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83870U - 一种圆形工作坑支护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圆形工作坑支护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83870U
CN212983870U CN202020907470.7U CN202020907470U CN212983870U CN 212983870 U CN212983870 U CN 212983870U CN 202020907470 U CN202020907470 U CN 202020907470U CN 212983870 U CN212983870 U CN 212983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 well
construction
dado
energy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0747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明
何俊龙
王佳娜
薛雪
张涛
左芬芬
谭晶晶
杨开伟
徐宇峰
张亚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Water Group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90747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83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83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838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形工作坑支护构件,包括工作井护壁,所述工作井护壁为两个四分之一同心圆的焊接连接件,所述工作井护壁的两层钢板之间焊接有加劲支撑,所述加劲支撑呈环形阵列,所述工作井护壁内部设有H型钢支撑,所述H型钢支撑呈环形阵列,所述工作井护壁两端设有节间扣件。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支护结构采用成品构件,现场拼装、工后拆卸,重复使用;有助于缩短施工工期,便于运输、吊装、安装、拆卸,有助于减少施工现场混凝土的运输和搅拌;有助于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有利于市容环境的保持及自然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节约地下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圆形工作坑支护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建设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具体是城市市政管线采用顶管及定向钻施工时,圆形工作坑支护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城市地下各类市政基础设施配套管线、其他地下构筑物及设施的建设规模、种类均不同程度地增多,地上建筑亦日益增加,导致城市地下空间紧张。同时考虑施工场地侵占现有交通空间导致的城市交通疏导、地下及地上既有管线及构筑物的保护等原因,在后期新建的其他市政基础配套管线施工时,施工空间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故不开槽施工已成为施工空间受限时各类管线施工的首选方式,特别是顶管施工、定向钻施工等。
城市地下管线顶管或定向钻施工时,需根据施工的需要设置工作坑,包括顶推工作坑和接收工作坑。由于施工场地及其他既有管线、地下、地上构筑物的限制,工作坑需采用安全、可靠的支护形式,保障顶管施工的顺利进行。
依据目前城市地下管线的敷设施工情况,通常以排水雨水、污水管线为主广泛采用顶管施工或定向钻施工工艺。目前,顶管或定向钻施工的工作坑支护形式常见做法有钢筋混凝土护壁逆作法施工、钢筋混凝土沉井等。这些支护形式工期较长,工序复杂,仅能单次利用,这无形中增加了工程的投资成本和资源浪费。同时,由于工作坑护壁在施工完成后,永久存在于地下,对城市地下空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不仅影响自然环境,也侵占了后续地下管线的建设空间。
鉴于上述情况,开发一种新型的工作坑支护构件已是当前城市发展建设的必经之路。这种新型工作坑的支护结构须能实现“重复利用、节省空间、降低成本、减少能耗、绿色环保”等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工作坑支护预制拼装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圆形工作坑支护构件,包括工作井护壁,所述工作井护壁为两个四分之一同心圆的焊接连接件,所述工作井护壁的两层钢板之间焊接有加劲支撑,所述加劲支撑呈环形阵列,所述工作井护壁内部设有H型钢支撑,所述H型钢支撑呈环形阵列,所述工作井护壁两端设有节间扣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1社会效益:支护结构采用成品构件,现场拼装、工后拆卸,重复使用,有助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助于缩短施工工期,减少对建成区交通的不利影响。2环境效益:支护构件采用成品或场外预制,便于运输、吊装、安装、拆卸,有助于减少施工现场混凝土的运输和搅拌;有助于对施工材料的集中、科学管理,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有利于市容环境的保持及自然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节约地下空间,不影响后续市政配套管线的敷设空间。3经济效益:支护结构采用钢制或复合材料或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提高生产效率,重复使用,节约资源及能源,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作为改进,所述加劲支撑之间焊接有用于支撑的加劲支撑,所述H型钢支撑的数量为四个。
作为改进,所述节间扣件每隔15°设置一组,分设于工作井护壁的两端。
作为改进,所述加劲支撑为角钢。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圆形工作坑支护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圆形工作坑支护构件的A-A截面示意图。
如图所示:1、工作井护壁,2、加劲支撑,3、H型钢支撑,4、节间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一种圆形工作坑支护构件,包括工作井护壁1,所述工作井护壁1为两个四分之一同心圆的焊接连接件,所述工作井护壁1的两层钢板之间焊接有加劲支撑2,所述加劲支撑2呈环形阵列,所述工作井护壁1内部设有H型钢支撑3,所述H型钢支撑3呈环形阵列,所述工作井护壁1两端设有节间扣件4。
所述加劲支撑2之间焊接有用于支撑的加劲支撑,所述H型钢支撑3的数量为四个,H型钢每四个为一组,沿着工作井护壁的方向铺设。
所述节间扣件4每隔15°设置一组,分设于工作井护壁1的两端。
所述加劲支撑2为角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发明公开了圆形工作坑支护构件用于顶管或定向钻工作坑支护结构,采用钢制或复合材料,逆作法施工,即向下垂直开挖,开挖一层支护拼接组装一层每层高度不超过2m,从上向下依次支护,直至工作坑底部,并封底。构件块与块或节与节、层与层之间均增设橡胶止水带或橡胶磨损垫;在整个工作坑开挖及支护拼装完成后,最底部两层管道敷设方向与洞口特制段进行置换,单侧依次置换。在管道及附属设施安装、施工完成后,工作坑支护构件从底部开始,按分层依次边回填边拆卸。拆除后的工作井支护结构预制件运回检验、维护,确保下一次拼装时安全、可靠。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4)

1.一种圆形工作坑支护构件,包括工作井护壁(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井护壁(1)为两个四分之一同心圆的焊接连接件,所述工作井护壁(1)的两层钢板之间焊接有加劲支撑(2),所述加劲支撑(2)呈环形阵列,所述工作井护壁(1)内部设有H型钢支撑(3),所述H型钢支撑(3)呈环形阵列,所述工作井护壁(1)两端设有节间扣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工作坑支护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支撑(2)之间焊接有用于支撑的加劲支撑,所述H型钢支撑(3)的数量为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工作坑支护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节间扣件(4)每隔15°设置一组,分设于工作井护壁(1)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工作坑支护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支撑(2)为角钢。
CN202020907470.7U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圆形工作坑支护构件 Active CN212983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7470.7U CN212983870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圆形工作坑支护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7470.7U CN212983870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圆形工作坑支护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83870U true CN212983870U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21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07470.7U Active CN212983870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圆形工作坑支护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838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8535B (zh) 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预应力沉井及拼装方法
CN205662947U (zh) 叠合装配式地下管廊体系
CN207348091U (zh) 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
CN103397660A (zh) 一种装配施工的地下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CN201546227U (zh) 用于支撑基坑围护桩墙和地下室结构外墙的钢支撑梁
CN106013052A (zh) 钢板桩与沉井组合式地下停车库及其施工方法
CN106381885A (zh) 一种带骨架的钢结构地下综合管廊
CN106381886A (zh) 一种部分预制拼装钢混凝土组合地下综合管廊
CN111254977A (zh) 一种预制钢扶壁柱的轨排井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279414A (zh) 一种八边形工作坑支护构件及其安装施工方法
CN212506281U (zh) 一种预制装配节段式沉井
CN111305627B (zh) 混凝土罐室施工方法
CN212316969U (zh) 一种管桩复合塔架
CN110541481B (zh) 超大双曲面双层拉索储罐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02247719U (zh) 对应形波纹预应力抗沉降桥梁涵管
CN212983870U (zh) 一种圆形工作坑支护构件
CN111305267A (zh) Uhpc预制拼装综合管廊平曲线连接节段构造及施工方法
CN108005119B (zh) 支护墙廊一体化的混凝土管廊及其安装方法
CN113202106B (zh) 深基坑开挖方法
CN111519635A (zh) 一种圆形工作坑支护构件及其安装施工工艺
CN213773465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沉井
CN210163936U (zh) 桩涵整体装配式钢骨混凝土综合管廊
CN110820795B (zh) 一种双层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挡土墙
CN210460663U (zh) 一种可拆卸式钢波纹板围圈护壁
CN109826229B (zh) 用于构建装配式管廊侧壁的混凝土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8

Address after: No.8, south section of Huancheng West Road, Xi'an, Shaanxi 710000

Patentee after: XI'AN WATER GROUP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405, unit 3, century Jinxiu, 55 Daxing East Road, Lianhu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00

Patentee before: Xu Ming

Patentee before: He Junlong

Patentee before: Wang Ji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