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50136U - 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废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废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50136U
CN213050136U CN202021590314.9U CN202021590314U CN213050136U CN 213050136 U CN213050136 U CN 213050136U CN 202021590314 U CN202021590314 U CN 202021590314U CN 213050136 U CN213050136 U CN 213050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micro
nano bubble
generation module
liquid m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903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盛海
庞常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lue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lue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lue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lue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903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501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50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501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还包括机泵,所述机泵的进水端连接进水管,所述机泵的出水端连接出水管,所述机泵上连接有与泵体连通的注气管;所述出水管和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之间设有溶气罐。该模块在机泵的泵体内进行水、气混合,并通过溶气罐将未完全溶解的气体排出,通过溶气罐缓冲后排出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中的气水混合物中能够产生均匀的微纳米气泡,其能够在后续的废水处理过程中比如气浮、絮凝、降解等过程中发挥高效的作用,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该模块的废水处理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废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权利人清华大学于2016年提出了一项发明专利申请CN201610063091.2,公开了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一水泵,该水泵具有一进水口和出水口;一第一水力传导装置,该第一水力传导装置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一臭氧发生装置,用于提供臭氧;一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该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具有一进水口、出水口和进气口,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连通;一第二水力传导装置,该第二水力传导装置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利用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废水的方法。
通过该方案可得知,传统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中,气液混合是在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内进行的,其存在的问题在于:混合流程短、混合均匀性不好,在对于后续的废水处理过程中微纳米气泡的功效充分发挥有负面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该模块在机泵的泵体内进行水、气混合,并通过溶气罐将未完全溶解的气体排出,通过溶气罐缓冲后排出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中的气水混合物中能够产生均匀的微纳米气泡,其能够在后续的废水处理过程中比如气浮、絮凝、降解等过程中发挥高效的作用,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该模块的废水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还包括机泵,所述机泵的进水端连接进水管,所述机泵的出水端连接出水管,所述机泵上连接有与泵体连通的注气管;所述出水管和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之间设有溶气罐。
在上述的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中,所述溶气罐的中上部或上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溶气罐的顶部设有排气阀。
在上述的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中,所述溶气罐的进液管延伸到溶气罐的中上部或上部;所述溶气罐的出液管延伸到溶气罐的中下部或下部。
在上述的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中,所述出水管为一延伸到溶气罐的中央的底部的弯管。
在上述的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中,所述注气管上设有气体流量计、气体调节阀、电磁阀。
在上述的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中,所述注气管在气体流量计、气体调节阀之间为U型结构。
在上述的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中,所述水所述U型结构的最低处连接有一根向下延伸的排空管,所述排空管上设有电磁阀。
同时,本方案还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废水处理腔、与废水处理器腔连接的排水腔和如上所述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置于所述废水处理腔内,所述进水管连接在排水腔上。
在上述的废水处理设备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废水处理设备为气浮机。
在上述的废水处理设备中,述废水处理腔还设有废液注入管。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方案在机泵的泵体内进行水、气混合,并通过溶气罐将未完全溶解的气体排出,通过溶气罐缓冲后排出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中的气水混合物中能够产生均匀的微纳米气泡,其能够在后续的废水处理过程中比如气浮、絮凝、降解等过程中发挥高效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和2的在去掉外侧面板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注气管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溶气罐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在去掉外侧面板后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在去掉外侧面板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包括多个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还包括机泵2,所述机泵2的进水端连接进水管3,所述机泵2的出水端连接出水管4,所述机泵2上连接有与泵体连通的注气管5;所述出水管4和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之间设有溶气罐6。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的产生的微纳米气泡的直径的分布规格优选为100-800nm,优选为100-500nm,优选为100-400nm。
本实施例在机泵2的泵体内进行水、气混合,并通过溶气罐6将未完全溶解的气体排出,通过溶气罐6缓冲后排出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中的气水混合物中能够产生均匀的微纳米气泡,其能够在后续的废水处理过程中比如气浮、絮凝、降解等过程中发挥高效的作用。
在工作过程中,如果要产生微纳米气泡,则应通过注气管5供气,通过进水管3供水,经过机泵2混合后注入溶气罐6,溶气罐6内经过气液分离,溶气罐6内压力为2-6bar;没有和水融合的气体会分离排出,溶气罐6内的水内含有大量的气体,这些含气混合物经过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射出,形成含有微纳米气泡的射流。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溶气罐6的中上部或上部设有压力传感器61,所述溶气罐6的顶部设有排气阀62;所述排气阀62和压力传感器61联动。当压力传感器61达到设定的值后,排气阀62会打开或调到设定的开度排气,或者根据压力来灵活调整排气阀62的开度。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溶气罐6的进液管63延伸到溶气罐6的中上部或上部;所述溶气罐6的出液管64延伸到溶气罐6的中下部或下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溶气罐6的进液管63从溶气罐6的底部插入并一直延伸到溶气罐6的中上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溶气罐6的出液管64为一延伸到溶气罐6的中央的底部的弯管。
通过上述设计,本案的气、水经过进水管3注入溶气罐6内混合并将多余的气体排掉后,经过弯管排出,进水管3和弯管配合可以延长液体流路,同时弯管还可改变液体流向,使液体中的气体分布更为均匀。所以通过上述改进,可以使排至微纳米气泡发生器1中的液体中的气体更为均匀,大气泡会消失,提高微纳米气泡的均匀性和有效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注气管5上设有气体流量计51、气体调节阀52、电磁阀53,所述注气管5在气体流量计51、气体调节阀52之间为U型结构54。U型结构54设置在注气管51的最高处。
该U型结构54可在机泵2意外停机时,缓冲机泵2的泵体内带压水对注气管5的冲击,经过试验可以发现,如果没有U型结构54,机泵2紧急停机后泵体内的水会冲到注气管5的加气的接口处,如果有了该U型结构54,流体在该U型结构54处即可停止。
更为优选地,所述水所述U型结构54的最低处连接有一根向下延伸的排空管55,所述排空管55上设有电磁阀56,当机泵2停机后,电磁阀56可以同步或延迟启动,打开电磁阀56,泵体回水也可以通过排空管55同时排出,进一步降低意外停机对于气源的伤害。
实施例2
如图1,4和5所示,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废水处理腔7、与废水处理器腔7连接的排水腔8和如实施例1所述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所述废水处理腔还设有废液注入管9,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置1于所述废水处理腔7内,所述进水管3连接在排水腔8上,排水腔8用于将气浮后的净水排出,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废水处理设备为气浮机,也可以是絮凝、降解等设备。隐含的,废水处理腔7顶部自然有挂渣板、排渣腔等。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泵,所述机泵的进水端连接进水管,所述机泵的出水端连接出水管,所述机泵上连接有与泵体连通的注气管;所述出水管和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之间设有溶气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罐的中上部或上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溶气罐的顶部设有排气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罐的进液管延伸到溶气罐的中上部或上部;所述溶气罐的出液管延伸到溶气罐的中下部或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为一延伸到溶气罐的中央的底部的弯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管上设有气体流量计、气体调节阀、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气管在气体流量计、气体调节阀之间为U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所述U型结构的最低处连接有一根向下延伸的排空管,所述排空管上设有电磁阀。
8.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处理腔、与废水处理器腔连接的排水腔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置于所述废水处理腔内,所述进水管连接在排水腔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废水处理设备为气浮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腔还设有废液注入管。
CN202021590314.9U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废水处理设备 Active CN2130501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90314.9U CN213050136U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废水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90314.9U CN213050136U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废水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50136U true CN213050136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79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90314.9U Active CN213050136U (zh) 2020-08-04 2020-08-04 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废水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501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89779B1 (ko) 고농도 포화수 제조기를 구비한 마이크로버블 부상장치
KR100306790B1 (ko) 가압식 산소 용해방법
JP3758471B2 (ja) ガス溶解装置
CN207811449U (zh) 一种溶氧装置
CN201729726U (zh) 一种高效溶气气浮系统
CN206824332U (zh) 自来水管净化清洗设备
CN213050136U (zh) 一种基于微纳米气泡的气液混合物产生模块、废水处理设备
CN206980502U (zh) 一种纳米悬浮水气泡发生器
KR100978522B1 (ko) 하폐수처리기용 기포발생장치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CN208667234U (zh) 用于污水处理的充氧装置
CN201505512U (zh) 一种用于浸入式中空纤维膜组件的气水混合清洗装置
CN114288883B (zh) 一种气泵式微气泡发生装置及热水器
CN105565414A (zh) 一种气浮的压力溶气装置
CN216808264U (zh) 一种利用CO2调控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出水pH的系统
CN102951714B (zh) 溶气气浮机
CN111847563B (zh) 一种污水气浮处理方法
CN113845199A (zh) 一种富氢水生产设备及方法
CN210125601U (zh) 气泡发生器及系统
CN209010181U (zh) 一种间断工作的气浮机
JPH06182170A (ja)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
CN216537846U (zh) 一种污水处理智能好氧池
CN107381701B (zh) 一种利用恒压微气泡发生器供气的臭氧气浮装置及方法
RU2736474C2 (ru) Способ деаэрации пен и вспененных сред
CN210528519U (zh) 垃圾渗滤液处理用微纳米曝气系统
CN201268615Y (zh) 改进的微气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