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27667U - 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27667U
CN213027667U CN202022170776.1U CN202022170776U CN213027667U CN 213027667 U CN213027667 U CN 213027667U CN 202022170776 U CN202022170776 U CN 202022170776U CN 213027667 U CN213027667 U CN 2130276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late
splint
motor cable
double
wind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707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宝平
谢浩
司辰伟
蒋海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707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276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276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276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包括支撑骨架、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所述支撑骨架安装在电机外壳上,并对第一夹板起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夹板上侧设置有若干个圆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夹板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圆弧形凹槽;所述第三夹板下侧设置有若干个圆弧形凹槽。电机电缆支架结构合装后的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圆弧形凹槽形成的导向孔用以固定电机电缆。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双绕组电机电缆进行集中有效固定,防止电机电缆在安装时的不良受力,避免电机电缆断裂和出线口的密封性失效。

Description

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永磁同步电机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普遍运用,永磁同步电机高效率、宽高效区等显著优点在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驱动方面已经发展到极致。为了更充分提升永磁同步电机的宽高效区特性,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双绕组电机电机应运而生,已经受到国内外电动汽车界的高度重认可。
双绕组电机电机集成双绕组于同一电机上,共轴输出动力,双绕组协同工作,独立控制。双绕组电机需要两套电缆进行电能输入,目前行业双绕组电机电缆都是采用两套电缆支架独立固定支撑,电机出线电缆较多电缆杂乱,增加了工序、工时、材料浪费,同时增加了电机的外形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通过该结构定位保证双绕组电机电缆通过同一个电缆支架进行集中固定支撑,防止电缆在安装时的不良受力,避免电机电缆断裂和出线口的密封性失效。电机电缆走向一致,便于整车电缆整齐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骨架、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所述支撑骨架对第一夹板有固定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夹板单侧设置有若干个圆弧形凹槽、第二夹板两侧各设置有若干个圆弧形凹槽、第三夹板单侧设置有若干个圆弧形凹槽,合装后夹板圆弧形凹槽形成的安装孔用以固定电机引出电缆;
第二夹板内设有电缆紧固器,电缆紧固器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杆以及第三顶块,第二夹板内开设有若干滑槽,第一滑块的一端处于第二夹板外,第一滑块的另一端嵌入滑槽内,第一滑块的另一端位于第二滑杆的上端,第二滑杆位于滑槽内,第二滑杆的另一侧位于第三顶块的下端,第三顶块位于滑槽内;第三顶块包括下滑块、减压弹簧以及上弹块,下滑块内套接有上弹块,上弹块与下滑块之间设有减压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骨架底脚设置有与电机外壳固定的螺栓安装孔,所述支撑骨架上侧设置固定第一夹板的螺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夹板上侧设置若干沉头通孔和螺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夹板上侧设置若干沉头通孔和螺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夹板上侧设置若干沉头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骨架采用钢板冲压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均采用环氧布板或尼龙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通过螺栓相互连接并固定在支撑骨架上。
与原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通过支撑骨架对第一夹板的支撑,以及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对电机电缆的有效固定,可防止电缆在安装时的不良受力导致电缆断裂和出线口的密封性失效;同时通过电缆紧固器对电机电缆进行二次固定,有效的避免了电缆因剧烈颠簸在固定孔内滑动,进而造成电缆外表皮磨损破裂;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机电缆集中固定,可实现同一电缆支架固定两套电机电缆,减少工序工时,减少材料浪费,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电机电缆排列整齐、走向一致,便于整车电缆布置,便于提高电缆布置的五感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骨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夹板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夹板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夹板示意图;
图7为图5中A处放大图。
图中:1、支撑骨架;2、第一夹板;3、第二夹板;4、第三夹板;5、导向孔;21、电机外壳;22、螺栓;23、电机电缆;31、支撑骨架通孔;32、支撑骨架螺纹孔;301、第一滑块;302、第二滑杆;303、第三顶块;304、下滑块;305、减压弹簧;306、上弹块;41、第一夹板沉头通孔;42、第一夹板螺纹孔;43、第一夹板圆弧形凹槽;51、第二夹板螺纹孔;52、第二夹板沉头通孔;53、第二夹板圆弧形凹槽;61、第三夹板沉头通孔;62、第三夹板圆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7所示,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包括支撑骨架1、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第三夹板4,所述支撑骨架1对第一夹板2有固定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夹板2单侧设置有若干圆弧形凹槽、第二夹板3两侧各设置有若干圆弧形凹槽、第三夹板4单侧设置有若干圆弧形凹槽,电机线缆支架架构合装后夹板圆弧形凹槽形成的若干电缆导向孔5用以固定导向电机引出电缆;
通过螺栓22将电缆支架结构安装在电机外壳21上,电机电缆23穿过电缆支架电缆导向孔5,电缆支架结构对电机电缆23起到导向、固定、防护作用。
支撑骨架1底脚设置若干支撑骨架通孔31用来使用螺栓将支撑骨架1安装在电机外壳21上,支撑骨架1上侧设置若干支撑骨架螺纹孔32用来螺栓将第一夹板2固定在支撑骨架1上;第一夹板2上侧设置若干第一夹板沉头通孔41、第一夹板螺纹孔42、第一夹板圆弧形凹槽43,第一夹板沉头通孔41用于螺栓将第一夹板2固定在支撑骨架1上,第一夹板螺纹孔42用于螺栓将第二夹板3与第一夹板2的固定安装,第一夹板圆弧形凹槽43用以导向电机电缆23;第二夹板3上侧设置若干第二夹板螺纹孔51、第二夹板沉头通孔52,上下两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夹板圆弧形凹槽53,第二夹板螺纹孔51用于螺栓将第三夹板4与第二夹板3的固定安装,第二夹板沉头通孔52用于螺栓将第二夹板3固定在第一夹板2上,第二夹板圆弧形凹槽53与第一夹板圆弧形凹槽43形成导向孔5用以固定导向电机电缆23;第三夹板4上侧设置若干第三夹板沉头通孔61,下侧设置有若干第三夹板圆弧形凹槽62,第三夹板沉头通孔61用于螺栓将第三夹板4与第二夹板3的固定安装,第三夹板圆弧形凹槽62与第二夹板圆弧形凹槽53成导向孔5用以固定导向电机电缆23;
第二夹板3内设有电缆紧固器,电缆紧固器包括第一滑块301、第二滑杆302以及第三顶块303,第二夹板3内开设有若干滑槽,第一滑块301的一端处于第二夹板3外,第一滑块301的另一端嵌入滑槽内,第一滑块301的另一端位于第二滑杆302的上端,第二滑杆302位于滑槽内,第二滑杆302的另一侧位于第三顶块303的下端,第三顶块303位于滑槽内;第三顶块303包括下滑块304、减压弹簧305以及上弹块306,下滑块304内套接有上弹块306,上弹块306与下滑块304之间设有减压弹簧30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螺栓穿过支撑骨架1底脚螺栓安装孔,将支撑骨架1安装到电机外壳上;使用螺栓穿过第一夹板2上侧的沉头通孔,通过支撑骨架1上侧的螺纹孔将第一夹板2安装在支撑骨架1上侧;将第一套电机的三相电缆分别安装在第一夹板2的三个圆弧形凹槽内;使用螺栓穿过第二夹板3上侧的沉头通孔,通过第一夹板2上侧的螺纹孔将第二夹板3安装在第一夹板2上侧,并将第一套电机的三相电缆固定在第一夹板2与第二夹板3形成的三个导向孔内;将第二套电机的三相电缆分别安装在第二夹板3上侧的三个圆弧形凹槽内;使用螺栓穿过第三夹板4上侧的沉头通孔,通过第二夹板3上侧的螺纹孔将第三夹板4安装在第二夹板3上侧,并将第二套电机的三相电缆固定在第二夹板3与第三夹板4形成的三个导向孔内;
同时第一夹板2、第三夹板4与第二夹板3配合时,第一滑块301被压紧,此时第一滑块301在滑槽内带动压紧第二滑杆302移动,第二滑杆302同时带动第三顶块303向上进行移动,压紧圆形凹槽中的电缆;减压弹簧用以上弹块306的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通过支撑骨架对第一夹板的支撑,以及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对电机电缆的有效固定,可防止电缆在安装时的不良受力导致电缆断裂和出线口的密封性失效;采用电机电缆集中固定,可实现同一电缆支架固定两套电机电缆,减少工序工时,减少材料浪费,降低制造成本;电机电缆排列整齐、走向一致,便于整车电缆布置,便于提高电缆布置的五感提升。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骨架(1)、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第三夹板(4),所述支撑骨架(1)对第一夹板(2)有固定支撑作用,所述第一夹板(2)上侧设置有若干个圆弧形凹槽、第二夹板(3)上下两侧各设置有若干个圆弧形凹槽、第三夹板(4)下侧设置有若干个圆弧形凹槽,电机电缆支架结构合装后夹板圆弧形凹槽形成的导向孔用以固定电机引出电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1)底脚设置有与电机外壳固定的螺栓安装孔,所述支撑骨架(1)上侧设置固定第一夹板(2)的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2)上侧除了设置若干圆弧形凹槽外,还设置若干沉头通孔和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板(3)除了上下两侧设置若干圆弧形凹槽外,上侧设置若干沉头通孔和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板(4)除了下侧设置若干圆弧形凹槽外,上侧设置若干沉头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第三夹板(4)通过螺栓相互连接并固定在支撑骨架(1)上。
CN202022170776.1U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 Active CN2130276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0776.1U CN213027667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0776.1U CN213027667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27667U true CN213027667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79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70776.1U Active CN213027667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276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8600A (zh) * 2021-05-18 2021-07-0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平县供电公司 一种电缆支撑装置
WO2023029772A1 (zh) * 2021-08-30 2023-03-0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架、电池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8600A (zh) * 2021-05-18 2021-07-0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平县供电公司 一种电缆支撑装置
WO2023029772A1 (zh) * 2021-08-30 2023-03-0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架、电池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27667U (zh) 一种双绕组电机电缆支架结构
CN213585506U (zh) 一种电机转子理片工装
CN213265110U (zh) 一种用于线束捆扎的导线定位防打结整理工具
CN217665665U (zh) 一种具有防移位效果的微电机冲压件用冲压装置
CN216503314U (zh) 一种防护效果好的电池充电器组装装置
CN214683684U (zh) 一种电芯折极耳装置
CN211966564U (zh) 一种定子机壳冲压工装
CN220313130U (zh) 气缸压紧式固定组件
CN220052193U (zh) 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冲压用的冲压装置
CN212824094U (zh) 一种使用油压驱动的钢背铣外形夹具
CN213546729U (zh) 一种变频器接线端子安装结构
CN220762309U (zh) 一种用于电气自动化的夹具
CN214078762U (zh) 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冲压装置台
CN217545825U (zh) 用于电机改造的磁瓦贴附装置
CN216608688U (zh) 一种用于电容器排架的开夹机
CN216389048U (zh) 一种用于电感器的加工成型装置
CN217507947U (zh) 一种便于安装布线的低压柜
CN214589275U (zh) 一种高压柜电缆集成装置
CN219881759U (zh) 一种离合器含油轴承压合设备
CN217546549U (zh) 一种多层电器设备安置支架
CN210081026U (zh) 一种软包模组集合与汇流排激光焊接辅助工装
CN220254922U (zh) 一种旁路接触器的安装结构
CN211541509U (zh) 一种端子斜孔加工模
CN211829078U (zh) 一种用于汽车锂电池生产的自动热封装置
CN219274216U (zh) 一种冲压汽车零部件冲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