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45705U - 一种滑动锁止表扣、表带及手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滑动锁止表扣、表带及手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45705U
CN213045705U CN202022418522.7U CN202022418522U CN213045705U CN 213045705 U CN213045705 U CN 213045705U CN 202022418522 U CN202022418522 U CN 202022418522U CN 213045705 U CN213045705 U CN 213045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chband
buckle
pressing plate
male buckl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1852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育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1852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45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45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45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滑动锁止表扣、表带及手表,该滑动锁止表扣包括相互配合的公扣和母扣。母扣包括表带调节部和公扣扣合部,公扣扣合部与公扣具有相对应的扣合面,表带调节部和公扣扣合部远离公扣的一侧具有贯穿的表带调节通道。表带调节部内部设置有锁止组件,锁止组件包括压板、母扣按键以及若干弹性元件,弹性元件装设在母扣按键和/或压板的滑移方向上,母扣按键内侧与压板远离表带调节通道的一侧分别具有相互配合的作用面,以使母扣按键可对压板施加沿压板滑移方向的分力。本实用新型通过公扣与母扣的具体结构,以及各个组成部件的具体结构和位置关系,实现了该表扣操作方便,固定牢靠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滑动锁止表扣、表带及手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滑动锁止表扣、表带及手表。
背景技术
传统针扣表带在佩戴时需将长带穿入表扣及针扣才能固定于手腕,操作繁琐,操作不慎手表容易掉落,不方便佩戴。而传统的蝴蝶扣可避免掉落,但调节表带长度需专业工具维修,使用者本人无法快速方便调节,因此具有一定的弊端。此外,市场中一些回环型表带,通常采用魔术贴及内置磁铁扣合,使用寿命与牢固程度有限。
因此,能否设计一种表扣,实现表扣操作方便,固定牢靠,是本专利想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动锁止表扣、表带及手表,实现了该表扣操作方便,佩戴后固定牢靠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滑动锁止表扣,包括相互配合的公扣和母扣,所述公扣一端设置有表带固定位;所述母扣包括表带调节部和公扣扣合部,所述表带调节部位于所述公扣扣合部远离所述表带固定位的一侧,所述公扣扣合部与所述公扣具有相对应的扣合面,所述表带调节部和所述公扣扣合部远离所述公扣的一侧具有贯穿的表带调节通道,用于穿设表带;所述表带调节部为中空结构,所述表带调节部沿表带宽度方向开设有按键孔,沿厚度方向开设有与所述表带调节通道相连通的通孔,所述表带调节部内部设置有锁止组件;
所述锁止组件包括压板、母扣按键以及若干弹性元件,所述压板可滑移装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压板靠近所述表带调节通道的一侧具有表带锁止面,所述母扣按键可滑移装设在所述按键孔内,所述弹性元件装设在所述母扣按键和/或所述压板的滑移方向上,所述母扣按键内侧与所述压板远离所述表带调节通道的一侧分别具有相互配合的作用面,以使所述母扣按键可对所述压板施加沿所述压板滑移方向的分力;其中,自然状态下,所述压板保持在第一预设位置,所述表带锁止面位于所述表带调节通道内部,可作用于表带以限制表带在所述表带调节通道内滑移;按压状态下,所述母扣按键带动所述压板行进至第二预设位置,所述表带锁止面脱离表带。
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滑动锁止表扣,一方面,本方案母扣具有表带调节通道,使母扣自身具有沿表带长度方向调整的功能,解决了传统的蝴蝶扣无法方便调整表带的使用长度的问题,进而实现了使用方便的效果;另一方面,锁止组件配合表带调节通道,通过压板、母扣按键以及表带调节部的相互配合,将外部对母扣按键的按压力转换为压板对表带的作用效果,最终实现了仅通过按压母扣按键就能够实现压板的两种状态的转换,进而方便锁紧表带或调节表带。此外,通过在自然状态下压板的表带锁止面与表带的相互作用,可对表带进行有效的防滑固定。因此,通过以上结构实现了该表扣操作方便,佩戴后固定牢靠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包括压板主体和配合部,所述压板主体朝向所述表带调节通道的一侧具有所述表带锁止面,所述配合部设置在所述压板主体远离所述表带锁止面的一侧;
所述母扣按键包括按键主体和作用部,所述按键主体沿所述母扣按键的滑移方向设置,位于所述压板主体上方,所述作用部位于所述按键主体靠近所述压板的一侧;沿所述母扣按键的滑移方向上,所述配合部具有第一作用面,所述第一作用面与所述压板主体呈锐角,所述作用部具有第二作用面,所述第二作用面与所述第一作用面相切且具有重叠区域。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压板与母扣按键的具体结构,一方面,本方案采用压板在下母扣按键在上的结构,利用压板主体与按键主体之间的空隙,巧妙进行了配合部与作用部的布局,使压板与母扣的整体结构简单,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通过配合部与作用部的具体形状与位置关系,实现了母扣按键与压板之间在各自的滑移方向上相互施加作用力。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靠近所述表带调节通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压板包括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压板主体边缘,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压板主体远离所述表带调节通道的一侧,在所述压板的滑移方向上,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限位台阶具有重叠区域,以限制所述压板的滑移范围;和/或;所述母扣按键包括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按键主体固定连接,位于所述表带调节部内部,在所述母扣按键的滑移方向上,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按键孔边缘具有重叠区域,以限制所述母扣按键的滑移范围。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压板与母扣按键的限位结构,一方面,通过限位台阶和压板的第一限位部的相对位置与结构,实现了对压板的限位,进而控制在自然状态下压板的极限位置;另一方面,通过按键孔与母扣按键的第二限位部的相对位置与结构,实现了对母扣按键的限位,进而控制在自然状态下母扣按键的极限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表带调节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按键孔,所述按键孔内分别装设有所述母扣按键,所述压板主体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母扣按键相对应的配合部,所述母扣按键相向侧通过所述弹性元件连接;和/或;所述压板主体远离所述表带调节通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凸台,所述弹性元件装设在所述凸台上,所述弹性元件位于在所述压板主体与所述表带调节部的内部上腔面之间。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压板与母扣按键的一种具体结构方案,一方面,通过设置两相对的母扣按键,使弹性元件仅需要装设在两母扣按键之间即可,此外最终母扣按键的排布也方便使用者操作,不会使表扣产生偏向力;另一方面,通过在压板主体上方也装设弹性元件,可进一步增加压板对表带的压力,提升佩戴后的牢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公扣包括公扣主体、弹簧以及两相对设置的公扣按键,所述公扣主体内部设置有所述公扣按键的滑移腔,所述公扣按键通过所述弹簧可回弹装设在所述滑移腔内,所述公扣按键的滑移方向与所述母扣按键的滑移方向一致,且所述公扣按键靠近所述母扣的一侧设置有扣合帽;所述公扣扣合部靠近所述公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表面设置有若干限位孔,所述公扣扣合部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孔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扣合帽相配合,所述限位孔内径小于所述凹槽开口;
其中,扣合状态下,所述公扣主体与所述公扣扣合部贴合,所述公扣按键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卡置在所述限位孔内;按压状态下,两所述公扣按键在外力作用下相互靠近,所述扣合帽在所述凹槽内移动至与所述限位孔相对应的位置,使所述扣合帽可脱离所述限位孔。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公扣与母扣的扣合结构,通过在公扣主体上设置具有扣合帽的公扣按键,以及在母扣上设置对应的限位孔与凹槽,使公扣可以通过按压公扣按键即可实现公扣与母扣的解锁,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牢固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母扣包括第一磁体,所述公扣扣合部靠近所述公扣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磁体通过所述第一盖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公扣包括第二盖板和第二磁体,所述公扣主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相对应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磁体通过所述第二盖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容纳槽内,且所述第二盖板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扣合帽相对应的安装孔。
本技术方案通过分别在公扣扣合部以及在公扣主体上装设磁体,使公扣与母扣在扣合过程中具有吸附效果。在佩戴过程中,在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的吸附效果下,公扣母扣相互靠近,即可进行预定位,实现公扣与母扣的精准扣合,进而方便使用者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所述表带调节部和所述公扣扣合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母扣按键和所述压板均为一体式结构。
一种表带,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滑动锁止表扣,还包括表带主体、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母扣一侧,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公扣一侧,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相反侧分别具有表盘连接位;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公扣的一端沿所述表带主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有表带穿孔;所述表带主体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表带调节通道和所述表带穿孔,固定在所述表带固定位。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滑动锁止表扣的表带,该表带不同于传统表带的连接方式,本方案的表带主体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公扣固定连接,且表带主体依次穿过表带调节通道和表带穿孔。一方面,仅使用了一条表带主体,增加连接强度,提升佩戴后的牢靠性;另一方面,母扣可滑移固定在表带主体上,可以通过调节母扣与表带主体沿表带主体长度方向的位置,实现对表带主体使用长度的控制,此外,通过公扣与母扣的相互扣合连接,方便佩戴。
进一步地,所述表带主体与所述表带调节通道相配合,在所述自然状态下,所述表带锁止面挤压所述表带主体,用于产生防止所述表带主体沿所述表带调节通道滑移的摩擦力;在所述按压状态下,所述表带锁止面向所述通孔移动,脱离所述表带主体;和/或;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母扣的一端开设有表带接口,所述表带接口与所述表带形状相配合,所述表带主体卡置在所述表带接口内。
一种手表,包括上述的表带和一表盘,所述表盘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铰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1、通过表带调节通道,使母扣自身具有沿表带长度方向调整的功能,解决了传统的蝴蝶扣无法方便调整表带的使用长度的问题,进而实现了使用方便的效果;此外,锁止组件配合表带调节通道,通过压板、母扣按键以及表带调节部的相互配合,将外部对母扣按键的按压力转换为压板对表带的作用效果,最终实现了仅通过按压母扣按键就能够实现压板的两种状态的转换,进而方便锁紧表带或调节表带。通过在自然状态下压板的表带锁止面与表带的相互作用,可对表带进行有效的防滑固定。因此,通过以上结构实现了该表扣操作方便,佩戴后固定牢靠的目的。
2、本方案采用压板在下母扣按键在上的结构,利用压板主体与按键主体之间的空隙,巧妙进行了配合部与作用部的布局,使压板与母扣的整体结构简单,降低生产成本;此外,通过配合部与作用部的具体形状与位置关系,实现了母扣按键与压板之间在各自的滑移方向上相互施加作用力。
3、通过限位台阶和压板的第一限位部的相对位置与结构,实现了对压板的限位,进而控制在自然状态下压板的极限位置;此外,通过按键孔与母扣按键的第二限位部的相对位置与结构,实现了对母扣按键的限位,进而控制在自然状态下母扣按键的极限位置。
4、通过设置两相对的母扣按键,使弹性元件仅需要装设在两母扣按键之间即可,此外最终母扣按键的排布也方便使用者操作,不会使表扣产生偏向力;另一方面,通过在压板主体上方也装设弹性元件,可进一步增加压板对表带的压力,提升佩戴后的牢靠性。
5、通过在公扣主体上设置具有扣合帽的公扣按键,以及在母扣上设置对应的限位孔与凹槽,使公扣可以通过按压公扣按键即可实现公扣与母扣的解锁,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牢固可靠。
6、通过分别在公扣扣合部以及在公扣主体上装设磁体,使公扣与母扣在扣合过程中具有吸附效果。在佩戴过程中,在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的吸附效果下,公扣母扣相互靠近,即可进行预定位,实现公扣与母扣的精准扣合,进而方便使用者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7、通过一体的表带主体,提升佩戴后的牢靠性;另一方面,母扣可滑移固定在表带主体上,可以通过调节母扣与表带主体沿表带主体长度方向的位置,实现对表带主体使用长度的控制,此外,通过公扣与母扣的相互扣合连接,方便佩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表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滑动锁止表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母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自然状态下锁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按压状态下锁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自然状态下滑动锁止表扣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按压状态下滑动锁止表扣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1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公扣;110.表带固定位,120.公扣主体,121.滑移腔,122.第二容纳槽,130.公扣按键,131.扣合帽,140.第二盖板,141.安装孔;
200.母扣;210.表带调节部,211.按键孔,212.通孔,212-a.限位台阶;220.公扣扣合部,221.扣合面,222.凹槽,230.表带调节通道,240.第一盖板,241.限位孔,
300.锁止组件,310.压板,311.表带锁止面,312.压板主体,312-a.凸台,313.配合部,313-a.第一作用面,314.第一限位部;320.母扣按键,321.按键主体,322.作用部,322-a.第二作用面,323.第二限位部;330.弹性元件;
400.表带;410.表带主体,420.第一连接件,421.表带接口,430.第二连接件,431.表带穿孔,440.表盘连接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滑动锁止表扣,该滑动锁止表扣包括可相互配合的公扣100与母扣200。与传统表扣不同的是,母扣200设置有可沿表带400长度方向移动的表带调节通道230,从而可以实现表带400的使用长度的调节。
具体地,如图13所示,公扣100的一端设置有表带固定位110。在本实施例附图中表带固定位110处设置有用于固定表带400端头的凹槽222,此外还可以采用铆钉连接或其它固定方式。
进一步地,母扣200包括表带调节部210和公扣扣合部220,表带调节部210位于公扣扣合部220远离表带固定位110的一侧,公扣扣合部220与公扣100具有相对应的扣合面221,如图4所示,表带调节部210和公扣扣合部220远离公扣100的一侧具有贯穿的表带调节通道230,用于穿设表带主体,使母扣200可以沿表带400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调节表盘至母扣200之间的距离,即表带400的使用长度。
进一步地,表带调节部210为中空结构,表带调节部210沿表带宽度方向开设有按键孔211,沿厚度方向开设有与表带调节通道230相连通的通孔212,表带调节部210内部设置有锁止组件300。换言之,表带与母扣200之间的相对固定是通过表带调节部210内部的锁止组件300实现的。
进一步地,锁止组件300包括压板310、母扣按键320以及若干弹性元件330,压板310可滑移装设在通孔212内,压板310靠近表带调节通道230的一侧具有表带锁止面311,母扣按键320可滑移装设在按键孔211内,弹性元件330装设在母扣按键320和压板310的滑移方向上,母扣按键320内侧与压板310远离表带调节通道230的一侧分别具有相互配合的作用面,以使母扣按键320可对压板310施加沿压板310滑移方向的分力。优选地,弹性元件330为弹簧,表带调节部210和公扣扣合部220为一体式结构,母扣按键320和压板310均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通过是否按压母扣按键320可以实现两种滑动锁止表扣的状态转换,其中,在自然状态,即非按压状态下,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压板310保持在第一预设位置,表带锁止面311位于表带调节通道230内部,可作用于表带以限制表带在表带调节通道230内滑移。换言之,压板310在弹性元件330的作用下向外挤出母扣按键320,与此同时,压板310也在弹性元件330的作用下处于极限位置即第一预设位置,在该位置压板310可以对表带施加作用力,使表带具有沿其长度方向滑移的趋势时,能够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使表带保持与母扣200相对静止,此外,表带锁止面311也可以通过设置足够多的凸钉等方式增加对表带的阻力。
进一步地,在按压状态下,如图8、图11和图12所示,母扣按键320带动压板310行进至第二预设位置,表带锁止面311脱离表带。换言之,通过按压母扣按键320,可以使压板310朝向远离表带的方向滑移,此时,表带锁止面311与表带停止接触,导致表带不再受到压板310的阻力,使表带可以沿其长度方向进行移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公扣100包括公扣主体120、弹簧以及两相对设置的公扣按键130,公扣主体120内部设置有公扣按键130的滑移腔121,公扣按键130通过弹簧可回弹装设在滑移腔121内,公扣按键130的滑移方向与母扣按键320的滑移方向一致,且公扣按键130靠近母扣200的一侧设置有扣合帽131。优选地,扣合帽131呈蘑菇状,即顶端尺寸较大、中部尺寸较细,在与第一盖板240相配合的过程中,在弹簧的作用下,将两公扣按键130沿表带宽度方向向外推动,使扣合帽131顶端卡入限位孔241边缘,此时可以防止公扣100从母扣200上脱离。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公扣扣合部220靠近公扣1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盖板240,第一盖板240表面设置有若干限位孔241,公扣扣合部220开设有与限位孔241相对应的凹槽222,凹槽222与扣合帽131相配合,限位孔241内径小于凹槽222开口。其中是否按压公扣按键130具有两种状态,扣合状态和按压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按压状态与之前的按压状态的区别在于按压对象不同。
具体地,扣合状态下公扣主体120与公扣扣合部220贴合,公扣按键130在弹簧的作用下卡置在限位孔241内。按压状态下两公扣按键130在外力作用下相互靠近,扣合帽131在凹槽222内移动至与限位孔241相对应的位置,使扣合帽131可脱离限位孔241。
进一步优选地,母扣200包括第一磁体,公扣扣合部220靠近公扣10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容纳槽,第一磁体通过所述第一盖板240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公扣100包括第二盖板140和第二磁体,所述公扣主体12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相对应的第二容纳槽122,所述第二磁体通过所述第二盖板140固定在所述第二容纳槽122内,且所述第二盖板140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扣合帽131相对应的安装孔14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附图中没有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具体结构,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相向侧磁性相反,并且它们的形状与大小与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122相匹配。在实际应用中,先装设公扣按键130和第二磁体,再使扣合帽131通过安装孔141,将第二盖板140固定在公扣主体120靠近母扣200的一侧,以固定公扣按键130和第二磁体。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如图5、图7和图8所示,压板310包括压板主体312和配合部313,压板主体312朝向表带调节通道230的一侧具有表带锁止面311,配合部313设置在压板主体312远离表带锁止面311的一侧。母扣按键320包括按键主体321和作用部322,按键主体321沿母扣按键320的滑移方向设置,位于压板主体312上方,作用部322位于按键主体321靠近压板310的一侧。在本实施例附图中,按键主体321沿母扣200的宽度方向设置,同时其滑移方向与母扣200的宽度方向一致。
优选地,沿母扣按键320的滑移方向上,配合部313具有第一作用面313-a,第一作用面313-a与压板主体312呈锐角。作用部322具有第二作用面322-a,第二作用面322-a与按键主体321朝向压板主体312的一侧呈锐角,且第二作用面322-a与第一作用面313-a相切且具有重叠区域。即压板310处于任意位置的情况下,按压母扣按键320都可以控制压板310上下滑移。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0和图12所示,通孔212靠近表带调节通道230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台阶212-a。压板310包括第一限位部314,第一限位部314位于压板主体312边缘,第一限位部314位于压板主体312远离表带调节通道230的一侧,在压板310的滑移方向上,第一限位部314与限位台阶212-a具有重叠区域,以限制压板310的滑移范围。优选地,第一限位部314为压板主体312边缘向外突出形成的台阶结构,与限位台阶212-a相配合。
优选地,母扣按键320包括第二限位部323,第二限位部323与按键主体321固定连接,位于表带调节部210内部,在母扣按键320的滑移方向上,第二限位部323与按键孔211边缘具有重叠区域,以限制母扣按键320的滑移范围。
进一步优选地,表带调节部210两侧分别设置有按键孔211,按键孔211内分别装设有母扣按键320,压板主体312上分别设置有与母扣按键320相对应的配合部313,母扣按键320相向侧通过弹性元件330连接。
进一步地,压板主体312远离表带调节通道230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凸台312-a,弹性元件330装设在凸台312-a上,弹性元件330位于在压板主体312与表带调节部210的内部上腔面之间。优选地,在压板主体312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凸台312-a,凸台312-a上套有弹簧,弹簧一端顶住压板310,另一端顶住表带调节部210上端内侧壁。弹簧装配好提供预压力,在预压力作用下,压板310被顶出至最下端工作位置,由限位台阶212-a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母扣按键320通过按键孔211装设在母扣200内部,表带调节通道230内部用于穿射表带主体410,通过锁止组件300,按压或放开母扣按键320即可实现对表带主体410的放松与锁紧。在实际操作中,用两手指向中间按压母扣按键320,压板310在表带主体410上处于可自由滑动放松状态,当移动到某处松开母扣按键320后,压板310则处于锁紧状态,无法在表带主体410上滑动。以此,无论在手表是否佩戴,无论公扣按键130是否扣合,任何状态下均能调节压板310在表带主体410上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表带佩戴长度,满足个体手腕围需求,同时在佩戴过程中的即时性调节。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表带400,该表带400包括实施例一中任一的滑动锁止表扣,此外还包括表带主体410、第一连接件420和第二连接件430,其中,相同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第一连接件420位于母扣200一侧,第二连接件430位于公扣100一侧,第一连接件420与第一连接件420的相反侧分别具有表盘连接位440;第二连接件430靠近公扣100的一端沿表带主体410的宽度方向设置有表带穿孔431。在本实施例附图中,第一连接件420与第二连接件430远离滑动锁止表扣的一端均设置有用于铰接表盘的铰接孔,此外,第一连接件420与第二连接件430在铰接孔所在的位置还可以采用其它的连接结构,以实现对表盘的连接。
进一步地,表带主体410一端与第一连接件420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表带调节通道230和表带穿孔431,固定在表带固定位110。
进一步优选地,表带主体410与表带调节通道230相配合,在自然状态下,表带锁止面311挤压表带主体410,用于产生防止表带主体410沿表带调节通道230滑移的摩擦力;在按压状态下,表带锁止面311向通孔212移动,脱离表带主体410。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第一连接件420靠近母扣200的一端开设有表带接口421,表带接口421与表带形状相配合,表带主体410卡置在表带接口421内。
在实际应用中,表带主体410由编制类织物,如软胶,皮革等可变形材料制成。第一连接件420可采用模内注塑,粘胶等方式紧固表带主体410。在模内注塑,粘胶等方式紧固之前,需对表带主体410的端头做热压,冲切等整形处理,增大连接面积和形成倒扣,以得到良好的紧固连接性能,从而使表带不易松脱。
【实施例三】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手表,该手表包括实施例二中任一的表带400,此外还包括表盘,其中,相同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表盘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420和第二连接件430铰接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当表带主体410已穿过表带调节通道230时,在没有按压母扣按键320的情况下,压板310被弹簧顶出至下端的工作位置,即压板310向第一预设位置移动,直至紧压表带主体410不能再继续向下移动。此时压板310尚未顶出至最下端工作位置即第一预设位置,限位台阶212-a与第一限位部314保留有少许间隙。在此状态下,由于压板310已压紧表带主体410,可以提供充分摩擦力,以保证在一般受力状态下表带主体410与母扣200之间不会产生滑动位移。当按压两侧母扣按键320时,母扣按键320沿径向往中间滑动,在与配合部313与作用部322的相互作用下,使压板310上移。当母扣按键320按压至底部时,压板310上移至最大位置,与通孔212内壁下边缘平齐。在此状态下,表带主体410失去压板310下压摩擦阻力,即能够实现表带主体410与母扣200之间滑动位移。当松开母扣按键320后,在弹簧作用下,母扣按键320与压板310同时复位,恢复到自然状态,或紧压表带主体410的工作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滑动锁止表扣,包括相互配合的公扣和母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扣一端设置有表带固定位;
所述母扣包括表带调节部和公扣扣合部,所述表带调节部位于所述公扣扣合部远离所述表带固定位的一侧,所述公扣扣合部与所述公扣具有相对应的扣合面,所述表带调节部和所述公扣扣合部远离所述公扣的一侧具有贯穿的表带调节通道,用于穿设表带;
所述表带调节部为中空结构,所述表带调节部沿表带宽度方向开设有按键孔,沿厚度方向开设有与所述表带调节通道相连通的通孔,所述表带调节部内部设置有锁止组件;
所述锁止组件包括压板、母扣按键以及若干弹性元件,所述压板可滑移装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压板靠近所述表带调节通道的一侧具有表带锁止面,所述母扣按键可滑移装设在所述按键孔内,所述弹性元件装设在所述母扣按键和/或所述压板的滑移方向上,所述母扣按键内侧与所述压板远离所述表带调节通道的一侧分别具有相互配合的作用面,以使所述母扣按键可对所述压板施加沿所述压板滑移方向的分力;其中,
自然状态下,所述压板保持在第一预设位置,所述表带锁止面位于所述表带调节通道内部,可作用于表带以限制表带在所述表带调节通道内滑移;
按压状态下,所述母扣按键带动所述压板行进至第二预设位置,所述表带锁止面脱离表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动锁止表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包括压板主体和配合部,所述压板主体朝向所述表带调节通道的一侧具有所述表带锁止面,所述配合部设置在所述压板主体远离所述表带锁止面的一侧;
所述母扣按键包括按键主体和作用部,所述按键主体沿所述母扣按键的滑移方向设置,位于所述压板主体上方,所述作用部位于所述按键主体靠近所述压板的一侧;
沿所述母扣按键的滑移方向上,所述配合部具有第一作用面,所述第一作用面与所述压板主体呈锐角,所述作用部具有第二作用面,所述第二作用面与所述第一作用面相切且具有重叠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动锁止表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靠近所述表带调节通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压板包括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压板主体边缘,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压板主体远离所述表带调节通道的一侧,在所述压板的滑移方向上,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限位台阶具有重叠区域,以限制所述压板的滑移范围;
和/或;
所述母扣按键包括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按键主体固定连接,位于所述表带调节部内部,在所述母扣按键的滑移方向上,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按键孔边缘具有重叠区域,以限制所述母扣按键的滑移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滑动锁止表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带调节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按键孔,所述按键孔内分别装设有所述母扣按键,所述压板主体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母扣按键相对应的配合部,所述母扣按键相向侧通过所述弹性元件连接;
和/或;
所述压板主体远离所述表带调节通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凸台,所述弹性元件装设在所述凸台上,所述弹性元件位于在所述压板主体与所述表带调节部的内部上腔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动锁止表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扣包括公扣主体、弹簧以及两相对设置的公扣按键,所述公扣主体内部设置有所述公扣按键的滑移腔,所述公扣按键通过所述弹簧可回弹装设在所述滑移腔内,所述公扣按键的滑移方向与所述母扣按键的滑移方向一致,且所述公扣按键靠近所述母扣的一侧设置有扣合帽;
所述公扣扣合部靠近所述公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表面设置有若干限位孔,所述公扣扣合部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孔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扣合帽相配合,所述限位孔内径小于所述凹槽开口;其中,
扣合状态下,所述公扣主体与所述公扣扣合部贴合,所述公扣按键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卡置在所述限位孔内;
按压状态下,两所述公扣按键在外力作用下相互靠近,所述扣合帽在所述凹槽内移动至与所述限位孔相对应的位置,使所述扣合帽可脱离所述限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滑动锁止表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扣包括第一磁体,所述公扣扣合部靠近所述公扣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磁体通过所述第一盖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内;
所述公扣包括第二盖板和第二磁体,所述公扣主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相对应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磁体通过所述第二盖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容纳槽内,且所述第二盖板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扣合帽相对应的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动锁止表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所述表带调节部和所述公扣扣合部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母扣按键和所述压板均为一体式结构。
8.一种表带,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滑动锁止表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表带主体、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母扣一侧,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公扣一侧,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相反侧分别具有表盘连接位;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公扣的一端沿所述表带主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有表带穿孔;
所述表带主体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表带调节通道和所述表带穿孔,固定在所述表带固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表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带主体与所述表带调节通道相配合,在所述自然状态下,所述表带锁止面挤压所述表带主体,用于产生防止所述表带主体沿所述表带调节通道滑移的摩擦力;在所述按压状态下,所述表带锁止面向所述通孔移动,脱离所述表带主体;
和/或;
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母扣的一端开设有表带接口,所述表带接口与所述表带形状相配合,所述表带主体卡置在所述表带接口内。
10.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表带以及一表盘,所述表盘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铰接连接。
CN202022418522.7U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滑动锁止表扣、表带及手表 Active CN213045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8522.7U CN213045705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滑动锁止表扣、表带及手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8522.7U CN213045705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滑动锁止表扣、表带及手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45705U true CN213045705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64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18522.7U Active CN213045705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滑动锁止表扣、表带及手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457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46297A1 (ko) * 2022-01-27 2023-08-0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착용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웨어러블 장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46297A1 (ko) * 2022-01-27 2023-08-0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착용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웨어러블 장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73811A (zh) 一种滑动锁止表扣、表带及手表
US20070234523A1 (en) Adjustable fastener for foot apparel
EP3810525B1 (en) Strap adjustment system
CN213045705U (zh) 一种滑动锁止表扣、表带及手表
CN111202318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表带
CN113475825B (zh) 带体结构和腕戴设备
US20030022760A1 (en) Adjustable step trainer
CN213904173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18889384U (zh) 一种带体长度调节机构以及可穿戴设备
CN212036336U (zh) 一种磁吸表扣及一种手表
CN112155292B (zh) 穿戴设备的连接组件和穿戴设备
CN212590720U (zh) 一种按键式磁吸表扣
CN212661273U (zh)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CN210076762U (zh) 一种表带扣合结构
CN218889390U (zh) 表带伸缩机构及智能手表
JP4103103B2 (ja) ウエストサイズ調節具
CN215913528U (zh) 一种织带快拆调整结构
CN212787709U (zh) 一种智能终端无级调节表带
US10624425B2 (en) Belt buckle structure
CN116195821A (zh) 一种长度无级可调表带及手表
CN217906596U (zh) 表壳表带连接结构及手表
CN213307864U (zh) 一种穿戴产品及其连接组件
CN212697931U (zh) 腕带组件、腕带以及腕戴设备
CN220236207U (zh) 一种新型按压绳扣
CN219047605U (zh) 一种可调节长度的表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