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35738U - 可收折型重力支架 - Google Patents

可收折型重力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35738U
CN213035738U CN201922237329.0U CN201922237329U CN213035738U CN 213035738 U CN213035738 U CN 213035738U CN 201922237329 U CN201922237329 U CN 201922237329U CN 213035738 U CN213035738 U CN 213035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upporting rod
arm
bas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3732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旭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Ruil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Ruil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Ruil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Ruil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3732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35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35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35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收折型重力支架,包括基座、联动机构、弹性元件及固定座;该联动机构包括夹持组件和第一、二支杆;夹持组件包括左、右夹持臂及底部支撑臂;分别于左、右夹持臂上端设有左、右夹持部,下端分别设有第一、二齿轮,该第一、二齿轮分别枢接于底部支撑臂上;该底部支撑臂下端具有一支撑部,于该支撑部两侧设有容置槽;该第一支杆一端铰接于左夹持臂上,另一端设有第三齿轮;该第二支杆一端铰接于右夹持臂上,另一端设有第四齿轮,第三、四齿轮分别枢接于基座上。因此,通过上述容置槽设计,可以使支架在未夹持手机状态下所占的空间小,便于携带;在支架夹持于汽车出风口时,夹持部对出风口处的遮挡面积更小,对出风影响更小。

Description

可收折型重力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收折型重力支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以及手机GPS导航和语音控制等功能的完善及普及,智能手机在汽车内使用的频率也大大提升。同时因手机带有的便捷性、信息实时性等特点,人们在驾驶汽车时,可以利用手机进行导航。由于汽车内没有设置专门的放置手机的位置,大多数手机需要通过手机支架将其固定在汽车内。传统的手机支架通常包括左、右夹持部,在未夹持手机时,左、右夹持部位于支架两端,这样会使得支架所占的空间较大,在支架夹持于汽车出风口时,左、右夹持部会较大面积的挡住汽车出风口,影响出风。而且,现有的重力支架体积较大,不易携带。因此,基于上述重力支架的缺陷,需要对现有的重力支架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收折型重力支架,通过于支撑部两侧分别设置容置槽,并利用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辅助,使支架收折时,左右夹持臂可收纳于基座及支撑部两侧,缩小支架体积;同时,采用齿轮啮合的方式使左、右夹持臂及第一、二支杆的动作更加紧凑,平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可收折型重力支架,包括有基座、联动机构、驱动联动机构复位的弹性元件以及固定座;该联动机构包括活动式安装于基座上用于夹持电子产品的夹持组件、第一支杆以及第二支杆;该夹持组件包括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以及底部支撑臂,该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以及底部支撑臂之间构成放置电子产品的夹持空间;该左夹持臂上端设有左夹持部,下端设有第一齿轮;该右夹持臂上端设有右夹持部,下端设有第二齿轮,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枢接于底部支撑臂上,且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彼此啮合;该底部支撑臂可上下滑动式位于基座内,该底部支撑臂下端具有一支撑部,于该支撑部两侧分别设有一容置槽,支架收折时,左夹持部对应收纳于左侧容置槽中,右夹持部对应收纳于右侧容置槽中;该第一支杆一端铰接于左夹持臂上,第一支杆另一端具有第三齿轮;该第二支杆一端铰接于右夹持臂上,第二支杆另一端具有第四齿轮,该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分别枢接于基座上,且该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彼此啮合;该弹性元件连接于联动机构和基座之间;该固定座设于基座后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元件为扭簧,于基座内壁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一支杆的第一枢柱,第三齿轮可转动式安装于第一枢柱上;并于基座内壁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二支杆的第二枢柱,第四齿轮可转动式安装于第二枢柱上;于第一枢柱和第二枢柱上分别套设有扭簧或于第一枢柱和第二枢柱之一上套设有扭簧;套设于第一枢柱上的扭簧两端连接于第一支杆和基座之间;套设于第二枢柱上扭簧两端连接于第二支杆和基座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元件为扭簧,于基座内壁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一支杆的第一枢柱,第三齿轮可转动式安装于第一枢柱上;并于基座内壁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二支杆的第二枢柱,第四齿轮可转动式安装于第二枢柱上;该扭簧具有两通孔,两通孔分别与第一枢柱和第二枢柱对应配合,该扭簧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元件为拉簧,该拉簧竖向连接于基座和底部支撑臂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上分别设有便于支架收折的让位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内侧壁下端设有一限位块,于该限位块内设有供底部支撑臂穿过并可上下滑动的滑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齿轮设置于第一支杆上端,第一支杆下端铰接于左夹持臂上;上述第四齿轮设置于第二支杆上端,第二支杆下端铰接于右夹持臂上;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分别枢接于基座上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齿轮设置于第一支杆下端,第一支杆上端铰接于左夹持臂上;上述第四齿轮设置于第二支杆下端,第二支杆上端交接于右夹持臂上;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分别枢接于限位块外壁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部支撑臂之支撑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嵌置槽,支架收折时,上述左夹持臂收纳于左侧嵌置槽中,右夹持臂收纳于右侧嵌置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包括前面板和后面板,该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形成了一个用于安装上述联动机构和弹性元件的容置空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于支撑部两侧分别设置容置槽,并利用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辅助,使支架收折时,左右夹持臂可收纳于基座及支撑部两侧,缩小支架体积,更加便于携带;在支架夹持于汽车出风口时,支架收折后相对于传统重力支架对汽车出风口的遮挡面积更小,降低了对出风的影响;将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可以使得左、右夹持臂配合紧凑,防止摇晃;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通过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的方式进行连接,使得整个支架结构更加紧凑,传动更加平稳,同步。而且,该支架机械联动结构简单,组装快捷方便,生产成本低。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支架合拢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支架张开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支架合拢后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支架张开后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支架合拢状态下背面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支架张开状态下背面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支架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支架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基座 11、前面板
12、后面板 121、钩挂部
13、限位块 131、滑槽
14、容置空间 20、联动机构
21、夹持组件 211、左夹持臂
212、左夹持部 213、第一齿轮
214、右夹持臂 215、右夹持部
216、第二齿轮 217、底部支撑臂
2171、支撑部 2172、嵌置槽
2173、容置槽 2174、第一凸柱
2175、第二凸柱 2176、连接部
218、夹持空间 22、第一支杆
221、第三齿轮 222、第一枢柱
23、第二支杆 231、第四齿轮
232、第二枢柱 233、让位弧
30、弹性元件 31、通孔
40、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可收折型重力支架,包括有基座10、联动机构20、驱动联动机构20复位的弹性元件30以及固定座40。
该基座10包括前面板11和后面板12,该前面板11和后面板12之间形成用于安装联动机构20和弹性元件30的容置空间14。
该联动机构20包括活动式安装于基座10上用于夹持电子产品的夹持组件21、第一支杆22以及第二支杆23。该夹持组件21包括左夹持臂211、右夹持臂214以及底部支撑臂217,该左夹持臂211、右夹持臂214以及底部支撑臂217之间构成放置电子产品的夹持空间218。该左夹持臂211上端设有左夹持部212,下端设有第一齿轮213;该右夹持臂214上端设有右夹持部215,下端设有第二齿轮216,于底部支撑臂217上端设有分别用于连接左夹持臂211和右夹持臂214的第一凸柱2174和第二凸柱2175,第一齿轮213和第二齿轮216分别对应可转动式安装于第一凸柱2174和第二凸柱2175上,且该第一齿轮213和第二齿轮216彼此啮合。于后面板12内侧壁下端设有一限位块13,于该限位块13内设有可供底部支撑臂217上下滑动的滑槽131,该底部支撑臂217可上下滑动式位于滑槽131内。该底部支撑臂217下端具有一支撑部2171,于该支撑部2171两侧分别设有一容置槽2173,支架收折时,左夹持部212对应收纳于左侧容置槽2173中,右夹持部215对应收纳于右侧容置槽2173中,并于支撑部2171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嵌置槽2172,支架收折时,上述左夹持臂211收纳于左侧嵌置槽2172中,右夹持臂214收纳于右侧嵌置槽2172中,并嵌置槽2172位于容置槽2173后方;该设计可以使得支架收折后,整体所占的空间小,便于携带。该第一支杆22和第二支杆23上分别设有便于支架收折的让位弧233,该让位弧233设计可以防止第一支杆22和第二支杆23在收折时对第一齿轮213和第二齿轮216造成干涉。该第一支杆22上端具有第三齿轮221,下端铰接于左夹持臂211上;该第二支杆23上端具有第四齿轮231,下端铰接于右夹持臂214上,并于基座10内壁上分别设有用于连接第一支杆22和第二支杆23的第一枢柱222和第二枢柱232,第三齿轮221和第四齿轮231分别对应可转动式安装于第一枢柱222和第二枢柱232上,且该第三齿轮221和第四齿轮231彼此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杆22上端铰接于左夹持臂上211,下端具有第三齿轮221;第二支杆23上端铰接于右夹持臂214上,下端具有第四齿轮231;该第三齿轮221和第四齿轮231分别枢接于上述限位块13外壁上,且该第三齿轮221和第四齿轮231彼此啮合。
该弹性元件30连接于联动机构20和基座10之间。具体是,该弹性元件30为扭簧,于基座内壁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一支杆22的第一枢柱222,第三齿轮221可转动式安装于第一枢柱222上;并于基座10内壁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二支杆23的第二枢柱232,第四齿轮231可转动式安装于第二枢柱232上。该扭簧30具有两通孔31,两通孔31分别与第一枢柱222和第二枢柱232对应配合,扭簧30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杆22和第二支杆23相连。
另外,可以于第一枢柱222和第二枢柱232上分别套设一扭簧30,套设于第一枢柱222上的扭簧30两端连接于第一支杆22和基座10之间;套设于第二枢柱232上扭簧30两端连接于第二支杆23和基座10之间。也可以仅于第一枢柱222和第二枢柱232之一上套设扭簧30。
该固定座40设于基座10后端,用以将支架固定于汽车出风口或其它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元件30为拉簧,于后面板内12侧壁上设有一与拉簧30上端相连的钩挂部121,于底部支撑臂217下端设有一与拉簧30下端相连的连接部2176,该拉簧30竖向连接于基座10和底部支撑臂217之间。
该可收折型重力支架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如下:使用前,先将支架通过固定座40进行固定,再将电子产品放置于夹持空间218内;底部支撑臂217在电子产品重力作用下沿着滑槽131向下运动,在第一支杆22和第二支杆23的辅助作用下,左夹持臂211和右夹持臂214以第一齿轮213和第二齿轮216为中心(克服弹性元件30阻力)向上转动合拢;同时铰接于左夹持臂211上的第一支杆22和铰接于右夹持臂214上的第二支杆23受到左夹持臂211和右夹持臂214的联动而逐渐张开,此时弹性元件30受力而被拉伸。取出电子产品时,第一支杆22和第二支杆23在弹性元件30复位力驱使下,彼此向下靠拢;此时,左夹持臂211和右夹持臂214受到第一支杆22和第二支杆23的联动,以第一齿轮213和第二齿轮216为中心向下转动并松开电子产品;同时底部支撑臂217受到左夹持臂211和右夹持臂214的联动向上运动,完成复位后,左夹持臂211和右夹持臂214位于嵌置槽2172内,左夹持部212和右夹持部215位于容置槽2173内。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于支撑部两侧分别设置容置槽,并利用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辅助,使支架收折时,左右夹持臂可收纳于基座及支撑部两侧,缩小支架体积,更加便于携带;在支架夹持于汽车出风口时,支架收折后相对于传统重力支架对汽车出风口的遮挡面积更小,降低了对出风的影响;将左夹持臂和右夹持臂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可以使得左、右夹持臂配合紧凑,防止摇晃;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通过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的方式进行连接,使得整个支架结构更加紧凑,传动更加平稳,同步。而且,该支架机械联动结构简单,组装快捷方便,生产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收折型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基座、联动机构、驱动联动机构复位的弹性元件以及固定座;该联动机构包括活动式安装于基座上用于夹持电子产品的夹持组件、第一支杆以及第二支杆;该夹持组件包括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以及底部支撑臂,该左夹持臂、右夹持臂以及底部支撑臂之间构成放置电子产品的夹持空间;该左夹持臂上端设有左夹持部,下端设有第一齿轮;该右夹持臂上端设有右夹持部,下端设有第二齿轮,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枢接于底部支撑臂上,且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彼此啮合;该底部支撑臂可上下滑动式位于基座内,该底部支撑臂下端具有一支撑部,于该支撑部两侧分别设有一容置槽,支架收折时,左夹持部对应收纳于左侧容置槽中,右夹持部对应收纳于右侧容置槽中;该第一支杆一端铰接于左夹持臂上,第一支杆另一端具有第三齿轮;该第二支杆一端铰接于右夹持臂上,第二支杆另一端具有第四齿轮,该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分别枢接于基座上,且该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彼此啮合;该弹性元件连接于联动机构和基座之间;该固定座设于基座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折型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扭簧,于基座内壁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一支杆的第一枢柱,第三齿轮可转动式安装于第一枢柱上;并于基座内壁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二支杆的第二枢柱,第四齿轮可转动式安装于第二枢柱上;于第一枢柱和第二枢柱上分别套设有扭簧或于第一枢柱和第二枢柱之一上套设有扭簧;套设于第一枢柱上的扭簧两端连接于第一支杆和基座之间;套设于第二枢柱上扭簧两端连接于第二支杆和基座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折型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扭簧,于基座内壁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一支杆的第一枢柱,第三齿轮可转动式安装于第一枢柱上;并于基座内壁上设有用于连接第二支杆的第二枢柱,第四齿轮可转动式安装于第二枢柱上;该扭簧具有两通孔,两通孔分别与第一枢柱和第二枢柱对应配合,该扭簧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折型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拉簧,该拉簧竖向连接于基座和底部支撑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折型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上分别设有便于支架收折的让位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折型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内侧壁下端设有一限位块,于该限位块内设有供底部支撑臂穿过并可上下滑动的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折型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设置于第一支杆上端,第一支杆下端铰接于左夹持臂上;上述第四齿轮设置于第二支杆上端,第二支杆下端铰接于右夹持臂上;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分别枢接于基座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收折型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设置于第一支杆下端,第一支杆上端铰接于左夹持臂上;上述第四齿轮设置于第二支杆下端,第二支杆上端交接于右夹持臂上;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分别枢接于限位块外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折型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臂之支撑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嵌置槽,支架收折时,上述左夹持臂收纳于左侧嵌置槽中,右夹持臂收纳于右侧嵌置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折型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前面板和后面板,该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形成了一个用于安装上述联动机构和弹性元件的容置空间。
CN201922237329.0U 2019-12-13 2019-12-13 可收折型重力支架 Active CN213035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7329.0U CN213035738U (zh) 2019-12-13 2019-12-13 可收折型重力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7329.0U CN213035738U (zh) 2019-12-13 2019-12-13 可收折型重力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35738U true CN213035738U (zh) 2021-04-23

Family

ID=75518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37329.0U Active CN213035738U (zh) 2019-12-13 2019-12-13 可收折型重力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357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80763U (zh) 一种移动设备支架组件及多功能设备支架
CN213035738U (zh) 可收折型重力支架
CN109987034B (zh) 一种超薄手机支架
CN202905145U (zh)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乐谱架
CN210284110U (zh) 一种车载终端安装支架
CN209213341U (zh) 重力支架
CN212373276U (zh) 小巧易携带型重力支架
CN210852286U (zh) 折叠式手机支架
CN212073531U (zh) 一种折叠式便携美术画板
CN216391103U (zh) 一种移动电子设备重力支架结构
CN110913051A (zh) 小巧易携带型重力支架
CN207706252U (zh) 一种手机无线充电器及手机支架
CN211406060U (zh) 轮轨式重力支架
CN215818232U (zh) 一种重力联动车载手机支架
WO2020108416A1 (zh) 移动终端支架
CN220629368U (zh) 一种带有磁吸及夹持二合一的手机支架
CN210839687U (zh) 手机支架
CN218257989U (zh) 一种车载移动终端支架
CN216331800U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CN207080777U (zh) 一种可折叠数码产品支架
CN211352256U (zh) 一种自动伸缩的手机支架
CN201324019Y (zh) 一种可折叠的餐车
CN208316790U (zh) 重力夹紧支架
CN212009968U (zh) 一种教学用图片展示装置
CN208530456U (zh) 移动终端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