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86005U - 一种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86005U
CN213086005U CN202021740570.1U CN202021740570U CN213086005U CN 213086005 U CN213086005 U CN 213086005U CN 202021740570 U CN202021740570 U CN 202021740570U CN 213086005 U CN213086005 U CN 213086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culture
climbing
cell climbing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405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穆旭
迮玉官
李吴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17405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86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86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860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包括细胞爬片培养皿,细胞爬片培养皿设有培养皿体;培养皿体中设有多个培养孔,各培养孔中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柱,限位柱沿培养孔的轴线方向延伸且其底端与培养孔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培养皿体中还包括细胞爬片,细胞爬片设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与限位柱外周缘形状相匹配,细胞爬片的厚度不大于间隙沿培养孔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在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使用过程中,细胞爬片与限位柱配合形成以下不同状态:限位柱位于第一缺口内时,细胞爬片相对限位柱和培养孔滑动;细胞爬片位于培养孔底部时,限位柱位于第一缺口之外且限位柱正对细胞爬片上未设有第一缺口的区域。

Description

一种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学实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
背景技术
免疫细胞化学荧光染色实验是目前生物学基础研究领域常用的实验方法,其基本原理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荧光素标记的第二抗体与第一抗体结合从而对特定的蛋白质进行荧光定位。在对贴壁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实验前,需要先将细胞培养在爬片上,传统的方法是在12、24或48孔板中放置对应孔径大小的爬片,再加入细胞培养液,使细胞在爬片上生长。此细胞爬片培养方法虽然简单快捷,但是也存在诸多不足:①细胞培养液容易流入爬片与培养皿的底面间隙内,由于爬片质量轻和液体张力等因素,爬片易漂浮于培养液之上,导致细胞无法在爬片上生长;②细胞在爬片上正常生长后细胞爬片往往会与培养皿底部紧密接触,导致爬片取出困难,而常用的夹取爬片的镊子等工具在夹取紧贴培养皿底部的爬片时会因爬片表面光滑和夹取力度大小难以控制而造成爬片破碎;③传统爬片无正反面区分标记,在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实验等操作时容易导致正反面颠倒使实验失败。
现有技术中存在几种细胞爬片和爬片培养板用来解决上述问题,如专利号为CN204198737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细胞爬片实验专用培养皿,在培养皿底板上设置多排立柱形式的爬片固定件,立柱间间隙与爬片提手紧密配合从而保证爬片能够有序固定在培养皿中。该种细胞爬片实验专用培养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爬片漂浮的问题,但是在实际制造过程中会存在立柱间隙与爬片提手宽度的公差难以精确控制,制造难度大,制造成本较高,爬片无法稳定平整的固定在培养皿底部,且不能解决爬片正反面难以区分的问题。
专利号为20426576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细胞爬片培养装置,在载片板上设有多个有序排列的槽,槽内置有与槽底部形状相吻合的玻片,在槽的侧壁上设有取片缺口,在取片缺口内置有与玻片相接的提手,槽上设有至少一个限制玻片向上攒动的限位挡片。虽然该装置可方便地将玻片放入以及将爬片取出凹槽,且依靠限位挡片限制玻片向上攒动,防止玻片漂浮、脱位等现象。但是其限位挡片会在取出爬片的外力作用下折断,使得该细胞爬片培养装置只能一次性使用。且不能解决爬片正反面难以区分的问题。
另外,有专利号为CN209412236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易夹取的细胞爬片,该爬片通过在正反两面设置若干支撑柱来达到便于从培养皿中夹取和区分正反面的目的,但是无法解决爬片容易在培养液中漂浮的问题,并且由于爬片表面具有若干支撑柱,细胞免疫化学实验过程中爬片无法紧贴于载玻片,会导致无法封片,不利于镜检。
由此可见,免疫细胞化学荧光染色实验中细胞爬片培养所使用的培养装置普遍存在爬片放置不稳定、漂浮、正反面区分难以及爬片夹取难等问题,因此,就需要一种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解决上述细胞爬片培养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提高实验效率,为获得高质量的免疫细胞化学实验结果提供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该装置可在实验过程中将细胞爬片锁止在培养孔底部,避免细胞爬片在培养孔中漂浮,且该装置可多次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包括细胞爬片培养皿,细胞爬片培养皿设有培养皿体;
培养皿体中设有多个培养孔,各培养孔中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柱,限位柱沿培养孔的轴线方向延伸且限位柱的底端与培养孔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
细胞爬片培养皿还包括片状的细胞爬片,细胞爬片与培养孔可拆卸连接,细胞爬片设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与限位柱外周缘形状相匹配,细胞爬片的厚度不大于间隙沿培养孔的轴线方向的长度;
在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使用过程中,细胞爬片与限位柱配合形成以下不同状态:
限位柱位于第一缺口内时,细胞爬片相对限位柱和培养孔滑动;
细胞爬片位于培养孔底部时,限位柱位于第一缺口之外且限位柱正对细胞爬片上未设有第一缺口的区域。
进一步地,细胞爬片上还设有第二缺口,第二缺口通过柔性连接件翻转式连接有提手以使得提手与细胞爬片位于同一平面或使得提手与细胞爬片形成一夹角。通过设置提手,解决了细胞爬片拾取不便的问题。使用时,预先将提手翻转至其与细胞爬片形成一夹角,实验人员利用实验工具,如镊子等夹取提手即可轻松拾取细胞爬片。
进一步地,夹角为90度。
进一步地,限位柱和第一缺口的个数均为一个。第二缺口和第一缺口分别位于细胞爬片上同一轴线的两侧。
进一步地,提手的其中一面设有多条划线。通过在提手的其中一面设置多条划线,可便于实验人员区分细胞爬片的正反面。
进一步地,提手与细胞爬片位于同一平面时,提手位于第二缺口内。
进一步地,第二缺口的边缘呈“匚”字形。
进一步地,提手呈矩形。
进一步地,柔性连接件的材质为柔性塑料。
进一步地,限位柱的外周缘呈弧形,第一缺口呈弧形。
进一步地,限位柱的顶端与培养孔的顶部边缘平齐。
进一步地,细胞爬片和培养孔的形状相匹配。优选地,培养孔呈圆柱形。细胞爬片呈圆形。
进一步地,细胞爬片培养皿还包括盖设于培养皿体顶部的培养皿盖。
进一步地,各培养孔形状和大小相同,培养孔均匀排列在培养皿体内部。
进一步地,细胞爬片的材质为玻璃或树脂。
进一步地,细胞爬片的厚度为0.15-0.17mm,间隙沿培养孔的轴线方向的长度为0.2-0.25mm。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柱和细胞爬片上第一缺口的设置及相互位置关系的转换,在使用时,将细胞爬片的第一缺口对应限位柱放入培养孔底部,随后绕细胞爬片自身轴线旋转爬片,使限位柱对准细胞爬片上未设有第一缺口的区域,在细胞爬片受到浮力时,其会受到限位柱的抵触作用,从而将细胞爬片锁止在培养孔底部,防止细胞爬片上浮。
本实用新型在取放细胞爬片时,依靠限位柱和细胞爬片上第一缺口的相互位置关系的转换,不会造成限位柱和细胞爬片的破坏,可重复利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包含细胞爬片的培养皿体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设置的培养孔在图1中A-A方向的截面图(不含细胞爬片)。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细胞爬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培养皿体;2-培养孔;3-限位柱;4-细胞爬片;5-第一缺口;6-第二缺口;7-提手;8-柔性连接件;9-划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4,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包括细胞爬片培养皿,细胞爬片培养皿包括培养皿体1、培养皿盖和细胞爬片4。培养皿盖可拆卸的盖设于培养皿体1的顶部。细胞爬片4呈片状,细胞爬片4的材质为玻璃或树脂。
具体地,培养皿体1中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培养孔2。各培养孔2形状和大小相同,培养孔2可以参照细胞培养24孔板均匀排列。培养孔2与培养皿体1为一体成型式设计,培养孔2的高度与培养皿体1高度齐平。各培养孔2的内壁上设有一个半圆柱状的限位柱3,限位柱3的外周缘呈弧形。限位柱3与培养孔2和培养皿体1同样为一体成型设计。限位柱3沿培养孔2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其顶端与培养孔2的顶部边缘相齐平,下端与培养孔2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沿培养孔2的轴线方向上,间隙的高度为2mm。
细胞爬片4与培养孔2可拆卸连接。细胞爬片4和培养孔2的形状相匹配。培养孔2呈圆柱形,细胞爬片4主体为圆形结构,细胞爬片4的厚度约为0.15-0.17mm。细胞爬片4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缺口5和一个第二缺口6。第一缺口5和第二缺口6分别位于细胞爬片4上同一轴线的两侧。第一缺口5的边缘呈弧形,第二缺口6的边缘呈“匚”字形。沿垂直于第一缺口5和第二缺口6轴线的方向上,第一缺口5和第二缺口6的长度相同。
第二缺口6通过柔性连接件8翻转式连接有提手7,提手7的形状为矩形。通过翻转提手7,可使得提手7与细胞爬片4位于同一平面或使得提手7与细胞爬片4相互垂直。提手7与细胞爬片4位于同一平面时,提手7位于第二缺口6内。提手7的其中一面设有多条划线9。
在使用该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培养细胞的情况下,先用镊子将细胞爬片4的提手7上翻至提手7与细胞爬片4的表面相垂直,而后用镊子夹住提手7,将细胞爬片4上的第一缺口5对准培养孔2内壁上的限位柱3,沿限位柱3滑动细胞爬片4直至细胞爬片4落入培养孔2底部。由于限位柱3的底端与培养孔2的底部的间隙的高度大于细胞爬片4的厚度,因此,当细胞爬片4在放入培养孔2底部后可以在外力作用下绕自身轴线转动。此时用镊子夹住提手7,将细胞爬片4旋转一定角度,如90°,使得细胞爬片4上的第一缺口5与限位柱3的圆心不在同一直线上,即限位柱3位于第一缺口5之外且限位柱3正对细胞爬片4上未设有第一缺口5的区域。此时由于限位柱3的阻挡作用,细胞爬片4不能越过限位柱3向上移动,因此被锁定在培养孔2底部,从而起到避免因加入培养液后的液体张力使细胞爬片4漂浮。
另外,实验操作人员需要从培养孔2中取出细胞爬片4时,只需用镊子夹住提手7,旋转细胞爬片4将第一缺口5对准培养孔2内壁上的限位柱3,即可轻松取出细胞爬片4。
在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实验时需要将细胞爬片4倒扣于载玻片上,这时则可用镊子将提手7下翻,使其与细胞爬片4处于同一平面,便于实验操作。另外,在提手7的一个表面设置有多条划线9,以便于在免疫细胞化学实验过程中区分细胞爬片4的正反面,为实验正确进行提供保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培养孔2内壁的限位柱3解决了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爬片4易漂浮的问题。细胞爬片4上设置的提手7连同柔性连接件8解决了细胞爬片4夹取不便以及在免疫细胞化学实验的抗体孵育和封片过程中细胞爬片4正反不易区分的问题。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细胞爬片培养皿,所述细胞爬片培养皿设有培养皿体;
所述培养皿体中设有多个培养孔,各所述培养孔中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沿所述培养孔的轴线方向延伸且所述限位柱的底端与所述培养孔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细胞爬片培养皿还包括片状的细胞爬片,所述细胞爬片与所述培养孔可拆卸连接,所述细胞爬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限位柱外周缘形状相匹配,所述细胞爬片的厚度不大于所述间隙沿所述培养孔的轴线方向的长度;
在所述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使用过程中,所述细胞爬片与所述限位柱配合形成以下不同状态:
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第一缺口内时,所述细胞爬片相对所述限位柱和培养孔滑动;
所述细胞爬片位于所述培养孔底部时,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第一缺口之外且所述限位柱正对所述细胞爬片上未设有所述第一缺口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爬片上还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通过柔性连接件翻转式连接有提手以使得所述提手与所述细胞爬片位于同一平面或使得所述提手与所述细胞爬片形成一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的个数为一个,所述第二缺口和所述第一缺口分别位于所述细胞爬片上同一轴线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的其中一面设有多条划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与所述细胞爬片位于同一平面时,所述提手位于所述第二缺口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的外周缘呈弧形,所述第一缺口呈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的顶端与所述培养孔的顶部边缘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爬片和培养孔的形状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爬片培养皿还包括盖设于所述培养皿体顶部的培养皿盖。
CN202021740570.1U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 Active CN213086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0570.1U CN213086005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0570.1U CN213086005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86005U true CN213086005U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31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40570.1U Active CN213086005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860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0089A (zh) * 2021-09-17 2021-11-12 北京博纳致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0089A (zh) * 2021-09-17 2021-11-12 北京博纳致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装置
CN113640089B (zh) * 2021-09-17 2022-02-08 北京博纳致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259085T3 (es) Aparato de ensayo multipocillo.
US5540891A (en) Multi-well titerplate for instrumental analysis
US4722598A (en) Diagnostic microscope slide having multiple sample wells and cover
KR101717814B1 (ko) 세포 배양 삽입구
US5650323A (en) System for growing and manipulating tissue cultures using 96-well format equipment
CN101541428B (zh) 具有盖的培养皿
EP0800571B1 (en) Biological analysis device having improved contamination prevention
US6118582A (en) Slide holder
US9371508B2 (en) Clamping insert for cell culture
ES2384557T3 (es) Dispositivo multipozo
CN213086005U (zh) 一种细胞爬片培养配套装置
KR102230694B1 (ko) 배양 용기
AU2015258081B2 (en) Culture dish
EP2085462A1 (en) Cell culture dish
US11788043B2 (en) Cell culture plate,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use
CN100560710C (zh) 高密度阵列式细胞爬片培养装置、贮存装置及实验装置
CN104830681A (zh) 一种细胞培养载玻片系统
CN101665767A (zh) 高密度阵列式细胞爬片实验装置
EP3559201B1 (en) Test card with well shelf
US7057808B2 (en) Slide staining device
US20040141895A1 (en) Protein crystallography hanging drop multiwell plate
US9242250B2 (en) Magnetic separation device and methods
US20050118711A1 (en) Device for applying liquid media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US7682573B1 (en) Microscope plate index apparatus
CN218262491U (zh) 一种生物实验真菌培养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