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13754U - 一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13754U
CN213013754U CN202021257536.9U CN202021257536U CN213013754U CN 213013754 U CN213013754 U CN 213013754U CN 202021257536 U CN202021257536 U CN 202021257536U CN 213013754 U CN213013754 U CN 213013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
fixed
asphalt pavement
flexible bas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5753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新
陈泊宇
李建明
李林
徐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Aerospac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Aerospac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Aerospac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Aerospac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5753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137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13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137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包括由上到下的道路上面层、道路下面层、道路基层和底基层,所述底基层与道路基层之间设有水平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竖直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埋设于道路基层内,所述固定管的管口与固定孔连通设置,所述固定管内穿设有抗移钢柱,所述抗移钢柱侧面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一固定锚。本申请具有抑制路面结构各层之间产生滑移达到减少沥青路面开裂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路面是指用筑路材料铺在路基顶面,供车辆直接在其表面行驶的一层或多层的道路结构层。路面不但要承受车轮荷载的作用,而且要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行车荷载和大气因素对路面的影响作用,一般随深度而逐渐减弱,因而路面通常是多层结构,将品质好的材料铺设在应力较大的上层,品质较差的材料铺设在应力较小的下层,从而形成了路基之上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以及相应路面结构形式。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654514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结构,该路面结构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表面层、粘层油、下面层、上基层、下基层和底基层;所述表面层的厚度为3-5cm,采用基于石灰岩的SMA-13间断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所述下面层的厚度为6-10cm,采用骨架密实型的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B-25;表面层和下面层之间设置有粘层油;上基层的厚度为18-20cm,采用掺加纤维的骨架密实型微粘结级配碎石;下基层的厚度为18-20cm,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所述底基层的厚度为18-20cm,采用级配碎石。本实用新型路面结构具有耐久性好、造价低廉、养护成本低以及有效的防止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的特点。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沥青路面长时间的使用后,路面结构各层之间会产生滑移,沥青路面上从而会产生裂缝,严重缩短了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有效抑制路面结构各层之间产生滑移达到减少沥青路面开裂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包括由上到下的道路上面层、道路下面层、道路基层和底基层,所述底基层与道路基层之间设有水平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竖直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埋设于道路基层内,所述固定管的管口与固定孔连通设置,所述固定管内穿设有抗移钢柱,所述抗移钢柱侧面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一固定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抗移钢柱起到稳固各个结构层的效果,连接板用于将多个抗移钢柱连接起来。多个结构层在抗移钢柱和连接板的固定下不易移动,从而起到了减少沥青路面开裂发生的效果。第一固定锚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抗移钢柱底部埋设在底基层的稳定性,使抗移钢柱更不易从底基层中脱出。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侧面设有延伸柱,所述延伸柱水平设置,所述延伸柱侧面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二固定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柱和延伸柱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锚加强了抗移钢柱侧面的稳定性,由于抗移钢柱的设置使抗移钢柱无法左右偏移,进一步加强了抗结构层位移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锚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固定锚周向均匀设置在延伸柱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第二固定锚加强了结构层的抗位移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锚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固定锚周向均匀设置在固定管的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第一固定锚进一步加强了抗移钢柱的稳定性,使其更难从底基层中脱出。
优选的,所述抗移钢柱通过螺栓与固定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的方式实现了对固定管和抗移钢柱之间的固定,使抗移钢柱在埋设入底基层后无法在固定管内滑移,同时也方便了对抗移钢柱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沿路面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多个所述抗移钢柱沿连接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可将多个抗移钢柱连接在一起,连接板沿着路面的宽度方向设置对结构层在宽度方向上滑移进行限制。
优选的,所述抗移钢柱位于底基层和道路基层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基层和道路基层的抗移钢柱对两个结构层同时起到稳定和抗滑移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抗移钢柱和固定管的连接处设有橡胶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处的密封圈有效起到了防水的效果,减少水进入固定管和抗移钢柱的连接处,减少因为季节变换温度变化下水的热胀冷缩产生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多个抗移钢柱通过连接板连接在一起,第一固定锚和第二固定锚起到加强稳定的同时防止固定锚在结构层中偏移或脱出,多个抗移钢柱起到紧固结构层的效果,从而实现了防止结构层滑移的效果;
2.连接板在路面宽度方向设置使沥青路面不会在宽度方向上产生开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结构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道路上面层;2、道路下面层;3、道路基层;4、底基层;5、连接板;6、固定孔;7、固定管;8、抗移钢柱;9、第一固定锚;10、第二固定锚;11、延伸柱;12、螺栓;13、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参照图1和图2,包括由上到下的道路上面层1、道路下面层2、道路基层3和底基层4,底基层4与道路基层3。道路上面层1和道路下面层2采用沥青混合料,道路基层3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4采用级配碎石。
道路基层3和底基层4之间埋设有水平的连接板5,在将底基层4内的级配碎石,连接板5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6,连接板5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竖直的固定管7,固定管7埋设于道路基层3内,固定管7的管口与固定孔6连通设置,固定管7内穿设有抗移钢柱8,在安装抗移钢柱8时,在铺设完毕底基层4后在底基层4上沿着路面宽度方向钻孔,将抗移钢柱8埋设入钻好的孔中,放置连接板5使固定管7上的管口穿过多个抗移钢柱8的顶端。通过螺栓12可使抗移钢柱8固定于固定管7内。
多个通过连接板5连接起来的抗移钢柱8对各个结构层之间起到紧固的效果,能有效防止结构层发生滑移,从而减少沥青路面开裂的情况发生。
固定管7侧面固定连接有延伸柱11,延伸柱11水平设置,延伸柱11侧面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二固定锚10,第二固定锚10为多个,多个第二固定锚10周向均匀设置在延伸柱11侧面。延伸柱11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锚10起到防脱出的效果,多个第二固定锚10的设置加强了延伸柱11侧面与道路基层3的紧固效果,使抗移钢柱8无法在水平位置上偏移。
抗移钢柱8侧面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一固定锚9,第一固定锚9为多个,多个第一固定锚9周向均匀设置在固定管7的侧面。多个第一固定锚9的设置增强了抗移钢柱8的抓地力,能有效防止抗移钢柱8从底基层4钻好的孔中脱出。
连接板5沿路面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多个抗移钢柱8沿连接板5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连接板5可将多个抗移钢柱8连接在一起,连接板5沿着路面的宽度方向设置对结构层在宽度方向上滑移进行限制。
抗移钢柱8位于底基层4和道路基层3内。在底基层4和道路基层3的抗移钢柱8对两个结构层同时起到稳定和抗滑移的效果。减少由于底基层4或道路基层3滑移对沥青路面造成的影响。
抗移钢柱8和固定管7的连接处设有橡胶圈13。连接处的密封圈有效起到了防水的效果,减少水进入固定管7和抗移钢柱8的连接处,减少因为季节变换温度变化下水的热胀冷缩产生的影响。
本申请的实施原理为:在铺设沥青路面时,通过压路机将底基层4压平,在底基层4上沿着道路的宽度方向打多个供抗移钢柱8埋设的孔,将多个抗移钢柱8埋设入固定管7内,再将连接板5埋设在底基层4内。继续依次铺设完道路基层3、道理下面层和道路上面层1。

Claims (8)

1.一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包括由上到下的道路上面层(1)、道路下面层(2)、道路基层(3)和底基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基层(4)与道路基层(3)之间设有水平的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6),所述连接板(5)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竖直的固定管(7),所述固定管(7)埋设于道路基层(3)内,所述固定管(7)的管口与固定孔(6)连通设置,所述固定管(7)内穿设有抗移钢柱(8),所述抗移钢柱(8)侧面设有倾斜设置的第一固定锚(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7)侧面设有延伸柱(11),所述延伸柱(11)水平设置,所述延伸柱(11)侧面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二固定锚(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锚(10)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固定锚(10)周向均匀设置在延伸柱(11)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锚(9)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固定锚(9)周向均匀设置在固定管(7)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移钢柱(8)通过螺栓(12)与固定管(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沿路面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多个所述抗移钢柱(8)沿连接板(5)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移钢柱(8)位于底基层(4)和道路基层(3)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移钢柱(8)和固定管(7)的连接处设有橡胶圈(13)。
CN202021257536.9U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Active CN213013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57536.9U CN213013754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57536.9U CN213013754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13754U true CN213013754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99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57536.9U Active CN213013754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137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7009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inforcing aggregate particles, and structures resulting therefrom
US3932051A (en) Highway construction
US6802669B2 (en) Void-maintaining synthetic drainable base courses and methods for extending the useful life of paved structures
CN103498399A (zh) 新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US4909662A (en) Roadway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CN204959479U (zh) 一种嵌入式框架轨道板及其轨道结构
CN201296895Y (zh) 一种纵向裂缝破损路面修复结构
CN102102315B (zh) 枕体栓接弹性道口的施工方法
CN207259961U (zh) 一种抗反射裂缝型重交通排水路面铺装结构
RU2312181C1 (ru) Дорожн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CN213013754U (zh) 一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CN113463458A (zh) 一种稳定的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030721A (zh) 桥头路基加固结构
RU2004129299A (ru) Рельсовая шпала и безбалластн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рельсовых путей
CN215104635U (zh) 一种用于桥梁的聚氨酯伸缩装置
CN215668820U (zh) 新旧沥青路面相接结构
RU84857U1 (ru) Автомобильная дорога
CN211645823U (zh) 一种隔温的沥青路面结构
CN114687263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路基拼宽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818304A (zh) 公路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06457692U (zh) 一种道路侧石安装结构
RU2453650C1 (ru) Комплекс для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автодороги на сваях
CN103898824B (zh) 高寒冻土地区路基用塑料排水板处理基底的方法
CN207484194U (zh) 一种装配化梁板式无缝路面
CN107558350B (zh) 一种桥梁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