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89754U - 连接结构及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结构及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89754U
CN213089754U CN202022395019.4U CN202022395019U CN213089754U CN 213089754 U CN213089754 U CN 213089754U CN 202022395019 U CN202022395019 U CN 202022395019U CN 213089754 U CN213089754 U CN 213089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groove
mounting
mounting groove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9501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书超
肖一胜
喻银飞
隋中华
刘泽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9501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897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89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897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结构及照明装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连接结构,包括基座和弹片,基座包括安装槽和弹性件收容部,弹片的自由部形变前至多部分位于弹性件收容部、至少部分延伸至安装槽内,而在连接头与连接座连接时,连接头的卡持主体设置在安装槽内,自由部抵接卡持主体产生形变,以对位于安装槽内的卡持主体施加弹力,从而使得卡持主体在弹片的作用下稳定地位于安装槽内,进而无需借助螺丝就实现连接座与连接头的弹性限位连接。

Description

连接结构及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市场上大部分照明装置中,为了将两个零件或模组进行连接,通常借助螺丝的方式进行连接。
然而,螺丝连接的方式需要借助常用工具进行安装和拆卸,装配和维护时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照明装置中螺丝连接装配和维护不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及照明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座和连接头;
所述连接座包括基座和弹片,所述基座包括相互连通的安装槽和弹性件收容部,所述弹片包括安装部和自由部,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弹性件收容部,所述自由部产生形变前至多部分位于所述弹性件收容部、至少部分延伸至安装槽内;
所述连接头包括卡持主体,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连接座连接时,所述卡持主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自由部抵接所述卡持主体以对所述连接头施加弹力。
上述的连接结构,所述基座包括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上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有所述安装槽以及所述弹性件收容部,所述安装槽在所述第一连接面上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连接面上互为相交方向且均沿所述第一连接面的表面延伸;
所述连接头包括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上具有所述卡持主体,所述卡持主体凸起于所述第二连接面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卡持主体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接面和第二卡接面,所述第一卡接面上设置弹力承受部;
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连接座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相对设置时,所述卡持主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自由部抵接所述弹力承受部。
上述的连接结构,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所述自由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端和所述第二安装端之间;
所述弹性件收容部包括第一夹持部、活动空间和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安装端夹持于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活动空间为所述自由部提供形变空间,所述第二限位面抵接所述第二安装端;或
所述弹性件收容部包括第一夹持部、活动空间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安装端夹持于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活动空间为所述自由部提供形变空间,所述第二安装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夹持部。
上述的连接结构,所述自由部包括V型弹力部。
上述的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面上还具有导入缺口,所述导入缺口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靠近所述安装槽,远离所述弹性件收容部;
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卡持主体的尺寸小于所述导入缺口的尺寸。
上述的连接结构,所述基座还包括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交,所述导入缺口自所述第一端面延伸至所述安装槽;
相对所述弹性件收容部,所述安装槽靠近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一卡接面背向所述第一端面;或相对所述弹性件收容部,所述安装槽远离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一卡接面朝向所述第一端面。
上述的连接结构,所述安装槽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连接槽和旋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导入缺口对齐设置;
所述卡持主体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连接部、所述弹力承受部以及旋入部;
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连接座连接时,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弹力承受部位于所述连接槽,所述旋入部位于所述旋入槽内。
上述的连接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弹力承受部的尺寸大于所述旋入部的尺寸;所述弹力承受部包括卡持凸起和卡持缺口,所述卡持凸起位于所述卡持缺口与所述旋入部之间,所述卡持缺口内凹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卡持凸起之间;
所述连接头连接所述连接座时,所述自由部抵接所述卡持缺口。
上述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头连接所述连接座时,所述第一连接面环绕所述第二连接面,或所述第二连接面环绕所述第一连接面;
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连接面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连接面的轴向。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连接结构,连接座上包括基座和弹片,基座包括安装槽和弹性件收容部,弹片的自由部形变前至多部分位于弹性件收容部、至少部分延伸至安装槽内,而在连接头与连接座连接时,连接头的卡持主体设置在安装槽内,自由部抵接卡持主体产生形变,以对位于安装槽内的卡持主体施加弹力,从而使得卡持主体在弹片的作用下稳定地位于安装槽内,进而无需借助螺丝就实现连接座与连接头的弹性限位连接。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基座上正视于第一连接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基座内设置弹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自第一端面沿第一连接面观察到的弹片初始连接在弹性件收容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正视于第一连接面观察到的弹片初始连接在弹性件收容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自第一端面沿第一连接面观察到的弹片挤压进入弹性件收容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正视于第一连接面观察到的弹片挤压进入弹性件收容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自第一端面沿第一连接面观察到的弹片安装至弹性件收容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正视于第一连接面观察到的弹片安装至弹性件收容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正视于第一连接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基座内设置弹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正视于第二连接面或第一连接面角度下连接头连接至图3 中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中正视于第二连接面或第一连接面角度下连接头连接至图11 中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连接结构拆分为连接座和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7-图20为连接头安装至连接座的过程示意图;
图21-图24为连接头自连接座拆卸的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连接座;
10-基座;11-第一连接面;111-阻挡面;112-导入缺口;
12-安装槽;121-连接槽;1211-第一槽面;122-旋入槽;1221-第二槽面;1222-第三槽面;
13-弹性件收容部;130-第一夹持部;131-第一限位面;132-第二限位面;133-第三限位面;134-第四限位面;135-活动空间;136-第五限位面;137-第六限位面;14-第一端面;
20-弹片;21-安装部;211-第一安装端;212-第二安装端;22-自由部;
10’-基座;13’-弹性件收容部;130’-第一夹持部;1300’-第二夹持部;131’-第一限位面;132’-第二限位面;133’-第三限位面;134’-第四限位面;135’-活动空间;20’-弹片;21’-安装部;211’-第一安装端;212’- 第二安装端;22’-自由部;
200-连接头;210-第二连接面;211-卡持主体;2111-第一卡接面;2112-第二卡接面;2113-弹力承受部;21131-卡持凸起;21132-卡持缺口;21133-第一导向斜面;21134-第二导向斜面;2114-连接部;2115-旋入部;21151-第二导向头部。
300-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相背设置包括大致相互背离或完全相互背离;朝向可以是正面朝向,也可以是斜向的朝向,只要不是背向即可;相对设置可以是正向相对,也可以是相互错开地相对设置;自某一处延伸至另一处,可以是指延伸的大致方向,而不是绝对方向;沿某一方向设置的A和B,可以是指A和B沿该方向的直线设置,也可以是指沿该大致方向设置,或A和B的连线与该方向大致相同。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大部分照明装置中,为了将两个零件或模组进行连接,通常借助螺丝的方式进行连接。但是,螺丝连接的方式需要借助常用工具进行安装和拆卸,装配和维护时非常不便。为此,部分照明装置在两相互连接的零件或模组为塑胶件时,会直接利用塑胶件的弹性性能来实现两连接零件之间或模组之间的连接与限位固定。然而,当两相互连接的零件其中一个或两个是铝或铁等金属件时,由于铝或铁等金属的弹性性能较弱就无法直接基于弹性性能实现限位连接。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和照明装置,能够实现两个零件或模组之间利用弹片的弹性性能实现限位固定的连接。具体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头和连接座,为了充分说明两者的结构,以下实施例中对连接座和连接头的结构分别说明。显然,该连接座或连接头的材料可以是铝或铁等弹性性能较弱的金属材料,也可以是塑胶件。
实施例1
参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座100,用于与连接头200连接。连接座100包括基座10和弹片20,弹片20设置于基座10上。基座10包括第一连接面11,第一连接面11上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有安装槽 12和弹性件收容部13,安装槽12在第一连接面11上沿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在第一连接面11上互为相交方向且均沿第一连接面11的表面延伸。弹片20包括安装部21和自由部22,安装部21设置于基座10的弹性件收容部13,自由部22在产生形变前至多部分位于弹性件收容部13,自由部 22在产生形变前延伸至安装槽12内的尺寸大于产生形变后延伸至安装槽12 内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座100的基座10上设置有弹片20,弹片20 的自由部22在产生形变前至多部分位于弹性件收容部13内,自由部22在产生形变前延伸至安装槽12内的尺寸大于产生形变后延伸至安装槽12内的尺寸,从而在连接头200的卡持主体211设置于基座10的安装槽12内时,自由部22能够产生形变,也就使得弹片20能够对卡持主体211施加弹力,进而无需借助螺丝就实现连接座100与连接头200的弹性限位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片20的安装部21和自由部22是相对设置的,自由部22相对安装部21能够产生显著的形变,安装部21相对自由部22而言是固定设置的,从而使得与自由部22接触的部件能够受到弹片20的弹力作用。
应当理解,自由部22产生形变前至多部分位于弹性件收容部13中,是指自由部22产生形变前可以有一部分位设置于弹性件收容部13中,但是不能全部位于弹性件收容部13中,如果形变前自由部22全部位于弹性件收容部13,则在安装槽12内安装连接头200的卡持主体211时,自由部22无法抵接连接头200,也就无法对连接头200施加弹力,从而难以实现连接座100与连接头 200的弹性限位连接。而自由部22在产生形变前延伸至安装槽12的尺寸大于产生形变后延伸至安装槽12的尺寸,是指自由部22产生了自安装槽12向弹性件收容部13方向的变形,从而使得自由部22产生了反向施加于安装槽12 方向的作用力。应当理解,自由部22产生形变后延伸至安装槽12的尺寸可以是正数(自由部22的部分位于安装槽12内),可以是零(自由部22全部位于弹性件收容部13,且与安装槽12的距离为零),还可以是负数(自由部22全部位于弹性件收容部13,且与安装槽12保持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弹片20在安装至弹性件收容部13之后相比弹片20安装至弹性件收容部13之前,弹片20可能已经产生了部分形变。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形变前或形变后是相对而言的,指弹片20形变前具有相对较小的弹力或不产生弹力,弹片20形变后对安装槽12内的连接头200产生相对更大的弹力或产生弹力。
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是不同的方向,两者可以是相互垂直的方向。此外,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沿第一连接面11表面设置,具体可以是平行与于第一连接面11的延伸面的,也可以是与第一连接面11的延伸面形成较小角度的锐角;当然,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应当不会与第一连接面11垂直。
为了使得弹性件收容部13上能够连接弹片20的安装部21,也就是使得弹片20的自由部22相对安装部21能够自由形变,设置于第一连接面11上的弹性件收容部13可以包括第一夹持部130、活动空间135和第二限位面132。其中,弹片20的安装部21包括第一安装端211和第二安装端212,第一夹持部 130夹持该第一安装端211,第二限位面132抵接该第二安装端212。
具体的,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限位面131、第三限位面133和第四限位面134。显然,第一限位面131、第三限位面133和第四限位面134至少两个朝向相对,才能够实现夹持。例如第一限位面131和第二限位面132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第三限位面133和第四限位面134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弹片20 的安装部21(包括第一安装端211和第二安装对212)由第一限位面131、第二限位面132、第三限位面133和第四限位面134抵接限位,活动空间135则用于为自由部22提供形变空间,使得自由部22能够在一定空间内活动变形。
实际应用中,第一夹持部130还可以包括第五限位面136,该第五限位面 136背离安装槽12方向、连接第一限位面131并且与第三限位面133相对设置;而且在第一限位面131和第二限位面132之间,第五限位面136、第三限位面 133和第四限位面134依次排布。也就是说,第三限位面133和第四限位面134 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错开,第三限位面133朝向安装槽12。第二限位面132沿第一方向延伸连接安装槽12;自由部22设置于第四限位面134所在位置与第二限位面132所在位置之间。第一限位面131和第二限位面132相对设置,沿第二方向对弹片20进行抵接限位,第三限位面133和第五限位面136、第四限位面134则是从第一方向对弹片20的安装部21进行抵接限位。
为了限制弹片20的自由部22产生形变的最大程度,即避免弹片20形变太多而失效,在第一夹持部130中还可以包括第六限位面137,该第六限位面 137朝向安装槽12设置且连接第二限位面132,相对第五限位面136、第三限位面133和第四限位面134,第六限位面137应当远离安装槽12。
为了便于将弹片20安装至基座10上,以及使得弹片20除了自由部22产生形变外,弹片20的安装部21能够适应自由部22而产生略微形变,第五限位面136和第四限位面134应朝第三限位面133的所在方向倾斜设置,第三限位面133则朝第四限位面134的所在方向倾斜设置。
具体对于弹片20而言,安装部21可以包括第一安装端211和第二安装端 212,自由部22位于第一安装端211和第二安装端212之间,第一安装端211 抵接第一限位面131、第三限位面133、第四限位面134和第五限位面136,第二安装端212则抵接第二限位面132。其中,自由部22产生形变时,能够带动第二安装端212在第二限位面132上滑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由部22包括V型弹力部,V型的尖端朝向安装槽 12方向。当然,自由部22还可以是其他结构类型,以能够实现抵接连接头200 即可。其中,自由部22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两个斜面共同构成V型弹力部,第一斜面朝向第一安装端211且与第一安装端211的夹角呈钝角,第二斜面朝向第二安装端212且与第二安装端212的夹角呈钝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面11上还可以设置有阻挡面111,该阻挡面111延伸至安装槽12且朝向第二限位面132。相对第一限位面131,阻挡面 111远离第二限位面132,以避免连接头200沿第二限位面132至第一限位面 131方向移动,也就是驱使连接头200在安装槽12内需要延第一限位面131 至第二限位面132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面11上还设置有导入缺口112,该导入缺口112沿第一方向靠近安装槽12远离弹性件收容部13,换言之,连接头200 的卡持主体211可以自导入缺口112进入安装槽12,在安装槽12内从第一限位面131向第二限位面132方向移动,驱使安装在基座10上的弹片20发生形变,从而实现连接座100与连接头200的连接。
具体的,基座10还可以包括第一端面14,该第一端面14与第一连接面 11相交,例如第一端面14与第一连接面11相互垂直,导入缺口112可以自该第一端面14延伸至安装槽12,因此,连接头200可以自第一端面14的导入缺口112接插连接连接座100。相对弹性件收容部13,安装槽12可以靠近第一端面14,此时在连接座100上,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端面14、导入缺口 112、安装槽12和弹性件收容部13。当然,作为变形,相对弹性件收容部13,安装槽12也可以远离第一端面14,此时在连接座100上,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端面14、导入缺口112(或弹性件收容部13)和安装槽1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槽12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连接槽121 和旋入槽122,相对所述旋入槽122,所述阻挡面111靠近所述连接槽121。该连接槽121可以与导入缺口112对齐设置,连接槽121具有朝向导入缺口112 的第一槽面1211,旋入槽122具有第二槽面1221,第二槽面1221与第一槽面 1211的朝向相反,相对第二槽面1221,第一槽面1211远离导入缺口112。也就是说,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导入缺口112、第二槽面1221和第一槽面1211。连接头200的卡持主体211经过导入缺口112后进入安装槽12中的连接槽121,连接槽121的第一槽面1211阻止卡持主体211继续往弹性件收容部13方向移动,加上阻挡面111的设置,使得卡持主体211只能继续往旋入槽122的所在位置移动或转动,在旋入槽122内,第二槽面1221抵接卡持主体211,此时,连接槽121的第一槽面1211可以抵接卡持主体211也可以不抵接卡持主体 211,弹片20的自由部22对卡持主体211施加弹性力,使得卡持主体211被卡持于安装槽12内,实现连接头200在连接座100上的固定。其中,弹片20 的自由部22可以延伸至安装槽12内的连接槽121。
所述旋入槽122还包括第三槽面1222,所述第三槽面1222与第二槽面1221 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三槽面1222至所述第二槽面1221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槽面1211至所述第二槽面1221的垂直距离,换言之,沿第一方向,旋入槽 122的尺寸小于连接槽121的尺寸,从而在卡持主体211连接至安装槽12内时,卡持主体211的旋入部2115进入旋入槽122后,卡持主体211上尺寸大于旋入部2115的弹力承受部2113无法进入旋入槽122中而只能被限定在连接槽 121内,由弹片20延伸至连接槽121的自由部22抵接连接头200的弹力承受部211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座10或连接座100可以呈环形,第一连接面11 可以是环形的内表面或环形的外表面,因此,第二方向可以是第一连接面11 的圆周方向,第一方向可以是第一连接面11的轴线。当然,作为变形,基座 10或连接座100可以是矩形体,第一连接面11可以是平面。
为了实现连接座100与连接头200的可靠连接,第一连接面11上设置有至少两弹性件收容部13和至少两个上述弹片20,例如三个或三个以上弹性件收容部13和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弹片20。当然,当弹性件收容部13和弹片20 的数量都是多于一个时,应当均匀设置在第一连接面11上。此外,部分特殊情况下,第一连接面11上可以设置一个弹性件收容部13和一个上述弹片2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座10一体设置,可以是塑胶件注塑而成或铁、铝等一体成型。弹片20的材料可以是弹性良好的金属材料,例如SUS301或65Mn 等。
需要说明的是,弹片20在安装至弹性件收容部13之后相比弹片20安装至弹性件收容部13之前,弹片20可能已经产生了部分形变。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形变前或形变后是相对而言的,指弹片20形变前对安装槽12内的物体具有相对较小的弹力或不产生弹力,弹片20形变后对安装槽12内的物体产生相对更大的弹力或产生弹力。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弹片20安装于基座10内的过程,实际上弹片20安装在安装至弹性件收容部13时,应该在第一安装端211和第二安装端212之间产生形变(自由部22至少沿第二方向被压缩),以使得弹片20可靠地安装在弹性件收容部13中。
参图4和图5,先将弹片20的第一安装端211如图5中箭头接插至弹性件收容部13中的第一限位面131、第三限位面133、第四限位面134和第五限位面136之间的所在位置,再如图6和图7所示,将弹片20的第二安装端212 沿图6中箭头方向推入弹性件收容部13中,使得第二安装端212抵接第二限位面132上,自由部22也可以部分收容于弹性件收容部13上,最后如图8和图9所示进而完成了弹片20在基座10的弹性件收容部13上的安装。
实施例2
参图10和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座100,用于与连接头 200连接,具体基座10’的结构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主要阐述不同之处,其他未涉及或未说明之处均可以参考实施例1。
弹性件收容部中13’包括第一夹持部130’、活动空间135’和第二夹持部1300’。具体的,第一夹持部130’包括第一限位面131’、一个第三限位面133’、一第四限位面134’,第二夹持部1300’包括第二限位面132’、一个第三限位面133’、一第四限位面134’。
第一限位面131’和第二限位面132’延伸至安装槽12,第三限位面133’的数量为两个、朝向安装槽12且分别连接上述第一限位面131’和第二限位面 132’。在第一限位面131’和第二限位面132’之间,依次排布有一个第三限位面133’、一第四限位面134’、一第四限位面134’、一第三限位面133’,其中的活动空间135’位于两个第四限位面134’的所在位置之间。
弹片20’的安装部21’包括第一安装端211’和第二安装端212’,自由部22’位于第一安装端211’和第二安装端212’之间。第一安装端211’由第一夹持部130’夹持,第二安装端212’由第二夹持部1300’夹持。
具体的,第一安装端211’抵接第一限位面131’、一个第三限位面133’、一个第四限位面134’,第二安装端212’则抵接第二限位面133’、一个第三限位面133’和一个第四限位面134’。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限位面131’和第二限位面132’在弹性件收容部13’上可以是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三限位面133’也可以是对称的,两个第四限位面134’也可以是对称设置的,则弹片20’的第一安装端211’和第二安装端212’也是对称设置的。当然,实际中,也可以是弹片20’和弹性件收容部13’也可以不是对称设置的。
为了便于将弹片20’安装至基座10’上,以及使得弹片20’除了自由部 22’产生形变外,弹片20’的安装部21’能够适应自由部而产生略微形变,两个第三限位面133’分别朝邻近的第四限位面134’倾斜,两个第四限位面 134’分别朝邻近的第三限位面133’倾斜。
当然,实际应用中,第三限位面133’或第四限位面134’的数量不局限于两个,可以是一个、三个或三个及以上等。
实施例3
参图12、图13和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一种连接头200,用于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连接座100连接。
连接头200包括第二连接面210,第二连接面210上具有卡持主体211,卡持主体211凸起于第二连接面210且沿第二方向延伸,卡持主体211具有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接面2111和第二卡接面2112,第一卡接面 2111上设置弹力承受部2113,也就是连接座100中弹片20的自由部22抵接该弹力承受部2113,以对连接头200施加弹力实现限位固定。显然,连接头 200与连接座100完成装配连接后,与第一卡接面2111相对设置的第二卡接面 2112抵接在安装槽12的旋入槽122的第二槽面1221上,第一卡接面2111除弹力承受部2113外,还可以抵接第一槽面1211。当然,第一卡接面2111也可以不抵接第一槽面121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与实施例1中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可以是相同的方向。
卡持主体211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连接部2114、弹力承受部2113 和旋入部2115。该旋入部2115上具有第二导向头部21151,具体的,相对弹力承受部2113,第二导向头部21151远离连接部2114,以使得旋入部2115更容易进入旋入槽122。其中,第二导向头部21151为在旋入部2115背离第一卡接面2111的面上设置契形斜坡,从而在旋入部2115未进入旋入槽122时,避免由于弹片20对旋入部2115的弹力作用而导致旋入部2115无法进入旋入槽 122。
在第一卡接面2111远离旋入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头部(未标号),以方便地将卡持主体211进入连接座100的导入缺口112。
沿第一方向,弹力承受部2113的尺寸大于旋入部2115的尺寸,使得旋入部2115进入连接座100的旋入槽122后,弹力承受部2113由于尺寸限制而无法进入旋入槽122内。具体的,连接头200的卡持主体211设置于连接座100 的安装槽12内时,弹力承受部2113由于连接座100上旋入槽122的第三槽面 1222比第一槽面1211更靠近第一端面14设置,因此弹力承受部2113可以在连接槽121内移动而无法进入旋入槽122。因此,本申请中,第二卡接面2112 为平面,第一卡接面2111则可以分为多段高度起伏的表面。
此外,连接部2114的尺寸可以大于旋入部2115的尺寸,使得连接部2114 可以抵接安装槽12的第一槽面1211。当然,连接部2114的尺寸可以不大于旋入部2115的尺寸,此时连接部2114不会抵接安装槽12的第一槽面1211。
弹力承受部2113包括卡持凸起21131和卡持缺口21132,卡持凸起21131 位于卡持缺口21132与旋入部2115之间,即卡持凸起21131限定弹力承受部 2113无法进入旋入槽122内,卡持缺口21132内凹设置于连接部2114和卡持凸起21131之间,用于抵接并限定弹片20的自由部22,卡持缺口21132的设置使得在没有显著外力的情况下,弹片20的自由部22不会脱离卡持缺口 21132,实现连接座100与连接头200的可靠连接。
为了方便且顺利地将连接头200与连接座100拆卸,卡持凸起21131可以包括第一导向斜面21133,该第一导向斜面21133朝向卡持缺口21132并倾斜呈与卡持缺口21132的夹角呈钝角。
为了方便且顺利地将连接头200与连接座100装配在一起,卡持凸起21131 还可以包括第二导向斜面21134,该第二导向斜面21134朝向旋入部2115并倾斜呈与旋入部2115的夹角呈钝角。
由于第一导向斜面21133和第二导向斜面21134的设置,卡持凸起21131 可以呈倒V形结构。
其中,卡持缺口21132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也可以大于旋入部2115沿第一方向的尺寸,换言之,卡持缺口21132至第二卡接面2112的最小的垂直距离大于旋入部2115沿第一方向的尺寸,从而使得弹片20的自由部22抵接卡持缺口21132时能够较大的弹力,或者说比弹片20的自由部22抵接在旋入部 2115的弹力大(如果弹片20的自由部22能够抵接旋入部2115的话)。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头200可以是一体设置的,具体可以是塑胶件注塑而成或铁、铝等一体成型。
连接头200可以呈环形,第二连接面210可以是环形的内表面或环形的外表面,因此,第二方向可以是第二连接面210的圆周方向,第一方向可以是第二连接面210的轴线。当然,作为变形,连接座100可以是矩形体,第二连接面210是平面。
为了实现连接座100与连接头200的可靠连接,第二连接面210上可以设置至少两个卡持主体211,例如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卡持主体211。当然,部分特殊情况下,第二连接面210上可以设置一个卡持主体211。
实施例4
参图15和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包括实施例1 或实施例2的连接座100,以及实施例3的连接头200。
为了将连接座100与连接头200连接,第一连接面11和第二连接面210 相对设置,卡持主体211设置于安装槽12内,弹片20的自由部22抵接卡持主体211的弹力承受部2113以对连接头200施加弹力,进而实现将卡止主体限位固定在安装槽12内,实现连接头200与连接座100的组装。
第一连接面11上具有导入缺口112,卡持主体211从导入缺口112处沿第一方向朝安装槽12方向移动(如图16中的箭头方向),使得卡持主体211位于安装槽12内,且此时卡持主体211整体位于安装槽12的连接槽121内,由于基座10上阻挡面111的设置,使得卡持主体211只能沿第二方向朝远离阻挡面111的方向旋转,卡持主体211的旋入部2115旋转进入旋入槽122内,旋入部2115抵接旋入槽122的第二槽面1221,弹力承受部2113则由于尺寸限制无法进入旋入槽122而停留在连接槽121靠近旋入槽122的位置,弹性件收容部13的活动空间135也是位于靠近旋入槽122的一端,从而使得弹片20的自由部22能够对弹力承受部2113施加弹力。
第一连接面11可以环绕第二连接面210,或者第二连接面210环绕第一连接面11。
上述实施例主要介绍了连接座100、连接头200的结构,以下结合具体附图说明连接座100与连接头200之间的安装和拆卸过程。
如图17的箭头所示意,连接头200往连接座100方向移动,卡持主体211 向上经过导入缺口112移动中安装槽12的连接槽121内,如图18的箭头方向转动连接头200,使得卡持主体211的旋入部2115转动进入旋入槽122中,此时弹片20的自由部22缓慢地向上移动,在图19中,继续转动卡持主体211,弹片20的自由部22被卡持凸起21131顶起至最高点,在图20中,继续转动卡持主体211,弹力的自由部22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回落到卡持缺口21132内,完成了实现卡持主体211在安装槽12内的限位固定。图20-图23则示意了从连接座100上拆卸连接头200的过程,如图21中箭头所示,沿与安装连接头200相反的方向转动连接头200,使得连接头200的卡持主体211整体移动至连接槽121内,再从连接槽121往下移动从连接座100的导入缺口112脱离。
应当理解,连接座100与连接头200连接后,自由部22对卡持主体211 施加的弹力不仅仅是垂直于第一端面14的方向的,由于自由部22包括V型弹力部,而且卡持凸起21131具有第一导向斜面21133,因此,自由部22对卡持主体211施加的弹力还是部分是垂直于第一导向斜面21133的。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可以包括如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连接座100,或者是包括如实施例3所提的连接头200,或者是如实施例4所提的连接结构300。
具体的,连接座100可以是照明装置的面环,连接头200可以是照明装置的灯体或灯体模组,或灯体模组的壳体。
本申请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座和连接头;
所述连接座包括基座和弹片,所述基座包括相互连通的安装槽和弹性件收容部,所述弹片包括安装部和自由部,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弹性件收容部,所述自由部产生形变前至多部分位于所述弹性件收容部、至少部分延伸至安装槽内;
所述连接头包括卡持主体,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连接座连接时,所述卡持主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自由部抵接所述卡持主体以对所述连接头施加弹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上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有所述安装槽以及所述弹性件收容部,所述安装槽在所述第一连接面上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连接面上互为相交方向且均沿所述第一连接面的表面延伸;
所述连接头包括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上具有所述卡持主体,所述卡持主体凸起于所述第二连接面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卡持主体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接面和第二卡接面,所述第一卡接面上设置弹力承受部;
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连接座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相对设置时,所述卡持主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自由部抵接所述弹力承受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所述自由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端和所述第二安装端之间;
所述弹性件收容部包括第一夹持部、活动空间和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安装端夹持于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活动空间为所述自由部提供形变空间,所述第二限位面抵接所述第二安装端;或
所述弹性件收容部包括第一夹持部、活动空间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安装端夹持于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活动空间为所述自由部提供形变空间,所述第二安装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夹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部包括V型弹力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面上还具有导入缺口,所述导入缺口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靠近所述安装槽,远离所述弹性件收容部;
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卡持主体的尺寸小于所述导入缺口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交,所述导入缺口自所述第一端面延伸至所述安装槽;
相对所述弹性件收容部,所述安装槽靠近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一卡接面背向所述第一端面;或相对所述弹性件收容部,所述安装槽远离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一卡接面朝向所述第一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连接槽和旋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导入缺口对齐设置;
所述卡持主体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连接部、所述弹力承受部以及旋入部;
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连接座连接时,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弹力承受部位于所述连接槽,所述旋入部位于所述旋入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弹力承受部的尺寸大于所述旋入部的尺寸;所述弹力承受部包括卡持凸起和卡持缺口,所述卡持凸起位于所述卡持缺口与所述旋入部之间,所述卡持缺口内凹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卡持凸起之间;
所述连接头连接所述连接座时,所述自由部抵接所述卡持缺口。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连接所述连接座时,所述第一连接面环绕所述第二连接面,或所述第二连接面环绕所述第一连接面;
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连接面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连接面的轴向。
10.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
CN202022395019.4U 2020-10-23 2020-10-23 连接结构及照明装置 Active CN213089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5019.4U CN213089754U (zh) 2020-10-23 2020-10-23 连接结构及照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5019.4U CN213089754U (zh) 2020-10-23 2020-10-23 连接结构及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89754U true CN213089754U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15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95019.4U Active CN213089754U (zh) 2020-10-23 2020-10-23 连接结构及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897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68014A1 (zh) * 2021-06-25 2022-12-29 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固定座、连接座、灯体组件及灯具固定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68014A1 (zh) * 2021-06-25 2022-12-29 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固定座、连接座、灯体组件及灯具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98871B2 (en) Contact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ncreased connection object removal force
RU2402846C1 (ru) Релейны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ый разъем, структура монтажа релейного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го разъема и основания, структура монтажа релейного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го разъема и газоразрядной трубки, структура монтажа релейного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го разъема и источника питания, структура монтажа газоразрядной трубки и источника питания на релейны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ый разъем,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свеще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и телевизионный приемник
US1061552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14017088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ed component
CN213089754U (zh) 连接结构及照明装置
CN110391523B (zh) 一种插座、浮动连接器及连接组件
US20150017823A1 (en) Connector
CN101046604B (zh) 光源单元安装结构
CN212485679U (zh) 浮动式导引插入连接器
CN104378946A (zh) 信号接头固定架
US8240925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TW202127743A (zh) 高功率型板對板浮動連接器
CN213299996U (zh) 导光件的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WO2021057941A1 (zh) 线形灯
CN210660876U (zh) 连接件以及照明设备
US20200278505A1 (en) Connector, and optical module
CN111226149B (zh) 光学连接器、光学组件和夹具构件
WO2020143435A1 (zh) 镜头支架及投影机
US8721189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ssembly
CN220873911U (zh) 连接器壳体组件、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13334237U (zh) 连接结构及照明装置
CN214306952U (zh) 一种反光杯连接结构
CN215121415U (zh) 箱体结构
TWI848665B (zh) 天線接頭快拆模組
US20240288016A1 (en) Device for fastening to a compon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