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56932U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56932U
CN213056932U CN202021666461.XU CN202021666461U CN213056932U CN 213056932 U CN213056932 U CN 213056932U CN 202021666461 U CN202021666461 U CN 202021666461U CN 213056932 U CN213056932 U CN 2130569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vehicle
camera
lamp
connecting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664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祁凯悦
伍俊
范亦卿
陶莹
许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ensetime Ling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ensetime Ling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ensetime Ling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ensetime Ling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664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569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569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56932U/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9865 priority patent/WO2022033339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4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insid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4Mounting of cameras operative during driv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relative to the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车舱内的顶部饰件以及设置于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至少一个摄像头装设于所述顶部饰件,所述至少一个摄像头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辆。
背景技术
OMS(Occupancy Monitoring System)乘员检测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视觉或者雷达感知技术,实现驾驶舱成员身份识别、安全带检测,车内物品遗留检测等功能,从而有助于提高车舱安全以及提升成员舒适度的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车舱内的顶部饰件以及设置于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至少一个摄像头装设于所述顶部饰件,所述至少一个摄像头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部饰件包括车舱顶灯,至少一个所述摄像头装设于所述车舱顶灯,装设于所述车舱顶灯的所述摄像头朝向车舱内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设于所述车舱顶灯的所述摄像头相对所述车舱顶灯呈倾斜设置;和/或
所述车舱顶灯设有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包括开口,所述摄像头嵌设于所述收容部并通过所述开口露出所述收容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舱顶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车舱前部顶灯、车舱后部顶灯、设于车舱内的车窗顶框的阅读灯;以及
设置于所述车舱前部顶灯的摄像头朝向所述车舱的后侧设置;和/或
设置于所述车舱后部顶灯的摄像头朝向所述车舱的后排座位设置;和/或
设置于所述阅读灯的摄像头朝向所述车舱的座位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包括至少两个所述顶部饰件和至少两个所述摄像头,所述至少两个所述顶部饰件分别设置于车舱内的不同位置,所述至少两个所述摄像头装设于所述至少所述两个顶部饰件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摄像头的光轴与车舱内顶部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60°至90°。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线,所述摄像头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部饰件设有走线孔,所述连接线的一端穿过所述走线孔与所述摄像头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备主机,所述车辆还包括车架结构,所述设备主机设置于车辆的后备箱;以及
所述顶部饰件包括车舱前部顶灯;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装设于所述车舱前部顶灯的摄像头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经过车辆的遮阳板背面、沿所述车架结构延伸设置并与所述设备主机连接;和/或
所述顶部饰件包括车舱后部顶灯和/或设于车舱内的车窗顶框的阅读灯;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装设于车舱后部顶灯或装设于所述阅读灯的摄像头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经过所述车架结构与所述设备主机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至少一个摄像头,并将摄像头安装在车舱内的顶部饰件的位置,扩大了摄像头的视野范围,摄像头连接控制装置,能够对车舱内全部成员的面部检测以及肩部以上位置姿态检测,实现更加全面的检测。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图1是相关技术的中车舱内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的摄像头与车舱内顶部平面的侧视图角度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另外,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表示多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车辆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所示,车舱内部通常设有后视镜90、方向盘91、仪表台92、中控屏93、车舱内的顶部饰件(例如车舱前部顶灯94、车舱后部顶灯、阅读灯等)、遮阳板95等。参见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10、车舱内的顶部饰件以及设置于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至少一个摄像头10装设于所述顶部饰件,所述至少一个摄像头10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可选地,摄像头10可用于采集车内影像,可以采用视角较大的鱼眼摄像头、广角摄像头等类型的摄像头。在成像方式上,摄像头10可采用RGB摄像头成像方式或是RGB+IR摄像头成像方式等。
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至少一个摄像头10,并将摄像头10安装在顶部饰件的位置,使摄像头10拥有更高的视角,扩大了摄像头10的视野范围,摄像头10连接控制装置能够对车舱内全部成员的面部检测以及肩部以上位置姿态检测,也即包括驾驶员、副驾驶位置的成员以及后排座位的成员的面部检测以及肩部以上位置姿态检测,实现更加全面的检测,提高了驾驶安全性。
摄像头10连接控制装置,可以检测驾驶员的面部,实现疲劳检测等面部检测功能,识别驾驶员的手势识别,例如在驾驶员驾驶过程中,可检测驾驶员吸烟,喝水等动作,检测驾驶员是存在危险驾驶的风险,保障驾驶安全,实现对驾驶员更加全面的检测。摄像头10还可以检测车舱内其他成员的面部及手势,实现全员检测的效果。可应用于乘用车、出租车、公交车、长途客车、长途货车、地铁、有轨电车、火车等交通工具。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部饰件包括车舱顶灯,至少一个摄像头10装设于所述车舱顶灯,装设于所述车舱顶灯的所述摄像头10朝向车舱内设置。将摄像头10安装在车舱顶灯,使摄像头10拥有更高的视角,扩大了摄像头10的视野范围。
为了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装设于所述车舱顶灯的所述摄像头10相对所述车舱顶灯呈倾斜设置,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车架结构及车舱顶灯的位置,调整摄像头10与车舱顶灯之间的安装角度,从而使摄像头10的视角范围覆盖车舱内的大部分空间以及车舱内的全部成员的面部检测以及肩部以上位置姿态检测。在一些情况下,车舱顶灯本身的安装位置相对车舱内顶部平面(可理解为是水平面)就形成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摄像头10的光轴可以相对车舱顶灯的壳体表面呈垂直设置,从而与车舱内顶部平面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可选地,参见图3所示,至少一个摄像头10的光轴与车舱内顶部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60°至90°,可以使摄像头10的视角范围覆盖车舱内的大部分空间以及车舱内的全部成员的面部检测以及肩部以上位置姿态检测,提高检测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车舱顶灯可以设有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包括第一开口,所述摄像头10嵌设于所述收容部并通过所述开口露出所述收容部。可选地,收容部可以通过在车舱顶灯的表面挖槽实现,从而将摄像头10稳定地嵌设在车舱顶灯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舱顶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车舱前部顶灯、车舱后部顶灯、设于车舱内的车窗顶框的阅读灯。车窗顶框可以是前排座位(即驾驶座和副驾驶座)的车窗顶框,也可以是后排座位的车窗顶框。其中,设置于所述车舱前部顶灯的摄像头朝向所述车舱的后侧设置,设置于所述车舱后部顶灯的摄像头朝向所述车舱的后排座位设置,设置于所述阅读灯的摄像头朝向所述车舱的座位设置。需要说明的是,车舱的前部和后部是以车辆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为基准划分的,由车辆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划分的两部分中,更靠近车头的一部分为车舱的前部,更靠近车尾的一部分为车舱的后部。相应的,前部顶灯和车舱后部顶灯也以车辆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为基准可选地,车辆可以是私家车或运营车(如大巴车)。私家车的车舱前部可设置车舱前部顶灯,车舱后部可设置车舱后部顶灯,车舱内的座位侧部可设置阅读灯。运营车的车舱前部可设置车舱前部顶灯,车舱后部可设置车舱后部顶灯,车舱内的每个座位侧部可设置阅读灯。
可选地,所述车辆包括至少两个所述顶部饰件和至少两个所述摄像头,所述至少两个所述顶部饰件分别设置于车舱内的不同位置,所述至少两个所述摄像头装设于所述至少所述两个顶部饰件中的至少一个。例如,顶部附件可以包括车舱前部顶灯、车舱后部顶灯、设置于车窗上方的阅读灯,等等。至少两个摄像头设置于以下至少一个位置:车舱前部顶灯,车舱后部顶灯、阅读灯。可选的,至少两个摄像头不装设于同一顶部饰件。可以理解的,在车辆内设置至少两个摄像头,并且将摄像头设置在不同的车舱顶灯的位置,可以对车内的成员实现更全面地检测。下面对设置于车舱前部顶灯、车舱后部顶灯以及阅读灯这三个位置的摄像头进行详细介绍。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以摄像头10设置于车舱前部顶灯94为例。设置于车舱前部顶灯94摄像头10朝向车舱后侧设置,可以实现对驾驶员、副驾驶位置的成员以及后排座位的成员的面部检测以及肩部以上位置姿态检测,实现更加全面的检测检测,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可选地,所述车舱前部顶灯可以设有第一收容部,所述第一收容部包括第一开口,所述摄像头10嵌设于所述第一收容部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露出所述第一收容部,从而安装在车舱前部顶灯。第一收容部可以通过在车舱前部顶灯的壳体表面挖槽实现,从而将摄像头10稳定的嵌设在车舱前部顶灯内。
在车辆行驶之前,安装于车舱前部顶灯的摄像头可以采集到全车舱成员的信息,以进行相应的检测,例如检测全员是否系好安全带。在行使过程中,摄像头可以实时采集车舱全员信息,保障驾驶安全。可以通过得到的车舱成员信息进行个性化设置,提高乘坐舒适性。在车辆行驶结束之后,通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可以检查驾驶座、副驾驶座以及后排座位是否有物品遗留,实现遗留物品检测提醒。
为了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装设于所述车舱前部顶灯的所述摄像头相对所述车舱前部顶灯呈倾斜设置,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车架结构及车舱前部顶灯的位置,调整摄像头与车舱前部顶灯之间的安装角度,从而使摄像头的视角范围覆盖车舱内的大部分空间以及车舱内全部成员的面部检测以及肩部以上位置姿态检测。在一些情况下,车舱前部顶灯本身的安装位置相对车舱内顶部平面就形成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摄像头的光轴可以相对车舱前部顶灯的壳体表面呈垂直设置,从而与车舱内顶部平面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例如呈60°至90°之间的倾斜角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以摄像头设置于车舱后部顶灯为例。装设于所述车舱后部顶灯的所述摄像头朝向车舱后排座位设置,可以实现对后排座位的成员的面部检测以及肩部以上位置姿态检测及相应的空间,实现更加全面的检测检测,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可选地,所述车舱后部顶灯可以设有第二收容部,所述第二收容部包括第二开口,所述摄像头嵌设于所述第二收容部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口露出所述第二收容部,从而安装在车舱后部顶灯。第二收容部可以通过在车舱后部顶灯的壳体表面挖槽实现,从而将摄像头稳定的嵌设在车舱后部顶灯内。
在车辆行驶之前,安装于车舱后部顶灯的摄像头可以采集到后排座位成员的信息,以进行相应的检测,例如检测成员是否系好安全带。在行使过程中,摄像头可以实时采集车舱全员信息,保障驾驶安全。可以通过得到的车舱成员信息进行个性化设置,提高乘坐舒适性。在车辆行驶结束之后,通过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可以检查后排座位是否有物品遗留,实现遗留物品检测提醒。
为了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装设于所述车舱后部顶灯的所述摄像头相对所述车舱后部顶灯呈倾斜设置,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车架结构及车舱后部顶灯的位置,调整摄像头与车舱后部顶灯之间的安装角度,从而使摄像头的视角范围覆盖车舱后排的大部分空间以及车舱后排座位的成员的面部检测以及肩部以上位置姿态检测。在一些情况下,车舱后部顶灯本身的安装位置相对车舱内顶部平面就形成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摄像头的光轴可以相对车舱后部顶灯的壳体表面呈垂直设置,从而与车舱内顶部平面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例如呈60°至90°之间的倾斜角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以摄像头设置于阅读灯为例。装设于所述阅读灯的所述摄像头朝向车舱内的座位设置,可以从侧方采集到前排座位或后排座位成员及相应的空间的信息,实现更加全面的检测,提高了驾驶安全性。车窗顶框可以是前排座位(即驾驶座和副驾驶座)的车窗顶框,也可以是后排座位的车窗顶框。可选地,所述阅读灯可以设有第三收容部,所述第三收容部包括第三开口,所述摄像头嵌设于所述第三收容部并通过所述第三开口露出所述第三收容部,从而安装在阅读灯。第三收容部可以通过在阅读灯的壳体表面挖槽实现,从而将摄像头稳定的嵌设在阅读灯内。
在车辆行驶之前,安装于阅读灯的摄像头可以从侧方采集到前排座位或后排座位成员及相应的空间的信息,以进行相应的检测,例如检测成员是否系好安全带。在行使过程中,摄像头可以实时采集前排座位成员或后排座位成员信息,保障驾驶安全。可以通过得到的车舱成员信息进行个性化设置,提高乘坐舒适性。在车辆行驶结束之后,摄像头可以采集前排和/或后排座位的信息,从而帮助检查前排座位和/或后排座位是否有物品遗留,实现遗留物品检测提醒。
为了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装设于所述阅读灯的所述摄像头相对所述阅读灯呈倾斜设置,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车架结构及阅读灯的位置,调整摄像头与阅读灯之间的安装角度,从而使摄像头的视角范围覆盖车舱内的座位空间。在一些情况下,阅读灯本身的安装位置相对车舱内顶部平面就形成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摄像头的光轴可以相对阅读灯的壳体表面呈垂直设置,从而与车舱内顶部平面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例如呈60°至90°之间的倾斜角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车辆还可以包括连接线,所述摄像头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为了便于连接线与摄像头连接,所述顶部饰件可以设有走线孔,所述连接线的一端穿过所述走线孔与所述摄像头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以所述顶部饰件包括车舱前部顶灯94为例,所述车舱前部顶灯94可以设有走线孔,所述连接线20的一端可以穿过所述车舱前部顶灯94设置的走线孔与所述摄像头10连接,所述连接线20的另一端可以与控制装置连接。可以理解的,车舱后部顶灯和阅读灯上同样可以设置走线孔,所述连接线20可以穿过相应的走线孔与摄像头10连接。连接线的走线方式可以根据摄像头的安装位置进行布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备主机,所述车辆还包括车架结构,所述设备主机设置于车辆的后备箱。所述连接线的一端穿过顶部饰件的走线孔与所述摄像头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与后备箱内的设备主机连接。为了实现连接线与设备主机连接,连接线的走线方式可以根据摄像头的安装位置进行布置。车辆本身可以包括汽车CAN总线(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车内的各电子部件均可以接入汽车CAN总线组成车载网络系统。设备主机可以接入汽车CAN总线,与摄像头10组合成OMS乘员检测系统使用。
所述顶部饰件可以包括车舱前部顶灯,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装设于所述车舱前部顶灯的摄像头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经过车辆的遮阳板背面、沿所述车架结构延伸设置并与所述设备主机连接。所述顶部饰件可以包括车舱后部顶灯或设于车舱内的车窗顶框的阅读灯,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装设于车舱后部顶灯或装设于所述阅读灯的摄像头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经过所述车架结构与所述设备主机连接。
其中,车架结构可以包括车架的A柱、B柱、车架后部结构及车架侧部结构。以装设于车舱前部顶灯的摄像头为例,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装设于所述车舱前部顶灯的摄像头10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可以经过所述遮阳板95的背面,并沿车架的A柱、B柱、车架后部结构或车架侧部结构延伸设置后,接入后备箱与所述设备主机连接。可以理解的,连接线可以隐藏在遮阳板95的背面,并沿着车架的A柱、B柱、车架侧部结构或车架后部结构延伸至后备箱,与后备箱内的设备主机连接。这样,可以将大部分的连接线隐藏收纳起来,减少对驾驶员视野的影响,尽可能不影响安全驾驶,此外还可以达到外观简洁美观的效果。
以装设于车舱后部顶灯的摄像头为例,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装设于车舱后部顶灯的摄像头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经过所述车架结构与所述设备主机连接。可以理解的,连接线可以沿着车架侧部结构或车架后部结构直接延伸至后备箱,与后备箱内的设备主机连接。这样,可以将连接线沿着车架结构布线,减少对驾驶员视野的影响,尽可能不影响安全驾驶。
以装设于车窗顶框的阅读灯的摄像头为例,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装设于阅读灯的摄像头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经过所述车架结构和与所述设备主机连接。车窗顶框可以是车舱内的前排座位(即驾驶座和副驾驶座)的车窗顶框,也可以是车舱内的后排座位的车窗顶框。可以理解的,阅读灯安装在车舱内的前排座位的车窗顶框的位置时,连接线可以沿着车架的B柱、车架侧部结构或车架后部结构延伸至后备箱,与后备箱内的设备主机连接。阅读灯安装在车舱内的后排座位的车窗顶框的位置时,连接线可以沿着车架侧部结构或车架后部结构直接延伸至后备箱,与后备箱内的设备主机连接。这样,可以将连接线沿着车架结构布线,减少对驾驶员视野的影响,尽可能不影响安全驾驶。
本公开的车辆,在车辆行驶之前,安装于车舱前部顶灯的摄像头可以检测到全车舱成员的信息,安装于车舱后部顶灯的摄像头可以检测后排座位的成员的信息,安装于车窗顶框的摄像头也可以检测前排座位及后排座位的成员的信息,例如检测全员是否系好安全带,实现更加全面的检测检测,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在行使过程中,可以通过摄像头实时采集对应车舱区域内成员的信息以用于检测,保障驾驶安全,还可以通过得到的车舱成员信息进行个性化设置,提高乘坐舒适性。在车辆行驶结束之后,可以通过摄像头采集的信息检查对应车舱区域内驾驶座、副驾驶座以及后排座位是否有物品遗留,实现遗留物品检测提醒。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在实施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说明书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说明书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车舱内的顶部饰件以及设置于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至少一个摄像头装设于所述顶部饰件,所述至少一个摄像头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顶部饰件包括车舱顶灯,至少一个所述摄像头装设于所述车舱顶灯,装设于所述车舱顶灯的所述摄像头朝向车舱内设置;
所述车舱顶灯设有由所述车舱顶灯的表面挖槽形成的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包括开口,所述摄像头嵌设于所述收容部并通过所述开口露出所述收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装设于所述车舱顶灯的所述摄像头相对所述车舱顶灯呈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舱顶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车舱前部顶灯、车舱后部顶灯、设于车舱内的车窗顶框的阅读灯;以及
设置于所述车舱前部顶灯的摄像头朝向所述车舱的后侧设置;和/或
设置于所述车舱后部顶灯的摄像头朝向所述车舱的后排座位设置;和/或
设置于所述阅读灯的摄像头朝向所述车舱的座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至少两个所述顶部饰件和至少两个所述摄像头,所述至少两个所述顶部饰件分别设置于车舱内的不同位置,所述至少两个所述摄像头装设于所述至少所述两个顶部饰件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摄像头的光轴与车舱内顶部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60°至9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线,所述摄像头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饰件设有走线孔,所述连接线的一端穿过所述走线孔与所述摄像头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备主机,所述车辆还包括车架结构,所述设备主机设置于车辆的后备箱;以及
所述顶部饰件包括车舱前部顶灯;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装设于所述车舱前部顶灯的摄像头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经过车辆的遮阳板背面、沿所述车架结构延伸设置并与所述设备主机连接;和/或
所述顶部饰件包括车舱后部顶灯和/或设于车舱内的车窗顶框的阅读灯;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装设于车舱后部顶灯或装设于所述阅读灯的摄像头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经过所述车架结构与所述设备主机连接。
CN202021666461.XU 2020-08-11 2020-08-11 车辆 Active CN2130569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66461.XU CN213056932U (zh) 2020-08-11 2020-08-11 车辆
PCT/CN2021/109865 WO2022033339A1 (zh) 2020-08-11 2021-07-30 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66461.XU CN213056932U (zh) 2020-08-11 2020-08-11 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56932U true CN213056932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82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66461.XU Active CN213056932U (zh) 2020-08-11 2020-08-11 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56932U (zh)
WO (1) WO202203333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33339A1 (zh) * 2020-08-11 2022-02-17 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44572A1 (en) * 2000-01-06 2002-10-02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sion enhancement in a vehicle
DE10234824B4 (de) * 2002-07-31 2007-04-26 Webasto Ag Vor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einer Person oder eines Objekts im Fahrzeuginnenraum
US10017117B2 (en) * 2016-05-18 2018-07-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occupant view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210174775U (zh) * 2019-01-11 2020-03-24 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及控制系统
CN209738940U (zh) * 2019-03-14 2019-12-06 毛文涛 基于红外成像的车载一体化交互装置
CN213056932U (zh) * 2020-08-11 2021-04-27 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33339A1 (zh) * 2020-08-11 2022-02-17 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33339A1 (zh) 2022-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01048B2 (en) Seatbelt buckling detection
CN105313829B (zh) 车顶安装的后排座椅气囊安全笼
US10017117B2 (en) Vehicle occupant viewing systems and methods
EP3109098B1 (en) Vehicle driver assistance apparatus
JP2008269496A (ja) 乗員情報検出システム、乗員拘束システム、車両
US20150319608A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Smart Device Use While Operating A Motor Vehicle
US10293836B2 (en) Vehicle assistant system and vehicle
US20100201507A1 (en) Dual-mode vision system for vehicle safety
US20190168586A1 (en) Adaptive light passage region control
JP2007022401A (ja) 乗員情報検出システム、乗員拘束装置、車両
CN213056932U (zh) 车辆
CN108382296A (zh) 车内照明系统
US20190001891A1 (en) Vehicle roof mounted system
JP2010203836A (ja) 車室内状態の認識装置
CN214084149U (zh) 乘员监测系统及车辆
CN112009391B (zh) 车载摄像装置、安装方法、车辆及视觉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3056885U (zh) 车辆
CN213056931U (zh) 车辆
WO2018225503A1 (ja) コネクタ装置、及びコネクタシステム
CN204526996U (zh) 一种安全行车辅助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汽车
CN112532915A (zh) 车外监视装置
WO2014189166A1 (ko) 자동차의 좌우후방 시야확보 장치
CN218085289U (zh) 一种流媒体后视镜及车辆
CN216069805U (zh) 一种汽车盲区检测系统
CN106314279A (zh) 机动车辆上观察装置的设置及操作观察装置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