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52006U - 标牌扎带 - Google Patents
标牌扎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952006U CN212952006U CN202021661822.1U CN202021661822U CN212952006U CN 212952006 U CN212952006 U CN 212952006U CN 202021661822 U CN202021661822 U CN 202021661822U CN 212952006 U CN212952006 U CN 2129520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bbon
- cantilever
- label
- head
- ratch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扎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标牌扎带,包括扎带头部和扎带带身,扎带头部沿长度方向连接有标牌贴板,扎带头部沿高度方向设置有锁孔,锁孔贯穿扎带头部垂直于高度方向的两个表面,锁孔靠近标牌贴板的内壁设置有悬臂,悬臂与锁孔的其余内壁互不接触,悬臂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悬臂棘齿,悬臂棘齿位于悬臂背向标牌贴板的表面;标牌贴板背向扎带头部的端部与扎带带身连接,扎带带身沿其长度方向依序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能够与悬臂棘齿啮合的带身棘齿,带身棘齿位于扎带带身的两个相对较大的任意一个表面。如此,设置于扎带中间部位的标牌贴板并不会干涉扎带带身穿设扎带头头部以及干涉被捆扎的物品,且减少了扎带捆扎物品后的占用面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扎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标牌扎带。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人们需求量的增加,物品的产量也随之增加,容易导致物品的摆放混乱,使得在包装时放入的产品与说明书所述的产品不一致,而扎带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在使用扎带时,扎带带身穿过锁孔,通过带身棘齿与悬臂棘齿的啮合实现对物品的捆扎,方便了物品的整理,为了更好的对物品进行分类、管理,需要在扎带上贴上标识,常规的设计是在扎带的顶端挂设一标牌贴板,在标牌贴板上贴上标签后能更快的查找物品。然而,这种扎带的标牌贴板位于扎带的顶端,使得扎带在使用时容易干涉扎带带身穿设扎带头头部以及干涉被捆扎的物品,且加大捆扎后扎带的占用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牌扎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扎带捆扎物品时,位于扎带顶端的标牌贴板容易干涉扎带带身穿设扎带头头部以及干涉被捆扎的物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牌扎带,包括扎带头部和扎带带身,所述扎带头部沿长度方向连接有标牌贴板,所述扎带头部沿高度方向设置有锁孔,所述锁孔贯穿所述扎带头部垂直于高度方向的两个表面,所述锁孔靠近所述标牌贴板的内壁设置有悬臂,所述悬臂与所述锁孔的其余内壁互不接触,所述悬臂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悬臂棘齿,所述悬臂棘齿位于所述悬臂背向所述标牌贴板的表面;
所述标牌贴板背向所述扎带头部的端部与所述扎带带身连接,所述扎带带身沿其长度方向依序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能够与所述悬臂棘齿啮合的带身棘齿,所述带身棘齿位于所述扎带带身的两个相对较大的任意一个表面。
可选地,所述标牌贴板设置为呈长板形状。
可选地,所述标牌贴板的四个角均为圆角。
可选地,所述标牌贴板的厚度设置为0.7mm~0.9mm。
可选地,所述标牌贴板的两个相对较大的表面的其中一个面设置为粗糙面,所述粗糙面背向所述带身棘齿所在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扎带带身远离所述标牌贴板的端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扎带尾部,所述扎带尾部的相对较小的两个表面为向内倾斜的斜面。
可选地,所述扎带尾部相对较大的两个表面的其中一个面沿其长度方向依序间隔设置有若干防滑筋,所述防滑筋设置于背向所述带身棘齿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带身棘齿呈直角三角形状。可选地,所述悬臂上设置有2~3个悬臂棘齿。
可选地,所述扎带头部、所述标牌贴板和所述扎带带身的相对较大的两个表面至少有一个面在同一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标牌扎带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的标牌扎带包括沿长度方向依序设置的扎带头部、标牌贴板和扎带带身,使用时,手持扎带带身卷绕物品穿过设置于扎带头部的锁孔,而锁孔靠近标牌贴板的内壁上设置有悬臂,因此,通过设置于扎带带身上的带身棘齿与设置于悬臂上的悬臂棘齿的啮合,实现对物品的捆扎,将标牌贴附于标牌贴板上,实现对物品的分类管理,由于扎带头部和扎带带身中间以标牌贴板过渡连接,扎带带身与标牌贴板可看作为一个整体,即扎带带身连带标牌贴板穿过锁孔围成内腔捆扎物品,如此,设置于扎带中间部位的标牌贴板并不会干涉扎带带身穿设扎带头头部以及干涉被捆扎的物品,且减少了扎带捆扎物品后的占用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标牌扎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标牌扎带的剖切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扎带头部 11—锁孔 20—标牌贴板
21—圆角 30—扎带带身 31—带身棘齿
40—扎带尾部 41—防滑筋 111—悬臂
1111悬臂棘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提供一种标牌扎带,包括扎带头部10和扎带带身30,所述扎带头部10沿长度方向连接有标牌贴板20,所述扎带头部10沿高度方向设置有锁孔11,所述锁孔11贯穿所述扎带头部10垂直于高度方向的两个表面,所述锁孔11靠近所述标牌贴板20的内壁设置有悬臂111,所述悬臂111与所述锁孔11的其余内壁互不接触,所述悬臂111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悬臂棘齿1111,所述悬臂棘齿1111位于所述悬臂111背向所述标牌贴板20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标牌贴板20背向所述扎带头部10的端部与所述扎带带身30连接,所述扎带带身30沿其长度方向依序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能够与所述悬臂棘齿1111啮合的带身棘齿31,所述带身棘齿31位于所述扎带带身30的两个相对较大的任意一个表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标牌扎带,包括沿长度方向依序设置的扎带头部10、标牌贴板20和扎带带身30,使用时,手持扎带带身30卷绕物品穿过设置于扎带头部10的锁孔11,而锁孔11靠近标牌贴板20的内壁上设置有悬臂111,因此,通过设置于扎带带身30上的带身棘齿31与设置于悬臂111上的悬臂棘齿1111的啮合,实现对物品的捆扎,将标牌贴附于标牌贴板20上,实现对物品的分类管理,由于扎带头部10和扎带带身30中间以标牌贴板20过渡连接,扎带带身30与标牌贴板20可看作为一个整体,即扎带带身30连带标牌贴板20穿过锁孔11围设成内腔捆扎物品,如此,设置于扎带中间部位的标牌贴板20并不会干涉扎带带身穿设扎带头头部以及干涉被捆扎的物品,且减少了扎带捆扎物品后的占用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标牌贴板20设置为呈长板形状。具体地,扎带带身30连带标牌贴板20卷绕物品穿过锁孔11,通过扎带带身30上的带身棘齿31与设置于锁孔11内壁的悬臂111上的悬臂棘齿1111啮合,实现自锁,在卷绕和自锁过程中,标牌贴板20受力弯曲,将标牌贴板20设置为长板状,使得标牌贴板20更容易弯曲,降低标牌贴板20与扎带带身30的连接处在扎带带身30卷绕和自锁过程中发生断裂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标牌贴板20的四个角均为圆角21。具体地,扎带使用时,须一手持着标牌贴板20或者扎带头部10以固定标牌扎带的一端,而另一手持着扎带带身30卷绕物品穿过锁孔11,因此在使用扎带过程中容易触碰到标牌贴板20,将标牌贴板20的四个角设置于圆角21,能够保护使用者,避免使用者被尖锐的角擦伤、刺伤。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标牌贴板20的厚度设置为0.7mm~0.9mm。具体地,扎带带身30连带标牌贴板20卷绕物品穿过锁孔11,通过扎带带身30上的带身棘齿31与设置于锁孔11内壁的悬臂111上的悬臂棘齿1111啮合,实现自锁,标牌贴板20的厚度可设置为0.7mm、0.8mm或者0.9mm。在上述的尺寸范围内可以在保证标牌贴板20强度要求的情况下,确保标牌贴板20能够弯曲紧贴物品,提高扎带的困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标牌贴板20的两个相对较大的表面的其中一个面设置为粗糙面,所述粗糙面背向所述带身棘齿31所在的表面。具体地,扎带带身30卷绕物品穿过锁孔11,围成内腔用以捆扎物品,而标牌贴板20外露的相对较大的表面则用以贴附标牌、备注,将此表面设置为粗糙面有利于贴牌的贴附,增加贴牌贴附于标牌贴板20后的粘性,避免物品在反复拿取时造成贴牌的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扎带带身30远离所述标牌贴板20的端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扎带尾部40,所述扎带尾部40的相对较小的两个表面为向内倾斜的斜面。具体地,捆扎物品时,须将扎带带身30卷绕物品穿过锁孔11,扎带带身30末端连接有扎带尾部40,且该扎带尾部40相对较大的两个表面未设置有棘齿。扎带带身30在穿过锁孔11前,扎带尾部40能够毫无阻力地通过锁孔11,然后手持扎带尾部40拉动扎带带身30,使扎带使用更为方便、快捷。进一步地,扎带尾部40的相对较小的两个表面设置为向内倾斜的斜面,即扎带尾部40起导向作用,如此,扎带尾部40能更为顺畅地穿过锁孔11。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扎带尾部40相对较大的两个表面的其中一个面沿其长度方向依序间隔设置有若干防滑筋41,所述防滑筋41设置于背向所述带身棘齿31的表面。具体地,在使用扎带过程中,须用手持着扎带带身30穿过锁孔11,然而因扎带本身材质的原因,扎带带身30背向带身棘齿31的表面光滑,手持时易滑手,设置防滑筋41,能够增加扎带与手的摩擦,避免手滑,使扎带在使用过程中更为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带身棘齿31呈直角三角形状。具体地,扎带的扎带带身30卷绕物品穿过锁孔11后,通过设置在扎带带身30上的带身棘齿31与设置在悬臂111上的悬臂棘齿1111啮合,实现自锁,防止扎带身回退进而捆紧物品,将带身棘齿31设为直角三角形,是因为在保证扎带能实现自锁的情况下,此结构较为简单,降低了成型条件和成型要求,提高了性价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悬臂111上设置有2~3个悬臂棘齿1111。具体地,各个扎带条的扎带带身30卷绕物品穿过锁孔11后,通过设置在扎带带身30上的带身棘齿31与设置在悬臂111上的悬臂棘齿1111啮合,实现对物品的捆扎,设置2~3个悬臂棘齿1111,在上述的数量范围内可以确保扎带的正常使用,确保带身棘齿31与悬臂棘齿1111的啮合足够稳定、坚固,若设置1个悬臂棘齿1111容易因强度不足而造成悬臂棘齿1111断裂,影响扎带的使用,若设置3个悬臂棘齿1111以上会导致悬臂111加长,容易干涉穿过锁孔11的扎带带身30。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扎带头部10、所述标牌贴板20和所述扎带带身30的相对较大的两个表面至少有一个面在同一平面上。具体地,扎带带身30卷绕物品穿过锁孔11后,通过带身棘齿31与悬臂棘齿1111啮合捆扎物品,在扎带捆扎物品后,在扎带头部10与标牌贴板20的连接处和标牌贴板20与扎带带身30的连接处受有弯力,将三者的底面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不仅能降低模具型腔的复杂程度,还能使胶料的流动更加平缓、顺畅,减少应力集中,增大三者在连接处的疲劳强度,使扎带更为耐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标牌扎带,包括扎带头部和扎带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头部沿长度方向连接有标牌贴板,所述扎带头部沿高度方向设置有锁孔,所述锁孔贯穿所述扎带头部垂直于高度方向的两个表面,所述锁孔靠近所述标牌贴板的内壁设置有悬臂,所述悬臂与所述锁孔的其余内壁互不接触,所述悬臂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悬臂棘齿,所述悬臂棘齿位于所述悬臂背向所述标牌贴板的表面;
所述标牌贴板背向所述扎带头部的端部与所述扎带带身连接,所述扎带带身沿其长度方向依序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能够与所述悬臂棘齿啮合的带身棘齿,所述带身棘齿位于所述扎带带身的两个相对较大的任意一个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牌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牌贴板呈长板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牌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牌贴板的四个角均为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牌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牌贴板的厚度设置为0.7mm~0.9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牌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牌贴板的两个相对较大的表面的其中一个面设置为粗糙面,所述粗糙面背向所述带身棘齿所在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标牌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带身远离所述标牌贴板的端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扎带尾部,所述扎带尾部的相对较小的两个表面为向内倾斜的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牌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尾部相对较大的两个表面的其中一个面沿其长度方向依序间隔设置有若干防滑筋,所述防滑筋设置于背向所述带身棘齿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标牌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身棘齿呈直角三角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标牌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上设置有2~3个悬臂棘齿。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标牌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头部、所述标牌贴板和所述扎带带身的相对较大的两个表面至少有一个面在同一平面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61822.1U CN212952006U (zh) | 2020-08-11 | 2020-08-11 | 标牌扎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661822.1U CN212952006U (zh) | 2020-08-11 | 2020-08-11 | 标牌扎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952006U true CN212952006U (zh) | 2021-04-13 |
Family
ID=75351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661822.1U Active CN212952006U (zh) | 2020-08-11 | 2020-08-11 | 标牌扎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952006U (zh) |
-
2020
- 2020-08-11 CN CN202021661822.1U patent/CN21295200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499199B2 (en) | Bundling device for a length of line type material | |
US3542321A (en) | Tie | |
US5031943A (en) | Closure strap for flexible containers | |
US10604317B2 (en) | Reusable tie strap with multiple apertures | |
US8225461B2 (en) | Cable tie having band thread force reduction | |
EP2423119B1 (en) | Improved cable tie structure | |
US7487932B2 (en) | Wire spool | |
US3653096A (en) | Fasteners | |
US20130067695A1 (en) | Wide Cushioned Cable Tie for Optical Fiber Bundle | |
US9611083B2 (en) | Cable tie with support member | |
US9643764B1 (en) | Cable tie | |
US5675870A (en) | Cable tie | |
TWM454875U (zh) | 束帶 | |
US6640394B1 (en) | Tamper-proof tie | |
CN212952006U (zh) | 标牌扎带 | |
US9073677B2 (en) | Dual head metal locking tie | |
JP5788168B2 (ja) | 提げ手 | |
US6536082B2 (en) | Tamper-proof tie | |
CN210149938U (zh) | 一种扎带 | |
JP3355469B2 (ja) | 包装用袋口結束具 | |
CN218143287U (zh) | Ft塑料扎带 | |
EP3186110A1 (en) | Fastner with reusable insert fastening element | |
TWM526543U (zh) | 可重複利用的紮束帶 | |
CN213621307U (zh) | 挂钩式扎带 | |
TW201738489A (zh) | 可重複利用的紮束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