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95552U - 一种通风系统的导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风系统的导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95552U
CN212995552U CN202020853640.8U CN202020853640U CN212995552U CN 212995552 U CN212995552 U CN 212995552U CN 202020853640 U CN202020853640 U CN 202020853640U CN 212995552 U CN212995552 U CN 212995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guide
wind
foam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5364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涛
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FANG JINSESHIGUANG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FANG JINSESHIGUA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FANG JINSESHIGUANG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LANGFANG JINSESHIGUA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5364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955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95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955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风系统的导风结构,包括风机、导风气囊和座椅泡棉;在座椅泡棉的一面开设有导风囊体容纳凹槽,所述导风气囊设置在所述导风囊体容纳凹槽的内部;所述风机的通风口与导风气囊的接口连接;还包括泡棉导风槽;在所述座椅泡棉的内部、所述导风气囊相邻的一侧开设有所述泡棉导风槽。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上增设了承压导风层缺口和泡棉导风槽,优化了导风结构,有利于减小风阻、引导通风气流正确流动方向,以便于有效增大通风量。

Description

一种通风系统的导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通风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通风系统的导风结构。
背景技术
座椅通风系统组成分为:产生风流的风机和用于导风及分配风流的导风气囊,导风囊体的结构最常见的是中间包裹了3D网布(承压分配层),外侧包裹了TPU,其中靠近座椅通风孔的一面为网格状,位于外部的一面为封闭状;并且在靠近风扇的一侧设有接口和风扇对接。导风气囊的组成分为:粘贴层、密封上层、承压导风层(三维针织网布或是塑料材质的导风支撑结构件)、密封下层。
通风系统原理:将导风气囊通过粘贴层固定在座椅泡绵的背面,并且座椅泡绵在通风区域内开有若干通风孔,通风系统工作时由风机产生气流吹入到导风气囊,气流通过承压导风层均匀的分散在通风区域内的各个通风孔内,将气流传至座椅泡绵的内部,达到通风降温的效果。但是现有结构有其存在的缺陷:通风系统运行时,风机将气流通过转接风道吹至导风气囊中,气流通过承压导风层时,一部分气流反转,反转气流会与风机吹入的气流对冲,会大大的降低吹入导风层内部的风量;其次现有通风系统安装在座椅上时,通风袋体是夹合在座椅泡绵和座椅簧架之间的,气流通过通风袋体时,气流只能通过承压导风层传导,承压导风层风阻会削减一部分风量,降低整椅的出风量,降低了乘用者的风感。现由于各客户对通风量要求越来越高,为增大通风系统通风量,需要减小风阻,减小通风量损耗,此专利就是优化导风结构,减小风阻,引导通风气流流动方向,以增大通风量。针对上述所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通风系统的导风结构。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通风系统的导风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通风系统的导风结构,包括风机、导风气囊和座椅泡棉;在座椅泡棉的一面开设有导风囊体容纳凹槽,所述导风气囊设置在所述导风囊体容纳凹槽的内部;所述风机的通风口与导风气囊的接口连接;还包括泡棉导风槽;在所述座椅泡棉的内部、所述导风囊体容纳凹槽相邻的一侧开设有所述泡棉导风槽。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导风气囊上开设有承压导风层缺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风机通过转接风道与所述导风气囊的接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承压导风层缺口的数量及位置根据所述风机的配风需求进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泡棉导风槽和承压导风层缺口开设在所述风机与导风气囊的接口连通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座椅泡棉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纵向贯穿所述座椅泡棉的导风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泡棉导风槽的侧面与导风囊体容纳凹槽顶面之间的夹角为10-170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泡棉导风槽的数量可以是一个。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泡棉导风槽的数量也可以大于一个。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泡棉导风槽的横截面小于所述导风囊体容纳凹槽的横截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现有技术上增设了承压导风层缺口和泡棉导风槽,优化了导风结构,有利于减小风阻、引导通风气流正确流动方向,以便于有效增大通风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泡棉导风槽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泡棉导风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承压导风层缺口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风机、2.转接风道、3.导风气囊、4.座椅泡棉、5.承压导风层缺口、6.泡棉导风槽、7.导风孔、8.导风囊体容纳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通风系统的导风结构,包括风机1、导风气囊 3和座椅泡棉4;在座椅泡棉4的一面开设有导风囊体容纳凹槽8,所述导风气囊3设置在所述导风囊体容纳凹槽8的内部,在所述座椅泡棉4 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纵向贯穿所述座椅泡棉4的导风孔7。所述风机1 的与导风气囊3的接口连接;还包括泡棉导风槽6;在所述座椅泡棉4 的内部、所述导风囊体容纳凹槽8相邻的一侧开设有所述泡棉导风槽6,所述泡棉导风槽6的横截面小于所述导风囊体容纳凹槽8的横截面。所述泡棉导风槽6的侧面与导风囊体容纳凹槽8的顶面之间的夹角为10-170 度,面与面之间过度较直角角度流畅,有利于风路结构的优化。
所述泡棉导风槽6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大于一个。当泡棉导风槽 6的数量是一个时优选的将泡棉导风槽6与承压导风层缺口5之间相邻设置即如图5中所示,此时泡棉导风槽6位于承压导风层缺口5相邻的上方,此时风阻最低;当泡棉导风槽6的数量为多个时,其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设置。
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9所示,其中图9为现有技术结构,图 1和图2为本导风结构创新后的技术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座椅泡棉4 的内部、与导风气囊3相邻的一侧增加开设泡棉导风槽6,泡棉导风槽6 开设在风机1与导风气囊3的接口连通的位置,此时风机1吹出的气流通过导风气囊3时,气流会使导风气囊3上与座椅泡棉4贴合面的上密封层导风气囊3上靠近通风孔的一面的表面为上密封层向泡棉导风槽6 中鼓起,此时气流可以在其鼓起的空间中导风,避免了通过承压导风层会产生的风阻,能够有效的降低损耗。
本导风结构中,在座椅泡棉4的凹槽上所开设的泡棉导风槽6的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多边形、椭圆形等规则形状也可以是其它不规则形状;当在座椅泡棉4上所开设的泡棉导风槽6延长时,会引导导风气囊3上的密封层根据导风需求向指定的方向鼓起,从而引导气流的流动方向。
实施例2:在没有设置泡棉导风槽6之前,气流从导风气囊3中通过并吹向椅面或者从椅面吸入,在设置泡棉导风槽6之后,气流进到导风气囊3之后一部分经过风阻非常低的泡棉导风槽6吹向椅面或者从椅面吸入,此时有如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如图1所示,导风气囊3包括设置有开口的上密封层,中间承压分配层,下层密封层组成,风进入导风气囊3后气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从承压分配层通过,受到承压分配层阻力减小;一部分风将上密封层吹起贴向泡棉导风槽6的顶面,与承压分配层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个无填充物的空间,作为一个风阻非常低的风路分支,风从此风路分支吹出或者吸入,提高了整个座椅通风系统的通风量。
第二种情况如图3所示,导风气囊3由中间承压分配层,下层密封层组成,此时导风囊体容纳凹槽8与承压分配层相邻的面作为导风气囊3的上密封层,风进入导风气囊3后气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从承压分配层通过,受到承压分配层阻力减小;一部分流入泡棉导风槽6中,泡棉导风槽6 的顶面与承压分配层上表面之间形成一个无填充物的空间,作为一个风阻非常低的风路分支,风从此风路分支吹出或者吸入,提高了整个座椅通风系统的通风量。
如图4所示,在所述导风气囊3上开设有承压导风层缺口5,所述承压导风层缺口5与风机1相连通。所述风机1可以通过转接风道2与导风气囊3的接口相连通;如塑料管和橡胶管等,此时转接风道2作为风机1与导风气囊3之间的连接部分是独立存在的;其次连接部分也可以和风机1作为一体,当和风机1作为一体时连接部分为风机1壳体的一部分;连接部分还可以和导风气囊3作为一体,当和导风气囊3作为一体式,连接部分为导风气囊的延伸部分。
与图9所示的现有技术相比,在导风气囊3的气流导入\导出区域、在导风气囊3的承压分配层上开设承压导风层缺口5,承压导风层缺口5 开设在风机1与导风气囊3的接口连通的位置,此承压导风层缺口5可以将气流引入承压导风层内部,承压分配层缺口5减小了风进入导风气囊 3时的迎面风阻。
实施例3:如图5所示,所述承压导风层缺口5的数量可以根据所述风机1的配风需求进行设置。
实施例4:如图6所示,承压导风层缺口5的形状可以根据风机1 的配风需求及导风气囊3进/出风口的位置和方向不同开设,根据需求的不同可以开设不同形状及不同方向的缺口来适应配风需求,如缺口可以开设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十字型等规则或其它不规则形状。
实施例5:如图7所示,承压导风层缺口5可以根据风机1的配风需求不同开设在导风气囊3的不同方位上,当导风气囊3与风机1连通在导风气囊3的一端或者一侧时,承压导风层缺口5就开设在与之相适应的一端或一侧,当风机1在导风气囊3的上方与导风气囊3连接时,承压导风层缺口5就开设在导风气囊3的上方。
实施例6:本通风结构中的泡棉导风槽6和承压导风层缺口5可以是各自独立设置的结构,无需配套设置;如图1和图4分别所示,泡棉导风槽6和承压导风层缺口5可以选择其中之一的结构在座椅通风系统的导风结构中设置;其次也可以将泡棉导风槽6和承压导风层缺口5两种结构都在座椅通风系统的导风结构中设置,如图5所示,且泡棉导风槽 6和承压导风层缺口5的开设位置可以相邻设置也可以分开设置。
本导风结构中,根据导风气囊3接口处的气流导入或导出方向,适用于吹风型和吸风型通风系统,如图5所示,风机1依次通过转接风道 2、导风气囊3和导风孔7将风输送至座椅表面,作用于人体,此时为吹风型系统;如图8所示,风机1依次通过导风孔7、导风囊体和连接部分将人体产生的热气从座椅泡棉4中吸走进行,此时为吸风型系统。
本导风结构中,导风气囊3可以设置在座椅泡棉4上靠近座椅骨架的一面,也可以设置在与座椅骨架相对的一面即接近座椅面套的一面,根据导风气囊3设置位置的不同,其承压导风层缺口5的开设位置也不同。其次根据导风气囊3的设置位置的不同,导风气囊3与凹槽之间的固定方式也不同,当将导风气囊3设置靠近座椅骨架的一面时,可以选择粘贴的方式对座椅泡棉4和导风凹槽3进行固定,此时粘贴固定的方式还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当将导风气囊3设置在座椅泡棉4上靠近面套的一面或是不需要密封的情况下,导风气囊3和座椅泡棉4之间可以通过C型环进行固定。
说明书附图中图1、图3、图4、图5、图7、图8和图9中的箭头方向表示气流流经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如本申请中的顶面、上方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等方案的说明。同时,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9)

1.一种通风系统的导风结构,包括风机(1)、导风气囊(3)和座椅泡棉(4);在所述座椅泡棉(4)的一面开设有导风囊体容纳凹槽(8),所述导风气囊(3)设置在所述导风囊体容纳凹槽(8)的内部;所述风机(1)的通风口与导风气囊(3)的接口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泡棉导风槽(6);在所述座椅泡棉(4)的内部、所述导风囊体容纳凹槽(8)相邻的一侧开设有所述泡棉导风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系统的导风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导风气囊(3)上开设有承压导风层缺口(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系统的导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风机(1)通过转接风道(2)与所述导风气囊(3)的接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风系统的导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承压导风层缺口(5)的数量及位置根据所述风机(1)的配风需求进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风系统的导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泡棉导风槽(6)和承压导风层缺口(5)开设在所述风机(1)与导风气囊(3)的接口连通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系统的导风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座椅泡棉(4)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纵向贯穿所述座椅泡棉(4)的导风孔(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系统的导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泡棉导风槽(6)的侧面与导风囊体容纳凹槽(8)的顶面之间的夹角为10-17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系统的导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泡棉导风槽(6)的数量为一个或大于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系统的导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泡棉导风槽(6)的横截面小于所述导风囊体容纳凹槽(8)的横截面。
CN202020853640.8U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通风系统的导风结构 Active CN2129955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53640.8U CN212995552U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通风系统的导风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53640.8U CN212995552U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通风系统的导风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95552U true CN212995552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88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53640.8U Active CN212995552U (zh) 2020-05-20 2020-05-20 一种通风系统的导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955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96845B2 (ja) 空調装置
CN203100092U (zh) 一种空调送风装置
CN103453641A (zh) 一种空调送风装置
CN212995552U (zh) 一种通风系统的导风结构
CN103307719A (zh) 具有导流片的空调送风装置
CN202703350U (zh) 儿童用透气椅装置
CN208585140U (zh) 一种汽车座椅通风系统
CN218400129U (zh) 出风结构以及车辆
CN103453645B (zh) 空调送风装置及立式空调
CN109703422A (zh) 一种透气的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CN201088328Y (zh) 通气充气坐垫
CN208263926U (zh) 一种客车及其客车空调系统
KR102050963B1 (ko) 의자용 통풍 및 온열 장치
CN207617567U (zh) 一种用于儿童安全座椅的通风系统及儿童安全座椅
CN111791767B (zh) 一种靠背通风风扇的风口汇接机构及汽车座椅
CN205112929U (zh) 一种汽车前空调结构
CN203100102U (zh) 立式空调送风装置中导流片的连接结构
CN221023371U (zh) 座椅通风系统、座椅和车辆
CN203100101U (zh) 空调送风装置中导流片的连接结构
CN111845497A (zh) 具有调节透气的汽车座椅
CN203274164U (zh) 空调送风装置及立式空调
CN108544995A (zh) 一种汽车座椅通风系统
CN213262070U (zh) 用于汽车的座椅和具有其的汽车
CN221067866U (zh) 汽车座椅通风系统及汽车座椅
CN213565529U (zh) 一种接汽车空调口的冷风坐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