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76042U - 一种下牙槽神经分离器、下牙槽神经镊及下牙槽神经探查工具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牙槽神经分离器、下牙槽神经镊及下牙槽神经探查工具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76042U
CN213076042U CN202021829280.4U CN202021829280U CN213076042U CN 213076042 U CN213076042 U CN 213076042U CN 202021829280 U CN202021829280 U CN 202021829280U CN 213076042 U CN213076042 U CN 213076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ceps
alveolar nerve
nerve
lower alveolar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2928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向亮
王恩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Stomatology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Stomat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Stomatology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Stomat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182928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76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76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76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下牙槽神经分离器、下牙槽神经镊以及下牙槽神经探查工具包,具体地,所述下牙槽神经分离器包括手柄,在所述手柄的至少一端设置有连接部,在所述连接部外部固定包覆有剥离件,所述剥离件具有弹性;所述下牙槽神经镊包括两个镊臂,每个所述镊臂均依次包括握持部、矢状弯曲部和竖直弯曲部,在每个所述竖直弯曲部前端均设置有镊取头,两个所述镊取头近似平行,并且,所述镊取头具有弹性。在下颌智齿拔除术中,利用所述下牙槽神经分离器以及所述下牙槽神经镊,在可视条件下可对下牙槽神经的受损情况及时进行探查和修复。

Description

一种下牙槽神经分离器、下牙槽神经镊及下牙槽神经探查工 具包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牙槽神经分离器、下牙槽神经镊以及下牙槽神经探查工具包。
背景技术
下颌智齿,即,下颌第三磨牙,其拔除操作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常见手术操作之一。下牙槽神经(Inferior Alveolar Nerve,IAN)位于下颌骨的神经管中,其与下颌智齿关系十分密切。由于下颌智齿位置深,操作空间有限,并且距离IAN近,因而,下颌智齿拔除过程中可能会损伤IAN。IAN如果受到损伤,则可能会导致患者一过性或永久性下唇麻木或感觉异常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属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由于IAN位置靠近口腔后部,操作空间有限,医生的视野也受限,并且,没有专用工具对其进行探查,因此,目前在下颌智齿拔除术中,一般并不对IAN的受损情况进行探查,通常在术后复诊中通过询问下唇是否存在异常感觉来判断IAN是否受损,但是,此时已经错失局部干预治疗的最佳时机,即便发现IAN受损也无法进行局部处理,只能通过全身用药,进行保守治疗,待其自行修复,有些患者甚至经过数年时间,仍无法完全恢复感觉。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下牙槽神经分离器、下牙槽神经镊以及下牙槽神经探查工具包,具体地,所述下牙槽神经分离器包括手柄,在所述手柄的至少一端设置有连接部,在所述连接部外部固定包覆有剥离件,所述剥离件具有弹性;所述下牙槽神经镊包括两个镊臂,每个所述镊臂均依次包括握持部、矢状弯曲部和竖直弯曲部,在每个所述竖直弯曲部前端均设置有镊取头,两个所述镊取头近似平行,并且,所述镊取头具有弹性,在下颌智齿拔除术中,利用所述下牙槽神经分离器以及所述下牙槽神经镊,在可视条件下可对IAN的受损情况及时进行探查和修复。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下牙槽神经分离器,所述下牙槽神经分离器包括手柄1,在所述手柄1的至少一端设置有连接部11,在所述连接部11外部固定包覆有剥离件2,所述剥离件2具有弹性。
可选地,所述手柄1与所述连接部11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1与所述连接部11由医用金属等刚性材料加工而成,其中,所述医用金属包括医用不锈钢、医用镍合金和医用钛合金等。
可选地,所述剥离件2由弹性材料制造而成,其中,所述弹性材料包括医用橡胶、医用硅胶等,从而获得神经分离端的弹性性能。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手柄1可以为圆柱、棱柱或者扁片,优选为扁片。
可选地,在所述手柄1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包括规则排布的凸点、螺纹等。
可选地,在所述防滑纹12上设置有阻尼件。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在所述连接部11外部还设置有表面处理剂,用于提高所述连接部11与所述剥离件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连接部11的外径小于所述手柄1的外径,可选地,所述连接部11与所述手柄1同轴。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剥离件2的邵氏硬度为55HD~80HD,优选60HD~70HD。本申请人发现,所述剥离件2的邵氏硬度为上述范围的条件下,既能够方便地分离IAN,还能够避免剥离件2对IAN造成损伤,从而实现对IAN的探查。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剥离件2为勺形,具体地,自所述连接部11至所述剥离件 2的自由端,即,所述剥离件2工作端末端,所述剥离件2的外径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最后再逐渐减小。
可选地,在所述连接部11的末端,所述剥离件2的外径最大。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剥离件2的弧度为π/72~π/18,优选为π/36;和/或所述剥离件2包括包绕部21和神经分离部22,其中,所述包绕部21包绕于所述连接部11的外部,所述神经分离部22用于完成清理剥离等操作,其中,所述神经分离部22的长度为0.5~1.5cm,优选为1cm。
由于在暴露下牙槽神经的情况下,拔牙窝的形态近似为椭球形状,因此,所述剥离件的工作端具有特定弧度,能够更加有利于探查下牙槽神经。进一步地,下颌第三磨牙牙冠根直径一般约1.0cm,牙根所占据空间深度约1.3cm,基于此,本申请设计工作端如上述尺寸。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儿童患者,可以按照上述比例进行等比例缩小进行制造,对于个别不符合上述尺寸的患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而个性化调整相应部分的尺寸,以满足探查需求。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连接部11的长度为1.5~3cm,优选为2cm;和/或,所述剥离件2的厚度为0.1~0.4cm,优选为0.2cm。本申请人发现,所述连接部的长度在上述范围内,可以使剥离件与连接部能够更可靠地结合。进一步地,所述剥离件2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使得所述剥离件2总体较薄,从而实现对IAN进行精细分离操作,降低IAN损伤的风险。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手柄1的长度为12~25cm,优选为16cm,所述手柄1的宽度为0.6~1.0cm,优选为0.8cm。由于成人从上唇缘至下颌第三磨牙根部的距离一般约为8cm,为便于握持,设计手柄为以上长度。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儿童患者,可以按照上述比例进行等比例缩小进行制造,对于个别不符合上述尺寸的患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而个性化调整相应部分的尺寸,以满足探查需求。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剥离件2由顶面23和底面24围成,其中,顶面23可以为平面或者曲面,如果所述顶面23为曲面,则所述顶面23向所述底面24方向凹陷;所述底面24为曲面,所述底面24向远离顶面23的方面凸出。
可选地,所述顶面23与所述手柄1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角度,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为90°~150°,优选为110°~135°。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为所述顶面23与所述手柄1上相连接面之间的夹角。如果所述顶面23为曲面,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为所述顶面在与所述手柄1相接位置的切线与所述手柄表面之间的夹角。本申请人发现,第一预设角度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方便地对IAN进行探查。通常情况下,IAN位于下颌智齿拔牙窝的底部,弯曲的工作端,可以更有利于对其进行探查。一些情况下,需要将IAN从拔牙窝底部抬起进行处理,用角度为90°的工作端可以实现。
具体地,所述剥离件2自其包绕部至其神经分离部22,其厚度可以逐渐减小,还可以先增加后减小。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在所述顶面23上还设置有刻度槽25,可选地,所述刻度槽25 的宽度为0.5~1.0mm,以便于对照观察IAN暴露与损伤的范围与探查的深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下牙槽神经镊,所述下牙槽神经镊包括两个镊臂3,两个所述镊臂3均依次包括握持部31、矢状弯曲部32和竖直弯曲部33,在每个所述竖直弯曲部 33前端设置有镊取头34,两个所述镊取头34近似平行,并且,所述镊取头34具有弹性。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两个所述握持部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自然状态下,两个镊取头34之间的距离为0.5cm~0.8cm,优选为0.6cm~0.7cm。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握持部31呈扁长形,长度为12~30cm,优选22cm;宽度为0.6~1.0cm,优选为0.8cm;厚度为0.1~0.4cm,优选为0.2cm。
在距离工作端三分之一以下区段,宽度逐渐变小为最宽处的三分之二。鉴于神经镊的主要操作空间位于下颌智齿拔牙窝内,因此,在保持工作端夹持功能的情况下,较小的工作端更有利于临床操作。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矢状弯曲部32与所述握持部31之间具有第二预设角度,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可以为120°~160°,优选为130°~150°。本申请人发现,按照下颌智齿的牙冠宽度与牙齿长度比例,牙根尖与整个牙冠边缘的角度范围约为30°左右,因此,第二预设角度在上述范围内,有利于IAN的探查。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矢状弯曲部32与所述竖直弯曲部33之间设置有弧形的过渡部36,所述过渡部36的弧度为π/72~π/18,优选为π/24。
可选地,所述过渡部36的外侧为金属,内侧为弹性材料,例如,硅胶,其邵氏硬度为55HD~80HD,优选60HD~70HD。
进一步地,所述矢状弯曲部32自其前端至末端,即竖直弯曲部的前端,其长度为0.8~1.5cm,优选1cm;所述矢状弯曲部32的宽度约为握持部宽度的三分之二;厚度为 0.1~0.4cm,优选为0.15cm。从而夹持下牙槽神经过程中,能够避免遮挡可视设备,保持良好视线。
可选地,在自然状态下,矢状弯曲部32末端的距离为0.9~1.5cm,优选为1cm,适用于下颌智齿拔牙窝的范围。
可选地,两个矢状弯曲部32之间具有第三预设角度,所述第三预设角度为5°~10°,并且,矢状弯曲部继续成直角,与竖直弯曲部延续。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矢状弯曲部32靠近握持部31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靠近竖直弯曲部一端之间的距离。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两个竖直弯曲部33相对设置,所述竖直弯曲部33与握持面之间具有第四预设角度,所述握持面为单侧镊臂上握持部31与矢状弯曲部32所形成的平面,所述第四预设角度为85°~95°,例如90°。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竖直弯曲部33的长度可以为0.2~0.4cm,优选为0.2cm;宽度为0.1~0.5cm,优选为0.4cm。以便在提拉IAN过程中保护神经,避免损伤。
可选地,所述镊取头34的为硅胶,其邵氏硬度可以为55HD~80HD,优选60HD~70HD。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在至少一个镊臂3的握持部31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过度镊合的止动杆35,所述止动杆35的长度可以根据其具体位置而具体设置,使得所述下牙槽神经镊在最小夹持位置上,两个镊取头34最外侧之间的工作端宽度保持于0.5~0.8cm,优选为0.6cm。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下牙槽神经探查工具包,所述下牙槽神经探查工具包包括第一方面所述下牙槽神经分离器和第二方面所述下牙槽神经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下牙槽神经分离器在与IAN接触的部分设置有具弹性的剥离件,并且,所述下牙槽神经分离器的长度充足,所述剥离件的预设形状能够方便地深入 IAN与骨之间,并对IAN表面和周围进行清理,所述剥离件的弹性能够减轻或者避免对IAN 造成损伤;所述下牙槽神经镊在与IAN接触的部分设置有具弹性的镊取头,并且利用所述下牙槽神经镊的预设形状能够方便地牵拉探查IAN,并辅助进行神经修复操作,如神经复位与药物放置等,从而对受损的IAN进行损伤修复治疗。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下牙槽神经分离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b示出本实例一种优选的剥离件的示意图;
图1c示出图1b所示剥离件的侧视图;
图1d示出另一种优选剥离件的侧视图;
图1e示出另一种优选剥离件的侧视图;
图2示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下牙槽神经镊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手柄,11-连接部,12-防滑纹,2-剥离件,21-包绕部,22-神经分离部,23-顶面,24- 底面,25-刻度槽,3-镊臂,31-握持部,311-握持上部,312-握持下部,32-矢状弯曲部,33- 竖直弯曲部,34-镊取头,35-止动杆,36-过渡部。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方法的例子。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下牙槽神经探查工具及工具包进行详细阐述。
在通常情况下,IAN完全位于下颌骨的神经管中,然而,在少数情况下,IAN不完全位于下颌骨的神经管中,例如,IAN位于下颌智齿根尖位置,具体地,部分IAN未被骨质覆盖而形成IAN中间段与骨面贴合,而IAN两端仍埋藏于骨内。
IAN为神经组织,质地软且韧,与骨的质地不同,如果想检查IAN的完整性,观察拔牙后IAN是否受损伤,需对IAN表面及周围组织进行清理,或将所述IAN神经抬起后再观察,然而,目前并没有专用器械进行此类操作。
常规的手术器械,即便是进行神经外科操作的手术器械,也均为金属器械,质地硬,稍有不慎,则会损伤神经,并且,常规的手术器械也并不便于口腔内特定位置的IAN神经的探查。
图1a示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下牙槽神经分离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所述下牙槽神经分离器包括手柄1,在所述手柄1的至少一端设置有连接部11,即,可以在所述手柄的一端设置连接部11,也可以在手柄1的两端均设置连接部11,图1a所示为后者。
由于成人从上唇缘至下颌第三磨牙根部的距离一般约为8cm,为便于握持,设计手柄为以上长度。在本实例中,所述手柄1的长度为12~25cm,优选为16cm,所述手柄1的宽度为 0.6~1.0cm,优选为0.8cm。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儿童患者,可以按照上述比例进行等比例缩小进行制造,对于个别不符合上述尺寸的患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而个性化调整相应部分的尺寸,以满足探查需求。
在本实例中,所述手柄1可以为圆柱、棱柱或者扁片,优选为扁片,以便于医师控制所述下牙槽神经分离器,并进行相应操作。
可选地,在所述手柄1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包括规则排布的凸点和/或螺纹等,以增加握持的稳定性。
可选地,在所述防滑纹12上设置有阻尼件,以增加医师对所述下牙槽神经分离器的握持稳定性,所述阻尼件为与医用手套或者皮肤之间具有阻尼作用的部件,所述阻尼件的材料为医学可接受的材料,例如,医用硅橡胶等,所述阻尼件可以为橡胶点,硅胶条等。
在本实例中,所述连接部11可以与所述手柄1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其它安装方式固定安装于所述手柄1的端面上,优选地,所述连接部11与所述手柄1一体成型,一方面能够增加连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便于保持所述手柄1与所述连接部11之间清洁。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1与所述连接部11由医用金属等刚性材料制造而成,其中,所述医用金属包括医用不锈钢、医用镍合金和医用钛合金等。
在本实例中,所述连接部11的外径小于所述手柄1的外径,可选地,所述连接部11与所述手柄1同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11的长度为1.5~3cm,优选为2cm,所述连接部11的长度在上述范围内,既可以使剥离件2与连接部11能够更可靠地结合,又避免由于连接部11过长造成剥离件2过长而不便于使用。
在本实例中,在所述连接部11外部固定包覆有剥离件2,所述剥离件2具有弹性,用于与下牙槽IAN神经及其周围接触,从而实现对IAN神经及其周围组织进行清理和探查。
在本实例中,还可以在所述连接部11外部设置有表面处理剂,从而提高所述连接部11 与所述剥离件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所述表面处理剂包括喷砂剂等。
在本实例中,所述剥离件2的邵氏硬度为55HD~80HD,优选60HD~70HD。本申请人发现,所述剥离件2的邵氏硬度为上述范围的条件下,既能够方便地分离IAN,还能够避免剥离件2对IAN造成损伤,从而实现对IAN的探查。
在本实例中,所述剥离件2的弹性可以由制备所述剥离件的材料引入,也可以由所述剥离件的材料结合剥离件的特定结构而引入。
例如,所述剥离件2由弹性材料制造而成,其中,所述弹性材料包括医用橡胶、医用硅胶等。在本例中,所述剥离件2的内部为实体,所述剥离件2的弹性完全由其材料本身的性能而提供。
再如,所述剥离件2由弹性材料制造而成,其中,所述弹性材料包括医用橡胶、医用硅胶等,并且,所述剥离件2的内部具有预设形状的中空腔,例如,在所述剥离件2内部具有与所述剥离件2外形相似的中空腔,可选地,所述中空腔与所述连接部11不连接。在本例中,所述剥离件2的弹性由其材料本身的性能以及其内部特定结构的协同作用而取得。
本申请人发现,如果在所述剥离件2内部设置具有增加所述剥离件2弹性的结构,则可以选用弹性相对较小的材料来制备所述剥离件2,使得所述剥离件2在较小的外力作用下以预设形状对IAN表面及其组织进行清理,如果外力施加过大,则表现出弹性,可以发生形变,避免对IAN等神经造成损伤。
在本实例中,可根据剥离件2对弹性的需求而具体选择材料及其内部结构的具体形态。
图1b示出本实例一种优选的剥离件的示意图,如图1b所示,所述剥离件2可以为勺形,具体地,自其近端至其远端,所述剥离件2的外径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最后再逐渐减小,其中,所述近端为靠近连接部11的一端,所述远端为远离所述连接部11的一端。
如图1b所示,在所述连接部11的末端,所述剥离件2的外径最大,以便所述剥离件2与所述手柄1能够平滑过渡,并且,连接稳定。
在本实例中,所述剥离件2包括包绕部21和神经分离部22,其中,所述包绕部21包绕于所述连接部11的外部,所述神经分离部22用于完成清理剥离等操作。
在本实例中,所述神经分离部22的边缘在所述神经分离部22的顶端平滑过渡,避免形成锐尖顶点,对IAN造成损伤。
由于下颌第三磨牙牙冠根直径一般约1.0cm,牙根所占据空间深度约1.3cm,基于此,在本实例中,所述神经分离部22的长度为0.5cm~1.5cm,优选为1cm。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儿童患者,可以按照上述比例进行等比例缩小进行制造,对于个别不符合上述尺寸的患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而个性化调整相应部分的尺寸,以满足探查需求。
在本实例中,所述剥离件2的最大厚度为0.1cm~0.4cm,优选为0.2cm。进一步地,所述剥离件2的最大厚度在上述范围内,使得所述剥离件2总体较薄,从而实现对IAN进行精细分离操作,降低IAN损伤的风险。
在本实例中,所述剥离件2的最大宽度为0.2cm~0.6cm,优选为0.4cm。
图1c示出图1b所示剥离件的侧视图,如图1c所示,在本实例中,所述剥离件2由顶面 23和底面24围成,其中,顶面23可以为平面或者曲面,所述底面为曲面。
具体地,所述剥离件2自包绕部21至神经分离部22,即,自其近端至远端,其厚度可以逐渐减小,还可以先增加后减小。
如图1c所示,所述顶面23与所述底面24均为曲面,并且,所述剥离件2的厚度自其近端向远端逐渐减小。
图1d示出另一种优选剥离件的侧视图,如图1d所示,所述顶面23与所述底面24均为曲面,所述顶面23向所述底面24的方面凹陷,所述底面24向远离顶面23的方面凸出,并且,所述剥离件2的厚度自其近端向远端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
图1e示出另一种优选剥离件的侧视图,如图1e所示,所述顶面23为平面,所述底面24 均为曲面,所述顶面23向所述底面24的方面凹陷,所述底面24向远离顶面23的方面凸出,并且,所述剥离件2的厚度自其近端向远端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
由于在暴露下牙槽神经的情况下,拔牙窝的形态近似为椭球形状,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所述神经分离部具有特定弧度,使得所述神经分离部向手柄1的一侧弯曲,以便于探查下牙槽神经。
在本实例中,如图1a所示,所述剥离件2的a段呈弧形,具体地,弧度为π/72~π/18,优选为π/36。
进一步地,所述顶面23与所述手柄1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角度α,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为 90°~150°,优选为110°~135°。
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为所述顶面23与所述手柄1上相连接面之间的夹角。如果所述顶面23为曲面,所述第一预设角度α为所述顶面在与所述手柄1相接位置的切线与所述手柄表面之间的夹角。
本申请人发现,第一预设角度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方便地对IAN进行探查。通常情况下, IAN位于下颌智齿拔牙窝的底部,弯曲的工作端,可以更有利于对其进行探查。一些情况下,需要将IAN从拔牙窝底部抬起进行处理,使用角度为90°的工作端可以实现。
在本实例中,在所述顶面23上还设置有刻度槽25,可选地,所述刻度槽25的宽度为0.5~1.0mm,以便于对照观察IAN暴露与损伤的范围与探查的深度。
在内窥镜视野下,对下牙槽神经观察更为清晰,因此,本器械可以考虑配合内窥镜使用。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手柄两端设置的剥离部的形态可以不同,例如,设置于手柄一端的剥离部的侧视图如图1b所示,而设置于手柄另一端的剥离部的侧视图如图1c或1d或1e 所示。同样地,所述手柄两端设置的剥离部的具体形态可根据需要而具体设定。
图2示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下牙槽神经镊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下牙槽神经镊包括两个镊臂3,两个所述镊臂3均依次包括握持部31、矢状弯曲部32和竖直弯曲部33,在每个所述竖直弯曲部33前端设置有镊取头34,两个所述镊取头34近似平行,并且,所述镊取头34具有弹性。
在本实例中,两个所述握持部3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形成的连接点为两个镊臂摆动的支点。
在自然状态下,两个镊取头34之间的距离为0.5cm~0.8cm,优选为0.6cm~0.7cm,以便于存放和使用。
在本实例中,所述握持部31呈扁长形,长度为12cm~30cm,优选22cm;宽度为0.6cm~1.0cm,优选为0.8cm;厚度为0.1cm~0.4cm,优选为0.2cm,适于口腔的空间,以便在特定位置进行操作。
在本实例中,在所述握持部31的中部设置有内弯折,形成握持上部311和握持下部312,使得分居于两个镊壁上的握持下部312在工作状态下相互平行,以便于镊取操作。
进一步地,在距离工作端三分之一以下区段,所述握持部31的宽度逐渐变小为最宽处的三分之一左右,以便于在保持工作端夹持功能的情况下,工作端更有利于在下颌智齿拔牙窝内进行临床操作。
在本实例中,所述矢状弯曲部32与所述握持部31之间具有第二预设角度β,使得所述矢状弯曲部32凸出两个握持部31所形成的平面,所述第二预设角度β可以为120°~160°,优选为130°~150°。由于按照下颌智齿的牙冠宽度与牙齿长度比例,牙根尖与整个牙冠边缘的角度范围约为30°左右,因此,第二预设角度在上述范围内,有利于IAN的探查。
在本实例中,所述矢状弯曲部32与所述竖直弯曲部33之间设置有弧形过渡部36,所述过渡部36的弧度为π/72~π/18,优选为π/24。
可选地,所述过渡部36的外侧为金属,内侧为弹性材料,例如,硅胶,其邵氏硬度为55HD~80HD,优选60HD~70HD,使得所述下牙槽神经镊在使用过程中,即使所述过渡部36与下牙槽神经接触,也能够减小对神经的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矢状弯曲部32自其前端至末端,即竖直弯曲部的前端,其长度为0.8~1.5cm,优选1cm;所述矢状弯曲部32的宽度约为握持部宽度的三分之二,例如,0.8~1.5cm,优选1cm;厚度为0.1~0.4cm,优选为0.15cm。从而夹持下牙槽神经过程中,能够避免遮挡可视设备,保持良好视线。
可选地,在自然状态下,矢状弯曲部32末端的距离为0.9~1.5cm,优选为1cm,适用于下颌智齿拔牙窝的范围。
可选地,两个矢状弯曲部32之间具有第三预设角度γ,所述第三预设角度γ为5°~10°,以适于在口腔内操作。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矢状弯曲部32靠近握持部31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靠近竖直弯曲部 33一端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例中,两个竖直弯曲部33相对设置,所述竖直弯曲部33与握持面之间具有第四预设角度θ,所述握持面为单侧镊臂上握持部31与矢状弯曲部32所形成的平面,所述第四预设角度θ为85°~95°,例如90°。
在本实例中,两个所述竖直弯曲部33的工作端呈交错接触方式,尖端错开,不正对,在实际应用夹持下牙槽神经的过程中,竖直弯曲部33位于下牙槽神经的下方,起到提拉神经的作用。
在本实例中,由于牙槽神经血管束的直径一般约为0.4cm,因此,所述竖直弯曲部33的长度可以为0.2cm~0.4cm,优选为0.2cm;宽度为0.1cm~0.5cm,优选为0.4cm,以便在提拉 IAN过程中保护神经,避免损伤。
可选地,所述镊取头34可由医用硅胶、医用橡胶等医用弹性材料制备,其邵氏硬度可以为55HD~80HD,优选60HD~70HD。
在本实例中,在至少一个镊臂3的握持部31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过度镊合的止动杆35,所述止动杆35的长度可以根据其具体位置而具体设置,使得所述下牙槽神经镊在最小夹持位置上,两个镊取头34最外侧之间的工作端宽度保持于0.5cm~0.8cm,优选为0.6cm,从而保证所述下牙槽神经镊在夹持神经的过程中,不至于工作端距离太小,使神经受压迫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止动杆可以由医用金属制备,也可以由弹性材料制备,如硅胶等,或者得在金属骨架外部包覆弹性材料,以实现减震的目的。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下牙槽神经探查工具包,所述下牙槽神经探查工具包包括前述下牙槽神经分离器和前述下牙槽神经镊。
以下以一个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所提供的下牙槽神经分离器和下牙槽神经镊的使用方法:
下颌智齿拔除与下牙槽神经探查术:常规麻醉起效后,消毒铺巾,用已有手术器械,切开黏膜,翻瓣,动力系统去骨、分牙,挺松,分块拔除智齿牙冠与牙根。充分止血,利用内窥镜观察拔牙窝骨壁,结合术前CT影像学情况,观察下牙槽神经暴露情况。如果神经被膜不完整,甚至神经被卡压、牵拉导致移位,则利用所实用新型的下牙槽神经分离器与下牙槽神经镊,轻剥离与牵拉来探查神经受损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包括去除卡压、清理骨片与复位神经等操作,必要时放置相应药物,促进神经修复;如果神经被膜完整,则冲洗伤口,缝合,压迫止血即完成手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下牙槽神经分离器在与IAN接触的部分设置有具弹性的剥离件,并且,所述下牙槽神经分离器的长度充足,所述剥离件的预设形状能够方便地深入 IAN与骨之间,并对IAN表面和周围进行清理,所述剥离件的弹性能够减轻或者避免对IAN 造成损伤;所述下牙槽神经镊在与IAN接触的部分设置有具弹性的镊取头,并且利用所述下牙槽神经镊的预设形状能够方便地牵拉探查IAN,并辅助进行神经修复操作,如神经复位与药物放置等,从而对受损的IAN进行损伤修复治疗。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的下牙槽神经分离器和下牙槽神经镊具有如下效果:
(1)所述下牙槽神经分离器和下牙槽神经镊均具有弹性的硅橡胶工作端,在清理周围组织、分离位于骨凹陷内的神经纤维过程中对神经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可减轻神经的损伤,并且,采用医用金属制备手柄,便于握持,提高可用性;
(2)对于下牙槽神经的检查与手术操作,目前尚无专用的有效的工具,本申请提供的工具,特别是在内窥镜的辅助下,能够清楚地观察并探查暴露的下牙槽神经;
(3)在所述下牙槽神经分离器的剥离部的表面设置有凸凹的毫米级标尺,能够辅助测量暴露以及受损伤的神经范围;从而在手术中,内窥镜拍照采集神经图像能够一并采集长度标尺,便于术后分析,从而获得测量数据;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范例性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下牙槽神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牙槽神经分离器包括手柄(1),在所述手柄(1)的至少一端设置有连接部(11),在所述连接部(11)外部固定包覆有剥离件(2),所述剥离件(2)具有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牙槽神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件(2)的邵氏硬度为55HD~80HD。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牙槽神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件(2)为勺形,自所述剥离件(2)的近端至其远端,所述剥离件(2)的外径先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最后再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牙槽神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剥离件(2)的弧度为π/72~π/18;和/或
所述剥离件(2)包括包绕部(21)和神经分离部(22),其中,所述包绕部(21)包绕于所述连接部(11)的外部,所述神经分离部(22)的长度为0.5~1.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牙槽神经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件(2)由顶面(23)和底面(24)围成,其中,所述顶面(23)与所述手柄(1)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角度,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为90°~150°。
6.一种与权利要求1所述下牙槽神经分离器配合使用的下牙槽神经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牙槽神经镊包括两个镊臂(3),每个所述镊臂(3)依次包括握持部(31)、矢状弯曲部(32)和竖直弯曲部(33),在所述竖直弯曲部(33)前端设置有镊取头(34),所述镊取头(34)具有弹性,并且,设置于两个镊臂(3)上的所述镊取头(34)近似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牙槽神经镊,其特征在于,所述矢状弯曲部(32)与所述握持部(31)之间具有第二预设角度,所述第二预设角度为120°~160°。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下牙槽神经镊,其特征在于,两个竖直弯曲部(33)相对设置,所述竖直弯曲部(33)与握持面之间具有第四预设角度,所述握持面为单侧镊臂上握持部(31)与矢状弯曲部(32)所形成的平面,所述第四预设角度为85°~95°。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下牙槽神经镊,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镊臂(3)的握持部(31)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过度镊合的止动杆(35),所述止动杆(35)可使得所述下牙槽神经镊在最小夹持位置上,两个镊取头(34)最外侧之间的宽度保持于0.5~0.8cm。
10.一种下牙槽神经探查工具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牙槽神经探查工具包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下牙槽神经分离器和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下牙槽神经镊。
CN202021829280.4U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下牙槽神经分离器、下牙槽神经镊及下牙槽神经探查工具包 Active CN213076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9280.4U CN213076042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下牙槽神经分离器、下牙槽神经镊及下牙槽神经探查工具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29280.4U CN213076042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下牙槽神经分离器、下牙槽神经镊及下牙槽神经探查工具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76042U true CN213076042U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33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29280.4U Active CN213076042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下牙槽神经分离器、下牙槽神经镊及下牙槽神经探查工具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76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08727B2 (en) Flexible tooling for use in maxillary sinus elevation procedure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103126731B (zh) 一种脊柱后路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的暴露器械
CA2213505A1 (en) Microsurgical curette
US9655689B2 (en) Forceps for molar extraction
US7976308B2 (en) Dental wedges and methods
CN213076042U (zh) 一种下牙槽神经分离器、下牙槽神经镊及下牙槽神经探查工具包
CN111888032A (zh) 一种下牙槽神经分离器、下牙槽神经镊及下牙槽神经探查工具包
Shumrick et al. 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facial fractures
CN215778565U (zh) 骨伤科用骨折复位钳
CN107661151B (zh) 一种一刀切式数字化根尖外科手术导板及其应用
JP2004524936A (ja) 抜歯用の歯科鉗子
CN112386360B (zh) 具有微反射镜的牙科用牵开器
RU181723U1 (ru) Пинцет для предохранения сосудисто-нервного пучка нижней челюсти при его транспозиции и при латерализации нижнего альвеолярного нерва
CN108938050B (zh) 一种口腔种植手术用手术刀及其操作方法
RU66945U1 (ru) Хирургические щипцы
US20190038379A1 (en) Dental retractor
KR100831603B1 (ko) 후두미세수술을 위한 굴곡형 후두수술 기구
RU55573U1 (ru) Пинцет стоматологический
CN113648026B (zh) 一种上颌Le Fort I型骨切开术专用把持钳及其使用方法
RU2284789C1 (ru) Стоматологические щипцы для удаления зубов
CN219070537U (zh) 旋切刀
CN210277241U (zh) 一种新型口腔深部手术拉钩
CN215019524U (zh) 口腔专用刮镊
CN219331603U (zh) 一种新型口腔反光镜
CN218792213U (zh) 一种压舌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