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71267U - 一种锂电池的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电池的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71267U
CN213071267U CN202021899147.6U CN202021899147U CN213071267U CN 213071267 U CN213071267 U CN 213071267U CN 202021899147 U CN202021899147 U CN 202021899147U CN 213071267 U CN213071267 U CN 213071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box
battery
electrode
condu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991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彩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Zhiz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Zhiz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Zhiz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Zhiz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9914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71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71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71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的散热装置,包括箱盖和箱体,箱盖通过合页活动安装于箱体的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导热板、散热鳍片二和导热硅胶,导热板通过导热硅胶粘接在电极的左右两侧,同时,导热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二,使用时,电极处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胶与导热板传导至散热鳍片二处,通过散热鳍片二将热量传导至外界的空气当中,从而对电极起到降温的作用,避免电池在充电时热量在电极处堆积,从而保障了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处于安全的范围内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锂电池的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可反复充放电的电池,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锂电池作为能量的来源,由于锂离子的化学性质特别活泼,锂电池在使用时对于温度的要求特别高,因此,锂电池常常配套设置有散热装置以保证锂电池能够正常工作,目前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与锂电池配套使用的散热装置,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在电池的四周设置散热鳍片对锂电池进行降温的装置,通过散热鳍片将锂电池的温度散发至外界,从而保证锂电池的正常工作;
但传统的用于锂电池的散热装置,一、锂电池在使用时需要提前进行充电,并且,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快充技术对电池进行快速充电,而充电时,锂电池的电极处升温迅速,并且热量容易堆积,对锂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对锂电池的散热装置进行优化,二、锂电池在使用时需要干燥的环境,以避免水汽侵入电池内部时,容易引起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变质,使电池的容量降低,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散热装置的密封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锂电池散热装置对于锂电池的电极处发热严重,同时,水汽容易侵入锂电池的电极处而导致影响电池使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锂电池的散热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的散热装置,包括:箱盖和箱体,所述箱盖通过合页活动安装于箱体的顶部;
所述箱盖包括:密封条(101)、防潮盒(102)、通孔(103)、矩形槽(104)和橡胶圈(105),所述密封条(101)紧密贴合于箱盖(1)的底部四周,所述防潮盒(102)固定连接于箱盖(1)的底部中心处,所述通孔(103)开设于箱盖(1)的顶部,所述矩形槽(104)设置于通孔(103)的左右两侧,所述橡胶圈(105)嵌入设置于通孔(103)的内部;
所述箱体包括:限位块、电池主体、导热板一、散热鳍片一、导热硅胶、电极、线缆、导热板二、散热鳍片二和凹槽,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于箱体的内部底端,所述电池主体固定连接于限位块的顶部,所述导热板一紧密贴合于电池主体的左右两侧,所述散热鳍片一固定连接于导热板一远离电池主体的一侧,所述导热硅胶设置于散热鳍片一的外侧面,所述电极设置于电池主体的右上角,所述线缆固定连接于电极的顶部,所述导热板二紧密贴合于电极的左右两侧,所述散热鳍片二固定连接于导热板二远离电极的一侧,所述凹槽开设与箱体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凹槽环绕箱体的开口处四周设置,所述密封条的尺寸与凹槽的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防潮盒的表面开设有等距分布的通孔,所述防潮盒的内部设置有硅胶干燥剂。
优选的,所述橡胶圈的横截面为“工”字形,所述线缆嵌入设置于橡胶圈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矩形槽,所述散热鳍片一贯穿箱体顶部的矩形槽内部,所述散热鳍片二贯穿箱盖顶部的矩形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散热鳍片一与矩形槽的连接处与散热鳍片二与矩形槽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导热硅胶。
优选的,所述散热鳍片一贯穿矩形槽的一端设置有等距分布的散热孔。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导热板、散热鳍片二和导热硅胶,导热板通过导热硅胶粘接在电极的左右两侧,同时,导热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二,使用时,电极处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胶与导热板传导至散热鳍片二处,通过散热鳍片二将热量传导至外界的空气当中,从而对电极起到降温的作用,避免电池在充电时热量在电极处堆积,从而保障了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处于安全的范围内进行。
(2)其次,通过设置有密封条和橡胶圈,密封条设置于箱盖与箱体的连接处,橡胶圈设置于线缆与箱盖的连接处,通过密封条与橡胶圈的配合,将外界的水汽阻隔于散热装置之外,从而避免水汽侵入电池主体的内部,同时,箱盖底部防潮盒内的硅胶干燥剂能够箱体内的水分进行吸附,使箱体2的内部保持干燥,起到防潮的作用,从而在使用时能够避免电池内的电解液发生变质的情况,从而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图1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箱盖1、密封条101、防潮盒102、通孔103、矩形槽104、橡胶圈105、箱体2、限位块201、电池主体202、导热板一203、散热鳍片一204、导热硅胶205、电极206、线缆207、导热板二208、散热鳍片二209、凹槽2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锂电池的散热装置包括:箱盖1和箱体2,箱盖1通过合页活动安装于箱体2的顶部;
箱盖1包括:密封条101、防潮盒102、通孔103、矩形槽104和橡胶圈105,密封条101紧密贴合于箱盖1的底部四周,防潮盒102固定连接于箱盖1的底部中心处,通孔103开设于箱盖1的顶部,矩形槽104设置于通孔103的左右两侧,橡胶圈105嵌入设置于通孔103的内部;
箱体2包括:限位块201、电池主体202、导热板一203、散热鳍片一204、导热硅胶205、电极206、线缆207、导热板二208、散热鳍片二209和凹槽210,限位块201固定连接于箱体2的内部底端,电池主体202固定连接于限位块201的顶部,导热板一203紧密贴合于电池主体202的左右两侧,散热鳍片一204固定连接于导热板一203远离电池主体202的一侧,导热硅胶205设置于散热鳍片一204的外侧面,电极206设置于电池主体202的右上角,线缆207固定连接于电极206的顶部,导热板二208紧密贴合于电极206的左右两侧,散热鳍片二209固定连接于导热板二208远离电极206的一侧,凹槽210开设与箱体2的顶部。
本实施例优选的,凹槽210环绕箱体2的开口处四周设置,密封条101的尺寸与凹槽210的尺寸相同,使用时,当箱盖1扣合于箱体2上时,密封条101嵌入设置于凹槽210的内部,通过密封条101将箱盖1与箱体2之间的缝隙填满,从而避免水汽从箱盖1与箱体2之间的缝隙处进入散热装置内部,起到了防水的效果。
本实施例优选的,防潮盒102的表面开设有等距分布的通孔,防潮盒102的内部设置有硅胶干燥剂,通过硅胶干燥剂吸附箱体2内部的水分,从而使箱体2内部保持干燥,起到防潮的作用。
本实施例优选的,橡胶圈105的横截面为“工”字形,线缆207嵌入设置于橡胶圈105的内部,“工”字形的橡胶圈105刚好能够卡接在通孔103内,使用时,橡胶圈105的内圈能够贴合于线缆207的外侧面,避免水汽从线缆207与箱盖1的缝隙处渗入箱体2内部。
本实施例优选的,箱体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矩形槽104,散热鳍片一204贯穿箱体2顶部的矩形槽104内部,散热鳍片二209贯穿箱盖1顶部的矩形槽104的内部,通过矩形槽104便于将散热鳍片一204与散热鳍片二209上的热量散发至外界,从而对箱体2内部的电池主体202起到降温的作用。
本实施例优选的,散热鳍片一204与矩形槽104的连接处与散热鳍片二209与矩形槽104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导热硅胶205,通过导热硅胶205分别将散热鳍片一204与矩形槽104之间的缝隙和散热鳍片二209与矩形槽104之间的缝隙填满,将水汽阻隔于外界,从而起到密封的效果。
本实施例优选的,限位块201与电池主体202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通过橡胶垫保护电池主体202,防止电池主体202与箱体2发生碰撞,保障了电池主体202的正常使用。
本实施例优选的,散热鳍片一204贯穿矩形槽104的一端设置有等距分布的散热孔,通过散热孔增加散热鳍片一204的散热面积,便于散热鳍片一204快速将热量散发至外界。
其中,导热板一203与导热板二208均通过导热硅胶205粘结在电池主体202上,导热硅胶205能够起到良好的导热效果。
工作原理:首先,在使用时,使用人员将电池主体202放入箱体2,通过限位块201将电池主体202固定住,并将导热板一203通过导热硅胶205粘在电池主体202的左右两侧面,然后,将导热板二208粘在电极206的左右两侧,同时,将线缆207穿过橡胶圈105后与电极206固定,接着,将箱盖1扣合在箱体2上,使密封条101嵌入凹槽210的内部,避免水汽从箱盖1与箱体2之间的缝隙处进入散热装置内部,紧接着,通过橡胶圈105防止水汽从线缆207与箱盖1的缝隙处渗入箱体2内部,进一步起到密封的作用,最后,通过防潮盒102内的硅胶干燥剂吸附箱体2内部的水分,使箱体2内保持干燥,进一步保障了电池主体202的正常使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锂电池的散热装置,包括:箱盖(1)和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1)通过合页活动安装于箱体(2)的顶部;
所述箱盖(1)包括:密封条(101)、防潮盒(102)、通孔(103)、矩形槽(104)和橡胶圈(105),所述密封条(101)紧密贴合于箱盖(1)的底部四周,所述防潮盒(102)固定连接于箱盖(1)的底部中心处,所述通孔(103)开设于箱盖(1)的顶部,所述矩形槽(104)设置于通孔(103)的左右两侧,所述橡胶圈(105)嵌入设置于通孔(103)的内部;
所述箱体(2)包括:限位块(201)、电池主体(202)、导热板一(203)、散热鳍片一(204)、导热硅胶(205)、电极(206)、线缆(207)、导热板二(208)、散热鳍片二(209)和凹槽(210),所述限位块(201)固定连接于箱体(2)的内部底端,所述电池主体(202)固定连接于限位块(201)的顶部,所述导热板一(203)紧密贴合于电池主体(202)的左右两侧,所述散热鳍片一(204)固定连接于导热板一(203)远离电池主体(202)的一侧,所述导热硅胶(205)设置于散热鳍片一(204)的外侧面,所述电极(206)设置于电池主体(202)的右上角,所述线缆(207)固定连接于电极(206)的顶部,所述导热板二(208)紧密贴合于电极(206)的左右两侧,所述散热鳍片二(209)固定连接于导热板二(208)远离电极(206)的一侧,所述凹槽(210)开设与箱体(2)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0)环绕箱体(2)的开口处四周设置,所述密封条(101)的尺寸与凹槽(210)的尺寸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盒(102)的表面开设有等距分布的通孔,所述防潮盒(102)的内部设置有硅胶干燥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105)的横截面为“工”字形,所述线缆(207)嵌入设置于橡胶圈(105)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矩形槽(104),所述散热鳍片一(204)贯穿箱体(2)顶部的矩形槽(104)内部,所述散热鳍片二(209)贯穿箱盖(1)顶部的矩形槽(104)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一(204)与矩形槽(104)的连接处与散热鳍片二(209)与矩形槽(104)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导热硅胶(2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01)与电池主体(202)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一(204)贯穿矩形槽(104)的一端设置有等距分布的散热孔。
CN202021899147.6U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锂电池的散热装置 Active CN213071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99147.6U CN213071267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锂电池的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99147.6U CN213071267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锂电池的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71267U true CN213071267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56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99147.6U Active CN213071267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锂电池的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712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9265A (zh) * 2021-08-20 2021-11-16 安徽真莱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防护性的锂电池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9265A (zh) * 2021-08-20 2021-11-16 安徽真莱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安全防护性的锂电池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57558B1 (ko) 전지 팩
WO2016019769A1 (zh) 电池单体及电池组
CN209447945U (zh) 一种电池包
KR102058194B1 (ko) 배터리 모듈
WO2018038361A1 (ko) 방열재,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및 방열재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KR20170019041A (ko) 금속 팩 케이스와 열전도 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CN213212217U (zh)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功能的锂电池组
JP5181800B2 (ja) 電池、組電池、車両及び電池搭載機器
CN213071267U (zh) 一种锂电池的散热装置
CN103378328A (zh) 电池层叠体
JP5333684B2 (ja) 電池
CN104347907A (zh) 一种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车辆
CN213366693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锂电池
CN209929387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轻量化电池组
CN107408652B (zh) 具有改进的冷却结构的电池模块
KR102080902B1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CN204144329U (zh) 电池单体及电池组
CN211957702U (zh) 一种释热防爆型锂离子电池
CN212033086U (zh) 锂电池的均温散热容器结构及其组合模块
CN204189831U (zh) 电池单体及电池组
CN210110892U (zh) 一种具有防水耐腐蚀的新型锂电池
CN104681749B (zh) 电池、电池组以及车辆
CN207134388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锂电池
CN216161868U (zh) 一种固态电池封装结构
CN215070205U (zh) 一种防潮防水的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