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26377U - 一种保护盖、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护盖、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26377U
CN213026377U CN202021730959.8U CN202021730959U CN213026377U CN 213026377 U CN213026377 U CN 213026377U CN 202021730959 U CN202021730959 U CN 202021730959U CN 213026377 U CN213026377 U CN 213026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cover body
opening
protective cover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3095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祁泓洋
曾毅
郑卫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3095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26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26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263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模组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护盖、电池模组及电池包,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用于固定在所述电池模组的框架上;所述第二盖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置高压引出件,所述容纳腔具有开口,所述开口能够使高压引出件暴露;所述第一盖体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盖体上,所述第一盖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二盖体翻转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盖体转动连接在第二盖体上,第一盖体相对第二盖体翻转打开第二盖体时,容置在第二盖体内的高压引出件暴露出来,方便操作人员在不拆卸掉所述保护盖的情况下直接将高压引出件与动力连接件连接与拆卸,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保护盖、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模组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护盖、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模组高压引出件和保护盖,保护盖罩设在高压引出件的外侧,这样可起到遮盖和保护高压引出件的作用,以避免高压引出件暴露而导致误触的现象。一般地,高压引出件需要与动力连接件(例如铜排或铝排)连接以将电池模组的电压输出。在组装时,通常需要先将保护盖将电池模组上拆掉以使高压引出件露出,这样才可将高压引出件与动力连接件的连接或拆卸,进而导致组装过程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保护盖罩设在高压引出件的外侧导致高压引出件与动力连接件连接或拆卸时需要先将保护盖拆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保护盖、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盖,所述保护盖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用于固定在所述电池模组的框架上;
所述第二盖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置高压引出件,所述容纳腔具有开口,所述开口能够使所述高压引出件暴露;所述第一盖体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盖体上,所述第一盖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二盖体翻转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
可选地,所述保护盖还包括锁紧结构,在所述开口处于关闭时,所述锁紧结构能够使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锁紧固定。
可选地,所述锁紧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盖体上的第一锁紧件和设于所述第二盖体上的第二锁紧件,在所述开口处于关闭时,所述第一锁紧件和所述第二锁紧件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锁紧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锁紧件和所述第二锁紧件为卡扣结构;
所述第二盖体包括多个盖体侧板,多个所述盖体侧板连接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锁紧件设置在所述盖体侧板上,在所述开口处于关闭时,所述第一锁紧件和所述第二锁紧件卡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盖体侧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盖体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侧板上;
所述第一锁紧件包括第一扣钩,所述第一扣钩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的内侧,所述第二锁紧件包括第一对扣,所述第一对扣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在所述开口关闭时,所述第一扣钩和所述第一对扣卡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锁紧件还包括第二扣钩,所述第二扣钩和所述第一扣钩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二扣钩相对所述第一扣钩靠近所述第三侧板设置;所述第二锁紧件包括第二对扣,所述第二对扣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的内侧,在所述开口关闭时,所述第二扣钩和所述第二对扣卡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保护盖还包括设于第一盖体内侧的定位件,在所述开口关闭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盖体侧板的内壁相抵。
可选地,所述保护盖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的翻折边,所述翻折边、所述第一盖体及所述第二盖体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第二盖体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用于供与所述高压引出件电连接的动力连接件穿设。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池阵列、框架、高压引出件以及如前所述的保护盖,所述电池阵列设于所述框架内,所述电池阵列包括多个依次排布的单体电池,所述高压引出件与所述电池阵列电连接,所述保护盖固定在在所述框架上。
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多个动力连接件和多个如前所述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之间通过所述动力连接件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盖体上,所述第一盖体相对所述第二盖体翻转打开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时,容置在所述第二盖体内的高压引出件暴露出来,方便操作人员在不拆卸掉所述保护盖的情况下直接将高压引出件与动力连接件连接与拆卸,操作方便。
所述第一盖体相对所述第二盖体翻转关闭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时,将高压引出件与外界隔离,从而对设置在所述第二盖体内的高压引出件进行保护,避免操作人员误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两个电池模组电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沿D-D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保护盖与框架分离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保护盖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保护盖的另一示意图;
图11是图10水平旋转180°后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框架;11、安装架搭扣;12、端板;13、侧板;2、高压引出件;3、保护盖;301、第一盖体;302、第二盖体;303、第一扣钩;304、第一对扣;305、第二扣钩;306、第三扣钩;307、凹槽;308、翻折边;309、定位件;310、第二对扣;311、缺口;312、第一侧板;313、第二侧板;314、第三侧板;315、第四侧板;316、容纳腔;3161、开口;4、动力连接件;5、电池模组;51、电池阵列;511、单体电池;6、锁紧结构;61、第一锁紧件;62、第二锁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多个动力连接件4和多个电池模组5,电池模组5之间通过所述动力连接件4电连接,通过所述动力连接件4将多个电池模组5串联或并联形成所述电池包。例如,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5通过动力连接件电连接。当然,也可以是相间隔的两个电池模组5通过动力连接件电连接,对此,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3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5,包括电池阵列51、框架1、高压引出件2以及保护盖3,所述电池阵列51设于所述框架1内,所述电池阵列51包括多个依次排布的单体电池511,所述高压引出件2与所述电池阵列51电连接,所述保护盖3固定在所述框架1上,所述高压引出件2容置在所述保护盖3内,以对所述高压引出件2进行保护。其中,所述高压引出件2用于引出所述电池阵列51的电压,两个电池模组5的高压引出件分别与动力连接件电连接,以实现两个电池模组5的电连接。例如,两个电池模组5的高压引出件分别与动力连接通过螺栓或铆钉等实现可拆卸的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框架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端板12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13,所述保护盖3固定在框架1的端板12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护盖3也可固定在侧板13上。
如图9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盖3,所述保护盖3包括第一盖体301和第二盖体302,所述第二盖体302用于固定在所述电池模组5的框架1上,所述第二盖体302内设有容纳腔316,所述容纳腔316用于容置高压引出件2,以对所述高压引出件2进行保护。所述容纳腔316具有开口3161,所述开口3161能够使所述高压引出件2暴露。所述第一盖体301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盖体302上,所述第一盖体301能够相对所述第二盖体302翻转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容纳腔316的开口3161,在所述开口3161处于打开时,所述高压引出件2暴露,容置在所述第二盖体302内的高压引出件2暴露出来,方便操作人员在不拆卸掉所述保护盖3的情况下直接将高压引出件2与动力连接件4连接与拆卸,操作方便。在所述开口3161处于关闭时,所述高压引出件2与外界隔离,对所述高压引出件2进行保护,避免操作人员误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盖体302上设有缺口311,所述缺口311用于供与所述高压引出件2电连接的动力连接件4穿设。具体地,所述动力连接件4的一端穿过所述缺口311,并与所述第二盖体302内的所述高压引出件2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电池包中,所述动力连接件4的一端穿过所述缺口311,并与所述第二盖体302内的所述高压引出件2螺栓连接,所述高压引出件2连接所述电池阵列51。
如图1及图2所示,两个电池模组5通过动力连接件4电连接时,所述动力连接件4的一端穿过一个电池模组5的第二盖体的所述缺口311伸入该第二盖体的容纳腔316内并与高压引出件2电连接,所述动力连接件4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电池模组5的第二盖体的所述缺口311伸入该第二盖体的容纳腔316内并与高压引出件2电连接,从而将两个电池模组5电连接起来。以此类推,通过多个所述动力连接件4将多个电池模组5电连接。
如图9至图1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3还包括锁紧结构6,在所述容纳腔316的开口3161处于关闭时,所述锁紧结构6能够使所述第一盖体301和所述第二盖体302锁紧固定。例如,锁紧结构6为扎带或绑带,通过扎带或绑带将所述第一盖体301和所述第二盖体302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结构6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盖体301上的第一锁紧件61和设于所述第二盖体302上的第二锁紧件62,所述第一锁紧件61和所述第二锁紧件62能够在所述开口3161处于关闭时进行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盖体301和所述第二盖体302锁紧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件61和所述第二锁紧件62为卡扣结构。所述第二盖体302包括多个盖体侧板,多个所述盖体侧板连接形成所述容纳腔316,所述第二锁紧件62设置在所述盖体侧板上,在所述开口3161处于关闭时,所述第一锁紧件61和所述第二锁紧件62卡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锁紧件61和所述第二锁紧件62之间的连接方式不限于卡接固定,只要能够使所述第一锁紧件61和所述第二锁紧件62之间固定连接的均可,例如,所述第一锁紧件61和所述第二锁紧件62均为磁铁,通过磁力连接。或者所述第一锁紧件61为插销,所述第二锁紧件62为插孔座,开口3161闭合时,插销插入插孔座中。
如图9至图1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体侧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312、第二侧板313、第三侧板314和第四侧板315,所述第一侧板312和所述第三侧板314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313和所述第四侧板315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盖体301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侧板314上。如图9所示,优选地,所述第二盖体302为上下通透的框架结构,第一侧板312、第二侧板313、第三侧板314和第四侧板315连接围成所述容纳腔316。所述第一盖体301为板状结构,所述高压引出件2位于所述容纳腔316内,所述第一盖体301相对所述第二盖体302翻转以关闭所述容纳腔316的开口3161时,所述第二盖体302内的所述高压引出件2与外界隔离。
所述第一锁紧件61包括第一扣钩303和第二扣钩305,所述第一扣钩303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301的内侧,所述第二扣钩305和所述第一扣钩303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301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二扣钩305相对所述第一扣钩303靠近所述第三侧板314设置。其中,第一盖体301的内侧是指开口3161处于关闭时,第一盖体301面向容纳腔316的一侧。
所述第二锁紧件62包括第一对扣304和第二对扣310,所述第一对扣304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312的内侧,所述第二对扣310安装在所述第三侧板314的内侧。其中,第三侧板314的内侧为第三侧板314面向所述容纳腔316的一侧。所述容纳腔316的开口3161关闭时,所述第一扣钩303与所述第一对扣304卡接固定,所述第一对扣304的外轮廓为曲面,便于所述第一扣钩303和所述第一对扣304的扣合或脱离。所述第二扣钩305与所述第二对扣310卡接固定,所述第二对扣310的外轮廓为曲面,便于所述第二扣钩305和所述第二对扣310的扣合或脱离。通过所述第一扣钩303和第一对扣304的配合、第二扣钩305和第二对扣310的配合使得所述第一盖体301与所述第二盖体302紧固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扣304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312的外侧,即所述第一侧板312的远离所述容纳腔316的一侧,所述第二对扣310安装在所述第三侧板314的外侧,即第三侧板314的远离所述容纳腔316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对扣304配合的第一扣钩303和与所述第二对扣310配合的第二扣钩305在所述第一盖体上的位置也会相应作出改变,使得容纳腔316的开口3161关闭时,所述第一扣钩303和第一对扣304卡接,第二扣钩305和第二对扣310卡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301与所述第二盖体302扣合在一起后,所述第一盖体301的外边缘超出所述第二盖体302,以便于操作人员手握所述边缘以打开或关闭开口3161。
如图9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3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盖体301与所述第二盖体302的翻折边308,所述翻折边308、所述第一盖体301及所述第二盖体302一体成型。
在一实施例中,除去与所述翻折边308连接的所述第三侧板314外,所述第二盖体302的其余盖体侧板上均设置有所述缺口311,以增加所述保护盖3的适用性,使得不同方向连接的所述动力连接件4都能与所述第二盖体302内的所述高压引出件2连接。当高压引出件2与动力连接件4连接或拆卸时,不需要将所述保护盖3拆卸掉,只需将第一盖体301相对第二盖体302翻转以打开容纳腔316的开口3161,开口3161能够使高压引出件2暴露,从而可实现高压引出件2与动力连接件4的连接或拆卸,操作十分简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翻折边308连接在所述第三侧板314与所述第一盖体301之间,通过所述翻折边308使得所述第一盖体301与所述第二盖体302转动连接在一起。通过所述翻折边308的对折,翻转所述第一盖体301,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盖体301闭合在所述第二盖体302上。通过翻折边308将第一盖体301与第二盖302体连接为一体,这样在翻转第一盖体301以打开开口3161时,第一盖体301不会脱离第二盖体302,可避免丢失。
另外,所述第一扣钩303和第一对扣304的配合、第二扣钩305和第二对扣310的配合将所述第一盖体301板紧固地扣合在所述第二盖体302板上,同时也能够防止所述翻折边308断裂时,所述第一盖体301脱落的情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3还包括设于第一盖体301内侧的定位件309,在所述开口3161关闭时,所述定位件309与所述盖体侧板的内壁相抵,以便于第一锁紧件61和第二锁紧件62的卡接固定。其中,第一盖体301的内侧是指开口3161处于关闭时,第一盖体301面向容纳腔的一侧。定位件309可以设置有多个,所述容纳腔316的开口3161关闭时,多个所述定位件309伸入所述容纳腔316中并抵靠在所述盖体侧板的内壁上以对所述第一盖体301的扣合位置进行定位。
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盖体301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定位件309,且所述定位件309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301的靠近所述第三侧板314的一侧,所述第一盖体301相对所述第二盖体302翻转以闭合所述容纳腔316的开口3161时,其中一个所述定位件309抵靠着所述第二侧板313的内壁,另外一个所述定位件309抵靠着所述第四侧板315的内壁,以防止所述第一盖体301的扣合位置出现歪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盖体302上设有第三扣钩306,第三扣钩306用于与所述电池模组5的框架1卡接固定。
所述保护盖3上设置有多个第三扣钩306,所述第三扣钩306设于所述盖体侧板的内壁上,所述盖体侧板上每一所述第三扣钩306两侧均设置有凹槽307,所述第三扣钩306朝向所述第二盖体302内的所述容纳腔316凸起。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313和所述第四侧板315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三扣钩306,所述第二侧板313上的所述第三扣钩306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凹槽307,所述第四侧板315上的所述第三扣钩306两侧也设置有所述凹槽307。
如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5的框架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高压引出件2的安装架搭扣11,所述安装架搭扣11位于所述高压引出件2下方,通过所述第三扣钩306与所述安装架搭扣11的卡接,将所述第二盖体302连接在所述电池模组5的框架1上。
如图9至图1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313和所述第四侧板315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三扣钩306,所述第二侧板313上的所述第三扣钩306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凹槽307,所述第四侧板315上的所述第三扣钩306两侧也设置有所述凹槽307。
在所述第二盖体302与所述电池模组5的框架1安装过程中,当所述第三扣钩306触碰到所述安装架搭扣11的突出的边缘时,在突出的边缘的阻挡作用下,所述第三扣钩306与连接所述第三扣钩306的部分所述第二侧板313会被顶起,两个所述凹槽307之间的部分第二侧板313产生弹性形变,同时,位于所述第二侧板313相对侧的所述第四侧板315上,所述第三扣钩306与连接所述第三扣钩306的部分所述第四侧板315会被顶起,两个所述凹槽307之间的部分第四侧板315产生弹性形变。所述第二盖体302继续向下,直至所述第三扣钩306与所述安装架搭扣11的突出的边缘不再相抵时,所述第三扣钩306会回弹,并卡在所述安装架搭扣11的边缘的下方,从而使得所述第三扣钩306与所述安装架搭扣11扣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二盖体用于固定在电池模组的框架上;
所述第二盖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置高压引出件,所述容纳腔具有开口,所述开口能够使所述高压引出件暴露;所述第一盖体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盖体上,所述第一盖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二盖体翻转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还包括锁紧结构,在所述开口处于关闭时,所述锁紧结构能够使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锁紧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盖体上的第一锁紧件和设于所述第二盖体上的第二锁紧件,在所述开口处于关闭时,所述第一锁紧件和所述第二锁紧件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锁紧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和所述第二锁紧件为卡扣结构;
所述第二盖体包括多个盖体侧板,多个所述盖体侧板连接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锁紧件设置在所述盖体侧板上,在所述开口处于关闭时,所述第一锁紧件和所述第二锁紧件卡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侧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盖体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侧板上;
所述第一锁紧件包括第一扣钩,所述第一扣钩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的内侧,所述第二锁紧件包括第一对扣,所述第一对扣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在所述开口关闭时,所述第一扣钩和所述第一对扣卡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还包括第二扣钩,所述第二扣钩和所述第一扣钩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二扣钩相对所述第一扣钩靠近所述第三侧板设置;所述第二锁紧件包括第二对扣,所述第二对扣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的内侧,在所述开口关闭时,所述第二扣钩和所述第二对扣卡接固定。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还包括设于第一盖体内侧的定位件,在所述开口关闭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盖体侧板的内壁相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的翻折边,所述翻折边、所述第一盖体及所述第二盖体一体成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用于供与所述高压引出件电连接的动力连接件穿设。
10.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阵列、框架、高压引出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护盖,所述电池阵列设于所述框架内,所述电池阵列包括多个依次排布的单体电池,所述高压引出件与所述电池阵列电连接,所述保护盖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1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动力连接件和多个如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之间通过所述动力连接件电连接。
CN202021730959.8U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保护盖、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Active CN213026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0959.8U CN213026377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保护盖、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0959.8U CN213026377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保护盖、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26377U true CN213026377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67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30959.8U Active CN213026377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保护盖、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263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4088A1 (zh) * 2021-08-27 2023-03-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盖、电池、用电装置和保护盖的制造方法
WO2024028026A1 (fr) * 2022-08-02 2024-02-08 Ampere S.A.S. Dispositif d'isolation électrique pour barre d'interconnexion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4088A1 (zh) * 2021-08-27 2023-03-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盖、电池、用电装置和保护盖的制造方法
WO2024028026A1 (fr) * 2022-08-02 2024-02-08 Ampere S.A.S. Dispositif d'isolation électrique pour barre d'interconnexion
FR3138753A1 (fr) * 2022-08-02 2024-02-09 Renault S.A.S. Dispositif d’isolation électrique pour barre d’interconnex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26377U (zh) 一种保护盖、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JP5326208B2 (ja) 組電池
CN209822775U (zh) 端子保护装置及电池模组
EP3944398B1 (en) Battery module
JP2016508659A (ja) 新規な構造の電池モジュールアセンブリー
EP3054500B1 (en) Battery module with hole vent part
US9774022B2 (en) Wiring module
CN112332006B (zh) 电池包
JP2855041B2 (ja) バッテリー接続端子用カバー
JP2018156933A (ja) 蓄電装置
US11211673B2 (en) Wiring module
EP3467901A1 (en) Battery pack
JP5854061B2 (ja) 組電池
CN210535733U (zh) 电池模组及其动力电池包
KR20130003575A (ko) 차량의 배터리팩용 프로텍터
EP4050633A1 (en) Electrical storage device
CN21401308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CN212625968U (zh) 铜排防转防护帽及电池模组
CN210970710U (zh) 电池包装置及汽车
CN209249628U (zh) 一种电池保护板
KR20130003574A (ko) 차량의 배터리팩용 프로텍터
CN108336275B (zh) 纯电动乘用车电池包及电动车
CN218215572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池盒
CN218632233U (zh) 储能装置和具有其的储能装置控制系统
CN218939966U (zh) 一种电池模组输出极防护盖及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