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16343U - 一种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管道及电力隧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管道及电力隧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16343U
CN213016343U CN202021094656.1U CN202021094656U CN213016343U CN 213016343 U CN213016343 U CN 213016343U CN 202021094656 U CN202021094656 U CN 202021094656U CN 213016343 U CN213016343 U CN 213016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body
pipe
pipeline
accepting
insta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9465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志勇
李莉
黎仕国
李海涛
邓雪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Municip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Municip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engdu Municip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2109465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16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16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163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管道及电力隧道,属于电力隧道领域,包括管道本体,管道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承接部,另一端设置有插接部,承接部上设置有安装套环,安装套环延伸至承接部外,两个管道本体相拼接时,管道本体的插接部与另一管道本体的承接部抵接,且插接部位于安装套环内,承接部的端部上设置有胶合板,胶合板沿着承接部的周向设置,胶合板与安装套环之间设置有膨胀止水条。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提高管节之间防渗能力,提高施工便利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管道及电力隧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隧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管道及电力隧道。
背景技术
电力隧道即电缆隧道,是指用于容纳大量敷设在电缆支架上的电缆的走廊或隧道式构筑物,电缆隧道除了让隧道能更好地保护电缆,还能够使人们对电缆的检查和维修都很方便。电力隧道主要的施工方法是暗挖施工、明挖施工和顶管施工,顶管施工是指利用顶管机头一边钻进,一边出土,随后将电力管道通过顶管油缸顶入土体,管道在逐步顶入过程中,将管道内的土体挖出,形成电力隧道。
目前顶管施工所用的电力管道大都直接采用排水管道,虽然排水管道结构受力满足电力隧道的强度要求,但是排水管道在管节之间的渗漏问题严重,不能达到电力隧道防渗要求,导致顶管施工方法在电力隧道实施中难以大规模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提高管节之间防渗效果的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管道,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承接部,另一端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承接部上设置有安装套环,所述安装套环延伸至承接部外,两个所述管道本体相拼接时,所述管道本体的插接部与另一管道本体的承接部抵接,且所述插接部位于安装套环内,所述承接部的端部上设置有胶合板,所述胶合板沿着承接部的周向设置,所述胶合板与安装套环之间设置有膨胀止水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利用顶管施工电力隧道时,将多个管道本体利用顶进设备依次顶入土体内,在拼接两个管道本体时,使管道本体的插接部插入至另一管道本体的安装套环内,并使该管道本体的插接部与另一管道本体的承接部抵接,在顶进压力作用下,膨胀止水条会安装套环贴合严密,并且膨胀止水条遇水会发生膨胀,从而进一步将胶合板与安装套环之间的缝隙填充满,如此便可以防止地下水从管道本体拼接的位置渗入,从而提高了管节之间的防渗效果,使得电力隧道可以达到防渗要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部上设置有橡胶圈,所述插接部插接至安装套环内后,所述橡胶圈与安装套环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圈的设置可以填充管道本体插接部与另一管道本体安装套环之间的缝隙,从而进一步提高管道本体拼接后的防渗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管道本体的插接部上开设有压浆孔,所述压浆孔贯穿插接部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拼接两个管道本体后,在管道本体内通过压浆孔朝管道本体外侧壁注浆,从而使管道本体拼接处被包裹在水泥砂浆中,从而进一步增强防渗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管道本体上沿着管道本体的周向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注浆孔,所述注浆孔贯穿管道本体的侧壁设置,每个所述注浆孔内均设置有注浆管,所述注浆孔位于管道本体中央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顶入管道本体,隧道的内径通常会大于管道本体的外径,此时隧道与管道本体之间便会存在空隙,而通过管道本体上注浆孔,在施工完成后,可以朝隧道与管道本体之间的位置注浆,从而填充这些空隙,减少了发生后期因为这些空隙导致地面沉降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管道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电缆支架的安装槽道,所述安装槽道分别位于管道本体的两侧,所述安装槽道整体呈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好电力隧道后,施工人员可以利用安装槽道将电缆支架安装至管道本体内,从而使得电缆支架的安装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个所述管道本体内的安装槽道设置有多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组安装槽道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满足电缆支架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管道本体内且位于管道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套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力隧道施工完成后,隧道照明灯具通过安装套管进行安装,无需再进行钻孔,方便了照明灯具的安装,避免造成管道本体的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提高管节之间防渗效果的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电力隧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电力隧道,包括多个所述的管道本体,多个所述管道本体依次拼接,且两个相邻的所述管道本体于相拼接的位置设置有聚氨酯密封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氨酯密封膏的设置可以从管道本体内部,进一步增加两个管道本体拼接处的防渗效果,保证电力隧道的防渗要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管道本体内沿着管道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接地杆,所述接地杆焊接于电缆支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地杆的设置使得电力隧道形成了接地网系统,提高了电力隧道的使用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管道本体的一端设置承接部,另一端设置插接部,同时在承接部上设置安装套环和胶合板,并在胶合板与安装套环之间设置膨胀止水条,膨胀止水条可以遇水膨胀,从而填充胶合板与安装套环之间的缝隙,在拼接两个管道本体后,使得两个管道本体拼接处的防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2.通过在管道本体上沿管道本体的周向开设注浆孔,在管道本体拼接完成后,利用注浆孔朝向管道本体外壁与隧道之间空隙注入水泥砂浆,避免发生地面沉降;
3.通过在管道本体内设置安装槽道,使得施工人员可以将电缆支架安装到安装槽道上,从而提高了电缆支架安装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用于展示管道本体拼接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用于展示电力隧道横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道本体;11、承接部;12、插接部;13、注浆孔;14、压浆孔;15、电缆支架;16、电缆;2、安装套环;3、胶合板;4、膨胀止水条;5、橡胶圈;6、安装槽道;7、安装套管;8、聚氨酯密封膏;9、接地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管道,包括管道本体1,管道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承接部11,另一端设置有插接部12,管道本体1为预制混凝土管,承接部11和插接部12均与管道本体1一体浇筑而成,承接部11上套设有安装套环2,且安装套环2延伸至承接部11外,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套环2为钢套环,在管道本体1预制成型后安装至承接部11上,承接部11的端部上沿着承接部11的周向设置有胶合板3,胶合板3与安装套环2之间设置有膨胀止水条4。
在两个管道本体1相拼接时,管道本体1的插接部12与另一管道本体1的承接部11抵接,且该管道本体1的插接部12插接至另一管道本体1的安装套环2内,而膨胀止水条4可以遇水膨胀,并且在顶进压力作用下,会填满安装套环2与胶合板3之间的缝隙,从而防止水分从两个管道本体1的拼接处渗入,提高了管节之间的防渗效果。
参照图1和图2,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渗效果,在插接部12上套设有橡胶圈5,插接部12插接至安装套环2内后,橡胶圈5与安装套环2抵接,同时在管道本体1的插接部12上贯穿插接部12开设有压浆孔14,压浆孔14位于橡胶圈5与管道本体1之间的位置,且压浆孔14位于管道本体1的顶部,压浆孔14的直径为32mm,在拼接两个管道本体1后,在管道本体1内通过压浆孔14朝向管道本体1的外壁注入水泥砂浆,使得两个管道本体1的拼接处被包裹在水泥砂浆中,从而保证管道本体1之间的防渗能力。
参照图1,为了在后期填充管道本体1外壁与隧道之间的空隙,在管道本体1上沿着管道本体1的周向均匀间隔开设有3个注浆孔13(在本实施例中,注浆孔13数量为3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更多),注浆孔13位于管道本体1中央的位置且注浆孔13贯穿管道本体1的侧壁,注浆孔13的直径为32mm,并且在每个注浆孔13内均预埋有注浆管;在管道本体1顶入隧道后,通过注浆管朝向管道本体1外壁与隧道之间空隙注浆,从而填满这些空隙,减少发生由于土体不密实而造成的地面沉降。
参照图3,管道本体1内预埋有用于安装电缆支架15的安装槽道6,安装槽道6整体呈与管道本体1相贴合的弧形,且安装槽道6分别位于管道本体1的两侧,安装槽道6与管道本体1的主筋焊接,每个管道本体1内的安装槽道6设置有多组,且相邻的两组安装槽道6之间的间距为1.5m;同时为了便于安装照明灯具,在管道本体1内且位于管道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套管7,安装套管7的位置与注浆孔13的位置错开,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套管7设置有2个,选用M16螺纹套管,在安装时,只需将照明灯具与安装套管7相连即可。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拼接两个管道本体1时,使第一管道本体1的插接部12插入至另一管道本体1的安装套环2内,并使该管道本体1的插接部12与另一管道本体1的承接部11抵接,在顶进压力作用下,膨胀止水条4会安装套环2贴合严密,并且膨胀止水条4遇水会发生膨胀,从而进一步将胶合板3与安装套环2之间的缝隙填充满,而橡胶圈5可以保证插接部12与安装套环2之间的密封性,如此便可以防止水分从管道本体1拼接的位置渗入,从而提高了管节之间的防渗效果,使得电力隧道可以达到防渗要求。
实施例二
参照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电力隧道,包括多个依次拼接的管道本体1,在施工时,在预先开挖出安装隧道后,将管道本体1利用顶管设备依次顶入安装隧道内,且为了进一步提高相邻两个管道本体1之间的防渗能力,在两个相邻的管道本体1的相拼接的位置设置有聚氨酯密封膏8;而为了保证使用安全,在管道本体1内沿着管道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接地杆9,接地杆9焊接于电缆支架15上,且接地杆9在隧道端口的位置与竖井的侧壁横向主筋焊接,在本实施例中,接地杆9为50mm*5mm的热浸锌扁钢。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本体(1),所述管道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承接部(11),另一端设置有插接部(12),所述承接部(11)上设置有安装套环(2),所述安装套环(2)延伸至承接部(11)外,两个所述管道本体(1)相拼接时,所述管道本体(1)的插接部(12)与另一管道本体(1)的承接部(11)抵接,且所述插接部(12)位于安装套环(2)内,所述承接部(11)的端部上设置有胶合板(3),所述胶合板(3)沿着承接部(11)的周向设置,所述胶合板(3)与安装套环(2)之间设置有膨胀止水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12)上设置有橡胶圈(5),所述插接部(12)插接至安装套环(2)内后,所述橡胶圈(5)与安装套环(2)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1)的插接部(12)上开设有压浆孔(14),所述压浆孔(14)贯穿插接部(12)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1)上沿着管道本体(1)的周向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注浆孔(13),所述注浆孔(13)贯穿管道本体(1)的侧壁设置,每个所述注浆孔(13)内均设置有注浆管,所述注浆孔(13)位于管道本体(1)中央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1)内设置有用于安装电缆支架(15)的安装槽道(6),所述安装槽道(6)分别位于管道本体(1)的两侧,所述安装槽道(6)整体呈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管道本体(1)内的安装槽道(6)设置有多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1)内且位于管道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套管(7)。
8.一种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电力隧道,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管道本体(1),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管道本体(1)依次拼接,且两个相邻的所述管道本体(1)于相拼接的位置设置有聚氨酯密封膏(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电力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1)内沿着管道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接地杆(9),所述接地杆(9)焊接于电缆支架(15)上。
CN202021094656.1U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管道及电力隧道 Active CN213016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4656.1U CN213016343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管道及电力隧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4656.1U CN213016343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管道及电力隧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16343U true CN213016343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94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94656.1U Active CN213016343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管道及电力隧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163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0695B (zh) 联络通道盾构施工方法及联络通道
CN105673935B (zh) 裂插法地下管线更换方法
CN202580323U (zh) 一种双侧柔性防水套管
US3645102A (en) Telescoping lining and support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lining tunnels and shafts
CN112324474B (zh) 一种基于伸缩钢管片的隧道联络通道快速施工方法
CN111765295B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的施工方法
CN113374931B (zh) 城市老旧管道非开挖扩容方法
CN213016343U (zh) 一种适用于顶管施工的管道及电力隧道
CN210380191U (zh) 一种轻量化电力通信组合预制缆线通道
CN209742908U (zh) 装配式大断面矩形顶管管节
KR20190139507A (ko) 세미쉴드 공법의 추진관 및 이의 수밀구조
CN110454645B (zh) 一种埋地非金属管道保护壳及基于其的管道铺设施工方法
CN210106788U (zh) 一种圆形沉井的顶管结构
CN215721223U (zh) 一种长距离顶管施工装置
KR20190084704A (ko) 공동구용 수직구 접속부 보강 차수 구조
CN212271003U (zh) 一种多孔矩形顶管与明暗挖交接管廊接头
WO2016208990A1 (ko) 사면을 압착하기 위한 수압판측에 정착체가 구비된 앵커 및 그 시공 방법
KR101025071B1 (ko) 연속압출공법을 이용한 지중터널 및 그의 시공방법
KR101778206B1 (ko) 대구경 비개착식 터널시공을 위한 외벽 방수방법
KR20100067484A (ko) 연속압출방식의 지중터널 구조물 및 그의 시공방법
CN215071572U (zh) 一种电力保护管扣管
CN220667568U (zh) 一种用于顶管管节的防水加固结构
CN214741349U (zh) 盾构机定推城市隧道防止管片上浮的管片结构
CN210716327U (zh) 一种高密封性钢筋混凝土顶管
CN215594122U (zh) 一种顶管管节与顶管井防水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21, Wufu Street, Chengdu, Sichuan 610015

Patentee after: Chengdu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1, Wufu Street, Chengdu, Sichuan 610015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MUNICIP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DESIGN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