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19944U - 一种新风系统及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系统及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19944U
CN213019944U CN202021212338.0U CN202021212338U CN213019944U CN 213019944 U CN213019944 U CN 213019944U CN 202021212338 U CN202021212338 U CN 202021212338U CN 213019944 U CN213019944 U CN 2130199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an
fresh air
new trend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1233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蕾
王永涛
肖克强
闫宝升
闫秀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1233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199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199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199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风系统及空调室内机,包括与用于室内侧空气循环的贯流风机同轴连接的新风风机,新风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有用于与室外大气连通的新风管道;新风风机的出风口用于与室内环境连通。该新风系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贯流风机与新风风机同轴连接,因此,仅需要一个驱动电机即可同时实现贯流风机和新风风机的转动,通过贯流风机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通过新风风机将室外环境的空气源源不断的输送至室内,继而实现室内空气不断更换新的空气,从而达到换新风效果,使用户无需开窗即可换新风,避免了空调长时间运行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差的问题,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新风系统及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系统及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大都采用单个贯流风扇,通过贯流风扇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但室内空气长期循环,会出现室内空气质量差,如果不定期开窗通风的话,长时间没有新鲜空气的注入,用户会有感觉发闷的状态,用户体验差。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空调长时间运行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差,导致用户体验差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风系统及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空调长时间运行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差,导致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包括与用于室内侧空气循环的贯流风机同轴连接的新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有用于与室外大气连通的新风管道;所述新风风机的出风口用于与室内环境连通。
优选地,所述新风管道的进口侧设置有滤尘网。
优选地,所述新风管道的出口侧设置有空滤器。
优选地,所述新风风机包括离心风扇和罩设在所述离心风扇外侧的蜗壳,所述蜗壳上形成有所述新风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相比于背景技术介绍内容,上述新风系统,包括与用于室内侧空气循环的贯流风机同轴连接的新风风机,新风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有用于与室外大气连通的新风管道;新风风机的出风口用于与室内环境连通。该新风系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贯流风机与新风风机同轴连接,因此,仅需要一个驱动电机即可同时实现贯流风机和新风风机的转动,通过贯流风机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通过新风风机将室外环境的空气源源不断的输送至室内,继而实现室内空气不断更换新的空气,从而达到换新风效果,使用户无需开窗即可换新风,避免了空调长时间运行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差的问题,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新风系统,该新风系统为上述任一方案所描述的新风系统。由于上述新风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具有上述技术效果的新风系统的空调室内机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为挂机。
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为柱状柜机,且空调室内机中用于室内侧空气循环的贯流风机和所述新风系统的新风风机在所述柱状柜机内自上而下同轴布置。
优选地,所述柱状柜机的前侧设置有与所述贯流风机的风道连通的上出风口和与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道连通的下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新风风机的风道内设置有加热器。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为电加热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为挂机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机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贯流风机与新风风机同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为柱状柜机的外观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为柱状柜机的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柱状柜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柱状柜机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柱状柜机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柱状柜机的贯流风机与新风风机同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1-图12中,
贯流风机 1、新风风机 2、新风管道 3、滤尘网 4、空滤器 5、离心风扇 6、蜗壳 7、第一半蜗壳 71、第二半右蜗壳 72、上出风口 8、下出风口 9、加热器 10、第一侧板 11、第二侧板 12、新风腔体 13、连接轴承 14、电机压盖 15、电机盖 16、电机座 17、蒸发器 18、骨架 19、挂墙板 20、涡舌条 21、百叶 22、导板 23、罩壳 24、过滤网 25、电控箱 26、前面板 27、左侧板 28、显示模块 29、右侧板 30、前挡板 31、竖百叶 32、横百叶 33、顶盖 34、蒸发器组件 35、上后壳 36、下后壳 37、滑板 38、底座 39、电控箱体 40、接水盘 4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新风系统及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空调长时间运行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差,导致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系统,包括与用于室内侧空气循环的贯流风机1同轴连接的新风风机2,新风风机2的进风口连接有用于与室外大气连通的新风管道3;新风风机2的出风口用于与室内环境连通。
该新风系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贯流风机与新风风机同轴连接,因此,仅需要一个驱动电机即可同时实现贯流风机和新风风机的转动,通过贯流风机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通过新风风机将室外环境的空气源源不断的输送至室内,继而实现室内空气不断更换新的空气,从而达到换新风效果,使用户无需开窗即可换新风,避免了空调长时间运行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差的问题,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上述新风管道3的进口侧还可以设置有滤尘网4。通过滤尘网的设置能够避免较大的灰尘颗粒进入新风管道。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上述新风管道3的出口侧还可以设置有空滤器5。通过空滤器对从室外引入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使得通过新风系统进入室内的空气更加清新纯净,有益于用户身体健康。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上述新风风机2的具体结构可以包括离心风扇6和罩设在离心风扇6外侧的蜗壳7,蜗壳7上形成有新风风机2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而蜗壳的具体结构可以由第一半蜗壳71和第二半蜗壳72对拼而成,通过对拼结构的蜗壳,使得离心风扇的布置和安装更加方便。当然可以理解的是,采用上述蜗壳和离心风扇的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对于新风风机结构的优选举例而已,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以选择其他风机形式,只要能够引入新风即可,在此不做更具体的限定。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新风系统,该新风系统为上述任一方案所描述的新风系统。由于上述新风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具有上述技术效果的新风系统的空调室内机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上述新风系统可以应用于空调室内机为挂机的空调上,也可以应用于空调室内机为柜机的空调上。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应该能够理解的是,对于挂机而言,其一般还应该具有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新风腔体13、连接轴承14、电机压盖15、电机盖16、电机座17、蒸发器18、骨架19、挂墙板20、涡舌条21、百叶22、导板23、罩壳24、过滤网25、电控箱26和前面板27等部件,由于该部分结构件属于现有技术中的部件,在此不再一一描述。
当上述新风系统应用于室内机为柜机上时,比如空调室内机为柱状柜机,空调室内机中用于室内侧空气循环的贯流风机1和新风系统的新风风机2在柱状柜机内可以设计成自上而下同轴布置。通过贯流风机与新风风机同轴布置连接,仅需要一个驱动电机,即可实现两个风机的转动,满足室内空气循环的同时,还能够源源不断的引入新风。
在一些具体地实施方案中,上述柱状柜机的前侧可以设置有与贯流风机1的风道连通的上出风口8和与新风风机2的风道连通的下出风口9。通过设计成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的形式,更加方便新风的风向和内循环风的风向的独立控制。
进一步的事实方案中,为了避免冬季或较冷天气时,用户容易感觉脚冷的问题,上述新风风机2的风道内还可以设置有加热器10,并且该加热器的具体结构形式,一般优选为电加热器,当然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其他形式的加热器,在此不做更具体的限定。相比于传统立柱式空调向下吹风量不足的情况,上述柱状柜机通过新风风机的风道内置电加热模块,当处于制热模式下,电加热模块工作,吸入室外侧自然风,由下出风口吹出热风,能实现制热下吹,制热量明显加大,舒适性提高;制冷模式下,电加热模块不工作,吸入室外侧自然风,能够实现凉而不冷的效果,提高用户使用舒适性;还可以在送风模式下,不开窗就可以换新风,方便快捷,提高使用舒适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应该能够理解的是,对于柱状柜机而言,其一般还应该具有左侧板28、显示模块29、右侧板30、前挡板31、竖百叶32、横百叶33、顶盖34、蒸发器组件35、上后壳36、下后壳37、滑板38、底座39、电控箱体40和接水盘41等部件,由于该部分结构件属于现有技术中的部件,在此不再一一描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风系统及空调室内机进行了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上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用于室内侧空气循环的贯流风机(1)同轴连接的新风风机(2),所述新风风机(2)的进风口连接有用于与室外大气连通的新风管道(3);所述新风风机(2)的出风口用于与室内环境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道(3)的进口侧设置有滤尘网(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道(3)的出口侧设置有空滤器(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机(2)包括离心风扇(6)和罩设在所述离心风扇(6)外侧的蜗壳(7),所述蜗壳(7)上形成有所述新风风机(2)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5.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为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系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为挂机。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为柱状柜机,且空调室内机中用于室内侧空气循环的贯流风机(1)和所述新风系统的新风风机(2)在所述柱状柜机内自上而下同轴布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柜机的前侧设置有与所述贯流风机(1)的风道连通的上出风口(8)和与所述新风风机(2)的风道连通的下出风口(9)。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机(2)的风道内设置有加热器(1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10)为电加热器。
CN202021212338.0U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新风系统及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30199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12338.0U CN213019944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新风系统及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12338.0U CN213019944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新风系统及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19944U true CN213019944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98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12338.0U Active CN213019944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新风系统及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199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25134B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108386917B (zh)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CN20974453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4555040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7477815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216693755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0463245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5091103A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3075789B (zh) 一种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及其噪音控制方法
CN20571752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087985B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3944956A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019944U (zh) 一种新风系统及空调室内机
CN208936417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室内机
CN208504552U (zh) 一种新型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CN110578965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5113065U (zh) 一种模块化可自由组合的通风机芯及一体窗
CN110762611A (zh) 一种新风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1314647Y (zh) 三角形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0688475U (zh) 空气调节设备
KR20230085987A (ko) 실내 온도를 조절하기 위한 창문형 스마트 환기시스템
KR20180044650A (ko) 공기조화기
CN220817911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2252877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
CN204830183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