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61177U - 一种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61177U
CN212961177U CN202021381751.XU CN202021381751U CN212961177U CN 212961177 U CN212961177 U CN 212961177U CN 202021381751 U CN202021381751 U CN 202021381751U CN 212961177 U CN212961177 U CN 212961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light source
refraction
housing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8175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川
李婉珍
邱斌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Lidaxi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8175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61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61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61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采光与照明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设有容纳槽的壳体,以及沿远离容纳槽的底面的方向依次设置于容纳槽内的光源板和折光件;折光件包括折光部和连接折光部的连接部,底面和折光部夹持光源板。折光件采用透明塑料材料制成,通过适当选材和结构设计,可以使得折光件具有足够的透光度与结构强度,进而可以通过连接部将用于配光的折光部固定在壳体上,省去了传统意义上的透镜夹具或者透镜支架,减少了灯具的零件数量,进而降低了灯具的开模成本,简化生产制造的工序;作为主要发热件的光源板被折光件和壳体夹持,能够以更高的热传导率将发热建的热量散发至周围环境中,具有更优的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灯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采光与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灯具。
背景技术
随着照明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各类光源在照明、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规光源光斑的原始分布一般都符合朗伯型光源的模拟,在常规光源使用的过程中,会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如根据光源具体需要的照明效果、使用情景等,确定需要实现的光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光源投射光线的方向上设置配光镜,从而对光源进行二次配光设计。配光镜属于精密光学部件,其本身的结构将接影响配光的效果。
出于简化零配件以及优化光学效果的考虑,传统的灯具中通常由数量众多的零件组装而成,这不仅会使得灯具的安装过程非常复杂,同时也会影响到灯具的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旨在解决传统的灯具零配件数量多,安装过程复杂且灯具散热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灯具,包括设有容纳槽的壳体,以及沿远离所述容纳槽的底面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的光源板和折光件;所述折光件包括折光部和连接所述折光部的连接部,所述底面和所述折光部夹持所述光源板。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方案,折光件采用透明塑料折光件,光源板采用COB(Chip On Board)光源,由将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芯片直接贴在高反光率的镜面金属基板上制成;所述壳体的底面还设置有接线孔,光源板通过穿过接线孔的导线与驱动电源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环绕所述折光部设置,所述连接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灯具还包括穿过所述通孔并伸入所述连接孔的连接件;所述折光件采用透明聚碳酸酯折光件。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光部包括顶部透镜,以及环绕所述顶部透镜的边沿设置的侧面透镜,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侧面透镜远离所述顶部透镜的一端。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方案,所述折光件一体成型制成。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部透镜采用凸透镜,所述光源板与所述顶部透镜的距离小于所述顶部透镜的焦距。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正对所述光源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光源板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均沿所述光源板的周缘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外侧面设置有散热翅片或者散热齿;所述光源板和所述底面之间设置导热垫片。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方案,所述导热垫片的形状与所述光源板的形状相同,所述导热垫片的厚度在第一凸台的高度H满足0.7H≤a≤0.8H,其中a为所述第一凸台的高度减去所述光源板的厚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采用铝质壳体或者铁质壳体,所述导热垫片采用硅胶导热垫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具还包括两端连通且设于所述容纳槽内的反光杯,所述反光杯的一端与所述折光部相对设置,且所述反光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壳体。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方案,所述反光杯采用金属反光杯,且所述反光杯的靠近所述折光部的一端正对所述侧面透镜和所述连接部的连接线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杯的连接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灯具还包括连接所述壳体的设有容纳槽的一侧的卡接环,所述卡接环与所述壳体夹持所述第二凸台。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方案,所述壳体的外侧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设置于与所述容纳槽的侧壁的顶部对应的位置,所述卡接环包括螺纹部与卡接部,所述螺纹部的内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卡接部设置于所述螺纹部的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凸台卡接于所述壳体与所述螺纹部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具还包括旋转台和面环;所述旋转台包括可同轴旋转连接所述面环的旋转台本体、铰接连接所述旋转台本体的第一翅片,以及铰接连接所述旋转台本体的第二翅片;所述壳体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和所述第二连接耳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耳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翅片,所述第二连接耳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翅片。
实施本申请任一实施例的一种灯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提供的灯具中,折光件采用透明塑料材料制成,通过适当选材和结构设计,可以使得折光件具有足够的透光度与结构强度,进而可以通过连接部将用于配光的折光部固定在壳体上,省去了传统意义上的透镜夹具或者透镜支架,减少了灯具的零件数量,进而降低了灯具的开模成本,简化生产制造的工序;作为主要发热件的光源板被折光件和壳体夹持,能够以更高的热传导率将发热建的热量散发至周围环境中,具有更优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灯具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折光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折光件在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的光路示意图。
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
1-壳体;10-容纳槽;101-底面;102-侧壁;103-安装槽;11-连接孔;12-散热翅片;13-导热垫片;14-外螺纹;15-第一连接耳;16-第二连接耳;2-光源板;3-折光件;31-折光部;311-顶部透镜;312-侧面透镜;32-连接部;321-通孔;322-第一凸台;323-沉孔槽;4-反光杯;41-第二凸台;5-卡接环;51-螺纹部;511-内螺纹;52-卡接部;6-旋转台;61-旋转台本体;62-第一翅片;63-第二翅片;7-面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灯具,包括设有容纳槽10的壳体1,以及沿远离容纳槽10的底面101的方向依次设置于容纳槽10内的光源板2和折光件3;折光件3包括折光部31和用于连接折光部31和壳体1的连接部32,底面101和折光部31夹持光源板2。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方案,折光件3采用透明塑料折光件3,光源板2采用COB光源,这一通过将LED芯片直接贴在高反光率的镜面金属基板上,制成的高光效集成面光源,具有无需电镀、无需回流焊、无需贴片工序等优点,结构可靠而成本低廉;壳体1的底面101还设置有接线孔,光源板2通过穿过接线孔的导线与驱动电源连接;折光件3一体成型制成,减少光源板2发出的光必须经过的光学表界面,生产制造成本低且结构强度高。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灯具是这样工作的:
折光部31采用透明塑料材料一体成型制成,分为连接部32和折光部31,折光部31用于对光源板2发出的光线进行配光,连接部32则用于将折光部31固定在壳体1的容纳槽10内,同时光源板2被夹持在壳体1和折光部31之间的位置,这样,通过合适的选材与结构的设计,省去了传统照明灯具内的透镜夹具类的零配件;接通电源后,光源板2在驱动电源提供的电力驱动下发光,光线经过折光部31的折射配光,按照预设的光照强度与光照方向的关系,投射至容纳槽10的底面101正对一侧的空间内。
实施本实施例提供的灯具,至少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灯具中,折光件3采用透明塑料材料制成,通过适当选材和结构设计,可以使得折光件3具有足够的透光度与结构强度,进而可以通过连接部32将用于配光的折光部31固定在壳体1上,省去了传统意义上的透镜夹具或者透镜支架,减少了灯具的零件数量,进而降低了灯具的开模成本,简化生产制造的工序;作为主要发热件的光源板2被折光件3和壳体1夹持,能够以更高的热传导率将发热建的热量散发至周围环境中,具有更优的散热性能。
请参阅图3至图6,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32环绕折光部31设置,连接部32开设有通孔321,壳体1与通孔32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连接孔11,灯具还包括穿过通孔321并伸入连接孔11的连接件(图中未示出);折光件3采用聚碳酸酯折光件3。优选的,通孔321和连接孔11的数量均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折光部31的相对的两侧。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折光件3和壳体1之间是通过连接件连接的,且连接件是从壳体1上设有容纳槽10的一侧穿过通孔321伸入连接孔11的,相较于卡接的连接方式,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的折光件3和壳体1,不仅可以避免安装过程中操作人员触碰用于配光的折光部31,而且还具有连接牢固且方便拆卸的优点,能够降低灯具的生产制造与运行维护的成本;此外,为确保连接件连接壳体1与折光件3时折光件3不发生损坏,折光件3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制成,聚碳酸酯无色透明,且耐热、耐冲击、耐疲劳,在光源板2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请参阅图3至图6,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连接部32的背对容纳槽10的底面101的一侧设置有沉孔槽323,避免连接件的顶端伸出连接部32的上表面,防止连接件划伤其他零配件或者影响其他零配件的安装。
请参阅图3至图6,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折光部31包括顶部透镜311,以及环绕顶部透镜311的边沿设置的侧面透镜312,连接部32连接侧面透镜312远离顶部透镜311的一端。具体而言,顶部透镜311采用凸透镜,且光源板2与顶部透镜311的距离小于顶部透镜311的焦距。
请参阅图7,光源板2发出的光,一部分经过顶部透镜311的折射后,按照更小的发散角被投射到容纳槽10的底面101正对的一侧的空间(即照明空间)内,实现对光源板2发光的收束效果;另一部分光线照射到侧面透镜312后,经过容纳槽10的内壁的反射并被投射到照明空间内,能够在提高对光源板2的光能的利用率的同时,能够抑制灯具的眩光效应。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光源板2发出的光经过侧面透镜312的顶端的折射后,照射至容纳槽10的侧壁102的顶端,此时灯具具有最优的防眩光效果。
请参阅图3、图5和图6,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32的正对光源板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光源板2的第一凸台322,第一凸台322均沿光源板2的周缘设置。在连接部32正对光源板2的一侧设置第一凸台322,可以在灯具的安装过程中对光源板2起到定位作用,且在可以在灯具的使用过程中防止光源板2偏移。具体的,第一凸台322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一凸台322环绕光源板设置。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的外侧面设置有散热翅片12或者散热齿;光源板2和底面101之间设置导热垫片13。光源板2作为灯具中的主要热源,通过设置导热垫和散热翅片12(或者散热齿),可以增强灯具的散热性能。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方案,导热垫片13采用硅胶导热垫片13,其形状与光源板2的形状相同,导热垫片13的厚度在第一凸台322的高度H满足0.7H≤a≤0.8H,其中a为第一凸台322的高度减去光源板2的厚度。导热垫片13具有一定的弹性,其与光源板2形状相同,这样,通过在设置第一凸台322时预留用于防止导热垫片13的高度,即可在灯具的安装过程中通过第一凸台322对导热垫拍进行定位,且第一凸台322同样能够在灯具的使用过程中避免导热垫片13偏移。优选的,壳体1底部也可以设置一个用于定位导热垫片13的安装槽103,在朝上照明的情境下能够方便灯具的安装。
当然,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光源板2也可以是直接粘接在容纳槽10的底面101上的,这样同样可以使得灯具具有优良的散热效果,也能更进一步简化灯具的结构,简化灯具的制造与装配过程。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采用铝质壳体1或者铁质壳体1,导热垫片13采用硅胶导热垫片13。这样可以使得灯具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同时,导热垫片13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避免光源板2直接接触金属质的壳体1,方便对光源板2进行电路设计。
请参阅图1至图4,以及图7,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灯具还包括两端连通且设于容纳槽10内的反光杯4,反光杯4的一端与折光部31相对设置,且反光杯4的另一端连接壳体1。设置反光杯4可以加强灯具对从侧面透镜312射出的光线的反射作用,降低光能损失,同时还能够遮挡灯具的内部电路结构,优化灯具的视觉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方案,反光杯4采用金属反光杯4,且反光杯4的靠近折光部31的一端正对侧面透镜312和连接部32的连接线设置,这样,反光杯4具有很好地反射光线的能力,且有利于灯具的散热。可选的,反光杯4的内壁可以喷涂高反射率涂料,以进一步减小光源板2的光照度的损失。
请参阅图1至图3,以及图7,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反光杯4的连接壳体1的一端设有第二凸台41,灯具还包括连接壳体1的设有容纳槽10的一侧的卡接环5,卡接环5与壳体1夹持第二凸台41。
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方案,壳体1的外侧面设有外螺纹14,外螺纹14设置于与容纳槽10的侧壁102的顶部对应的位置,卡接环5包括螺纹部51与卡接部52,螺纹部51的内侧面设置有与外螺纹14配合的内螺纹511,卡接部52设置于螺纹部51的远离壳体1的一端,第二凸台41卡接于壳体1与螺纹部51之间。第二凸台41卡接连接于壳体1和卡接部52之间,只需将反光杯4放置在容纳槽10内或者倒置在卡接部52上,再将螺纹部51拧在课题上即可实现反光杯4的安装,简化了灯具的安装与维护。
请参阅图1和图2,以及图7,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灯具还包括旋转台6和面环7;旋转台6包括可同轴旋转连接面环7的旋转台本体61、铰接连接旋转台本体61的第一翅片62,以及铰接连接旋转台本体61第二翅片63;壳体1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耳15和第二连接耳16,第一连接耳15和第二连接耳16设置于壳体1的相对的两侧,第一连接耳15可滑动连接第一翅片62,第二连接耳16可滑动连接第二翅片63。
更为具体的,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一翅片62和第二翅片63之间的连线偏离面环7所在的圆的直径设置,也就是说,灯具本身的轴线与面环7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面环7用于与吊顶、天花板或者其他固定结构连接,灯具通过旋转台6连接面环7,这样,在灯具安装到位后,用户可以根据照明需求,方便地调整灯具的位置和灯具照明的方向与光线照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容纳槽的壳体,以及沿远离所述容纳槽的底面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的光源板和折光件;所述折光件包括折光部和连接所述折光部的连接部,所述底面和所述折光部夹持所述光源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环绕所述折光部设置,所述连接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灯具还包括穿过所述通孔并伸入所述连接孔的连接件;所述折光件采用透明聚碳酸酯折光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光部包括顶部透镜,以及环绕所述顶部透镜的边沿设置的侧面透镜,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侧面透镜远离所述顶部透镜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透镜采用凸透镜,所述光源板与所述顶部透镜的距离小于所述顶部透镜的焦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正对所述光源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光源板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均沿所述光源板的周缘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面设置有散热翅片或者散热齿;所述光源板和所述底面之间设置导热垫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采用铝质壳体或者铁质壳体,所述导热垫片采用硅胶导热垫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两端连通且设于所述容纳槽内的反光杯,所述反光杯的一端与所述折光部相对设置,且所述反光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壳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的连接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灯具还包括连接所述壳体的设有容纳槽的一侧的卡接环,所述卡接环与所述壳体夹持所述第二凸台。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旋转台和面环;所述旋转台包括可同轴旋转连接所述面环的旋转台本体、铰接连接所述旋转台本体的第一翅片,以及铰接连接所述旋转台本体的第二翅片;所述壳体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和所述第二连接耳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耳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翅片,所述第二连接耳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翅片。
CN202021381751.XU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灯具 Active CN212961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81751.XU CN212961177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81751.XU CN212961177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61177U true CN212961177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92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81751.XU Active CN212961177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611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0715B (zh) 发光二极管灯具
US8330342B2 (en) Spherical light output LED lens and heat sink stem system
CN101101098A (zh) 大功率led路灯
JP5320554B2 (ja) ランプ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JP6453549B2 (ja) 照明器具
KR101117925B1 (ko) 이차 광학렌즈
CN215764857U (zh) 光电模组及应用所述光电模组的led灯具
WO2010069159A1 (zh) Led反射灯
JP2005129354A (ja) Led照明装置
TW201339502A (zh) 燈具結構
CN212961177U (zh) 一种灯具
US20180172234A1 (en) Lamp unit, and lighting device and vehicle lamp using same
CN111911827A (zh) 一种改良的图案灯
CN215372381U (zh) 具有防水盖板和外壳的散热器及照明装置
CN102900976B (zh) 一种反射式全方位光分布led球泡灯
WO2022001679A1 (zh) 灯具
TWI391602B (zh) 燈具
JP2019012617A (ja) 照明器具
CN209819465U (zh) 一种新型投光灯
JP2013008582A (ja) ランプ装置
JP2012129064A (ja) 照明器具
CN112797336A (zh) 台灯
CN207740813U (zh) 一种led投光灯
WO2009140838A1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led灯具结构
CN210266873U (zh) 一种新型可多角度出光led投光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