换风区域500排风。控制器直接控制排风支管220的开闭,使得某一换风区域500未使用时,控制器能够直接关闭该换风区域500的排风支管220,而不影响其他换风区域500换风。
在本实施例中,排风管道200包括排风主管210和多个排风支管220。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排风管道200也可以仅包括多个管道,多个管道连通新风机100和多个换风区域500。这一情况适用于换风区域500不多的情况。
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排风支管220上连接有排风阀门221,控制器与排风阀门221连接。当控制器控制排风阀门221关闭时,排风支管220所对应的换风区域500停止排风。当控制器调节排风阀门221的开度时,排风支管220对应的换风区域500的排风量增大或缩小。通过在排风支管220上设置排风阀门221,便于控制器通过排风阀门221来控制排风支管220的开闭。在本实施例中,排风阀门221为定风量阀。将排风阀门221设置为定风量阀或可开闭的调节阀,有利于控制排风量。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排风阀门221为节流阀。
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新风管道300包括新风主管310和多个新风支管320。新风主管310与新风机100连接,多个新风支管320分别连接多个换风区域500和新风主管310。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每个新风支管320的开闭或进风量。通过设置新风主管310,便于与新风机100连接。通过设置多个新风支管320,便于多个不同的换风区域500进风。控制器直接控制新风支管320的开闭,使得某一换风区域500未使用时,控制器能够直接关闭该换风区域500的新风支管320,而不影响其他换风区域500进风。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管道300包括新风主管310和多个新风支管320。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新风管道300也可以仅包括多个管道,多个管道连通新风机100和多个换风区域500。这一情况适用于换风区域500不多的情况。
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新风支管320上连接有新风阀门321,控制器与新风阀门321连接。当控制器控制新风阀门321关闭时,新风支管320所对应的换风区域500停止进风。当控制器调节新风阀门321的开度时,新风支管320对应的换风区域500的进风量增大或缩小。通过在新风支管320上设置新风阀门321,便于控制器通过新风阀门321来控制新风支管320的开闭。在本实施例中,新风阀门321为定风量阀。将新风阀门321设置为定风量阀,有利于控制进风量。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新风阀门321为节流阀。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系统包括多个空调400,多个空调400分别为多个换风区域500进行热交换。当空调400关闭时,控制器控制排风管道200和新风管道300关闭。空调400关闭时,表示该换风区域500未在使用,此时,控制器控制排风管道200和新风管道300关闭,防止该换风区域500的高(低)温空气混合进排风管道200,改变排风管道200内的温度,进而改变新风的温度。在本实施例中,新风系统包括空调400,空调400与控制器电连接。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新风系统也可以不包括空调400,空调400可以单独地设置在每个换风区域500。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可以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新风机100包括变频电机。通过设置变频电机为新风机100提供动力,使得控制器在关闭一些排气管道和进气管道时,变频电机能够降频省电。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排风管道200的排风量或者新风管道300的进风量控制变频电机降频或者升频。例如,室内共有5个换风区域500,当其中一个换风区域500内的空调400关闭时,控制器控制与该换风区域500相对应的排风阀门221和新风阀门321关闭,同时,变频电机降频20%,节省电能。当该换风区域500内的空调400再次开启时,控制器控制与该换风区域500相对应的排风阀门221和新风阀门321开启,同时,变频电机升频20%(假设其他4个换风区域500一直处于使用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当控制器控制排风管道200和新风管道300增大风量时,控制器控制变频电机升频。当控制器控制排风管道200和新风管道300减小风量时,控制器控制变频电机降频。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新风机100也可以采用普通电机分级提供动力。
以夏天为例,假设室外温度为40℃,室内温度为20℃,共有两个换风区域500。采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新风系统时,若一个换风区域500不使用,不使用的换风区域500未开启空调400,则不使用的换风区域500的温度与室外温度大致相同,认为是40℃。此时,新风机100正常工作,控制器控制未使用的换风区域500的排风阀门221和新风阀门321关闭,未使用的换风区域500的排风(温度为40℃)不会进入到换风主管中。使用中的换风区域500的排风(温度为20℃)进入到排风主管210中。20℃的排风和室外的新风经过新风机100内的换热模块后,排出室外的排风温度为30℃,进入室内的新风的温度也为30℃。可以看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系统,新风的温度更加接近室内温度。这样空调400需要将新风重新调整为20℃需要消耗能量较少。并且,由于新风的温度更加接近使用中的换风区域500的温度,室内人员的舒适性也较好。冬天的情况与夏天的情况相类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该新风系统包括新风机100、排风管道200、新风管道300和控制器。新风机100分别与新风管道300和排风管道200连接。新风机100包括换热模块,排风和新风能够在换热模块进行热交换。新风管道300和排风管道200连通多个换风区域500,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每个换风区域500对应的排风管道200和新风管道300的开闭。通过设置带有换热模块的新风机100,在新风机100的作用下,换风区域500内的污浊空气经过排风管道200在换热模块与新风换热后排出,新风在换热模块换热后经过新风管道300进入换风区域500。控制器能够控制每个换风区域500对应的排风管道200和新风管道300的开闭,也就是说,当某些换风区域500不使用时,可以通过控制器将该换风区域500对应的排风管道200和新风管道300关闭,防止该换风区域500的高(低)温空气混合进排风管道200,改变排风管道200内的温度,进而改变新风的温度。该新风系统能够节省电能,并使新风更接近使用中的换风区域500的温度,舒适度较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包括新风机、排风管道、新风管道和控制器,所述新风机分别与所述新风管道和所述排风管道连接,所述新风机包括换热模块,排风和新风能够在所述换热模块进行热交换,所述新风管道和所述排风管道连通多个换风区域,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每个换风区域对应的所述排风管道和所述新风管道的开闭或风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道包括排风主管和多个排风支管,所述排风主管与所述新风机连接,多个所述排风支管分别连接多个换风区域和所述排风主管,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每个所述排风支管的开闭或排风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支管上连接有排风阀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排风阀门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排风阀门的开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阀门为定风量阀或可开闭的调节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道包括新风主管和多个新风支管,所述新风主管与所述新风机连接,多个所述新风支管分别连接多个换风区域和所述新风主管,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每个所述新风支管的开闭或进风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支管上连接有新风阀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新风阀门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新风阀门的开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阀门为定风量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包括变频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变频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排风管道和所述新风管道的风量变化控制所述变频电机升频或降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包括多个空调,多个所述空调分别为多个所述换风区域进行热交换,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空调电连接。
CN202020656917.8U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新风系统 Active CN213090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56917.8U CN213090028U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新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56917.8U CN213090028U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新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90028U true CN213090028U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00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56917.8U Active CN213090028U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新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900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21274U (zh) 一种两级换热的混合型新风换气机
CN109556219B (zh) 变风量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08495A (zh) 一种多调节方式集成空调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1731574U (zh) 空调器变风道装置
CN103968471A (zh) 一种全年多工况集中空调新风调控系统
CN110617609A (zh) 地铁车站用空调系统能源管理方法
CN202792422U (zh) 方形变风量风口
CN208042334U (zh) 温湿度独立控制的节能型组合式空调机组
CN204757138U (zh) 一种室内机
CN111912058B (zh) 一种建筑环境与壁面温湿度控制系统
CN213090028U (zh) 一种新风系统
CN216346649U (zh) 新风设备及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03134120A (zh) 温湿度独立控制型双侧单冷源大温差空调
CN213713347U (zh) 一种新风机组二次回风系统
CN115773555A (zh) 一种空调回风系统
CN111089353A (zh) 用于空调的湿度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4791459U (zh) 一种新型洁净空调系统
CN210463336U (zh) 水电站调温除湿空调系统
CN210425326U (zh) 一种冷却盘管加热盘管并联式节能型空气处理机组
CN210345762U (zh) 一种适用于南方建筑内区的多联机系统
CN210241766U (zh) 一种余热利用型双机联合多功能空调机组
CN209801635U (zh) 一种具备通风及制冷模式的双机联合空调机组
CN216667830U (zh) 一种一体式双冷源全空气机组
CN217088476U (zh) 一种用于严寒地区的vfd与ahp联合运行系统
CN218864331U (zh) 一种单冷源变双水温的空调温湿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