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66085U - 一种能够提高余热利用率的生物质能发电废气排放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够提高余热利用率的生物质能发电废气排放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66085U
CN213066085U CN202021559442.7U CN202021559442U CN213066085U CN 213066085 U CN213066085 U CN 213066085U CN 202021559442 U CN202021559442 U CN 202021559442U CN 213066085 U CN213066085 U CN 2130660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insulation
power generation
col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5944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Zhongdian Jingan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Zhongdian Jingan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Zhongdian Jingan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Zhongdian Jingan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5944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660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660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660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余热利用率的生物质能发电废气排放结构,包括锅炉,所述锅炉的顶端中央处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与引风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引风机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保温箱底部左侧连接,所述保温箱底部右侧通过管道与保温箱右侧的加热箱底部左侧连通,所述加热箱内固定设置有冷水管,所述冷水管的进水口通过输水管与水箱连通,所述冷水管的出水口与保温箱的顶端连通,加热箱的底部右侧通过回流管与锅炉的输氧管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热箱和保温箱,加热箱内设置冷水管,冷水管与保温箱连通,热气通过加热箱和保温箱,对加热箱内的冷水进行换热,热水进入保温箱储存,热气对其进行保温,可供居民生活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能够提高余热利用率的生物质能发电废气排放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能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能够提高余热利用率的生物质能发电废气排放结构。
背景技术
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统称为生物质。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生物质能的转换技术主要包括直接氧化(燃烧)、热化学转换和生物转换。生物质能发电技术是以生物质及其加工转化成的固体、液体、气体为燃料的热力发电技术,其发电机可以根据燃料的不同、温度的高低、功率的大小分别采用煤气发动机、斯特林发动机、燃气轮机和汽轮机等。
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常通过引风机直接排出,由于废气的温度较高,没有对其余热进行利用,造成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余热利用率的生物质能发电废气排放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够提高余热利用率的生物质能发电废气排放结构,包括锅炉,所述锅炉的顶端中央处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与引风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引风机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保温箱底部左侧连接,所述保温箱底部右侧通过管道与保温箱右侧的加热箱底部左侧连通,所述加热箱内固定设置有冷水管,所述冷水管的进水口通过输水管与水箱连通,所述冷水管的出水口与保温箱的顶端连通,加热箱的底部右侧通过回流管与锅炉的输氧管连通,所述回流管上固定设置有过滤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保温箱内下方水平固定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下方设置为保温腔,所述保温腔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管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冷水管为S形弯管,所述输水管靠近水箱的一端伸入水箱内底部,所述输水管上安装有水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水箱的上方向上连接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上螺纹连接有管口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过滤装置内的右侧顶端固定设置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的下方均匀向下连接有喷头,所述过滤装置底部与布水管对应位置处向下设置为导流坡,所述导流坡的底端中央处向下连接有排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布水管为环形管,所述布水管通过均匀设置的连接管与输水分管连通,所述输水分管的另一端与输水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过滤装置内的左侧竖直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锅炉、保温箱、加热箱和水箱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底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热箱和保温箱,加热箱内设置冷水管,冷水管与保温箱连通,热气通过加热箱和保温箱,对加热箱内的冷水进行换热,热水进入保温箱储存,热气对其进行保温,可供居民生活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热箱一侧通过回流管与锅炉的输氧管连通,同时回流管上设置过滤装置,对排气进行过滤净化,过滤后的排气通过输氧管进入锅炉内供燃烧使用,节约氧气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能够提高余热利用率的生物质能发电废气排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能够提高余热利用率的生物质能发电废气排放结构中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锅炉、2排气管、3引风机、4保温箱、5隔板、6保温腔、7加热箱、8冷水管、 9进水口、10输水管、11出水口、12水箱、13注水管、14回流管、15过滤装置、16布水管、 17喷头、18输水分管、19导流坡、20排水管、21活性炭吸附层、22输氧管、23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能够提高余热利用率的生物质能发电废气排放结构,包括锅炉1,锅炉1的顶端中央处连接有排气管2,排气管2的另一端与引风机3的输入端连接,引风机3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保温箱4底部左侧连接,保温箱4底部右侧通过管道与保温箱4 右侧的加热箱7底部左侧连通,热气充满整个加热箱7,加热箱7内固定设置有冷水管8,热气对冷水管8内的冷水进行换热,使其加热成热水,冷水管8的进水口9通过输水管10 与水箱12连通,冷水管8的出水口11与保温箱4的顶端连通,通过保温箱4下方的热气对热水进行保温,避免其冷却,加热箱7的底部右侧通过回流管14与锅炉1的输氧管22 连通,对排出的气体进行回收利用,节省氧气资源,输氧管22上固定安装有阀门,回流管14上固定设置有过滤装置15,对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避免气体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进入锅炉1内造成二次污染。
保温箱4内下方水平固定设置有隔板5,隔板5上方保存有加热后的保温水,保温箱4正面设置有取水管(图中未视出),对保温水进行取出使用,隔板5下方设置为保温腔 6,保温腔6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管道连通,热气通过保温腔6的同时对隔板5上方的热水进行保温。
冷水管8为S形弯管,增加与热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对冷水换热,输水管10靠近水箱12的一端伸入水箱12内底部,输水管10上安装有水泵。
水箱12的上方向上连接有注水管13,注水管13上螺纹连接有管口盖。
过滤装置15内的右侧顶端固定设置有布水管16,布水管16的下方均匀向下连接有喷头17,喷头17向下喷洒水,对排出的气体中的粉尘等颗粒杂质进行去除,粉尘等颗粒杂质随着水流下,过滤装置15底部与布水管16对应位置处向下设置为导流坡19,导流坡19的底端中央处向下连接有排水管20,对排气中的杂质进行清洗后的污水通过排水管20 排出。
布水管16为环形管,布水管16通过均匀设置的连接管与输水分管18连通,输水分管18的另一端与输水管10连通。
过滤装置15内的左侧竖直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21,可对排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对排气进行净化,锅炉1、保温箱4、加热箱7和水箱12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底座2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锅炉1内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引风机3进入保温箱4和加热箱7内,水箱12内的冷水进入输水管10,其中一部分进水口9进入加热箱7中的冷水管8内,与加热箱7内的热气接触进行换热,从而加热成热水,热水通过出水口11进入保温箱4内保存,保温腔6内的热气对其进行保温,可供居民生活使用,对冷水管8换热后的排气进入回流管14,通过过滤装置15的过滤,其中输水管10的一部分水通过输水分管18进入布水管16,通过喷头17向下喷洒,对排气中的粉尘等颗粒杂质进行去除,清洗后的污水通过排水管20排出,然后排气通过活性炭吸附层21将其有害物质进行吸附,过滤净化后的排气通过输氧管22回到锅炉1中供燃烧使用,节省氧气资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7)

1.一种能够提高余热利用率的生物质能发电废气排放结构,包括锅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1)的顶端中央处连接有排气管(2),所述排气管(2)的另一端与引风机(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引风机(3)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保温箱(4)底部左侧连接,所述保温箱(4)底部右侧通过管道与保温箱(4)右侧的加热箱(7)底部左侧连通,所述加热箱(7)内固定设置有冷水管(8),所述冷水管(8)的进水口(9)通过输水管(10)与水箱(12)连通,所述冷水管(8)的出水口(11)与保温箱(4)的顶端连通,加热箱(7)的底部右侧通过回流管(14)与锅炉(1)的输氧管(22)连通,所述回流管(14)上固定设置有过滤装置(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提高余热利用率的生物质能发电废气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4)内下方水平固定设置有隔板(5),所述隔板(5)下方设置为保温腔(6),所述保温腔(6)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管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提高余热利用率的生物质能发电废气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管(8)为S形弯管,所述输水管(10)靠近水箱(12)的一端伸入水箱(12)内底部,所述输水管(10)上安装有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提高余热利用率的生物质能发电废气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2)的上方向上连接有注水管(13),所述注水管(13)上螺纹连接有管口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提高余热利用率的生物质能发电废气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15)内的右侧顶端固定设置有布水管(16),所述布水管(16)的下方均匀向下连接有喷头(17),所述过滤装置(15)底部与布水管(16)对应位置处向下设置为导流坡(19),所述导流坡(19)的底端中央处向下连接有排水管(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够提高余热利用率的生物质能发电废气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16)为环形管,所述布水管(16)通过均匀设置的连接管与输水分管(18)连通,所述输水分管(18)的另一端与输水管(1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提高余热利用率的生物质能发电废气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15)内的左侧竖直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21),所述锅炉(1)、保温箱(4)、加热箱(7)和水箱(12)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底座(23)。
CN202021559442.7U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能够提高余热利用率的生物质能发电废气排放结构 Active CN2130660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9442.7U CN213066085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能够提高余热利用率的生物质能发电废气排放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59442.7U CN213066085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能够提高余热利用率的生物质能发电废气排放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66085U true CN213066085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79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59442.7U Active CN213066085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能够提高余热利用率的生物质能发电废气排放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660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57517B (zh) 生物质二次裂解的方法和装置
CN203757924U (zh) 采用燃气加热的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06014550A (zh) 一种柴油内燃机的废气处理装置
CN213066085U (zh) 一种能够提高余热利用率的生物质能发电废气排放结构
CN211987965U (zh) 一种火力发电用废气处理装置
CN201903075U (zh) 一种炉具
CN213627900U (zh) 一种生物质能发电供热用空压机散热机构
CN201072148Y (zh) 秸秆气化系统
CN213237978U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装置的节能环保锅炉
CN211107348U (zh) 一种基于醇基燃料的余热回收蒸汽洗车机
CN113371770A (zh) 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系统
CN205473609U (zh) 环保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
CN102911023A (zh) 节能型甲醛生产工艺流程
CN110486935A (zh) 一种生物质能发电余热利用锅炉装置
CN207019276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采暖锅炉
CN213067253U (zh) 一种用于生物质能发电的冷却塔防护装置
CN213040577U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天然气锅炉
CN111265991A (zh) 垃圾焚烧发电的烟气脱酸净化装置
CN112237829A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的环保装置
CN221005092U (zh) 一种硅胶生产排气系统
CN209724463U (zh) 一种内燃机尾气热量利用装置
CN215524267U (zh) 一种发电厂废气热能回收装置
CN210512144U (zh) 一种新型蒸馏水制备锅炉设备
CN212108467U (zh) 一种锅炉热能回收装置
CN216897371U (zh) 一种400℃燃气有机热载体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