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42438U - 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42438U
CN213042438U CN202020975141.6U CN202020975141U CN213042438U CN 213042438 U CN213042438 U CN 213042438U CN 202020975141 U CN202020975141 U CN 202020975141U CN 213042438 U CN213042438 U CN 2130424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vehicle
control device
wheel
load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7514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少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7514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424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424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424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和车辆。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包括载重检测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装置;载重检测传感器直接或间接与车筐连接,用于检测车筐所承受的重量;控制器分别与载重检测传感器和执行装置信号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载重检测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执行装置进行操作。本申请通过载重检测传感器对车辆是否超重进行检测,当车辆超重时,控制器控制执行装置进行相应操作,如报警、刹车、锁车等操作,以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

Description

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出行时选择共享单车。然而可能会出现用户将小孩儿放置在共享单车车筐内,或者两人共骑一辆共享单车的情况,这种情况危险系数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和车辆,能够检测到车筐超重或车辆多人共用,且在检测到后,控制车辆进行减速停驶,进而有效的降低了危险。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包括载重检测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装置;
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直接或间接与车筐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车筐所承受的重量;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和所述执行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所述执行装置进行操作。
优选的,所述执行装置包括报警装置。
优选的,所述执行装置还包括车锁或刹车机构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或距离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包括逻辑电路,当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检测到超重信号时,所述逻辑电路连通,所述执行装置开始执行操作。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包括信号接收单元、逻辑判断单元和执行单元;
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与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传输的载重信息;
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与所述逻辑判断单元进行信号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载重信息传输给所述逻辑判断单元;
所述逻辑判断单元将判断结果传输给所述执行单元,所述执行单元根据所述判断结果使所述执行装置进行相应的操作。
优选的,所述逻辑判断单元的判断方式包括:压力差判断方式、压力和判断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执行单元发出的指令包括锁车指令、向用户发出不能骑行的提示指令、拒绝开锁指令和/或向警示器发出警示信号。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还包括车轮状态监测单元,所述车轮状态监测单元与所述逻辑判断单元进行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还包括信息存储单元,所述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用户的体重信息;
所述逻辑判断单元与所述信息存储单元信号连接,用于将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传输来的压力信号与所述信息存储单元内的体重信息相比较,并将比较结果转换为指令发送给所述执行单元。
优选的,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包括车筐载重传感器,所述车筐载重传感器用于检测车筐的载重。
优选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还包括连接架和定位部,所述车筐载重传感器固定设置在定位部上,所述定位部与所述连接架连接,通过所述连接架将所述定位部固定设置在车辆上。
优选的,所述定位部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定位部上均设置有所述车筐载重传感器;
或,所述车筐载重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定位部上。
优选的,多个所述车筐载重传感器呈矩阵排列。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与螺栓配合,将所述连接架固定设置在车架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包括车轮载重传感器,所述车轮载重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轮的载重。
优选的,所述车轮载重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车轮载重传感器以所述车轮的轮轴为中心轴均匀设置。
优选的,多个所述车轮载重传感器分为至少两组,每组所述车轮载重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车轮上。
优选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车轮载重传感器设置在车辆的车轮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为粘接结构、卡接结构或螺纹连接结构。
优选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车轮载重传感器设置在车轮的轮轴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为粘接结构、卡接结构或螺纹连接结构。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
本申请所提供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和车辆,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载重检测传感器对车辆是否超重进行检测,当车辆超重时,控制器控制执行装置进行相应操作,如报警、刹车、锁车等操作,以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的第一种逻辑电路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2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的第二种逻辑电路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3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的第三种逻辑电路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4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另一种连接架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7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的逻辑控制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车筐载重传感器;2-定位部;3-连接架;4-斜撑;5-车筐;6-连接孔;7-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包括载重检测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装置;载重检测传感器直接或间接与车筐连接,用于检测车筐所承受的重量;控制器分别与载重检测传感器和执行装置信号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载重检测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执行装置进行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载重检测传感器对车辆的载重情况进行检测,当检测到车辆的载重信息后,将载重信息通过连接线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载重信息进行判断,当载重信息中的数值超过设定阈值时,控制器产生相应动作,使执行装置进行相应操作。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执行装置为报警装置。
即在载重检测传感器检测的车辆的载重信息后,并将给信息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在载重信息达到阈值后,控制报警装置对用户进行提示或警示,使用户能够及时解除超重状态,以保证车辆骑行时的安全性。
具体的,为进一步保证骑行的安全性,在对用户提示或警示无果后,通过刹车机构或车锁,使车辆进入无法行驶状态,以保证用户的安全。
更具体的,在使用刹车机构或车锁前,需要通过语音等方式,对用户进行多次提醒,并提醒用户即将进入刹车或锁车状态,或进入无法开锁状态等,使得车辆无法骑行。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执行装置至少包括报警装置,还可以包括刹车机构或车锁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载重检测传感器可以是压力传感器,即通过检测车辆所承受的压力来检测车辆的载重;载重检测传感器也可以是位移传感器,即对载重部位,如车筐,如车座等位置,在载重使产生的竖直方向的位移进行检测,并将位移数据,根据不同位置的不同弹性参数,通过转换公式换算为车辆载重信息;载重检测传感器还可以是距离传感器,将载重位置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变化数据,根据不同位置的不同弹性参数,通过转换公式换算为车辆载重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载重检测传感器可以是上述几种传感器,但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种传感器,其还可以是其他的传感器类型,其只要能够检测出车辆的载重信息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器为多个与非电路构成。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内设置有逻辑电路,当载重信息达到相应的载重阈值时,逻辑电路连通,并使报警装置得电,报警装置开始报警。
具体的,在控制器内还设置有其他多种控制电路,如还设置有刹车执行电路、锁车执行电路,分别用于对刹车机构和车锁进行相应操作。
更具体的,在控制器内还设置有计时器。
控制器的逻辑电路在得到车辆的载重信息后,当载重信息中的数值没有超过设定阈值时,逻辑电路输出的信号为0,当载重信息中的数值超过设定阈值时,逻辑电路输出的信号为1。
如图1所示,当逻辑电路输出信号为1时,逻辑电路得电,报警装置得电,开始报警,同时计时器开始计时,当达到设定时间后,刹车执行电路或锁车执行电路得电,刹车机构或车锁进行相应动作。
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连接有车轮转速传感器。
如图2所示,控制器的逻辑电路在得到车辆的载重信息后,当载重信息中的数值没有超过设定阈值时,逻辑电路输出的信号为0,当载重信息中的数值超过设定阈值时,逻辑电路输出的信号为1。
当逻辑电路输出信号为1时,逻辑电路得电,同时使报警装置和车轮转速传感器开始工作,当车轮为静止状态时,其传输信号为0,当车轮为转动状态时,其传输信号为1。当车轮转速传感器传输的信号为0时,计时器结束计时后,锁车执行电路得电,进行锁车操作;当车轮转速传感器传输的信号为1时,计时器结束计时后,刹车执行电路得电,进行缓速刹车动作,直至车轮转速传感器传输的信号为0后,锁车执行电路得电,使得车锁进行锁车动作。
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连接车锁状态检测器。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车锁状态检测器检测到的车锁状态中,开锁状态的信号为1,锁车状态的信号为0。当逻辑电路得电后,报警装置得电,同时车锁状态检测器开始工作,检测车锁状态,当车锁状态信号为0时,控制器拒绝用户开锁请求,直至载重信息的数值在阈值外;当车锁状态信号为1时,车轮转速传感器开始工作,重复上述实施例的过程。
控制器还可以有另一种实现方式,具体如下:
如图7所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控制器包括信号接收单元、逻辑判断单元和执行单元;信号接收单元与载重检测传感器信号连接,用于接收载重检测传感器传输的载重信息;信号接收单元与逻辑判断单元信号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载重信息传输给逻辑判断单元;逻辑判断单元将判断结果传输给执行单元,执行单元根据判断结果进行相应的操作。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信号接收单元与载重检测传感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线连接,或无线连接,其只要能够接收到载重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即可。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逻辑判断单元的判断方式中,先在逻辑判断单元中输入预设值,且输入的预设值为车筐5或车辆允许的最大载重值,在信号接收单元传输过来的压力值后,将该压力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
当该压力值大于预设值时,车筐5或车辆超重,将超重信号发送给执行单元,执行单元与车锁连接,当执行单元接收到车辆超重的信号时,控制车锁进行锁车。
当执行单元接收到车筐5超重的信号时,判断车锁的状态。当车锁为锁定状态时,拒绝用户的开锁请求;当车锁为打开状态时,进行锁车操作。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车锁为摩擦锁车的车锁。
由于载重的判断,是在车辆刚开始启动时就进行的,因此,在锁车时,车辆本身的行驶速度不会太快,并在通过摩擦锁车的方式进行锁车,锁车的过程会较为缓慢,即在锁车的过程中,车锁会给车辆一个减速的过程,能够避免车轮的骤停,进而保证了骑行者的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车锁的锁定过程,即开始执行锁车指令到最终实现锁车功能,所需要的时长至少在5秒以上,以使得骑行者具有足够的反应时间,以保证行驶的安全性。
控制器还包括信息存储单元,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用户的体重信息;逻辑判断单元与信息存储单元信号连接,用于将信号接收单元传输来的压力信号与信息存储单元内的体重信息相比较,并将比较结果转换为指令发送给执行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的车辆为共享车辆,由于车辆在骑行时,双人骑乘会具有较大的危险性,为避免出现双人骑乘的情况,可以在骑行者进行骑行前,先将其体重信息输入进信息存储单元中,当骑行者在进行骑行时,载重检测检测到的载重信息传输给信号接收单元,再通过信号接收单元传输给逻辑判断单元后,逻辑判断单元与用于预存储的体重信息进行比对,当比对结果出现较大偏差时,判断具有多人共乘情况,逻辑判断单元将信息传递给执行单元,进行锁车操作。
当逻辑判断单元判断无多人共乘情况时,将检测到的载重信息发送到信息存储单元,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更新,由于人的体重不会在短时间内骤增或骤减,因此可以将更新后的数据,作为用户下一次骑行时的判断依据。
当用户下一次骑行时,距上一次骑行的时间较久,如一个月或更久,用户的体重可能会出现较大变化,进而与前一次存储的体重数据可能会出现偏差,此时当用户发起开锁请求时,先判断用户与前一次骑行时的时间差,当时间差超过一定时间时,在允许用户进行开锁请求前,先要求用户重新输入体重信息。
逻辑判断单元的判断方式包括:压力差判断方式,和/或,压力和判断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逻辑判断单元的判断方式中,可以是通过压力差进行判断。
以车筐载重传感器1为压力传感器为例,当对车筐5的载重进行判断时,判断车筐5前后方向的压力差,车筐5上放置的物品的重量越大,车筐5的前端相对的压力就会越大,而由于车筐5的后端与车架7的距离较近,其会产生的变形较小,进而车筐载重传感器1检测到的压力相对较小,进而车筐5的前后两端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差,当压力差较大时,其承载的重量较大,而当压力差大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使车筐5损坏,因此,根据前后的车筐载重传感器1的压力差,可以实现对车筐5的载重进行判断。
当对车辆的载重进行判断时,由于用户在骑行时,其会坐在车座上,其重心会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根据用户的体重,可以判断出前后车轮所承受的压力差的范围,即前轮和后轮上设置的车轮载重传感器之间的差值范围。
以车轮载重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为例,当用户输入体重后,逻辑判断单元根据用户输入的体重数值直接生成前后轮的压力差范围,而如果用户为双人或多人骑乘时,其重心必然发生偏移,进一步使得前后轮的压力差会产生变化,进而会偏出根据其输入的数值而判断出的压力差的范围,可以有效的判断出用户是否为多人骑乘。
需要指出的是,还可以是利用压力和对车筐5的载重和车辆的载重进行判断,即对车筐5的载重进行判断时,对所有的车筐载重传感器1的压力值进行和运算,对车辆的载重进行判断时,对所有的车轮载重传感器的压力值进行和运算,并将和运算后的数值,与车筐5的最大载重压力进行比对,以判断车筐5的载重是否超重;将和运算后的数值与用户输入的体重值进行比对,以判断车辆的载重是否超重。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逻辑判断单元的判断方式可以是压力差运算,也可以是压力和运算,但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两种判断方式,其还可以是使用其他的判断标准,如还可以是使用平方差等方式进行判断,其只要能够有效的判断出车筐5是否超重,或能有效的判断出车辆是否为多人共乘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执行单元发出的指令包括锁车指令、向用户发出不能骑行的提示指令、拒绝开锁指令和/或向警示器发出警示信号。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执行单元的方式可以是多种方式,当车锁为摩擦锁时,可以进行直接锁车;当车锁的状态为未开锁状态时,可以执行拒绝开锁指令;当车辆上设置有警示器时,可以向警示器发出警示信号,用于警示用户停止行驶,以保证安全;在上述的任何情况下,还可以配合向用户的操作端发送由于判断为车筐5超重或判断为多人骑乘,而不能进行骑行的警示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是安装在车辆上,也可以是云端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还包括车轮状态监测单元,所述车轮状态监测单元与所述逻辑判断单元进行信号连接。
逻辑判断单元根据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压力信号,判断车筐超重,或者车辆是否为多人骑乘时,先向车轮状态监测单元发送读取车轮状态的请求,车轮状态监测单元将车轮的实时状态发送给逻辑判断单元,当车轮状态监测单元发送的信号为车轮静止信号时,逻辑判断单元向执行单元发送拒绝开锁指令,当车轮状态监测单元发送的信号为车轮转动信号时,逻辑判断单元向执行单元发出锁车指令,车锁进行摩擦锁车,使车辆先进行减速,再进行停车。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车筐载重传感器1对车筐的载重情况进行检测。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车筐载重传感器1为压力传感器。
当车筐5上没有物品时,车筐载重传感器1的压力值为零,当车筐5上具有物品时,车筐5受到物品的压力后,向下压动车筐载重传感器1,车筐载重传感器1对所受到的压力进行检测。
具体的,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车筐载重传感器1通过连接架3和定位部2实现在车辆上的固定,车筐载重传感器1固定设置在定位部2上,定位部2与连接架3连接,通过连接架3将定位部2固定设置在车辆上。
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2为连接板,在连接板上设置有定位孔,车筐载重传感器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定位孔内。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车筐载重传感器1通过连接架3固定设置在车架上。
需要指出的是,车筐载重传感器1可以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设置在定位孔内,也可以是通过卡接的方式设置在定位孔内,还可以是通过其他的连接方式,其只要能够固定设置在定位孔内,能够保证在定位孔内的稳定性,进而保证车筐载重传感器1在检测车筐5的载重信息时的准确性即可。
还需要指出的是,车筐载重传感器1还可以是通过其他的方式与连接板进行连接,如还可以是粘接等,其不需要通过定位孔即可实现与连接板进行连接。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2为连接板,但其不仅仅局限于连接板,其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方式,只要是能够通过定位部2实现将车筐载重传感器1进行固定定位即可。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架3与定位部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一体设置,也可以是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其只要能够保证通过连接架3将定位部2固定设置在车架7上,且保证定位部2的稳定性,进而保证车筐载重传感器1的稳定性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架3与车架7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很多种,至少可以有如下几种方式:
具体的,第一种连接方式中,连接架3与车架7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将连接架3设置为两个半圆形结构,半圆形结构的一端与定位部2固定连接,另一端上设置连接孔6,车架7设置在半圆形结构上,两个半圆形结构对扣后,形成正圆,再通过螺栓穿过两个连接孔6后,使用螺母与螺栓进行连接,实现将连接架3固定在车架7上的目的。
具体的,第二种连接方式中,连接架3为竖向设置的立板,且具有与车架7配合的弧度,能够与车架7进行完全的贴合,以保证连接架3在车架7上的稳定性。在连接架3上设置有连接孔6,且在车架7上也设置有相对应的连接孔6,连接架3上的连接孔6与车架7上的连接孔6对应设置后,将螺栓穿过两个连接孔6,再通过螺母进行固定,实现将将连接架3固定设置在车架7上。
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连接架3在车架7上不会产生转动或晃动,连接孔6设置为至少两个,两个连接孔6上下排列,实现对连接架3的多自由度定位,保证了连接架3在车架7上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为保证连接架3与定位部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连接架3与定位部2之间还设置有斜撑4,斜撑4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架3和定位部2进行固定连接。具体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一体设置等,其只要能够通过斜撑4的设置,实现连接架3与定位部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即可。
上述两种连接方式中,第一种连接方式不会降低车架7的强度,但是连接架3可能会在车架7上出现上下方向的滑动或左右方向转动,第二种连接方式能够有效避免连接架3在车架7上的滑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车架7的强度。
基于上述原因,本实施例中还可以有第三种连接方式,即在车架7上设置有凸块,连接架3的结构为第一种结构,其下端设置有凹槽,凸块卡设在凹槽内,通过凸块与凹槽的配合,实现对连接架3的左右方向的定位,以及避免连接件下滑,由于重力的作用,连接架3不会向上移动,进而保证了连接架3在车架7上的稳定性,同时还保证了车架7的强度不会降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定位部2的数量为多个,每个定位部2上均设置有车筐载重传感器1。
在本实施例中,将定位部2设置为多个,且在每个定位部2上均设置车筐载重传感器1,利用多个车筐载重传感器1对车筐5的承重进行检测,能够保证测量的准确性,避免出现误测量的情况出现。
且当其中任意一个车筐载重传感器1出现损坏时,其还能够通过另外的其他传感器对车筐5的承重进行检测,以保证能够对车筐5进行正常检测。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取多个车筐载重传感器1的结果的平均值为压力传感器的最终判断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将车筐载重传感器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车筐载重传感器1均设置在定位部2上。同样利用多个车筐载重传感器1保证对车筐5承重进行准确检测。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车筐载重传感器1的排布方式可以是有很多种,如多个车筐载重传感器1可以是呈直线排列,或多个车筐载重传感器1呈矩阵排列。
更具体的,当多个车筐载重传感器1呈直线排列时,其在车辆上为前后方向排列;当多个车筐载重传感器1呈矩形阵列排列时,其在车筐5下方的四个角落均设置压力传感器,以保证具有足够的测量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车筐载重传感器1的排布方式可以是上述两种方式,其也可以是其他的排布方式,如还可以是圆形阵列等,也就是说,其只要通过多个车筐载重传感器1实现保证检测结构的准确性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齿轮载重传感器对车轮的载重情况见检测,以判断是否为多人骑乘。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车轮载重传感器通过第一固定装置设置在车轮上后,当车轮转动,将车轮载重传感器转动到车轮的下方时,其会对车轮的承重进行检测。也就是说,车轮载重传感器的数值是随着车辆的行驶为变化的。
具体的,车轮载重传感器的供电方式,可以是在自身上设置微电池和信号发射器,通过微电池对车筐载重传感器1进行供电,通过信号发射器将压力信号实时传输出来。
或,车轮载重传感器的供电方式可以是线连接的方式,其连接线通过车轮上的辐条延伸设置到轮轴处,再通过导电环将与供电电源连接,实现通过供电电源对车轮载重传感器进行供电的目的,且信号的传输方式也可以是与供电方式相同。
当路面上具有坑洼位置或减速带、石子等影响时,车辆的行驶可能会受到突然的碰撞等,当车轮载重传感器正好位于碰撞位置时,其检测到的压力值会远大于实际值,进而使得检测的结果受到较大影响。
为避免受上述地形等因素,或其他因素的干扰,在本实施例中,将车轮载重传感器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车轮载重传感器以车轮的轮轴为中心轴均匀设置。
具体的,多个车轮载重传感器的设置,使得车轮载重传感器对车轮的承载检测的间隔变短,能够快速且准确的实现对车轮承重进行检测。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装置为粘接结构、卡接结构或螺纹连接结构。
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车轮载重传感器设置在轮胎的内部,其通过卡接、粘结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实现在轮胎内部的固定,避免在轮胎内部的晃动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固定装置可以是上述几种结构,但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种结构,其还可以其他的连接结构,其只要能够将车轮载重传感器固定设置在车轮上即可。
进一步为保证对车辆载重检测的准确性,在本实施例中,将车轮载重传感器分为至少两组,当分为两组时,其分别设置在车辆的前轮和后轮上。通过不同车轮的检测结果,来对车轮载重进行分析判断,以使得检测结构更加的准确。
在本实施例中,车轮载重传感器还可以是通过第二固定装置设置在车轮的轮轴上,用于检测车轮的载重信息。
由于车轮载重传感器设置在轮轴的上方,且车轮载重传感器的上方与车轮抵接,进而能够对车轮所承受的重量进行实时监测,此时只需要一个车轮载重传感器即可实现对车轮的载重的监测。
为保证监测的准确性,避免车轮载重传感器的损坏为造成无法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将车轮载重传感器设置为多个,且多个车轮载重传感器均设置在轮轴的上方,成直线排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可以是各种非机动车类交通工具,例如自行车、三轮车、手推车和轮椅等,也可以用于各种双轮或三轮机动车类交通工具,包括通过电动、燃油和燃气等驱动的交通工具,例如电动自行车、电动轮椅和摩托车等等;本申请所提供的车辆,则包括上述非机动车类交通工具和机动车类交通工具。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可以是私用的上述各种车辆,也可以是共享的上升各种车辆。
本申请所提供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和车辆,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载重检测传感器对车辆是否超重进行检测,当车辆超重时,控制器控制执行装置进行相应操作,如报警、刹车、锁车等操作,以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
上述内容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技术方案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0)

1.一种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重检测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装置;
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所承受的重量;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和所述执行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的载重信息,控制所述执行装置进行操作;
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包括车筐载重传感器,所述车筐载重传感器用于检测车筐的载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装置包括报警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装置还包括车锁或刹车机构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或距离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逻辑电路,当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检测到超重信号时,所述逻辑电路连通,所述执行装置开始执行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信号接收单元、逻辑判断单元和执行单元;
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与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传输的载重信息;
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与所述逻辑判断单元进行信号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载重信息传输给所述逻辑判断单元;
所述逻辑判断单元将判断结果传输给所述执行单元,所述执行单元根据所述判断结果使所述执行装置进行相应的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发出的指令包括锁车指令、向用户发出不能骑行的提示指令、拒绝开锁指令和/或向警示器发出警示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车轮状态监测单元,所述车轮状态监测单元与所述逻辑判断单元进行信号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信息存储单元,所述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用户的体重信息;
所述逻辑判断单元与所述信息存储单元信号连接,用于将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传输来的压力信号与所述信息存储单元内的体重信息相比较,并将比较结果转换为指令发送给所述执行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架和定位部,所述车筐载重传感器固定设置在定位部上,所述定位部与所述连接架连接,通过所述连接架将所述定位部固定设置在车辆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定位部上均设置有所述车筐载重传感器;
或,所述车筐载重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均设置在所述定位部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车筐载重传感器呈矩阵排列。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与螺栓配合,将所述连接架固定设置在车架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15.一种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重检测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装置;
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所承受的重量;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和所述执行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的载重信息,控制所述执行装置进行操作;
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包括车轮载重传感器,所述车轮载重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轮的载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装置包括报警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装置还包括车锁或刹车机构中的至少一种。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或距离传感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逻辑电路,当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检测到超重信号时,所述逻辑电路连通,所述执行装置开始执行操作。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信号接收单元、逻辑判断单元和执行单元;
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与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载重检测传感器传输的载重信息;
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与所述逻辑判断单元进行信号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载重信息传输给所述逻辑判断单元;
所述逻辑判断单元将判断结果传输给所述执行单元,所述执行单元根据所述判断结果使所述执行装置进行相应的操作。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发出的指令包括锁车指令、向用户发出不能骑行的提示指令、拒绝开锁指令和/或向警示器发出警示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车轮状态监测单元,所述车轮状态监测单元与所述逻辑判断单元进行信号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信息存储单元,所述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用户的体重信息;
所述逻辑判断单元与所述信息存储单元信号连接,用于将所述信号接收单元传输来的压力信号与所述信息存储单元内的体重信息相比较,并将比较结果转换为指令发送给所述执行单元。
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载重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车轮载重传感器以所述车轮的轮轴为中心轴均匀设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车轮载重传感器分为至少两组,每组所述车轮载重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车轮上。
2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车轮载重传感器设置在车辆的车轮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为粘接结构、卡接结构或螺纹连接结构。
2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车轮载重传感器设置在车轮的轮轴上。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为粘接结构、卡接结构或螺纹连接结构。
3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9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载重控制装置。
CN202020975141.6U 2020-06-01 2020-06-01 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和车辆 Active CN2130424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5141.6U CN213042438U (zh) 2020-06-01 2020-06-01 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5141.6U CN213042438U (zh) 2020-06-01 2020-06-01 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42438U true CN213042438U (zh) 2021-04-23

Family

ID=75521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75141.6U Active CN213042438U (zh) 2020-06-01 2020-06-01 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424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4077A (zh) * 2021-10-14 2022-02-15 摩拜(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超载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动自行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4077A (zh) * 2021-10-14 2022-02-15 摩拜(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超载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动自行车
CN114044077B (zh) * 2021-10-14 2023-12-26 摩拜(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超载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动自行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9658B (zh) 一种安全的两轮自平衡车
CN100335324C (zh) 基于防抱死制动系统的防倾翻系统
CN201457607U (zh) 安装有乘员传感器的双轮自动平衡电动车
CN104875679B (zh) 汽车车门开启安全规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824899U (zh) 以霍尔元件做乘员探测传感器的双轮自动平衡电动车
CN104553992B (zh) 一种车辆侧翻预警方法
JP2018118716A (ja) 自律制動を有する鞍乗り型車両及び自律制動を動作させる方法
US8706331B2 (en) Two wheeled vehicle with all wheel drive system
CN105774948B (zh) 可自动起降的两轮车支撑轮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2910201A (zh) 一种基于转向的汽车防爆胎控制系统
CN213042438U (zh) 车辆载重控制装置和车辆
TWI678304B (zh) 用於測定二輪車的傾斜角度的方法與裝置、及具有此裝置之二輪車
CN113602401B (zh) 一种危险驾驶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05417366U (zh) 一种驻车制动智能警示系统
CN102756669A (zh) 多工控制系统及具有多工控制系统的运输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5899421A (zh) 四轮独立驱动车的一轮失灵时车辆控制装置
CN107117149A (zh) 一种电子p档应急制动系统及其方法
CN110733512B (zh) 拖挂式房车侧倾交互预警系统及侧倾交互预警方法
CN110225850A (zh) 用于自行车上的骑车人的制动辅助系统
CN103358992A (zh) 一种疲劳驾驶报警系统及方法
CN201914097U (zh) 一种汽车安全辅助系统
CN213716120U (zh) 一种预防疲劳驾驶及酒驾预警装置
CN115023390A (zh) 用于对具有两轮车的事故过程进行分类的方法和设备
Corno et al. A haptic-based, safety-oriented, braking assistance system for road bicycles
CN103171490B (zh) 一种道路车辆弯道侧翻预警方法及预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