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65033U - 一种通用型快速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用型快速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65033U
CN213065033U CN202021651583.1U CN202021651583U CN213065033U CN 213065033 U CN213065033 U CN 213065033U CN 202021651583 U CN202021651583 U CN 202021651583U CN 213065033 U CN213065033 U CN 213065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joint
valve core
wall
annular ste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515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昌国
徐世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Xinba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Xinb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Xinb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Xinb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515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65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65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65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通用型快速接头,包括螺栓体、接头中枢、中枢外套和接头阀芯,接头中枢的后端与螺栓体的前端螺纹连接,中枢外套活动套设于接头中枢的外部,接头阀芯活动设置于接头中枢内,接头阀芯的前端内壁由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第一环槽内嵌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二环槽内嵌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一环槽的前端设有第一环形台阶面,第一环槽的后端设有第二环形台阶面,第一环形台阶面的后端延伸至第一环槽的侧壁,第二环形台阶面的前端延伸至第一环槽的侧壁,第一环形台阶面的直径大于第二环形台阶面的直径,第二环形台阶面的后端形成有环状台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可实现与多种类型的插芯快速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通用型快速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用快速接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用型快速接头。
背景技术
快速接头是一种实现管路快速连接的接头,其内部具有多个钢珠,能够与外接的插芯固定卡合在一起,在实现快速连接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管道连接的气密性。市面上常见的快速接头种类繁多、结构各异。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21018068.9)公开了一种气动快速接头;再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21014821.7)也公开了一种易装配的快速接头;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21014896.5)还公开了一种快速接头。
目前,上述现有的快速接头通常只能适配一种插芯,但由于管路的大小不尽相同,因此插芯的型号、规格、尺寸等也是有所区别的。仅以美标为例,市面上常见的美标插芯便有5种型号,即“3号插芯-INDUSTRIAL(MILTON) PLUG”、“5号插芯-AUTOMOTIVE TYPE”、“6号插芯-ARO TYPE”、“17号插芯-LINCOLN DESIGN PLUG”及“19号插芯-HIGH FLOW PLUG”,这5种型号的插芯的规格、尺寸有大有小、有粗有细。当不同管路上的快速接头与插芯在连接时出现不匹配现象时,则需要更换快速接头和/或插芯才能完成连接操作,导致操作过程较为繁琐,给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通用型快速接头,可实现与多种类型的插芯快速连接,灵活性较强,连接安装效率较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用型快速接头,包括螺栓体、接头中枢、中枢外套和接头阀芯,所述接头中枢的后端与所述螺栓体的前端螺纹连接,所述接头中枢的前端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球槽,所述球槽内安装有钢珠,所述中枢外套活动套设于所述接头中枢的外部,所述中枢外套的前端内壁与所述钢珠相抵配合,所述中枢外套与所述螺栓体之间抵设有外套弹簧,所述接头阀芯呈前端敞开、后端封闭的中空状,所述接头阀芯活动设置于所述接头中枢内,所述螺栓体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接头阀芯密封配合的导向套,所述接头阀芯与所述导向套之间抵设有阀芯外弹簧,所述接头阀芯的后端侧壁设置有排气口;
所述接头阀芯的前端内壁由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内嵌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环槽内嵌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直径;
所述第一环槽的前端设有第一环形台阶面,所述第一环槽的后端设有第二环形台阶面,所述第一环形台阶面的后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环槽的侧壁,所述第二环形台阶面的前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环槽的侧壁,所述第一环形台阶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环形台阶面的直径,所述第二环形台阶面的后端形成有环状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阀芯的后端内部设置有阀芯内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套沿轴向抵设于所述螺栓体与所述接头中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套的前端内壁嵌设有与所述接头阀芯外壁密封配合的导套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阀芯的后端外壁嵌设有与所述导向套内壁密封配合的阀芯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套与所述螺栓体之间设置有螺栓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阀芯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钢珠相抵配合的环形延伸部,所述环形延伸部的内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环形台阶面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中枢外套的前端内壁由前至后依次设有与所述钢珠配合的外套柱面段和外套锥面段,所述外套柱面段的后端与所述外套锥面段的前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中枢的前端外壁设置有与所述中枢外套止脱配合的止挡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前端沿轴向设置有环状延伸部,所述环状延伸部套接于所述第一环形台阶面的内部,所述环状延伸部的外直径与所述第一环形台阶面的直径相适应,所述环状延伸部的内直径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直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用型快速接头,对接头阀芯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改进,具体地说,通过在接头阀芯的内部分别嵌装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并设置直径不同的第一环形台阶面和第二环形台阶面,使得本快速接头在使用时,能够与不同规格的插芯进行快速插接,且插接时密封可靠。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灵活性较强,连接安装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美标3号插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美标5号插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美标6号插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美标17号插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美标19号插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中:1、螺栓体;11、螺栓密封圈;2、接头中枢;21、球槽;22、止挡部;3、中枢外套;31、外套柱面段;32、外套锥面段;4、接头阀芯;41、环形延伸部;42、排气口;43、第一环槽;431、第一密封圈;4311、环状延伸部;44、第二环槽;441、第二密封圈;45、第一环形台阶面;46、第二环形台阶面;47、环状台阶;48、阀芯密封圈;5、钢珠;6、外套弹簧;7、导向套;71、导套密封圈;8、阀芯外弹簧;9、阀芯内弹簧;101、柱状插接段;102、扁形环;103、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以下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一种通用型快速接头,包括螺栓体1、接头中枢2、中枢外套3和接头阀芯4,接头中枢2的后端与螺栓体1的前端螺纹连接,接头中枢2的前端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球槽21,球槽21内安装有钢珠5,中枢外套3活动套设于接头中枢2的外部,接头中枢2的前端外壁设置有与中枢外套3止脱配合的止挡部22,中枢外套3的前端内壁与钢珠5相抵配合,具体地说,中枢外套3的前端内壁由前至后依次设有与钢珠5配合的外套柱面段31和外套锥面段32,外套柱面段31的后端与外套锥面段32的前端相连接,接头阀芯4的前端设置有与钢珠5相抵配合的环形延伸部41。中枢外套3与螺栓体1之间抵设有外套弹簧6,接头阀芯4呈前端敞开、后端封闭的中空状,接头阀芯4活动设置于接头中枢2内,螺栓体1的内壁设置有与接头阀芯4密封配合的导向套7,接头阀芯4的前端与导向套7之间抵设有阀芯外弹簧8,接头阀芯4的后端侧壁设置有排气口42。
以上所述构成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通用型快速接头的主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工作原理与现有快速接头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具体可参见如申请号为201521014896.5公开的一种快速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接头阀芯4的前端内壁由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一环槽43和第二环槽44,第一环槽43内嵌设有第一密封圈431,第二环槽44内嵌设有第二密封圈441,第一密封圈431的内直径大于第二密封圈441的内直径;第一环槽43的前端设有第一环形台阶面45,第一环槽43的后端设有第二环形台阶面46,第一环形台阶面45的后端延伸至第一环槽43的侧壁,第二环形台阶面46的前端延伸至第一环槽43的侧壁,第一环形台阶面45的直径大于第二环形台阶面46的直径,第二环形台阶面46的后端形成有环状台阶47。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与插芯的快速连接,环形延伸部41的内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一环形台阶面45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用型快速接头,对接头阀芯4的结构进行了优化改进,具体地说,通过在接头阀芯4的内部分别嵌装第一密封圈431和第二密封圈441,并设置直径不同的第一环形台阶面45和第二环形台阶面46,使得本快速接头在使用时,能够与不同规格的插芯进行快速插接,且插接时密封可靠。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灵活性较强,连接安装效率较高。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效果,本实施例以美标5种型号的插芯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
图3-7所示为美标5种型号(即3号、5号、6号、17号及19号)的插芯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该5种插芯的主体结构基本相同,各插芯的插接端均具有柱状插接段101和卡接槽103,柱状插接段101和卡接槽103之间形成有扁形环102,所不同之处在于各插芯插接端的尺寸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柱状插接段101的轴向长度和扁形环102的直径不同,例如,相比而言,3号、6号、19号插芯的柱状插接段101的外直径相对较大,而17号插芯的柱状插接段101的外直径相对较小,但17号插芯的柱状插接段101的轴向长度相对较长。
当3号、6号插芯与本快速接头插接时,插芯的柱状插接段101插入至接头阀芯4内,柱状插接段101的端部与环状台阶47相抵,并推动接头阀芯4相对于接头中枢2向后移动,从而使钢珠5卡入插芯的卡接槽103内,该两种装配连接状态下,接头阀芯4通过第一密封圈431的内壁与3号、6号插芯的柱状插接段101外壁密封接触,达到密封连接的效果。
当5号、19号插芯与本快速接头插接时,插芯的柱状插接段101的端部与第一密封圈431的前端面相抵,并推动接头阀芯4相对于接头中枢2向后移动,从而使钢珠5卡入插芯的卡接槽103内,该两种装配连接状态下,接头阀芯4通过第一密封圈431前端端面与5号、19号插芯的端面密封接触,达到密封连接的效果。
当17号插芯与本快速接头插接时,插芯的柱状插接段101的端部穿过第二密封圈441并伸入接头阀芯4的后端,并推动动接头阀芯4相对于接头中枢2向后移动,从而使钢珠5卡入插芯的卡接槽103内,这种装配连接状态下,接头阀芯4通过第二密封圈441的内壁与17号插芯的柱状插接段101外壁密封接触,达到密封连接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是以美标5种插芯为例进行举例说明的,故对于第一密封圈431、第二密封圈441、第一环形台阶面45、第二环形台阶面46及环状台阶47的具体尺寸,均是与上述5种美标插芯的对应尺寸相适应的。
优选地,接头阀芯4的后端内部设置有阀芯内弹簧9,对于柱状插接段101较为细长的插芯而言(如美标17号插芯),当插芯与接头阀芯4插接时,利用阀芯内弹簧9的弹性作用,能够确保插芯不会松动。为了防止阀芯内弹簧9在接头阀芯4内出现晃动,装配时,可将阀芯内弹簧9采用适当过盈的方式装入至接头阀芯4内,这样,当阀芯内弹簧9未被插芯压缩时,可以借助接头阀芯4内壁的过盈作用力防止晃动,而当插芯与阀芯内弹簧9抵接时,则阀芯内弹簧9又可以起到防止插芯松动的作用。
优选地,导向套7沿轴向抵设于螺栓体1与接头中枢2之间,换言之,本实用新型的导向套7相对于螺栓体1和接头阀芯4为分体式结构,这样不仅安装方便,而且生产加工也更为简单,更有利于保证产品的同轴度。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内部的密封性,导向套7的前端内壁嵌设有与接头阀芯4外壁密封配合的导套密封圈71;接头阀芯4的后端外壁嵌设有与导向套7内壁密封配合的阀芯密封圈48;导向套7与螺栓体1之间设置有螺栓密封圈11。
以下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均相同,区别之处仅在于: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前端沿轴向设置有环状延伸部4311,所述环状延伸部4311套接于所述第一环形台阶面的内部,所述环状延伸部4311的外直径与所述第一环形台阶面的直径相适应,所述环状延伸部4311的内直径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直径相等。
当3号、6号插芯与本快速接头插接时,插芯的柱状插接段101插入至接头阀芯4内,柱状插接段101的端部与环状台阶47相抵,并推动接头阀芯4相对于接头中枢2向后移动,从而使钢珠5卡入插芯的卡接槽103内,该两种装配连接状态下,接头阀芯4通过第一密封圈431的内壁及环状延伸部4311的内壁与3号、6号插芯的柱状插接段101外壁密封接触,达到密封连接的效果。
当5号、19号插芯与本快速接头插接时,插芯的柱状插接段101的端部与第一密封圈431的环状延伸部4311的前端面相抵,并推动接头阀芯4相对于接头中枢2向后移动,从而使钢珠5卡入插芯的卡接槽103内,该两种装配连接状态下,接头阀芯4通过环状延伸部4311的前端面与5号、19号插芯的端面密封接触,达到密封连接的效果。
当17号插芯与本快速接头插接时,其连接及密封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一相同,故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密封圈431的前端延伸设置环状延伸部4311,既能进一步提高与不同插芯连接时的密封性,同时,对于3号、6号插芯而言,在高压流体环境下(一般为300PSI)使用时,通过设置的环状延伸部4311,可避免在将插芯从本快速接头中拔出过程中第一密封圈431出现脱落现象,确保了本快速接头能够连续可靠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通用型快速接头,包括螺栓体、接头中枢、中枢外套和接头阀芯,所述接头中枢的后端与所述螺栓体的前端螺纹连接,所述接头中枢的前端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球槽,所述球槽内安装有钢珠,所述中枢外套活动套设于所述接头中枢的外部,所述中枢外套的前端内壁与所述钢珠相抵配合,所述中枢外套与所述螺栓体之间抵设有外套弹簧,所述接头阀芯呈前端敞开、后端封闭的中空状,所述接头阀芯活动设置于所述接头中枢内,所述螺栓体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接头阀芯密封配合的导向套,所述接头阀芯与所述导向套之间抵设有阀芯外弹簧,所述接头阀芯的后端侧壁设置有排气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阀芯的前端内壁由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内嵌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环槽内嵌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直径;
所述第一环槽的前端设有第一环形台阶面,所述第一环槽的后端设有第二环形台阶面,所述第一环形台阶面的后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环槽的侧壁,所述第二环形台阶面的前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环槽的侧壁,所述第一环形台阶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环形台阶面的直径,所述第二环形台阶面的后端形成有环状台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阀芯的后端内部设置有阀芯内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沿轴向抵设于所述螺栓体与所述接头中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通用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的前端内壁嵌设有与所述接头阀芯外壁密封配合的导套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用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阀芯的后端外壁嵌设有与所述导向套内壁密封配合的阀芯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与所述螺栓体之间设置有螺栓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阀芯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钢珠相抵配合的环形延伸部,所述环形延伸部的内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环形台阶面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枢外套的前端内壁由前至后依次设有与所述钢珠配合的外套柱面段和外套锥面段,所述外套柱面段的后端与所述外套锥面段的前端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中枢的前端外壁设置有与所述中枢外套止脱配合的止挡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前端沿轴向设置有环状延伸部,所述环状延伸部套接于所述第一环形台阶面的内部,所述环状延伸部的外直径与所述第一环形台阶面的直径相适应,所述环状延伸部的内直径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直径相等。
CN202021651583.1U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通用型快速接头 Active CN213065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51583.1U CN213065033U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通用型快速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51583.1U CN213065033U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通用型快速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65033U true CN213065033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81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51583.1U Active CN213065033U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通用型快速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65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36477U (zh) 快速接头
CN214744025U (zh) 一种带清洗功能的快插接头公头
CN110657291B (zh) 一种安全管件连接结构及其装拆方法
CN213065033U (zh) 一种通用型快速接头
CN111779908A (zh) 一种通用型快速接头
CN102691844A (zh) 一种自找正接头组件及其自找正接头
CN215488154U (zh) 一种自动扣压式气动接头
CN102679075B (zh) 一种浮动式母接头及使用该接头的接头组件
CN202756809U (zh) 自找正接头组件及其自找正接头
US11174974B1 (en) Universal quick connector
CN209856578U (zh) 一种对接不旋转高压连接器
CN115596915A (zh) 快速接头
CN214579557U (zh) 分体快插式软管接头
CN111045158B (zh) 一种带拆卸工具的防水光纤快接插头
CN210106823U (zh) 一种多接口密封管接头
CN109268600B (zh) 一种快速装夹的管路连接结构
CN210318918U (zh) 一种双联管联接结构
CN220396853U (zh) 快速接头结构
US7036996B1 (en) Optical fiber coupling assembly
CN217559312U (zh) 快插接头
JPH0726636Y2 (ja) 流体配管用ソケット
CN219606284U (zh) 一种通过接头密封机构
CN218543551U (zh) 一种塑胶流体连接器结构组件
CN216743341U (zh) 一种快换接头
CN213479475U (zh) 煤矿用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5500 Fangqiao Industrial Park, Fenghua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ngbo Xinb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500 Fangqiao Industrial Park, Fenghua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Xinbang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