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58774U - 一种新型空气能发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空气能发电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958774U CN212958774U CN202021846694.8U CN202021846694U CN212958774U CN 212958774 U CN212958774 U CN 212958774U CN 202021846694 U CN202021846694 U CN 202021846694U CN 212958774 U CN212958774 U CN 2129587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type heat
- sleeve type
- sleeve
- pneumatic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 dimethylamino alcohol Chemical compound 0.000 claims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570 ai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9
- 239000012080 ambient ai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2147 dimethylamino group Chemical group [H]C([H])([H])N(*)C([H])([H])[H]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空气能发电机,所述新型空气能发电机包括两条发电通道,具体包括压缩机、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液体加压泵、第二气动马达发电机组、第一毛细管和第二毛细管,所述第二气动马达发电机组与压缩机、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第二毛细管、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以及外界空气形成第一发电通路,所述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与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液体加压泵、第一毛细管和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形成第二发电回路。本实用新型设置两条发电通道通过冷媒形态变化,对空气中的能量进行收集转换为电能,该装置应用范围广,发电效率高,直接应用空气作为其中一种冷媒介质,可对空气中的能量回收利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空气能发电机。
背景技术
空气能,即空气中所蕴含的低品位热能,又称空气源。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但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变化。空气能虽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如需将空气中吸收能量传到高温环境,需要消耗电能或热能,这项技术叫做空气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具有很高的电热转换效率,最高可达到百分之四百,因此空气能被人们越来越重视并一直想尽办法加以开发利用,但是,现有的压缩机设备和冷媒材料限制了空气源热泵产生的最高温度,使其很难在大型发电机组中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将空气源热泵用在一个小型的发电设备上,在空气源热泵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范围内最大限度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空气能发电机,其设置两条发电通道通过冷媒形态变化,对空气中的能量进行收集转换为电能,该装置应用范围广,发电效率高,直接应用空气作为其中一种冷媒介质,可直接对空气中的能量回收利用,输出电能远大于压缩机消耗电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空气能发电机,所述新型空气能发电机包括两条发电通道,具体包括压缩机、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液体加压泵、第二气动马达发电机组、第一毛细管和第二毛细管,所述第二气动马达发电机组与压缩机、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第二毛细管、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以及外界空气形成第一发电通路,所述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与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液体加压泵、第一毛细管和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形成第二发电回路。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包括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和位于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内部的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所述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包括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和位于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内部的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端与外界空气相通,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一端,所述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毛细管,所述第二毛细管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二气动马达发电机组上,所述第二气动马达发电机组的出口处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入口端,所述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出口端与外界空气相通,所述第一发电通路内的第一冷媒为空气。
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一端,所述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另一端连接在液体加压泵的输入端,所述液体加压泵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毛细管,所述第一毛细管的出口直接连接在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一端,所述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的入口端,所述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液体加压泵、第一毛细管和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形成一条循环通道,此通道内灌注有第二冷媒。
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与压缩机电性连接,连接通路上设有发电机给电开关;所述压缩机上还设有外接电源。
4.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的入口端高于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盘管的上表面。
5.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的安装高度位于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上表面。
6.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采用套管式螺旋盘管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所述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采用套管式盘管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
7.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和气动马达上面有隔热保温层。
8.上述方案中,所述两条发电通道采用同一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和同一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
9.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冷媒使用二甲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新型空气能发电机,其设置两条发电通道通过冷媒形态变化,对空气中的能量进行收集转换为电能,该装置应用范围广,发电效率高,直接应用空气作为其中一种冷媒介质,可直接对空气中的能量回收利用,输出电能远大于压缩机消耗电能。
2、本实用新型新型空气能发电机,其在液体加压泵出口设置毛细管,两者配合实现了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的大功率发电。
3、本实用新型新型空气能发电机,其中一条采用与外界相通的开路,直接将空气压缩聚集能量,不需要转换过程,速度快,减少冷媒的使用,同时设备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缩机;2、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3、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31、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32、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4、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41、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42、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5、液体加压泵;6、第二气动马达发电机组;7、发电机给电开关;8、第一毛细管;9、第二毛细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新型空气能发电机,所述新型空气能发电机包括两条发电通道,所述两条发电通道采用同一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3和同一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4,具体包括压缩机1、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3、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4、液体加压泵5、第二气动马达发电机组6、第一毛细管8和第二毛细管9,所述第二气动马达发电机组6与压缩机1、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3、第二毛细管9、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4和外界空气形成第一发电通路,所述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与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4、液体加压泵5、第一毛细管8和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3形成第二发电回路。
所述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3包括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31和位于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31内部的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32,所述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4包括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41和位于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41内部的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42,所述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3采用套管式螺旋盘管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所述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4采用套管式盘管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安装时,所述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32的入口端高于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3盘管的上表面,利用重力分离原理将气液分离,高压气体在上面;所述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的安装高度高于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4上表面,同样利用重力分离原理将气液分离;
第一发电通路如下:所述压缩机1的入口端直接与外界空气连通,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31一端,所述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31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毛细管9,所述第二毛细管9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二气动马达发电机组6上,所述第二气动马达发电机组6的出口处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41一端,所述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41另一端与外界相通,所述压缩机1、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31、第二毛细管9、第二气动马达发电机组6、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41和空气形成一条循环通道,此通道内的第一冷媒为空气;
空气从外界进入压缩机1后,压缩机1将空气压缩成高温高压气液混合物,进入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31中,由于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32中灌注有第二冷媒,高温高压气液混合物与第二冷媒进行热交换,热能被第二冷媒吸收走后变成低温高压气液混合物,进入第二毛细管9,从第二毛细管9出来的气液混合物压强会变大,增加了气液混合物的流速,即动能增大,直接推动第二气动马达发电机组6叶轮转动,转动过程中空气的流动动能转换成电能,这个时候气液混合物变成了低温低压气体从第二气动马达发电机组6流出进入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4,位于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41中低温低压的空气吸收位于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42中第二冷媒的热能和空气中的热能变成低于外界温度的低压气体排入大气中,形成循环。
第二发电回路如下:所述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42一端,所述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42另一端连接在液体加压泵5的输入端,所述液体加压泵5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毛细管8,所述第一毛细管8的出口直接连接在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32一端,所述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32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的入口端,所述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42、液体加压泵5、第一毛细管8和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32形成一条循环通道,此通道内灌注有第二冷媒,第二冷媒使用二甲氨。
第二冷媒在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3中吸收大量热能后变成高温高压气体,此高温高压气体位于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的入口处,而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出口端的压力小于入口端,这时在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进气口的压力大于出气口的压力,高温高压气体就会向流进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带动叶轮转动,初始阶段,进气口的压力与出气口的压力差不是很大,所以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的转速不是很高,从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出气口出来的气体由于对叶轮做功,压力减小,温度也降低了,有一部分气体转换成液体,由于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的安装高度高于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4上表面,所以从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出来的液体在重力效应下先流进盘管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4,气体在压力作用下也进入套管盘管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4,在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42中第二冷媒液体部分被位于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41中低温低压的第一冷媒进一步降低温度,气体部分同样被降温,直到气体温度降到沸点以下变成液体,变成低温的第二冷媒液体从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4中流出再经过液体加压泵5将压力增大后通过第一毛细管8进入套管盘管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9,经过套管盘管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9膨胀后变成低温高压气体,此低温高压气体进入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32,吸收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31中第一冷媒的大量热能,变成高温高压气体,这个时候第二冷媒高温高压气体中包括空气中的热能,第二冷媒回收的热能和压缩机使用的电能的一部分,三种能量聚集在一起以高温高压气体的形式存在在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31中,这个时候由于在第一毛细管8和液体加压泵5的作用下气体不能回流,只能向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流动,所以能量也只能向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流动,通过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高温高压气体中的能量由气体的动能转换成电能,高温高压气体变成低温低压气体,低温低压气体中的能量进入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4后被第一冷媒吸收,第二冷媒变成更低温的液体由液体加压泵5增压后通过第一毛细管8毛细管再次增压进入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3完成能量循环。
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3用做空气的冷凝器和第二冷媒的蒸发器,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4用做空气的蒸发器和第二冷媒的冷凝器,其中空气与第二冷媒为逆向流动,可以达到最大程度的换热。
所述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与压缩机1电性连接,连接通路上设有发电机给电开关7;所述压缩机1上外接有电源,在系统初始状态下,需要借助外界电源来使压缩机1进行工作,在该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便可断开外界电源,打开发电机给电开关7,利用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给压缩机1进行供电,同时要给液体加压泵5和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的换热风扇供电,剩余电能可以用作其他用处。
在除去压缩机1电机工作时的部分热损,发电机发电过程中的部分热损,液体加压泵5的耗能,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4上换热风扇的耗能,机械部件摩擦耗能等,发电机发出来的电除了供压缩机1、液体加压泵5和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的换热风扇供电外还可以对外提供至少压缩机工作功率的一倍的功率;所述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3和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第二气动马达发电机组6上面有隔热保温层,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热损耗。
本实用新型上述内容进一步解释如下:
整个过程中,外界只提供了压缩机1工作时的电能和液体加压泵5及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4风扇电机的电能,其中风扇和液体加压泵5的功率都非常小,不超过两百瓦,而第二气动马达发电机组6和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共同发出来的电能包括空气中吸收的热能和压缩机工作时转换而来的热能和机械能(推动液体流动的动能),所以输出远大于输入;为提高发电效率,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和第二气动马达发电机组6可采用低速大扭矩气动马达或实行分级发电。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空气能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空气能发电机包括两条发电通道,具体包括压缩机(1)、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3)、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4)、液体加压泵(5)、第二气动马达发电机组(6)、第一毛细管(8)和第二毛细管(9),所述第二气动马达发电机组(6)与压缩机(1)、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3)、第二毛细管(9)、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4)以及外界空气形成第一发电通路,所述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与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4)、液体加压泵(5)、第一毛细管(8)和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3)形成第二发电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空气能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3)包括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31)和位于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31)内部的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32),所述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4)包括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41)和位于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41)内部的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42),所述压缩机(1)的入口端与外界空气相通,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31)一端,所述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31)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毛细管(9),所述第二毛细管(9)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二气动马达发电机组(6)上,所述第二气动马达发电机组(6)的出口处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41)入口端,所述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套管(41)出口端与外界空气相通,所述第一发电通路内的第一冷媒为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空气能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在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42)一端,所述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42)另一端连接在液体加压泵(5)的输入端,所述液体加压泵(5)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毛细管(8),所述第一毛细管(8)的出口直接连接在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32)一端,所述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32)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的入口端,所述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42)、液体加压泵(5)、第一毛细管(8)和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32)形成一条循环通道,此通道内灌注有第二冷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空气能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与压缩机(1)电性连接,连接通路上设有发电机给电开关(7);所述压缩机(1)上还设有外接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空气能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内管(32)的入口端高于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3)盘管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空气能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动马达发电机组(2)的安装高度位于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4)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空气能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3)采用套管式螺旋盘管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所述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4)采用套管式盘管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空气能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和气动马达上面有隔热保温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空气能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发电通道采用同一第一套管式热交换器(3)和同一第二套管式热交换器(4)。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空气能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媒使用二甲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46694.8U CN212958774U (zh) | 2020-08-28 | 2020-08-28 | 一种新型空气能发电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846694.8U CN212958774U (zh) | 2020-08-28 | 2020-08-28 | 一种新型空气能发电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958774U true CN212958774U (zh) | 2021-04-13 |
Family
ID=75361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84669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958774U (zh) | 2020-08-28 | 2020-08-28 | 一种新型空气能发电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958774U (zh) |
-
2020
- 2020-08-28 CN CN202021846694.8U patent/CN21295877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67748B (zh) | 非绝热气体膨胀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 |
CN105179033B (zh) | 一种利用低温冷能存储电能的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
CN114198170B (zh) | 一种基于双蓄热回路的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2094772B (zh) | 一种太阳能驱动的联供装置 | |
CN111128415A (zh) | 一种采用闭式气体布雷顿循环的热管反应堆及其运行方法 | |
CN108397936B (zh) | 一种冷热电联供循环系统及方法 | |
JP2001234709A (ja) | 混合媒体発電システム | |
CN102094689A (zh) | 低温热能发电装置 | |
CN212958774U (zh) | 一种新型空气能发电机 | |
CN116591791B (zh) | 一种结合火电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运行方法 | |
CN201943904U (zh) | 太阳能回热再热中冷燃气轮机循环的热力发电系统 | |
CN209910216U (zh) | 一种风光互补驱动吸收式热泵系统 | |
CN111379601A (zh) | 单工质联合循环蒸汽动力装置 | |
CN213063681U (zh) | 一种空气能发电机 | |
CN102162397A (zh) | 压水堆核动力燃汽轮机循环发电系统 | |
CN210772607U (zh) | 一种基于朗肯循环的太阳能驱动与热泵集成型空调 | |
CN114263569A (zh) | 一种二氧化碳压缩循环储能冷热电联供耦合系统 | |
CN2849588Y (zh) | 太阳能发电装置 | |
CN210123782U (zh) | 一种超临界co2底循环的天然气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 |
CN110145783B (zh) | 水热井高功率大温差热力利用机组装置 | |
CN114592939A (zh) | 一种光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 | |
CN201991617U (zh) | 压水堆核动力燃气轮机循环发电系统 | |
CN103184906B (zh) | 能源供应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692092B (zh) | 一种带膨胀机的喷射式制冷系统 | |
CN205370667U (zh) | 基于空气压缩机的发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