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08482U - 组合靠背及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组合靠背及电动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008482U CN213008482U CN202022003875.0U CN202022003875U CN213008482U CN 213008482 U CN213008482 U CN 213008482U CN 202022003875 U CN202022003875 U CN 202022003875U CN 213008482 U CN213008482 U CN 2130084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rest
- hole
- reinforcing
- positioning
- position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组合靠背及电动车。组合靠背由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组成,所述第一本体用于与车架连接;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本体套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外侧并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上方。还提供一种电动车,包括车架和所述的组合靠背,所述第一本体连接于所述车架。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组合靠背及电动车,简化生产工艺、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组合靠背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通过电能驱动的骑行工具,电动车的结构形式结构,功能越发全面。其中,电动车一般带有后座,以方便带人或带物。为了提升后座的安全性和方便性,后座上一般设置靠背,以方便倚靠。
其中,相关技术中的靠背,包括内部的支撑层和外部的包覆层,包覆层一般为海绵与皮革的结合结构,包覆层包覆在支撑层的外侧,支撑层保证靠背的支撑强度,支撑层与车架连接。靠背的加工工艺为:首先加工得到支撑层的结构,然后在支撑层的外侧设置包覆层,加工过程繁琐,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组合靠背,简化生产工艺、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组合靠背,由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组成,所述第一本体用于与车架连接;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本体套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外侧并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上方。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本体设有第一螺纹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本体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相互定位。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定位柱。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内设有加强柱壳,所述加强柱壳的外壁的第一加强筋延伸至所述第一本体的内壁。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在所述第一本体内对称设置多个。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内设有横向设置的加强板和纵向延伸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连接于所述加强板并沿所述加强板的横向分布多个。
其中,所述第二本体内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沿所述第二本体的横向分布多个。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一体成型,和/或,所述第二本体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动车,包括车架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组合靠背,所述第一本体连接于所述车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靠背,由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组成,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可拆卸连接,第二本体套设在第一本体的外侧并位于第一本体的外侧,第二本体限制出组合靠背的轮廓形状,便拆装且无需设置包覆层,可节省包覆材料和包覆工艺的成本,并且可简化传统靠背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靠背的轮廓形状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靠背的轮廓形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靠背的第一本体的上方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靠背的第一本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靠背的第一本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靠背的第二本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靠背上连接有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本体;11、第一通孔;12、定位孔;13、加强柱壳;14、第一加强筋;15、加强板;16、第二加强筋;17、加强座;
2、第二本体;21、第一螺纹孔;22、定位柱;23、第三加强筋;
3、连接架;3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结合图1至图7所示,提供一种组合靠背,由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组成,第一本体1用于与车架连接;第二本体2与第一本体1可拆卸连接,第二本体2套设于第一本体1的外侧并位于第一本体1的上方。
本实施例的组合靠背通过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两部分组合形成,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通过可拆卸的方式组装,拆装简便且无需设置包覆层,可简化生产工艺并降低生产成本。第二本体2从第一本体1的上方套设在第一本体1上,方便第一本体1与车架连接。第二本体2套设于第一本体1的外侧,以使第二本体2限制出组合靠背的外轮廓,参考图7所示。
本实施例的组合靠背,方便拆装且无需设置包覆层,可节省包覆材料和包覆工艺的成本,并且可简化传统靠背的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3至图6所示,第一本体1设有第一通孔11,第二本体2设有第一螺纹孔21,紧固件穿过第一通孔11并连接于第一螺纹孔21。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通过紧固件旋拧固定,方便拆装。紧固件从第一本体1的底部向上通过第一通孔11并与第一螺纹孔21旋拧固定。
其中,第一通孔11可以为孔径略大于紧固件的螺杆的圆柱孔,圆柱孔仅供紧固件穿过,紧固件与第一螺纹孔21拧紧固定,安装操作简便;或者,第一通孔11为与紧固件的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孔,紧固件与第一通孔11旋拧固定,然后紧固件与第一螺纹孔21拧紧固定,紧固件分别与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旋拧固定,保证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的固定稳定性。紧固件可以为螺钉或螺栓等螺纹连接结构。
结合图5所示,第一通孔11的外壳伸出第一本体1的顶部,方便紧固件与第二本体2连接。第一通孔11的外壳的外壁上连接加强筋,保证紧固件的连接稳定性。
当然,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还可以通过卡接固定,卡接结构安装更加简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设有第一定位部,第二本体2设有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相互定位。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的设置有助于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准确套接,提升装配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3至图6所示,第一定位部为定位孔12,第二定位部为定位柱22,定位孔12的孔径大于或等于定位柱22的外径,定位柱22插接于定位孔12内,安装简便。定位孔12位于第一本体1的两端,更方便定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内设有加强柱壳13,加强柱壳13的外壁上的第一加强筋14延伸至第一本体1的内壁。第一本体1的内部为空心结构,在第一本体1的壳体上连接加强柱壳13,可减轻第一本体1的重量还能增强第一本体1的结构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在第一本体1内对称设置多个,同理,第二定位部也在第二本体2内对称设置多个,多重定位,并且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还分别对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进行结构加强。
参考图3所示,加强柱壳13在第一本体1内对称设置两个。加强柱壳13在第一通孔11与第一定位部之间。加强柱壳13为圆柱形的壳体,但加强柱壳不限于为圆柱形的壳体,还可以为棱柱形壳体或其他形状壳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内设有横向设置的加强板15和纵向延伸的第二加强筋16,第二加强筋16连接于加强板15并沿加强板15的横向分布多个。加强板15进行横向加强,第二加强筋16对第一本体1进行纵向加强。
其中,第二加强筋16设于加强板15的上方,加强板15的下方设置加强座17,加强座17为柱形空心结构,加强座17的外径大于加强柱壳13的外径,加强座17加强对第一本体1的支撑。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本体2内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三加强筋23,第三加强筋23沿第二本体2的横向分布多个。第二本体2也为空心结构,第三加强筋23进行纵向加强,多个第三加强筋23可对第二本体2进行均匀加强。其中,第三加强筋23可均匀分布,加强效果更好。
上述实施例中,横向和纵向分别指靠背使用状态时的水平和竖直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一体成型,方便加工。第一本体1的材料可以为硬质塑料、硬质橡胶或金属材料等。
同理,第二本体2也可以一体成型,加工简便且可减少零部件数量。
进一步的,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均可一体成型。
其中,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的材料和加工方法可以相同或不同,可根据需要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本体2包围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的轮廓形状决定组合靠背的轮廓形状,可通过替换第二本体2来调节组合靠背的轮廓形状,第一本体1的通用性强。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的轮廓形状不限,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参考图1和图2所示,第二本体2的前视投影形状近似月牙形,第二本体2的前侧面内凹,方便用户倚靠,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受力需求。当然,第二本体2的前视投影形状还可以为矩形或花瓣形等形状。其中,前视和后视均为靠背安装到电动车之后,以电动车的前方视角为前视,后方视角为后视。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包括车架和上述实施例中的组合靠背,第一本体连接于车架。
其中,参考图7所示,组合靠背的第一本体1通过连接架3连接于车架,连接方式简单且加工简便。当然,组合靠背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于车架,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连接架3上开设有安装孔31,连接架3通过安装孔31与车架固定,安装孔31为长孔,方便调节组合靠背的固定位置。当然,连接架3可以为第一本体1的一部分,也就是连接架3与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组合靠背,其特征在于,由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组成,所述第一本体用于与车架连接;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本体套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外侧并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本体设有第一螺纹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本体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相互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定位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内设有加强柱壳,所述加强柱壳的外壁上的第一加强筋延伸至所述第一本体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在所述第一本体内对称设置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内设有横向设置的加强板和纵向延伸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连接于所述加强板并沿所述加强板的横向分布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内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沿所述第二本体的横向分布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一体成型,和/或,所述第二本体一体成型。
10.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靠背,所述第一本体连接于所述车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03875.0U CN213008482U (zh) | 2020-09-14 | 2020-09-14 | 组合靠背及电动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003875.0U CN213008482U (zh) | 2020-09-14 | 2020-09-14 | 组合靠背及电动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008482U true CN213008482U (zh) | 2021-04-20 |
Family
ID=75476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00387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008482U (zh) | 2020-09-14 | 2020-09-14 | 组合靠背及电动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008482U (zh) |
-
2020
- 2020-09-14 CN CN202022003875.0U patent/CN21300848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64141B (zh) | 用于机动车车身的车身承载结构 | |
CN213008482U (zh) | 组合靠背及电动车 | |
CN111098933A (zh) | 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 | |
CN211075876U (zh) | 一种列车立罩板 | |
CN216887075U (zh) | 一种超轻便式低成本车架 | |
EP2505468B1 (en) | Windshield device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s | |
CN214084454U (zh) | 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车身铰链安装结构 | |
CN205632078U (zh) | 一种纯电动车机舱横梁总成 | |
CN214165205U (zh) | 一种电动滑板车车架及电动滑板车 | |
CN210706834U (zh) | 一种汽车天窗安装支架 | |
CN209889036U (zh) | 一种全铝电动车 | |
CN217227406U (zh) | 侧踏加强结构及汽车 | |
CN212386292U (zh) | 动力电池的安装支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1995998U (zh) | 一种平衡车用壳体加强构件、平衡车壳体及平衡车 | |
CN107972745B (zh) | 一种备胎安装点加强组件 | |
CN213870579U (zh) | 一种纺织设备易装配型连接轴稳定紧固架 | |
CN215364410U (zh) | 电梯轿底及电梯轿厢 | |
CN116901855A (zh) | 一种显示屏安装支架、仪表板总成及汽车 | |
CN220448053U (zh) | 代步车用车架和代步车 | |
CN210390712U (zh) | 背门内板焊接总成 | |
CN219750029U (zh) | 一种摩托车定位脚踏配件 | |
CN221049794U (zh) | 车身骨架总成和车辆 | |
CN221023910U (zh) | 轻量化重卡导流罩结构 | |
CN209923634U (zh) | 一种易装配型洗衣机主体支撑金属配件 | |
CN220701276U (zh) | 一种电动车一体车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