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62928U - 高效节能缠绕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高效节能缠绕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62928U
CN212962928U CN202020891517.5U CN202020891517U CN212962928U CN 212962928 U CN212962928 U CN 212962928U CN 202020891517 U CN202020891517 U CN 202020891517U CN 212962928 U CN212962928 U CN 2129629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hell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
transmissio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915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波
郭丽
庄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Taineng He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Taineng He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Taineng He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Taineng He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915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629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629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629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效节能缠绕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头,所述壳体的内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芯柱,所述芯柱的周侧缠绕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头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头,所述转动座与壳体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周侧设置有多个叶轮,所述壳体的顶端一侧设置有热水入口端,所述壳体的顶端另一侧设置有热水出口端,所述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冷水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叶轮与传动轴,将水流的力转化为叶轮的动力,之后通过传动轴传递给发电机进行发电,减少能源损耗。

Description

高效节能缠绕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缠绕式换热器领域,尤其涉及高效节能缠绕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缠绕管式换热器(Spiral Wounded Heat Exchanger)相对于普通的列管式换热器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适用温度范围广、适应热冲击、热应力自身消除、紧凑度高,由于自身的特殊构造,使得流场充分发展,不存在流动死区,尤其特别的,通过设置多股管程(壳程单股),能够在一台设备内满足多股流体的同时换热。
现有的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只能单纯的进行换热,无法就水流的力进行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高效节能缠绕式换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高效节能缠绕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头,所述壳体的内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芯柱,所述芯柱的周侧缠绕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头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头,所述转动座与壳体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周侧设置有多个叶轮,所述壳体的顶端一侧设置有热水入口端,所述壳体的顶端另一侧设置有热水出口端,所述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冷水端,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冷水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穿过壳体并向前延伸,所述传动轴的延伸处固定连接有发电机,所述传动轴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隔板靠近第二固定头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叶轮的一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热水入口端设置在转动座与壳体之间,多个所述叶轮两个一组设置在热水入口端的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固定头在与换热管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对应孔,所述第一固定头在与换热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对应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冷水端的开口大小与第二冷水端的开口大小一致。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叶轮与传动轴,将水流的力转化为叶轮的动力,之后通过传动轴传递给发电机进行发电,减少能源损耗。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隔板,使得热水先从叶轮流过再从换热管流过,先发电后,将热水端的热量转移到换热管内的冷水中,完成换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效节能缠绕式换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效节能缠绕式换热器的隔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效节能缠绕式换热器的第一冷水端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壳体;2、换热管;3、芯柱;4、第一固定头;5、第一冷水端;6、热水出口端;7、转动座;8、热水入口端;9、叶轮;10、传动轴;11、发电机;12、第二冷水端;13、隔板;14、第二固定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高效节能缠绕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头4,壳体1的内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13,用于水流的导向,隔板13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座7,水流在半封闭的空间内单向流动,转动座7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芯柱3,用于缠绕换热管2,芯柱3的周侧缠绕有换热管2,换热管2内的冷水与热水进行热交换,换热管2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头4固定连接,换热管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头14,转动座7与壳体1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0,将叶轮9的动力传递给发电机11,传动轴10的周侧设置有多个叶轮9,将水流的力转化为转动,壳体1的顶端一侧设置有热水入口端8,壳体1的顶端另一侧设置有热水出口端6,壳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冷水端5,壳体1的另一端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冷水端12,通过两个冷水端来接入循环冷水管。
传动轴10的一端与转动座7转动连接,传动轴10的另一端穿过壳体1并向前延伸,传动轴10的延伸处固定连接有发电机11,将水流的力转化为电力进行保存,传动轴10与发电机11的转子相连接。隔板13靠近第二固定头14的位置设置有通孔,热水从通孔流向换热管2,通孔设置在叶轮9的一侧。热水入口端8设置在转动座7与壳体1之间,多个叶轮9两个一组设置在热水入口端8的两侧。第二固定头14在与换热管2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对应孔,第一固定头4在与换热管2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对应孔。第一冷水端5的开口大小与第二冷水端12的开口大小一致,保证连接的易用性。
工作原理:热水从热水入口端8进入到壳体1内,热水先流过叶轮9,同时形成湍流,从隔板13的开口处进入到换热管2的位置,热水与换热管2内的冷水进行热交换,热水变冷,冷水变热,冷却之后的热水从热水出口端6流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高效节能缠绕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
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头(4),所述壳体(1)的内部另一侧固定
连接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座(7),所述转
动座(7)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芯柱(3),所述芯柱(3)的周侧缠绕有换热
管(2),所述换热管(2)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头(4)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
(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头(14),所述转动座(7)与壳体(1)
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0),所述传动轴(10)的周侧设置有多个叶轮(9),
所述壳体(1)的顶端一侧设置有热水入口端(8),所述壳体(1)的顶端另
一侧设置有热水出口端(6),所述壳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冷水端
(5),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冷水端(12)。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效节能缠绕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
动轴(10)的一端与转动座(7)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10)的另一端穿过
壳体(1)并向前延伸,所述传动轴(10)的延伸处固定连接有发电机(11),
所述传动轴(10)与发电机(11)的转子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效节能缠绕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
板(13)靠近第二固定头(14)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叶轮(9)
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效节能缠绕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
水入口端(8)设置在转动座(7)与壳体(1)之间,多个所述叶轮(9)两
个一组设置在热水入口端(8)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效节能缠绕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二固定头(14)在与换热管(2)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对应孔,所述第一固定头
(4)在与换热管(2)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对应孔。
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效节能缠绕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冷水端(5)的开口大小与第二冷水端(12)的开口大小一致。
CN202020891517.5U 2020-05-25 2020-05-25 高效节能缠绕式换热器 Active CN2129629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1517.5U CN212962928U (zh) 2020-05-25 2020-05-25 高效节能缠绕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1517.5U CN212962928U (zh) 2020-05-25 2020-05-25 高效节能缠绕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62928U true CN212962928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76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91517.5U Active CN212962928U (zh) 2020-05-25 2020-05-25 高效节能缠绕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629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62646U (zh) 一种高散热速率的定子结构
CN212962928U (zh) 高效节能缠绕式换热器
CN205490097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变流器的水冷系统
CN112901533B (zh) 一种相变冷却式永磁直驱鼓风机
CN209877670U (zh) 一种循环式炼钢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12777927U (zh) 一种锅炉热水循环加热系统
CN215864778U (zh) 一种高效节能换热设备
CN102412662B (zh) 一种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冷却装置
CN214255946U (zh) 一种高速电机
CN210856296U (zh) 一种用于铝合金铸件热处理的冷却水箱
CN210268296U (zh) 一种水滤风冷热交换器
CN217383449U (zh) 一种水轮机组的快速冷却保护装置
CN202424407U (zh) 一种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冷却装置
CN108471190B (zh) 一种冷却装置方便拆卸的电机
CN110671283A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的重力热管式冷却装置
CN21155005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隔热装置
CN216281652U (zh) 一种可调功率电极式节能电取暖器
CN215217309U (zh) 一种工业余热回收水循环装置
CN217716101U (zh) 一种高效导流型换热器
CN216241189U (zh) 一种空压机的散热装置
CN210688400U (zh) 新型高区直连供暖循环泵
CN212250349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水循环散热装置
CN215810306U (zh) 一种高效节能自然通风逆流式冷却塔
CN214199777U (zh) 一种换热机组
CN215952296U (zh) 一种热能节能回收用的热交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High-efficiency and energy-saving winding heat exchang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3

Pledgee: Qilu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Ji'nan Changqing branch

Pledgor: Shandong taineng heating equi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