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57508U - 一种无人机的动力传导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的动力传导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57508U
CN213057508U CN202021265905.9U CN202021265905U CN213057508U CN 213057508 U CN213057508 U CN 213057508U CN 202021265905 U CN202021265905 U CN 202021265905U CN 213057508 U CN213057508 U CN 213057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hell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oute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659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晓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ecision Action Nanjing Fligh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ecision Action Nanjing Fl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ecision Action Nanjing Fligh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ecision Action Nanjing Fl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659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575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57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575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的动力传导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外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内部嵌入安装有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输出轴连接有转叶,所述支撑臂内部嵌入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线槽、转杆、下旋叶、防护箱、出风口、进风口、过滤网、传动轴和皮带,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线槽、转杆、下旋叶、防护箱、出风口、进风口、过滤网、传动轴和皮带,通过线槽在布置电性的同时,方便对传动轴和皮带进行收纳放置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同时传动轴和皮带配合传动,使旋转电机带动转杆转动,从而使转杆带动下旋叶进行旋转,增加无人机的飞行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的动力传导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机的动力传导机构。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设备,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广泛用于侦查、拍摄和搜救等;
但是现有的无人机只通过上转叶进行旋转飞行,飞行效果较差,同时不能对动力进行传动利用,造成动力资源的浪费,此外在无人机降落过程中,与地面产生冲击力,使外壳产生振动,容易造成外壳内部零件的损坏,所以我们对这些情况,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无人机的动力传导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的动力传导机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只通过上转叶进行旋转飞行,飞行效果较差,同时不能对动力进行传动利用,造成动力资源的浪费,此外在无人机降落过程中,与地面产生冲击力,使外壳产生振动,容易造成外壳内部零件的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的动力传导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外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内部嵌入安装有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输出轴连接有转叶,所述支撑臂内部嵌入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线槽、转杆、下旋叶、防护箱、出风口、进风口、过滤网、传动轴和皮带;
所述支撑臂内部开设有线槽,且线槽与外壳内部连通,所述外壳内部对应线槽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杆,且转杆外端对应外壳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下旋叶,所述外壳底端对应下旋叶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防护箱,且防护箱内壁对应下旋叶底部位置处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外壳顶端对应出风口位置处开设进风口,且出风口和进风口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外端与转杆外端均套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外端套接有皮带;
所述外壳底端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杆、缓冲槽、活动杆、缓冲弹簧、固定块、支撑板和支撑弹簧;
所述外壳底端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端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部滑动卡接有活动杆,且缓冲槽内部对应活动杆顶部位置处嵌入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活动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固定杆外端底部位置处套接有支撑弹簧。
优选的,所述下旋叶共有四个,所述防护箱内部对应下旋叶边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隔板。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的位置与线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转杆贯穿外壳与下旋叶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入端与内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底端等距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所述固定块的直径大于支撑弹簧的直径,且固定杆外端底部开设有槽口,所述支撑弹簧对应套接在槽口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臂一端底部位置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端固定连接有导风板,所述支撑臂内部对应凹槽底部位置处开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部对应转轴位置处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外端啮合连接有链条。
优选的,所述导风板的高度等于凹槽的高度,所述转轴贯穿支撑臂与传动齿轮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设置有线槽、转杆、下旋叶、防护箱、出风口、进风口、过滤网、传动轴和皮带,通过线槽在布置电性的同时,方便对传动轴和皮带进行收纳放置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同时传动轴和皮带配合传动,使旋转电机带动转杆转动,从而使转杆带动下旋叶进行旋转,产生风力,对无人机进行辅助飞行,提高无人机的飞行效果,通过在下旋叶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外壳内部的空气流动,使风从进风口进入,从出风口吹出,对外壳内部进行散热,避免外壳内部的温度过高,保证无人机的运行,此外通过过滤网防止灰尘进入外壳,保证外壳内部的干净。
2、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杆、缓冲槽、活动杆、缓冲弹簧、固定块、支撑板和支撑弹簧,通过固定杆、活动杆和支撑板配合,对无人机进行支撑,同时通过缓冲弹簧收缩的特性,在无人机降落时,带动活动杆沿着缓冲槽收缩,减缓冲击力,此外在活动块收缩的同时,通过固定块的配合,推动支撑弹簧收缩,进而使缓冲弹簧和支撑弹簧一同减少无人机下落的冲击力,降低振动,避免外壳内部的零件损坏。
3、设置有凹槽、转轴、导风板、腔室、传动齿轮和链条,通过导风板对风进行引导,同时通过转轴的配合,在无人机转向时,带动导风板倾斜,形成斜面,使风从导风板形成的斜面吹过,减少阻力,提高无人机转向的效率,通过通过传动齿轮和链条的配合,使四个导风板的斜面相等,避免风流向杂乱出现乱流,保证风流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无人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传动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护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活动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从动齿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外壳;2、支撑臂;3、旋转电机;4、转叶;
5、传动机构;501、线槽;502、转杆;503、下旋叶;504、防护箱;505、出风口;506、进风口;507、过滤网;508、传动轴; 509、皮带;
6、支撑机构;601、固定板;602、固定杆;603、缓冲槽;604、活动杆;605、缓冲弹簧;606、固定块;607、支撑板;608、支撑弹簧;
7、凹槽;8、转轴;9、导风板;10、腔室;11、传动齿轮;12、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的动力传导机构,包括外壳1,外壳1外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臂2,支撑臂2内部嵌入安装有旋转电机3,且旋转电机3输出轴连接有转叶4,支撑臂2内部嵌入安装有传动机构5,传动机构5包括线槽501、转杆502、下旋叶503、防护箱504、出风口505、进风口 506、过滤网507、传动轴508和皮带509;
支撑臂2内部开设有线槽501,且线槽501与外壳1内部连通,外壳1内部对应线槽501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杆502,且转杆502外端对应外壳1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下旋叶503,外壳1底端对应下旋叶503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防护箱504,为了提高无人机飞行的效果,下旋叶503共有四个,防护箱504内部对应下旋叶503边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隔板,且防护箱504内壁对应下旋叶503底部位置处开设有出风口505,外壳1顶端对应出风口505位置处开设进风口506,且出风口505和进风口506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过滤网507,旋转电机3输出轴外端与转杆502外端均套接有传动轴508,传动轴508外端套接有皮带509,为了方便带动下旋叶503转动,传动轴508的位置与线槽501的位置相对应,转杆502贯穿外壳1与下旋叶503固定连接,旋转电机3的输入端与内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外壳1底端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6,支撑机构6包括固定板601、固定杆602、缓冲槽603、活动杆604、缓冲弹簧605、固定块606、支撑板607和支撑弹簧608;
外壳1底端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01,固定板601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02,固定杆602底端开设有缓冲槽603,缓冲槽603 内部滑动卡接有活动杆604,且缓冲槽603内部对应活动杆604顶部位置处嵌入安装有缓冲弹簧605,活动杆604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606,固定块606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07,固定杆602外端底部位置处套接有支撑弹簧608,为了提高支撑的稳定性,支撑板607底端等距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固定块606的直径大于支撑弹簧608的直径,且固定杆602外端底部开设有槽口,支撑弹簧608对应套接在槽口内部;
支撑臂2一端底部位置处开设有凹槽7,凹槽7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8,转轴8外端固定连接有导风板9,支撑臂2内部对应凹槽7 底部位置处开设有腔室10,腔室10内部对应转轴8位置处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11,且传动齿轮11外端啮合连接有链条12,为了便于对风进行引导,导风板9的高度等于凹槽7的高度,转轴8贯穿支撑臂2 与传动齿轮11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一种无人机的动力传导机构过程中,首先,通过旋转电机3带动转叶4旋转,使无人机升起,同时在旋转电机3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传动轴508和皮带509配合传动,使旋转电机3同步带动转杆502旋转,并使转杆502带动下旋叶503转动,从而产生了风力,对无人机进行辅助飞行,提高无人机的飞行效果,此外在下旋叶503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外壳1内部的气体流动,使风从进风口506进入,并从出风口505排出,对外壳1 内部进行换热,提高无人机的散热效果,另外通过过滤网507对风中的灰尘过滤,避免灰尘进入外壳1内部,保证外壳1内部的干燥性;
接着,在无人机转向时,通过转轴8带动导风板9转动,使导风板9顺着风向倾斜,形成斜面,使风从导风板9的斜面吹过,减少阻力,提高无人机的转向效果,同时在通过传动齿轮11和链条12配合,使四个转轴8同一转动,进而保证导风板9倾斜角度的一致性,避免出现乱流,使风平稳穿过凹槽7,提高无人机的稳定性;
最后,在降落的过程中,通过缓冲弹簧605伸缩的特性,使活动杆604沿着缓冲槽603收缩,从而减缓冲击力,同时在活动杆604收缩的过程中,通过固定块606推动支撑弹簧608收缩,进而使缓冲弹簧605和支撑弹簧608一同进行缓冲,减少无人机降落的冲击力,提高缓冲效果,减少振动,避免外壳1内部的零件损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无人机的动力传导机构,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外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臂(2),所述支撑臂(2)内部嵌入安装有旋转电机(3),且旋转电机(3)输出轴连接有转叶(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2)内部嵌入安装有传动机构(5);
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线槽(501)、转杆(502)、下旋叶(503)、防护箱(504)、出风口(505)、进风口(506)、过滤网(507)、传动轴(508)和皮带(509);
所述支撑臂(2)内部开设有线槽(501),且线槽(501)与外壳(1)内部连通,所述外壳(1)内部对应线槽(501)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杆(502),且转杆(502)外端对应外壳(1)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下旋叶(503),所述外壳(1)底端对应下旋叶(503)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防护箱(504),且防护箱(504)内壁对应下旋叶(503)底部位置处开设有出风口(505),所述外壳(1)顶端对应出风口(505)位置处开设进风口(506),且出风口(505)和进风口(506)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过滤网(507);
所述旋转电机(3)输出轴外端与转杆(502)外端均套接有传动轴(508),所述传动轴(508)外端套接有皮带(509);
所述外壳(1)底端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6),所述支撑机构(6)包括固定板(601)、固定杆(602)、缓冲槽(603)、活动杆(604)、缓冲弹簧(605)、固定块(606)、支撑板(607)和支撑弹簧(608);
所述外壳(1)底端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01),所述固定板(601)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02),所述固定杆(602)底端开设有缓冲槽(603),所述缓冲槽(603)内部滑动卡接有活动杆(604),且缓冲槽(603)内部对应活动杆(604)顶部位置处嵌入安装有缓冲弹簧(605),所述活动杆(604)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06),所述固定块(606)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07),所述固定杆(602)外端底部位置处套接有支撑弹簧(6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的动力传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旋叶(503)共有四个,所述防护箱(504)内部对应下旋叶(503)边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隔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的动力传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508)的位置与线槽(50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转杆(502)贯穿外壳(1)与下旋叶(503)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3)的输入端与内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的动力传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07)底端等距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所述固定块(606)的直径大于支撑弹簧(608)的直径,且固定杆(602)外端底部开设有槽口,所述支撑弹簧(608)对应套接在槽口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的动力传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2)一端底部位置处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外端固定连接有导风板(9),所述支撑臂(2)内部对应凹槽(7)底部位置处开设有腔室(10),所述腔室(10)内部对应转轴(8)位置处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11),且传动齿轮(11)外端啮合连接有链条(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的动力传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9)的高度等于凹槽(7)的高度,所述转轴(8)贯穿支撑臂(2)与传动齿轮(11)固定连接。
CN202021265905.9U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无人机的动力传导机构 Active CN213057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5905.9U CN213057508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无人机的动力传导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5905.9U CN213057508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无人机的动力传导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57508U true CN213057508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69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65905.9U Active CN213057508U (zh) 2020-07-02 2020-07-02 一种无人机的动力传导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575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8179A (zh) * 2021-12-16 2022-04-29 张照智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悬浮式智能灭火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8179A (zh) * 2021-12-16 2022-04-29 张照智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悬浮式智能灭火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75120B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
CN105378270B (zh) 自行车行驶中的风力补充飞轮电池能量的装置的使用方法
CN213057508U (zh) 一种无人机的动力传导机构
CN106081060B (zh) 一种垂直起降复合布局无人机旋翼收放装置
CN205707352U (zh) 一种曲柄滑块式扑翼飞行器
CN109131886B (zh) 一种用于救生的无人机
CN210882627U (zh) 一种用于输变电站巡检的巡检无人机
CN106828797A (zh) 一种多栖飞行器
CN107985573A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浮力辅升装置
CN103991549A (zh) 一种高强度旋转扑翼飞行器
CN107985574A (zh) 一种浮力辅升无人机
CN103991540A (zh) 一种锥形旋转扑翼飞行器
CN103991543B (zh) 一种带弹簧的旋转扑翼飞行器
CN209852596U (zh) 一种无人机用气动散热装置
CN111994260A (zh) 一种用于保护无人机在强风情况下飞行的装置
CN203864998U (zh) 一种小型旋转扑翼无人飞行器
CN205524955U (zh) 一种变距螺旋桨及无人机
CN213057490U (zh) 水上摄影两栖无人机
CN103991541A (zh) 一种小型带弹簧的旋转扑翼飞行器
CN203845010U (zh) 一种小型类扑翼飞行器
CN210555614U (zh) 一种用于飞机的可旋转航行灯
CN103991548B (zh) 一种旋转扑翼飞行器
CN203845008U (zh) 一种无人类扑翼飞行器
CN207725602U (zh) 一种小型无人机翼面折叠机构
CN112319793A (zh) 一种翼片能够调节迎角的扑翼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